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管理学科学研究方法》阅读材料:管理研究的理论建构_深度情境化与诠释——管理学的质性研究方法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7,文件大小:384.86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第33卷第11期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Vol 33. No. 11 2012年11月 SCIENCE OF SCIENCE AND MANAGEMENT OFS &T Nov.2012 深度情境化与诠释:管理学的质性硏究方法 吕力 (武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武汉430205 摘要:基于肯尼斯·派克的主位研究与客位研究的概念,所谓“嵌入式情境化”无论其“深浅”,都是一种客位研究。管理 文化与艺术中包含人的思想、观念、意志、情感和行为具有个别性、非确定性和非量化性,不可能以自然科学的方式被 客观地加以描述、说明,它们只能通过深度卷入、理解、诠释才能被合理地把握。因此,深度情境化绝不应简单地理解 ∮丰富的情境变量”,深度情境化意味着研究者必须突破实证主义的藩篱,由“客位的观察”变成“主位的分享”。主位 研究是对所有质性方法的共同要求,即研究者必须通过研究对象的主体视角来观察世界 关键词:主位研究:情境化:卷入:理解:诠释 中图分类号:C93-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0241Q012)11-0031-07 1深度情境化、客位研究与主位研究 毫无疑问,以上关于情境的理解是将文化想象 情境化是著名管理学者徐淑英提出的一个概念,成一种独立自足、有着自身的力量和目的的“超有机 简而言之,情境化是指将研究置于一定的情境中凹。体”的存在,即把它“实体化”,将文化实体化之后,研 中国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基本上是在引进、消化、应用究者就可以进行一种“外来的、客观的、科学的”观 西方理论中发展起来的。徐淑英等认为門,大部分采察。但不同民族文化层面的特征很多属于一种“近 用这种“舶来”方法的研究都存在“情境化不足”的问经验”,格尔兹指出,“要抓住对另一个民族来说属于 题,根据 Whetten的说法,“所有的组织理论均以各近经验的那些观念,并且将它们妥帖地置于理论家 自方式依赖于情境”。如果研究者不考虑新的情境所提出的远经验概念的清晰连结之中,这项任务即 特点,而一味应用在其他情境中发展出来的理论,研使没有那么魔幻的话,至少也与成为另一个人一样 究的发现就只能局限在该理论所能涉及的范围里微妙啊。事实上,有关“近经验”的问题,20世纪60年 了。那些潜在的高度相关并且十分重要的知识,就代语言人类学家Pke就提出了人类学描写的“族内 有可能不会被发现。徐淑英指出,有关中国本土管人”和“外来者”的不同视角对其思维方式、描写立场 理的文献中,很少有研究做到了“深度情境化”。 和话语表达的影响,从这个理论支点出发,派克从 然而,徐淑英教授对深度情境化的理解仍然局语音语言学术语“ phonemic”和“ phonetic”匹配 insid 限于她先前所提出的嵌入式情境研究,这种研究是 er/outsider的概念创造了“emic/etic”,即通常所说的 利用国家或者文化层面的特征(如文化、政治或经济“主位客位”研究。自Pike提出“主位客位”的概念 系统)差别作为先行变量或调节变量来解释不同国之后,这一概念立即成为各学科本土理论不容回避 家中组织或个人现象的方差,深度情境化与一般的的问题,并带来持久的学术争论 嵌入式情境化的区别主要在于其“嵌入程度”,或者 基于Pike的主位研究与客位研究的概念,徐淑 说是情境调节变量的丰富程度。 英教授所称的“嵌入式情境化”无论其“深浅”,都是 收稿日期:2012-02-0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BGL00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09YJC630180) 第一作者简介:吕力(1971—),男,湖北建始人,武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管理晢学 21994-2014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1 深度情境化、客位研究与主位研究 情境化是著名管理学者徐淑英提出的一个概念, 简而言之,情境化是指将研究置于一定的情境中[1] 。 中国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基本上是在引进、消化、应用 西方理论中发展起来的。徐淑英等认为[2] ,大部分采 用这种“舶来”方法的研究都存在“情境化不足”的问 题,根据Whetten的说法[3] ,“所有的组织理论均以各 自方式依赖于情境”。如果研究者不考虑新的情境 特点,而一味应用在其他情境中发展出来的理论,研 究的发现就只能局限在该理论所能涉及的范围里 了。那些潜在的高度相关并且十分重要的知识,就 有可能不会被发现。徐淑英指出,有关中国本土管 理的文献中,很少有研究做到了“深度情境化”。 然而,徐淑英教授对深度情境化的理解仍然局 限于她先前所提出的嵌入式情境研究,这种研究是 利用国家或者文化层面的特征(如文化、政治或经济 系统)差别作为先行变量或调节变量来解释不同国 家中组织或个人现象的方差,深度情境化与一般的 嵌入式情境化的区别主要在于其“嵌入程度”,或者 说是情境调节变量的丰富程度。 毫无疑问,以上关于情境的理解是将文化想象 成一种独立自足、有着自身的力量和目的的“超有机 体”的存在,即把它“实体化”,将文化实体化之后,研 究者就可以进行一种“外来的、客观的、科学的”观 察。但不同民族文化层面的特征很多属于一种“近 经验”,格尔兹指出,“要抓住对另一个民族来说属于 近经验的那些观念,并且将它们妥帖地置于理论家 所提出的远经验概念的清晰连结之中,这项任务即 使没有那么魔幻的话,至少也与成为另一个人一样 微妙”[4] 。事实上,有关“近经验”的问题,20世纪60年 代语言人类学家 Pike 就提出了人类学描写的“族内 人”和“外来者”的不同视角对其思维方式、描写立场 和话语表达的影响[5] ,从这个理论支点出发,派克从 语音语言学术语“phonemic”和“phonetic”匹配 insid￾er/outsider 的概念创造了“emic/etic”,即通常所说的 “主位/客位”研究。自 Pike 提出“主位/客位”的概念 之后,这一概念立即成为各学科本土理论不容回避 的问题,并带来持久的学术争论。 基于 Pike 的主位研究与客位研究的概念,徐淑 英教授所称的“嵌入式情境化”无论其“深浅”,都是 深度情境化与诠释:管理学的质性研究方法 吕 力 (武汉工程大学 管理学院,武汉 430205) 摘要:基于肯尼斯·派克的主位研究与客位研究的概念,所谓“嵌入式情境化”无论其“深浅”,都是一种客位研究。管理 文化与艺术中包含人的思想、观念、意志、情感和行为具有个别性、非确定性和非量化性,不可能以自然科学的方式被 客观地加以描述、说明,它们只能通过深度卷入、理解、诠释才能被合理地把握。因此,深度情境化绝不应简单地理解 为“丰富的情境变量”,深度情境化意味着研究者必须突破实证主义的藩篱,由“客位的观察”变成“主位的分享”。主位 研究是对所有质性方法的共同要求,即研究者必须通过研究对象的主体视角来观察世界。 关键词:主位研究;情境化;卷入;理解;诠释 中图分类号:C9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241(2012)11-0031-07 收稿日期:2012-02-0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BGL00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09YJC630180) 第一作者简介:吕力(1971—),男,湖北建始人,武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管理哲学。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SCIENCE OF SCIENCE AND MANAGEMENT OF S. & T. Vol. 33, No. 11 Nov. 2012 第33卷第11期 2012年11月

