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案 课程名称内科护理技术专业护理教学时数2 教师尚庆姐 授课日期 授课班级 授课内容 模块一呼吸系统疾病护理项目四肺炎病人护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肺炎病人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熟悉治疗要点:了解发病机制及辅 助检查。 能力目标:熟悉肺炎病人的临床护理过程,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整体护理,正确进行 健康教育。 素质目标:具有高度责任心和同情心,良好的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 肺炎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健康教育 教学难点 肺炎的发病机制、辅助检查、治疗要点 教学方法 案例导入法、启发讨论、自主学习法、仿真操作、模拟训练 教学手段 板书配合多媒体教学手段、网络教学手段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案 课程名称 内科护理技术 专业 护理 教学时数 2 教师 _尚庆娟_ 授课日期 授课班级 授课内容 模块一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 项目四 肺炎病人护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肺炎病人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熟悉治疗要点;了解发病机制及辅 助检查。 能力目标:熟悉肺炎病人的临床护理过程,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整体护理,正确进行 健康教育。 素质目标:具有高度责任心和同情心,良好的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 肺炎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健康教育 教学难点 肺炎的发病机制、辅助检查、治疗要点 教学方法 案例导入法、启发讨论、自主学习法、仿真操作、模拟训练 教学手段 板书配合多媒体教学手段、网络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备注 肺炎病人护理技术 5分钟 课程导入: 运用案例导入法,提出任务:如何按照临床护理过程进行 整体护理? 入院护理 5分钟 >接病人,安排床位,戴腕带,测量体重 >填写住院病人一览表,床头卡,建立病历 ~送病人入病房,通知医生 >测生命体征(重症病人抢救) ~入院教育,熟悉环境 住院护理 项目任务分析 任务一护理评估 任务二护理问题 任务三护理措施 任务四健康教育 任务一对肺炎病人进行护理评估 25分钟 学生结合病例讨论该病人护理评估要点 重点讲授症 老师归纳、总结、补充肺炎病人的护理评估要点 状、体征 护理评估实训 支撑知识: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实训 (一)健康史 1.病因与分类 (1)按病因分类病因学分类对于肺炎的治疗有决定性意 义。 ①细菌性肺炎: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溶
教 学 过 程 备注 肺炎病人护理技术 课程导入: 运用案例导入法,提出任务:如何按照临床护理过程进行 整体护理? 5 分钟 入院护理 接病人,安排床位,戴腕带,测量体重 填写住院病人一览表,床头卡,建立病历 送病人入病房,通知医生 测生命体征(重症病人抢救) 入院教育 ,熟悉环境 住院护理 项目任务分析 任务一 护理评估 任务二 护理问题 任务三 护理措施 任务四 健康教育 任务一 对肺炎病人进行护理评估 学生结合病例讨论该病人护理评估要点 老师归纳、总结、补充肺炎病人的护理评估要点 护理评估实训 支撑知识: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1.病因与分类 (1)按病因分类病因学分类对于肺炎的治疗有决定性意 义。 ①细菌性肺炎: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溶 5 分钟 25 分钟 重点讲授症 状、体征 护理评估实训
