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文本细读与文学史教学 我常常想,所谓文学作品和文学史的关系,大约类似于天上的星星和天空之间的关系。构 成文学史的最基本元素就是文学作品,是文学的审美,就像夜幕降临,星星闪烁,其实每个星 球彼此都隔得很远很远,但是它们之间互相吸引,互相关照,构成天幕下一幅极为壮丽的星空 图,这就是我们所要面对的文学史。我们穿行在各类星球之间,呼吸着神秘的气息,欣赏那壮 丽与清奇的大自然,这就是遨游太空,研究文学史就是一种遨游太空的行为。星月的闪亮反衬 出天空夜幕的深邃神秘,我们要观赏夜空准确地说就是观赏星月,没有星月的灿烂我们很难设 想天空会是什么样子的,它的魅力又何在呢?我们把重要的人物称为“星”,把某些专业的特 殊贡献者称为“明星”,也是为了表达这样的意思。当我们在讨论文学史的时候,就不能不把 主要的注意力放在这样一批类似“星”的文学名著上。换句话说,离开了文学名著,没有了审 美活动,就没有文学史。 只有在对文学名著有了充分的理解和欣赏,我们才会有好奇心去关心,这些名著是怎样诞 生的?作家的生活经验与创作之间构成怎样的关系?于是才进入文学史的第二个层面即文学史 知识的掌握。文学史知识包括文学思潮流派的发生原因和经过,包括作家的生活环境与命运遭 际,也包括文学与外部社会的各种关系,诸如出版、市场、经济和各种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关系。 但所有这些因素都是围绕文学名著的解读和传播服务的,离开了文学著作的审美意义,所有文 学史知识都成为文学外部的因素,而文学外部的因素只能证明外部世界的一些原因,并不能针 对艺术审美本身。我把文学史上的精品视为艺术奇观,其原因似乎很难从具体的生活环境给以 准确地揭示,我们只有在不断地欣赏与体验中来确认其价值 只有在充分掌握了文学史知识的基础上,我们才能进一步来了解现代文学的一个基本特征, 即它的并不长远的历史过程本身体现了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及其寻思。20世纪中国文学在世界 格局的观照下并不能说已经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但它是活的文学,有血有肉的文学,这意味 了文学创作中体现和包容了知识分子的巨大的精神探求的动力。这是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关的精 神传统,或许我们正是其中的一员,在这个意义上学习和理解现代文学,我觉得是直接关联到 我们自己的人生道路选择和行为模式的确定。但即使是这样一种比较崇高的目标,借助了现代 文学这个专业来完成,同样是从审美出发的。我们生活在一个人性力量普遍缺失的环境下,尔 虞我诈、追名逐利都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人心干枯就仿佛土壤的干枯,它无法再生
1 绪 论 一、 文本细读与文学史教学 我常常想,所谓文学作品和文学史的关系,大约类似于天上的星星和天空之间的关系。构 成文学史的最基本元素就是文学作品,是文学的审美,就像夜幕降临,星星闪烁,其实每个星 球彼此都隔得很远很远,但是它们之间互相吸引,互相关照,构成天幕下一幅极为壮丽的星空 图,这就是我们所要面对的文学史。我们穿行在各类星球之间,呼吸着神秘的气息,欣赏那壮 丽与清奇的大自然,这就是遨游太空,研究文学史就是一种遨游太空的行为。星月的闪亮反衬 出天空夜幕的深邃神秘,我们要观赏夜空准确地说就是观赏星月,没有星月的灿烂我们很难设 想天空会是什么样子的,它的魅力又何在呢?我们把重要的人物称为“星”,把某些专业的特 殊贡献者称为“明星”,也是为了表达这样的意思。当我们在讨论文学史的时候,就不能不把 主要的注意力放在这样一批类似“星”的文学名著上。换句话说,离开了文学名著,没有了审 美活动,就没有文学史。 只有在对文学名著有了充分的理解和欣赏,我们才会有好奇心去关心,这些名著是怎样诞 生的?作家的生活经验与创作之间构成怎样的关系?于是才进入文学史的第二个层面即文学史 知识的掌握。文学史知识包括文学思潮流派的发生原因和经过,包括作家的生活环境与命运遭 际,也包括文学与外部社会的各种关系,诸如出版、市场、经济和各种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关系。 