深度情境化与诠释:管理学的质性研究方法 第11期 一种客位研究。就管理学领域而言,也存在着本土主要就是这些“伟大组织者”的非凡个性和杰出的才 管理学研究的“主位”与“客位”之争, Barney和张书能——而这正是艺术的特质。吕力借助波兰尼所提 军2009年所提出的所谓“中国管理理论”与“管理的出的“个人知识”概念考察了管理的艺术性叫,以作为 中国理论啊,只是将“主位客位”之争换成了一种特管理经常性活动之一的管理沟通为例,管理沟通显 别拗口的说法。在发展时间较长的中国本土心理学然是一门艺术,组织中的人们不可能不进行沟通,即 领域中,杨国枢早就提出“广义的本土心理学”和“狭使沉默也传达了组织的态度。管理沟通是一个包括 义的本土心理学”概念。狭义本土心理学是描述、状况、假设、意图、听众、方式、过程、产物、评价和反 分析和讨论特定社会、文化或部落的当地人所共同接馈的修辞过程。信息接收者所理解的信息也许与信 受的有关心理的看法或说法,即狭义的本土心理学一息传递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完全相反,这取决于表达 定是一种主位研究,而广义本土心理学则包容方法的的方式,而信息的传递者能不能意识到这一点,在多 多元性,不刻意区分主位与客位。仿此定义,梁觉提出大程度上能理解这一差别则完全依赖于信息传递者 了狭义本土管理学与广义本土管理学的概念。 或管理者长期经验的积累。因此,管理认识的真正 大凡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本土”与“普适”之争,结果不可能是排除人的因素的客观知识,因为每 大都与“主位与客位”的研究范式之争密切相关。如项认识行为中都包含着认识者无所不在的参与 所谓的跨文化研究,企图合并考虑西方社会与非西 吕力研究认为叫,管理艺术中包含的人的思想、 方社会,从而发展出一种普适性的研究范式,这样一观念、意志、情感和行为具有个别性、非确定性和非 种研究被称为是“衍生式客位研究”。乍看之下,这量化性,不可能以自然科学的方式被客观地加以描 种“衍生式客位”研究取向似乎是一种公平对待各文述、说明,它们只能通过理解才能被合理地把握 化的方法,然而, Friedlmeier等却认为門,这种研究取 管理情境的另一方面涉及管理的文化背景。费 向其实是建立在实证主义预设之上的,它假设世界孝通曾指出,传统的社会研究领域基本上被实证主 各地的文化差异可以化约成一个本质上不变的文化义方法论所主宰,这种实证主义方法论无法把握中 变量。以 Hofstede所作的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文化研国社会日常生活的“理”、“心”和“性”等,实证主义的 究为例,自1980年 Hofstede的《文化后果》的研究报思路不能进入这些领域。麦克道威尔认为,人类在 告出版之后,此后20年间,心理学家编制了二十几种集体或制度的层面上建立了理性的功能框架及其相 个体主义/集体主义”量表, Trlandlas曾经区分出集应的角色分明的等级秩序,而每一个人类个体,从 体主义文化的60种不同的属性,换言之,所谓的集出生起就通过文化、教育(最终凭借本民族的语言) 体主义社会在这最少60种的属性上会有所变异。黄的洗礼被纳入某个大传统之中,其所有明显偏离社 光国指出,这种实证主义式的预设显然潜藏着极大会规范的行为乃至性格倾向都会受到相应的纠正或 的问题:集体主义文化可能包含原始的渔猎社会、规训。但这并不等于说,每一个人在每一个场合符 “文革”时期的中国、前苏联或者以色列的基布兹;集合规范的行为都是出于遵守规则的意向性考虑。恰 体主义社会可能是集权的,也可能是民主的;集体主恰相反,真实的情境应该是,人们在大多数情况下是 义式的人际联结可能充满温情,也可能令人生畏凹。凭着习惯或近乎本能(由以往的经验反馈所强化或 总之,基于客位的实证主义研究取向存在很大的问题。内化)的性格、倾向或技能而行事的,所谓“日用而不 管理艺术、文化与诠释 知,习焉而不察。” 管理情境涉及管理的艺术性。例如,德鲁克认 戴维森指出,是一种整体的信念在支配人们对 为,管理是一门“综合艺术;戴尔也断然反对存在他人的表达式(或概念)的理解,而不是逐个对照式 着任何组织和管理的“普遍原则,他认为,管理知的真假,因此,除非与整体的信念相联系,孤立语句 识的真正源泉就是大公司中“伟大组织者”的经验,的真伪根本得不到论证,这就是社会科学方法的整 21994-2014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32· 深度情境化与诠释:管理学的质性研究方法 第11期 一种客位研究。就管理学领域而言,也存在着本土 管理学研究的“主位”与“客位”之争,Barney 和张书 军2009年所提出的所谓“中国管理理论”与“管理的 中国理论”[6] ,只是将“主位/客位”之争换成了一种特 别拗口的说法。在发展时间较长的中国本土心理学 领域中,杨国枢早就提出“广义的本土心理学”和“狭 义的本土心理学”概念[7] 。狭义本土心理学是描述、 分析和讨论特定社会、文化或部落的当地人所共同接 受的有关心理的看法或说法,即狭义的本土心理学一 定是一种主位研究,而广义本土心理学则包容方法的 多元性,不刻意区分主位与客位。仿此定义,梁觉提出 了狭义本土管理学与广义本土管理学的概念。 大凡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本土”与“普适”之争, 大都与“主位与客位”的研究范式之争密切相关。如 所谓的跨文化研究,企图合并考虑西方社会与非西 方社会,从而发展出一种普适性的研究范式,这样一 种研究被称为是“衍生式客位研究”。乍看之下,这 种“衍生式客位”研究取向似乎是一种公平对待各文 化的方法,然而,Friedlmeier等却认为[9] ,这种研究取 向其实是建立在实证主义预设之上的,它假设世界 各地的文化差异可以化约成一个本质上不变的文化 变量。以Hofstede所作的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文化研 究为例,自 1980 年 Hofstede 的《文化后果》的研究报 告出版之后,此后20年间,心理学家编制了二十几种 “个体主义/集体主义”量表,Trlandlas 曾经区分出集 体主义文化的60种不同的属性[10] ,换言之,所谓的集 体主义社会在这最少60种的属性上会有所变异。黄 光国指出,这种实证主义式的预设显然潜藏着极大 的问题:集体主义文化可能包含原始的渔猎社会、 “文革”时期的中国、前苏联或者以色列的基布兹;集 体主义社会可能是集权的,也可能是民主的;集体主 义式的人际联结可能充满温情,也可能令人生畏[11] 。 总之,基于客位的实证主义研究取向存在很大的问题。 2 管理艺术、文化与诠释 管理情境涉及管理的艺术性。例如,德鲁克认 为,管理是一门“综合艺术”[12] ;戴尔也断然反对存在 着任何组织和管理的“普遍原则”[13] ,他认为,管理知 识的真正源泉就是大公司中“伟大组织者”的经验, 主要就是这些“伟大组织者”的非凡个性和杰出的才 能——而这正是艺术的特质。吕力借助波兰尼所提 出的“个人知识”概念考察了管理的艺术性[14] ,以作为 管理经常性活动之一的管理沟通为例,管理沟通显 然是一门艺术,组织中的人们不可能不进行沟通,即 使沉默也传达了组织的态度。管理沟通是一个包括 状况、假设、意图、听众、方式、过程、产物、评价和反 馈的修辞过程。信息接收者所理解的信息也许与信 息传递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完全相反,这取决于表达 的方式,而信息的传递者能不能意识到这一点,在多 大程度上能理解这一差别则完全依赖于信息传递者 或管理者长期经验的积累。因此,管理认识的真正 结果不可能是排除人的因素的客观知识,因为每一 项认识行为中都包含着认识者无所不在的参与。 吕力研究认为[14] ,管理艺术中包含的人的思想、 观念、意志、情感和行为具有个别性、非确定性和非 量化性,不可能以自然科学的方式被客观地加以描 述、说明,它们只能通过理解才能被合理地把握。 管理情境的另一方面涉及管理的文化背景。费 孝通曾指出[15] ,传统的社会研究领域基本上被实证主 义方法论所主宰,这种实证主义方法论无法把握中 国社会日常生活的“理”、“心”和“性”等,实证主义的 思路不能进入这些领域。麦克道威尔认为[16] ,人类在 集体或制度的层面上建立了理性的功能框架及其相 应的角色分明的等级秩序,而每一个人类个体,从一 出生起就通过文化、教育(最终凭借本民族的语言) 的洗礼被纳入某个大传统之中,其所有明显偏离社 会规范的行为乃至性格倾向都会受到相应的纠正或 规训。但这并不等于说,每一个人在每一个场合符 合规范的行为都是出于遵守规则的意向性考虑。恰 恰相反,真实的情境应该是,人们在大多数情况下是 凭着习惯或近乎本能(由以往的经验反馈所强化或 内化)的性格、倾向或技能而行事的,所谓“日用而不 知,习焉而不察。” 戴维森指出[17] ,是一种整体的信念在支配人们对 他人的表达式(或概念)的理解,而不是逐个对照式 的真假,因此,除非与整体的信念相联系,孤立语句 的真伪根本得不到论证,这就是社会科学方法的整

