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案 课程名称内科护理技术专业护理教学时数2 教师尚庆姐 授课日期 授课班级 授课内容 模块二循环系统疾病的护理项目三风心病病人护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风心病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熟悉治疗要点:了解发病机制及辅助 检查。 能力目标:熟悉风心病的临床护理过程,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整体护理,正确进行健 康教育。 素质目标:具有高度责任心和同情心,良好的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 风心病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健康教育 教学难点 风心病的发病机制、辅助检查、治疗要点 教学方法 案例导入法、启发讨论、自主学习法、仿真操作、模拟训练 教学手段 板书配合多媒体教学手段、网络教学手段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案 课程名称 内科护理技术 专业 护理 教学时数 2 教师 _尚庆娟_ 授课日期 授课班级 授课内容 模块二 循环系统疾病的护理 项目三 风心病病人护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风心病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熟悉治疗要点;了解发病机制及辅助 检查。 能力目标:熟悉风心病的临床护理过程,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整体护理,正确进行健 康教育。 素质目标:具有高度责任心和同情心,良好的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 风心病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健康教育 教学难点 风心病的发病机制、辅助检查、治疗要点 教学方法 案例导入法、启发讨论、自主学习法、仿真操作、模拟训练 教学手段 板书配合多媒体教学手段、网络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备注 风心病病人护理 5分钟 课程导入: 运用案例导入法,提出任务:如何按照临床护理过程进行 整体护理? 入院护理 5分钟 ~接病人,安排床位,戴腕带,测量体重 >填写住院病人一览表,床头卡,建立病历 ~送病人入病房,通知医生 >测生命体征(重症病人抢救) ~入院教育,熟悉环境 住院护理 项目任务分析 任务一护理评估 任务二护理问题 任务三护理措施 任务四健康教育 任务一对风心病病人进行护理评估 10分钟 学生结合病例讨论该病人护理评估要点 老师归纳、总结、补充风心病病人的护理评估要点 支撑知识:护理评估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rhematic valvular heart disease)简 称风心病,是风湿性心脏炎症反复发作后所致的瓣膜损害。风 心病与甲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反复感染引起免疫损害心脏瓣膜 有关,主要累及40岁以下人群,约2/3为女性。 我国风心病的人群患病率已有所下降,但仍是常见的心脏 病之一,而老年人的瓣膜钙化和瓣膜黏液瘤样变性在我国日益