但所有这些因素都是围绕文学名著的解读和传播服务的,离开了文学著作的审美意义,所有文 学史知识都成为文学外部的因素,而文学外部的因素只能证明外部世界的一些原因,并不能针 对艺术审美本身。我把文学史上的精品视为艺术奇观,其原因似乎很难从具体的生活环境给以 准确地揭示,我们只有在不断地欣赏与体验中来确认其价值。 只有在充分掌握了文学史知识的基础上,我们才能进一步来了解现代文学的一个基本特征, 即它的并不长远的历史过程本身体现了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及其寻思。20世纪中国文学在世界 格局的观照下并不能说已经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但它是活的文学,有血有肉的文学,这意味 了文学创作中体现和包容了知识分子的巨大的精神探求的动力。这是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关的精 神传统,或许我们正是其中的一员,在这个意义上学习和理解现代文学,我觉得是直接关联到 我们自己的人生道路选择和行为模式的确定。但即使是这样一种比较崇高的目标,借助了现代 文学这个专业来完成,同样是从审美出发的。我们生活在一个人性力量普遍缺失的环境下,尔 虞我诈、追名逐利都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人心干枯就仿佛土壤的干枯,它无法再生
出新鲜活泼的生命意义来。为了寻求精神甘泉就有许多人走宗教的道路,这也是人们精神不死 的证明之一,但我更相信人性的自身力量,我相信人依靠理性和美好感情,可以维护自己的尊 严和自信。那就是人文精神,在中国这样一个宗教传统相当薄弱的国度里,坚持和弘扬人文精 神是凝聚民族信心的主要力量,而对美的感受和美的创造是人文精神的基础部分。我想阅读文 学作品也是一种训练,训练读者对文学语言和文学美感的感受能力和把握能力,进而发现和洞 见人性的丰富性,也使自己的内心世界丰富起来滋润起来 我把文学史的教学分为三大类,其中最基本的教学类型应该是从细读文本出发,通过文学 作品的解读,在提升艺术审美能力的同时认识文学史的过程和意义。由于艺术创造是与人的生 命运动联系在一起的,是生命的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所以,以艺术形式出现的社会道德意义 的评判标准应该是以生命的开花为目标。就像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所提出的“人的文学”为其 标准一样,人的文学也是以生命开花为核心的。只有在建立以读解作品为主型的文学史的基础 上,我们才能进一步探讨以文学史知识传播为主型和以知识分子人文精神为主型的两种文学史 的教学意义与可能性。后一种可能要到硏究生阶段才能探讨,而在本科阶段,甚至是硕硏阶段 我以为能够指导学生细读文学名著,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通过文学名著的阅读提高他们 对文学史的基本理解,这要比盲目的理论鼓吹或者死记硬背一些文学史知识有益得多。 、细读文本与文学性因素 我试图用三个定语来作为自己阅读文学作品的途径,那就是欢悦地、投入地、感性地阅读 作品才能使自己真正进入文学。欢悦即快乐,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曾经有许许多多的学生问过 我:人生有许多选择,你为什么选择文学?我回答说,因为我喜欢文学,我读文学作品的时候 是最放松最快乐的时候,也是想象力最活跃最放纵的时候,读作品首先是为了快乐,通过阅读 文学作品让我重温人性的温馨与美好,让我窥探人性的黑暗和深刻,同时也让我遐想、励志 憧憬和寻找生活勇气,人生所有不能达到的境界几乎都可以在文学里得到满足。我想很多人都 有过这样切身的体会,无论遭遇了什么样的困境和绝望,读一部好的文学作品会使你平静下来 忘却身边烦恼,人需要最后的精神家园而惟有文学所能给予。其次是投入,读文学不是读文件, 可以放松自己的情绪,任自己被文学的语言和审美境界所吸引所感动,投入是一种忘我境界, 只有“忘我”才能把你的人生经验和内心欲望都极大地调动起来,使你与文学产生生命相连的 亲密关系,你从文学中读出的是你自己的内心隐秘的声音。这时候的文学是属于你的,属于你 的独立的精神世界的,于是就有了第三条保持感性的要求。读文学最怕是失去了主观的感性内 容,当你的情绪与文学融为一体的时候,你需要了解的是:你为什么读之感动?这既要了解文
