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主题选择与研究计划制定 【教学目的】了解研究选题的要求和研究创新类型、管理学重要期刊及文献 来源;理解硏究选題过程及选题技巧与方法;熟悉参考文献标注方式;掌握文献 综述和开题报告撰写技能 【教学重点与难点】研究选题技巧与方法;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撰写 【教学时数】8 【教学方法与手段】案例教学、多媒体演示、课堂讨论 研究工作计划是一个研究项目的整体蓝图和总体设计。研究设计重点围绕两 个问题展开,一是研究选题,即辨识问题,确定主题;二是假设论证,即预期取 得什么成果以及取得这些成果的技术方法。研究生在开始学位论文之前要提交 “开题报告”,通过答辩后方可进入学位论文研究写作阶段;研究者申请各级各 类项目时要提交“课题论证报告”或“课题申报书”,经过几轮评审获得评审专 家认可后才有可能获得经费支持,其实质就是在考察其研究设计是否科学、合理、 创新和可行。研究设计通常以研究计划书或报告的形式呈现,即使不是开题或申 报课题,撰写期刊论文也需要对研究工作进行规划,尽管不需要以计划书的形式 呈现出来。 第一节研究主题选择 管理学科学研究首先遇到的是研究什么的问题,这实际上指的就是研究的选 题问题。选题是研究主题的确定,是系统地考虑一篇学术论文、学位论文,乃至 一项课题应该研究什么问题。选题不是选择题目,尽管包括了题目的设计。 -、选题要求 值得去硏究的管理学领域广泛,问题众多,如何从中选择出适合自己又有价 值的问题来开展研究是有难度的。但是,选题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一)趣味性 丁肇中说“好奇心而非经济效益是科学研究的原动力”,科学研究需要兴趣。 ①刘祯主题选择与研究设计—一AMJ主编建议综述管理学家,2012(4):64-75
- 1 - 第三章 主题选择与研究计划制定 【教学目的】了解研究选题的要求和研究创新类型、管理学重要期刊及文献 来源;理解研究选题过程及选题技巧与方法;熟悉参考文献标注方式;掌握文献 综述和开题报告撰写技能。 【教学重点与难点】研究选题技巧与方法;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撰写 【教学时数】 8 【教学方法与手段】 案例教学、多媒体演示、课堂讨论 研究工作计划是一个研究项目的整体蓝图和总体设计。研究设计重点围绕两 个问题展开,一是研究选题,即辨识问题,确定主题;二是假设论证,即预期取 得什么成果以及取得这些成果的技术方法。研究生在开始学位论文之前要提交 “开题报告”,通过答辩后方可进入学位论文研究写作阶段;研究者申请各级各 类项目时要提交“课题论证报告”或“课题申报书”,经过几轮评审获得评审专 家认可后才有可能获得经费支持,其实质就是在考察其研究设计是否科学、合理、 创新和可行。研究设计通常以研究计划书或报告的形式呈现,即使不是开题或申 报课题,撰写期刊论文也需要对研究工作进行规划,尽管不需要以计划书的形式 呈现出来。 第一节 研究主题选择 管理学科学研究首先遇到的是研究什么的问题,这实际上指的就是研究的选 题问题。选题是研究主题的确定,是系统地考虑一篇学术论文、学位论文,乃至 一项课题应该研究什么问题。选题不是选择题目,尽管包括了题目的设计。 一、选题要求 值得去研究的管理学领域广泛,问题众多,如何从中选择出适合自己又有价 值的问题来开展研究是有难度的。但是,选题需要满足以下要求①: (一)趣味性 丁肇中说“好奇心而非经济效益是科学研究的原动力”,科学研究需要兴趣。 ① .刘祯. 主题选择与研究设计——AMJ 主编建议综述[J]. 管理学家,2012(4):64-75
兴趣是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认识事物、探索真理 的重要动机。兴趣包括人的爱好,但当人的兴趣不只是指向对某种对象的认知 而是指向某种活动的时候,人的兴趣便成为人的爱好了。兴趣和爱好都和人的积 极情感相联系,培养良好的兴趣和爱好是推动人努力学习、积极工作的有效途径。 在选择研究问题时,研究者应该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甚至可能会使你感到兴 奋的题目。否则研究者很难保持完成这个课题所必须的动力与承诺,而一项研究 往往需要持续比较长的时间,需要花费比较多的精力,没有兴趣可能给研究者带 来很大痛楚,甚至一无所成。此外,研究的主题应该对某些外部的读者也要具有 趣味性,这些外部读者可能是研究者所在的机构或部门,也可能是期刊或出版社, 当然也可以是一个行业或者是更大范围的商业界与管理界。当研究者自己的兴趣 与外部读者的兴趣相一致时,这种激励相容的状况将给研究带来诸多便捷,研究 成果也很容易能够被认可或接受 (二)创新性 研究必须具有创新性,这是对研究及其成果最基本的要求,也是科学研究工 作的灵魂。所谓创新一般是指研究的选题有一定的新发现、新观点、新见解,或 者,在应用研究领域有新内容、新途径和新方法。按照 Colquitt和 George(2011) 的界定,所谓研究的创新,如果把科研比作学者们的对话,看一个主题是否新颖, 主要是看其是否改变了已有的对话,即这个研究是否仅仅是增加了当前的声势, 还是因为把话题带入了一个崭新的方向而获得了大家的注意。有时候,这个新的 方向是在对话中加入了新的词汇,体现在新的想法和概念中;有时,新的方向源 于前人没有说清楚的新见解°。由此可见,科学研究中的创新主要是指研究主题 及其所得出的见解和观点的创新,当然,在应用领域内的创新也属于新观点、新 见解,尽管这种见解或观点属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或技术。 新问题 新问题 老方法 新方法 问题创新 Itt A, George G. From Management Journal, 2011, 54(3) 老问题 老问题 老方法 新方法 方法创新
