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媒介与爱国主义教育(Media and Patriotism Education) 学分数:2学分 开设学期:秋季 一、课程内容简介: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对于每一个大学生而言,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必 须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本课程是面向传媒学院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程,课程梳理理论 和相关实践,关注中国近代史以来的重大事件,以媒介为线索和视角,挖掘其中反映的历史 故事和时代精神。课程以大学生为授课对象,选取代表性的新闻报道和影视作品进行分析解 读,分析媒介与爱国主义之间的关系,发挥媒介作为爱国主义教有载体的作用,对大学生进 行教育以提升爱国主义水平,培养其理性爱国能力,并增强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课程不仅 重视对传媒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传授,还可以起到与大学生思政课程相互配合的教学效果 参考教材:教师自编 先修课程:无 考试形式:课程论文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提升媒介素养水平,培养影视艺术鉴赏能力 1.1了解影视艺术的视听语言 1,2了解影视艺术的叙事手法 课程目标2: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理论知识素养 2.1了解什么是爱国主义,科学理解爱国主义。 2.2培有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2.3增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水平。 课程目标3:提升媒介正能量内容创作水平 3.1掌握不同时期媒介内容创作的基本逻辑、技巧和方法。 3.2把握时代精神,科学理解新时期爱国主义的表现形式。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 表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媒介与爱国主义教育(Media and Patriotism Education) 学分数:2 学分 开设学期:秋季 一、课程内容简介: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对于每一个大学生而言,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必 须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本课程是面向传媒学院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程,课程梳理理论 和相关实践,关注中国近代史以来的重大事件,以媒介为线索和视角,挖掘其中反映的历史 故事和时代精神。课程以大学生为授课对象,选取代表性的新闻报道和影视作品进行分析解 读,分析媒介与爱国主义之间的关系,发挥媒介作为爱国主义教育载体的作用,对大学生进 行教育以提升爱国主义水平,培养其理性爱国能力,并增强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课程不仅 重视对传媒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传授,还可以起到与大学生思政课程相互配合的教学效果。 参考教材:教师自编 先修课程:无 考试形式:课程论文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1:提升媒介素养水平,培养影视艺术鉴赏能力 1.1 了解影视艺术的视听语言 1.2 了解影视艺术的叙事手法 课程目标 2: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理论知识素养 2.1 了解什么是爱国主义,科学理解爱国主义。 2.2 培育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2.3 增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水平。 课程目标 3:提升媒介正能量内容创作水平 3.1 掌握不同时期媒介内容创作的基本逻辑、技巧和方法。 3.2 把握时代精神,科学理解新时期爱国主义的表现形式。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 表 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
