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传播与社会》课程设计教学大纲(三号黑体) 课程代码: 大纲执笔人:贾鹤鹏 课程名称:科学、传播与社会 大纲审稿人:王国燕杨正 英文名称:Science,communication&Society 课程学时:36 课程设计学时:36 授课单位:集中授课、企业调研与小组讨论结合 指导方式:集中指导与分散指导相结合 适用专业:全院专业选修课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自编讲义 一、课程设计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 本课程将由苏州大学科技传播团队的多位老师共同讲授,每位老师结合自己多年深耕于科技 传播领域的主要研究疆域来做导论性的报告。还将组织大家前往高新技术企业参观学习。课 堂教学内容包括科学传播的基本目标、构成、科学传播与传播学主流的关系、科学传播的各 种文化形态与社会生态、健康风险传播的基本研究与应用格局,科学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争 议性科学议题如何在社会上进行传播,还包括智能技术的风险治理、科学的视觉形象传播、 科学与媒体的关系、科技决策、科学与未来生活等等。学习过本课程后,学生应该对科技传 播及其各子领域有了总体的认识,对参与科技传播工作有了一定专业准备,对各种科技争议 有清醒、客观的看法,对科学与社会的关系有较深刻的把握,对利用传播手段执行促进公众 利益的科学、健康与社会环境目标有了初步的计划。 二、课程设计内容及安排 本课程以大班讲座为主,但在授课过程中强调互动。在特定专题下会展开分组讨论。本课程 还将组织学生前往科技传播高新企业考察学习、就热点科学问题进行辩论(模拟听证会)、 对社会如何进行科学治理进行角色模拟,也会对具体传播方案(通常为环境传播或公共卫生 传播议题)进行分小组设计或者讨论汇报。 三、课程设计报告要求 本课程共有三次作业。三次作业分别为 1)调查国内科技传播场馆、热点事件和典型来整理形成案例介绍与分析,并在课堂分享。 2)翻译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上的短篇科幻小说,以促进对科学与未来生活的思考。 3)准备并参加模拟听证会后撰写有关公众参与科学、科技争议和科技治理的理论反思报 告,3)以小组形式设计环境或健康传播方案并当众陈述或展示。 四、课程设计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 本课程共有三次作业,成绩分配标准如下: 出勤与课堂参与:30% 案例调研期中作业:20% 科幻小说翻译:10% 模拟听证/辩论会的理论反思小论文及课堂表演:40% 合计:100%
《科学、传播与社会》课程设计教学大纲(三号黑体) 课程代码: 大纲执笔人:贾鹤鹏 课程名称:科学、传播与社会 大纲审稿人:王国燕 杨正 英文名称:Science, communication & Society 课程学时:36 课程设计学时:36 授课单位:集中授课、企业调研与小组讨论结合 指导方式:集中指导与分散指导相结合 适用专业:全院专业选修课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自编讲义 一、课程设计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 本课程将由苏州大学科技传播团队的多位老师共同讲授,每位老师结合自己多年深耕于科技 传播领域的主要研究疆域来做导论性的报告。还将组织大家前往高新技术企业参观学习。课 堂教学内容包括科学传播的基本目标、构成、科学传播与传播学主流的关系、科学传播的各 种文化形态与社会生态、健康风险传播的基本研究与应用格局,科学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争 议性科学议题如何在社会上进行传播,还包括智能技术的风险治理、科学的视觉形象传播、 科学与媒体的关系、科技决策、科学与未来生活等等。学习过本课程后,学生应该对科技传 播及其各子领域有了总体的认识,对参与科技传播工作有了一定专业准备,对各种科技争议 有清醒、客观的看法,对科学与社会的关系有较深刻的把握,对利用传播手段执行促进公众 利益的科学、健康与社会环境目标有了初步的计划。 二、课程设计内容及安排 本课程以大班讲座为主,但在授课过程中强调互动。在特定专题下会展开分组讨论。本课程 还将组织学生前往科技传播高新企业考察学习、就热点科学问题进行辩论(模拟听证会)、 对社会如何进行科学治理进行角色模拟,也会对具体传播方案(通常为环境传播或公共卫生 传播议题)进行分小组设计或者讨论汇报。 三、课程设计报告要求 本课程共有三次作业。三次作业分别为 1) 调查国内科技传播场馆、热点事件和典型来整理形成案例介绍与分析,并在课堂分享。 2) 翻译国际顶级学术期刊 Nature 上的短篇科幻小说,以促进对科学与未来生活的思考。 3) 准备并参加模拟听证会后撰写有关公众参与科学、科技争议和科技治理的理论反思报 告,3)以小组形式设计环境或健康传播方案并当众陈述或展示。 四、课程设计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 本课程共有三次作业,成绩分配标准如下: 出勤与课堂参与:30% 案例调研期中作业:20% 科幻小说翻译:10% 模拟听证/辩论会的理论反思小论文及课堂表演:40% 合计: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