- 2 - 兴趣是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认识事物、探索真理 的重要动机。兴趣包括人的爱好,但当人的兴趣不只是指向对某种对象的认知, 而是指向某种活动的时候,人的兴趣便成为人的爱好了。兴趣和爱好都和人的积 极情感相联系,培养良好的兴趣和爱好是推动人努力学习、积极工作的有效途径。 在选择研究问题时,研究者应该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甚至可能会使你感到兴 奋的题目。否则研究者很难保持完成这个课题所必须的动力与承诺,而一项研究 往往需要持续比较长的时间,需要花费比较多的精力,没有兴趣可能给研究者带 来很大痛楚,甚至一无所成。此外,研究的主题应该对某些外部的读者也要具有 趣味性,这些外部读者可能是研究者所在的机构或部门,也可能是期刊或出版社, 当然也可以是一个行业或者是更大范围的商业界与管理界。当研究者自己的兴趣 与外部读者的兴趣相一致时,这种激励相容的状况将给研究带来诸多便捷,研究 成果也很容易能够被认可或接受。 (二)创新性 研究必须具有创新性,这是对研究及其成果最基本的要求,也是科学研究工 作的灵魂。所谓创新一般是指研究的选题有一定的新发现、新观点、新见解,或 者,在应用研究领域有新内容、新途径和新方法。按照 Colquitt 和 George(2011) 的界定,所谓研究的创新,如果把科研比作学者们的对话,看一个主题是否新颖, 主要是看其是否改变了已有的对话,即这个研究是否仅仅是增加了当前的声势, 还是因为把话题带入了一个崭新的方向而获得了大家的注意。有时候,这个新的 方向是在对话中加入了新的词汇,体现在新的想法和概念中;有时,新的方向源 于前人没有说清楚的新见解①。由此可见,科学研究中的创新主要是指研究主题 及其所得出的见解和观点的创新,当然,在应用领域内的创新也属于新观点、新 见解,尽管这种见解或观点属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或技术。 ① Colquitt J A, George G. From the Editors, Publishing in AMJ——Part 1: Topic Choice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11, 54(3):432-435. 问 题 创 新 老问题 老方法 老问题 新方法 新问题 老方法 新问题 新方法 方法创新
图3.1科学研究的创新类型 图3.1中,我们非常关注的是发现新问题,因此,用老方法或新方法解决新 问题必然是研究的创新。有些学者也将研究方法的创新认为是研究创新,其观点 本质是将探索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身也视为创新。然而,一个研究的创新性 定要体现在学术思想方面具有创新性,也就是必须要提出新的思想、新的观点和 新的见解,否则,由于对知识的增长并无意义而无法谈及创新。但是,如果属于 “老问题新方法”,则该方法一定要有助于发现新问题,或者,当研究者把研究 新方法本身作为创新目标时,将其归于创新是无异议的,因为此时方法创新或探 索一种新的方法本身就是研究的主题。 实现研究主题的创新,或者进行一个新颖主题的研究,通常要通过知识的重 组来实现( Colquitt和 George,2011),即通过搭建起不同文献或原理间的桥梁 来实现创新,否则,局限于领域内的拓展终究是有限的,并且降低了新方法产生 的概率,组织理论和战略文献通常指出“知识整合”是激发新想法的方式。喜欢 熟悉多过陌生的倾向、喜欢成熟多过新生的倾向、接受与现有方法相近的方法而 不是崭新的方法,这是研究中需要克服的三种心理疾病( Ahuja和 Lampert,2001), 熟悉陷阱、成熟陷阱和就近陷阱也是代表世界管理学学术最髙水平的期刊《管理 学会学报》在评价选题新颖时的重要参考,因为选题太熟悉使得研究最多被认为 是现有对话的一个边际拓展,选题太成熟使得研究的贡献被视作徒劳,选题与现 有文献太相近则被视为重叠并且脱离了对核心现象的观察。当然,要克服一种倾 向,就是脱离现有研究的一味追求新颖。选题新颖并非绝对意味着创新,要建立 在前人的基础之上,在充分了解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做出的创新会更加具有品 质和效果 (三)持久性 ①刘祯.主题选择与研究设计—一AMJ主编建议综述[管理学家,2012(4):64-75