血性链球菌等革兰阳性球菌:肺炎克雷白杆菌、流感嗜血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阴性杆菌:棒状杆菌、梭形杆菌等厌氧杆 菌。 ②非典型病原体所致肺炎:如支原体、军团菌和衣原体等 ③病毒性肺炎:如冠状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 流感病毒、SARS冠状病毒等。 ④真菌性肺炎:如白念珠菌、曲菌、放线菌等。 ⑤其他病原体所致肺炎:如立克次体(如Q热立克次体) 弓形虫(如鼠弓形虫)、原虫(如卡氏肺囊虫)、寄生虫(如肺包虫、 肺吸虫、肺血吸虫)等。 ⑥理化因素所致的肺炎:如放射性损伤引起的放射性肺炎 胃酸吸入引起的化学性肺炎:吸入刺激性气体、液体等化学物 质,亦可引起化学性肺炎。过敏原引起机体的变态反应或异常 免疫反应时,可引起过敏性肺炎。 (2)按患病环境和宿主状态分类有利于指导经验治疗。 ①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 也称院外肺炎,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 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 炎。致病菌中肺炎链球菌为最主要的病原体:非典型病原体所 占比例在增加:耐药菌普遍。 ②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 简称医院内肺炎,是指患者在入院时既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 期,而是在住院48h后发生的感染,也包括出院后48h内发生 的肺炎。其中以呼吸机相关肺炎最为多见,治疗和预防较困难。 误吸口咽部定植菌是HAP最主要的发病机制。常见病原体为肺 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 大肠杆菌、肺炎克雷白杆菌。除了医院,在老年护理院和慢性 病护理院生活的人群肺炎易感性亦高,临床特征和病因学分布 介于CAP和HAP之间,可按HAP处理
血性链球菌等革兰阳性球菌;肺炎克雷白杆菌、流感嗜血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阴性杆菌;棒状杆菌、梭形杆菌等厌氧杆 菌。 ②非典型病原体所致肺炎:如支原体、军团菌和衣原体等。 ③病毒性肺炎:如冠状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 流感病毒、SARS 冠状病毒等。 ④真菌性肺炎:如白念珠菌、曲菌、放线菌等。 ⑤其他病原体所致肺炎:如立克次体(如 Q 热立克次体)、 弓形虫(如鼠弓形虫)、原虫(如卡氏肺囊虫)、寄生虫(如肺包虫、 肺吸虫、肺血吸虫)等。 ⑥理化因素所致的肺炎:如放射性损伤引起的放射性肺炎; 胃酸吸入引起的化学性肺炎;吸入刺激性气体、液体等化学物 质,亦可引起化学性肺炎。过敏原引起机体的变态反应或异常 免疫反应时,可引起过敏性肺炎。 (2)按患病环境和宿主状态分类有利于指导经验治疗。 ①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 也称院外肺炎,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 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 炎。致病菌中肺炎链球菌为最主要的病原体;非典型病原体所 占比例在增加;耐药菌普遍。 ②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 简称医院内肺炎,是指患者在入院时既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 期,而是在住院 48h 后发生的感染,也包括出院后 48h 内发生 的肺炎。其中以呼吸机相关肺炎最为多见,治疗和预防较困难。 误吸口咽部定植菌是 HAP 最主要的发病机制。常见病原体为肺 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 大肠杆菌、肺炎克雷白杆菌。除了医院,在老年护理院和慢性 病护理院生活的人群肺炎易感性亦高,临床特征和病因学分布 介于 CAP 和 HAP 之间,可按 HAP 处理
