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案 课程名称内科护理技术专业护理教学时数2 教师尚庆姐 授课日期 授课班级 授课内容 模块一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项目八呼吸衰竭病人护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熟悉治疗要点;了解发病机制及辅 助检查。 能力目标:熟悉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过程,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整体护理,正确进行 健康教育。 素质目标:具有高度责任心和同情心,良好的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 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健康教育 教学难点 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辅助检查、治疗要点 教学方法 案例导入法、启发讨论、自主学习法、仿真操作、模拟训练 教学手段 板书配合多媒体教学手段、网络教学手段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案 课程名称 内科护理技术 专业 护理 教学时数 2 教师 _尚庆娟_ 授课日期 授课班级 授课内容 模块一 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 项目八 呼吸衰竭病人护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熟悉治疗要点;了解发病机制及辅 助检查。 能力目标:熟悉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过程,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整体护理,正确进行 健康教育。 素质目标:具有高度责任心和同情心,良好的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 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健康教育 教学难点 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辅助检查、治疗要点 教学方法 案例导入法、启发讨论、自主学习法、仿真操作、模拟训练 教学手段 板书配合多媒体教学手段、网络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备注 呼吸衰竭病人护理技术 5分钟 课程导入: 运用案例导入法,提出任务:如何按照临床护理过程进行整 体护理? 入院护理 5分钟 >接病人,安排床位,戴腕带,测量体重 >填写住院病人一览表,床头卡,建立病历 》送病人入病房,通知医生 >测生命体征(重症病人抢救) ~入院教育,熟悉环境 住院护理 项目任务分析 任务一护理评估 任务二护理问题 任务三护理措施 任务四健康教育 任务一对呼吸衰竭病人进行护理评估 20分钟 学生结合病例讨论该病人护理评估要点 重点讲授症 老师归纳、总结、补充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评估要点,护理 状、体征 评估实训 支撑知识: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实 训 (一)健康史 参与肺通气和肺换气的任何一个环节的严重病变,都可导致 呼吸衰竭,包括如下几点。 1.气道阻塞性病变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症哮喘等。 2.肺组织病变如严重肺结核、肺水肿、肺间质纤维化、砂
教 学 过 程 备注 呼吸衰竭病人护理技术 课程导入: 运用案例导入法,提出任务:如何按照临床护理过程进行整 体护理? 5 分钟 入院护理 接病人,安排床位,戴腕带,测量体重 填写住院病人一览表,床头卡,建立病历 送病人入病房,通知医生 测生命体征(重症病人抢救) 入院教育 ,熟悉环境 住院护理 项目任务分析 任务一 护理评估 任务二 护理问题 任务三 护理措施 任务四 健康教育 任务一 对呼吸衰竭病人进行护理评估 学生结合病例讨论该病人护理评估要点 老师归纳、总结、补充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评估要点,护理 评估实训 支撑知识: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参与肺通气和肺换气的任何一个环节的严重病变,都可导致 呼吸衰竭,包括如下几点。 1.气道阻塞性病变 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症哮喘等。 2.肺组织病变 如严重肺结核、肺水肿、肺间质纤维化、矽 5 分钟 20 分钟 重点讲 授症 状、体征 护理评 估实 训
