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112003 课程名称:地籍管理学 英文名称:Cadastral Management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时:48 学 分:3.0 适用对象:士地资源管理专业二年级学生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简介 《地籍管理学》课程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地籍管理学系 统地阐述了地籍管理的基本原则,工作程序及管理方法,论述了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地籍调查、土地条件调查、土地分等定级、土地登记、土地统计的基本原理。在地籍 管理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中,都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能力的培养, 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今后在不动产管理、土地调查、地籍调查与测量、土地规划 的工作与实践提供基础。 The course of cadastral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basic course for land resource management major.The course of cadastral management curriculum systematically expound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cadastral management,principles and methods.This course deals with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land use survey,cadastral survey,land condition survey,land grading,land registration and land statistics.Through the teaching of cadastral management course,students should have a more systematic understanding and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basic concepts,theories and methods of cadastral management.In the each teaching link of cadastral management courses,they should be in imparting knowledge at the same time,pay attention to tudentsability to practice training.For related major students provide the basis of jobs about estate management,land survey,cadastral survey,land planning and measurement work and provide in the future.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的基本要求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地籍管理
1 《地籍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112003 课程名称:地籍管理学 英文名称:Cadastral Management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 时: 48 学 分: 3.0 适用对象: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二年级学生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简介 《地籍管理学》课程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地籍管理学系 统地阐述了地籍管理的基本原则,工作程序及管理方法,论述了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地籍调查、土地条件调查、土地分等定级、土地登记、土地统计的基本原理。在地籍 管理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中,都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能力的培养, 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今后在不动产管理、土地调查、地籍调查与测量、土地规划 的工作与实践提供基础。 The course of cadastral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basic course for land resource management major. The course of cadastral management curriculum systematically expound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cadastral management, principles and methods. This course deals with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land use survey, cadastral survey, land condition survey, land grading, land registration and land statistics. Through the teaching of cadastral management course, students should have a more systematic understanding and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basic concepts,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cadastral management.In the each teaching link of cadastral management courses,they should be in imparting knowledge at the same time, pay attention to studentsˊability to practice training。For related majors ˊ students provide the basis of jobs about estate management, land survey, cadastral survey, land planning and measurement work and provide in the future.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的基本要求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地籍管理
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把握地籍管理的基本内容、基本原则和手段, 全面系统地掌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地籍调查、土地条件调查、土地分等定级、土地 登记、土地统计的基本原理、内容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理论研究能力和实际操作 能力,并学会运用一定的方法来解决地籍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本课程教学,要求学生 首先具备经济学、管理学、测量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并在学习过程中注重 理论学习和研究与实践操作的结合:课内教材学习与课外参考书籍自学及文献资料查 阅的结合。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 不可割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 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讲地籍管理总论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地籍与地籍管理的基本概念、分类及作用:了解从古至今不同历史时 期地籍的发展特点:掌握地籍的基本要素:对地籍管理与相关学科的 关系形成一定程度的了解或认识。 (二)教学内容 1地籍与地籍管理概述 1.1地籍的概念 1.2地籍的分类 1.3地籍的功能与作用 1.4地籍制度 1.5地籍管理在现实中的认知与应用 2地籍管理概述 2.1地籍管理的研究对象 22地籍管理的内容体系 2.3地籍管理的基础理论 2.4地籍管理的研究方法 3我国地籍管理的历史沿革 3.1 早期地籍管理 3.2民国初期的地籍管理 3.3 近代台湾地区的地籍管理 3.4社会主义地籍管理的立牛和发展 4国外地籍管理制度概述 2