2 出新鲜活泼的生命意义来。为了寻求精神甘泉就有许多人走宗教的道路,这也是人们精神不死 的证明之一,但我更相信人性的自身力量,我相信人依靠理性和美好感情,可以维护自己的尊 严和自信。那就是人文精神,在中国这样一个宗教传统相当薄弱的国度里,坚持和弘扬人文精 神是凝聚民族信心的主要力量,而对美的感受和美的创造是人文精神的基础部分。我想阅读文 学作品也是一种训练,训练读者对文学语言和文学美感的感受能力和把握能力,进而发现和洞 见人性的丰富性,也使自己的内心世界丰富起来滋润起来。 我把文学史的教学分为三大类,其中最基本的教学类型应该是从细读文本出发,通过文学 作品的解读,在提升艺术审美能力的同时认识文学史的过程和意义。由于艺术创造是与人的生 命运动联系在一起的,是生命的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所以,以艺术形式出现的社会道德意义 的评判标准应该是以生命的开花为目标。就像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所提出的“人的文学”为其 标准一样,人的文学也是以生命开花为核心的。只有在建立以读解作品为主型的文学史的基础 上,我们才能进一步探讨以文学史知识传播为主型和以知识分子人文精神为主型的两种文学史 的教学意义与可能性。后一种可能要到研究生阶段才能探讨,而在本科阶段,甚至是硕研阶段, 我以为能够指导学生细读文学名著,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通过文学名著的阅读提高他们 对文学史的基本理解,这要比盲目的理论鼓吹或者死记硬背一些文学史知识有益得多。 二、细读文本与文学性因素 我试图用三个定语来作为自己阅读文学作品的途径,那就是欢悦地、投入地、感性地阅读 作品才能使自己真正进入文学。欢悦即快乐,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曾经有许许多多的学生问过 我:人生有许多选择,你为什么选择文学?我回答说,因为我喜欢文学,我读文学作品的时候 是最放松最快乐的时候,也是想象力最活跃最放纵的时候,读作品首先是为了快乐,通过阅读 文学作品让我重温人性的温馨与美好,让我窥探人性的黑暗和深刻,同时也让我遐想、励志、 憧憬和寻找生活勇气,人生所有不能达到的境界几乎都可以在文学里得到满足。我想很多人都 有过这样切身的体会,无论遭遇了什么样的困境和绝望,读一部好的文学作品会使你平静下来 忘却身边烦恼,人需要最后的精神家园而惟有文学所能给予。其次是投入,读文学不是读文件, 可以放松自己的情绪,任自己被文学的语言和审美境界所吸引所感动,投入是一种忘我境界, 只有“忘我”才能把你的人生经验和内心欲望都极大地调动起来,使你与文学产生生命相连的 亲密关系,你从文学中读出的是你自己的内心隐秘的声音。这时候的文学是属于你的,属于你 的独立的精神世界的,于是就有了第三条保持感性的要求。读文学最怕是失去了主观的感性内 容,当你的情绪与文学融为一体的时候,你需要了解的是:你为什么读之感动?这既要了解文
学也要了解你自己,你需要通过阅读文学来认识自己内心深处纠缠着怎样的情感因素。这时候 最忌讳依靠一个教条的理性指令:就像多数评论家所教导的那样一一从主题思想到政治教条、 或是验证某种思想理论,最终是把文学自身的魅力割裂得支离破碎,荡然无存。一旦属于你个 人经验和完整的生命意象的审美效果失落了,那么再精致的文学也会索然无味。文学的魅力就 是能使人的生命变得丰富起来,满溢开去,这就是巴金老人所说的“生命的开花”,也是文学 艺术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离开了这根本的一条,文学的意义都变得非常可疑了。 这三个定语所修饰的阅读态度都说明了阅读者对作品的主体性参与。作为阅读者,他首先 是在当下环境中生活着的人,是一个对当下生活有着自己的感情寄托和主观要求的人,当他欢 悦地、投入地、感性地进入文学世界,必然会带入自己强烈的生命信息和主观愿望。从这种主 体性出发,他在阅读中总是会读到他所愿意读到的东西。文学是美好的也是丰富的,能够从各 个方面来满足阅读者的阅读需要。但这种主体性包含了文学性和非文学性两个部分。前者是诉 诸感情或者出于审美的需要,后者解决的是知识或者工具的需要,前者没有功利性的目的,而 后者则相反。文学曾经有过一个畸形繁华的时代,它背负了极为沉重的非文学的责任和功能, 成为一门显学。人们在文学文本里寻找着各种非文学的信息和答案,以弥补各种学科的知识的 缺乏,但文学自身的审美功能则很容易被遮蔽。