- 3 - 图 3.1 科学研究的创新类型 图 3.1 中,我们非常关注的是发现新问题,因此,用老方法或新方法解决新 问题必然是研究的创新。有些学者也将研究方法的创新认为是研究创新,其观点 本质是将探索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身也视为创新。然而,一个研究的创新性一 定要体现在学术思想方面具有创新性,也就是必须要提出新的思想、新的观点和 新的见解,否则,由于对知识的增长并无意义而无法谈及创新。但是,如果属于 “老问题新方法”,则该方法一定要有助于发现新问题,或者,当研究者把研究 新方法本身作为创新目标时,将其归于创新是无异议的,因为此时方法创新或探 索一种新的方法本身就是研究的主题。 实现研究主题的创新,或者进行一个新颖主题的研究,通常要通过知识的重 组来实现(Colquitt 和 George,2011),即通过搭建起不同文献或原理间的桥梁 来实现创新,否则,局限于领域内的拓展终究是有限的,并且降低了新方法产生 的概率,组织理论和战略文献通常指出“知识整合”是激发新想法的方式。喜欢 熟悉多过陌生的倾向、喜欢成熟多过新生的倾向、接受与现有方法相近的方法而 不是崭新的方法,这是研究中需要克服的三种心理疾病(Ahuja和Lampert,2001), 熟悉陷阱、成熟陷阱和就近陷阱也是代表世界管理学学术最高水平的期刊《管理 学会学报》在评价选题新颖时的重要参考,因为选题太熟悉使得研究最多被认为 是现有对话的一个边际拓展,选题太成熟使得研究的贡献被视作徒劳,选题与现 有文献太相近则被视为重叠并且脱离了对核心现象的观察。当然,要克服一种倾 向,就是脱离现有研究的一味追求新颖。选题新颖并非绝对意味着创新,要建立 在前人的基础之上,在充分了解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做出的创新会更加具有品 质和效果①。 (三)持久性 ① 刘祯. 主题选择与研究设计——AMJ 主编建议综述[J]. 管理学家,2012(4):64-75
持久性是从时间延续方面考虑的研究的重要性和价值,意味着一个领域的管 理问题研究应该具有较长时期的硏究价值,而不是稍纵即逝的时髦概念。为什么 这里不直接用重要性来表达呢?实际上,这主要是针对实际研究选题中追求“时 髦”的现象而言的。管理学中经常有一些研究者善于捕捉现实中的新名词,有的 研究者善于观察新现象,然后将其用于管理学,从而给管理学带来一个新概念, 也有的带给管理学一个新的研究问题。这无可厚非,问题是,重要的不应该是借 鉴或提出一个新概念,甚至于玩文字游戏,而是概念背后的管理学问题及其机理 否则就是一种徒有虚名的“时髦”。 这里用的是时髦一词而非时尚一词,尽管而在都有新颖的含义,但是,时髦 通常是指短暂的时尚,按照标准解释,是非理智的与过流性的行为模式或行为模 式的流传现象。科学研究旨在增加知识以提高认知世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而“时髦”更多是短暂时期的哗众取宠,它可能仅仅是为管理问题冠以时尚的名 词,却无实质性的机理研究方面的突破,因而不可能是一个科学的重要的问题 Colquitt和 George(2011)指出,研究是否直面或者贡献某个重大的挑战是选题 的起点,而重大挑战的基本原则是敢于设想并用非常规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 意味着,管理学研究的选题应该围绕已有研究中未曾解决的重大问题进行,并且 用大胆的、非常规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种方式超越了现有的解释,并且往往会 为学术研究探索出新的道路。 有价值的硏究问题至少有两重含义,首先是这样的硏究对于管理理论或管理 实践是有贡献的,从而丰富了原有的理论体系,弥补了理论缺口,或者解决了 个重要的管理实践问题,并积累了经验,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其次是从时间维 度来看,有价值的研究不可能一次性就解决了一揽子问题,或者说通过一两个研 究选题就形成了齐备的知识体系,没有任何知识延伸或研究拓展的可能,或者不 需要学术积累,而是每一时期的研究仅仅弥补了某领域知识体系中的一部分缺口, 围绕该领域的硏究将持续进行下去。由此来看,持久性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才算得 上是重大问题。央视曾播出了《舌尖上的中国》,其中有管理学教授开始关注“重 庆小面”,而且试图在大数据、云计算等背景下去研究,有多大的学术价值呢? 可以持续地进行研究吗? Colquitt JA, George G From the editors, Publishing in AMJ--Part 1: Topic Choice []. Academy of ent Journal,2011,54(3)432-435
- 4 - 持久性是从时间延续方面考虑的研究的重要性和价值,意味着一个领域的管 理问题研究应该具有较长时期的研究价值,而不是稍纵即逝的时髦概念。为什么 这里不直接用重要性来表达呢?实际上,这主要是针对实际研究选题中追求“时 髦”的现象而言的。管理学中经常有一些研究者善于捕捉现实中的新名词,有的 研究者善于观察新现象,然后将其用于管理学,从而给管理学带来一个新概念, 也有的带给管理学一个新的研究问题。这无可厚非,问题是,重要的不应该是借 鉴或提出一个新概念,甚至于玩文字游戏,而是概念背后的管理学问题及其机理, 否则就是一种徒有虚名的“时髦”。 这里用的是时髦一词而非时尚一词,尽管而在都有新颖的含义,但是,时髦 通常是指短暂的时尚,按照标准解释,是非理智的与过流性的行为模式或行为模 式的流传现象。科学研究旨在增加知识以提高认知世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而“时髦”更多是短暂时期的哗众取宠,它可能仅仅是为管理问题冠以时尚的名 词,却无实质性的机理研究方面的突破,因而不可能是一个科学的重要的问题。 Colquitt 和 George(2011)指出,研究是否直面或者贡献某个重大的挑战是选题 的起点,而重大挑战的基本原则是敢于设想并用非常规的方法来解决问题①。