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测量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141403 课程名称:普通测量学 英文名称:Surveying and Mapping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48 学分:3 适用对象: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地图学、高等数学 二、课程简介 《普通测量学》是土地资源管理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目的是通过 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测量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普通测量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能正确使 用常用的仪器和工具,初步掌握标高投影的基本知识和识读地形图的初步能力。 三、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 (一)教学环节安排 1.课堂讲授 要求重点内容详细讲解,难点的内容尽量安排课堂练习,测量方法尽量安 排课堂实验。应注意讲解课程内容融入思政元素,并多结合测区的实际情况 2.自学安排 要求学生对重点内容进行课前自学,一些了解性的内容尽量安排学生自 学。应注意让学生将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应尽快给予解答, 3、实践(测量实验与实习)环节 测量实验与实习,一方面是为了验证、巩固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另一方 面是熟悉测量仪器的构造和使用方法,培养学生进行测量工作的基本操作技能, 使学到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普通测量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141403 课程名称:普通测量学 英文名称:Surveying and Mapping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 时:48 学 分:3 适用对象: 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地图学、高等数学 二、课程简介 《普通测量学》是土地资源管理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目的是通过 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测量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普通测量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能正确使 用常用的仪器和工具,初步掌握标高投影的基本知识和识读地形图的初步能力。 三、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 (一) 教学环节安排 1. 课堂讲授 要求重点内容详细讲解,难点的内容尽量安排课堂练习,测量方法尽量安 排课堂实验。应注意讲解课程内容融入思政元素,并多结合测区的实际情况。 2. 自学安排 要求学生对重点内容进行课前自学,一些了解性的内容尽量安排学生自 学。应注意让学生将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应尽快给予解答。 3、实践(测量实验与实习)环节 测量实验与实习,一方面是为了验证、巩固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另一方 面是熟悉测量仪器的构造和使用方法,培养学生进行测量工作的基本操作技能, 使学到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4.习题内容和要求 通过做习题使学生深入理解所学内容,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题量: 绪论:测量学内容 1题 思政教育:中国测绘发展历史与现代测绘技术突破2题 水准测量:内业计算与成果整理 1-2题 角度测量:内业计算与成果整理 1-2题 直线定向:坐标方位角反算与推算 2题 测量误差:求平均值及中误差 2题 控制测量:内业计算与成果整理 2题 (二)教学工具及手段 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尽量采用现代的教学工具和手段,如:CA1 课件、多媒体课件、幻灯、投影等。 (三)教学目的 《普通测量学》是一门技术性基础课,特别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及灵活应 付现场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要求将中国优秀传统测绘文化、杜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等内容融入中国测绘发展史、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等课程教学 中,引导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求学生 增强对中国测绘发展历史和典型的测绘发展案例,如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 设的重大战略意义,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专业认同感;要求教师充分结合 现场情形讲解,并要安排一定课时的实习课,让学生亲自动手,增强其实际操 作能力:要求学生会使用计算机或计算器进行各种测量计算,并应具备一定的 绘图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1章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本课程主要内容、任务和学习方法,以及该课程国内外的测绘发展历史 尤其是中国测绘发展历史,了解该测量的前沿内容,重点介绍中国现代测绘技术 发展和突破,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荣誉感和认同感。理解地面点位的确定方 法和测量工作的程序、特点和要求。掌握测量学的定义及高程、大地水准面和独
