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0.16538/ cnkifem2012.06.007 第34卷第6期 外国经济与管理 Vol 34 NQ 6 2012年6月 Foreign Economics &Management 架构理论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 刘洋,应瑛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58) 摘要:架构理论( architecture theory)对于理解、设计和管理产品、组织、产业等复杂系统具有重 要的价值,并开始引起战略管理学界的关注。本文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力图理清架枃理论的硏究脉络 解析架构的内涵,通过探究产品、组织和产业层次的产品架枃、鉏织架构、知识架枃、价值创造架构、产业 架枃等视角研究的核心概念与重点来评介现有的架构理论研究成果,并构建了一个多层次架枃理论研 究框架,最后对架构创新和跨层次理论研究进行了茼要展望。 关键词:架构理论;模块化;一体化;复杂系统;架构创新;多层次框架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950(2012)06-0074-08 式,它可以是物质的、能量的或者是信息的。一些 系统架构有助于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而另一些 设计、管理和协调由大量活动组成的大规模系统架构则会减损甚至负面影响系统的整体性能 复杂系统(如经济机构、复杂产品或组织等),已经( Baldwin和 Clark,2000)。由于系统架构会影响 成为管理学乃至社会科学研究关注的核心问题之系统的功能、稳定性、适应性、柔性、安全性和可扩 。西蒙对复杂性架构的论述( Simon,1962)是展性,因此,架构理论有助于理解、设计和管理复 分析此类复杂系统的属性以及整合一般设计原则杂系统,形成设计标准和协议以主导复杂系统的 的核心基石。西蒙认为,复杂系统具有层级性、可演化( Crawley等,2004; Gharajedaghi,2011) 分解性和快速演化等特点,但又会形成稳定的自 本文基于文献回顾和理论检讨,力图理清架 生形态。近年来,关于模块化和一体化设计逻辑构理论的研究脉络,解析架构的内涵,并从产品、 的争论重新激起了学界对西蒙上述观点的兴趣组织和产业层次来探究产品架构、组织架构、知识 Gharajedaghi, 2011) 架构、价值创造架构、产业架构等不同硏究视角的 复杂系统“由大量以非线性方式相互作用的核心概念与研究重点,以梳理现有架构理论研究 模块Φ组成”( Simon,1962),一个复杂系统可以被的演化脉络,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多层次的架 预设为一系列通过相互依存关系联系在一起的模构研究概念框架,最后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块的集合( Steward,1981;Pahl等,1996; Baldwi 二、架构的內涵与外延 和 Clark,2000和2006a),而系统架构( system ar chitecture)就是复杂系统各种模块相互联系的方 架构在工程技术领域不仅指建筑物的架构, 收稿日期:2012-03-0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经济结构转型、研发冋络化情境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演化規徫研究》(编号:71132007);淅江省自 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产业集群情境下企业超本地网络嵌入、知识重构与能力跃迁》(编号:R6110132) 作者简介:刘洋(1987-),男,淅江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应瑛(1987—),女,淅江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74 外国经济与管理(第34卷第6期)
74 外国经济与管理(第34卷第6期) 第34卷第6期 外国经济与管理 Vol.34No.6 2012年6月 ForeignEconomics& Management Jun.2012 架构理论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 刘 洋,应 瑛 (浙江大学 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8 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 ) 摘 要:架构理论(architecturetheory)对于理解、设计和管理产品、组织、产业等复杂系统具有重 要的价值,并开始引起战略管理学界的关注。本文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力图理清架构理论的研究脉络, 解析架构的内涵,通过探究产品、组织和产业层次的产品架构、组织架构、知识架构、价值创造架构、产业 架构等视角研究的核心概念与重点来评介现有的架构理论研究成果,并构建了一个多层次架构理论研 究框架,最后对架构创新和跨层次理论研究进行了简要展望。 关键词:架构理论;模块化;一体化;复杂系统;架构创新;多层次框架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950(2012)06-0074 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 08 收稿日期:2012-03-0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经济结构转型、研发网络化情境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演化规律研究》(编号:71132007);浙江省自 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产业集群情境下企业超本地网络嵌入、知识重构与能力跃迁》(编号:R6110132) 作者简介:刘 洋(1987-),男,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应 瑛(1987-),女,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一、引 言 设计、管理和协调由大量活动组成的大规模 复杂系统(如经济机构、复杂产品或组织等),已经 成为管理学乃至社会科学研究关注的核心问题之 一。西蒙对复 杂 性 架 构 的 论 述(Simon,1962)是 分析此类复杂系统的属性以及整合一般设计原则 的核心基石。西蒙认为,复杂系统具有层级性、可 分解性和快速演化等特点,但又会形成稳定的 自 生形态。近年来,关于模块化和一体化 设 计 逻 辑 的争论重新激起了学界对西蒙上述观点的兴趣 (Gharajedaghi,2011)。 复杂系统“由大量以非线性方式相互作用的 模块① 组成”(Simon,1962),一个复杂系统可以被 预设为一系列通过相互依存关系联系在一起的模 块的 集 合 (Steward,1981;Pahl等,1996;Baldwi 和 Clark,2000和2006a),而系统架构(systemar- chitecture)就是复杂系统各种模块相互联系的方 式,它可以是物质的、能量的或者是信息的。一些 系统架构有助于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而另 一 些 系统架构则会减损甚至负面影响系统的整体性能 (Baldwin和 Clark,2000)。由于系统架构会影响 系统的功能、稳定性、适应性、柔性、安全性和可扩 展性,因此,架构理论有助于理解、设 计 和 管 理 复 杂系统,形成设计标准和协议以主导复杂系统的 演化(Crawley等,2004;Gharajedaghi,2011)。 本文基于文献回顾和理论检讨,力图理清架 构理论的研究脉络,解析架构的内 涵,并 从 产 品、 组织和产业层次来探究产品架构、组织架构、知识 架构、价值创造架构、产业架构等不同研究视角的 核心概念与研究重点,以梳理现有架构理论研究 的演化脉络,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多层次的架 构研究概念框架,最后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二、架构的内涵与外延 架构在工程技术领域不仅指建筑物的架构, DOI:10.16538/j.cnki.fem.2012.06.007
而且还包括物质产品、软件、计算机网络、大型工为和基于定义好的界面进行交互。模块化架构有 程系统等的架构( Grove和 Baumann,2012)。架利于提升企业的产品制造柔性和战略柔性(Bald 构这个概念被引入管理学以后,马上就引起了很win和(lark,1997; Corliss等,1997; Warren等, 多研究者的关注,因为管理作为一种特殊的系统2002),并且可以根据功能、设计规则、顾客感知等 也应该有自己的架构,管理系统的架构会对管理进行解构和重构( Baldwin和 Clark,2000 Ulrich和 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Shen等,2010)。 Eppinger,2000。一体化架构则包含若干通过多个 Ulrich(1995)把架构定义为“功能模块和物理界面(有些是由管理者设计的,有些由模块化行为 模块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图式( scheme)”,并且认为引发)进行交互的能够履行多种功能的模块,其极 架构知识包含有关系统功能以及系统中不同模块端情况就是不存在可辨识的模块。一体化架构有 对系统功能作用的知识;而 Baldwin和 Clark(2000利于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但是设计和构建的难度 则把系统架构定义为“系统的组成模块以及模块间较大( Hixson和Park,2008)。 的作用关系”,并认为界面独立于架构,界面的作用 在于详细规定模块间的交互关系。事实上,一些学表1 模块化架构与一体化架构比较 者更倾向于把功能一模块配置以及系统的界面都 模块化架构 一体化架构 包括在架构中( Hixson,2005)。例如, Jacobides等 模块化架构包含多个模 体化架构包含若干通过多 每个模块又都有一个或者个界面(有些由管理者设计 (2006)把架构定义为是对经济系统中经济主体以定义多个独特的功能,模块之间有些由模块化行为引发)进 及经济主体之间关系的具体规定。该定义下的架 通过着干简明定义的界面行交互并能够履行多种功能 连接在一起 构知识包括:(1)系统如何履行其功能(功能一模块 组合);(2)模块如何相互连接(模块间界面);(3)在典型在预先定义的界面上,系参没有可辨识的模块 不同的环境中系统有计划和无计划的行为(Bald 例示 块行为和预先定义 好的界面来运行 win和 Clark,2006;Betz,2011)。 易于解构,可以根据功能、运行效率较高,但设计和构 省理工学院工程系统系架构委员会( MIT Eng特点构和重构;有利于提升企乡建比较困难 所有这些关于架构的内涵都没有超越美国麻 设计规则、顾客感知等来解 的产品制造柔性和战略柔 neering Systems Department Committee on Archr 性;模块间的协调性不足; 复杂模块的透明度不够 tecture)对架构所下的定义。