2 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把握地籍管理的基本内容、基本原则和手段, 全面系统地掌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地籍调查、土地条件调查、土地分等定级、土地 登记、土地统计的基本原理、内容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理论研究能力和实际操作 能力,并学会运用一定的方法来解决地籍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本课程教学,要求学生 首先具备经济学、管理学、测量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并在学习过程中注重 理论学习和研究与实践操作的结合;课内教材学习与课外参考书籍自学及文献资料查 阅的结合。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 不可割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 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讲 地籍管理总论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地籍与地籍管理的基本概念、分类及作用;了解从古至今不同历史时 期地籍的发展特点;掌握地籍的基本要素;对地籍管理与相关学科的 关系形成一定程度的了解或认识。 (二)教学内容 1 地籍与地籍管理概述 1.1 地籍的概念 1.2 地籍的分类 1.3 地籍的功能与作用 1.4 地籍制度 1.5 地籍管理在现实中的认知与应用 2 地籍管理概述 2.1 地籍管理的研究对象 2.2 地籍管理的内容体系 2.3 地籍管理的基础理论 2.4 地籍管理的研究方法 3 我国地籍管理的历史沿革 3.1 早期地籍管理 3.2 民国初期的地籍管理 3.3 近代台湾地区的地籍管理 3.4 社会主义地籍管理的产生和发展 4 国外地籍管理制度概述
4.1国外地籍制度发展概述 4.2俄罗斯国家地籍系统 4.3德国自动化地籍系统 4.4日本地籍调查系统 (三)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了解世情国 情党情民情,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坚定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四)思考与实践 1、地籍与地籍管理在现实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2、思考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国家地籍制度发展的特点。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典型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及自学指导法相结合,教学媒体应 用。本课程教学手段包括:基本教材、多媒体课件和视频录像,其中,基本教材作 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系统全面地反映了本课程的全部内容,其 他辅助材料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方法性的指导以巩固和强化学生对土地资源管理 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和学习积极性。 第二讲我国土地产权制度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产权的基本概念,对动产与不动产、物权与债权的区别有所理解:了 解中国从古至今地权制度的历史演变:掌握我国现行的土地产权体系 和基本特性,对我国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有所思考。 (二)教学内容 1产权的概念及体系 1.1产权的概念 1.2动产与不动产 1.3立权规范体系 1.4现代产权发展趋势 2我国地权制度的历史变迁 2.1我国古代地权制度 2.2民国时期地的地权制度 2.3我国现代地权制度的建立 3中国现代土地产权体系 3.1土地所有权
3 4.1 国外地籍制度发展概述 4.2 俄罗斯国家地籍系统 4.3 德国自动化地籍系统 4.4 日本地籍调查系统 (三)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了解世情国 情党情民情,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坚定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四)思考与实践 1、地籍与地籍管理在现实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2、思考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国家地籍制度发展的特点。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典型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及自学指导法相结合,教学媒体应 用。 本课程教学手段包括:基本教材、多媒体课件和视频录像,其中,基本教材作 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系统全面地反映了本课程的全部内容,其 他辅助材料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方法性的指导以巩固和强化学生对土地资源管理 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和学习积极性。 第二讲 我国土地产权制度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产权的基本概念,对动产与不动产、物权与债权的区别有所理解;了 解中国从古至今地权制度的历史演变;掌握我国现行的土地产权体系 和基本特性,对我国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有所思考。 (二)教学内容 1 产权的概念及体系 1.1 产权的概念 1.2 动产与不动产 1.3 产权规范体系 1.4 现代产权发展趋势 2 我国地权制度的历史变迁 2.1 我国古代地权制度 2.2 民国时期地的地权制度 2.3 我国现代地权制度的建立 3 中国现代土地产权体系 3.1 土地所有权
3.2土地使用权 3.3土地他物权 3.4土地产权制度的思考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引导学生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提高个人的爱国、敬业、 诚信、友善修养,自觉把小我融入大我,不断追求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和 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 觉行动。 (四)思考与实践 1、简述物权与债权的辩证关系。 2、谈谈对我国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典型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及自学指导法相结合,教学媒体应 用。本课程教学手段包括:基本教材、多媒体课件和视频录像,其中,基本教材作 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系统全面地反映了本课程的全部内容,其 他辅助材料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方法性的指导以巩固和强化学生对土地资源管理 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和学习积极性。 第三讲土地所有权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土地所有权的内涵与特征,熟悉国有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的 概念、主体与客体、获得与灭失,以及它们之间的确认原则:理解建 筑物区分所有权中专有部分和共有部分的权利义务。能够结合实际案 例,分析国有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所有权、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确 认。 (二)教学内容 1 土地所有权概述 1.1士地所有权的概 1.2土地所有权的主客体 1.3土地所有权的内容 1.4土地所有权的特性 2国家土地所有权 2.1国家土地所有权的概念 2.2国家土地所有权的行使主体 2.3国家土地所有权的客体 4