4. 习题内容和要求 通过做习题使学生深入理解所学内容,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题量: 绪论:测量学内容 1 题 思政教育:中国测绘发展历史与现代测绘技术突破 2 题 水准测量:内业计算与成果整理 1-2 题 角度测量:内业计算与成果整理 1-2 题 直线定向:坐标方位角反算与推算 2 题 测量误差:求平均值及中误差 2 题 控制测量:内业计算与成果整理 2 题 (二) 教学工具及手段 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尽量采用现代的教学工具和手段,如:CAI 课件、多媒体课件、幻灯、投影等。 (三) 教学目的 《普通测量学》是一门技术性基础课,特别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及灵活应 付现场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要求将中国优秀传统测绘文化、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等内容融入中国测绘发展史、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等课程教学 中,引导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求学生 增强对中国测绘发展历史和典型的测绘发展案例,如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 设的重大战略意义,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专业认同感;要求教师充分结合 现场情形讲解,并要安排一定课时的实习课,让学生亲自动手,增强其实际操 作能力;要求学生会使用计算机或计算器进行各种测量计算,并应具备一定的 绘图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1章 绪论 (一) 目的与要求 了解本课程主要内容、任务和学习方法,以及该课程国内外的测绘发展历史, 尤其是中国测绘发展历史,了解该测量的前沿内容,重点介绍中国现代测绘技术 发展和突破,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荣誉感和认同感。理解地面点位的确定方 法和测量工作的程序、特点和要求。掌握测量学的定义及高程、大地水准面和独
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列的概念。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图说中国测绘历史: 1.1中国传统测绘文化及发展史 12北斗导航系统建设(守护崛起大国安全、托起航天强国梦想) 1.3军事测绘概况 第二节测量学的任务: 第三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第四节地球常用的坐标系统: 第五节地面点位的确定原理: 第六节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 (三)思考与实贱 北斗导航系统建设的国家安全、航天强国的战略意义。 高程、大地水准面及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列的概念。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讲授、使用多媒体教学、开展分组讨论。 第2章水准测量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水准仪的构造、检验和校正方法及水准测量误差来源及消减方法。理 解高程概念、高程测量的基本方法(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及水准测量的原理。 了解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背后的中国故事。学握水准仪的使用方法、水准测量的 实施方法及内业数据处理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水准测量的原理: 第二节水准仪和水准尺: 第三节水准测量方法: 第四节水准测量成果计算: 第五节微倾式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第六节水准测量误差及其消减方法:
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列的概念。 (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图说中国测绘历史; 1.1 中国传统测绘文化及发展史 1.2 北斗导航系统建设(守护崛起大国安全、托起航天强国梦想) 1.3 军事测绘概况 第二节 测量学的任务; 第三节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第四节 地球常用的坐标系统; 第五节 地面点位的确定原理; 第六节 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 (三) 思考与实践 北斗导航系统建设的国家安全、航天强国的战略意义。 高程、大地水准面及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列的概念。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讲授、使用多媒体教学、开展分组讨论。 第2章 水准测量 (一) 目的与要求 了解水准仪的构造、检验和校正方法及水准测量误差来源及消减方法。理 解高程概念、高程测量的基本方法(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及水准测量的原理。 了解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背后的中国故事。掌握水准仪的使用方法、水准测量的 实施方法及内业数据处理方法。 (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水准测量的原理; 第二节 水准仪和水准尺; 第三节 水准测量方法; 第四节 水准测量成果计算; 第五节 微倾式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第六节 水准测量误差及其消减方法;
第七节精密水准仪与水准尺: 第八节自动安平水准仪和激光扫平仪。 第九节《珠峰高程测量》:再测世界之嫩!珠峰测量背后的中国故事 (三)思考与实践 1、水准测量的原理、水准测量的实施方法及内业数据处理方法。 2、水准仪的检验和校正方法。 3、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原理及意义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讲授、使用多媒体教学、开展分组验证性实验。 第3章角度测量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经纬仪的构造、使用、检验方法以及角度测量的误差来源及消减方法。 理解水平角、竖直角的概念。掌握水平角、竖直角的测量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角度测量原理: 第二节光学经纬仪: 第三节光学经纬仪读数装置和操作使用: 第四节水平角和竖直角测量方法: 第五节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 第六节角度测量误差分析及注意事项: 第七节电子经纬仪 (三)思考与实践 1、水平角、竖直角的测量方法, 2、角度测量的误差来源及消减方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讲授、使用多媒体教学、开展分组验证性实验
第七节 精密水准仪与水准尺; 第八节 自动安平水准仪和激光扫平仪。 第九节 《珠峰高程测量》:再测世界之巅!珠峰测量背后的中国故事 (三) 思考与实践 1、水准测量的原理、水准测量的实施方法及内业数据处理方法。 2、水准仪的检验和校正方法。 3、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原理及意义。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讲授、使用多媒体教学、开展分组验证性实验。 第3章 角度测量 (一) 目的与要求 了解经纬仪的构造、使用、检验方法以及角度测量的误差来源及消减方法。 理解水平角、竖直角的概念。掌握水平角、竖直角的测量方法。 (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角度测量原理; 第二节 光学经纬仪; 第三节 光学经纬仪读数装置和操作使用; 第四节 水平角和竖直角测量方法; 第五节 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 第六节 角度测量误差分析及注意事项; 第七节 电子经纬仪。 (三) 思考与实践 1、水平角、竖直角的测量方法。 2、角度测量的误差来源及消减方法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讲授、使用多媒体教学、开展分组验证性实验
