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可视化处理》课程思政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9170163 课程名称:信息可视化处理 英文名称: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processing 课程类别:专业课 时:48 学分:3 适用对象:艺术与设计学院(数媒艺术)本科二、三年级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计算机设计软件》《互动编程艺术》《网格与版式设计》 二、课程简介 信息可视化处理是数字媒体艺术表达中常见的手段与方法,信息可视化处理包含 信息获取与分析、可视化创意、可视化生成方法与技术等。《信息可视化处理》课程 主要的讲授信息获取与分析模式与方法、可视化创意思维构建、可视化生成方法与技 术、信息可视化创作实践四大部分。课程选用Excel、Processing、Python和H5平 台的Mugeda等软件相互配合作为信息收集及可视化工具,课程教学力求思想思维循 循诱导、技术原理深入浅出。结合思政案例分析:如抗击新冠疫情、中国传统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四史学习与讲述等。通过课程学习后,让学生能了解信 息可视化处理的定义和原理,开拓信息可视化创意思维,学识信息可视化处理方法和 工具应用,并用这些方法处理生成自己理解的信息可视化作品。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processing is a common means and method in digital media art expression,It includes infomation acquisition and analysis,visualization creativity,visualizatior generation methods and technologies.The course of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processing mainly includes four parts:infomation acquisition and analysis mode and method.visual creative thinking construction,visualization generation method and technology,and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creation practice.Excel,processing.Python and Mugeda of H5 platform are used as information collection and visualization tools.that teaching of the course should be easy to understand.After leaming.students can understand the definition and principle of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processing.expand the creative thinking of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leam the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processing methods and tool applications,and use these methods to process and generate their own understanding of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works
1 《信息可视化处理》课程思政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9170163 课程名称:信息可视化处理 英文名称: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processing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 时:48 学 分:3 适用对象:艺术与设计学院 (数媒艺术)本科二、三年级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计算机设计软件》《互动编程艺术》《网格与版式设计》 二、课程简介 信息可视化处理是数字媒体艺术表达中常见的手段与方法,信息可视化处理包含 信息获取与分析、可视化创意、可视化生成方法与技术等。《信息可视化处理》课程 主要的讲授信息获取与分析模式与方法、可视化创意思维构建、可视化生成方法与技 术、信息可视化创作实践四大部分。课程选用 Excel、Processing、Python 和 H5 平 台的 Mugeda 等软件相互配合作为信息收集及可视化工具,课程教学力求思想思维循 循诱导、技术原理深入浅出。结合思政案例分析:如抗击新冠疫情、中国传统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四史学习与讲述等。