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国家开放大学: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教育管理专业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题(半开卷)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5,文件大小:147.39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试卷代号:1155 座位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一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半开卷)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2011年1月 题 号 三 四 五 总 分 分 数 得 分 评卷人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 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 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的办法进行教学 的组织形式。 2.课程设计的定义可以分为两类:一为 层面上的课程设计,一为具体 层面上的课程设计。 3.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遵循 和 原则。 4.CIPP模式中的 评价,即要 解释和 课程方案的成绩,并协助 决策者决定课程方案是否应该终止、修正或继续。 5.新课程改革要注重学生发展,贴近 实际,让学习成为学生喜欢的一种充 满生命力的生活方式。 得 分 评卷人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分组教学制中对学生的分组主要有( )、外部分组、内部分组等形式。 A.能力分组、作业分组 B.年级分组、能力分组 C.作业分组、年级分组 D.能力分组、差异分组 948

试卷代号 1 1 座位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11 学年度第一学 放本 半开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2011 年1 题号 总分 分数 得分|评卷人 一、填空题{每空 1分,共 0分) 原则。 课程方案的成绩,并协助 实际,让学习成为学生喜欢的一种充 层面上的课程设计,一为具体 、解释和 1.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 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的办法进行教学 的组织形式。 2. 层面上的课程设计。 3. 组织要遵循 4. CIPP 决策者决定课程方案是否应该终止、修正或继续。 5. 生发 满生命力的生活方式。 得分 l评卷人 二、选择题(每题 2分,共 0分} 1.分组教学制中对学生的分组主要有( A.能力分组、作业分组 C. )、外部分组、内部分组等形式。 B. 年级 能力 D. 分组 948

2.“课程注重教学的内容,强调传统文化的传递与继承,通常以逻辑组织严密的分科课程 的面貌出现”,这是哪一种课程取向?() A.人本主义取向 B.学术理性主义取向 C.认知发展取向 D.社会重建取向 3.将课程的实施看作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人们可以从不同的层次来认识和研究课程实 施过程中的调适,使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达到最佳效果。这是:() A.课程实施的忠实观 B.课程实施的互动调适观 C.课程实施的参与观 D.课程实施的生成观 4.引导一发现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为 拟定计划一验证假 设一总结提高。() A.提出问题、建立假设 B.提出问题、寻找答案 C.给出概念、建立假设 D.给出概念、理解概念 5.教学过程的本质特点是:() A.教学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 B.教学过程是一个发展过程 C.教学过程是一个交往过程 D.上述三者的统一 得 分 评卷人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必须遵循哪些原则? 2.简述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 3.简述课堂问题行为管理策略的主要内容。 4.简述测验编制与实施中“试测”的含义。 949

拟定计划 验证假 B. 寻找 D. 概念 理解概 2. "课程注重教学的内容,强调传统文化的传递与继承,通常以逻辑组织严密的分科课程 的面貌出现",这是哪一种课程取向? ( ) A.人本主义取向 B. 学术理 c. D. 社会 3. 施看作一 同 的 程实 施过程中的调适,使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达到最佳效果。这是: ( ) A.课程实施的忠实观 B. 适观 c. D. 成观 4. 现教 学 作 程 设一一总结提高。( ) A. c. 概念 建立假 5. 质特 ( ) A. 教学过程是一 过程 B. 学过程 c. 教学 是一 交往过程 D;上述三者的统一 • 得分|评卷人 三、简答题{每题 5分,共 0分} 1.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必须遵循哪些原则? 2. 学过 要矛 3. 述课 题行 4. 与实 949

得分 评卷人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论优化课堂气氛的具体方法。 2.请谈一谈对于推动新课程有效实施的策略的认识。 得 分 评卷人 五、实例分析题(30分)》 题目:下面这段文字,是一位小学数学老师的教学体会。试运用生成性目标理论对此进行 分析。 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在于增加有效教学行为,减少无效教学行为,为此我作 了些尝试:如教45一30时,生1用摆小棒算,生2拨计算器算,生3想30+15=45,生4想 40一30=10,生6上车数一数,生7用妈教的竖式算…我及时抓住生3的想法,讲清“想加算 减”的计算方法,抓住生4的算法来教例题,用板书写清楚,并训练学生说算理,再重点加以训 练。我们要学有价值的数学,能促进思维的数学。试想,那些原始的、低价值的、千奇百怪的算 法,能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吗? 950

得分|评卷人 四、论述题(每题 5分,共 0分) 1.试论优化课堂气氛的具体方法。 2. 谈对 程有 策略 认识 得分|评卷人 五、实例分析题 0分} 题目 z下面这段文字,是一位小学数学老师的教学体会。试运用生成性目标理论对此进行 分析。 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在于增加有效教学行为,减少无效教学行为,为此我作 了些尝试 z如教 0时,生 1用摆小棒算,生 2拨计算器算,生 3想 15=45 生4 40-30=10 数一 竖式 ...我及时抓住生 3的想法,讲清"想加算 减"的计算方法,抓住生 4的算法来教例题,用板书写清楚,并训练学生说算理,再重点加以训 练。我们要学有价值的数学,能促进思维的数学。试想,那些原始的、低价值的、千奇百怪的算 法,能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吗? 950