该委员会把系统架构 定义为系统实体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并认为系统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文献整理 架构包括以下四种架构中的一种或者几种(Craw 战略管理领域的架构理论研究范畴 ley等,2004):(1)功能架构,反映为满足系统要 所需的活动或功能;(2)物理架构,反映物质资源和 在战略管理领域,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开展架 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3)技术架构,具体反映为满构理论研究,并推动架构理论不断向前演进。早期 足系统要求所需的物理模块间的匹配、连接和依存的架构理论研究(如 Ulrich,19)主要集中在产品 关系;(4)动态运行架构,反映为了实现系统的目标领域。后来,学者们开始关注组织层次(如 Hannan 而进行的模块间交互运行的动态演化过程 等,2003)和产业层次(如 Jacobite等,2006)的架构 模块化架构( modular architecture)和一体化架问题。不同层次的架构理论研究出于不同的研究 构( (integral architecture)是常见的系统架构分类方目的,呈现出不同的核心概念和研究范畴。本文分 式(参见表1),这在系统工程理论中有明确的定义别从产品、组织和产业三个层次,对产品架构、组织 ( Crawley等,2004)。当一个系统包含许多模块,每架构、知识架构、价值创造架构、产业架构等视角研 个模块又有一个或者多个独特的功能,模块之间通究的架构内涵与外延以及研究重点进行述评 过若干简明的界面连接在一起时,我们就称这种系 )产品层次 统的架构为模块化架构( Hoetker,2006)。这种架 在产品层次,架构理论的核心研究视角是产 构的极端情况是所有模块间的交互关系都发生在品架构。产品架构是“产品功能和物理模块相互 预先定义的界面上,系统的所有行为都围绕模块行联系在一起的图式”( Ulrich,1995),包含功能模 架构理论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 75
架构理论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 75 而且还包括物质产品、软件、计算机网 络、大 型 工 程系统等 的 架 构(Grove和 Baumann,2012)。架 构这个概念被引入管理学以后,马上就引起了 很 多研究者的关注,因为管理作为一种特殊的系统 也应该有自己的架构,管理系统的架构会对管 理 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Shen等,2010)。 Ulrich(1995)把架构定义为“功能模块和物理 模块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图式(scheme)”,并且认为 架构知识包含有关系统功能以及系统中不同模块 对系统功能作用的知识;而Baldwin和Clark(2000) 则把系统架构定义为“系统的组成模块以及模块间 的作用关系”,并认为界面独立于架构,界面的作用 在于详细规定模块间的交互关系。事实上,一些学 者更倾向于把功能—模块配置以及系统的界面都 包括在 架 构 中(Fixson,2005)。例 如,Jacobides等 (2006)把架构定义为是对经济系统中经济主体以 及经济主体之间关系的具体规定。该定义下的架 构知识包括:(1)系统如何履行其功能(功能—模块 组合);(2)模块如何相互连接(模块间界面);(3)在 不同的环境中系统有计划和无计划的行为(Bald- win和Clark,2006;Betz,2011)。 所有这些关于架构的内涵都没有超越美国麻 省理工学院工程系统系架构委 员 会(MIT Engi- neeringSystemsDepartmentCommitteeon Archi- tecture)对架构所下的定义。该委员会把系统架构 定义为系统实体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并认为系统 架构包括以下四种架构中的一种或者几种(Craw- ley等,2004):(1)功能架构,反映为满足系统要求 所需的活动或功能;(2)物理架构,反映物质资源和 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3)技术架构,具体反映为满 足系统要求所需的物理模块间的匹配、连接和依存 关系;(4)动态运行架构,反映为了实现系统的目标 而进行的模块间交互运行的动态演化过程。 模块化架构(modulararchitecture)和一体化架 构(integralarchitecture)是常见的系统架构分类方 式(参见表1),这在系统工程理论中有明确的定义 (Crawley等,2004)。当一个系统包含许多模块,每 个模块又有一个或者多个独特的功能,模块之间通 过若干简明的界面连接在一起时,我们就称这种系 统的架构为模块 化 架 构(Hoetker,2006)。这 种 架 构的极端情况是所有模块间的交互关系都发生在 预先定义的界面上,系统的所有行为都围绕模块行 为和基于定义好的界面进行交互。模块化架构有 利于提升企业的产品制造柔性和战略柔性(Bald- win 和 Clark,1997;Carliss 等,1997;Worren 等, 2002),并且可以根据功能、设计规则、顾客感知等 进行解构和重构(Baldwin和 Clark,2000;Ulrich和 Eppinger,2000)。一体化架构则包含若干通过多个 界面(有些是由管理者设计的,有些由模块化行为 引发)进行交互的能够履行多种功能的模块,其极 端情况就是不存在可辨识的模块。一体化架构有 利于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但是设计和构建的难度 较大(Fixson和Park,2008)。 表1 模块化架构与一体化架构比较 模块化架构 一体化架构 定义 模块化架构包含多个模块, 每个模块又都有一个或者 多个独特的功能,模块之间 通过若干简明定义的界面 连接在一起 一体化架构包含若干通过多 个界面(有些由管理者设计, 有些由 模 块 化 行 为 引 发)进 行交互并能够履行多种功能 的模块 典型 例示 不同模块间的交互都发生 在预先定义的界面上,系统 依靠模块行为和预先定义 好的界面来运行 没有可辨识的模块 特点 易于解 构,可 以 根 据 功 能、 设计规则、顾客感知等来解 构和重构;有利于提升企业 的产品制造柔性和战略柔 性;模块间的协调性不足; 复杂模块的透明度不够 运 行 效 率 较 高,但 设 计 和 构 建比较困难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文献整理。 三、战略管理领域的架构理论研究范畴 在战略管理领域,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开展架 构理论研究,并推动架构理论不断向前演进。早期 的架构理论研究(如 Ulrich,1995)主要集中在产品 领域。后来,学者们开始关注组织层次(如 Hannan 等,2003)和产业层次(如Jacobides等,2006)的架构 问题。不同层次的架构理论研究出于不同的研究 目的,呈现出不同的核心概念和研究范畴。本文分 别从产品、组织和产业三个层次,对产品架构、组织 架构、知识架构、价值创造架构、产业架构等视角研 究的架构内涵与外延以及研究重点进行述评。 (一)产品层次 在产品层次,架构理论的核心研究视角是产 品架构。产品架构是“产品功能和物理模块相互 联系在一 起 的 图 式”(Ulrich,1995),包 含 功 能 模
块设计、功能模块与物理模块连接以及对界面的层管理者最重要的战略决策之一(请参见《 Strate 详细规定( Ulrich和 Eppinger,2000)。产品架构 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2年第6期《组织架 也可以被理解为对产品特征的具体规定,包括模构的战略与设计》专辑)。但近十年来,组织架构 块类型和数量以及模块间界面的类型和数量,能问题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Soda和 Zaheer 够反映产品的基本结构( Hixson,2005)。因此,产2012)。现有的组织架构研究主要基于系统视角 品架构可以通过测量其特征(如模块性、通用性和和制度视角,系统视角下的组织架构研究基于西 产品平台等)来解构( Fujita和 Yoshida,2004;蒙的复杂性架构理论,强调作为复杂系统的组织 Simpson和D’soua,2004)。 Hixson等则从另 架构具有层级性和可分解性特征。这里的层级性 角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具借鉴价值的研究框是指组织的决策分别在不同层级进行,而且下 架——基于功能一模块的配列( arrangement)和级决策受上一级决策的制约;而可分解性则指系 界面(界面强度、界面不可逆性和界面标准化)的统各模块之间以子系统的形式进行互动( Simon, 二维度测量模型( Hixson,2005; Hixson和Park,1962)。组织复杂系统的这种二元性质始终主导 2008)。根据这个模型,产品架构除了可分为前文着系统的演化进程(刘洋等,2011)。根据 Simon 提到的模块化架构和一体化架构以外,还可以根(1962)和 Perrow(1972)的相关观点,复杂组织系 据产业层次模块标准化界面的数量( Schilling和统可以被定义为由大量模块以非线性方式组合而 Steensma,2001)被分为封闭型产品架构和开放型成的组织系统( Ethiraj和 Levinthal,2004; Gokpi- 产品架构(参见表2)。 nar等,2010)。制度视角下的组织架构研究(如 表2 封闭型与开放型产品架构比较 Hannan,2003)主要基于 Weber等(1968)对科层 制结构的论述,强调组织架构作为组织本身及其 封闭型产品架构 开放型产品架构 分标准产业层次的模块标准产业层次的模块标准化界面 治理的正式规定可以被解构为本体论(如组织 化界面数量 构的构成模块)和规则(如模块之间的控制和被控 界面标准为企业采用企业间标准化模块界面制关系)命题的集合,并且根据组织的不同特征 特有 如模块间的关系、组织内部的奖惩规则等)建模 化水平,企业倾向于采从企业间关系看,由于资产对组织架构进行了分析。 特征取“自制”策略 的企业专有性下降,供应商 增多,因此,企业更倾向于采 设计合理的组织架构,能够帮助复杂组织的 管理者优化解决组织所遇到的重大问题,把组织 竞争强度可能较低,绩外包模块可以在供应商之间 的复杂性分解为可全面管理的商业模块和IT 优势效优势比较明显,进入轻易转换,客户可以向不同块,有利于组织的不同利益相关者进行更好的交 流和解决问题( van der raadt等,2010)。通过对 与一体化通常与一体化架构实通常与模块化架构实践相吻 组织架构的进一步探索,未来研究一方面可以深 和模块化践相吻合 化现有组织理论,另一方面能够为企业实践提供 的关系 有意义的指导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文献整理。 2.知识架构视角。知识架构是基于知识衍 二)组织层次 生而来的架构,知识流以及知识存储是其组成部 组织层次的架构理论研究主要运用组织设计分。知识架构作为组织的一个属性( Evers, 理论、知识理论和价值创造理论来考察组织架构、2008),明确规定了组织获取和传递知识的地点与 知识架构和价值创造架构等问题。事实上,组织方法,即知识架构暗含了知识创造、知识应用和组 层次的不同架构研究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出发,犹织学习方式( Lasnik,2000; Jafari等,2009)。知识 如“盲人摸象”般地剖析组织架构,倒也取得了 架构的构成因素包括人、程序、行为、技术和内容 些值得关注的研究成果,同时也为架构理论研究等( Jafari等,2009)。在这里,人是指组织成员特 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别是知识员工,程序是指知识员工用来完成组织 1.组织架构视角。组织架构决策是组织高使命和实现组织目标的流程,行为是指知识员工 76 外国经济与管理(第34卷第6期)