肺等。 3.肺血管疾病如肺栓塞。 4.胸廓与胸膜病变如胸外伤造成的连柳胸、胸廓畸形、广 泛胸膜增厚、气胸等 5.神经肌肉病变如脑血管疾病、脊髓高位损伤、重症肌无 力等。 6.感染既是引起呼吸衰竭的原因,也是重要诱因。 另外镇静催眠药物、麻醉药物、劳累等是常见的诱因。 (二)身体状况 除呼衰原发疾病的症状、体征外,主要为缺氧和C02潴留所 致的呼吸困难和多脏器功能障碍。 1.呼吸困难与发绀多数患者有明显的呼吸困难,急性呼吸 衰竭早期表现为呼吸频率增加,病情严重时辅助呼吸肌活动增加, 可出现三凹征。慢性呼衰多由COPD引起,表现为呼吸费力伴呼气 延长,严重时呼吸浅快,并发C0麻醉时,出现浅慢呼吸或潮式 呼吸。口唇、指甲和舌发绀。 2.精神-神经症状急性呼衰可迅速出现精神错乱、狂躁、昏 迷、抽搐等症状。慢性呼衰表现出先兴奋后抑制症状。开始注意 力不集中、表情淡漠或烦躁不安、昼夜颠倒、视力和智力减退、 定向力和记忆力障碍,逐渐出现精神错乱,谵妄、嗜睡等精神症 状。严重时肌肉震颤、扑翼样震动、间歇抽搐、昏迷等,腱反射 减弱或消失,锥体束征阳性。 3循环系统表现 早期出现心动过速,血压升高:随病情进 展,可出现心肌损害、周围循环衰竭、血压下降、心律失常甚至 心脏骤停。有C02潴留者出现体表静脉充盈、皮肤潮红、温暖多 汗;慢性呼衰并发肺心病时可出现体循环瘀血等右心衰竭表现。 因脑血管扩张,患者常有搏动性头痛。 4.消化和泌尿系统表现部分患者可因胃肠黏膜糜烂或应激 性溃疡而发生上消化道出血、食欲下降。严重呼衰时可损害肝
肺等。 3.肺血管疾病 如肺栓塞。 4.胸廓与胸膜病变 如胸外伤造成的连枷胸、胸廓畸形、广 泛胸膜增厚、气胸等。 5.神经肌肉病变 如脑血管疾病、脊髓高位损伤、重症肌无 力等。 6.感染 既是引起呼吸衰竭的原因,也是重要诱因。 另外镇静催眠药物、麻醉药物、劳累等是常见的诱因。 (二)身体状况 除呼衰原发疾病的症状、体征外,主要为缺氧和 CO2 潴留所 致的呼吸困难和多脏器功能障碍。 1.呼吸困难与发绀 多数患者有明显的呼吸困难,急性呼吸 衰竭早期表现为呼吸频率增加,病情严重时辅助呼吸肌活动增加, 可出现三凹征。慢性呼衰多由 COPD 引起,表现为呼吸费力伴呼气 延长,严重时呼吸浅快,并发 CO2 麻醉时,出现浅慢呼吸或潮式 呼吸。口唇、指甲和舌发绀。 2.精神-神经症状 急性呼衰可迅速出现精神错乱、狂躁、昏 迷、抽搐等症状。慢性呼衰表现出先兴奋后抑制症状。开始注意 力不集中、表情淡漠或烦躁不安、昼夜颠倒、视力和智力减退、 定向力和记忆力障碍,逐渐出现精神错乱,谵妄、嗜睡等精神症 状。严重时肌肉震颤、扑翼样震动、间歇抽搐、昏迷等,腱反射 减弱或消失,锥体束征阳性。 3.循环系统表现 早期出现心动过速,血压升高;随病情进 展,可出现心肌损害、周围循环衰竭、血压下降、心律失常甚至 心脏骤停。有 CO2 潴留者出现体表静脉充盈、皮肤潮红、温暖多 汗;慢性呼衰并发肺心病时可出现体循环瘀血等右心衰竭表现。 因脑血管扩张,患者常有搏动性头痛。 4.消化和泌尿系统表现 部分患者可因胃肠黏膜糜烂或应激 性溃疡而发生上消化道出血、食欲下降。严重呼衰时可损害肝
肾功能,尿量减少。 (三)辅助检查 1.动脉血气分析确诊呼吸衰竭和衰竭类型的重要依据 Pa0250mmHg。 2.影像学检查X线胸片、胸部CT和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 注扫描等可协助分析呼衰的原因。 3.其他检查尿中可见红细胞、蛋白及管型,丙氨酸氨基转 移酶和尿素氨升高:亦可有低血钾、高血钾、低血钠、低血氯等 (四)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 患者和家属是否因为长期气促、体力活动受限或反复加重而 焦虑、恐惧:是否有预防加重的相关知识。 任务二提出该病人目前主要存在的护理问题 10分钟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 【常见护理诊断】 1.低效型呼吸型态与肺顺应性降低、气道阻力增加、呼吸通过病例推 肌疲劳、不能维持自主呼吸有关。 导出护理问 2.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呼吸道感染致分泌物过多或黏稠、无题 力咳嗽有关。 3.语言沟通障碍与气管插管有关。 4.功能障碍性撤离呼吸机反应与缺乏有关撤离呼吸机的知 识、缺乏撤离呼吸机的信心有关。 5.焦虑与呼吸窘迫、疾病危重有关。 6.潜在并发症:肺性脑病、消化道出血、心力衰竭等。 任务三针对该病人制定护理措施 学生分三组进行讨论 30分钟 遵医嘱治疗方案 重点讲授 该病人病情观察重点 护理措施实 该病人一般护理要点 该病人药物护理