教 学 过 程 备注 风心病病人护理 课程导入: 运用案例导入法,提出任务:如何按照临床护理过程进行 整体护理? 5 分钟 入院护理 接病人,安排床位,戴腕带,测量体重 填写住院病人一览表,床头卡,建立病历 送病人入病房,通知医生 测生命体征(重症病人抢救) 入院教育 ,熟悉环境 住院护理 项目任务分析 任务一 护理评估 任务二 护理问题 任务三 护理措施 任务四 健康教育 任务一 对风心病病人进行护理评估 学生结合病例讨论该病人护理评估要点 老师归纳、总结、补充风心病病人的护理评估要点 支撑知识:护理评估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rhematic valvular heart disease)简 称风心病,是风湿性心脏炎症反复发作后所致的瓣膜损害。风 心病与甲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反复感染引起免疫损害心脏瓣膜 有关,主要累及 40 岁以下人群,约 2/3 为女性。 我国风心病的人群患病率已有所下降,但仍是常见的心脏 病之一,而老年人的瓣膜钙化和瓣膜黏液瘤样变性在我国日益 5 分钟 10 分钟
增多。本节重点介绍风心病中较常见的二尖瓣病变和主动脉瓣 30分钟 病变。 一、二尖瓣狭窄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询问患者有无风湿热及反复链球菌所致的咽、扁桃体炎或 咽峡炎的病史;近期有无呼吸道感染、风湿活跃、心律失常等 使病情加重的诱发因素。 (二)身体状况 二尖瓣狭窄(血itral stenosis)的最常见病因是风湿热。初 次风湿病变至形成明显二尖瓣狭窄至少需2年时间。约半数患 者无明显急性风湿热发作史,但多有反复链球菌扁桃体炎或咽 峡炎史。单纯二尖瓣狭窄约占风心病的25%,二尖瓣狭窄伴关 闭不全占40%,常同时伴有主动脉瓣病变。 1.病理解剖与病理生理 (1)病理解剖二尖瓣狭窄的病理解剖改变可表现为瓣膜交 界处、瓣叶游离缘、腱索等处粘连融合。上述病变导致二尖瓣 开放受限,瓣口面积减少,严重时狭窄的二尖瓣呈漏斗状,瓣 口呈“鱼口”状。瓣叶钙化使瓣环显著增厚。并发心房颤动时 左心耳及左心房内可形成附壁血栓。 (2)病理生理正常成人二尖瓣口面积为4~6cm2。当瓣口面 积减少至2c2以下(轻度狭窄)时,左心房压力升高,左心房代 偿性扩张及肥厚以增强收缩。此时患者多无症状。当瓣口面积 减少至1cm2(重度狭窄)时,左房压力开始升高,使肺静脉和肺 毛细血管压力相继增高,临床上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称左房 衰竭期。由于左房压和肺静脉压升高,引起肺小动脉反应性收 缩,最终导致肺小动脉硬化,肺动脉压力增高,增加右心室后 负荷,右心室肥厚扩张,导致右心衰竭,称右心衰竭期。 2.症状
增多。本节重点介绍风心病中较常见的二尖瓣病变和主动脉瓣 病变。 一、二尖瓣狭窄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询问患者有无风湿热及反复链球菌所致的咽、扁桃体炎或 咽峡炎的病史;近期有无呼吸道感染、风湿活跃、心律失常等 使病情加重的诱发因素。 (二)身体状况 二尖瓣狭窄(mitral stenosis)的最常见病因是风湿热。初 次风湿病变至形成明显二尖瓣狭窄至少需 2 年时间。约半数患 者无明显急性风湿热发作史,但多有反复链球菌扁桃体炎或咽 峡炎史。单纯二尖瓣狭窄约占风心病的 25%,二尖瓣狭窄伴关 闭不全占 40%,常同时伴有主动脉瓣病变。 1.病理解剖与病理生理 (1) 病理解剖二尖瓣狭窄的病理解剖改变可表现为瓣膜交 界处、瓣叶游离缘、腱索等处粘连融合。上述病变导致二尖瓣 开放受限,瓣口面积减少,严重时狭窄的二尖瓣呈漏斗状,瓣 口呈“鱼口”状。瓣叶钙化使瓣环显著增厚。并发心房颤动时 左心耳及左心房内可形成附壁血栓。 (2)病理生理正常成人二尖瓣口面积为 4~6cm2。当瓣口面 积减少至 2cm2 以下(轻度狭窄)时,左心房压力升高,左心房代 偿性扩张及肥厚以增强收缩。此时患者多无症状。当瓣口面积 减少至 1cm2 (重度狭窄)时,左房压力开始升高,使肺静脉和肺 毛细血管压力相继增高,临床上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称左房 衰竭期。由于左房压和肺静脉压升高,引起肺小动脉反应性收 缩,最终导致肺小动脉硬化,肺动脉压力增高,增加右心室后 负荷,右心室肥厚扩张,导致右心衰竭,称右心衰竭期。 2.症状 30 分钟