第4章距离测量及直线定向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距离测量的光电测距法、GPS相对定位及直线定向其他方法(真方 位角、磁方位角法)。理解水平距离、方位角的概念。掌握水平距离测量的精密 钢尺量距法及坐标方位角的计算与推算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纲尺量距: 第二节纲尺量距误差及注意事项: 第三节视距测量: 第四节电磁波测距。 (三)思考与实践 1、坐标方位角的计算与推算方法。 2、光电测距原理。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讲授、使用多媒体教学、开展分组验证性实验 第5章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基本知识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误差传播定律、加权平均值及中误差以及误差理论的应用。理解误差、 观测精度、观测条件、偶然误差、系统误差、中误差及相对误差等概念。掌握确 定最可靠值的方法及如何进行精度评定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观测误差概述: 第二节衡量观测值精度的标准 第三节误差传播定律: 第四节等精度直接观测平差: 第五节不等精度直接观测平差
第4章 距离测量及直线定向 (一) 目的与要求 了解距离测量的光电测距法、GPS相对定位及直线定向其他方法(真方 位角、磁方位角法)。理解水平距离、方位角的概念。掌握水平距离测量的精密 钢尺量距法及坐标方位角的计算与推算方法。 (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纲尺量距; 第二节 纲尺量距误差及注意事项; 第三节 视距测量; 第四节 电磁波测距。 (三) 思考与实践 1、坐标方位角的计算与推算方法。 2、光电测距原理。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讲授、使用多媒体教学、开展分组验证性实验。 第5章 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基本知识 (一) 目的与要求 了解误差传播定律、加权平均值及中误差以及误差理论的应用。理解误差、 观测精度、观测条件、偶然误差、系统误差、中误差及相对误差等概念。掌握确 定最可靠值的方法及如何进行精度评定的方法。 (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观测误差概述; 第二节 衡量观测值精度的标准; 第三节 误差传播定律; 第四节 等精度直接观测平差; 第五节 不等精度直接观测平差
(三)思考与实践 1、确定最可靠值的方法及如何进行精度评定的方法。 2、误差传播定律、加权平均值及中误差。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讲授、使用多媒体教学、开展分组讨论。 第6章小地区控制测量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前方交会、后方交会。理解控制测量、导线测量、三角测量的概念。 掌握导线测量内、外业工作的全部内容。了解卫星定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 国家GPS控制网的建立,GPS测图等。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控制测量概述: 第二节直线定向与坐标正反算: 第三节导线测量: 第四节小三角测量: 第五节交会定点: 第六节三四等水准测量: 第七节三角高程。 (三)思考与实践 重点:导线测量内、外业工作,GPS测量的原理。 难点:导线测量内业计算,GPS测图,以及差分方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讲授、使用多媒体教学、开展分组验证性实验。 第7章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一)目的与要求 重点学握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工作,了解全站仪数字化测图
(三) 思考与实践 1、确定最可靠值的方法及如何进行精度评定的方法。 2、误差传播定律、加权平均值及中误差。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讲授、使用多媒体教学、开展分组讨论。 第6章 小地区控制测量 (一) 目的与要求 了解前方交会、后方交会。理解控制测量、导线测量、三角测量的概念。 掌握导线测量内、外业工作的全部内容。了解卫星定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 国家 GPS 控制网的建立,GPS 测图等。 (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控制测量概述; 第二节 直线定向与坐标正反算; 第三节 导线测量; 第四节 小三角测量; 第五节 交会定点; 第六节 三四等水准测量; 第七节 三角高程。 (三) 思考与实践 重点:导线测量内、外业工作,GPS 测量的原理。 难点:导线测量内业计算,GPS 测图,以及差分方法。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讲授、使用多媒体教学、开展分组验证性实验。 第7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一) 目的与要求 重点掌握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工作,了解全站仪数字化测图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第二节碎部点平面位置的测绘方法: 第三节经纬仪测绘法: 第四节平板仪测图: 第五节地形图的绘制: 第六节全站仪数字化测图: 第七节舫空摄影测量: 第八节地籍图测绘。 (三)重点与难点 1、地形图测绘的全站仪坐标测量的程序及立尺点的选取方法 2、立尺点的选取方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讲授、使用多媒体教学、开展分组验证性实验。 第8章数字化测图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数字化测图的方法、特点:数字化测图的软、硬件环境:数字化测图 的作业流程。掌握数字化测图野外数据采集、利用CASS数字化测图软件成图及 地图扫描数字化的基本技能。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数字化测图的方法、特点: 第二节数字化测图的软、硬件环境: 第三节数字化测图的作业流程。 (三)思考与实践 1、数字化测图的作业流程。 2、数字化测图的作业流程。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讲授、使用多媒体教学、开展分组验证性实验