76 外国经济与管理(第34卷第6期) 块设计、功能模块与物理模块连接以及对界面 的 详细规定(Ulrich和 Eppinger,2000)。产 品 架 构 也可以被理解为对产品特征的具体规定,包括 模 块类型和数量以及模块间界面的类型和数量,能 够反映产品的基本结构(Fixson,2005)。因此,产 品架构可以通过测量其特征(如模块性、通用性和 产品 平 台 等)来 解 构 (Fujita 和 Yoshida,2004; Simpson和 D’souza,2004)。Fixson等则从另一 角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具借鉴价值的研究框 架———基于功 能—模 块 的 配 列 (arrangement)和 界面(界面强度、界面不可逆性和界面标准化)的 二维度测 量 模 型(Fixson,2005;Fixson 和 Park, 2008)。根据这个模型,产品架构除了可分为前文 提到的模块化架构和一体化架构以外,还可以 根 据产业层次模块 标 准 化 界 面 的 数 量(Schilling和 Steensma,2001)被分为封闭型产品架构和开放型 产品架构(参见表2)。 表2 封闭型与开放型产品架构比较 封闭型产品架构 开放型产品架构 区分标准 产业 层 次 的 模 块 标 准 化界面数量 产业层次的模块标准化界面 数量 定义 模块 界 面 标 准 为 企 业 特有 采用企业间标准化模块界面 特征 有利 于 提 高 垂 直 一 体 化水平,企业倾向于采 取“自制”策略 产品层次已经实行标准化; 从企业 间 关 系 看,由 于 资 产 的企业 专 有 性 下 降,供 应 商 增多,因此,企业更倾向于采 用“外购”策略 优势 竞争强度可能较低,绩 效优势比较明显,进入 障碍较高 外包模块可以在供应商之间 轻易转 换,客户可以向不同 的供应商购买模块用以组装 产品 与一体化 和模块化 的关系 通常 与 一 体 化 架 构 实 践相吻合 通常与模块化架构实践相吻 合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文献整理。 (二)组织层次 组织层次的架构理论研究主要运用组织设计 理论、知识理论和价值创造理论来考察组织架构、 知识架构和价值创造架构等问题。事 实 上,组 织 层次的不同架构研究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出发,犹 如“盲人摸象”般地剖析组织架构,倒也取得了一 些值得关注的研究成果,同时也为架构理论研 究 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1.组织 架 构 视 角。组织架构决策是组织高 层管理者最重要的战略决策之一(请参见《Strate- gicManagementJournal》2012年第6期《组织架 构的战略与设计》专辑)。但近十年来,组织 架 构 问题并 没 有 得 到 应 有 的 重 视 (Soda 和 Zaheer, 2012)。现有的组织架构研究主要基 于 系 统 视 角 和制度视角,系统视角下的组织架构研究基于西 蒙的复杂性架构理论,强调作为复杂系统的组织 架构具有层级性和可分解性特征。这里的层级性 是指组织的决策分别在不同层级进行,而且 下 一 级决策受上一级决策的制约;而可分解性则 指 系 统各模块之间以子系统的形式进行互动(Simon, 1962)。组织复杂系统的这种二元性 质 始 终 主 导 着系统的 演 化 进 程(刘 洋 等,2011)。根 据 Simon (1962)和 Perrow(1972)的相关观点,复杂组织系 统可以被定义为由大量模块以非线性方式组合而 成的组织系统(Ethiraj和 Levinthal,2004;Gokpi- nar等,2010)。制 度 视 角 下 的 组 织 架 构 研 究(如 Hannan,2003)主要基于 Weber等(1968)对科层 制结构的论述,强调组织架构作为组织本身及其 治理的正式规定可以被解构为本体论(如组织架 构的构成模块)和规则(如模块之间的控制和被控 制关系)命 题 的 集 合,并 且 根 据 组 织 的 不 同 特 征 (如模块间的关系、组织内部的奖惩规则等)建模 对组织架构进行了分析。 设计合理的组织架构,能够帮助复杂组织的 管理者优化解决组织所遇到的重大问题,把 组 织 的复杂性分解为可全面管理的商业模块和IT 模 块,有利于组织的不同利益相关者进行更好的交 流和解决问题(vanderRaadt等,2010)。通过对 组织架构的进一步探索,未来研究一方面可以深 化现有组织理论,另一方面能够为企业实践提供 有意义的指导。 2.知识 架 构 视 角。知识架构是基于知识 衍 生而来的架构,知识流以及知识存储是其组成部 分。知 识 架 构 作 为 组 织 的 一 个 属 性 (Evers, 2008),明确规定了组织获取和传递知识的地点与 方法,即知识架构暗含了知识创造、知识应用和组 织学习方式(Lasnik,2000;Jafari等,2009)。知识 架构的构成因素包括人、程序、行为、技 术 和 内 容 等(Jafari等,2009)。在这里,人是指组织成 员 特 别是知识员工,程序是指知识员工用来完成组织 使命和实现组织目标的流程,行为是指知识 员 工
在知识管理过程中的行为,技术是指使知识在组 (三)产业层次 织内部得以识别、创造和传播的信息技术,而内容 产业层次的架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架 则是指组织的知识基础( Jafari等,2009 构问题上。产业架构是关于产业内劳动力和其他 组织通常是为了获取知识和推进知识管理流资源在产业不同参与者之间分配的模式和规则 程而设计自己的组织架构的( Wickramasinghe,( Jacobides等,2006; Jacobides和 Billinger,2006 2003),而知识架构则能够保证组织的知识管理取Luo,2010)。产业架构能反映产业参与者的专业 得成功(Tang等,2010),因为知识架构是为隐性化程度(即组织边界)以及参与者之间的关系 知识编码和显化所必需的特定制度框架( Evers,( Pisano和Tece,2007)。产业架构包含两个核 2008;Tang等,2010)。在当今知识经济背景下,心内容:一是定义价值创造和劳动力分配模式,二 知识架构硏究不仅能够揭示传统产业通过获取和是定义价值获取和利润分配模式( Jacobides和 整合知识来转型升级的内在机理,而且还有助于 Billinger,2006)。 揭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通过创造新的 产业架构的产生不仅由作为产业参与者的企 知识来实现创新的内在机理 业的能力变化所驱动,而且还受到法律、管理权威 3.价值创造架构视角。为了理解由市场结构等的影响。新产业出现之初,有较多的可行架构。 决定的企业和其他市场参与者竞争优势的不同构而后,产业参与者间的界面系统逐步定型,产业因 成因素,Diet等(2009)提出了价值创造架构的概此而变成各参与者相互依存的系统。在这个系统 念,并且把价值创造架构定义为“在把产品或者服里,高度专业化的产业成员(即参与者)以成本最 务推向市场的过程中,各市场参与者进行价值创造小化的方式进行交易,试图通过单方面改变产业 活动的结构与竞争关系”(Detl等,2009)。这里存架构来进行负向反馈,并且逐渐导致产业架构成 在两个层面的竞争:一是不同架构之间的竞争,焦型并趋于稳定。由于产业架构会受到政策法规、 点指向价值创造,关注哪种架构能够占据相关市场资源和信息等的制约( Jacobides等,2006),因此 的最大份额;二是架构内竞争,焦点指向价值获取,一旦定型,就难以改变 关注哪个企业能够获得最大份额的价值 产业架构研究大多聚焦于产业架构、产品架 另一个相似的概念—“垂直架构”——用来构和技术架构间的强联系上( Henderson和 Clark, 描述企业层面的垂直结构( J acobides和Bill1990; Christensen,1997; Baldwin和 Clark,2000),研 ger,2006)。垂直架构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在究产业内部边界如何演化的文献显著增加(Lan- 价值链上的定位,二是在价值增加过程中与供应 gloss,992; Jacobides等,2006; Jacobides和Bill 商和客户的交互,三是构建垂直和水平关系以获 Inger,2006)。也有学者(如 Pisano和Tece 取价值。采用垂直架构有可能改变企业的行为,2007)研究了产业架构如何影响通过创新获取利 同时为企业带来三种动态利益( Jacobides和Bli-润的问题。总之,产业架构概念本身涵盖产业经 nger,2006):一是帮助企业通过树立竞争标杆和济和技术创新两个领域,研究产业架构对于理解 监控价值链来提高自己的运营效率,二是通过构产业间差异以及产业内部基于专业化分工的组织 建更加开放的组织结构来实现创新( Sabel,1994;间差异具有重要意义。 Hanschke,2010),三是允许企业通过更有效地配 置资源来实现持续增长 四、多层次架构理论研究框架构建 价值创造架构还是一个较新的概念,但该概 架构理论对于理解复杂系统,特别是复杂产 念可把价值创造过程和价值获取过程联系起来,品、复杂组织和产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近 同时考虑企业内部资源和能力、外部网络以及两20年来,学者们已经对架构理论进行了大量的有 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能为相关的战略管理研究益探索,并一致看好架构理论的发展前景。 特别是商业模式创新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另一方 就目前架构理论研究取得的成果而言,现有硏 面也有助于企业综合考虑构建竞争优势的不同因究根植于复杂系统理论,基于组织设计、知识管理、 素和理解竞争优势的获取途径。 价值创造、产业组织等视角深入剖析了产品、组织 架构理论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 77
架构理论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 77 在知识管理过程中的行为,技术是指使知识在 组 织内部得以识别、创造和传播的信息技术,而内容 则是指组织的知识基础(Jafari等,2009)。 组织通常是为了获取知识和推进知识管理流 程而设计自己的组织架 构 的 (Wickramasinghe, 2003),而知识架构则能够保证组织的知识管理取 得成功(Tang等,2010),因为知识架构是为隐性 知识编码和显化 所 必 需 的 特 定 制 度 框 架(Evers, 2008;Tang等,2010)。在 当 今 知 识 经 济 背 景 下, 知识架构研究不仅能够揭示传统产业通过获取和 整合知识来转型升级的内在机理,而且还有助 于 揭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通过创造新的 知识来实现创新的内在机理。 3.价值创造架构视角。为了理解由市场结构 决定的企业和其他市场参与者竞争优势的不同构 成因素,Dietl等(2009)提出了价值创造架构的 概 念,并且把价值创造架构定义为“在把产品或者服 务推向市场的过程中,各市场参与者进行价值创造 活动的结构与竞争关系”(Dietl等,2009)。这里存 在两个层面的竞争:一是不同架构之间的竞争,焦 点指向价值创造,关注哪种架构能够占据相关市场 的最大份额;二是架构内竞争,焦点指向价值获取, 关注哪个企业能够获得最大份额的价值。 另一个相似的概念———“垂直架构”———用来 描述企 业 层 面 的 垂 直 结 构 (Jacobides和 Billin- ger,2006)。垂直架构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在 价值链上的定位,二是在价值增加过程中与供应 商和客户的交互,三是构建垂直和水平关系以获 取价值。