(3)按解剖分类 ①大叶性肺炎:病原体先在肺泡引起炎症,经肺泡间孔 (Cohn孔)向其他肺泡扩散,致使病变累及单个、多个肺叶或整 个肺段,又称肺泡性肺炎。主要表现为肺实质炎症,通常不累 及支气管。致病菌多为肺炎链球菌。 ②小叶性肺炎:指病变起于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继而累及 终末细支气管和肺泡,又称支气管性肺炎。病灶可融合成片状 或大片状,密度深浅不一,且不受肺叶和肺段限制,区别于大 叶性肺炎。病原体有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病毒、肺炎支原 体等。 ③间质性肺炎:以肺间质炎症为主,包括支气管壁、支气 管周围间质组织及肺泡壁。由于病变在肺间质,呼吸道症状较 轻,异常体征较少。可由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病毒或卡氏 肺囊虫等引起。 (二)身体状况 1.肺炎链球菌 由于年龄、病程、免疫功能、对抗生素治疗的反应不同, 其临床表现可多样。 (1)症状发病前常有淋雨、受凉、醉酒、疲劳、病毒感 染和生活在拥挤环境等诱因,数日前可有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驱 症状。典型表现为起病急骤、畏寒或寒战、高热,体温可在数 小时内达39~40℃,呈稽留热。全身肌肉酸痛,患侧胸痛明显, 深呼吸或咳嗽时加剧,患者常取患侧卧位。开始痰少,可带血 丝,24~48h后可呈铁锈色,与肺泡内浆液渗出和红细胞、白细 胞渗出有关。 (2)体征患者呈急性病容,面颊绯红,口角和鼻周有单 纯疱疹,严重者可有发绀,鼻翼扇动,心动过速,心律不齐。 早期肺部无明显异常体征。肺实变时,触觉语颤增强,叩诊呈 浊音或实音,听诊可闻及支气管肺泡呼吸音或支气管呼吸音
(3)按解剖分类 ①大叶性肺炎:病原体先在肺泡引起炎症,经肺泡间孔 (Cohn 孔)向其他肺泡扩散,致使病变累及单个、多个肺叶或整 个肺段,又称肺泡性肺炎。主要表现为肺实质炎症,通常不累 及支气管。致病菌多为肺炎链球菌。 ②小叶性肺炎:指病变起于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继而累及 终末细支气管和肺泡,又称支气管性肺炎。病灶可融合成片状 或大片状,密度深浅不一,且不受肺叶和肺段限制,区别于大 叶性肺炎。病原体有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病毒、肺炎支原 体等。 ③间质性肺炎:以肺间质炎症为主,包括支气管壁、支气 管周围间质组织及肺泡壁。由于病变在肺间质,呼吸道症状较 轻,异常体征较少。可由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病毒或卡氏 肺囊虫等引起。 (二)身体状况 1.肺炎链球菌 由于年龄、病程、免疫功能、对抗生素治疗的反应不同, 其临床表现可多样。 (1)症状 发病前常有淋雨、受凉、醉酒、疲劳、病毒感 染和生活在拥挤环境等诱因,数日前可有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驱 症状。典型表现为起病急骤、畏寒或寒战、高热,体温可在数 小时内达 39~40℃,呈稽留热。全身肌肉酸痛,患侧胸痛明显, 深呼吸或咳嗽时加剧,患者常取患侧卧位。开始痰少,可带血 丝,24~48h 后可呈铁锈色,与肺泡内浆液渗出和红细胞、白细 胞渗出有关。 (2)体征 患者呈急性病容,面颊绯红,口角和鼻周有单 纯疱疹,严重者可有发绀,鼻翼扇动,心动过速,心律不齐。 早期肺部无明显异常体征。肺实变时,触觉语颤增强,叩诊呈 浊音或实音,听诊可闻及支气管肺泡呼吸音或支气管呼吸音
细湿啰音。 本病自然病程约1一2周。发病5一10天,体温可自行骤降 或逐渐消退:使用有效抗菌药物后,体温于1~3天内恢复正常。 同时,其他症状与体征亦随之渐渐消失。 (3)并发症目前并发症己很少见。感染严重时,可伴感 染性休克,尤其是老年人。表现为心动过速、血压降低、意识 模糊、烦躁、四肢厥冷、发绀、多汗等,而高热、胸痛、咳嗽 等症状并不明显。并发胸膜炎时多为浆液纤维蛋白性渗出液: 呼吸音减低和语颤降低多提示有胸腔积液,偶可发生脓胸。肺 脓肿、脑膜炎和关节炎也有发生。 2.葡萄球菌肺炎 (1)症状起病急骤,寒战、高热,体温可达39~40℃, 胸痛、咳嗽、咳痰,痰液多,呈脓性、脓血性:毒血症状明显, 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体质衰弱,精神菱靡,严重者早期可出 现周围循环衰竭。