4 3.2 土地使用权 3.3 土地他物权 3.4 土地产权制度的思考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引导学生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提高个人的爱国、敬业、 诚信、友善修养,自觉把小我融入大我,不断追求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和 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 觉行动。 (四)思考与实践 1、简述物权与债权的辩证关系。 2、谈谈对我国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典型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及自学指导法相结合,教学媒体应 用。 本课程教学手段包括:基本教材、多媒体课件和视频录像,其中,基本教材作 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系统全面地反映了本课程的全部内容,其 他辅助材料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方法性的指导以巩固和强化学生对土地资源管理 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和学习积极性。 第三讲 土地所有权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土地所有权的内涵与特征,熟悉国有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的 概念、主体与客体、获得与灭失,以及它们之间的确认原则;理解建 筑物区分所有权中专有部分和共有部分的权利义务。能够结合实际案 例,分析国有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所有权、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确 认。 (二)教学内容 1 土地所有权概述 1.1 土地所有权的概念 1.2 土地所有权的主客体 1.3 土地所有权的内容 1.4 土地所有权的特性 2 国家土地所有权 2.1 国家土地所有权的概念 2.2 国家土地所有权的行使主体 2.3 国家土地所有权的客体
2.4国家土地所有权的获得与灭失 2.5国家土地所有权的确认 3集体土地所有权 3.1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概念 3.2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行使主体 3.3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客体 3.4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获得与灭失 3.5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确认 4律销物区分所有权 4.1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概念 4.2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特征 4.3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组成 (三)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 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 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教育引导学生传承 中华文脉,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 (四)思考与实践 1、理解土地所有权的四项权能。 2、结合实际案例,理解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确认原则 3、结合实际案例,理解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内涵,以及专有所有权和共 有所有权的区别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典型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及自学指导法相结合,教学媒体应 用。本课程教学手段包括:基本教材、多煤体课件和视频录像,其中,基本教材作 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系统全面地反映了本课程的全部内容,其 他辅助材料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方法性的指导以巩固和强化学生对土地资源管理 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和学习积极性。 第四讲国有土地使用权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土地使用权的内涵与特征,熟悉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概念、主体与客体、 获得与灭失,以及确认原则:理解划拨、出让、租赁、转让国有土地 是有权的区别与联系:理解国有土地使用权主要方式与土地与房地产 开发程序的关联性:能够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确认。 (二)教学内容
5 2.4 国家土地所有权的获得与灭失 2.5 国家土地所有权的确认 3 集体土地所有权 3.1 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概念 3.2 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行使主体 3.3 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客体 3.4 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获得与灭失 3.5 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确认 4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4.1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概念 4.2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特征 4.3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组成 (三)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 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 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教育引导学生传承 中华文脉,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 (四)思考与实践 1、理解土地所有权的四项权能。 2、结合实际案例,理解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确认原则。 