第11期 深度情境化与诠释:管理学的质性研究方法 体性原则。基于此,研究者为了研究文化对于管理看,并用拔出的剑指着我们。用生烟叶卷起的巨大 的影响,就必须采用“理解”或“诠释”的方法,或者的烟卷夹在他们粗短的牙齿和嘴唇之间,这使得他 说,研究者或解释者必须使自己融入被解释者的位们的样子看起来更为可怕,还有从鼻孔里流出的或 置,使自己的思想与被解释者的思想处于同一层次,挂在鼻孔下面的黑绿色的脓鼻涕……我只能站在那 而不是采用“客观”的解释,这才是“深度情境化”的里,拿着笔记本,无助而悲慘惨。” 真正含义。 然而,正是这样的深度卷入,研究者才可能真正 Davis曾就研究者与情境的关系,指出研究者弄清楚本地人的所见、所想、所为,而不是事先设想 对于其研究的对象可以采取两种对立的取向或立好一个构念,然后分发量表获得几个孤零零的从1到 场,这两种立场被隐喻式地构思成“火星人”和“皈依5或者从1到9的数字。在管理学研究的历史上也曾 者”:火星人渴望用全新的视角,甚或更妥帖的是用出现过卓越的质性研究,明茨伯格的《管理工作的本 陌生人的眼光,在对不可思议事物的一瞥中,掌握人质》就是其中之一凹,这一研究并没有事先的假设,也 类情境的精髓,为了达到此目的,他要全盘去除林林没有臆造的各种所谓“情境变量”,而是将研究者本 总总不知情的经验法则、感觉模式,甚至也要排除语人融入到经理人的工作与生活中去,该研究得到的 言本身,因为语言构成了我们日常世界和存在的“认结论至今仍具有重大的价值。 知事物”,火星人渴望脱身而出,完全站在其研究对 因此,深度情境化绝不应简单地理解为“丰富的 象的社会本体论结构之外,以便看清楚这个结构是情境变量”,深度情境化意味着研究者必须由“客位 如何构建的。相反,“皈依者”的首要冲动在于将自的观察”变成“主位的分享”。诚然,很难要求一位研 己更深入地融入到这个结构中,以便让独具特色的究者为了进行某一项研究真正成为被研究事件的参 团体主观思潮能够直接且强有力地向他展现出来。与者(然而行动研究确实是这样要求的),但是一定 基于此,吕力通过对中国文化情境下“人情~面子”要求研究者深度卷入,不一定作为参与者,但至少可 等的考察表明,社会实在的复杂性体现在其背后巨以作为一名分享者 大的、不可见的本体论规范结构,这种结构所包含或 Lofland依据研究者身份的不同将研究者卷入情 牵涉到的层面和类型非一般人可用简单的命题性内境的状态分为两种凹。一种是身份未被知悉的观察: 容来表述。而且更重要的是,常人在大部分情况下对于开放和半开放的情境,研究者很容易扮演某个 也无须先认知清楚某个制度才能参与和行使该制度情境中的角色,如 Munch在做“观众与观众行为”的 所包含的种种功能。 研究时,她所要做的首先是坐在观众席后面,跟在 3深度情境化与卷入 业余垒球运动员附近,不过,当她与这些参与者示好 人类学中传统的民族志硏究者通常对情境的复并和他们交谈时,她有时候会简要地说明她的研究 杂性有深入地认识。如在医院管理研究的田野工作兴趣,但是在这个研究过程中,她的主要身份和定位 中,研究者可能必须置身于癌症病房,一部分研究者是一位球员的“女朋友”,是这个观众社区的一名成 可能会发现自己在精神上太痛苦而不能继续从事该员。另一种是身份已被知悉的研究者,与调查问卷 项研究,而研究者要深入地了解重症病人的护理及式的研究有很大的不同,Roth指出叫,向研究对象完 医院的管理就必须进行这项田野工作,而不仅仅是全暴露或者解释研究兴趣和假设是没有必要的,“即 分发问卷而已。人类学历史上许多卓越的研究都涉使研究者使出浑身解数,向研究对象精确详尽地说 及到复杂的情境和研究者本人深度地卷入,如Cha-明研究目的与步骤,研究对象对于所有研究术语的 gnon在对委内瑞拉的雅诺马马印第安人研究的田野解读和研究者也不尽相同。其所使用的术语对于他 笔记中曾记载叫:“我抬起头,喘喘气,这时我看见了们而言有不同的涵义,其经验背景有差异,其对于研 群魁梧的、裸体的、肮脏的、可怕的男人盯着我们究目标的想法很可能也不一样”。这是深度情境化 21994-2014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第11期 深度情境化与诠释:管理学的质性研究方法 ·33· 体性原则。基于此,研究者为了研究文化对于管理 的影响,就必须采用“理解”或“诠释”的方法,或者 说,研究者或解释者必须使自己融入被解释者的位 置,使自己的思想与被解释者的思想处于同一层次, 而不是采用“客观”的解释,这才是“深度情境化”的 真正含义。 Davis曾就研究者与情境的关系[18] ,指出研究者 对于其研究的对象可以采取两种对立的取向或立 场,这两种立场被隐喻式地构思成“火星人”和“皈依 者”:火星人渴望用全新的视角,甚或更妥帖的是用 陌生人的眼光,在对不可思议事物的一瞥中,掌握人 类情境的精髓,为了达到此目的,他要全盘去除林林 总总不知情的经验法则、感觉模式,甚至也要排除语 言本身,因为语言构成了我们日常世界和存在的“认 知事物”,火星人渴望脱身而出,完全站在其研究对 象的社会本体论结构之外,以便看清楚这个结构是 如何构建的。相反,“皈依者”的首要冲动在于将自 己更深入地融入到这个结构中,以便让独具特色的 团体主观思潮能够直接且强有力地向他展现出来。 基于此,吕力通过对中国文化情境下“人情”“面子” 等的考察表明[19] ,社会实在的复杂性体现在其背后巨 大的、不可见的本体论规范结构,这种结构所包含或 牵涉到的层面和类型非一般人可用简单的命题性内 容来表述。而且更重要的是,常人在大部分情况下 也无须先认知清楚某个制度才能参与和行使该制度 所包含的种种功能。 3 深度情境化与卷入 人类学中传统的民族志研究者通常对情境的复 杂性有深入地认识。如在医院管理研究的田野工作 中,研究者可能必须置身于癌症病房,一部分研究者 可能会发现自己在精神上太痛苦而不能继续从事该 项研究,而研究者要深入地了解重症病人的护理及 医院的管理就必须进行这项田野工作,而不仅仅是 分发问卷而已。人类学历史上许多卓越的研究都涉 及到复杂的情境和研究者本人深度地卷入,如 Cha￾gnon在对委内瑞拉的雅诺马马印第安人研究的田野 笔记中曾记载[20] :“我抬起头,喘喘气,这时我看见了 一群魁梧的、裸体的、肮脏的、可怕的男人盯着我们 看,并用拔出的剑指着我们。用生烟叶卷起的巨大 的烟卷夹在他们粗短的牙齿和嘴唇之间,这使得他 们的样子看起来更为可怕,还有从鼻孔里流出的或 挂在鼻孔下面的黑绿色的脓鼻涕……我只能站在那 里,拿着笔记本,无助而悲惨。” 然而,正是这样的深度卷入,研究者才可能真正 弄清楚本地人的所见、所想、所为,而不是事先设想 好一个构念,然后分发量表获得几个孤零零的从1到 5或者从1到9的数字。在管理学研究的历史上也曾 出现过卓越的质性研究,明茨伯格的《管理工作的本 质》就是其中之一[21] ,这一研究并没有事先的假设,也 没有臆造的各种所谓“情境变量”,而是将研究者本 人融入到经理人的工作与生活中去,该研究得到的 结论至今仍具有重大的价值。 因此,深度情境化绝不应简单地理解为“丰富的 情境变量”,深度情境化意味着研究者必须由“客位 的观察”变成“主位的分享”。诚然,很难要求一位研 究者为了进行某一项研究真正成为被研究事件的参 与者(然而行动研究确实是这样要求的),但是一定 要求研究者深度卷入,不一定作为参与者,但至少可 以作为一名分享者。 Lofland依据研究者身份的不同将研究者卷入情 境的状态分为两种[22] 。一种是身份未被知悉的观察: 对于开放和半开放的情境,研究者很容易扮演某个 情境中的角色,如 Munch 在做“观众与观众行为”的 研究时[23] ,她所要做的首先是坐在观众席后面,跟在 业余垒球运动员附近,不过,当她与这些参与者示好 并和他们交谈时,她有时候会简要地说明她的研究 兴趣,但是在这个研究过程中,她的主要身份和定位 是一位球员的“女朋友”,是这个观众社区的一名成 员。另一种是身份已被知悉的研究者,与调查问卷 式的研究有很大的不同,Roth指出[24] ,向研究对象完 全暴露或者解释研究兴趣和假设是没有必要的,“即 使研究者使出浑身解数,向研究对象精确详尽地说 明研究目的与步骤,研究对象对于所有研究术语的 解读和研究者也不尽相同。其所使用的术语对于他 们而言有不同的涵义,其经验背景有差异,其对于研 究目标的想法很可能也不一样”。这是深度情境化