与此相关,还有一种不容忽视的现象,就是长 期统治文学理论领域的工具论倾向,即把文学创作视为意识形态传播的工具。从左翼文学运动 开始,这种非文学的功利主义就逐渐渗透到文学分析与文本解读之中,直到后来庸俗社会学的 文学批评成为中国文学理论的主要方法。这两种倾向一一无论是以知识为目的还是以工具为目 的,都是属于文学批评的非文学性的要素,表现为文学性要素的异化 文学作品的文本细读,当然是应该从文学性出发。文本细读的文学性因素联系着极为隐秘 的个人感情经验,文本细读的过程则是个人经验的传播与交流,是使人心从互相隔膜到互相了 解的心灵撞击与交流的过程。我不赞成把文本细读看作是与作家主体和社会客体都无关的纯技 术形态,因为作家主体的所有信息都会从文本中反映出来,包括他面对社会的态度与立场,但 文本也不是一个思想或者意识形态的简单图解。文本细读不应该有标准答案,只是一个待启发 待补充与交流的开放性的文学性平台。有时候需要热烈的争辩来充实其留白空间,有时候需要 静静的玄想才能感受其丰富内涵。中国古代有“诗无达诂”的说法,西方也有说不尽的莎士比 亚之说,我觉得两者的意思差不多,任何对文学作品的解读都不能穷尽其艺术魅力,也没有 种永恒的标准答案。而如果强调了文本的非文学的因素,尤其是知识性的考据或者工具论的演 绎,丰富的艺术魅力只能简化为一些类似数学公式般的教条,失去了文学创作应有的生命活力 我想这是文学和非文学因素在文本细读中的必然区别
3 学也要了解你自己,你需要通过阅读文学来认识自己内心深处纠缠着怎样的情感因素。这时候 最忌讳依靠一个教条的理性指令:就像多数评论家所教导的那样——从主题思想到政治教条、 或是验证某种思想理论,最终是把文学自身的魅力割裂得支离破碎,荡然无存。一旦属于你个 人经验和完整的生命意象的审美效果失落了,那么再精致的文学也会索然无味。文学的魅力就 是能使人的生命变得丰富起来,满溢开去,这就是巴金老人所说的“生命的开花”,也是文学 艺术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离开了这根本的一条,文学的意义都变得非常可疑了。 这三个定语所修饰的阅读态度都说明了阅读者对作品的主体性参与。作为阅读者,他首先 是在当下环境中生活着的人,是一个对当下生活有着自己的感情寄托和主观要求的人,当他欢 悦地、投入地、感性地进入文学世界,必然会带入自己强烈的生命信息和主观愿望。从这种主 体性出发,他在阅读中总是会读到他所愿意读到的东西。文学是美好的也是丰富的,能够从各 个方面来满足阅读者的阅读需要。但这种主体性包含了文学性和非文学性两个部分。前者是诉 诸感情或者出于审美的需要,后者解决的是知识或者工具的需要,前者没有功利性的目的,而 后者则相反。文学曾经有过一个畸形繁华的时代,它背负了极为沉重的非文学的责任和功能, 成为一门显学。人们在文学文本里寻找着各种非文学的信息和答案,以弥补各种学科的知识的 缺乏,但文学自身的审美功能则很容易被遮蔽。与此相关,还有一种不容忽视的现象,就是长 期统治文学理论领域的工具论倾向,即把文学创作视为意识形态传播的工具。从左翼文学运动 开始,这种非文学的功利主义就逐渐渗透到文学分析与文本解读之中,直到后来庸俗社会学的 文学批评成为中国文学理论的主要方法。这两种倾向——无论是以知识为目的还是以工具为目 的,都是属于文学批评的非文学性的要素,表现为文学性要素的异化。 文学作品的文本细读,当然是应该从文学性出发。文本细读的文学性因素联系着极为隐秘 的个人感情经验,文本细读的过程则是个人经验的传播与交流,是使人心从互相隔膜到互相了 解的心灵撞击与交流的过程。我不赞成把文本细读看作是与作家主体和社会客体都无关的纯技 术形态,因为作家主体的所有信息都会从文本中反映出来,包括他面对社会的态度与立场,但 文本也不是一个思想或者意识形态的简单图解。文本细读不应该有标准答案,只是一个待启发 待补充与交流的开放性的文学性平台。有时候需要热烈的争辩来充实其留白空间,有时候需要 静静的玄想才能感受其丰富内涵。中国古代有“诗无达诂”的说法,西方也有说不尽的莎士比 亚之说,我觉得两者的意思差不多,任何对文学作品的解读都不能穷尽其艺术魅力,也没有一 种永恒的标准答案。而如果强调了文本的非文学的因素,尤其是知识性的考据或者工具论的演 绎,丰富的艺术魅力只能简化为一些类似数学公式般的教条,失去了文学创作应有的生命活力。 我想这是文学和非文学因素在文本细读中的必然区别