采用垂直架构有可能改变企业的行为, 同时为企业带来三种动态利益(Jacobides和 Bill- inger,2006):一是帮助企业通过树立竞争标杆和 监控价值链来提高自己的运营效率,二是通过 构 建更加开放的组织结构来实现创新(Sabel,1994; Hanschke,2010),三是允许企业通过更有效地配 置资源来实现持续增长。 价值创造架构还是一个较新的概念,但该概 念可把价值创造过程和价值获取过程联系起来, 同时考虑企业内部资源和能力、外部网络以及 两 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能为相关的战略管理研 究 特别是商业模式创新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另一 方 面也有助于企业综合考虑构建竞争优势的不同因 素和理解竞争优势的获取途径。 (三)产业层次 产业层次的架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架 构问题上。产业架构是关于产业内劳动力和其他 资源在产 业 不 同 参 与 者 之 间 分 配 的 模 式 和 规 则 (Jacobides等,2006;Jacobides和 Billinger,2006; Luo,2010)。产业架构能反映产业参与者的专业 化程 度 (即 组 织 边 界)以 及 参 与 者 之 间 的 关 系 (Pisano和 Teece,2007)。产业架构包含两个核 心内容:一是定义价值创造和劳动力分配模式,二 是定义价值获取和利润分配模式 (Jacobides和 Billinger,2006)。 产业架构的产生不仅由作为产业参与者的企 业的能力变化所驱动,而且还受到法律、管理权威 等的影响。新产业出现之初,有较多的可行架构。 而后,产业参与者间的界面系统逐步定型,产业因 此而变成各参与者相互依存的系统。在这个系统 里,高度专业化的产业成员(即参与者)以成本最 小化的方式进行交易,试图通过单方面改变产业 架构来进行负向反馈,并且逐渐导致产业架构成 型并趋于稳定。由于产业架构会受到政策法规、 资源和信息等的制约(Jacobides等,2006),因此, 一旦定型,就难以改变。 产业架构研究大多聚焦于产业架构、产品架 构和技术架构间的强联系上(Henderson和 Clark, 1990;Christensen,1997;Baldwin和 Clark,2000),研 究产业内部边界如何演化的文献显著增加(Lan- glois,1992;Jacobides等,2006;Jacobides和 Bill- inger,2006)。 也 有 学 者 (如 Pisano 和 Teece, 2007)研究了产业架构如何影响通过创新获取利 润的问题。总之,产业架构概念本身涵盖产业经 济和技术创新两个领域,研究产业架构对于理解 产业间差异以及产业内部基于专业化分工的组织 间差异具有重要意义。 四、多层次架构理论研究框架构建 架构理论对于理解复杂系统,特别是复杂产 品、复杂组织和产业提供了一种全 新 的 视 角。近 20年来,学者们已经对架构理论进行了大量的有 益探索,并一致看好架构理论的发展前景。 就目前架构理论研究取得的成果而言,现有研 究根植于复杂系统理论,基于组织设计、知识管理、 价值创造、产业组织等视角深入剖析了产品、组织
和产业层次的架构现象,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 产品架构变革 严收架构因系 破。首先,根植于复杂系统理论,架构理论研究为 理解和管理复杂系统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对现实问 产品架构块 产品聚构 品架构卫 题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并逐步形成了系统的研究框 架。其次,基于产品组织知识价值创造、产业等×一 产业架机2 视角大大扩展了架构理论的研究范畴,一方面深化 了基于这些视角的现有研究,另一方面也反过来丰 的非产品架构因 富了架构理论。最后,现有研究通过引入生命周期 资料来源:根据 Hixson和Park(2008)整理 理论来解析架构创新的做法,很好地揭示了架构创 新的发生机理和影响企业行为的作用机制 图1产品架构与产业架构关系研究框架 尽管架构理论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在理品开发的嵌入式协调( Sanchez和 Mahoney,1996)。 论框架构建和实证等方面仍存在不足。首先,现有事实上,关于产品架构影响组织架构的研究主要是 研究对架构的前因后果及其作用机理的认识不够深理论推导( Sanche,1995和1996; Sanchez和Maho 入、全面。其次,架构理论的研究范式有待进一步完ney,1996),而且大多表明,由于组织单位间的紧密 善和统一。尽管架构理论根植于复杂系统理论,但联系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交流便利性和降低机会 现有研究大多从不同视角出发,没能达成统一的研主义风险,因此,应该通过组织一体化来开发一体 究范式,甚至得出了相互矛盾的实证结论 化架构的产品,而通过采取自治、松散耦合、容易重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试图通过构建一个架构构的组织结构来开发模块化架构的产品。但是,许 理论多层次研究框架来统一现有架构理论的研究多现有实证并不支持产品架构影响组织架构的假 范式。首先,根据 Hixson和Park(2008)提供的研设( Busoni等,2001; Langlois,2002;Sosa等,2004), 究框架(参见图1),产品架构与产业架构之间的这可能是因为模块化架构和一体化架构是两个不 关系受到了广泛关注。大量的研究表明,产品架连续的概念,或者没有从生命周期的角度来考虑问 构会从一体化架构向模块化架构演化(图2中的题( Sanchez和 Mahoney,196; Hoetker,2006)。深 过程e)( Baldwin和 Clark,2000; Shibata等,入剖析产品架构和组织架构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 2005; Maccormack等,2008),这个演化过程不但们进一步理解企业组织的产品生产过程,同时深化 伴随着产业架构逐渐向高度专业化发展的趋势组织理论 (图中过程b)( Sanchez和 Mahoney,1996;Jaco 最后,产品架构、知识架构与价值创造架构之 bides,2004),而且还伴随着朝向高度一体化的反间也存在一定的联系。第一,知识和信息处理结 模块化趋势(图中过程f。例如, Schilling(2000构反映产品设计结构( Henderson和 Clark, 和 Christensen等(2002)通过案例研究详细剖析1990),而知识架构包含的隐性知识事实上是支持 了企业产品架构逐渐朝向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并产品架构的企业知识。第二,企业的知识架构可 且发现通过转移系统绩效、减少界面标准等途径通过影响组织活动系统、组织惯例、组织设计和个 可以使产业内企业变得更加一体化(图中过程c、体层面的高管流动等来影响产品架构和价值创造 d、f)。事实上,在不同情境下,不同类型的产品架架构( Karim和 Williams,2012)。第三,特别是在 构和产业架构都有各自的特点,深入挖掘一体化知识经济背景下,研究企业产品架构、知识架构和 架构和模块化架构的适用情境以及产品架构和产价值创造架构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业架构共同演化的驱动因素,有可能是未来相关 至此,我们可以构建一个多层次架构理论研究 研究值得关注的问题。 框架(参见图2)。产业架构对于企业制定竞争战 其次,产品架构和组织架构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略非常重要,特别是产业价值创造模式和价值获取 个未来相关研究应该关注的问题。产品架构与组模式会对产业参与者产生重要的影响。组织层次 织架构相互关联的前提假设是:产品架构中标准化的组织架构、知识架构和价值创造架构能够有效帮 模块的界面能大大减少管理授权行为,从而实现产助企业构建竞争优势,特别是在企业能够顺应所属 78 外国经济与管理(第34卷第6期)
78 外国经济与管理(第34卷第6期) 和产业层次的架构现象,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 突 破。首先,根植于复杂系统理论,架构理论研究为 理解和管理复杂系统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对现实问 题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并逐步形成了系统的研究框 架。其次,基于产品、组织、知识、价值创造、产业等 视角大大扩展了架构理论的研究范畴,一方面深化 了基于这些视角的现有研究,另一方面也反过来丰 富了架构理论。最后,现有研究通过引入生命周期 理论来解析架构创新的做法,很好地揭示了架构创 新的发生机理和影响企业行为的作用机制。 尽管架构理论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在理 论框架构建和实证等方面仍存在不足。首先,现有 研究对架构的前因后果及其作用机理的认识不够深 入、全面。其次,架构理论的研究范式有待进一步完 善和统一。尽管架构理论根植于复杂系统理论,但 现有研究大多从不同视角出发,没能达成统一的研 究范式,甚至得出了相互矛盾的实证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试图通过构建一个架构 理论多层次研究框架来统一现有架构理论的研究 范式。首先,根据Fixson和Park(2008)提供的研 究框架(参 见 图1),产 品 架 构 与 产 业 架 构 之 间 的 关系受到了广泛关注。大量的研究表 明,产 品 架 构会从一体化架构向模块化架构演化(图2中的 过 程 e)(Baldwin 和 Clark,2000;Shibata 等, 2005;MacCormack等,2008),这个演化过程不但 伴随着产业架构逐渐向高度专业化发展的趋势 (图 中 过 程 b)(Sanchez和 Mahoney,1996;Jaco- bides,2004),而且还伴随着朝向高度一体化的反 模块化趋势(图中过程f)。例如,Schilling(2000) 和 Christensen等(2002)通过案例研究详细剖析 了企业产品架构逐渐朝向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并 且发现通过转移系统绩效、减少界面标准等途 径 可以使产业内企业变得更加一体化(图中过程c、 d、f)。事实上,在不同情境下,不同类型的产品架 构和产业架构都有各自的特点,深入挖掘一体 化 架构和模块化架构的适用情境以及产品架构和产 业架构共同演化的驱动因素,有可能是未来相 关 研究值得关注的问题。 其次,产品架构和组织架构之间的关系也是一 个未来相关研究应该关注的问题。产品架构与组 织架构相互关联的前提假设是:产品架构中标准化 模块的界面能大大减少管理授权行为,从而实现产 图1 产品架构与产业架构关系研究框架 品开发的嵌入式协调(Sanchez和 Mahoney,1996)。 事实上,关于产品架构影响组织架构的研究主要是 理论推导(Sanchez,1995和1996;Sanchez和 Maho- ney,1996),而且大多表明,由于组织单位间的紧密 联系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交流便利性和降低机会 主义风险,因此,应该通过组织一体化来开发一体 化架构的产品,而通过采取自治、松散耦合、容易重 构的组织结构来开发模块化架构的产品。但是,许 多现有实证并不支持产品架构影响组织架构的假 设(Brusoni等,2001;Langlois,2002;Sosa等,2004), 这可能是因为模块化架构和一体化架构是两个不 连续的概念,或者没有从生命周期的角度来考虑问 题(Sanchez和 Mahoney,1996;Hoetker,2006)。深 入剖析产品架构和组织架构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 们进一步理解企业组织的产品生产过程,同时深化 组织理论。 最后,产品架构、知识架构与价值创造架构之 间也存在一定的联系。第一,知识和 信 息 处 理 结 构 反 映 产 品 设 计 结 构 (Henderson 和 Clark, 1990),而知识架构包含的隐性知识事实上是支持 产品架构的企业知识。第二,企业的 知 识 架 构 可 通过影响组织活动系统、组织惯例、组织设计和个 体层面的高管流动等来影响产品架构和价值创造 架构(Karim 和 Williams,2012)。第三,特别是在 知识经济背景下,研究企业产品架构、知识架构和 价值创造架构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至此,我们可以构建一个多层次架构理论研究 框架(参见图2)。产业架构对于企业制定竞争战 略非常重要,特别是产业价值创造模式和价值获取 模式会对产业参与者产生重要的影响。组织层次 的组织架构、知识架构和价值创造架构能够有效帮 助企业构建竞争优势,特别是在企业能够顺应所属