(1)呼吸困难是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常因运动、精神紧张、 感染、性交、妊娠或心房颤动等诱发出现。多先有劳力性呼吸 困难,随狭窄加重,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和端坐呼吸,甚 至急性肺水肿。 (②)咯血严重二尖瓣狭窄患者可突然咯大量鲜血,为支气 管静脉破裂出血,可为首发症状: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时可伴 血性痰或血丝痰;急性肺水肿时可伴大量粉红色泡沫痰。 (3)咳嗽常见,尤其在冬季明显。表现在卧床时干咳,可能 与支气管黏膜瘀血水肿易引起慢性支气管炎等有关。 (4)声音嘶哑少见,由于扩大的左心房和肺动脉压迫左喉返 神经所致。 3.体征 (1)心尖区可有低调的隆隆样舒张中晚期杂音(最重要体 征):心尖区可触及舒张期震颤 (2)重度二尖瓣狭窄者常有“二尖瓣面容”。 (③)心尖区可闻及第一心音亢进和开瓣音,提示瓣膜前叶柔 顺、活动度好。 (④)肺动脉高压时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分裂。 (⑤)右心室扩大伴相对性三尖瓣关闭不全时,在三尖瓣区可 闻及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4.并发症 (1)右心衰竭为风心病最常见并发症,也是就诊和致死的主 要原因。右心衰竭发生后,呼吸困难等肺循环淤血症状可有所 减轻。 (②)心房颤动为风湿性心瓣膜病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常诱发 和加重右心衰竭。 (3)急性肺水肿为重度二尖瓣狭窄的严重并发症,如不及时 救治,可能致死。 (④)血栓栓塞多见于心房颤动者,栓子多来源于左心房附壁
(1)呼吸困难 是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常因运动、精神紧张、 感染、性交、妊娠或心房颤动等诱发出现。多先有劳力性呼吸 困难,随狭窄加重,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和端坐呼吸,甚 至急性肺水肿。 (2)咯血 严重二尖瓣狭窄患者可突然咯大量鲜血,为支气 管静脉破裂出血,可为首发症状;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时可伴 血性痰或血丝痰;急性肺水肿时可伴大量粉红色泡沫痰。 (3)咳嗽常见,尤其在冬季明显。表现在卧床时干咳,可能 与支气管黏膜瘀血水肿易引起慢性支气管炎等有关。 (4)声音嘶哑少见,由于扩大的左心房和肺动脉压迫左喉返 神经所致。 3.体征 (1)心尖区可有低调的隆隆样舒张中晚期杂音(最重要体 征);心尖区可触及舒张期震颤。 (2)重度二尖瓣狭窄者常有“二尖瓣面容”。 (3)心尖区可闻及第一心音亢进和开瓣音,提示瓣膜前叶柔 顺、活动度好。 (4)肺动脉高压时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分裂。 (5)右心室扩大伴相对性三尖瓣关闭不全时,在三尖瓣区可 闻及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4.并发症 (1)右心衰竭为风心病最常见并发症,也是就诊和致死的主 要原因。右心衰竭发生后,呼吸困难等肺循环淤血症状可有所 减轻。 (2)心房颤动为风湿性心瓣膜病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常诱发 和加重右心衰竭。 (3)急性肺水肿为重度二尖瓣狭窄的严重并发症,如不及时 救治,可能致死。 (4)血栓栓塞多见于心房颤动者,栓子多来源于左心房附壁