3、结合实际案例,理解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内涵,以及专有所有权和共 有所有权的区别。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典型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及自学指导法相结合,教学媒体应 用。 本课程教学手段包括:基本教材、多媒体课件和视频录像,其中,基本教材作 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系统全面地反映了本课程的全部内容,其 他辅助材料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方法性的指导以巩固和强化学生对土地资源管理 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和学习积极性。 第四讲 国有土地使用权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土地使用权的内涵与特征,熟悉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概念、主体与客体、 获得与灭失,以及确认原则;理解划拨、出让、租赁、转让国有土地 是有权的区别与联系;理解国有土地使用权主要方式与土地与房地产 开发程序的关联性;能够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确认。 (二)教学内容
1国有土地使用权概述 1.1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概念 1.2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内容与限制 1.3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取得方式 2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 2.1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概念 2.2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取得 2.3 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内容限制 2.4土地使用权划拨的程序 3出让有土地使用权 3.1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概念 3.2 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年限 33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方式 3.4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内容限制 3.5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终止 4租赁国有土地使用权 4.1租赁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概念 4.2相情国有十地使用权的取得 4.3 租赁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内容与限制 4.4租赁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终止 5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 5.1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概念 52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条件 5.3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特征 6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案例评价 (三)深入开展宪法法治教有。 教育引导学生学思践悟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牢固树立法治 观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理想和信念,深化对法治理念、法治原则、 重要法律概念的认知,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自身权利、参与社会公共事 务、化解矛盾纠纷的意识和能力。 (四)思考与实践 1、如何理解与计算土地与房屋产权年限。 2、结合土地使用权制度,思考土地与房地产开发的主要流程。 3、思考出让、划拨、租赁和转让的适用条件。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6
6 1 国有土地使用权概述 1.1 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概念 1.2 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内容与限制 1.3 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取得方式 2 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 2.1 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概念 2.2 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取得 2.3 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内容限制 2.4 土地使用权划拨的程序 3 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 3.1 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概念 3.2 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年限 3.3 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方式 3.4 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内容限制 3.5 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终止 4 租赁国有土地使用权 4.1 租赁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概念 4.2 租赁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取得 4.3 租赁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内容与限制 4.4 租赁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终止 5 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 5.1 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概念 5.2 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条件 5.3 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特征 6 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案例评价 (三)深入开展宪法法治教育。 教育引导学生学思践悟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牢固树立法治 观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理想和信念,深化对法治理念、法治原则、 重要法律概念的认知,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自身权利、参与社会公共事 务、化解矛盾纠纷的意识和能力。 (四)思考与实践 1、如何理解与计算土地与房屋产权年限。 2、结合土地使用权制度,思考土地与房地产开发的主要流程。 3、思考出让、划拨、租赁和转让的适用条件。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典型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及自学指导法相结合,教学媒体应 用。 