产业架构演化趋势,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情况说都很重要。而一旦主导设计出现,就意味着某 下,甚至有可能通过自身的力量,在产业形成之初特定产品架构得到广泛认可( Clark,1985),这 就主导产业架构,并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产品架时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利用稳定的架构知识来完善 构可通过影响产品开发、生产过程、供应链管理决现有部件知识,模块知识就变得更加重要( Clark 策来影响企业能否获取超额利润。当然,产品架构1985; Henderson和 Clark,1990),而架构知识就 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要受到其所属产业架构以及企会转变为有关策略、渠道和信息筛选机制等的隐 业自身的组织架构、价值创造架构等的影响。 性知识并变得相对稳定。由于组织对既有架构知 识的路径依赖,学习新架构知识需要花费昂贵的成 产业层次 价值创造模式与价值获取模式 本,因此,架构创新必然会困难重重( Henderson和 Clark,1990)。进一步,突破式创新会导致现有模块 组织层次 竞争优势 失去用途,并且通过重构系统来实现,通常会引发 组织架构 企业续效 创新能力 新的产业技术变革(参见图3)。事实上,突破式创 价值创造架构 克争战略 新、渐进式创新与架构创新只是程度问题( Hende 产品层次 son和 Clark,1990),未来应该进一步关注如何通过 一体化架构与模块化架构 封闭式架构与开放式架构 产品架构创新来构建新的竞争优势。 图2多层次架构理论研究框架 突破式创新 五、研究启示 架构创新主导 现有研究深入探究了产品架构、组织架构、知识 架构、价值创造架构、产业架构等相关核心概念与理 论基础。本文在综述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多 模块创新主导 渐进式创新 层次架构理论研究框架,方面旨在描绘未来的架 构理论研究全景,另一方面也希望对未来研究指明 系统生命周期 方向。未来研究有必要向纵深和系统方向发展,具 体可以从架构创新和架构关系两个方面展开。 图3系统生命周期曲线 一)架构创新 产业架构的演进与产品架构的演进密切相 架构创新最早由 Henderson和 Clark(1990)关。新产业出现之初,有可能呈现多种不同的架 引入管理学研究。他们把产品架构创新定义为改构,但产业架构会随着新产业的发展而逐步稳定 变产品构件连接方式而不改变核心设计概念(构下来,产业参与者之间的界面系统逐步显现。产 件的基本知识不变)。也就是说,架构创新是指用业架构会基于能力较强的企业定义的界面而逐步 新的连接方式重新配置模块之间的连接,进而通成型( Jacobides和 Winter,2005),并且逐渐催生 过一个维度或者多个维度来提高系统绩效(Bald由少数几个主导产业架构的发起者、组织者或核 win和Cark,2006)。架构创新的重要作用引起心参与者构成的竞争平台( Gamer和 Cusumano 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他们从产品、组织和产业层2002)或者共同专业化( co-specialized)商业生态 面探讨了架构创新的作用。在产品层面,产品架系统( business ecosystems)( Iansiti和 Levien 构创新研究涉及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主导设计。主2004)。相关产业因此而成为一个参与者相互依 导设计通常是指获得规模经济或者外部性优势的存的系统,此时产业架构创新就变得非常困难 设计( Anderson和 Tushman,1990)。在技术发因此,未来的产业架构创新研究应该更加关注新 展的早期,主导设计尚未出现,各组织竞相尝试不产业产生过程,特别是相关的产业政策问题 同的技术,这时的产品模块和架构知识对企业来 组织架构创新也仍将是未来相关研究的一个 架构理论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 79
架构理论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 79 产业架构演化趋势,发挥自身核 心 竞 争 力 的 情 况 下,甚至有可能通过自身的力量,在产业形成之初 就主导产业架构,并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产品架 构可通过影响产品开发、生产过程、供应链管理决 策来影响企业能否获取超额利润。当然,产品架构 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要受到其所属产业架构以及企 业自身的组织架构、价值创造架构等的影响。 图2 多层次架构理论研究框架 五、研究启示 现有研究深入探究了产品架构、组织架构、知识 架构、价值创造架构、产业架构等相关核心概念与理 论基础。本文在综述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多 层次架构理论研究框架,一方面旨在描绘未来的架 构理论研究全景,另一方面也希望对未来研究指明 方向。未来研究有必要向纵深和系统方向发展,具 体可以从架构创新和架构关系两个方面展开。 (一)架构创新 架构创新最早由 Henderson和 Clark(1990) 引入管理学研究。他们把产品架构创新定义为改 变产品构件连接方式而不改变核心设计概念(构 件的基本知识不变)。也就是说,架构创新是指用 新的连接方式重新配置模块之间的连接,进而 通 过一个维度或者多个维度来提高系统绩效(Bald- win和 Clark,2006)。架构创新的重要作用引 起 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他们从产品、组织和产业层 面探讨了架构创新的作用。在产品层 面,产 品 架 构创新研究涉及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主导设计。主 导设计通常是指获得规模经济或者外部性优势的 设计(Anderson 和 Tushman,1990)。在 技 术 发 展的早期,主导设计尚未出现,各组织竞相尝试不 同的技术,这时的产品模块和架构知识对企业 来 说都很重要。而一旦主导设计出现,就 意 味 着 某 一特定产品 架 构 得 到 广 泛 认 可(Clark,1985),这 时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利用稳定的架构知识来完善 现有部件知识,模块知识就变得更加重要(Clark, 1985;Henderson和 Clark,1990),而 架 构 知 识 就 会转变为有关策略、渠道和信息筛选机制等的隐 性知识并变得相对稳定。由于组织对既有架构知 识的路径依赖,学习新架构知识需要花费昂贵的成 本,因此,架构创新必然会困难重重(Henderson和 Clark,1990)。进一步,突破式创新会导致现有模块 失去用途,并且通过重构系统来实现,通常会引发 新的产业技术变革(参见图3)。事实上,突破式创 新、渐进式创新与架构创新只是程度问题(Hender- son和Clark,1990),未来应该进一步关注如何通过 产品架构创新来构建新的竞争优势。 图3 系统生命周期曲线 产业 架 构 的 演 进 与 产 品 架 构 的 演 进 密 切 相 关。新产业出现之初,有可能呈现多 种 不 同 的 架 构,但产业架构会随着新产业的发展而逐步稳定 下来,产业参与者之间的界面系统 逐 步 显 现。产 业架构会基于能力较强的企业定义的界面而逐步 成型(Jacobides和 Winter,2005),并 且 逐 渐 催 生 由少数几个主导产业架构的发起者、组织者 或 核 心参与者构成的竞争平台(Gawer和 Cusumano, 2002)或者 共 同 专 业 化(co-specialized)商 业 生 态 系 统 (businessecosystems)(Iansiti和 Levien, 2004)。相关产业因此而成为一个参 与 者 相 互 依 存的系统,此 时 产 业 架 构 创 新 就 变 得 非 常 困 难。 因此,未来的产业架构创新研究应该更加关注新 产业产生过程,特别是相关的产业政策问题。 组织架构创新也仍将是未来相关研究的一个
热点问题。 Galunic和 Eisenhardt(2001)认为,架究在近20年里几乎没有什么进展,这与组织架构 构创新发生在动态共同体( dynamic community)选择在高层管理者进行战略决策中所起的重要作 组织形式中。他们把动态共同体定义为模块化用极不相称,因此,未来应该加大这方面研究的力 公司结构,竞合文化,动态能力以及作为企业家、度。此外,产品架构和产业架构的关系,以及产品 局部环境设计师和文化守护人的公司领导的混合架构、组织架构和产业架构对于企业创造和获取价 体。采用这种组织形式的架构创新,其实就是“宪值的影响等问题仍需要大量的实证探索 章变革”( charter changes),即重新配置各部门资 源(部门比较稳定的技能集合和管理系统),以便 注释: 创造新的组织架构,并使之与不断变化的产品市 ①不同文献用“模块”( module)、“组件”( component)、“构件 场相匹配( Galunic和 Eisenhardt,2001)。组织架 constituent)、“元素”( element)等不同的称谓,但它们的内涵基 构创新研究对于组织理论特别是新组织形式研究 本一致,外延相近,故本文统一采用“模块” 主要参考文献 具有重要的意义( Hannan等,2003) [I]Agarwal R, et al. Spillovers across organizational architec- 总之,架构创新概念对于理解不连续创新、突 tures: The role of prior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破式创新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Christensen,1997; in post-acquisition coordination outcomes[J]. Strategic Mana- gement Journal, 2012.33(6): 710-733 kristensen等,2002)。