血栓脱落,以脑动脉栓塞最多见。另外心衰者长期卧床,下肢 静脉形成血栓,脱落可导致肺栓塞。 (⑤)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较少见。 (6)肺部感染常见 (三)辅助检查 1.X线检查轻度二尖瓣狭窄时,X线表现可正常。左心房显 著增大时,心影呈梨形(仁尖瓣型心脏),是肺动脉总干、左心 耳和右心室扩大所致。 2.心电图左心房扩大可出现“二尖瓣型P波”,P波宽 度>0.12s,伴切迹:可有电轴右偏和右心室肥厚表现。 3.超声心动图是明确诊断的可靠方法。M型超声示二尖瓣前 叶活动曲线F斜率降低,双峰消失,前后叶同向运动,呈“城 墙样”改变。二维超声心动图可显示狭窄瓣膜的形态和活动度, 测量瓣口面积。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可实时观察二尖瓣狭窄的 射流。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有利于左心房附壁血栓的检出。 (四)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 随着瓣膜损害的加重,患者可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 栓塞等各种并发症,影响患者的活动、休息及睡眠,易产生烦 躁甚至悲观的心理 【诊断要点】 典型临床表现者,心尖区有舒张期隆隆样杂音,X线或心电 图示左心房增大,一般可诊断二尖瓣狭窄,超声心动图检查可 确诊。 【治疗要点】 内科治疗以保持和改善心功能、积极预防和控制风湿活动 及并发症发生为主。 1.预防风湿热复发和感染性心内膜炎 有风湿活动的患者应长期甚至终身应用卡星青霉素,120 万U,每月肌内注射1次。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防治见本章第六节
血栓脱落,以脑动脉栓塞最多见。另外心衰者长期卧床,下肢 静脉形成血栓,脱落可导致肺栓塞。 (5)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较少见。 (6)肺部感染常见。 (三)辅助检查 1.X 线检查轻度二尖瓣狭窄时,X 线表现可正常。左心房显 著增大时,心影呈梨形(二尖瓣型心脏),是肺动脉总干、左心 耳和右心室扩大所致。 2.心电图左心房扩大可出现“二尖瓣型 P 波”,P 波宽 度>0.12s,伴切迹;可有电轴右偏和右心室肥厚表现。 3.超声心动图是明确诊断的可靠方法。M 型超声示二尖瓣前 叶活动曲线 EF 斜率降低,双峰消失,前后叶同向运动,呈“城 墙样”改变。二维超声心动图可显示狭窄瓣膜的形态和活动度, 测量瓣口面积。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可实时观察二尖瓣狭窄的 射流。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有利于左心房附壁血栓的检出。 (四)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 随着瓣膜损害的加重,患者可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 栓塞等各种并发症,影响患者的活动、休息及睡眠,易产生烦 躁甚至悲观的心理。 【诊断要点】 典型临床表现者,心尖区有舒张期隆隆样杂音,X 线或心电 图示左心房增大,一般可诊断二尖瓣狭窄,超声心动图检查可 确诊。 【治疗要点】 内科治疗以保持和改善心功能、积极预防和控制风湿活动 及并发症发生为主。 1.预防风湿热复发和感染性心内膜炎 有风湿活动的患者应长期甚至终身应用苄星青霉素,120 万 U,每月肌内注射 1 次。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防治见本章第六节
2.并发症治疗 (1)急性肺水肿的处理治疗原则参见本章第二节,但应选 用扩张静脉、减轻心脏前负荷为主的硝酸酯类药物,避免使用 以扩张小动脉为主的药物:正性肌力药对单纯二尖瓣狭窄引起 的肺水肿无益,慎用。 (2)心房颤动①急性发作伴快心室率可静脉注射毛花苷C 等减慢心室率。②慢性者据情考虑电复律或药物复律。③无抗 凝禁忌者服用肠溶性阿司匹林或华法林预防血栓栓塞。 (3)血栓栓塞慢性心房颤动者如无禁忌证应长期服用肠溶 性阿司匹林或华法林。 (4)右心衰竭限制钠盐摄人,应用利尿药和地高辛。 3.介入和外科治疗是治疗本病的根本方法。包括经皮球囊 二尖瓣成形术、二尖瓣分离术、人工瓣膜置换术等。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询问患者有无风湿热及反复链球菌所致的咽、扁桃体炎或 咽峡炎的病史:近期有无呼吸道感染、风湿活跃、心律失常等 使病情加重的诱发因素。 (二)身体状况 二尖瓣关闭不全(mitral incompetence)慢性最常见病因 为风心病:急性可由腱索断裂引起 1.病理解剖与病理生理 风湿性炎症引起瓣叶纤维化、增厚、僵硬、缩短,使心室 收缩时两瓣叶不能紧密闭合。常伴二尖瓣狭窄或主动脉病变。 由于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室收缩时部分血液反流入左心房, 左心室排血减少:舒张期左房有过多血液流入左心室,长期以 往,导致左房和左室肥大,终致左室功能衰竭,出现肺淤血, 最终导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衰竭
2.并发症治疗 (1)急性肺水肿的处理治疗原则参见本章第二节,但应选 用扩张静脉、减轻心脏前负荷为主的硝酸酯类药物,避免使用 以扩张小动脉为主的药物;正性肌力药对单纯二尖瓣狭窄引起 的肺水肿无益,慎用。 (2)心房颤动①急性发作伴快心室率可静脉注射毛花苷 C 等减慢心室率。②慢性者据情考虑电复律或药物复律。③无抗 凝禁忌者服用肠溶性阿司匹林或华法林预防血栓栓塞。 (3)血栓栓塞慢性心房颤动者如无禁忌证应长期服用肠溶 性阿司匹林或华法林。 (4)右心衰竭限制钠盐摄人,应用利尿药和地高辛。 3.介入和外科治疗是治疗本病的根本方法。包括经皮球囊 二尖瓣成形术、二尖瓣分离术、人工瓣膜置换术等。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询问患者有无风湿热及反复链球菌所致的咽、扁桃体炎或 咽峡炎的病史;近期有无呼吸道感染、风湿活跃、心律失常等 使病情加重的诱发因素。 (二)身体状况 二尖瓣关闭不全(mitral incompetence) 慢性最常见病因 为风心病;急性可由腱索断裂引起。 1.病理解剖与病理生理 风湿性炎症引起瓣叶纤维化、增厚、僵硬、缩短,使心室 收缩时两瓣叶不能紧密闭合。常伴二尖瓣狭窄或主动脉病变。 由于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室收缩时部分血液反流入左心房, 左心室排血减少;舒张期左房有过多血液流入左心室,长期以 往,导致左房和左室肥大,终致左室功能衰竭,出现肺淤血, 最终导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衰竭
2症状轻者可终身无症状严重反流者出现左心排血减 少,首先出现的最突出症状是疲乏无力:肺淤血症状如呼吸困 难出现较晚:后期可出现右心功能不全表现。 3.体征心尖区闻及全收缩期粗糙吹风样杂音,向左腋下 和左肩胛下区传导,是最重要体征,可伴震颤:心尖搏动增强 并向左下移位:第一心音减弱:肺动脉高压时肺动脉瓣区第二 心音亢进。 4.并发症与二尖瓣狭窄相似。 (仁)辅助检查 1.X线检查常见左心房、左心室增大,左心衰竭时可见肺 淤血征。 2.心电图主要为左心房增大,部分有左心室肥厚。 3.超声心动图M型和二维超声心动图不能确定二尖瓣关闭 不全。脉冲多普勒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可在二尖瓣左心 房侧探及明显收缩期反流束,诊断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敏感性几 乎达100%,且可半定量反流程度。 4.其他放射性核素心室造影等 (四)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 随着瓣膜损害的加重,患者可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 栓塞等各种并发症,影响患者的活动、休息及睡眠,易产生烦 躁甚至悲观的心理。 【诊断要点】 主要诊断依据为典型心尖区收缩期杂音伴X线或心电图示 左心房、左心室增大:超声心动图检查有确诊价值。 【治疗要点】 内科治疗包括预防风湿活动和感染性心内膜炎,针对并发 症治疗。外科治疗为恢复瓣膜关闭完整性的根本措施,包括瓣 膜修补术和人工瓣膜置换术。 三、主动脉瓣狭窄