肾功能,尿量减少。 (三)辅助检查 1.动脉血气分析 确诊呼吸衰竭和衰竭类型的重要依据, PaO2<60mmHg,伴或不伴 PaCO2>50mmHg。 2.影像学检查 X 线胸片、胸部 CT 和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 注扫描等可协助分析呼衰的原因。 3.其他检查 尿中可见红细胞、蛋白及管型,丙氨酸氨基转 移酶和尿素氮升高;亦可有低血钾、高血钾、低血钠、低血氯等。 (四)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 患者和家属是否因为长期气促、体力活动受限或反复加重而 焦虑、恐惧;是否有预防加重的相关知识。 任务二 提出该病人目前主要存在的护理问题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 【常见护理诊断】 1.低效型呼吸型态 与肺顺应性降低、气道阻力增加、呼吸 肌疲劳、不能维持自主呼吸有关。 2.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呼吸道感染致分泌物过多或黏稠、无 力咳嗽有关。 3.语言沟通障碍 与气管插管有关。 4.功能障碍性撤离呼吸机反应 与缺乏有关撤离呼吸机的知 识、缺乏撤离呼吸机的信心有关。 5.焦虑 与呼吸窘迫、疾病危重有关。 6.潜在并发症:肺性脑病、消化道出血、心力衰竭等。 任务三 针对该病人制定护理措施 学生分三组进行讨论 遵医嘱治疗方案 该病人病情观察重点 该病人一般护理要点 该病人药物护理 10 分钟 通过病 例推 导出护 理问 题 30 分钟 重点讲授 护理措 施实 训
分组讨论后,每组代表讲述要点,其他组同学补充 教师归纳总结;护理措施实训 支撑知识:呼吸衰竭的治疗要点及护理措施 (一)遵医嘱治疗 呼吸衰竭处理的原则是在保持呼吸道通畅条件下,迅速纠正 缺氧、C02潴留、酸碱失衡和代谢紊乱,积极治疗原发病,消除 诱因,预防和治疗并发症。 1.保持呼吸道通畅 保持气道通畅是纠正缺氧和C02潴留最重要的措施。呼吸道 通畅是保持肺泡正常通气量的前提,气道分泌物积聚与感染互为 因果,气道不通畅可加重呼吸肌疲劳,并可导致肺不张,减少呼 吸面积,加重呼吸衰竭, (1)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异物给予祛痰药物或机械吸痰。 (2)缓解支气管痉挛用支气管舒张药,必要时给予糖皮质激 素以缓解支气管痉挛。 (3)建立人工气道如上述方法不能有效地保持气道通畅,可 采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以方便吸痰和机械通气 治疗。 2.氧疗 氧疗是纠正呼衰患者低氧血症的重要治疗措施,氧疗能提高 肺泡内氧分压,使Pa02和Sa02升高,从而减轻组织损伤,恢复 脏器功能:减轻呼吸作功,减少耗氧量:降低缺氧性肺动脉高压 减轻右心负荷。应根据其基础疾病、呼吸衰竭的类型和缺氧的严 重程度选择适当的给氧方法和吸入氧分数。原则是Ⅱ型呼吸衰竭 应给予低浓度(35%)吸氧。 3.增加通气量、减少C02潴留 (1)呼吸兴奋剂呼吸兴奋剂通过刺激呼吸中枢或外周化学 感受器,增加呼吸频率和潮气量,改善通气,但同时增加呼吸作 功,增加氧耗量和C02的产生量。因此必须在保持气道通畅的前
分组讨论后,每组代表讲述要点,其他组同学补充 教师归纳总结;护理措施实训 支撑知识:呼吸衰竭的治疗要点及护理措施 (一)遵医嘱治疗 呼吸衰竭处理的原则是在保持呼吸道通畅条件下,迅速纠正 缺氧、CO2 潴留、酸碱失衡和代谢紊乱,积极治疗原发病,消除 诱因,预防和治疗并发症。 1.保持呼吸道通畅 保持气道通畅是纠正缺氧和 CO2 潴留最重要的措施。呼吸道 通畅是保持肺泡正常通气量的前提,气道分泌物积聚与感染互为 因果,气道不通畅可加重呼吸肌疲劳,并可导致肺不张,减少呼 吸面积,加重呼吸衰竭, (1)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异物给予袪痰药物或机械吸痰。 (2)缓解支气管痉挛用支气管舒张药,必要时给予糖皮质激 素以缓解支气管痉挛。 (3)建立人工气道如上述方法不能有效地保持气道通畅,可 采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以方便吸痰和机械通气 治疗。 2.氧疗 氧疗是纠正呼衰患者低氧血症的重要治疗措施,氧疗能提高 肺泡内氧分压,使 PaO2 和 SaO2 升高,从而减轻组织损伤,恢复 脏器功能;减轻呼吸作功,减少耗氧量;降低缺氧性肺动脉高压, 减轻右心负荷。应根据其基础疾病、呼吸衰竭的类型和缺氧的严 重程度选择适当的给氧方法和吸入氧分数。原则是Ⅱ型呼吸衰竭 应给予低浓度(<35%)持续吸氧;I 型呼吸衰竭则可给予较高 浓度(>35%)吸氧。 3.增加通气量、减少 CO2 潴留 (1)呼吸兴奋剂 呼吸兴奋剂通过刺激呼吸中枢或外周化学 感受器,增加呼吸频率和潮气量,改善通气,但同时增加呼吸作 功,增加氧耗量和 CO2 的产生量。因此必须在保持气道通畅的前