架构创新对于组织能力2] Baldwin C and Clark K. Managing in an age of modularity. (如适应能力或者组织柔性)的影响现已成为战略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7,75(5):84-93 管理研究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但企业如何进行[31 oumgarden F,tal. Sailing into the wind: Exploring the rear 架构创新以及架构创新如何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 onships among ambidexterity, vacill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2, 33(6) 和竞争战略等问题,仍有待未来研究去探讨。 587-610 )架构关系研究 [4]Brusoni S, et al. Knowledge specialization, organizational cour- 架构关系研究可从两个方面展开,首先是 ling, and the boundaries of the firm: Why do ore than they make? [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体化架构和模块化架构之间的关系。模块化架构 001,46(4):597-621. 和一体化架构选择的影响因素至今仍不未解释清[5] Campagnolo D and Camuffo A. The concept of modularity in 楚( Campagnolo和 Camuffo,2010)。正如Pil和 nanagement studies: A literature reviewLJ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 2010, 12(3): 259-283. Cohen(2006)指出的那样,模块化产品架构、模仿6 Christensen m,etal. Disrup, disintegration and the dis 和获取可持续长期绩效的动态能力之间的关系值 sipation of differentiabilityLJI.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得深入分析。模块化架构可能会加快渐进式创新 Change,2002,1l(5):955-993. [7]Dietl H, et al. Value creation architectures and competitive ad- 进程,提高设计可靠性并促成突破式模块创新 vantage: Lessons from the European automobile industryLJ] (Pil和 Cohen,2006),但在开放型系统中,模块化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2009,51(3): 24-48 架构使模仿变得更加容易,并且可通过模块提供L8 IEom J lularity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 A primer and 商来阻止架构改进和架构创新( Galvin和Mor synthesisLJI. Asian Journal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2008 16(2):1-24. kel,2001)。模块化架构和一体化架构孰优孰劣、[ 9]Ethirai S and Levinthal D. Bounded rationality and the search 多大程度的模块化对于企业有益等问题仍可能是 for organizational architecture: 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on 未来研究的热点。特别是产业因素、主导设计选 he design of org ns and their evolvabilityLJI. Adminis- 择、环境因素和价值链架构等对于选择模块化架构[1o] Hixson S. Product arch: A tool to link 还是一体化架构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同时,把生 product, process, and supply chain design decisions[J].Jour- 命周期曲线引入模块化和一体化选择同企业边界 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05. 23(3/4): 345-369 [11]Fixson S and Park J. The power of integrality: Linkages be- 界定(如外包)间关系研究也很有现实意义。其次 tween product architecture, innovation, and industry struc- 是产品架构、组织架构和产业架构之间的关系。如 tureLJI. Research Policy. 2008,37(8):1296-1316. 前文所述,产品架构和组织架构之间的关系还不甚12 GAlvin P and Morkel A. The effect of product modularity on 明晰,未来研究仍有必要探索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其 dustry structure: The case of the world bicycle industry []. Industry and Innovation, 2001,8(1):31-48 影响因素。同时,关于组织架构选择的前因后果研[13] Gokpinar B,etal. The impact of misalignment of organiz 80 外国经济与管理(第34卷第6期)
80 外国经济与管理(第34卷第6期) 热点问题。Galunic和 Eisenhardt(2001)认为,架 构创新发生在动 态 共 同 体(dynamiccommunity) 的组织形式中。他们把动态共同体定义为模块化 公司结构,竞合文化,动态能力以及作 为 企 业 家、 局部环境设计师和文化守护人的公司领导的混合 体。采用这种组织形式的架构创新,其实就是“宪 章变革”(charterchanges),即重新配置各部门资 源(部门比较稳定的技能集合和管理系统),以便 创造新的组织架构,并使之与不断变化的产品 市 场相匹配(Galunic和 Eisenhardt,2001)。组织架 构创新研究对于组织理论特别是新组织形式研究 具有重要的意义(Hannan等,2003)。 总之,架构创新概念对于理解不连续创新、突 破式创新等具有重要的意义(Christensen,1997; Christensen等,2002)。架 构 创 新 对 于 组 织 能 力 (如适应能力或者组织柔性)的影响现已成为战略 管理研究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但企业如何进 行 架构创新以及架构创新如何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 和竞争战略等问题,仍有待未来研究去探讨。 (二)架构关系研究 架构关系研究可从两个方面展开,首先是一 体化架构和模块化架构之间的关系。模块化架构 和一体化架构选择的影响因素至今仍不未解释清 楚(Campagnolo和 Camuffo,2010)。正 如 Pil和 Cohen(2006)指出的那样,模块化产品架构、模仿 和获取可持续长期绩效的动态能力之间的关系值 得深入分析。模块化架构可能会加快渐进式创新 进程,提高设计可靠性并促成突 破式模块创新 (Pil和 Cohen,2006),但在开放型系统中,模块化 架构使模仿变得更加容易,并且可通过模块提 供 商来 阻 止 架 构 改 进 和 架 构 创 新(Galvin和 Mor- kel,2001)。模块化架构和一体化架构孰优孰劣、 多大程度的模块化对于企业有益等问题仍可能是 未来研究的热 点。特别是产业因素、主 导 设 计 选 择、环境因素和价值链架构等对于选择模块化架构 还是一体化架构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同时,把生 命周期曲线引入模块化和一体化选择同企业边界 界定(如外包)间关系研究也很有现实意义。其次 是产品架构、组织架构和产业架构之间的关系。如 前文所述,产品架构和组织架构之间的关系还不甚 明晰,未来研究仍有必要探索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其 影响因素。同时,关于组织架构选择的前因后果研 究在近20年里几乎没有什么进展,这与组织架构 选择在高层管理者进行战略决策中所起的重要作 用极不相称,因此,未来应该加大这方面研究的力 度。此外,产品架构和产业架构的关系,以及产品 架构、组织架构和产业架构对于企业创造和获取价 值的影响等问题仍需要大量的实证探索。 注释: ①不同文献用“模块”(module)、“组件”(component)、“构件” (constituent)、“元素”(element)等 不 同 的 称 谓,但 它 们 的 内 涵 基 本一致,外延相近,故本文统一采用“模块”。 主要参考文献 [1]AgarwalR,etal.Spilloversacrossorganizationalarchitec- tures:Theroleofpriorresourceallocationandcommunication inpost-acquisitioncoordinationoutcomes[J].StrategicMana- gementJournal,2012,33(6):710-733. [2]BaldwinCandClarkK.Managinginanageofmodularity[J]. HarvardBusinessReview,1997,75(5):84-93. [3]BoumgardenP,etal.Sailingintothewind:Exploringtherela- tionshipsamongambidexterity,vacillation,and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12,33(6): 587-610. [4]BrusoniS,etal.Knowledgespecialization,organizationalcou- pling,andtheboundariesofthefirm:Whydofirmsknow morethantheymake?[J].AdministrativeScienceQuarterly, 2001,46(4):597-621. [5]CampagnoloDandCamuffoA.Theconceptofmodularityin managementstudies:A literature review[J].International JournalofManagementReviews,2010,12(3):259-283. [6]ChristensenC M,etal.Disruption,disintegrationandthedis- sipation of differentiability[J].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2002,11(5):955-993. [7]DietlH,etal.Valuecreationarchitecturesandcompetitivead- vantage:LessonsfromtheEuropeanautomobileindustry[J]. CaliforniaManagementReview,2009,51(3):24-48. [8]EomJ.Modularityandtechnologicalchange :A primerand synthesis[J].AsianJournalofTechnologyInnovation,2008, 16(2):1-24. [9]EthirajSandLevinthalD.Boundedrationalityandthesearch fororganizationalarchitecture:Anevolutionaryperspectiveon thedesignoforganizationsandtheirevolvability[J].Adminis- trativeScienceQuarterly,2004,49(3):404-437. [10]Fixson S.Productarchitectureassessment:A tooltolink product,process,andsupplychaindesigndecisions[J].Jour- nalofOperationsManagement,2005,23(3/4):345-369. [11]FixsonSandParkJ.Thepowerofintegrality:Linkagesbe- tweenproductarchitecture,innovation,andindustrystruc- ture[J].ResearchPolicy,2008,37(8):1296-1316. [12]GalvinPandMorkelA.Theeffectofproductmodularityon industrystructure:Thecaseofthe worldbicycleindustry [J].IndustryandInnovation,2001,8(1):31-48. [13]GokpinarB,etal.Theimpactofmisalignmentoforganiza-