2.症状 轻者可终身无症状;严重反流者出现左心排血减 少,首先出现的最突出症状是疲乏无力;肺淤血症状如呼吸困 难出现较晚;后期可出现右心功能不全表现。 3.体征 心尖区闻及全收缩期粗糙吹风样杂音,向左腋下 和左肩胛下区传导,是最重要体征,可伴震颤;心尖搏动增强 并向左下移位;第一心音减弱;肺动脉高压时肺动脉瓣区第二 心音亢进。 4.并发症与二尖瓣狭窄相似。 (三)辅助检查 1. X 线检查常见左心房、左心室增大,左心衰竭时可见肺 淤血征。 2.心电图主要为左心房增大,部分有左心室肥厚。 3.超声心动图 M 型和二维超声心动图不能确定二尖瓣关闭 不全。脉冲多普勒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可在二尖瓣左心 房侧探及明显收缩期反流束,诊断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敏感性几 乎达 100%,且可半定量反流程度。 4.其他放射性核素心室造影等。 (四)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 随着瓣膜损害的加重,患者可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 栓塞等各种并发症,影响患者的活动、休息及睡眠,易产生烦 躁甚至悲观的心理。 【诊断要点】 主要诊断依据为典型心尖区收缩期杂音伴 X 线或心电图示 左心房、左心室增大;超声心动图检查有确诊价值。 【治疗要点】 内科治疗包括预防风湿活动和感染性心内膜炎,针对并发 症治疗。外科治疗为恢复瓣膜关闭完整性的根本措施,包括瓣 膜修补术和人工瓣膜置换术。 三、主动脉瓣狭窄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询问患者有无风湿热及反复链球菌所致的咽、扁桃体炎或 咽峡炎的病史:近期有无呼吸道感染、风湿活跃、心律失常等 使病情加重的诱发因素。 (二)身体状况 1.病理解剖与病理生理 风湿性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stenosis)大多伴有主动脉瓣 关闭不全或二尖瓣病变。风湿性炎症导致瓣膜交界处粘连融合, 瓣叶纤维化、僵硬、钙化和挛缩畸形,引起狭窄。 正常成人主动脉瓣口面积≥3.0cm2:当瓣口面积≤1.0cm 时,左室收缩压明显升高,跨瓣压差显著。主动脉瓣狭窄使左 室射血阻力增加,左室代偿性扩张肥厚,室壁顺应性降低,引 起左室舒张末压升高,因而使左房后负荷增加,左房代偿性肥 厚,最终导致左心衰竭。严重主动脉瓣狭窄、心排血量降低等 原因,可出现心绞痛、晕厥甚至猝死。 2.症状出现较晚。呼吸困难、心绞痛和晕厭为典型主动脉 瓣狭窄的三联症。 (1)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困难为常见首发症状,进而可发生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和急性肺水肿。 (②)心绞痛见于60%的有症状患者。主要由心肌缺血引起。 (3)晕厥见于1/3的有症状患者,多发生于直立、运动中 或运动后即刻,因脑缺血引起。严重者可致猝死。 3.体征最重要体征为主动脉瓣第一听诊区可闻及粗糙而 响亮的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可向颈部传导,常伴震颤。心尖搏 动相对局限、持续有力。 4.并发症可有晕厥甚至猝死,猝死一般发生于先前有症 状者。右心衰竭、感染性心内膜炎、体循环栓塞少见。 (三)辅助检查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询问患者有无风湿热及反复链球菌所致的咽、扁桃体炎或 咽峡炎的病史;近期有无呼吸道感染、风湿活跃、心律失常等 使病情加重的诱发因素。 (二)身体状况 1.病理解剖与病理生理 风湿性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stenosis)大多伴有主动脉瓣 关闭不全或二尖瓣病变。风湿性炎症导致瓣膜交界处粘连融合, 瓣叶纤维化、僵硬、钙化和挛缩畸形,引起狭窄。 正常成人主动脉瓣口面积≥3.0cm2;当瓣口面积≤1.0cm2 时,左室收缩压明显升高,跨瓣压差显著。