通过课程学习后,让学生能了解信 息可视化处理的定义和原理,开拓信息可视化创意思维,学识信息可视化处理方法和 工具应用,并用这些方法处理生成自己理解的信息可视化作品。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processing is a common means and method in digital media art expression, It includes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and analysis, visualization creativity, visualization generation methods and technologies. The course of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processing mainly includes four parts: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and analysis mode and method, visual creative thinking construction, visualization generation method and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creation practice. Excel, processing, Python and Mugeda of H5 platform are used as information collection and visualization tools, that teaching of the course should be easy to understand. After learning, students can understand the definition and principle of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processing, expand the creative thinking of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learn the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processing methods and tool applications, and use these methods to process and generate their own understanding of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works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信息可视化处理》是一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也是一门信息数 字化处理的关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让学生认识信息的重要性、信息可传达作 用,以科学、正确的价值体系,去了解和分析信息的来源与归类方法,开拓信息可视 化处理创意思维,学识信息可视化处理方法和工具应用,并用这些方法处理生成自己 理解的信息可视化作品。课程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践行“四个正确认识”,引导同 学们客观地认识事物、科学分析事物、正确地处理信息、有效地传达可视化成果,为 数字媒体艺术创作奠定坚实的信息数据化处理的技能基础,养成历史思维、辩证思维、 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培养拥有正确价值观、科学世界观、学识信息可视化处理模式、 掌握信息可视化处理方法、具有信息可视化处理能力的新时代大湾区数字媒体人才。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信息可视化概念 (一)目的与要求 1.认识信息可视化的概念 2.了解信息可视化的作用 3.弄懂信息可视化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信息设计概念 1.信息的概念 虚假信息 错误信息 c) 干扰信息 d) 不确定信息 e) 有效信息 2.信息的形式 a 事件 b) 数据(数字) c) 图像 d) 形状 e 色彩 维度(空间)》 g) 时间 2
2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信息可视化处理》是一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也是一门信息数 字化处理的关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让学生认识信息的重要性、信息可传达作 用,以科学、正确的价值体系,去了解和分析信息的来源与归类方法,开拓信息可视 化处理创意思维,学识信息可视化处理方法和工具应用,并用这些方法处理生成自己 理解的信息可视化作品。