深度情境化与诠释:管理学的质性研究方法 第11期 的路径,即意味着研究者自身的卷入 兄弟不久前死于肺炎,所以他担心自己的健康状况 4作为主位研究、卷入与诠释的管理学质性也会受到损害;在另一个例子中,受访者抱怨计件工 研究方法 资率太低,但是真正的事实是这名工人要为他的妻 41管理研究质性方法的历史 子支付医药费而担忧。因此,从实质上来说,问题的 众所周知的霍桑试验就是管理学研究中质性方核心是“有些抱怨不再被认为是事实,而是作为个人或 法使用的一个经典例子。管理学的本科学生们可能社会情境的征兆或指标,我们需要对这些个人或社会 对霍桑试验的结论记忆犹新,而多半会望文生义地情境进行(深度)探索”。因此,毫无疑问地,作为管理 认为该项目是一项纯粹实证的试验研究。受泰勒科学中经典的霍桑试验正是采用了质性的手段。 学方法论的影响,这一项目确实是从试验开始的:42主位研究、卷入与诠释作为管理质性研究方法的 1925年夏季,在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研究人员特征 挑选了具有相同经验和产量的绕线室的工人组成两 嵌入式情境化的根本问题在于实证研究方法论 组,将其中一组设定为变化组(照明条件不断变化),中还原论原则的失效。虽然还原论的概念历史不 另一个为控制组(照明条件保持不变),试验的结果长,但还原论信念却久远得多。古希腊的先哲们很 是“产量的上下浮动与照明度没有关系”。该试验不多都有还原论的思想,如泰勒斯的水,赫拉克里特的 可思议的结果导致不同的研究人员不断反复地重复火,德谟克里特的原子与虚空,亚里斯多德的四因说 这一试验,直到1928年,研究人员仍没有得出明确的等,都试图把自然现象的复杂性归结为寻求一种或 结论。此时,研究人员似乎意识到研究方法的问题,几种本源。从科学哲学史上看,还原论和分析思维 泰勒的科学方法似乎不能适用于任何情况。麻省理最初来源于笛卡尔,因为他相信,存在“所有物体的 工学院的电机工程教师斯诺开始在研究中引入访谈普遍的质”,科学的目的就是把一切对象还原成这种 的手段,斯诺和希巴格最初使用一系列的正式问题“质”。基于这种认识,笛卡尔提出了适用于指导科 询问工人们的看法,诸如:你身体通常的健康状况是学研究的四条原则,其中的第二条是:“把我所审查 什么样的?你对工作感到愉快吗?你会对来自同事的每一个难题按照可能和必要的程度分成若干部 们的任何压力而受影响吗?然而,这些正式的访谈分,以便一一妥为解决。圆”这条原则直接体现了整 几乎没有收获 体由部分构成、整体等于部分之和的哲学观。笛卡 1928年,梅奥介入到试验中来,他通过深入的实尔的方法论思想经过四百年科学实践的检验不断完 地观察意识到:(1)试验的研究方法有问题,西方电善,终于形成了还原论和分析思维在现代自然科学 气公司给试验室带来的最重大变化同其在实验中所中的支配地位。 进行的改变只有一种偶然的联系,因此,脱离工作场 基于还原论的思想,管理情境可以用数个先行 景的试验得不出任何结论。(2)必须进行深度情境变量或调节变量来进行解释。然而,从科学哲学的 化的研究,公司对试验小组的真正影响在于整个改角度看,有些概念从根本上来说,是不能被还原的 造了其全部的工业情境。为此,梅奥采用了一种谈社会科学方法的整体性原则指出,是一种整体的信 话式的访谈,把访谈计划改变成事先不规定内容的念在支配人们对他人表达式(或概念)的理解,而不 方式,工人可任意发表意见,访谈者的任务就是让工是逐个对照式的真假。因此,除非与整体的信念背 人讲话。在这一深度情境化的访谈中,梅奥惊奇地景相联系,孤立语句的真伪根本得不到论证。因此, 发现,简单的形式化的访谈所得到的数据可能完全为了恢复包含复杂的文化背景与灵机一动的艺术特 会脱离工作场景的真实情况。例如,一个被访谈的质在内的管理情境,就必须通过主位研究与诠释的 工人诉说他所工作部门中的噪音、温度和烟尘,而进方法去把握。 步的考察表明,他真正关心的是这样的事实,他的 主位研究是对所有质性方法的共同要求,即研 21994-2014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34· 深度情境化与诠释:管理学的质性研究方法 第11期 的路径,即意味着研究者自身的卷入。 4 作为主位研究、卷入与诠释的管理学质性 研究方法 4.1 管理研究质性方法的历史 众所周知的霍桑试验就是管理学研究中质性方 法使用的一个经典例子。管理学的本科学生们可能 对霍桑试验的结论记忆犹新,而多半会望文生义地 认为该项目是一项纯粹实证的试验研究。受泰勒科 学方法论的影响,这一项目确实是从试验开始的[25] : 1925年夏季,在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研究人员 挑选了具有相同经验和产量的绕线室的工人组成两 组,将其中一组设定为变化组(照明条件不断变化), 另一个为控制组(照明条件保持不变),试验的结果 是“产量的上下浮动与照明度没有关系”。该试验不 可思议的结果导致不同的研究人员不断反复地重复 这一试验,直到1928年,研究人员仍没有得出明确的 结论。此时,研究人员似乎意识到研究方法的问题, 泰勒的科学方法似乎不能适用于任何情况。麻省理 工学院的电机工程教师斯诺开始在研究中引入访谈 的手段,斯诺和希巴格最初使用一系列的正式问题 询问工人们的看法,诸如:你身体通常的健康状况是 什么样的?你对工作感到愉快吗?你会对来自同事 们的任何压力而受影响吗?然而,这些正式的访谈 几乎没有收获。 1928年,梅奥介入到试验中来,他通过深入的实 地观察意识到:(1) 试验的研究方法有问题,西方电 气公司给试验室带来的最重大变化同其在实验中所 进行的改变只有一种偶然的联系,因此,脱离工作场 景的试验得不出任何结论。(2) 必须进行深度情境 化的研究,公司对试验小组的真正影响在于整个改 造了其全部的工业情境。为此,梅奥采用了一种谈 话式的访谈,把访谈计划改变成事先不规定内容的 方式,工人可任意发表意见,访谈者的任务就是让工 人讲话。在这一深度情境化的访谈中,梅奥惊奇地 发现,简单的形式化的访谈所得到的数据可能完全 会脱离工作场景的真实情况。例如,一个被访谈的 工人诉说他所工作部门中的噪音、温度和烟尘,而进 一步的考察表明,他真正关心的是这样的事实,他的 兄弟不久前死于肺炎,所以他担心自己的健康状况 也会受到损害;在另一个例子中,受访者抱怨计件工 资率太低,但是真正的事实是这名工人要为他的妻 子支付医药费而担忧。因此,从实质上来说,问题的 核心是“有些抱怨不再被认为是事实,而是作为个人或 社会情境的征兆或指标,我们需要对这些个人或社会 情境进行(深度)探索”。因此,毫无疑问地,作为管理 学中经典的霍桑试验正是采用了质性的手段。 4.2 主位研究、卷入与诠释作为管理质性研究方法的 特征 嵌入式情境化的根本问题在于实证研究方法论 中还原论原则的失效。虽然还原论的概念历史不 长,但还原论信念却久远得多。古希腊的先哲们很 多都有还原论的思想,如泰勒斯的水,赫拉克里特的 火,德谟克里特的原子与虚空,亚里斯多德的四因说 等,都试图把自然现象的复杂性归结为寻求一种或 几种本源。从科学哲学史上看,还原论和分析思维 最初来源于笛卡尔,因为他相信,存在“所有物体的 普遍的质”,科学的目的就是把一切对象还原成这种 “质”。基于这种认识,笛卡尔提出了适用于指导科 学研究的四条原则,其中的第二条是:“把我所审查 的每一个难题按照可能和必要的程度分成若干部 分,以便一一妥为解决。[26] ”这条原则直接体现了整 体由部分构成、整体等于部分之和的哲学观。笛卡 尔的方法论思想经过四百年科学实践的检验不断完 善,终于形成了还原论和分析思维在现代自然科学 中的支配地位。 基于还原论的思想,管理情境可以用数个先行 变量或调节变量来进行解释。然而,从科学哲学的 角度看,有些概念从根本上来说,是不能被还原的。 社会科学方法的整体性原则指出,是一种整体的信 念在支配人们对他人表达式(或概念)的理解,而不 是逐个对照式的真假。因此,除非与整体的信念背 景相联系,孤立语句的真伪根本得不到论证。因此, 为了恢复包含复杂的文化背景与灵机一动的艺术特 质在内的管理情境,就必须通过主位研究与诠释的 方法去把握。 主位研究是对所有质性方法的共同要求,即研