提下使用,否则会促发和(或)加重呼吸肌疲劳,加重呼吸衰竭。 主要用于以中枢抑制为主所致的呼衰,不宜用于以通气功能障碍 为主所致的呼衰。常用药物有尼可刹米、洛贝林、多沙普仑等。 (2)机械通气对于呼吸衰竭严重、经上述处理不能有效地 改善缺氧和C02潴留时,及时给予机械通气,以保障通气量。 4.抗感染 积极抗感染治疗是防治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根据痰培养或 发病场所选用细菌敏感的、强有力的抗生素,一般社区发病首选 抗革兰阳性菌为主,兼顾抗革兰阴性菌的抗生素:院内发病首选 抗革兰阴性菌,兼顾抗革兰阳性菌的抗生素。 5.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呼衰患者常有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应及时加以 纠正。改善通气的方法纠正。如果呼吸性酸中毒的发生发展过程 缓慢,机体常以增加碱储备来代偿,当呼吸性酸中毒纠正后,原 己增加的碱储备会使H升高,对机体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在纠 正呼吸性酸中毒的同时需给予盐酸精氨酸和氯化钾,以防止代谢 性碱中毒的发生。 6.病因治疗 呼吸衰竭是严重肺、胸廓、肺血管病变的表现,根本的治疗 措施应该是在纠正呼吸衰竭本身造成危害的同时,积极治疗原发 病,消除病因。 7.一般支持治疗 重症患者需转入ICU进行积极抢救和监测,预防和治疗肺动 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肺性脑病、肾功能不全和消化道功能障 碍,尤其要注意防治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r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 (二)一般护理 1.生活护理 (1)休息:安排患者在单人间或重症监护病房(ICU)。为减10分钟
提下使用,否则会促发和(或)加重呼吸肌疲劳,加重呼吸衰竭。 主要用于以中枢抑制为主所致的呼衰,不宜用于以通气功能障碍 为主所致的呼衰。常用药物有尼可刹米、洛贝林、多沙普仑等。 (2)机械通气 对于呼吸衰竭严重、经上述处理不能有效地 改善缺氧和 CO2 潴留时,及时给予机械通气,以保障通气量。 4.抗感染 积极抗感染治疗是防治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根据痰培养或 发病场所选用细菌敏感的、强有力的抗生素,一般社区发病首选 抗革兰阳性菌为主,兼顾抗革兰阴性菌的抗生素;院内发病首选 抗革兰阴性菌,兼顾抗革兰阳性菌的抗生素。 5.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呼衰患者常有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应及时加以 纠正。改善通气的方法纠正。如果呼吸性酸中毒的发生发展过程 缓慢,机体常以增加碱储备来代偿,当呼吸性酸中毒纠正后,原 已增加的碱储备会使 pH 升高,对机体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在纠 正呼吸性酸中毒的同时需给予盐酸精氨酸和氯化钾,以防止代谢 性碱中毒的发生。 6.病因治疗 呼吸衰竭是严重肺、胸廓、肺血管病变的表现,根本的治疗 措施应该是在纠正呼吸衰竭本身造成危害的同时,积极治疗原发 病,消除病因。 7.一般支持治疗 重症患者需转入 ICU 进行积极抢救和监测,预防和治疗肺动 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肺性脑病、肾功能不全和消化道功能障 碍,尤其要注意防治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 (二)一般护理 1.生活护理 (1)休息:安排患者在单人间或重症监护病房(ICU)。为减 10 分钟