tional structure and product architecture on quality in com-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6. 17(1):63-76. plex product developmentDJ. Management Science, 2010, 56 [22]Schilling, M. Toward a general modular systems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to interfirm product modularityLJI. Academy [14] Hannan M, et al. Cascading organizational change [J]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0, 25(2): 312-334. OrganIzation Science, 2003, 14(5): 463-482 [23]Shibata T, et al. Empirical analysis of evolution of product ar [15 1 Hoetker G. Do modular products lead to modular hitecture:: Fanuc numerical controllers from 1962 to 1997 organizations?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6,27 [J]. Research Policy, 2005,34(1):13-31 (6):501-518 [24]Simon H. The architecture of complexityLJI American Philo [16]Jacobides M, et al. Benefiting from innovation: Value crea- sophical Society, 1962, 106(6): 467-482. on,value appropriation and the role of industry archite [25]Simpson T and D'souza B. Assessing variable levels of plat- turesLJI. Research Policy. 2006-35(8):1200-1221 form commonality within a product family using a multiob [17JJacobides M and Winter S. The co-evolution of capabilities jective genetic algorithmLJ] Concurrent Engineering. 2004 and transaction costs: Explaining the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12(2):119. of production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5. [26]Soda G and Zaheer A. A network perspective on organiza- 26(5):395-413. tional architecture: performance effects of the interplay [18]Jacobides M G and Billinger S. Designing the boundaries of formal and informal organization[JI. Strategic Management the firm: From"make, buy, or ally"to the dynamic benefit Journal,2012,33(6):751-771 of vertical architecture [J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06, [27]Sosa M,et al. The misalignment of product architecture and 17(2):249-261.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in complex product development[JI [19]Karim S and Williams C Structural knowledge: How execu Management Science, 2004,50(12): 1674-1689. tive experience with structural composition affects intrafirm [28]Worren N, et al. Modularity, strategic flexibility, and firm mobility and unit reconfiguration LJI. Strategic Management performance: A study of the home appliance industry LJ] Journal,2012,33(6):681-709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2,23(12): 1123-1140. 20] Sanchez r. Strategic flexibility in product competition[J].[29]刘洋,魏江,应瑛.组织二元性:管理研究的一种新范式[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5.16(S1.): 135-159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1,(6):132-142 21]Sanchez R and Mahoney J. Modularity, flexibility, and know- (责任编辑:谷化) product and organization designLJI **★*案*糞**★囊 (上接第73页) nal of the Academy Marketing Science, 2008,36(1)283-96. 14JJaworski B and Kohli A K. Cocreating the voice of the cus- [21]Prahalad C K and Ramaswamy V Co-creation experiences merLA]. Lusch R F and Vargo S L(Eds ) The service do- The next practice in value creation[ J]. Journal of Interactive mi-nant logic of marketing: Dialog, debate and directionsLCI Marketing,2004,3(1):5-14 Armonk, NY: M E Sharpe, 2006 L22]Prahalad C K and Ramaswamy V Co-opting customer com- [15]Kalaignanam K and Varadarajan R. Customers as coproducers petenc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0.78(1):79-87 Implications for marketing strategy effectiveness and marketing [23]Ramirez R. Value co-production: Intellectual origins and imr- operations efficiency[A]. Lusch R F and Vargo S L(Eds ) Th plications for practice and researchUJI. Strategic Management service dominant logic of marketing: Dialog, debate and directions Journal,1999,20(1):49-65 []. Armonk, NY: M E Sharpe, 2006. [24]Schau H J, et al. How brand community practices create 16]Kelley S, et al. Organizational socialization of service customers value[J] Journal of Marketing, 2009, 73(5):30-51. L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1992. 25(3):197-214 [25]Sheth J N, et al. Th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cus- L17Meuter M L,et al. Choosing among alternative service deli- tomercentric marketingLJI.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 very modes An investigation of customer trial of self-service keting Science, 2000,28(1):55-60 technologies[]. Journal of Marketing, 2005. 69(4):61-83. [26]Vargo S Land Lusch R F Evolving to a new dominant logic [18INambisan S and Baron RA. Virtual customer environment for MarketingLJ. Journal of Marketing, 2004,68(1):1-17 Testing a model of voluntary participation in value co-crea [27]Vargo SL and Lusch R F. Servicedominant logic: Continuing tion activities].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 e evolutionLJI.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ment,2009,26(4):388-406 Science,2008,36(1):1-10 [19]0 Hern M S and Rindfleisch A Customer co-creation: A ty- [28IVargo S L, et al. On value and value co-creation: A service pology and research agenda[J]. Review of Marketing R systems and service logic perspectiveLJ] European Manage- search,2009,6(1):84-106 ment Journal,2008,26(3):145-152. []Payne A F,et al. Managing the cocreation of valueLJI.Jour- (责任编辑:谷化)