院内感染者一般起病隐匿,体温逐渐上升, 咳少量脓痰。 (2)体征肺部体征早期不明显,与临床严重的中毒症状、 呼吸道症状不相称,其后可出现肺部散在湿啰音:病变较大或 融合时可有肺实变体征。 3常见革兰阴性杆菌肺炎 (1)肺炎杆菌肺炎多见于中年以上男性,长期酗酒、久 病体弱,尤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免疫功 能低下或全身衰竭的住院患者。起病急骤,有寒战、高热,体 温波动在39.0~40.0℃上下,咳嗽、咳痰,典型痰液为黏稠脓 性、痰量多、带血,呈砖红色、胶冻状或灰绿色,无臭味。常 伴呼吸困难、发绀,早期可出现全身衰竭。胸部常有肺实变体 征。 (2)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易感人群为有基础疾病或免疫功 能低下者,包括COPD、多脏器功能衰竭、白血病、糖尿病、住
细湿啰音。 本病自然病程约 1~2 周。发病 5~10 天,体温可自行骤降 或逐渐消退;使用有效抗菌药物后,体温于 1~3 天内恢复正常。 同时,其他症状与体征亦随之渐渐消失。 (3)并发症 目前并发症已很少见。感染严重时,可伴感 染性休克,尤其是老年人。表现为心动过速、血压降低、意识 模糊、烦躁、四肢厥冷、发绀、多汗等,而高热、胸痛、咳嗽 等症状并不明显。并发胸膜炎时多为浆液纤维蛋白性渗出液; 呼吸音减低和语颤降低多提示有胸腔积液,偶可发生脓胸。肺 脓肿、脑膜炎和关节炎也有发生。 2.葡萄球菌肺炎 (1)症状 起病急骤,寒战、高热,体温可达 39~40℃, 胸痛、咳嗽、咳痰,痰液多,呈脓性、脓血性;毒血症状明显, 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体质衰弱,精神萎靡,严重者早期可出 现周围循环衰竭。院内感染者一般起病隐匿,体温逐渐上升, 咳少量脓痰。 (2)体征 肺部体征早期不明显,与临床严重的中毒症状、 呼吸道症状不相称,其后可出现肺部散在湿啰音;病变较大或 融合时可有肺实变体征。 3.常见革兰阴性杆菌肺炎 (1)肺炎杆菌肺炎 多见于中年以上男性,长期酗酒、久 病体弱,尤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免疫功 能低下或全身衰竭的住院患者。起病急骤,有寒战、高热,体 温波动在 39.0~40.0℃上下,咳嗽、咳痰,典型痰液为黏稠脓 性、痰量多、带血,呈砖红色、胶冻状或灰绿色,无臭味。常 伴呼吸困难、发绀,早期可出现全身衰竭。胸部常有肺实变体 征。 (2)铜绿假单胞菌肺炎 易感人群为有基础疾病或免疫功 能低下者,包括 COPD、多脏器功能衰竭、白血病、糖尿病、住
监护室、接受人工气道或机械通气的患者。中毒症状明显,常 有发热,伴有菌血症:咳嗽、咳痰,脓性或绿色:体温波动大, 高峰在早晨:心率相对缓慢:有神志模糊等精神症状。病变范 围广泛或剧烈炎症反应易导致呼吸衰竭。 (3)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好发于6个月~5岁的婴幼儿组 和有基础疾病的成人组。起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婴幼 儿组发病多急骤,有寒战、高热、咽痛、咳脓痰、呼吸急促、 发绀,迅速出现呼吸衰竭和周围循环衰竭,常并发菌血症,易 并发脑膜炎为其特点。发生于慢性肺部疾病者,起病缓慢,有 发热、咳嗽加剧、咳脓痰或痰中带血,严重者可出现气急、呼 吸衰竭。免疫功能低下者起病急,临床表现与肺炎链球菌肺炎 相似。 4.肺炎支原体肺炎 健康史与身体状况一般受凉等,致抵抗力下降时易感染 潜伏期一般为2~3周。起病缓慢,有低热、咽痛、乏力、食欲 不振、肌痛等症状。咳嗽逐渐加剧,呈阵发性刺激性呛咳,咳 黏液痰,偶有血丝。发热可持续2一3周,体温正常后仍可有咳 嗽。肺部体征不明显,与肺部病变程度不相称,偶闻干、湿呀 音,无管状呼吸音。 5.病毒性肺炎 本病好发于病毒流行季节,不同病毒的感染临床表现不同, 常伴气管-支气管炎。起病多较急,先有鼻塞、咽痛、发热、头 痛、全身肌肉酸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累及肺部时出现干咳、 少痰、胸痛等。体征不明显,偶可闻及下肺湿啰音。如伴细菌、 真菌感染则有相应症状。 6.真菌性肺炎 临床所见的真菌肺炎多继发于长期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 素、免疫抑制剂、细胞毒药物,或因长期留置导管、插管等诱 发,其症状、体征、X线检查均无特征性变化,培养结果的真菌