第11期 深度情境化与诠释:管理学的质性研究方法 究者必须通过他所研究的主体的视角来观察世界,自然科学的客观有效性诉诸于元初事实(或管理学 换言之,研究者不能站在一个所谓客观的观察者的经常使用的“构念”,这种元初事实是不能再进行深 视角,而应主动卷入到研究对象的事务中去。社会化诠释的事实,这对于自然科学来说是可行的,但对于 科学哲学家舒茨认为,社会科学的重点是社会成员社会科学来说是行不通的。 Charles Taylar指出,不 所经历的生活世界,即每个个体所体验的世界的样存在能够脱离情境的构念,社会科学中需要的是 式,他警告说,“对个人观点的保护能充分地保证社种整体性的理解,“我们处理的是合理的意义,它的 会现实的世界不会被科学观察者虚构的、不存在的表达只有与其他相关才是合理的或不合理的,因此 世界所取代”。这是因为,每一个个体都是用自己的对部分表达的解读依赖于其他部分表达的解读,并 套知识来看这个生活的世界的,只有卷入到他们且最终依赖于整体”。 的生活世界中,才能观察到他们自己的所见、所想。5管理学质性研究方法展望——田野调查 不仅有关管理文化背景需要卷入和主位研究,民族志及其他 对管理艺术的研究也应是这样。管理艺术属于一种 毋庸置疑,在社会科学中使用质性研究最多而 典型的隐性知识,因此,对它的理解不能以实证的还且历史最为久远的当属人类学,人类学学者首倡作 原的方法来进行,因为管理者自己就不是完全依靠为质性研究核心概念的“田野调查”方法。19世纪 逻辑从部分到整体的方式来构建这一技艺的。正如晚期,史蒂文森、弗莱彻、博厄斯、库欣等人在土著 明茨伯格在《手艺化战略》一文中指出的那样,企业美国人中开展的田野调查,经验地获取关于异族文 战略的制定并非一个完全逻辑化的过程,而是一种化的知识模式取代了图书馆式的“扶手椅式”的研 手艺。因此,管理艺术中包含的人的思想、观念、意究方法。1930年,哈登在他接任伦敦人类学研究院 志、情感和行为具有个别性、非确定性和非量化性,院长的就职演讲中,首次提出了“田野调查”的概念 不可能以实证的方法加以把握,它们只能通过理解并阐述了进行“田野调查”的迫切需要,他告诚要谨 和诠释才能被合理地把握門。 防“速效收集资料方法”,强调对于研究者来说,必 当代哲学家 Charles Taylar认为,人类是“自我要的不仅仅是“收集标本”,而是通过长时间的耐性 诠释的动物”,人类的情感包含着含义归因,而这些的移情理解,从本土人那里发掘出资料中蕴藏的更 归因中的部分是与主体相关联的,例如,害羞的含义深层次的关联和意义。其后,著名人类学家马林洛 只能通过以某种方式与其经验世界的主体相关联才夫斯基确立了田野调查作为人类学民族志中心要 能得到解释,它对处于其中有某些特定意义的主体素的地位网 世界之外,没有任何意义,“害羞”这一词语只有在存 马林洛夫斯基强调民族志学者的目标应是抓住 在着把“害羞”经验定义为一种含义的主体世界里才“本土人自己的观点”,即一种主位研究,学者们应通 有意义。因此,在某种文化情境之下“害羞”以及为过田野调查这一手段学习一个局内人或本土人那样 什么“害羞”,正如中国文化中经常提到的“没面子”,去观察、思考、体验,甚至行动。田野研究强调研究 大部分很难用量表去精确测量,只能使用理解与诠者要进入他所研究的社会,至少被该社会部分社会 释的方式去把握 化,直至田野研究者成为“边缘本土人”或“专业陌生 Charles Taylar还指出,“害羞”之类的情感是人”的角色。Ewin曾经描述田野工作的情形:“在 由我们所接受的言说构成,而“言说在某种意义就是研究对象中间住下来,与他们共同生活,尽一个局外 诠释”,换言之,一方面我们使用语言来特征化我们人所能去分享他们的生活,通常同时撰写几部著作 所处的情境,另一方面,语言本身构成了我们经验的 这意味着我不只是单纯地依赖提问的方法,而 部分,情境与语言是不可分离的,或者说,所谓的研究对象的知识逐渐得到透彻的理解,直至成为我 构念”不可能被一种脱离情境的语言所抽象出来。的一部分。” 21994-2014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第11期 深度情境化与诠释:管理学的质性研究方法 ·35· 究者必须通过他所研究的主体的视角来观察世界, 换言之,研究者不能站在一个所谓客观的观察者的 视角,而应主动卷入到研究对象的事务中去。社会 科学哲学家舒茨认为[27] ,社会科学的重点是社会成员 所经历的生活世界,即每个个体所体验的世界的样 式,他警告说,“对个人观点的保护能充分地保证社 会现实的世界不会被科学观察者虚构的、不存在的 世界所取代”。这是因为,每一个个体都是用自己的 一套知识来看这个生活的世界的,只有卷入到他们 的生活世界中,才能观察到他们自己的所见、所想。 不仅有关管理文化背景需要卷入和主位研究, 对管理艺术的研究也应是这样。管理艺术属于一种 典型的隐性知识,因此,对它的理解不能以实证的还 原的方法来进行,因为管理者自己就不是完全依靠 逻辑从部分到整体的方式来构建这一技艺的。正如 明茨伯格在《手艺化战略》一文中指出的那样,企业 战略的制定并非一个完全逻辑化的过程,而是一种 手艺。因此,管理艺术中包含的人的思想、观念、意 志、情感和行为具有个别性、非确定性和非量化性, 不可能以实证的方法加以把握,它们只能通过理解 和诠释才能被合理地把握[9] 。 当代哲学家Charles Taylar认为[28] ,人类是“自我 诠释的动物”,人类的情感包含着含义归因,而这些 归因中的部分是与主体相关联的,例如,害羞的含义 只能通过以某种方式与其经验世界的主体相关联才 能得到解释,它对处于其中有某些特定意义的主体 世界之外,没有任何意义,“害羞”这一词语只有在存 在着把“害羞”经验定义为一种含义的主体世界里才 有意义。因此,在某种文化情境之下“害羞”以及为 什么“害羞”,正如中国文化中经常提到的“没面子”, 大部分很难用量表去精确测量,只能使用理解与诠 释的方式去把握。 Charles Taylar 还指出[28] ,“害羞”之类的情感是 由我们所接受的言说构成,而“言说在某种意义就是 诠释”,换言之,一方面我们使用语言来特征化我们 所处的情境,另一方面,语言本身构成了我们经验的 一部分,情境与语言是不可分离的,或者说,所谓的 “构念”不可能被一种脱离情境的语言所抽象出来。 自然科学的客观有效性诉诸于元初事实(或管理学 经常使用的“构念”),这种元初事实是不能再进行深 化诠释的事实,这对于自然科学来说是可行的,但对于 社会科学来说是行不通的。Charles Taylar指出[28] ,不 存在能够脱离情境的构念,社会科学中需要的是一 种整体性的理解,“我们处理的是合理的意义,它的 表达只有与其他相关才是合理的或不合理的,因此 对部分表达的解读依赖于其他部分表达的解读,并 且最终依赖于整体”。 5 管理学质性研究方法展望——田野调查、 民族志及其他 毋庸置疑,在社会科学中使用质性研究最多而 且历史最为久远的当属人类学,人类学学者首倡作 为质性研究核心概念的“田野调查”方法。19 世纪 晚期,史蒂文森、弗莱彻、博厄斯、库欣等人在土著 美国人中开展的田野调查,经验地获取关于异族文 化的知识模式取代了图书馆式的“扶手椅式”的研 究方法。1930 年,哈登在他接任伦敦人类学研究院 院长的就职演讲中,首次提出了“田野调查”的概念 并阐述了进行“田野调查”的迫切需要,他告诫要谨 防“速效收集资料方法”,强调对于研究者来说,必 要的不仅仅是“收集标本”,而是通过长时间的耐性 的移情理解,从本土人那里发掘出资料中蕴藏的更 深层次的关联和意义。其后,著名人类学家马林洛 夫斯基确立了田野调查作为人类学民族志中心要 素的地位[29] 。 马林洛夫斯基强调民族志学者的目标应是抓住 “本土人自己的观点”,即一种主位研究,学者们应通 过田野调查这一手段学习一个局内人或本土人那样 去观察、思考、体验,甚至行动。田野研究强调研究 者要进入他所研究的社会,至少被该社会部分社会 化,直至田野研究者成为“边缘本土人”或“专业陌生 人”的角色。Elwin曾经描述田野工作的情形[30] :“在 研究对象中间住下来,与他们共同生活,尽一个局外 人所能去分享他们的生活,通常同时撰写几部著作 ……这意味着我不只是单纯地依赖提问的方法,而 研究对象的知识逐渐得到透彻的理解,直至成为我 的一部分