课程目标 课程子目标 对应课程内容 对应毕业要求 1.1 知识梳理 具备相关媒体知识 课程目标1 1.2 知识梳理 具备相关媒体知识 2.1 媒介内容分析 具有较高媒介素养和爱国 主义水平 课程目标2 22 媒介内容分析 具有较高媒介素养和爱国 主义水平 3.1 创作指导 掌握媒体创作技巧 课程目标3 3.2 创作指导 掌握媒体创作技巧 四、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章什么是爱国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一、爱国主义的概念、内涵、测量 二、爱国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为什么重要 三、爱国主义的表现形式 四、理性爱国和非理性爱国的区别 教学要点:通过梳理政治学、哲学等学科的理论成果,使学生了解爱国主义的概念和相 关内涵,把握爱国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本讲重点在于讲授爱国主义和爱国主义教 有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并结合新时代的新变化和新要求,分析对于大学生而言如何理性爱国, 给予学生以思想和行动上的指导。 思考题:(1)如何看待打砸日本车的现象?查阅中国人抵抗日货的历史。(2)什么类型 的人物算是爱国者? 第二章媒介与爱国主义教育 一、媒介如何发挥先进典型人物的引领作用 二、优秀文艺作品的生产、传播逻辑 三、新闻作品的生产、传播逻辑 四、战争与和平时期的内容生产、传播差异 教学要点:讲授传播学中的涵化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并依托相关知识讲解媒介如何能
课程目标 课程子目标 对应课程内容 对应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 1 1.1 知识梳理 具备相关媒体知识 1.2 知识梳理 具备相关媒体知识 课程目标 2 2.1 媒介内容分析 具有较高媒介素养和爱国 主义水平 2.2 媒介内容分析 具有较高媒介素养和爱国 主义水平 课程目标 3 3.1 创作指导 掌握媒体创作技巧 3.2 创作指导 掌握媒体创作技巧 四、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章 什么是爱国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一、爱国主义的概念、内涵、测量 二、爱国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为什么重要 三、爱国主义的表现形式 四、理性爱国和非理性爱国的区别 教学要点:通过梳理政治学、哲学等学科的理论成果,使学生了解爱国主义的概念和相 关内涵,把握爱国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本讲重点在于讲授爱国主义和爱国主义教 育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并结合新时代的新变化和新要求,分析对于大学生而言如何理性爱国, 给予学生以思想和行动上的指导。 思考题:(1)如何看待打砸日本车的现象?查阅中国人抵抗日货的历史。(2)什么类型 的人物算是爱国者? 第二章 媒介与爱国主义教育 一、媒介如何发挥先进典型人物的引领作用 二、优秀文艺作品的生产、传播逻辑 三、新闻作品的生产、传播逻辑 四、战争与和平时期的内容生产、传播差异 教学要点:讲授传播学中的涵化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并依托相关知识讲解媒介如何能
够发挥爱国主义教有的作用机制。结合社会主义文艺理论、马新观等相关背景知识,讲授文 艺作品、新闻作品的生产、传播规律和逻辑,并重点分析近十年来的相关议题。以二战、越 战期间的新闻生产为例,分析战时媒体的宜传策略和相关技巧,并引入拉斯韦尔的相关观点。 思考题:什么样的正能量影视作品能够赢得青年人的青睐?同学们对当前的影视作品有 什么建议对策。 第三章媒介与国家民族认同 一、什么是认同:定义和科学方式的测量 二、国家和民族认同是什么 三、国家民族认同是如何被媒介建构的 通过文献梳理,总结认同这一学术概念的定义和科学测量的方式,特别是相关量 表的演进。和学生一起品读《想象的共同体》这本书,该书的论证结合了多重的研究 途径,同时兼顾文化与政治、意识与结构,开创了丰富的研究可能性。通过书中的理 论,分析国家、民族认同的内涵,结合现实问题,分析国家民族认同建构问题。解析 媒介在塑造国家民族认同过程中的作用。 思考题:我们国家建构国家民族认同的方式和途径有哪些,有哪些需要提升的方 面。 第四章爱国主义的相关薇念 一、民族主义 二、民粹主义 三、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民粹主义的区别 分析和爱国主义相关联概念的区别和联系。《不列颠百科全书》将“民族主义”定义为 一种思想状态,是每个人对民族国家怀有至高无上的世俗的忠诚。民粹主义的基本意义是极 端平民化,强调“全体人民”、“全体群众”,倡导直接民主。“人民”既是民粹主义主体逻辑 的起点也是其终点,并且处于其理论的核心地位。民粹主义是一种政治思潮、政治动员、政 治策略,其基本内涵在于极端平民化倾向。时下,民粹主义呈现蔓延的态势,表现形式多样, 需要认真对待。教师在课堂上和学生分享《什么是民粹主义》一书,讲授民粹主义研究的系 统专业知识,同时在课堂上和学生们展开分组讨论,以加深他们对于相关问题的理解。 思考题:人们对于专家的不信任和嘲讽,其背后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第五章抗战时期的媒介与爱国主义教育 一、电影