监护室、接受人工气道或机械通气的患者。中毒症状明显,常 有发热,伴有菌血症;咳嗽、咳痰,脓性或绿色;体温波动大, 高峰在早晨;心率相对缓慢;有神志模糊等精神症状。病变范 围广泛或剧烈炎症反应易导致呼吸衰竭。 (3)流感嗜血杆菌肺炎 好发于 6 个月~5 岁的婴幼儿组 和有基础疾病的成人组。起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婴幼 儿组发病多急骤,有寒战、高热、咽痛、咳脓痰、呼吸急促、 发绀,迅速出现呼吸衰竭和周围循环衰竭,常并发菌血症,易 并发脑膜炎为其特点。发生于慢性肺部疾病者,起病缓慢,有 发热、咳嗽加剧、咳脓痰或痰中带血,严重者可出现气急、呼 吸衰竭。免疫功能低下者起病急,临床表现与肺炎链球菌肺炎 相似。 4.肺炎支原体肺炎 健康史与身体状况一般受凉等,致抵抗力下降时易感染。 潜伏期一般为 2~3 周。起病缓慢,有低热、咽痛、乏力、食欲 不振、肌痛等症状。咳嗽逐渐加剧,呈阵发性刺激性呛咳,咳 黏液痰,偶有血丝。发热可持续 2~3 周,体温正常后仍可有咳 嗽。肺部体征不明显,与肺部病变程度不相称,偶闻干、湿啰 音,无管状呼吸音。 5.病毒性肺炎 本病好发于病毒流行季节,不同病毒的感染临床表现不同, 常伴气管-支气管炎。起病多较急,先有鼻塞、咽痛、发热、头 痛、全身肌肉酸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累及肺部时出现干咳、 少痰、胸痛等。体征不明显,偶可闻及下肺湿啰音。如伴细菌、 真菌感染则有相应症状。 6.真菌性肺炎 临床所见的真菌肺炎多继发于长期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 素、免疫抑制剂、细胞毒药物,或因长期留置导管、插管等诱 发,其症状、体征、X 线检查均无特征性变化,培养结果的真菌
形态学辨认有助于诊断, (三)辅助检查 1.肺炎链球菌 (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见白细胞计数升高(10×10°~20 ×10/),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多(◇80%),伴核左移,细胞内可 见中毒颗粒。痰涂片做革兰染色及荚膜染色镜检,如有革兰阳 性、带荚膜的双球菌或链球菌,可做出初步病原诊断。痰培养 24~48h可确定病原体。血培养应在抗生素治疗前采样。聚合酶 链反应(PC)检测和荧光标记抗体检测可提高病原学诊断水平。 (2)X线检查可见受累肺叶或肺段模糊或炎症浸润或实 变阴影,在实变阴影中可见支气管充气征,肋膈角可有少量胸 腔积液。消散期,炎性浸润逐渐吸收可有片状区域吸收较快而 呈“假空洞”征。一般起病3一4周后才完全消散。 2.葡萄球菌肺炎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及核左移, 有中毒颗粒。最好在使用抗生素前采集血、痰、胸腔积液标本 进行涂片和培养十药敏,以明确诊断和指导治疗。胸部X线表 现为肺部多发性浸润病灶和空洞,病变易变,一处炎性浸润消 失而在另一处出现新的病灶。 3.革兰阴性杆菌 肺炎的共同点是肺实变或病变融合,易形成多发性脓肿, 双侧肺下叶均可受累。 4.肺炎支原体肺炎 辅助检查胸部X线检查呈多种形态的浸润影,节段性分布, 以肺下野多见。病变可于3~4周后自行消散。血白细胞计数多 正常或稍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发病2周后冷凝集试验多阳 性,滴定超过1:32。血清支原体Ig抗体的测定有助于诊断。 直接检测标本中肺炎支原体抗原,适于临床早期快速诊断。 5.病毒性肺炎
形态学辨认有助于诊断。 (三)辅助检查 1.肺炎链球菌 (1)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见白细胞计数升高(10×109~20 ×109 /L),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多(>80%),伴核左移,细胞内可 见中毒颗粒。痰涂片做革兰染色及荚膜染色镜检,如有革兰阳 性、带荚膜的双球菌或链球菌,可做出初步病原诊断。痰培养 24~48h 可确定病原体。血培养应在抗生素治疗前采样。聚合酶 链反应(PCR)检测和荧光标记抗体检测可提高病原学诊断水平。 (2)X 线检查 可见受累肺叶或肺段模糊或炎症浸润或实 变阴影,在实变阴影中可见支气管充气征,肋膈角可有少量胸 腔积液。消散期,炎性浸润逐渐吸收可有片状区域吸收较快而 呈“假空洞”征。一般起病 3~4 周后才完全消散。 2.葡萄球菌肺炎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及核左移, 有中毒颗粒。最好在使用抗生素前采集血、痰、胸腔积液标本 进行涂片和培养+药敏,以明确诊断和指导治疗。胸部 X 线表 现为肺部多发性浸润病灶和空洞,病变易变,一处炎性浸润消 失而在另一处出现新的病灶。 3.革兰阴性杆菌 肺炎的共同点是肺实变或病变融合,易形成多发性脓肿, 双侧肺下叶均可受累。 4.肺炎支原体肺炎 辅助检查胸部 X 线检查呈多种形态的浸润影,节段性分布, 以肺下野多见。病变可于 3~4 周后自行消散。血白细胞计数多 正常或稍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发病 2 周后冷凝集试验多阳 性,滴定超过 1∶32。血清支原体 IgM 抗体的测定有助于诊断。 直接检测标本中肺炎支原体抗原,适于临床早期快速诊断。 5.病毒性肺炎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稍高或偏低。痰涂片见 白细胞,以单核细胞为主,痰培养常无致病细菌生长。胸部X 线见肺纹理增多,小片状或广泛浸润,严重时见两肺弥漫性结 节性浸润,确诊有赖于病原学检查,如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查 病毒及病毒抗原检测,尤其是发病初期和恢复期的双份血清抗 体呈4倍以上增长有诊断价值。 6.真菌性肺炎 临床所见的真菌肺炎X线检查均无特征性变化,培养结果 的真菌形态学辨认有助于诊断。 (四)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 患者和家属是否了解肺炎加重的因素和缓解方法:是否因 体力活动受限而焦虑。 任务二提出该病人目前主要存在的护理问题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10分钟 【常见护理诊断】 1.体温过高与肺部感染有关。 2.清理呼吸道无效与胸痛,气管及支气管分泌物增多、 通过病例推导 黏稠,疲乏有关。 出护理问题 3.潜在并发症:感染性休克。 4.气体交换受损与肺实质炎症,呼吸面积减少有关。 5.疼痛:胸痛与肺部炎症累及壁层胸膜有关。 任务三针对该病人制定护理措施 学生分三组进行讨论 30分钟 遵医嘱治疗方案 重点讲授 该病人病情观察重点 该病人一般护理要点 该病人药物护理 护理措施实训 分组讨论后,每组代表讲述要点,其他组同学补充 教师归纳总结:护理措施实训 支撑知识:肺炎的治疗要点及护理措施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稍高或偏低。痰涂片见 白细胞,以单核细胞为主,痰培养常无致病细菌生长。胸部 X 线见肺纹理增多,小片状或广泛浸润,严重时见两肺弥漫性结 节性浸润,确诊有赖于病原学检查,如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查、 病毒及病毒抗原检测,尤其是发病初期和恢复期的双份血清抗 体呈 4 倍以上增长有诊断价值。 6.真菌性肺炎 临床所见的真菌肺炎 X 线检查均无特征性变化,培养结果 的真菌形态学辨认有助于诊断。 (四)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 患者和家属是否了解肺炎加重的因素和缓解方法;是否因 体力活动受限而焦虑。 任务二 提出该病人目前主要存在的护理问题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常见护理诊断】 1.体温过高 与肺部感染有关。 2.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胸痛,气管及支气管分泌物增多、 黏稠,疲乏有关。 3.潜在并发症:感染性休克。 4.气体交换受损 与肺实质炎症,呼吸面积减少有关。 5.疼痛:胸痛 与肺部炎症累及壁层胸膜有关。 任务三 针对该病人制定护理措施 学生分三组进行讨论 遵医嘱治疗方案 该病人病情观察重点 该病人一般护理要点 该病人药物护理 分组讨论后,每组代表讲述要点,其他组同学补充 教师归纳总结;护理措施实训 支撑知识:肺炎的治疗要点及护理措施 10 分钟 通过病例推导 出护理问题 30 分钟 重点讲授 护理措施实训