试卷代号:1155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一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半开卷) 课程与教学论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1年1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年级 2.价值 技术 3.连续性 顺序性 整合性 4.成果 测量 评判 5.生活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A 2.B 3.B 4.A 5.D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下列原则: 统筹规划,集中管理;转变观念,注重体验;师一师合作,有效指导。 2.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包括: (1)学生与所学知识之间的矛盾 (2)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矛盾 (3)教师与教材之间的矛盾 3.课堂问题行为管理策略的主要内容有: (1)运用先行控制策略,事先预防问题行为 (2)运用行为控制策略,及时终止问题行为 (3)运用行为矫正策略,有效转变问题行为 4.为保证测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在测验的编制与实施中需要进行试测,即:将初步 设计出的题目,在与将来受测对象近似的群体中预先使用,取得有关参数,以此了解测验品质。 951

试卷代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 2011 度第一 半开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1 年1 • 整合性 技术 顺序性 测量评判 一、填空题{每空 1分,共 0分} 1.年级 2. 3. 续性 4. 成果 5. 二、选择题{每题 2分,共 0分} LA 2. B 3. B 4. A 5. D 三、简答题{每题 5分,共 0分) 1.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下列原则: 统筹规划,集中管理 f转变观念,注重体验 f师一师合作,有效指导。 2. 教学过程 矛盾包括 (1)学生与所学知识之间的矛盾 (2) 教师 间 的 (3) 教材 间 的 3. 题行 主要 (1)运用先行控制策略,事先预防问题行为 (2) 时终止 (3) 矫正 转变 4. 靠性 有效 编制 将初 设计出的题目,在与将来受测对象近似的群体中预先使用,取得有关参数,以此了解测验品质。 951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题1评分参考] 课堂气氛主要指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表现。(5分) 优化课堂气氛的具体方法有:多用陈述性语言,少用评价性语言;与学生平等相处;设置问 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意物理环境的布置;加强师生互动。(五项各计2分) [题2评分参考] 在简述自己体会到的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的现实问题基础上(3分),分析下述策略:调动 多方力量参与课程实施;开发与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加强 指导,及时评估,稳步推进实验研究。(四项各计3分) 五、实例分析题(30分) [评分参考] 生成性目标,指不是由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在教育情境之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 而自然生成的目标,它关注的是学习活动的过程,而不像行为目标那样重视结果。运用这个课 程与教学目标的理论,我们可以体验到在教育情境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师生双方 由内在价值观引导的关于经验生长的方向感。(10分) 这位数学老师的做法,较好地体现了以生成性目标指导安排教学活动的好处。从提高教 学行为有效性角度,该老师反思了只是简单教会学会各种算法,其实并不是有价值的教学。在 他的实践中,有意将知识的教学和对学生的“训练”、“教学”与“引导”相结合,针对学生在教学 过程中的实际表现,来相互借鉴并给予指导,学生在这种教学中能够实现得到教师切实的指 导,教师则可以随时发现新的教学问题和实施教学的机遇,对我们教学改革是有启发的。 (15分) 如何在教学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这是内含于各科教学中的根本问题。在生成性 教学目标的观点下,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发掘教学价值,应该是我们教学工作的重要追求。这 方面的探索永无止境。(5分) 952

四、论述题(每题 5分,共 0分) 〔题 1评分参考] 课堂气氛主要指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表现。 5分) 优化课堂气氛的具体方法有:多用陈述性语言,少用评价性语言;与学生平等相处;设置问 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意物理环境的布置;加强师生互动。(五项各计 2分〉 [题 2评分参考] 在简述自己体会到的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的现实问题基础上 3分) ,分析下述策略:调动 多方力量参与课程实施;开发与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有针对性的培训才日强 指导,及时评估,稳步推进实验研究。(四项各计 3分) 五、实例分析题 0分} 〔评分参考] 生成性目标,指不是由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在教育情境之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 而自然生成的目标,它关注的是学习活动的过程,而不像行为目标那样重视结果。运用这个课 程与教学目标的理论,我们可以体验到在教育情境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师生双方 由内在价值观引导的关于经验生长的方向感。(10分) 这位数学老师的做法,较好地体现了以生成性目标指导安排教学活动的好处。从提高教 学行为有效性角度,该老师反思了只是简单教会学会各种算法,其实并不是有价值的教学。在 他的实践中,有意将知识的教学和对学生的"训练"、"教学"与"引导"相结合,针对学生在教学 过程中的实际表现,来相互借鉴并给予指导,学生在这种教学中能够实现得到教师切实的指 导,教师则可以随时发现新的教学问题和实施教学的机遇,对我们教学改革是有启发的。 (1 5 如何在教学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这是内含于各科教学中的根本问题。在生成性 教学目标的观点下,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发掘教学价值,应该是我们教学工作的重要追求。这 方面的探索永无止境。 5分) 952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