本课程教学手段包括:基本教材、多媒体课件和视频录像,其中,基本教材作 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系统全面地反映了本课程的全部内容,其 他辅助材料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方法性的指导以巩固和强化学生对土地资源管理 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和学习积极性。 第五讲集体土地使用权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概念、主体与客体、获得与灭失,以及确认原则: 理解农用地、宅基地、乡镇企业用地、乡村公益用地各类土地使用权 的区别与联系:能够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的主要间题及发展建议,尤其是农地土地流转与违法建设相关内容。 (二)教学内容 1集体士地使用权概述 ,1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概念 1,2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类型 1.3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内容与限制 2农地使用权 2.1 农地使用权的概念 2.2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取得 23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内容限制 3宅基地使用权 3.1 宅基地使用权的概念 3.2宅基地使用权的权利 3.3 宅基地使用权的内容限制 4乡镇企业用地使用权 41 乡镇企业用地使用权的概 4.2乡镇企业用地使用权的内容 4乡村公益用地使用权 4.1乡村公益用地使用权的概念 4.2乡村公益用地使用权的内容 5我国土地产权制度的思考 5.1农村土地产权制度问题 5.2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发展趋势 6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案例评价 7
7 教学方法:讲授法、典型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及自学指导法相结合,教学媒体应 用。 本课程教学手段包括:基本教材、多媒体课件和视频录像,其中,基本教材作 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系统全面地反映了本课程的全部内容,其 他辅助材料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方法性的指导以巩固和强化学生对土地资源管理 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和学习积极性。 第五讲 集体土地使用权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概念、主体与客体、获得与灭失,以及确认原则; 理解农用地、宅基地、乡镇企业用地、乡村公益用地各类土地使用权 的区别与联系;能够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建议,尤其是农地土地流转与违法建设相关内容。 (二)教学内容 1 集体土地使用权概述 1.1 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概念 1.2 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类型 1.3 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内容与限制 2 农地使用权 2.1 农地使用权的概念 2.2 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取得 2.3 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内容限制 3 宅基地使用权 3.1 宅基地使用权的概念 3.2 宅基地使用权的权利 3.3 宅基地使用权的内容限制 4 乡镇企业用地使用权 4.1 乡镇企业用地使用权的概念 4.2 乡镇企业用地使用权的内容 4 乡村公益用地使用权 4.1 乡村公益用地使用权的概念 4.2 乡村公益用地使用权的内容 5 我国土地产权制度的思考 5.1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问题 5.2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发展趋势 6 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案例评价
(三)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 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并自觉实践各行业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增强职业责任 感,培养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诚实守信、公道办事、开拓创新的职业品 格和行为习惯。 (四)思考与实践 1、思考农用地、宅基地、乡镇企业用地、乡村公益用地使用权的适用条 件 2、思考我国农村现有土地产权制度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建议。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典型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及自学指导法相结合,教学媒体应 用。本课程教学手段包括:基本教材、多煤体课件和视频录像,其中,基本教材作 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系统全面地反映了本课程的全部内容,其 他辅助材料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方法性的指导以巩固和强化学生对土地资源管理 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和学习积极性。 第六讲土地他物权 (一)目的与要求 让学生系统了解土地他物权的构成体系:了解地役权(租赁权、抵押权) 的概念、取得方式、灭失形式:理解地役权(租赁权、抵押权)的内 容限制:重点掌握地役权与相邻权、土地租赁权与国有土地租赁、土 地抵押权与质权、留置权的区别联系:能够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土地 他物权的确认原则: (二)教学内容 1土地他物权概述 1.1土地他物权的概念 1.2土地他物权的类型 2土地地役权 2.1土地地役权的概念 2.2土地地役权的类型 2.3土地地役权的取得 2.4土地地役权的消灭 2.5土地地役权的内容很制 2.6土地地役权与相邻关系的差异 3土地租赁权 3.1土地租赁权的概念
8 (三)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 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并自觉实践各行业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增强职业责任 感,培养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诚实守信、公道办事、开拓创新的职业品 格和行为习惯。 (四)思考与实践 1、思考农用地、宅基地、乡镇企业用地、乡村公益用地使用权的适用条 件。 2、思考我国农村现有土地产权制度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建议。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典型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及自学指导法相结合,教学媒体应 用。 本课程教学手段包括:基本教材、多媒体课件和视频录像,其中,基本教材作 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系统全面地反映了本课程的全部内容,其 他辅助材料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方法性的指导以巩固和强化学生对土地资源管理 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和学习积极性。 第六讲 土地他物权 (一)目的与要求 让学生系统了解土地他物权的构成体系;了解地役权(租赁权、抵押权) 的概念、取得方式、灭失形式;理解地役权(租赁权、抵押权)的内 容限制;重点掌握地役权与相邻权、土地租赁权与国有土地租赁、土 地抵押权与质权、留置权的区别联系;能够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土地 他物权的确认原则。 (二)教学内容 1 土地他物权概述 1.1 土地他物权的概念 1.2 土地他物权的类型 2 土地地役权 2.1 土地地役权的概念 2.2 土地地役权的类型 2.3 土地地役权的取得 2.4 土地地役权的消灭 2.5 土地地役权的内容限制 2.6 土地地役权与相邻关系的差异 3 土地租赁权 3.1 土地租赁权的概念