三、简短的结语 我很喜欢“完美”这个词所指向的境界,这个境界里不仅包含了完整还包含了美好,真正 的生命境界就应该是这样的境界。社会上很多庸人总是千方百计地诋毁文学的理想和美好的力 量,嘲笑这是不切实际的空洞之论,但我要说,美本身就是人的生命构成的一部分,如果丧失 了对美的感知能力,丧失了对好的伦理自制能力,那么,那种生命形态我认为至少是极不完整 的,也极不美好的。这就是阅读文学在现代生活内容中不能缺少的关键所在。我们今天都生活 在纷乱之中,似乎每个人都在匆匆忙忙地奔走,日理万机。—一我自己就是这样一个红尘中人, 在我的周围,总是有许多事情迫在眉睫地等着我去做,每一件事单个来看都很重要,为了努力 我就不得不疲于奔命,有时会感到心力疲惫不堪,越是要追求完美其实人生就越是不完美 于有一天我走进一位朋友的家里,那天那位朋友正在为研究生上课,内容是讲解《庄子》,在 那小小的客厅里挤了二十多人,有学生也有慕名而来的商人、职员和作家,大家静静地听, 句一句地读解。我坐在一旁听着讲解和读着文本,忽然感受到一种无比的幸福。宁静的读书气 氛和神秘的天地境界都使我忘记那些杂乱无章而又喧嚣骚动的生活,这时候我才感受到人生还 有如此完整美好的境界 现实生活环境下找不到的乐趣,只有在读解文本中,才能真正地感受到
4 三、简短的结语 我很喜欢“完美”这个词所指向的境界,这个境界里不仅包含了完整还包含了美好,真正 的生命境界就应该是这样的境界。社会上很多庸人总是千方百计地诋毁文学的理想和美好的力 量,嘲笑这是不切实际的空洞之论,但我要说,美本身就是人的生命构成的一部分,如果丧失 了对美的感知能力,丧失了对好的伦理自制能力,那么,那种生命形态我认为至少是极不完整 的,也极不美好的。这就是阅读文学在现代生活内容中不能缺少的关键所在。我们今天都生活 在纷乱之中,似乎每个人都在匆匆忙忙地奔走,日理万机。——我自己就是这样一个红尘中人, 在我的周围,总是有许多事情迫在眉睫地等着我去做,每一件事单个来看都很重要,为了努力 我就不得不疲于奔命,有时会感到心力疲惫不堪,越是要追求完美其实人生就越是不完美。终 于有一天我走进一位朋友的家里,那天那位朋友正在为研究生上课,内容是讲解《庄子》,在 那小小的客厅里挤了二十多人,有学生也有慕名而来的商人、职员和作家,大家静静地听,一 句一句地读解。我坐在一旁听着讲解和读着文本,忽然感受到一种无比的幸福。宁静的读书气 氛和神秘的天地境界都使我忘记那些杂乱无章而又喧嚣骚动的生活,这时候我才感受到人生还 有如此完整美好的境界。 现实生活环境下找不到的乐趣,只有在读解文本中,才能真正地感受到
第一讲文本细读的方法 我在这里想说的只是我自己细读文学名著的一点体会,是我的阅读方法,当然不是适用于 每一个人,也不是适用于每一部作品 文本细读是一种能力,它可以帮助你阅读文学名著,帮助你透过文字或者文学意象,达到 作品隐蔽的精髓之地。通常来说,优秀的文学名著总是含有多层次的丰富内涵,其表层所承载 的总是社会上一般流行观点的意义,但其真正的精华不能仅仅以此为目的。细读文本的任务是 揭示出这些精华,这些隐含在作品里的真正的动机——可能连作家自己也不怎么清楚,从而把 作品的艺术内涵充分地显现出来。 直面作品 这是阅读者最重要的把握作品的途径 我们细读的一般都是文学名著,经过了许多人的研究和解说,这些解说仿佛是一层层外衣 可能把文学名著装饰得五彩缤纷,但也可能把它的真身包裹得严严密密,使我们读不出它的本 来的光鲜面目。既然阅读是一种个人隐秘感情世界的自我发现和自我保护,那我们必须强调要 直面文学作品,以我们赤裸的心灵和情感要求来面对文学,寻找一种线索,来触动文学名著所 隐含的作家的心灵世界与读者参与阅读的心灵世界之间的应和。而其他外在的因素一一研究和 解说,只能在读者与文本之间已经有了心心相印的可能性以后,才能够发挥它的有益的意义 每个人可能都是带了自己的隐秘的经验进入阅读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文本可以被随心所欲 的肢解和剖析,因为作品一旦形成就有它自身的逻辑存在,即使作家也无法完全支配作品的思 想倾向和内容发展。所以最成功的文本细读不是研究者依据一种理论对文本做任意分析,而是 将自己的阅读心得与文本的内在逻辑合二为一,才能够达到细读所需要的主客体的和谐。 二、寻找经典 我所指的经典不是指作品本身,现代文学谈不上什么经典。“经”是指经书,“典”是指 典籍,指那种经得起历史上反复被人引用被人阐发的文化资源。所谓的“经典”是指文化传统