这 意味着,管理学研究的选题应该围绕已有研究中未曾解决的重大问题进行,并且 用大胆的、非常规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种方式超越了现有的解释,并且往往会 为学术研究探索出新的道路。 有价值的研究问题至少有两重含义,首先是这样的研究对于管理理论或管理 实践是有贡献的,从而丰富了原有的理论体系,弥补了理论缺口,或者解决了一 个重要的管理实践问题,并积累了经验,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其次是从时间维 度来看,有价值的研究不可能一次性就解决了一揽子问题,或者说通过一两个研 究选题就形成了齐备的知识体系,没有任何知识延伸或研究拓展的可能,或者不 需要学术积累,而是每一时期的研究仅仅弥补了某领域知识体系中的一部分缺口, 围绕该领域的研究将持续进行下去。由此来看,持久性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才算得 上是重大问题。央视曾播出了《舌尖上的中国》,其中有管理学教授开始关注“重 庆小面”,而且试图在大数据、云计算等背景下去研究,有多大的学术价值呢? 可以持续地进行研究吗? ① Colquitt J A, George G. From the Editors, Publishing in AMJ——Part 1: Topic Choice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11, 54(3):432-435
(四)饱和性 任务饱和是对一项研究的工作量的要求,研究生学位论文更有工作量的相关 规定。所谓的饱和是指研究必须具有一定的工作量,从而研究主题涵盖的相关概 念、原理以及观点能够被充分地表达。相反的,如果工作量不够,就会对读者的 揭秘效果产生影响,研究也无法解决重大挑战的问题。工作量的另一个衡量或反 映指标叫做容量或文本量,即文本量大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工作量,这一反映 关系本身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命题。问题是,大部分期刊都对文章的篇幅有特别的 要求,通常的理解是,这是编辑部基于每期所刊文章数量及其期刊总页码的要求。 但是,更为主要的原因是编辑部对于每篇论文的研究容量要求。例如,《管理学 会学报》这种世界顶级的管理学期刊,都不会发表任何低于40页的文章,这里 的页码指的是按投稿要求的word文档页码,从发表的文章来看,其文章篇幅通 常在二三十页,如果翻译成为中文通常也会在一二十页左右。然而,研究工作量 大小并不必然是文本量的大小,对于一项研究来讲,要求主题与内容都要有丰富 的容量,涵盖充要的概念、原理与实证内容。事实上,如果试图把研究中所涉及 的概念、表明管理问题机理的命题,以及通过逻辑推理阐明理论主张和学术思想, 再经过数学模型及其推演或者通过数据采集和分析校验假设,就需要一定的工作 量。如果所研究的主题选择适宜,且希望对理论发展有价值,这样细致的硏究内 容可以满足工作量的要求。而一个过于宽泛的研究主题,可能使得研究工作量过 大,所以根据不同的研究问题开展饱和性工作量的研究,可以检验研究者对研究 主题的把握能力。 二、选题过程 选择硏究的主题极为重要,需要对管理实际问题敏感,也需要大量掌握理论 文献,并在此 基础上善 于思考问题 选题的过 程起始于研 兴趣和(或)疑问 究的兴趣, 并大致经历 研究领域 以下阶段 (图3.1) 形成假说 聚焦范围 综述文献 明确问题
- 5 - (四)饱和性 任务饱和是对一项研究的工作量的要求,研究生学位论文更有工作量的相关 规定。所谓的饱和是指研究必须具有一定的工作量,从而研究主题涵盖的相关概 念、原理以及观点能够被充分地表达。相反的,如果工作量不够,就会对读者的 揭秘效果产生影响,研究也无法解决重大挑战的问题。工作量的另一个衡量或反 映指标叫做容量或文本量,即文本量大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工作量,这一反映 关系本身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命题。问题是,大部分期刊都对文章的篇幅有特别的 要求,通常的理解是,这是编辑部基于每期所刊文章数量及其期刊总页码的要求。 但是,更为主要的原因是编辑部对于每篇论文的研究容量要求。例如,《管理学 会学报》这种世界顶级的管理学期刊,都不会发表任何低于 40 页的文章,这里 的页码指的是按投稿要求的 Word 文档页码,从发表的文章来看,其文章篇幅通 常在二三十页,如果翻译成为中文通常也会在一二十页左右。然而,研究工作量 大小并不必然是文本量的大小,对于一项研究来讲,要求主题与内容都要有丰富 的容量,涵盖充要的概念、原理与实证内容。事实上,如果试图把研究中所涉及 的概念、表明管理问题机理的命题,以及通过逻辑推理阐明理论主张和学术思想, 再经过数学模型及其推演或者通过数据采集和分析校验假设,就需要一定的工作 量。如果所研究的主题选择适宜,且希望对理论发展有价值,这样细致的研究内 容可以满足工作量的要求。而一个过于宽泛的研究主题,可能使得研究工作量过 大,所以根据不同的研究问题开展饱和性工作量的研究,可以检验研究者对研究 主题的把握能力。 二、选题过程 选择研究的主题极为重要,需要对管理实际问题敏感,也需要大量掌握理论 文献,并在此 基础上善 于思考问题。 选题的过 程 起始于研 究的兴趣, 并 大致经历 以下阶段 (图 3.1): 兴趣和(或)疑问 研究领域 聚焦范围 明确问题 综述文献 形成假说