深度情境化与诠释:管理学的质性研究方法 第11期 随着社会科学中定性方法的发展,除传统的民 总之,以格尔茨的观点来看,要抓住属于管理者 族志方法之外,还有口述史、参与观察、焦点小组、叙自身的“近经验”,或者说要实现徐淑英教授所称的 事分析、行动研究等,虽然每一种方法都有特点,但“深度情境化”,就必须在研究方法和手段上突破实 总的来说,上述方法都是要求深度卷入的主位研证主义的藩篱,研究者自身应该寻求卷入到管理者 究。以行动研究为例,这种方法不仅要求分享与观的生活与工作中去,在这个过程中寻求对管理现象 察,还要求研究者自身实际参与到研究对象的实际的理解与诠释。以访谈为例,质性研究者应努力进 工作与生活中去,实际处理研究对象在工作与生活入管理者的生活与工作场景中去,观察他们处理企 中遇到的难题。作为一种争议最大的质性研究方业经营问题的细节或者是管理沟通的语气、表情、场 法,学者们很少注意到,这种方法实际上在管理学领合、措辞,而不是使用对所有被研究对象都询问一些 域中的使用是较早的:管理学者 Revans实际上很早同样的、事先设计好的、往往是臆想出来的问题。管 就发现传统的管理研究方法已不能解决组织中出现理作为一种高度的技艺,似乎很难像心理学研究那 的问题叫,他曾尝试和煤矿管理者一起工作以提高工样去随机寻找一些普通的被试,管理研究的样本本 作环境及安全,这个经历标志着专家角色的转折身就是不普通的,尤其是对于杰出的企业管理者而 他们直接解决组织中的管理问题。 言。因此,如果实证研究企图将包括文化在内的所 如果从这个视角出发,当今活跃在管理咨询界有情境变量化,将其纳入到一个函数中去,以此来解 数以十万计的管理咨询者实际上正在从事着规模最释所有的管理行为,对于管理学的发展而言,可能是 为庞大的行动研究,然而遗憾的是,他们并未意识到种“致命的自负”。 这一点,他们主动将自己与管理学术界区分开来 参考文献 与此同时,学术界也并未接纳他们凹,当然这也是有[]陈晓萍徐淑英,樊景立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M 道理的:绝大多数管理咨询者关注的主题不是咨询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的过程,而是咨询的结果,但是行动研究强调的是咨2 TSui a. Autonomu of inquir: Shaping the future of 询过程中双方的差异及其根源,并以此为研究对象, emerging scientific communities[J]. Management and Org- anization Review, 2009, 5(1): 1-14 它并不以问题本身的解决为目的 人物志作为民族志的一种,可能也是一种很好 3 Whetten D A. An examination of the interface between context and theory applied to the study of Chinese orga- 的质性研究方法。众所周知,领导作为一种最重要 nizationsUJ.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 2009, 的管理职能,一直是管理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但囿于 5(1)29-55 实证研究方法的限制,领导者的生平与经历在传统4Getc. Local knowledge: Further Essays in Interper 的实证研究中从来都只能以数个干巴巴的形容词来 tive Anthropology[M]. New York: Basic, 1983 进行描述,很难说这种类似于一系列符号叠加的领5] Pike K l. Language in Relation to a Unified theory 导者概念除了满足实证研究者的自我欣赏之外还有 the Structure of Human Behavior[M]. Hague: Mouton, 1967 什么用处。换言之,一个伟大领导者的独特性是很 Barney J B. Zhang S. The future of Chinese managemen 难通过一系列概念呈现出来的。例如,尽管乔布斯 research: A theory of Chinese management versus a Chi nese theory of management[. Management and Organi 并非在所有方面都与众不同,但很难再有第二个乔 zation Review, 2009, 5(1): 15-28 布斯:尽管韦尔奇的思想与观点已经广为流传,但也 7杨国枢.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层次与方向[M∥杨国枢, 很难再有第二个一模一样的韦尔奇:毛泽东与斯大 文崇一.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的中国化.台北:中央民族 林类似,但绝非相同,这中间的差异不是用量表可以 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82:53-158 解决的。管理学研究者完全可以也应该尝试采用人8]梁觉,李福荔.中国本土管理研究的进路管理学报, 物志的方法来对领导和领导现象进行研究。 2010,7(5):642-648 21994-2014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36· 深度情境化与诠释:管理学的质性研究方法 第11期 随着社会科学中定性方法的发展,除传统的民 族志方法之外,还有口述史、参与观察、焦点小组、叙 事分析、行动研究等,虽然每一种方法都有特点,但 总的来说,上述方法都是要求深度卷入的主位研 究。以行动研究为例,这种方法不仅要求分享与观 察,还要求研究者自身实际参与到研究对象的实际 工作与生活中去,实际处理研究对象在工作与生活 中遇到的难题。作为一种争议最大的质性研究方 法,学者们很少注意到,这种方法实际上在管理学领 域中的使用是较早的:管理学者 Revans实际上很早 就发现传统的管理研究方法已不能解决组织中出现 的问题[31] ,他曾尝试和煤矿管理者一起工作以提高工 作环境及安全,这个经历标志着专家角色的转折 ——他们直接解决组织中的管理问题。 如果从这个视角出发,当今活跃在管理咨询界 数以十万计的管理咨询者实际上正在从事着规模最 为庞大的行动研究,然而遗憾的是,他们并未意识到 这一点,他们主动将自己与管理学术界区分开来。 与此同时,学术界也并未接纳他们[32] ,当然这也是有 道理的:绝大多数管理咨询者关注的主题不是咨询 的过程,而是咨询的结果,但是行动研究强调的是咨 询过程中双方的差异及其根源,并以此为研究对象, 它并不以问题本身的解决为目的。 人物志作为民族志的一种,可能也是一种很好 的质性研究方法。众所周知,领导作为一种最重要 的管理职能,一直是管理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但囿于 实证研究方法的限制,领导者的生平与经历在传统 的实证研究中从来都只能以数个干巴巴的形容词来 进行描述,很难说这种类似于一系列符号叠加的领 导者概念除了满足实证研究者的自我欣赏之外还有 什么用处。换言之,一个伟大领导者的独特性是很 难通过一系列概念呈现出来的。例如,尽管乔布斯 并非在所有方面都与众不同,但很难再有第二个乔 布斯;尽管韦尔奇的思想与观点已经广为流传,但也 很难再有第二个一模一样的韦尔奇;毛泽东与斯大 林类似,但绝非相同,这中间的差异不是用量表可以 解决的。管理学研究者完全可以也应该尝试采用人 物志的方法来对领导和领导现象进行研究。 总之,以格尔茨的观点来看,要抓住属于管理者 自身的“近经验”,或者说要实现徐淑英教授所称的 “深度情境化”,就必须在研究方法和手段上突破实 证主义的藩篱,研究者自身应该寻求卷入到管理者 的生活与工作中去,在这个过程中寻求对管理现象 的理解与诠释。以访谈为例,质性研究者应努力进 入管理者的生活与工作场景中去,观察他们处理企 业经营问题的细节或者是管理沟通的语气、表情、场 合、措辞,而不是使用对所有被研究对象都询问一些 同样的、事先设计好的、往往是臆想出来的问题。管 理作为一种高度的技艺,似乎很难像心理学研究那 样去随机寻找一些普通的被试,管理研究的样本本 身就是不普通的,尤其是对于杰出的企业管理者而 言。因此,如果实证研究企图将包括文化在内的所 有情境变量化,将其纳入到一个函数中去,以此来解 释所有的管理行为,对于管理学的发展而言,可能是 一种“致命的自负”。 参考文献 [1] 陈晓萍,徐淑英,樊景立. 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 Tsui A S. Autonomu of inquiry: Shaping the future of emerging scientific communities[J].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 2009,5(1):1-14 [3] Whetten D A. An examination of the interface between context and theory applied to the study of Chinese orga￾nizations[J].