5 第一讲 文本细读的方法 我在这里想说的只是我自己细读文学名著的一点体会,是我的阅读方法,当然不是适用于 每一个人,也不是适用于每一部作品。 文本细读是一种能力,它可以帮助你阅读文学名著,帮助你透过文字或者文学意象,达到 作品隐蔽的精髓之地。通常来说,优秀的文学名著总是含有多层次的丰富内涵,其表层所承载 的总是社会上一般流行观点的意义,但其真正的精华不能仅仅以此为目的。细读文本的任务是 揭示出这些精华,这些隐含在作品里的真正的动机——可能连作家自己也不怎么清楚,从而把 作品的艺术内涵充分地显现出来。 一、直面作品 这是阅读者最重要的把握作品的途径。 我们细读的一般都是文学名著,经过了许多人的研究和解说,这些解说仿佛是一层层外衣, 可能把文学名著装饰得五彩缤纷,但也可能把它的真身包裹得严严密密,使我们读不出它的本 来的光鲜面目。既然阅读是一种个人隐秘感情世界的自我发现和自我保护,那我们必须强调要 直面文学作品,以我们赤裸的心灵和情感要求来面对文学,寻找一种线索,来触动文学名著所 隐含的作家的心灵世界与读者参与阅读的心灵世界之间的应和。而其他外在的因素——研究和 解说,只能在读者与文本之间已经有了心心相印的可能性以后,才能够发挥它的有益的意义。 每个人可能都是带了自己的隐秘的经验进入阅读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文本可以被随心所欲 的肢解和剖析,因为作品一旦形成就有它自身的逻辑存在,即使作家也无法完全支配作品的思 想倾向和内容发展。所以最成功的文本细读不是研究者依据一种理论对文本做任意分析,而是 将自己的阅读心得与文本的内在逻辑合二为一,才能够达到细读所需要的主客体的和谐。 二、寻找经典 我所指的经典不是指作品本身,现代文学谈不上什么经典。“经”是指经书,“典”是指 典籍,指那种经得起历史上反复被人引用被人阐发的文化资源。所谓的“经典”是指文化传统
中最根本的意象。比如,西方的文学经典是古希腊文化,希伯来文化,是《圣经》。在西方, 即使是现代的、后现代的文学,也都离不开对文学资源的依赖。 好的文学作品少不了经典的帮助。因为经典所反映的是作家观察、思考和表述生活现象的 思维依据。这是我们所不能忽略的。我举个例子,张爱玲的《倾城之恋》,白流苏和范柳原两 人在香港的恋爱进入关键的那个晚上,范柳原的话里引了《诗经》里的一句:“死生契阔,与 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首诗引自《诗经》里的《邶风·击鼓》。原来的诗句是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可是张爱玲把第二句改成了“与子相悦” 我不知道她这是要显示范柳原引诗引错了呢,还是其他的什么原因。张爱玲并不是不知道,她 后来写了一篇创作谈《自己的文章》,里面又把这首诗引用了一遍,而这次的引文是“与子成 说”。这样的手法似乎只有张爱玲会做,她把她小说的意思上升到经典意义去讨论,从古代的 经典意象里找出一种来跟小说相对应的因素 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就是打仗的时候,人们觉得生死茫茫,生死散聚就在一刹那之间,人 是把握不了的,那么,虽然生生死死把握不住,但是,“与子成说”:我曾经跟你立过誓的 我们一定要生生死死在一起,一定要白头到老。这是闻一多的解释。还有陈子展教授的解释, 这不是夫妻间的誓言,而是战士之间的友谊:我们在一起打仗,我们说过,我们生在一起,死 在一起。这两种解释都是通的,“与子成说”说明了这是一首非常积极、非常肯定的民歌,在 生死渺茫当中有一种肯定性的东西。张爱玲是知道这首诗里有肯定性的东西,她本人也赞同这 个东西,她骨子里有一种追求积极性的东西。可是另一方面,张爱玲又是个虚无主义者,在她 看来什么都是假的,爱情也没有真心的。她为了强调范柳原和白流苏都是自私自利的人,为了 表达这样一个庸俗的看法,世界上是没有爱情的,她就改了两个字一一所谓“相悦”,就是说 我们对着看,很高兴。这样一改,意思就变得很油滑,天地无情,生死无常,人都掌握不了自 己命运,因为掌握不了,大家相悦一下,就可以了。这就是修改经典,这一改就把小说里面人 物的性格改掉了。 张爱玲本人的创作意图跟这个作品所展示的艺术形象之间是有距离的,通过无形中的修改 表达了她内心深处对爱情、对人生的根深蒂固的虚无感。张爱玲喜欢调侃,喜欢把庄严的事说 得很不堪。但它不能掩盖一个事实,就是张爱玲的骨子里是相信“死生契阔,与子成说”的 问题是她从她的家庭教育中感觉不到真正的爱情。这样一种理性因素和她内在本能是有矛盾的, 我们通过《倾城之恋》里所引的经典中可以看出来。 三、寻找缝隙