tionalstructureandproductarchitectureonqualityincom- plexproductdevelopment[J].ManagementScience,2010,56 (3):468-484. [14]Hannan M,etal.Cascading organizationalchange[J]. Organi-zationScience,2003,14(5):463-482. [15]Hoetker G.Do modular products lead to modular organizations?[J].Strategic ManagementJournal,2006,27 (6):501-518. [16]Jacobides M,etal.Benefitingfrominnovation:Valuecrea- tion,valueappropriationandtheroleofindustryarchitec- tures[J].ResearchPolicy,2006,35(8):1200-1221. [17]Jacobides M and WinterS.Theco-evolutionofcapabilities andtransactioncosts:Explainingtheinstitutionalstructure ofproduction[J].Strategic ManagementJournal,2005, 26(5):395-413. [18]JacobidesM GandBillingerS.Designingtheboundariesof thefirm:From “make,buy,orally”tothedynamicbenefits of verticalarchitecture[J].Organization Science,2006, 17(2):249-261. [19]KarimSand WilliamsC.Structuralknowledge:Howexecu- tiveexperiencewithstructuralcompositionaffectsintrafirm mobilityandunitreconfiguration[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2,33(6):681-709. [20]SanchezR.Strategicflexibilityinproductcompetition[J]. 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1995,16(S.I.):135-159. [21]SanchezRandMahoneyJ.Modularity,flexibility,andknow- ledge managementinproductandorganizationdesign[J]. 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1996,17(1):63-76. [22]Schilling,M.Towardageneralmodularsystemstheoryand itsapplicationtointerfirmproductmodularity[J].Academy ofManagementReview,2000,25(2):312-334. [23]ShibataT,etal.Empiricalanalysisofevolutionofproductar- chitecture::Fanucnumericalcontrollersfrom1962to1997 [J].ResearchPolicy,2005,34(1):13-31. [24]SimonH.Thearchitectureofcomplexity[J].AmericanPhilo- sophicalSociety,1962,106(6):467-482. [25]SimpsonTandD’souzaB.Assessingvariablelevelsofplat- formcommonalitywithinaproductfamilyusingamultiob- jectivegeneticalgorithm[J].ConcurrentEngineering,2004, 12(2):119. [26]SodaGandZaheerA.A networkperspectiveonorganiza- tionalarchitecture:performanceeffectsoftheinterplayof formalandinformalorganization[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2,33(6):751-771. [27]SosaM,etal.Themisalignmentofproductarchitectureand organizationalstructureincomplexproductdevelopment[J]. ManagementScience,2004,50(12):1674-1689. [28]Worren N,etal.Modularity,strategicflexibility,andfirm performance:A studyofthehomeapplianceindustry[J]. 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02,23(12):1123-1140. [29]刘洋,魏江,应瑛.组 织 二 元 性:管理研究的一种新范式[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1,(6):132-142. (责任编辑:谷 化 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 ) (上接第73页) [14]JaworskiBandKohliA K.Co-creatingthevoiceofthecus- tomer[A].LuschRFandVargoSL(Eds.).Theservicedo- mi-nantlogicofmarketing:Dialog,debateanddirections[C]. Armonk,NY:M ESharpe,2006. [15]Kalaignanam KandVaradarajanR.Customersascoproducers: Implicationsformarketingstrategyeffectivenessandmarketing operationsefficiency[A].LuschRFandVargoSL(Eds.).The servicedominantlogicofmarketing:Dialog,debateanddirections [C].Armonk,NY:MESharpe,2006. [16]KelleyS,etal.Organizationalsocializationofservicecustomers [J].JournalofBusinessResearch,1992,25(3):197-214. [17]MeuterM L,etal.Choosingamongalternativeservicedeli- verymodes:Aninvestigationofcustomertrialofself-service technologies[J].JournalofMarketing,2005,69(4):61-83. [18]NambisanSandBaronRA.Virtualcustomerenvironments: Testingamodelofvoluntaryparticipationinvalueco-crea- tionactivities[J].JournalofProductInnovation Manage- ment,2009,26(4):388-406. [19]O’HernMSandRindfleischA.Customerco-creation:Aty- pologyandresearchagenda[J].Review of Marketing Re- search,2009,6(1):84-106. [20]PayneAF,etal.Managingtheco-creationofvalue[J].Jour- naloftheAcademyMarketingScience,2008,36(1):83-96. [21]PrahaladC KandRamaswamyV.Co-creationexperiences: Thenextpracticeinvaluecreation[J].JournalofInteractive Marketing,2004,3(1):5-14 [22]PrahaladCKandRamaswamyV.Co-optingcustomercom- petence[J].HarvardBusinessReview,2000,78(1):79-87. [23]RamirezR.Valueco-production:Intellectualoriginsandim- plicationsforpracticeandresearch[J].StrategicManagement Journal,1999,20(1):49-65. [24]Schau H J,etal.How brandcommunitypracticescreate value[J].JournalofMarketing,2009,73(5):30-51. [25]ShethJN,etal.Theantecedentsandconsequencesofcus- tomer-centricmarketing[J].JournaloftheAcademyofMar- ketingScience,2000,28(1):55-66. [26]VargoSLandLuschRF.Evolvingtoanewdominantlogic forMarketing[J].JournalofMarketing,2004,68(1):1-17. [27]VargoSLandLuschRF.Service-dominantlogic:Continuing theevolution[J].Journal of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2008,36(1):1-10. [28]VargoSL,etal.Onvalueandvalueco-creation:Aservice systemsandservicelogicperspective[J].European Manage- mentJournal,2008,26(3):145-152. (责任编辑:谷 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