图3.1研究问题辨识过程 (一)确定研究领域 研究领域是一个比学科专业更小的概念,与“专家”相联系的,当人们称某 人为专家时,一般是指他在某一研究领域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技术。确定硏究领域 有利于缩小或聚焦文献范围,也便于实践观察,以便逐步凝练出研究主题。表 3.1列举出了管理学涉及的一些主要研究领域°,据此可以帮助研究者大致掌握自 己的研究领域。 表3.1管理学主要研究领域 研究领域 下一层次领域 研究领域 下一层次领域 (二级学科) (三级学科) (二级学科) (三级学科) 管理思想史 质量管理 管理哲学 企业管理(续) 企业管理其他学科 组织理论 行政管理 行为科学 生产系统管理 管理理论 决策理论 研究与开发管理 系统管理理论 质量控制与可靠性 管理 管理理论其他学科 物流系统管理 管理心理学 战略管理 管理计量学 管理工程 决策分析 部门经济管理 决策支持系统 科学社会学 管理信息系统 科技政策学 管理系统仿真 科学学与科技管理 科学心理学 工效学 科学计量学 部门管理工程 ①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GBT13745-2009)》
- 6 - 图 3.1 研究问题辨识过程 (一)确定研究领域 研究领域是一个比学科专业更小的概念,与“专家”相联系的,当人们称某 人为专家时,一般是指他在某一研究领域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技术。确定研究领域 有利于缩小或聚焦文献范围,也便于实践观察,以便逐步凝练出研究主题。表 3.1 列举出了管理学涉及的一些主要研究领域①,据此可以帮助研究者大致掌握自 己的研究领域。 表 3.1 管理学主要研究领域 研究领域 (二级学科) 下一层次领域 (三级学科) 研究领域 (二级学科) 下一层次领域 (三级学科) 管理思想史 企业管理(续) 质量管理 管理理论 管理哲学 企业管理其他学科 组织理论 行政管理 行为科学 管理工程 生产系统管理 决策理论 研究与开发管理 系统管理理论 质量控制与可靠性 管理 管理理论其他学科 物流系统管理 管理心理学 战略管理 管理计量学 决策分析 部门经济管理 决策支持系统 科学学与科技管理 科学社会学 管理信息系统 科技政策学 管理系统仿真 科学心理学 工效学 科学计量学 部门管理工程 ①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GB/T 13745-2009)》
科技管理学 管理工程其他学科 科学学与科技管理其 他学科 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产管理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 人才学 理 经营管理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 理其他学科 财务管理 理论预测学 成本管理 预测评价学 企业管理 劳动人事管理 未来学 技术评估学 技术管理 全球未来学 营销管理 未来学其他学科 物资管理 管理学其他学科 设备管理 一个人可以讲自己是研究“企业管理”的,也可以讲自己是研究“财务管理” 的,也就是该人的研究领域可以以管理学二级学科来讲,也可以以管理学三级学 科来讲,一般有三级学科时按三级学科称谓,就是越具体越好。当然,一个人的 研究领域还会有其他的界定方法,但是,无论如何,研究领域不是研究问题,因 为它们属于不同层次,比如,有研究者的研究领域是战略管理,但是战略管理不 是其研究的科学问题,可以想象战略管理领域有诸多的研究范围,更包含了一系 列的硏究问题。作为硏究者,特别是对于初涉管理问题硏究的硏究生来讲,选定 自己的研究领域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导师有时候无法给学生规定研究领域,可 能的另一个原因是研究生太多,导师无暇顾及。当然,对于有些研究生来讲,按 照这些培养机构的规定,研究生选定了导师也就相应地选定了自己的研究领域。 (二)决定研究范围 辨识硏究主题的第二步骤,主要是如何从研究领域决定出自己的硏究范围, 并最终为确定出研究的科学问题奠定基础,这涉及到研究领域的细分和问题分类。 例如,管理理论中的组织理论领域(见表3.1),其所关注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到 底是什么因素影响着组织的行为和绩效?这一问题研究的基本范式是环境(战略) 一结构(行为)一产出(绩效),学者们分别试图从组织行为理论(包括领导理 论、人力资源理论)、战略理论、社会资本与社会网络理论、网络组织等不同角 度对这一问题进行解释和回答。但是,其中最关键的问题主要包括°:(1)组织 对其内部个体和群体行为和态度的影响;(2)作为组织成员的个体和群体特征和 ①梁巧转,张晶,孟瑶.