少体力消耗,降低耗氧量,取舒适的端坐位或半坐位,有利于呼 吸。尽量减少自理活动和不必要的操作。 (2)饮食:提供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适量纤维的 饮食,避免产气和难以消化的食物。昏迷或气管插管的患者不能 正常进食者,给予鼻饲或静脉营养,保障营养供给。 (3)指导呼吸:指导呼吸衰竭的患者,特别是Ⅱ型呼吸衰竭 的患者进行腹式-缩唇呼吸,使气体均匀而缓慢的呼出,减少肺内 残气量,增加有效通气量,改善通气功能。 (4)力劝患者戒烟。 2.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道净化作用减弱,炎性分泌物增多,痰 液黏稠,引起肺泡通气不足。在氧疗和改善通气之前,必须采取 各种措施,使呼吸道保持通畅。具体方法包括如下几点。 (1)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咳痰。 (2)饮水、口服或雾化吸入祛痰药可湿化痰液,使痰液便于 咳出或吸出。 (3)每1一2小时翻身1次,并给予拍背,促使痰液排出。 (4)病情严重、意识不清、或不能进行有效咳嗽咳痰的患者 可予以机械吸痰。机械吸痰过程中应严格无菌操作。 (5)遵医嘱应用支气管扩张剂等。 (6)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保证呼吸道的通畅。建 立人工气道者,吸入气体应恰当湿化。可采用蒸发罐湿化:必要 时可采用气管内滴注生理盐水加化痰药物,使分泌物稀释,易于 咳出或吸出。气管内滴注生理盐水,可每隔20~30分钟,滴注3~ 5m1:或4~5滴/分。 3.合理氧疗 (1)根据其基础疾病、呼吸衰竭的类型和缺氧的严重程度选 择适当的给氧方法和吸人氧分数。I型呼吸衰竭和ARDS患者需吸 入较高浓度(i02>35%)的氧,使Pa02迅速提高到60~80mmlg
少体力消耗,降低耗氧量,取舒适的端坐位或半坐位,有利于呼 吸。尽量减少自理活动和不必要的操作。 (2)饮食:提供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适量纤维的 饮食,避免产气和难以消化的食物。昏迷或气管插管的患者不能 正常进食者,给予鼻饲或静脉营养,保障营养供给。 (3)指导呼吸:指导呼吸衰竭的患者,特别是Ⅱ型呼吸衰竭 的患者进行腹式-缩唇呼吸,使气体均匀而缓慢的呼出,减少肺内 残气量,增加有效通气量,改善通气功能。 (4)力劝患者戒烟。 2.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道净化作用减弱,炎性分泌物增多,痰 液黏稠,引起肺泡通气不足。在氧疗和改善通气之前,必须采取 各种措施,使呼吸道保持通畅。具体方法包括如下几点。 (1)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咳痰。 (2)饮水、口服或雾化吸入祛痰药可湿化痰液,使痰液便于 咳出或吸出。 (3)每 1~2 小时翻身 1 次,并给予拍背,促使痰液排出。 (4)病情严重、意识不清、或不能进行有效咳嗽咳痰的患者 可予以机械吸痰。机械吸痰过程中应严格无菌操作。 (5)遵医嘱应用支气管扩张剂等。 (6)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保证呼吸道的通畅。建 立人工气道者,吸入气体应恰当湿化。可采用蒸发罐湿化;必要 时可采用气管内滴注生理盐水加化痰药物,使分泌物稀释,易于 咳出或吸出。气管内滴注生理盐水,可每隔 20~30 分钟,滴注 3~ 5ml;或 4~5 滴/分。 3.合理氧疗 (1)根据其基础疾病、呼吸衰竭的类型和缺氧的严重程度选 择适当的给氧方法和吸人氧分数。I 型呼吸衰竭和 ARDS 患者需吸 入较高浓度(Fi02>35%)的氧,使 PaO2 迅速提高到 60~80mmHg
或Sa02>90%。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一般在Pa02<60mmHg时才 开始氧疗,应予低浓度(<35%)持续给氧,使Pa02控制在60mmlg 或Sa02在90%或略高,以防因缺氧完全纠正,使外周化学感受 器失去低氧血症的刺激而导致呼吸抑制,反而会导致呼吸频率和 幅度降低,加重C02潴留。向患者和家属说明氧疗的重要性和选 择氧疗模式的原理,嘱其不要擅自停止吸氧和调节氧流量。 (2)效果观察氧疗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氧疗效果,如吸氧 后呼吸困难缓解、发绀诚轻、心率减慢,表示氧疗有效:如果意 识障碍加深或呼吸过度表浅、缓慢,可能为C02潴留加重。应根 据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和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时调整吸氧流量或浓 度,保证氧疗效果,防止氧中毒和C02麻醉。 4.用药护理 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使用呼吸兴奋剂时,先确保呼吸 道通畅,适当提高吸入氧分数,静脉滴注时速度不宜过快,注意 观察呼吸频率、节律、神志变化以及动脉血气的变化,以便调节 剂量。