课程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践行“四个正确认识”,引导同 学们客观地认识事物、科学分析事物、正确地处理信息、有效地传达可视化成果,为 数字媒体艺术创作奠定坚实的信息数据化处理的技能基础,养成历史思维、辩证思维、 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培养拥有正确价值观、科学世界观、学识信息可视化处理模式、 掌握信息可视化处理方法、具有信息可视化处理能力的新时代大湾区数字媒体人才。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信息可视化概念 (一)目的与要求 1.认识信息可视化的概念 2.了解信息可视化的作用 3.弄懂信息可视化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信息设计概念 1.信息的概念 a) 虚假信息 b) 错误信息 c) 干扰信息 d) 不确定信息 e) 有效信息 2.信息的形式 a) 事件 b) 数据(数字) c) 图像 d) 形状 e) 色彩 f) 维度(空间) g) 时间
3.信息的本质 可视化设计的作用 创 以用户为中心 c) 实用型设计 d) 面向功能的设计 e) 易于理解的设计 第二节设计指向 1.指向的分类 a) 自我指涉型设计 b) 面向功能的设计 2.非指路地图和示意图 a)地理图 b) 概念图 y 经验图 d) 数字/统计图 3.拿破仑东征图 a)空间信息 b) 时间信息 c) 数字信息 d) 事件信息 4.简单与复杂 5.矛盾分析 第三节展现数掘 1.重叠与平铺 2.解剖和功能 3.明喻和隐喻 a)明喻 b)隐喻 4.细节的重要性 5.巧用情绪 6.品牌化逐论 7.图文会意 3
3 3.信息的本质 a) 可视化设计的作用 b) 以用户为中心 c) 实用型设计 d) 面向功能的设计 e) 易于理解的设计 第二节 设计指向 1.指向的分类 a) 自我指涉型设计 b) 面向功能的设计 2.非指路地图和示意图 a) 地理图 b) 概念图 c) 经验图 d) 数字/统计图 3.拿破仑东征图 a) 空间信息 b) 时间信息 c) 数字信息 d) 事件信息 4.简单与复杂 5.矛盾分析 第三节 展现数据 1.重叠与平铺 2.解剖和功能 3.明喻和隐喻 a) 明喻 b) 隐喻 4.细节的重要性 5.巧用情绪 6.品牌化谬论 7.图文会意
(三)思考与实践 1.信息的本质是什么? 2.信息可视化为什么会越来越重要?其背后影响的原因是什么? 3.信息可视化有哪些不同的形式?数字信息可视化的有哪些常用的形式 4.据你所知,实现信息可视化的方法与工具有哪些? 5.在数据智能时代,信息可视化设计的职业伦理与社会责任是什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讲授法 2.实例法 3.小组讨论 4多煤体教学 5.课堂练习 6.调查研究 第二章信息可视化定性 (一)目的与要求 1.对信息可视化的定性理解 2.信息可视化的作用与惯例 3.弄懂信息可视化的临近度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线条 1.细线 2.粗线 3.面 第二节形状 4.导 5.误导\灰度图例的演化 第三节图形含义 第四节色彩应用 1.色彩 2.明度 3.色彩限制 4.黑白 第五节图例的演化 1.人与人
4 (三)思考与实践 1. 信息的本质是什么? 2. 信息可视化为什么会越来越重要?其背后影响的原因是什么? 3. 信息可视化有哪些不同的形式?数字信息可视化的有哪些常用的形式? 4. 据你所知,实现信息可视化的方法与工具有哪些? 5. 在数据智能时代,信息可视化设计的职业伦理与社会责任是什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 讲授法 2. 实例法 3. 小组讨论 4. 多媒体教学 5. 课堂练习 6. 调查研究 第二章 信息可视化定性 (一)目的与要求 1.对信息可视化的定性理解 2.信息可视化的作用与惯例 3.弄懂信息可视化的临近度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线条 1.细线 2.粗线 3.面 第二节 形状 4.引导 5.误导\灰度\图例的演化 第三节 图形含义 第四节 色彩应用 1.色彩 2.明度 3.色彩限制 4.黑白 第五节 图例的演化 1.人与人
2.人与物 3.产品关联 第六节协助符号 第七节视角、空间和时间 1.视角 2.空间 3.时间 第八节导航:书与屏幕 第九节信息解释 1.信息解释的方法 2.信息解释的作用 (三)思考与实践 1.信息的定性是什么? 2.信息可视化定性的作用是什么? 3.信息可视化定性有哪些常见发方法? 4.实践训练:优秀信息可视化定性的案例分析? 5.如何用辩证法对信息进行定性?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讲授法 2.实例法 3.小组讨论 4.多媒体教学 5.课堂练习 6.调查研究 第三章信息可视化定量 (一)目的与要求 1.对信息可视化的定量理解 2.信息可视化的作用与惯伤 3.弄懂信息可视化的临析度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信息加载 1.信息过载 2.信息过多 3.数字过多
5 2.人与物 3.产品关联 第六节 协助符号 第七节 视角、空间和时间 1.视角 2.空间 3.时间 第八节 导航:书与屏幕 第九节 信息解释 1.信息解释的方法 2.信息解释的作用 (三)思考与实践 1. 信息的定性是什么? 2. 信息可视化定性的作用是什么? 3. 信息可视化定性有哪些常见发方法? 4. 实践训练:优秀信息可视化定性的案例分析? 5. 如何用辩证法对信息进行定性?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 讲授法 2. 实例法 3. 小组讨论 4. 多媒体教学 5. 课堂练习 6. 调查研究 第三章 信息可视化定量 (一)目的与要求 1.对信息可视化的定量理解 2.信息可视化的作用与惯例 3.弄懂信息可视化的临近度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信息加载 1.信息过载 2.信息过多 3.数字过多