(一)遵医嘱治疗 1.肺炎链球菌 (1)抗菌药物一旦诊断即用抗生素治疗,不必等待细菌 培养结果。抗菌药物标准疗程一般为7~14天,或在热退后3 天停药或由静脉用药改为口服,维持数天。首选青霉素G,用药 剂量和途径视病情、有无并发症而定。对青霉素过敏或耐药者, 可用红霉素或林可霉素。重症者可改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如 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等,或喹诺酮类药物:多重耐药菌株感染 者可用万古霉素。 (2)支持疗法与对症治疗卧床休息:避免疲劳、醉酒等 使病情加重的因素;补充足够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 多饮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防治休克。剧烈胸痛者,给 予少量镇痛药,如可待因15mg。有明显麻痹性肠梗阻或胃扩张, 应暂时禁食、禁饮和胃肠减压。烦躁不安、谵妄、失眠者给予 地西泮5mg肌内注射或水合氯醛1~1.5g保留灌肠,禁用抑制 呼吸的镇静药。 (3)并发症治疗高热常在抗菌药物治疗后24h内消退, 或数日内逐渐下降。如体温3天后不降或降而复升时,应考虑 肺炎链球菌的肺外感染或其他疾病存在的可能性,如脓胸、心 包炎、关节炎等给予相应治疗;有感染性休克者按抗休克治疗。 2.葡萄球菌肺炎 治疗原则是早期清除原发病灶,强有力抗感染治疗,加强 支持疗法,预防并发症。本病抗生素治疗总疗程较其他肺炎长, 常采取早期、联合、足量、静脉给药,不宜频繁更换抗生素。 因金葡菌对青霉素多耐药,首选耐青霉素酶的半合成青霉素或 头孢菌素,如苯唑西林钠、头孢呋辛钠等,联合氨基糖苷类, 可增强疗效: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林可霉素、氯林可 霉素等;NRSA感染宜用万古霉素静脉滴注。患者宜卧床休息, 饮食补充足
(一)遵医嘱治疗 1.肺炎链球菌 (1)抗菌药物 一旦诊断即用抗生素治疗,不必等待细菌 培养结果。抗菌药物标准疗程一般为 7~14 天,或在热退后 3 天停药或由静脉用药改为口服,维持数天。首选青霉素 G,用药 剂量和途径视病情、有无并发症而定。对青霉素过敏或耐药者, 可用红霉素或林可霉素。重症者可改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如 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等,或喹诺酮类药物;多重耐药菌株感染 者可用万古霉素。 (2)支持疗法与对症治疗 卧床休息;避免疲劳、醉酒等 使病情加重的因素;补充足够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 多饮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防治休克。剧烈胸痛者,给 予少量镇痛药,如可待因 15mg。有明显麻痹性肠梗阻或胃扩张, 应暂时禁食、禁饮和胃肠减压。烦躁不安、谵妄、失眠者给予 地西泮 5mg 肌内注射或水合氯醛 1~1.5g 保留灌肠,禁用抑制 呼吸的镇静药。 (3)并发症 治疗高热常在抗菌药物治疗后 24h 内消退, 或数日内逐渐下降。如体温 3 天后不降或降而复升时,应考虑 肺炎链球菌的肺外感染或其他疾病存在的可能性,如脓胸、心 包炎、关节炎等给予相应治疗;有感染性休克者按抗休克治疗。 2.葡萄球菌肺炎 治疗原则是早期清除原发病灶,强有力抗感染治疗,加强 支持疗法,预防并发症。本病抗生素治疗总疗程较其他肺炎长, 常采取早期、联合、足量、静脉给药,不宜频繁更换抗生素。 因金葡菌对青霉素多耐药,首选耐青霉素酶的半合成青霉素或 头孢菌素,如苯唑西林钠、头孢呋辛钠等,联合氨基糖苷类, 可增强疗效;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林可霉素、氯林可 霉素等;MRSA 感染宜用万古霉素静脉滴注。患者宜卧床休息, 饮食补充足