组织研究方法的回顾与评述[管理评论,2012(6):105-113 Jeffrey P. New direction for organization theory: problems and prospects [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 7 - 科技管理学 管理工程其他学科 科学学与科技管理其 他学科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 理 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企业管理 生产管理 人才学 经营管理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 理其他学科 财务管理 未来学 理论预测学 成本管理 预测评价学 劳动人事管理 技术评估学 技术管理 全球未来学 营销管理 未来学其他学科 物资管理 管理学其他学科 设备管理 一个人可以讲自己是研究“企业管理”的,也可以讲自己是研究“财务管理” 的,也就是该人的研究领域可以以管理学二级学科来讲,也可以以管理学三级学 科来讲,一般有三级学科时按三级学科称谓,就是越具体越好。当然,一个人的 研究领域还会有其他的界定方法,但是,无论如何,研究领域不是研究问题,因 为它们属于不同层次,比如,有研究者的研究领域是战略管理,但是战略管理不 是其研究的科学问题,可以想象战略管理领域有诸多的研究范围,更包含了一系 列的研究问题。作为研究者,特别是对于初涉管理问题研究的研究生来讲,选定 自己的研究领域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导师有时候无法给学生规定研究领域,可 能的另一个原因是研究生太多,导师无暇顾及。当然,对于有些研究生来讲,按 照这些培养机构的规定,研究生选定了导师也就相应地选定了自己的研究领域。 (二)决定研究范围 辨识研究主题的第二步骤,主要是如何从研究领域决定出自己的研究范围, 并最终为确定出研究的科学问题奠定基础,这涉及到研究领域的细分和问题分类。 例如,管理理论中的组织理论领域(见表 3.1),其所关注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到 底是什么因素影响着组织的行为和绩效?这一问题研究的基本范式是环境(战略) —结构(行为)—产出(绩效),学者们分别试图从组织行为理论(包括领导理 论、人力资源理论)、战略理论、社会资本与社会网络理论、网络组织等不同角 度对这一问题进行解释和回答①。但是,其中最关键的问题主要包括②:(1)组织 对其内部个体和群体行为和态度的影响;(2)作为组织成员的个体和群体特征和 ① 梁巧转,张晶,孟瑶. 组织研究方法的回顾与评述[J].管理评论,2012(6):105-113. ② Jeffrey P. . New direction for organization theory: problems and prospect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行动对组织的影响;(3)组织的绩效、成功和生存;(4)环境和组织之间的相互 影响;(5)从根基上加固和支持这些研究主题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而这五个 方面的研究实际上是组织理论的不同研究范围,一个研究组织理论的研究者在 项研究中一般情况下只能关注这五个方面中的一个,比如对组织绩效测评方法的 研究。 研究范围的确定逐步向研究问题聚焦。但是,上述研究范围的决定是从理论 演绎的方法论出发的,有时候我们的研究则是从管理实践出发的。在从实践出发 的归纳研究中,我们需要从现实管理实践中概况出研究范围和研究主题。此时 研究范围确定中主要解决分析单位、研究侧重点和硏究的时间维度确定问题。其 中的研究单位分析旨在确定研究对象,包括个人、群体、组织、项目、社会产品 等五类研究对象,例如,针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管理者个体行为等的研究,或者 针对民营企业这类企业组织的研究,等等。 研究单位或对象确定后是对研究侧重点的决定,也就是研究这些单位或对象 的哪些方面的问题,而这一般通过门类、特性和行为来聚焦。其中,门类是研究 对象的类别,比如针对企业组织研究时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三资企业等类型 也可以是初创企业、成长期企业等,还可以是东部、中部和西部企业,等等。特 性是研究单位所特有的性质,例如个人的个性、动机、偏好、信仰、思维方式等 心理和行为特征,企业的文化、经营理念、战略、管理方式、商业模式等组织行 为特征。行为是管理研究的重点,企业管理的重要任务是引导、规范或控制个体 组织、群落等的行为,以便达成某种目标。例如,对消费行为、管理者行为、投 资行为,以及竞争行为等研究对象间的互动行为。 分析单位 国有企业 门类 农产品加工 批发零售企业 制造业企业 特性 战略 运营 理财 行为并购 投资
- 8 - 行动对组织的影响;(3)组织的绩效、成功和生存;(4)环境和组织之间的相互 影响;(5)从根基上加固和支持这些研究主题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而这五个 方面的研究实际上是组织理论的不同研究范围,一个研究组织理论的研究者在一 项研究中一般情况下只能关注这五个方面中的一个,比如对组织绩效测评方法的 研究。 研究范围的确定逐步向研究问题聚焦。但是,上述研究范围的决定是从理论 演绎的方法论出发的,有时候我们的研究则是从管理实践出发的。在从实践出发 的归纳研究中,我们需要从现实管理实践中概况出研究范围和研究主题。此时, 研究范围确定中主要解决分析单位、研究侧重点和研究的时间维度确定问题。其 中的研究单位分析旨在确定研究对象,包括个人、群体、组织、项目、社会产品 等五类研究对象,例如,针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管理者个体行为等的研究,或者 针对民营企业这类企业组织的研究,等等。 