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2009, 5(1):29-55 [4] Geertz C. Local Knowledge: Further Essays in Interper￾tive Anthropology[M]. New York: Basic, 1983 [5] Pike K L. Language in Relation to a Unified theory of the Structure of Human Behavior[M]. Hague: Mouton,1967 [6] Barney J B, Zhang S. The future of Chinese management research: A theory of Chinese management versus a Chi￾nese theory of management[J].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 2009,5(1):15-28 [7] 杨国枢. 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层次与方向[M] // 杨国枢, 文崇一. 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的中国化. 台北:中央民族 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82:153-158 [8] 梁觉,李福荔. 中国本土管理研究的进路[J]. 管理学报, 2010,7(5):642-648

第11期 深度情境化与诠释:管理学的质性研究方法 9 Friedlmeier W, Chakkarath P, Schwarz B. Culture and Hu- A Guide to Qualitative Observation and man Development: The Importance of Cross-Culture Res- ysis[M]. Massachusetts: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earch for the Social Sciences[M]. New York: Psychology 2006 Press. 2005 [23] Munch A. Everyone gets to participate: Floating [10 Triandis H C.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M]. Bou- unity in an amateur softball league[ M] //Morrill C, Ider: Westview Press. 1995 A, White C. Together [!l黄光国.建构中国管理学理论的机会与挑战[M∥陈晓萍 in Public Place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徐淑英,樊景立。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北京:北京 大学出版社,2008 [24 Roth J. Comments on secret observation[M]/Filstead [2】]德鲁克PF.管理一任务、责任、实践M]孙耀君,译 wJ. Qualitative Methodology: Firsthand Involvement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with the Social World. Chicago: Markham, 1970 ]]戴尔E.伟大的组织者M]孙耀君,译.北京:中国社会[25]雷恩DA.管理思想史[M]孙健敏,黃小勇,李原,译 科学出版社,1991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4吕力.论管理学艺术化商业经济,2010(12):53-5626]笛卡尔R.谈谈方法M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5费孝通.试谈扩展社会学的传统边界北京大学学报 2001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0(3):5-16 [27] Schutz A. Collected Papers of Alfred Schutz[M]. Neth [16]麦克道威尔J.心灵与世界[M]刘叶涛,译.北京:中国 erlands: Martinus Nijhoff, 1962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8] Taylor C. Human Agency and Language [M]. Cambridge [7]戴维森D.真理、意义与方法[M]牟博,译.北京:商务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印书馆,2007 [29]泰德洛克B.民族志和民族志描述DM∥邓津NK,林肯 [18] Davis F. The Martian and the convert: Ontological po- VS.定性研究:策略与艺术.风笑天,译.重庆:重庆大学 larities in social research]. Urban Life, 1973(2): 333-343 版社,2007 [】9]吕力管理学研究中 证伪、还原与诠释管理学报,[30] Elwin v. The Tribal World of Verrier ElwinM]Bomb 20096(10):1285-1290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4 [20) Chagnon N A. Yanomamo: The Fierce People[M]. New [31 Revans R w. Action Learning: New Techniques for Ma York: CBS College Publishing, 1983 nagement [M. London: Blond& Briggs, 1980 [21]明茨伯格H.管理工作的本质M]方海萍,译北京:中国[32]刘文瑞.守安身立命之地,走继往开来之路:简评《管理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学报》近期的争鸣文章管理学报,20118(8):140-114 [22] Lofland J, Snow D A, Lofland L H. Analyzing Social (责任编辑徐惠) Deep Contextualization and Hermeneutic: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Management LV L (School of Management, 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uhan 430205,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PIKE's theory of emic/etic, context-embedded research is an etic research Regard less of their 'depth. Management culture and art contain people's thoughts, ideas, will and emotions with individ- ual, non-deterministic and non-quantitative nature. The natural sciences cannot objectively describe them. They can only be grasp through the deeply involvement and interpretation. Deep contextualization should never be simply in- become an emic researcher. Emic research is a common requirement for all qualitative study which means we must study in the view of research subjects Key words: emic research; context-sensitive research; deeply involvement; understand; hermeneutic 21994-2014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第11期 深度情境化与诠释:管理学的质性研究方法 ·37· [9] Friedlmeier W, Chakkarath P, Schwarz B. Culture and Hu￾man Development: The Importance of Cross-Culture Res￾earch for the Social Sciences[M]. New York: Psychology Press, 2005 [10] Triandis H C.