3.革兰阴性杆菌 在营养支持、补充水分、痰液引流的基础上:早期合理使 用抗生素是治愈的关键。一经诊断应立即根据药敏试验,给予 有效抗生素治疗。采用剂量大、疗程长的联合用药,静脉滴注 为主。 ()肺炎杆菌肺炎:常用第二、三或四代头孢菌素联合氨 基糖苷类,如头孢曲松2g/d,阿米卡星04~06g/d,静 脉滴注:或氨基糖苷类和耶-内酰胺类合用:也可使用喹诺酮类。 (2)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有效抗菌药物为邱-内酰胺类、 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因铜绿假单胞菌对两类药有交叉耐药 的菌株较少,联合用药可选择第3代头孢菌素加阿米卡星, (3)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首选氨苄西林,但耐药菌株较多 见,可选择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或 第二、三和四代头孢菌素或碳青莓烯类。 4.肺炎支原体肺炎 本病有自限性,部分案例不经治疗可自愈。治疗的首选药 物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1.5~2g/,分3~4次口服 疗程2~3周,早期使用可减轻症状和缩短病程。也可选用喹诺 酮类。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无效。剧烈呛咳者,可适当 给予镇咳药。家庭中发病应注意呼吸道隔离,避免密切接触。 5.病毒性肺炎 本病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鼓励患者卧床休息,注意保暖, 维持室内空气流通,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提供含足够蛋 白质、维生素的软食,少食多餐。多饮水,必要时给予输液和吸 氧。指导患者有效咳嗽,清除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选用 己确认较有效的病毒抑制剂,如利巴韦林(病毒唑)、阿昔洛韦 (无环鸟苷)、奥司他韦、阿糖腺苷等,可辅助用中医药和生物 制剂治疗。有细菌感染时,及时选用抗生素。本病多数预后良 好
3. 革兰阴性杆菌 在营养支持、补充水分、痰液引流的基础上;早期合理使 用抗生素是治愈的关键。一经诊断应立即根据药敏试验,给予 有效抗生素治疗。采用剂量大、疗程长的联合用药,静脉滴注 为主。 (1)肺炎杆菌肺炎:常用第二、三或四代头孢菌素联合氨 基糖苷类,如头孢曲松 2g/d,阿米卡星 0 4~0 6g/d,静 脉滴注;或氨基糖苷类和β -内酰胺类合用;也可使用喹诺酮类。 (2)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有效抗菌药物为β -内酰胺类、 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因铜绿假单胞菌对两类药有交叉耐药 的菌株较少,联合用药可选择第 3 代头孢菌素加阿米卡星。 (3)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首选氨苄西林,但耐药菌株较多 见,可选择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或 第二、三和四代头孢菌素或碳青霉烯类。 4.肺炎支原体肺炎 本病有自限性,部分案例不经治疗可自愈。治疗的首选药 物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 1.5~2g/d,分 3~4 次口服, 疗程 2~3 周,早期使用可减轻症状和缩短病程。也可选用喹诺 酮类。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无效。剧烈呛咳者,可适当 给予镇咳药。家庭中发病应注意呼吸道隔离,避免密切接触。 5.病毒性肺炎 本病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鼓励患者卧床休息,注意保暖, 维持室内空气流通,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提供含足够蛋 白质、维生素的软食,少食多餐。多饮水,必要时给予输液和吸 氧。指导患者有效咳嗽,清除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选用 已确认较有效的病毒抑制剂,如利巴韦林(病毒唑)、阿昔洛韦 (无环鸟苷)、奥司他韦、阿糖腺苷等,可辅助用中医药和生物 制剂治疗。有细菌感染时,及时选用抗生素。本病多数预后良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