研究单位或对象确定后是对研究侧重点的决定,也就是研究这些单位或对象 的哪些方面的问题,而这一般通过门类、特性和行为来聚焦。其中,门类是研究 对象的类别,比如针对企业组织研究时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三资企业等类型, 也可以是初创企业、成长期企业等,还可以是东部、中部和西部企业,等等。特 性是研究单位所特有的性质,例如个人的个性、动机、偏好、信仰、思维方式等 心理和行为特征,企业的文化、经营理念、战略、管理方式、商业模式等组织行 为特征。行为是管理研究的重点,企业管理的重要任务是引导、规范或控制个体、 组织、群落等的行为,以便达成某种目标。例如,对消费行为、管理者行为、投 资行为,以及竞争行为等研究对象间的互动行为。 门类 …… …… 国有企业 农产品加工 批发零售企业 制造业企业 战略 运营 理财 并购 投资 …… 研发 分析单位 特性 行为
图3.2一个研究范围的聚焦过程 图3.2显示了研究主题的聚焦过程,其中从分析单位到门类、到特性、再到 行为,研究的范围逐步缩小,研究主题也逐渐突出,对“国有制造业企业的并购 战略”问题进行研究逐渐明朗。值得注意的是,即使进行到这一步骤,最终的研 究问题尚没有确定,因为并购战略本身还包括了很多具体的问题,例如并购战略 的实施条件、并购对象的选择、并购中的风险规避等等 (三)问题确定 这是最终决定研究问题的至关重要的步骤,经过这一步骤,研究的主题就基 本明确了。通过研究范围的缩小,比较宽泛的主题领域中的问题、难题和疑问逐 渐显露出来,而这些问题( Issues)、难题( puzzles)和疑问( questions)就是我 们可以选择去研究解决的问题。对于一个研究团队来讲,研究范围内的相关问题 可能比较多,究竟有哪些我们可以借助头脑风暴来提出。借助头脑风暴方法罗列 出的问题可能是不同层次的问题,也可能是不同范围的问题,或者是不同时间序 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在研究者的头脑中会形成一个立体的图像。需要强调的是, 这种对问题之间关系的空间想象力对于研究者是极为重要的。比较这些不同层次 范围、类别和序列的问题,就可以选择或构造出可以去硏究的问题,而将其他问 题留待以后研究,或者供团队中其他成员研究。 问题的确定可以借助于关联树来进行,如图33所示。用图表形式来显示 研究者对问题的思考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也是一种需要慢慢去掌握的辅助硏究方 法,它可以帮助硏究者理清思路、辨明问题、突岀重点。在确定问题阶段,关联 树可以帮助硏究者理清所有的问题或疑问,并帮助研究者构造硏究的问题。 如何在全球化战略需要与本地化策略 需要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①科林费 究与写作[ 出版社
- 9 - 图 3.2 一个研究范围的聚焦过程 图 3.2 显示了研究主题的聚焦过程,其中从分析单位到门类、到特性、再到 行为,研究的范围逐步缩小,研究主题也逐渐突出,对“国有制造业企业的并购 战略”问题进行研究逐渐明朗。值得注意的是,即使进行到这一步骤,最终的研 究问题尚没有确定,因为并购战略本身还包括了很多具体的问题,例如并购战略 的实施条件、并购对象的选择、并购中的风险规避等等。 (三)问题确定 这是最终决定研究问题的至关重要的步骤,经过这一步骤,研究的主题就基 本明确了。通过研究范围的缩小,比较宽泛的主题领域中的问题、难题和疑问逐 渐显露出来,而这些问题(issues)、难题(puzzles)和疑问(questions)就是我 们可以选择去研究解决的问题。对于一个研究团队来讲,研究范围内的相关问题 可能比较多,究竟有哪些我们可以借助头脑风暴来提出。借助头脑风暴方法罗列 出的问题可能是不同层次的问题,也可能是不同范围的问题,或者是不同时间序 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在研究者的头脑中会形成一个立体的图像。需要强调的是, 这种对问题之间关系的空间想象力对于研究者是极为重要的。比较这些不同层次、 范围、类别和序列的问题,就可以选择或构造出可以去研究的问题,而将其他问 题留待以后研究,或者供团队中其他成员研究。 问题的确定可以借助于关联树来进行①,如图 3.3 所示。用图表形式来显示 研究者对问题的思考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也是一种需要慢慢去掌握的辅助研究方 法,它可以帮助研究者理清思路、辨明问题、突出重点。在确定问题阶段,关联 树可以帮助研究者理清所有的问题或疑问,并帮助研究者构造研究的问题。 ① 科林.费希尔等. 博士、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研究与写作[M]. 徐海乐,钱萌译.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5::30. 如何在全球化战略需要与本地化策略 需要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跨国公司如何在各分公司为满足当地 环境需要而做的变化与公司总部全球 化战略之间进行平衡? 在多大程度上公司战略要把 区域需求列入考虑的范围 各区域分公司会各自解释与 执行企业战略吗?