6 中最根本的意象。比如,西方的文学经典是古希腊文化,希伯来文化,是《圣经》。在西方, 即使是现代的、后现代的文学,也都离不开对文学资源的依赖。 好的文学作品少不了经典的帮助。因为经典所反映的是作家观察、思考和表述生活现象的 思维依据。这是我们所不能忽略的。我举个例子,张爱玲的《倾城之恋》,白流苏和范柳原两 人在香港的恋爱进入关键的那个晚上,范柳原的话里引了《诗经》里的一句:“死生契阔,与 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首诗引自《诗经》里的《邶风·击鼓》。原来的诗句是: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可是张爱玲把第二句改成了“与子相悦”。 我不知道她这是要显示范柳原引诗引错了呢,还是其他的什么原因。张爱玲并不是不知道,她 后来写了一篇创作谈《自己的文章》,里面又把这首诗引用了一遍,而这次的引文是“与子成 说”。这样的手法似乎只有张爱玲会做,她把她小说的意思上升到经典意义去讨论,从古代的 经典意象里找出一种来跟小说相对应的因素。 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就是打仗的时候,人们觉得生死茫茫,生死散聚就在一刹那之间,人 是把握不了的,那么,虽然生生死死把握不住,但是,“与子成说”:我曾经跟你立过誓的, 我们一定要生生死死在一起,一定要白头到老。这是闻一多的解释。还有陈子展教授的解释, 这不是夫妻间的誓言,而是战士之间的友谊:我们在一起打仗,我们说过,我们生在一起,死 在一起。这两种解释都是通的,“与子成说”说明了这是一首非常积极、非常肯定的民歌,在 生死渺茫当中有一种肯定性的东西。张爱玲是知道这首诗里有肯定性的东西,她本人也赞同这 个东西,她骨子里有一种追求积极性的东西。可是另一方面,张爱玲又是个虚无主义者,在她 看来什么都是假的,爱情也没有真心的。她为了强调范柳原和白流苏都是自私自利的人,为了 表达这样一个庸俗的看法,世界上是没有爱情的,她就改了两个字——所谓“相悦”,就是说 我们对着看,很高兴。这样一改,意思就变得很油滑,天地无情,生死无常,人都掌握不了自 己命运,因为掌握不了,大家相悦一下,就可以了。这就是修改经典,这一改就把小说里面人 物的性格改掉了。 张爱玲本人的创作意图跟这个作品所展示的艺术形象之间是有距离的,通过无形中的修改, 表达了她内心深处对爱情、对人生的根深蒂固的虚无感。张爱玲喜欢调侃,喜欢把庄严的事说 得很不堪。但它不能掩盖一个事实,就是张爱玲的骨子里是相信“死生契阔,与子成说”的, 问题是她从她的家庭教育中感觉不到真正的爱情。这样一种理性因素和她内在本能是有矛盾的, 我们通过《倾城之恋》里所引的经典中可以看出来。 三、寻找缝隙
读《倾城之恋》还会发现另外一个有趣现象:故事写的是白流苏和范柳原两人的“倾城之 恋”,作家却漏掉了一个重要场景的描写,那就是两人的第一次见面。按照张爱玲婆婆妈妈的 叙事习惯,这样重要的场景(决定了两人一见钟情的开端),本来是不应该疏漏的,只能说这 是作家故意为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白范两人的恋爱变得不真实。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的时 候要学会寻找缝隙。文本不是笼统地讲故事,我们细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它的破绽,读出作家 遗漏的、或者错误的地方。我有一个信念,任何一部好的文学作品,背后一定有一个完整的世 界。——只有诗歌不一样,诗歌因为是抒情的。小说的背后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有一个完整的 理想的模型,但是作家没有能力把这个模型全部写出来。比如说,作家写一个爱情故事,他的 意识里肯定存在着一个完整的爱情故事,但他不可能把心里感受到的爱情原原本本地表现出来, 写出来的只是所要表达的一部分。很多作家在写完作品以后说,我的笔无力啊,我写不出这个 伟大的故事。有的作家把作品改来改去,就是因为他达不到他想要达到的这么一个完整的境界。 这就有一个差距,所谓的“缝隙”就暗示了这种差距的存在。“缝隙”里隐藏了大量的密码, 帮助你完善这个故事 我们过去对文学名著的很多解释都是从教条出发,我们不相信文本背后还有一个更加完整 的世界,我们只相信显文本提供的东西。这是我要说的寻找缝隙,通过作家的遗漏和疏忽,慢 慢读出很多我们从字面上读不出的东西 四、寻找原型 原型与经典不一样,原型指作品里隐藏了一个隐型结构,通常隐型结构来自民间的文化资 源,反映了民间对于现实生活的习惯性理解。人的想象力是非常有限的。