够发挥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机制。结合社会主义文艺理论、马新观等相关背景知识,讲授文 艺作品、新闻作品的生产、传播规律和逻辑,并重点分析近十年来的相关议题。以二战、越 战期间的新闻生产为例,分析战时媒体的宣传策略和相关技巧,并引入拉斯韦尔的相关观点。 思考题:什么样的正能量影视作品能够赢得青年人的青睐?同学们对当前的影视作品有 什么建议对策。 第三章 媒介与国家民族认同 一、什么是认同:定义和科学方式的测量 二、国家和民族认同是什么 三、国家民族认同是如何被媒介建构的 通过文献梳理,总结认同这一学术概念的定义和科学测量的方式,特别是相关量 表的演进。和学生一起品读《想象的共同体》这本书,该书的论证结合了多重的研究 途径,同时兼顾文化与政治、意识与结构,开创了丰富的研究可能性。通过书中的理 论,分析国家、民族认同的内涵,结合现实问题,分析国家民族认同建构问题。解析 媒介在塑造国家民族认同过程中的作用。 思考题:我们国家建构国家民族认同的方式和途径有哪些,有哪些需要提升的方 面。 第四章 爱国主义的相关概念 一、民族主义 二、民粹主义 三、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民粹主义的区别 分析和爱国主义相关联概念的区别和联系。《不列颠百科全书》将“民族主义”定义为 一种思想状态,是每个人对民族国家怀有至高无上的世俗的忠诚。民粹主义的基本意义是极 端平民化,强调“全体人民”、“全体群众”,倡导直接民主。“人民”既是民粹主义主体逻辑 的起点也是其终点,并且处于其理论的核心地位。民粹主义是一种政治思潮、政治动员、政 治策略,其基本内涵在于极端平民化倾向。时下,民粹主义呈现蔓延的态势,表现形式多样, 需要认真对待。教师在课堂上和学生分享《什么是民粹主义》一书,讲授民粹主义研究的系 统专业知识,同时在课堂上和学生们展开分组讨论,以加深他们对于相关问题的理解。 思考题:人们对于专家的不信任和嘲讽,其背后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第五章 抗战时期的媒介与爱国主义教育 一、电影
二、新闻 三、歌曲和戏刷 品鉴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毕业歌》和《义勇军进行曲》,讲授这歌曲的时代背景、 意义和影响力。讲授李香兰的背景和她所主演的电影,通过其生平,帮助学生辨析日本侵略 者的险恶用心,以此反面案例了解媒介在消解民众抵抗精神的负面作用。系统回顾抗战时期 的电影和戏剧生产,讲授戏侧《保卫卢沟桥》的时代背景和影响,并以《伸报》为例,分析 战争时期报纸的宜传策略和对于战争的报道技巧。通过这些内容,使学生明白文艺作品和新 闻在鼓舞士气、争取民众支持,协调社会力量方面的作用。此外,分析美国拍摄的纪录片《我 们为何而战》,讲授美国政府在二战时期新闻、宣传方面的相关活动,进行中外对比。 思考题:我们的国歌、国旗体现了怎样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六大章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煤介与爱国主义教育 一、电影 二、文学作品 三、歌曲和戏剧 梳理建国以来的文艺创作历史,赏析《高山下的花环》《横空出世》等电影,《红岩》《林 海雪原》《暴风躁雨》等小说,《歌唱祖国》《我的中国心》《我的祖国》等爱国歌曲,重赏经 典,品位其中的精神力量,掌握其中的创作技巧。以历史事件、社会潮流为线索,讨论文艺 作品的生成和传播规律。 思考愿:经典的文艺作品对于大学生认识历史和理解现实有什么帮助,有哪一部作品对 你影响最大,为什么? 第七章网络时代的爱国主义数育 一、近二十年来的主旋律影视作品 二、网铭上的历史虚无主义现象 三、算法媒体的内在逻辑和爱国主义教有 四、主流媒体在网络时代的作为 思考题:对于年轻受众,主旋律影视作品如何赢得他们? 梳理近二十年来的主旋律影视作品,总结趋势和规律。分析网络时代之后,网铬不良信 息对于爱国主义精神的消解。本章的重点内容是探析历史虚无主义现象。历史虚无主义是 种脱胎于唯心主义的不良社会思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澄清对党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更好正
二、新闻 三、歌曲和戏剧 品鉴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毕业歌》和《义勇军进行曲》,讲授这歌曲的时代背景、 意义和影响力。讲授李香兰的背景和她所主演的电影,通过其生平,帮助学生辨析日本侵略 者的险恶用心,以此反面案例了解媒介在消解民众抵抗精神的负面作用。系统回顾抗战时期 的电影和戏剧生产,讲授戏剧《保卫卢沟桥》的时代背景和影响,并以《申报》为例,分析 战争时期报纸的宣传策略和对于战争的报道技巧。通过这些内容,使学生明白文艺作品和新 闻在鼓舞士气、争取民众支持,协调社会力量方面的作用。此外,分析美国拍摄的纪录片《我 们为何而战》,讲授美国政府在二战时期新闻、宣传方面的相关活动,进行中外对比。 