a)利用“模式复制”的方式处理原图表 b) 利用“分页”方式拆分原图表 c) 利用“设立子层级”的方式重构原图表 第三节空间维度对比 1.O维一 2.一维 一线 3,二维一一面 4.三维 一体 5.四维一一时空 第四节面积定量 第五节替换 第六节数字的完整性 1.一般含义的数字 2.有特定意义的数字 第七节统计地图 1.统计方法 2.减少千扰元素 3.人均的权重 4.数据比例尺 第八节相对和绝对 第九节多轴图表 第十节度量和比例 (三)思考与实践 1.信息的定量是什么? 2.信息可视化定量起什么样的作用? 3.信息可视化定量有哪些常见发方法? 4.实践练习:校园活动信息中可以出现哪些可视化定量?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讲授法 2.实例法 3.小组讨论 4.多煤体教学 5.课堂练习 6.调查研究 6
6 a) 利用 “模式复制”的方式处理原图表 b) 利用“分页”方式拆分原图表 c) 利用“设立子层级”的方式重构原图表 第三节 空间维度对比 1.〇维——点 2.一维——线 3.二维——面 4.三维——体 5.四维——时空 第四节 面积定量 第五节 替换 第六节 数字的完整性 1.一般含义的数字 2.有特定意义的数字 第七节 统计地图 1.统计方法 2.减少干扰元素 3.人均的权重 4.数据比例尺 第八节 相对和绝对 第九节 多轴图表 第十节 度量和比例 (三)思考与实践 1. 信息的定量是什么? 2. 信息可视化定量起什么样的作用? 3. 信息可视化定量有哪些常见发方法? 4. 实践练习:校园活动信息中可以出现哪些可视化定量?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 讲授法 2. 实例法 3. 小组讨论 4. 多媒体教学 5. 课堂练习 6. 调查研究
第四章信息可视化的结构模型 (一)目的与要求 1.信息可视化的结构模型作用 2.信息可视化结构模型的类型 3.信息可视化结构模型的选用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信息图的分类 1.空间类(地图类)信息图 2.对比类信息图 3.关系类信息图 4.分解说明类信息图 5.统计类信息图 6.分组类信息图 7,流程类信息图 第二节灵感与创意 1.灵感的来源 a) 来自于生活的细微 b) 来自于他人的作品 c) 来自于酝酿和迸发 2.创意的思维 巧用“借代”的手法 b)学会“隐喻”技巧 c) 尝试适当的“夸张 d) 活用拟人手法 第三节信息可视化的设计准侧 1.简单易懂、取其精华 2.表达准确、清晰明了 3.视线流动、遵循习惯 4.吸引眼球、引发共鸣 5.减少文字、以图秒储 第四节信息图的设计流程 (三)思考与实践 1.信息表达的结构模型是什么? 2.信息可视化结构模型起什么样的作用? 3.信息可视化结构模型有哪些常见的形式? 7
7 第四章 信息可视化的结构模型 (一)目的与要求 1.信息可视化的结构模型作用 2.信息可视化结构模型的类型 3.信息可视化结构模型的选用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信息图的分类 1.空间类(地图类)信息图 2.对比类信息图 3.关系类信息图 4.分解说明类信息图 5.统计类信息图 6.分组类信息图 7.流程类信息图 第二节 灵感与创意 1.灵感的来源 a) 来自于生活的细微 b) 来自于他人的作品 c) 来自于酝酿和迸发 2.创意的思维 a) 巧用“借代”的手法 b) 学会“隐喻”技巧 c) 尝试适当的“夸张” d) 活用拟人手法 第三节 信息可视化的设计准则 1.简单易懂、取其精华 2.表达准确、清晰明了 3.视线流动、遵循习惯 4.吸引眼球、引发共鸣 5.减少文字、以图秒懂 第四节 信息图的设计流程 (三)思考与实践 1. 信息表达的结构模型是什么? 2. 信息可视化结构模型起什么样的作用? 3. 信息可视化结构模型有哪些常见的形式?
4.实践练习:校园活动信息定量后可以选用哪些可视化结构模型?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讲授法 2.实例法 3.小组讨论 4.多媒体教学 5.课堂练习 6.调查研究 第五章版面创意与可视化设计要素 (·)目的与要求 1.信息可视化设计要素的认识 2.信息可视化设计要素的用法 3.信息可视化设计要素的实践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柱状图与条形图 多项数值 1.了解柱状图与条形图 2.柱状图与条形图的应用 第二节折线图与面积图 表现事态 1,了解折线图与面积图 2.折线图与面积图的运用 第三节饼状图与圆环图 一展现比例 1.了解饼状图与圆环图 2.饼状图与圆环图的运用 第四节散点图与气泡图 分析变量 1.了解散点图与气泡图 2.散点图与气泡图的运用 第五节信息图中的版面要素 1.准确把握观者的视觉习惯 2.信息图中的对称型版面 3.信息图中的曲线型版面 4.信息图中的重复型网格版面 5.信息图中的分型版面 第六节信息到图元素的转换 1.图元素与图形