主动脉瓣狭窄使左 室射血阻力增加,左室代偿性扩张肥厚,室壁顺应性降低,引 起左室舒张末压升高,因而使左房后负荷增加,左房代偿性肥 厚,最终导致左心衰竭。严重主动脉瓣狭窄、心排血量降低等 原因,可出现心绞痛、晕厥甚至猝死。 2.症状出现较晚。呼吸困难、心绞痛和晕厥为典型主动脉 瓣狭窄的三联症。 (1)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困难为常见首发症状,进而可发生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和急性肺水肿。 (2)心绞痛见于 60%的有症状患者。主要由心肌缺血引起。 (3)晕厥见于 1/3 的有症状患者,多发生于直立、运动中 或运动后即刻,因脑缺血引起。严重者可致猝死。 3.体征 最重要体征为主动脉瓣第一听诊区可闻及粗糙而 响亮的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可向颈部传导,常伴震颤。心尖搏 动相对局限、持续有力。 4.并发症 可有晕厥甚至猝死,猝死一般发生于先前有症 状者。右心衰竭、感染性心内膜炎、体循环栓塞少见。 (三)辅助检查
1.X线检查心影正常或左心室轻度增大,左心房可能轻度增 大,升主动脉根部常见狭窄后扩张。 2.心电图重度者可有左心室肥厚伴继发性ST-T改变。 3.超声心动图为明确诊断和判定狭窄程度的重要方法。二 维超声心动图对探测主动脉瓣异常十分敏感,有助于显示瓣膜 结构。多普勒超声可测出主动脉瓣口面积及跨瓣压差。 4.心导管检查可同步测定左心室与主动脉内压力并计算压 差。 (四)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 随着瓣膜损害的加重,患者可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 栓塞等各种并发症,影响患者的活动、休息及睡眠,易产生烦 躁甚至悲观的心理。 【诊断要点】 根据临床表现及主动脉瓣区典型收缩期杂音伴震颤,较易 诊断。确诊有赖于超声心动图。 【治疗要点】 1.内科治疗包括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和风湿热复发。如有 频发房性期前收缩,应予抗心律失常药物预防心房颤动,一旦 出现应及时转复为窦性心律。心绞痛者可试用硝酸酯类药物。 心力衰竭者宜限制钠盐摄入,可小心应用洋地黄和利尿剂,但 过度利尿可发生直立性低血压:不宜使用小动脉扩张剂,以防 血压过低。 2.介入和外科治疗治疗成人主动脉瓣狭窄的主要方法为人 工瓣膜置换术:有适应证者可行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 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询问患者有无风湿热及反复链球菌所致的咽、扁桃体炎或 咽峡炎的病史:近期有无呼吸道感染、风湿活跃、心律失常等
1.X 线检查心影正常或左心室轻度增大,左心房可能轻度增 大,升主动脉根部常见狭窄后扩张。 2.心电图重度者可有左心室肥厚伴继发性 ST-T 改变。 3.超声心动图为明确诊断和判定狭窄程度的重要方法。二 维超声心动图对探测主动脉瓣异常十分敏感,有助于显示瓣膜 结构。多普勒超声可测出主动脉瓣口面积及跨瓣压差。 4.心导管检查可同步测定左心室与主动脉内压力并计算压 差。 (四)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 随着瓣膜损害的加重,患者可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 栓塞等各种并发症,影响患者的活动、休息及睡眠,易产生烦 躁甚至悲观的心理。 【诊断要点】 根据临床表现及主动脉瓣区典型收缩期杂音伴震颤,较易 诊断。确诊有赖于超声心动图。 【治疗要点】 1.内科治疗包括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和风湿热复发。如有 频发房性期前收缩,应予抗心律失常药物预防心房颤动,一旦 出现应及时转复为窦性心律。心绞痛者可试用硝酸酯类药物。 心力衰竭者宜限制钠盐摄入,可小心应用洋地黄和利尿剂,但 过度利尿可发生直立性低血压;不宜使用小动脉扩张剂,以防 血压过低。 2.介入和外科治疗治疗成人主动脉瓣狭窄的主要方法为人 工瓣膜置换术;有适应证者可行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 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询问患者有无风湿热及反复链球菌所致的咽、扁桃体炎或 咽峡炎的病史;近期有无呼吸道感染、风湿活跃、心律失常等