思考题:我们的国歌、国旗体现了怎样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六章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媒介与爱国主义教育 一、电影 二、文学作品 三、歌曲和戏剧 梳理建国以来的文艺创作历史,赏析《高山下的花环》《横空出世》等电影,《红岩》《林 海雪原》《暴风骤雨》等小说,《歌唱祖国》《我的中国心》《我的祖国》等爱国歌曲,重赏经 典,品位其中的精神力量,掌握其中的创作技巧。以历史事件、社会潮流为线索,讨论文艺 作品的生成和传播规律。 思考题:经典的文艺作品对于大学生认识历史和理解现实有什么帮助,有哪一部作品对 你影响最大,为什么? 第七章 网络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 一、近二十年来的主旋律影视作品 二、网络上的历史虚无主义现象 三、算法媒体的内在逻辑和爱国主义教育 四、主流媒体在网络时代的作为 思考题:对于年轻受众,主旋律影视作品如何赢得他们? 梳理近二十年来的主旋律影视作品,总结趋势和规律。分析网络时代之后,网络不良信 息对于爱国主义精神的消解。本章的重点内容是探析历史虚无主义现象。历史虚无主义是一 种脱胎于唯心主义的不良社会思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澄清对党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更好正
本清源、固本培元。”对此,学生要充分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主要危害。历史虚无主义以所 谓重新评价为名,歪曲近现代中国革命历史、党的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其危害是从 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从本质上讲,历史虚无主义歪曲历史、图谋政治,就是彻头彻尾的唯心主义。历史虚无主义 有很多危害,其表现形式多样,较为隐蔽,需要认真识别。在弘扬主旋律,抵制历史虚无主 义等不良信总,主流媒体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包括践行马新观、已引领价值观等方面。这些 内容需要在教学中详尽阐释。 思考题:网络空间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有哪些,我们为什么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第八章如何培养爱国主义审美 一、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有 二、媒介素养如何提升爱国主义水平 三、新媒体平台对于大学生审美的影响 四、如何生成爱国主义的内容 讲授什么是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有,其内涵如何变化,国内外上开展的媒介素养教有 实践是如何进行的。分析如何把媒介素养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在一起,大学生应该如何 看待、接受和处理媒介信息,对于有害信息,大学生应该如何抵御,如何提升自身审美能力, 自觉接触高品位、正能量的内容。在人人都有麦克风、摄像机的时代,如何生产高品质的内 容。 思考题:短视烦平台,生产正能量内容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五、教学进度 表2:教学进度表 周次 期 章节名称 内容提要 贵 什么是爱国主义和 1-2 了解爱国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的 爱国主义教有 科学内涵,思考理性爱国。 煤介与爱国主义教 了解媒介在爱国主义教有中的作 3-4 用和机制
本清源、固本培元。”对此,学生要充分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主要危害。历史虚无主义以所 谓重新评价为名,歪曲近现代中国革命历史、党的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其危害是从 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从本质上讲,历史虚无主义歪曲历史、图谋政治,就是彻头彻尾的唯心主义。历史虚无主义 有很多危害,其表现形式多样,较为隐蔽,需要认真识别。在弘扬主旋律,抵制历史虚无主 义等不良信息,主流媒体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包括践行马新观、已引领价值观等方面。这些 内容需要在教学中详尽阐释。 思考题:网络空间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有哪些,我们为什么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第八章 如何培养爱国主义审美 一、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 二、媒介素养如何提升爱国主义水平 三、新媒体平台对于大学生审美的影响 四、如何生成爱国主义的内容 讲授什么是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其内涵如何变化,国内外上开展的媒介素养教育 实践是如何进行的。