8 4. 实践练习:校园活动信息定量后可以选用哪些可视化结构模型?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 讲授法 2. 实例法 3. 小组讨论 4. 多媒体教学 5. 课堂练习 6. 调查研究 第五章 版面创意与可视化设计要素 (一)目的与要求 1.信息可视化设计要素的认识 2.信息可视化设计要素的用法 3.信息可视化设计要素的实践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柱状图与条形图——多项数值 1.了解柱状图与条形图 2.柱状图与条形图的应用 第二节 折线图与面积图——表现事态 1.了解折线图与面积图 2.折线图与面积图的运用 第三节 饼状图与圆环图——展现比例 1.了解饼状图与圆环图 2.饼状图与圆环图的运用 第四节 散点图与气泡图——分析变量 1.了解散点图与气泡图 2.散点图与气泡图的运用 第五节 信息图中的版面要素 1.准确把握观者的视觉习惯 2.信息图中的对称型版面 3.信息图中的曲线型版面 4.信息图中的重复型网格版面 5.信息图中的分割型版面 第六节 信息到图元素的转换 1.图元素与图形
2.抽象图形的转换 3。直接转换与间接转换 4.信息关系的转换 第七节图元素的运用技巧 1.信息图中的图片裁剪技巧 2.信息图中的图形创意 a. 同构图形 b. 异构图形 渐变图形 d. 聚形图形 异影图形 3.保特统一的图形风格 4.图元素的视角设定 第八节信息图中的文字要索 1.文字的提炼 2.数据的整理 3.了解字体的选择技巧 4.强调重点文字的技巧 5.图文转换的创意 6.改变文字材质 第九节信息图中的色彩要素 1.色彩性格分析 2.还原物象本色 3,不同关系下的色彩搭配 4.从受众的角度挑选配色 5.不同主题下的视图配色 (三)思考与实践 1.以上述所列举的10条信息为线索,进行更加详细的信息收集。 2.根据信息的分组数量,将版面分割成多个区域,用于陈列各组信息。 3.根据每组信息所描述的场景内容,绘制出相应的场景图形,实现信息 到图形的转换 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各组图形在整体风格的统一。 4.为文字选择合理的字体,注意风格化与易读性的协调 5.根据不同的场景情况,来制订不同的配色方案,但最好选择一些亮丽
9 2.抽象图形的转换 3.直接转换与间接转换 4.信息关系的转换 第七节 图元素的运用技巧 1.信息图中的图片裁剪技巧 2.信息图中的图形创意 a. 同构图形 b. 异构图形 c. 渐变图形 d. 聚形图形 e. 异影图形 3.保持统一的图形风格 4.图元素的视角设定 第八节 信息图中的文字要素 1.文字的提炼 2.数据的整理 3.了解字体的选择技巧 4.强调重点文字的技巧 5.图文转换的创意 6.改变文字材质 第九节 信息图中的色彩要素 1.色彩性格分析 2.还原物象本色 3.不同关系下的色彩搭配 4.从受众的角度挑选配色 5.不同主题下的视图配色 (三)思考与实践 1. 以上述所列举的 10 条信息为线索,进行更加详细的信息收集。 2. 根据信息的分组数量,将版面分割成多个区域,用于陈列各组信息。 3. 根据每组信息所描述的场景内容,绘制出相应的场景图形,实现信息 到图形的转换。 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各组图形在整体风格的统一。 4. 为文字选择合理的字体,注意风格化与易读性的协调。 5. 根据不同的场景情况,来制订不同的配色方案,但最好选择一些亮丽
清爽的用色,以体现出夏威夷的休闲、爽朗。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讲授法 2.实例法 3.小组讨论 4.多媒体教学 5.课堂练习 6.调查研究 第六章信息可视化作品创作 (·)目的与要求 1.信息可视化设计要素的认识 2.信息可视化设计要素的用法 3.信息可视化设计要素的实践 (二)教学内容 学生实践操作,教师辅导。 .结合Excel,Hanabi,Processing,Mugeda,Python等视觉化生成工 具进行命题创作 2。对接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主题内容设计,体验数字艺术,传播 生能量 3.按照大赛提交标准创作、输出 4.将课程成果提交参赛 (五)思考与实践 1.确定主题与意义。 2.获取信息、分析、定性与定量 3.根据大赛具体类别主题内容设计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1.讲授法 2.实例法 3.小组讨论 4.多媒体教学 5课堂练习 6.调查研究 10
10 清爽的用色,以体现出夏威夷的休闲、爽朗。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 讲授法 2. 实例法 3. 小组讨论 4. 多媒体教学 5. 课堂练习 6. 调查研究 第六章 信息可视化作品创作 (一)目的与要求 1.信息可视化设计要素的认识 2.信息可视化设计要素的用法 3.信息可视化设计要素的实践 (二)教学内容 学生实践操作,教师辅导。 1.结合 Excel,Hanabi,Processing,Mugeda,Python 等视觉化生成工 具进行命题创作 2. 对接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主题内容设计,体验数字艺术,传播 生能量 3.按照大赛提交标准创作、输出 4.将课程成果提交参赛 (五)思考与实践 1. 确定主题与意义。 2. 获取信息、分析、定性与定量 3. 根据大赛具体类别主题内容设计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1. 讲授法 2. 实例法 3. 小组讨论 4. 多媒体教学 5. 课堂练习 6. 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