图3.3研究主题的确 图3.3中显示了一个研究问题的确定过程,其中关联树的顶端是一个战略问 题,在这个战略问题之下都是一些研究问题。图3.3中强调的问题是可能存在于 跨国公司中不同区域的管理文化,并研究管理问题差异如何导致对战略是什么以 及它的作用是什么的不同理解。问题确定阶段的最后一步是用通俗易懂但吸引人 的语言设计出研究的问题,并确保研究者自己和读者都能理解你的表达,即设计 出研究的“题目”,或者说,设计出课题的名称或论文的题目。 问题是,研究主题的确定是一件重要的复杂的工作,对于研究生来讲,其研 究主题有时候直到送外审之前还在修改之中,之前实际上已经经历了开题答辩、 中期检査等环节,而这些环节中专家的意见是需要及其关注的。而在研究主题的 最初选择和确定过程中,形态学分析是一个有益的帮助(表3.2)。只要输入一系 列你感兴趣的、当前的商业或管理主题,然后向后移动,并随机地在每一列做出 选择,就可以很快确定一个可以做的课题描述。例如,可以对大量组织中业务流 程再造的执行做出人种学方面的解释。 表3.2主题确定的形态学分析方法 主题 目标 设计 关注 业务流程再造 分类 行动研究 感兴趣的团体 全球化 解释 人种学说明 单一组织 供给侧改革 技术创新 数学模型 几个组织 商业模式 预测 对比分析 行业部门 Φ科林费希尔等.博士、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研究与写作[M徐海乐,钱萌译.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5::32
- 10 - 图 3.3 研究主题的确定 图 3.3 中显示了一个研究问题的确定过程,其中关联树的顶端是一个战略问 题,在这个战略问题之下都是一些研究问题。图 3.3 中强调的问题是可能存在于 跨国公司中不同区域的管理文化,并研究管理问题差异如何导致对战略是什么以 及它的作用是什么的不同理解。问题确定阶段的最后一步是用通俗易懂但吸引人 的语言设计出研究的问题,并确保研究者自己和读者都能理解你的表达,即设计 出研究的“题目”,或者说,设计出课题的名称或论文的题目。 问题是,研究主题的确定是一件重要的复杂的工作,对于研究生来讲,其研 究主题有时候直到送外审之前还在修改之中,之前实际上已经经历了开题答辩、 中期检查等环节,而这些环节中专家的意见是需要及其关注的。而在研究主题的 最初选择和确定过程中,形态学分析是一个有益的帮助(表 3.2)。只要输入一系 列你感兴趣的、当前的商业或管理主题,然后向后移动,并随机地在每一列做出 选择,就可以很快确定一个可以做的课题描述。例如,可以对大量组织中业务流 程再造的执行做出人种学方面的解释。 表 3.2 主题确定的形态学分析方法① 主题 目标 设计 关注 业务流程再造 分类 行动研究 感兴趣的团体 全球化 解释 人种学说明 单一组织 供给侧改革 技术创新 数学模型 几个组织 商业模式 预测 对比分析 行业部门 ① 科林.费希尔等. 博士、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研究与写作[M]. 徐海乐,钱萌译.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5::32. 是否存在区域分公司采纳公司 总部策略,且适应特定的当地 情况的例子? 区域分公司管理人员对战略作用 的看法与公司总部管理人员的看 法有区别吗? 在区域分公司中,移民的与本地的管 理人员对公司战略有不同的理解 吗?如果有,各自是怎样理解的? 如果这样的例子导致各分公司或者分公司 与公司总部之间的冲突,应该如何控制这 种局势呢? 区域分公司管理人员与公司总部管理人员之间具 有不同的管理文化与价值吗?如果存在不同,这 些管理文化和价值观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