分析如何把媒介素养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在一起,大学生应该如何 看待、接受和处理媒介信息,对于有害信息,大学生应该如何抵御,如何提升自身审美能力, 自觉接触高品位、正能量的内容。在人人都有麦克风、摄像机的时代,如何生产高品质的内 容。 思考题:短视频平台,生产正能量内容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五、教学进度 表 2: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 期 章节名称 内容提要 授课 时数 作业 及要 求 备 注 1-2 什么是爱国主义和 爱国主义教育 了解爱国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的 科学内涵,思考理性爱国。 4 3-4 媒介与爱国主义教 育 了解媒介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 用和机制 4
5-6 媒介与国家民族议 同 了解国家民族认同的内涵和机制 7-8 爱国主义的相关概 了解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的内涵 4 和相关特征 9-10 抗战时期的媒介与 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艺术探索利 4 爱国主义教有 社会效应 新中围成立之后的 11-12 媒介与爱国主义教 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的艺术探索利 有 社会效应 13-14 网络时代的爱国主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的艺术探索和 义教有 社会效应 如何培养爱国主义 了解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的 15-16 审美 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爱国主义审 17 复习与答疑 复习课程内容及解答课程疑问 六、教材 教师自编 七、参考书目 1.《新时代爱国主义教有十五讲》,张智著,人民出版社,2021年。 2.《什么是民粹主义》,[德]扬-维尔纳·米勒著,译林出版社,2021年。 3.《关于爱国:论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美]毛里齐奥·维罗里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年。 4.《世界电影史》,[美]大卫·波德维尔、克里斯汀·汤普森著,范倍译,北京大学出版 社,2014年。 八、教学方法 1.讲授法:对重要历史事件和媒介作品(影视文学作品、广告、作品)进行讲授。 2。讨论法:对经典媒介作品进行分析研讨
5-6 媒介与国家民族认 同 了解国家民族认同的内涵和机制 4 7-8 爱国主义的相关概 念 了解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的内涵 和相关特征 4 9-10 抗战时期的媒介与 爱国主义教育 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艺术探索和 社会效应 4 11-12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 媒介与爱国主义教 育 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的艺术探索和 社会效应 4 13-14 网络时代的爱国主 义教育 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的艺术探索和 社会效应 4 15-16 如何培养爱国主义 审美 了解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的 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爱国主义审 美 4 17 复习与答疑 复习课程内容及解答课程疑问 2 六、教材 教师自编 七、参考书目 1.《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十五讲》,张智著,人民出版社,2021 年。 2.《什么是民粹主义》,[德]扬-维尔纳·米勒著,译林出版社,2021 年。 3.《关于爱国:论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美]毛里齐奥·维罗里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 年。 4.《世界电影史》,[美]大卫•波德维尔、克里斯汀•汤普森著,范倍译,北京大学出版 社,2014 年。 八、教学方法 1.讲授法:对重要历史事件和媒介作品(影视文学作品、广告、作品)进行讲授。 2.讨论法:对经典媒介作品进行分析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