若出现颜面潮红、面部肌肉抽搐、烦躁不安、恶心、呕吐 等,表示呼吸兴奋剂过量,需减慢滴速或停药,及时通知医生。 5.病情监测 呼吸衰竭需收住ICU进行严密监护,监测项目包括如下几点。 (1)意识状况及神经精神症状观察有无肺性脑病的表现。昏 迷者应评估瞳孔、肌张力、腱反射及病理反射。 (2)呼吸状况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和使用辅助呼吸肌 呼吸的情况,评估呼吸困难的程度和类型。若出现呼吸浅慢、节 律不齐或呼吸暂停,为呼吸中枢抑制的表现:观察有无发绀、球 结膜充血水肿、面部潮红等缺氧及C0,潴留情况:观察肺部有无 呼吸音及啰音变化。 (3)循环状况观察心率、心律及血压变化,必要时进行血流 动力学监测。 (4)痰注意观察痰的色、质、量、味及痰液的实验室检查结
或 SaO2>90%。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一般在 PaO2<60mmHg 时才 开始氧疗,应予低浓度(<35%)持续给氧,使 PaO2 控制在 60mmHg 或 SaO2 在 90%或略高,以防因缺氧完全纠正,使外周化学感受 器失去低氧血症的刺激而导致呼吸抑制,反而会导致呼吸频率和 幅度降低,加重 CO2 潴留。向患者和家属说明氧疗的重要性和选 择氧疗模式的原理,嘱其不要擅自停止吸氧和调节氧流量。 (2)效果观察 氧疗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氧疗效果,如吸氧 后呼吸困难缓解、发绀减轻、心率减慢,表示氧疗有效;如果意 识障碍加深或呼吸过度表浅、缓慢,可能为 CO2 潴留加重。应根 据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和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时调整吸氧流量或浓 度,保证氧疗效果,防止氧中毒和 CO2 麻醉。 4.用药护理 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使用呼吸兴奋剂时,先确保呼吸 道通畅,适当提高吸入氧分数,静脉滴注时速度不宜过快,注意 观察呼吸频率、节律、神志变化以及动脉血气的变化,以便调节 剂量。若出现颜面潮红、面部肌肉抽搐、烦躁不安、恶心、呕吐 等,表示呼吸兴奋剂过量,需减慢滴速或停药,及时通知医生。 5.病情监测 呼吸衰竭需收住 ICU 进行严密监护,监测项目包括如下几点。 (1)意识状况及神经精神症状观察有无肺性脑病的表现。昏 迷者应评估瞳孔、肌张力、腱反射及病理反射。 (2)呼吸状况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和使用辅助呼吸肌 呼吸的情况,评估呼吸困难的程度和类型。若出现呼吸浅慢、节 律不齐或呼吸暂停,为呼吸中枢抑制的表现;观察有无发绀、球 结膜充血水肿、面部潮红等缺氧及 CO2 潴留情况;观察肺部有无 呼吸音及啰音变化。 (3)循环状况观察心率、心律及血压变化,必要时进行血流 动力学监测。 (4)痰注意观察痰的色、质、量、味及痰液的实验室检查结
果。正确留取痰液检查标本。发现痰液出现特殊气味或痰液量增 多、色变浓及黏稠度等发生变化,提示病情加重,应及时与医生 联系,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5)记录每小时出入水量有肺水肿的患者(ARDS)适当保持 液体负平衡。 (6)并发症的观察①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和生化检查结果,了 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情况,原则上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及时调整呼 吸机参数:了解肝肾等内脏功能和血凝状态。②观察大便颜色和 隐血及时发现消化道出血。 6.心理支持 呼吸衰竭和ARDS患者因呼吸困难、预感病情危重、可能危及 生命,常会产生紧张、焦虑情绪。应多了解和关心患者的心理状 况,特别是对建立人工气道和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应经常巡视, 让患者说出或写出引起或加剧焦虑的因素,合理解释目前的病情 变化,多介绍救治成功的案例:指导患者应用放松、分散注意力 和引导性想像技术,以缓解患者的紧张和焦虑。 任务四该病人的出院健康教育 学生讨论 5分钟 教师总结 1,疾病知识指导、避免诱因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引起呼吸衰 竭的原因、诱发加重因素:(1)及时治疗原发病。