3.2土地地役权的内容限制 4土地抵押权 4.1土地抵押权的概念 42土地抵押权的设定 4.3土地抵押权的实现与灭失 4.4土地抵押权的权利义务 5土地他物权的案例评价 (三)思考与实践 1、结合案例,思考土地相邻权和土地地役权的区别与联系。 2、结合案例,思考土地抵押权与质权、留置权的区别联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典型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及自学指导法相结合,教学媒体应 用。 本课程教学手段包括:基本教材、多媒体课件和视频录像,其中,基本教材作 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系统全面地反映了本课程的全部内容,其 他辅助材料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方法性的指导以巩固和强化学生对土地资源管理 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和学习积极性。 第七讲土地权属确认与争议调处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土地征收的审批权限、补偿费用:了解土地确权的法律依据、事实依 据:理解土地权属争议的处理原则和调处程序:理解土地权属争议、 土地侵权纠纷、土地承包纠纷的区别和联系:重点掌握国有土地所有 权、集体土地所有权、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使用权的确权判定。 (二)教学内容 1+地征收制度 1.1土地征收制度演变 1.2土地征收的概念 1.3 土地征收的审批权限 1.4土地征收的补偿安置 2土地权属确定 2.1土地权属确定的概念 2.2土地权属确定的基本原则 2.3国有土地所有权的确定 2.4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确定 2.5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确定
9 3.2 土地地役权的内容限制 4 土地抵押权 4.1 土地抵押权的概念 4.2 土地抵押权的设定 4.3 土地抵押权的实现与灭失 4.4 土地抵押权的权利义务 5 土地他物权的案例评价 (三)思考与实践 1、结合案例,思考土地相邻权和土地地役权的区别与联系。 2、结合案例,思考土地抵押权与质权、留置权的区别联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典型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及自学指导法相结合,教学媒体应 用。 本课程教学手段包括:基本教材、多媒体课件和视频录像,其中,基本教材作 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系统全面地反映了本课程的全部内容,其 他辅助材料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方法性的指导以巩固和强化学生对土地资源管理 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和学习积极性。 第七讲 土地权属确认与争议调处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土地征收的审批权限、补偿费用;了解土地确权的法律依据、事实依 据;理解土地权属争议的处理原则和调处程序;理解土地权属争议、 土地侵权纠纷、土地承包纠纷的区别和联系;重点掌握国有土地所有 权、集体土地所有权、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使用权的确权判定。 (二)教学内容 1 土地征收制度 1.1 土地征收制度演变 1.2 土地征收的概念 1.3 土地征收的审批权限 1.4 土地征收的补偿安置 2 土地权属确定 2.1 土地权属确定的概念 2.2 土地权属确定的基本原则 2.3 国有土地所有权的确定 2.4 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确定 2.5 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确定
2.6集体土地使用权的确定 3土地权属争议的调处 3.1土地权属争议的概念 32士地权属争议的处理原则 3.3土地权属争议的管辖 3.4土地权属争议调处的程序 4土地确权和权属争议的案例评价 (三)思考与实践 1、思考建立“先占取得”和“时效取得”制度的历史意义。 2、思考土地权属争议、土地侵权纠纷、土地承包纠纷的区别和联系。 3、通过案例讲解,掌握土地确权和权属争议的具体方案评价分析。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典型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及自学指导法相结合,教学媒体应 用。本课程教学手段包括:基本教材、多媒体课件和视频录像,其中,基本教材作 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系统全面地反映了本课程的全部内容,其 他辅助材料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方法性的指导以巩固和强化学生对土地资源管理 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和学习积极性。 第八讲土地调查与遥感监测 (一)目的与要求 熟悉土地调查的概念、目的、类型:了解中国土地调查的历程;了解中国 历次土地分类及其区别:熟悉土地分类标准与规划用地标准的区别: 掌握2007版土地分类标准,能对主要类型进行地类划分:掌握土地利 用现状调查的基本流程。 (二)教学内容 1土地调查概述 1.1士地调查在地籍管理中的地位 1.2土地调香的概令 1.3 土地调查的目的和内容 2中国土地调查历程 2.120世纪50-70年代的土地调查 2.21980-1984年国土感概查 2.31980s中期全国县级土地概查 2.41984-1996年:第一次土地利用现状调杳(详杳) 2.51999年:国土资源大调查 10
10 2.6 集体土地使用权的确定 3 土地权属争议的调处 3.1 土地权属争议的概念 3.2 土地权属争议的处理原则 3.3 土地权属争议的管辖 3.4 土地权属争议调处的程序 4 土地确权和权属争议的案例评价 (三)思考与实践 1、思考建立“先占取得”和“时效取得”制度的历史意义。 2、思考土地权属争议、土地侵权纠纷、土地承包纠纷的区别和联系。 3、通过案例讲解,掌握土地确权和权属争议的具体方案评价分析。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典型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及自学指导法相结合,教学媒体应 用。 本课程教学手段包括:基本教材、多媒体课件和视频录像,其中,基本教材作 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系统全面地反映了本课程的全部内容,其 他辅助材料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方法性的指导以巩固和强化学生对土地资源管理 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和学习积极性。 第八讲 土地调查与遥感监测 (一)目的与要求 熟悉土地调查的概念、目的、类型;了解中国土地调查的历程;了解中国 历次土地分类及其区别;熟悉土地分类标准与规划用地标准的区别; 掌握 2007 版土地分类标准,能对主要类型进行地类划分;掌握土地利 用现状调查的基本流程。 (二)教学内容 1 土地调查概述 1.1 土地调查在地籍管理中的地位 1.2 土地调查的概念 1.3 土地调查的目的和内容 2 中国土地调查历程 2.1 20 世纪 50-70 年代的土地调查 2.2 1980-1984 年国土遥感概查 2.3 1980s 中期全国县级土地概查 2.4 1984-1996 年:第一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详查) 2.5 1999 年:国土资源大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