使病情加重的诱发因素。 (二)身体状况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ortic incompetence)由主动脉瓣和 (或)主动脉根部病变所致,多为风心病引起。由于风湿性炎 性病变使瓣叶纤维化、增厚、缩短、变形,造成关闭不全。风 心病单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少见,常合并二尖瓣损害。 1.病理解剖与病理生理 主动脉瓣反流引起左心室舒张末容量增加,使每搏容量增 加和主动脉收缩压增加;舒张期主动脉血液反流,主动脉舒张 压降低,脉压差增大:左心室扩张,直至发生左心衰竭:另外 左心室心肌肥厚使心肌氧耗增多,主动脉舒张压降低使冠状动 脉血流减少,引起心肌缺血、缺氧,产生心绞痛。 2.症状早期可无症状。最先的症状表现为与心搏量增多、 脉压差增大有关,如心悸、心前区不适、头部动脉强烈搏动感 等。晚期可出现左心室衰竭的表现。常有体位性头晕,晕厭罕 见。 3.体征最重要体征为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舒张期高 调叹气样杂音,坐位前倾和深呼气时明显。心尖搏动呈抬举性 向左下移位。重度反流者,常在心尖区听到舒张中晚期隆隆样 杂音(Austin-Flint杂音),其产生机制目前认为系严重的主动 脉反流使左心室舒张压快速升高,导致二尖瓣处于半关闭状态 而引起。 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周围血管征常见, 包括毛细血管搏动征、水冲脉、点头征、股动脉枪击音、Durozie2 征等。 4.并发症感染性心内膜炎、室性心律失常较常见,猝死少 见。 (三)辅助检查 1.X线检查可有左心房、左心室增大,升主动脉继发性打
使病情加重的诱发因素。 (二)身体状况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ortic incompetence)由主动脉瓣和 (或)主动脉根部病变所致,多为风心病引起。由于风湿性炎 性病变使瓣叶纤维化、增厚、缩短、变形,造成关闭不全。风 心病单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少见,常合并二尖瓣损害。 1.病理解剖与病理生理 主动脉瓣反流引起左心室舒张末容量增加,使每搏容量增 加和主动脉收缩压增加;舒张期主动脉血液反流,主动脉舒张 压降低,脉压差增大;左心室扩张,直至发生左心衰竭;另外 左心室心肌肥厚使心肌氧耗增多,主动脉舒张压降低使冠状动 脉血流减少,引起心肌缺血、缺氧,产生心绞痛。 2.症状早期可无症状。最先的症状表现为与心搏量增多、 脉压差增大有关,如心悸、心前区不适、头部动脉强烈搏动感 等。晚期可出现左心室衰竭的表现。常有体位性头晕,晕厥罕 见。 3.体征最重要体征为胸骨左缘第 3、4 肋间可闻及舒张期高 调叹气样杂音,坐位前倾和深呼气时明显。心尖搏动呈抬举性, 向左下移位。重度反流者,常在心尖区听到舒张中晚期隆隆样 杂音(Austin-Flint 杂音),其产生机制目前认为系严重的主动 脉反流使左心室舒张压快速升高,导致二尖瓣处于半关闭状态 而引起。 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周围血管征常见, 包括毛细血管搏动征、水冲脉、点头征、股动脉枪击音、Duroziez 征等。 4.并发症感染性心内膜炎、室性心律失常较常见,猝死少 见。 (三)辅助检查 1. X 线检查可有左心房、左心室增大,升主动脉继发性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