(2)避免吸入 刺激性气体,劝告患者戒烟。(3)避免劳累,情绪激动等不良因 素刺激。(4)防止受凉,尽量少去人群拥挤的地方,避免与呼吸 道感染者接触,减少感染的机会。(5)若有气急、发绀加重等变 化,应尽早就医。 2.增强体质与患者一起回顾日常生活中所从事的各项活 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患者制定合理的活动与休息计划, 教会患者避免氧耗量较大的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增加休息。(1) 指导患者合理安排膳食,加强营养,改善体质。(2)鼓励患者进 行耐寒锻炼和呼吸功能锻炼提高呼吸道抗感染的能力。(3)教会
果。正确留取痰液检查标本。发现痰液出现特殊气味或痰液量增 多、色变浓及黏稠度等发生变化,提示病情加重,应及时与医生 联系,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5)记录每小时出入水量有肺水肿的患者(ARDS)适当保持 液体负平衡。 (6)并发症的观察①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和生化检查结果,了 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情况,原则上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及时调整呼 吸机参数;了解肝肾等内脏功能和血凝状态。②观察大便颜色和 隐血及时发现消化道出血。 6.心理支持 呼吸衰竭和 ARDS 患者因呼吸困难、预感病情危重、可能危及 生命,常会产生紧张、焦虑情绪。应多了解和关心患者的心理状 况,特别是对建立人工气道和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应经常巡视, 让患者说出或写出引起或加剧焦虑的因素,合理解释目前的病情 变化,多介绍救治成功的案例;指导患者应用放松、分散注意力 和引导性想像技术,以缓解患者的紧张和焦虑。 任务四 该病人的出院健康教育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 1.疾病知识指导、避免诱因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引起呼吸衰 竭的原因、诱发加重因素:(1)及时治疗原发病。(2)避免吸入 刺激性气体,劝告患者戒烟。(3)避免劳累,情绪激动等不良因 素刺激。(4)防止受凉,尽量少去人群拥挤的地方,避免与呼吸 道感染者接触,减少感染的机会。(5)若有气急、发绀加重等变 化,应尽早就医。 2.增强体质 与患者一起回顾日常生活中所从事的各项活 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患者制定合理的活动与休息计划, 教会患者避免氧耗量较大的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增加休息。(1) 指导患者合理安排膳食,加强营养,改善体质。(2)鼓励患者进 行耐寒锻炼和呼吸功能锻炼提高呼吸道抗感染的能力。(3)教会 5 分钟
患者有效咳嗽、咳痰技术,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体位引流、 拍背等方法。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延缓肺功能恶化。 3.用药指导出院时应将患者使用的药物、剂量、用法和注 意事项告诉患者,并写在纸上交给患者以便需要时使用。指导并 教会低氧血症的患者及家属学会合理的家庭氧疗方法及其注意事 项。 出院护理 >责任护士按医嘱通知病人及家属作好出院准备 >开出通知单交给病人/家属 》出院指导 >送病人出病房 ~消毒床单元 小结 5分钟 本次课的重点;难点,布置课后作业
患者有效咳嗽、咳痰技术,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体位引流、 拍背等方法。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延缓肺功能恶化。 3.用药指导 出院时应将患者使用的药物、剂量、用法和注 意事项告诉患者,并写在纸上交给患者以便需要时使用。指导并 教会低氧血症的患者及家属学会合理的家庭氧疗方法及其注意事 项。 出院护理 责任护士按医嘱通知病人及家属作好出院准备 开出通知单交给病人/家属 出院指导 送病人出病房 消毒床单元 小结 本次课的重点;难点,布置课后作业。 5 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