(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第二节 碎部点平面位置的测绘方法; 第三节 经纬仪测绘法; 第四节 平板仪测图; 第五节 地形图的绘制; 第六节 全站仪数字化测图; 第七节 舫空摄影测量; 第八节 地籍图测绘。 (三) 重点与难点 1、地形图测绘的全站仪坐标测量的程序及立尺点的选取方法。 2、立尺点的选取方法。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讲授、使用多媒体教学、开展分组验证性实验。 第8章 数字化测图 (一) 目的与要求 了解数字化测图的方法、特点;数字化测图的软、硬件环境;数字化测图 的作业流程。掌握数字化测图野外数据采集、利用 CASS 数字化测图软件成图及 地图扫描数字化的基本技能。 (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数字化测图的方法、特点; 第二节 数字化测图的软、硬件环境; 第三节 数字化测图的作业流程。 (三) 思考与实践 1、数字化测图的作业流程。 2、数字化测图的作业流程。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讲授、使用多媒体教学、开展分组验证性实验
第9章地形图应用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地形图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理解解析法确定多边形的面积。掌握地 形图在工程建设中的各项应用内容。 (二)教学内容 地形图阅读;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按设计线路绘制纵断面图:按限制 坡度在地形图上选线:确定汇水面积:平整场地中的士石方估算。 (三)思考与实践 1、地形图在工程建设中的各项应用内容。 2、解析法确定多边形的面积。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讲授、使用多媒体教学、开展分组验证性实验。 五、各章节学时分配 序号 教学内容 理论学时 实验学时 绪论 2 0 水准测量 三 角度测量 3 四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五 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知识 2 0 六 小地区控制测量 3 3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3 9 数字化测图 2 6 九.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应用 2 3 合计 18 30
第9章 地形图应用 (一) 目的与要求 了解地形图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理解解析法确定多边形的面积。掌握地 形图在工程建设中的各项应用内容。 (二) 教学内容 地形图阅读;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按设计线路绘制纵断面图;按限制 坡度在地形图上选线;确定汇水面积;平整场地中的土石方估算。 (三) 思考与实践 1、地形图在工程建设中的各项应用内容。 2、解析法确定多边形的面积。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讲授、使用多媒体教学、开展分组验证性实验。 五、各章节学时分配 序号 教 学 内 容 理论学时 实验学时 一 绪论 2 0 二 水准测量 1 3 三 角度测量 1 3 四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2 3 五 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知识 2 0 六 小地区控制测量 3 3 七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3 9 八 数字化测图 2 6 九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应用 2 3 合计 18 30
学环节 讲 习题 讨 教学时数 实验 其他教 学环节 课程内容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水准测量 第三章角度测量 第四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2 第五章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知识 2 第六章小地区控制测量 3 6 第七章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9 12 第八章数字化测图 2 6 8 第九章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应用 3 合计 18 0 48 六、考试形式及要求 (一)考核方式 形式:闭卷 (二)成绩构成 平时成绩单10%、实验20%、期末考试70%。 (三)成绩考核标准 考试的内容着重检查学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实际应用能力和思想政治表现,侧重于学生能力的考核。考试课成绩评定由平 时成绩、实验成绩、期末成绩等几部分组成,采用12:7计分标准,实行百分 制。 七、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选用教材 《测量学》顾孝烈等,同济大学出版社,2014 2.教学参考书 [山现代普通测量学,王依等,清华大学出行社,2003
教学环节 教学时数 课程内容 讲 课 习 题 课 讨 论 课 实验 其他教 学环节 小 计 第一章 绪论 3 2 第二章 水准测量 2 3 4 第三章 角度测量 1 3 4 第四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2 3 5 第五章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知识 2 2 第六章 小地区控制测量 2 3 6 第七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2 9 12 第八章 数字化测图 2 6 8 第九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应用 2 3 5 合计 18 30 48 六、考试形式及要求 (一)考核方式 形式:闭卷 (二)成绩构成 平时成绩单 10%、实验 20%、期末考试 70%。 (三)成绩考核标准 考试的内容着重检查学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实际应用能力和思想政治表现,侧重于学生能力的考核。考试课成绩评定由平 时成绩、实验成绩、期末成绩等几部分组成,采用 1:2:7 计分标准,实行百分 制。 七、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选用教材 《测量学》顾孝烈等,同济大学出版社,2014 2.教学参考书 [1] 现代普通测量学,王侬等,清华大学出行社,2003
[2]现代测量学,李天文等,科学出版社,2010 [3)中国大学慕课-测量学课程思政(西南科技大学),网址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preview/SWUST-1206811811?tid=12071 54213 八、其他说明 大纲修订人: 陈少沛 修订日期:2021.11.30 大纲审定人: 朱孟珏 审定日期:2021.12.30
[2] 现代测量学,李天文等,科学出版社,2010 [3] 中 国 大 学 慕 课 - 测 量 学 课 程 思 政 ( 西 南 科 技 大 学 ) , 网 址 :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preview/SWUST-1206811811?tid=12071 54213 八、其他说明 大纲修订人: 陈少沛 修订日期:2021.11.30 大纲审定人: 朱孟珏 审定日期:2021.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