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M].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95 [11] 黄光国. 建构中国管理学理论的机会与挑战[M] // 陈晓萍, 徐淑英,樊景立. 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 北京:北京 大学出版社,2008 [12] 德鲁克 P F. 管理—任务、责任、实践[M]. 孙耀君,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3] 戴尔 E. 伟大的组织者[M]. 孙耀君,译. 北京:中国社会 科学出版社,1991 [14] 吕力. 论管理学艺术化[J]. 商业经济,2010(12):53-56 [15] 费孝通. 试谈扩展社会学的传统边界[J].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0(3):5-16 [16] 麦克道威尔 J. 心灵与世界[M]. 刘叶涛,译. 北京: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7] 戴维森 D. 真理、意义与方法[M]. 牟博,译. 北京:商务 印书馆,2007 [18] Davis F. The Martian and the convert: Ontological po￾larities in social research[J]. Urban Life, 1973(2):333-343 [19] 吕力. 管理学研究中的证实、证伪、还原与诠释[J]. 管理学报, 2009,6(10):1285-1290 [20] Chagnon N A. Yanomamo: The Fierce People[M]. New York: CBS College Publishing, 1983 [21] 明茨伯格 H. 管理工作的本质[M]. 方海萍,译. 北京: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2] Lofland J, Snow D A, Lofland L H. Analyzing Social Settings: A Guide to Qualitative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M]. Massachusetts: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2006 [23] Munch A. Everyone gets to participate: Floating comm￾unity in an amateur softball league[M] // Morrill C, Snow D A, White C. Together Alone: 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Public Place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5 [24] Roth J. Comments on secret observation[M] // Filstead W J. Qualitative Methodology: Firsthand Involvement with the Social World. Chicago: Markham, 1970 [25] 雷恩 D A. 管理思想史[M]. 孙健敏,黄小勇,李原,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6] 笛卡尔 R. 谈谈方法[M]. 王太庆,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 [27] Schutz A. Collected Papers of Alfred Schutz[M]. Neth￾erlands: Martinus Nijhoff, 1962 [28] Taylor C. Human Agency and Languag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29] 泰德洛克 B. 民族志和民族志描述[M] // 邓津 N K., 林肯 VS. 定性研究:策略与艺术. 风笑天,译. 重庆:重庆大学 出版社,2007 [30] Elwin V. The Tribal World of Verrier Elwin[M]. Bomb￾a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4 [31] Revans R W. Action Learning: New Techniques for Ma￾nagement[M]. London: Blond& Briggs,1980 [32] 刘文瑞. 守安身立命之地,走继往开来之路:简评《管理 学报》近期的争鸣文章[J]. 管理学报,2011,8(8):1140-1145 (责任编辑 徐 惠) Deep Contextualization and Hermeneutic: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Management LV Li (School of Management, 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uhan 430205,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PIKE's theory of‘emic/etic’, context-embedded research is an etic research Regard￾less of their‘depth’. Management culture and art contain people's thoughts, ideas, will and emotions with individ￾ual, non-deterministic and non-quantitative nature. The natural sciences cannot objectively describe them. They can only be grasp through the deeply involvement and interpretation. Deep contextualization should never be simply in￾terpreted as a‘rich context variables’, it means that researcher must move beyond the barriers of positivism and become an emic researcher. Emic research is a common requirement for all qualitative study which means we must study in the view of research subjects. Key words: emic research; context-sensitive research; deeply involvement; understand; hermeneutic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