我们听一个作家讲一 个故事,好像是千变万化非常丰富,其实千变万化的故事背后是有一个原型的,这个原型结构 就是文化模式,也是民间故事的基本模式。1990年代初,王朔与人合伙创作了电视连续剧《渴 望》,引起过许多争论。而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传统剧目里《赵氏孤儿》的原型 《赵氏孤儿》的模式是:赵家蒙难—一孤儿遗失在外—一程婴为了保护孤儿牺牲亲生儿子 程婴含辛茹苦,遭受世人遗弃——孤儿长大,赵家昭雪—一程婴含笑而死 《渴望》的故事模式是:王家蒙难——小芳遗失在外——慧芳为抚养小芳,不得不放弃儿 子冬冬—一慧芳含辛茹苦,遭到王家遗弃—一小芳长大,王家团圆—一慧芳瘫痪在床 很显然,这是同一个原型在起作用。刘慧芳的故事正是忠臣义仆的原型的现代版本。我讲 这个故事不是要去套两者的关系,其实这两者没有关系的,只是传统民间文化的原型的再延续 它不是通过实际上的模仿,而是通过文化原型的反复出现,把一些基本的文化观念传播开去
7 读《倾城之恋》还会发现另外一个有趣现象:故事写的是白流苏和范柳原两人的“倾城之 恋”,作家却漏掉了一个重要场景的描写,那就是两人的第一次见面。按照张爱玲婆婆妈妈的 叙事习惯,这样重要的场景(决定了两人一见钟情的开端),本来是不应该疏漏的,只能说这 是作家故意为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白范两人的恋爱变得不真实。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的时 候要学会寻找缝隙。文本不是笼统地讲故事,我们细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它的破绽,读出作家 遗漏的、或者错误的地方。我有一个信念,任何一部好的文学作品,背后一定有一个完整的世 界。——只有诗歌不一样,诗歌因为是抒情的。小说的背后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有一个完整的 理想的模型,但是作家没有能力把这个模型全部写出来。比如说,作家写一个爱情故事,他的 意识里肯定存在着一个完整的爱情故事,但他不可能把心里感受到的爱情原原本本地表现出来, 写出来的只是所要表达的一部分。很多作家在写完作品以后说,我的笔无力啊,我写不出这个 伟大的故事。有的作家把作品改来改去,就是因为他达不到他想要达到的这么一个完整的境界。 这就有一个差距,所谓的“缝隙”就暗示了这种差距的存在。“缝隙”里隐藏了大量的密码, 帮助你完善这个故事。 我们过去对文学名著的很多解释都是从教条出发,我们不相信文本背后还有一个更加完整 的世界,我们只相信显文本提供的东西。这是我要说的寻找缝隙,通过作家的遗漏和疏忽,慢 慢读出很多我们从字面上读不出的东西。 四、寻找原型 原型与经典不一样,原型指作品里隐藏了一个隐型结构,通常隐型结构来自民间的文化资 源,反映了民间对于现实生活的习惯性理解。人的想象力是非常有限的。我们听一个作家讲一 个故事,好像是千变万化非常丰富,其实千变万化的故事背后是有一个原型的,这个原型结构 就是文化模式,也是民间故事的基本模式。1990年代初,王朔与人合伙创作了电视连续剧《渴 望》,引起过许多争论。而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传统剧目里《赵氏孤儿》的原型—— 《赵氏孤儿》的模式是:赵家蒙难——孤儿遗失在外——程婴为了保护孤儿牺牲亲生儿子 ——程婴含辛茹苦,遭受世人遗弃——孤儿长大,赵家昭雪——程婴含笑而死。 《渴望》的故事模式是:王家蒙难——小芳遗失在外——慧芳为抚养小芳,不得不放弃儿 子冬冬——慧芳含辛茹苦,遭到王家遗弃——小芳长大,王家团圆——慧芳瘫痪在床。 很显然,这是同一个原型在起作用。刘慧芳的故事正是忠臣义仆的原型的现代版本。我讲 这个故事不是要去套两者的关系,其实这两者没有关系的,只是传统民间文化的原型的再延续, 它不是通过实际上的模仿,而是通过文化原型的反复出现,把一些基本的文化观念传播开去
保留下来。而正是这种“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文化原型引起了民间观众,特别是在皇城根 下的北京市民的激动。同样的原因,这种原型在十里洋场的文化环境下脱胎而来的上海市民心 目中反应平平,而在知识分子中间更难获得认同。 文学作品的阅读,最直接最感性的层次就是直感,就是你直面文本时候的那种感觉;深入下去 是技巧的分析,就应该寻找经典,发现错误,发现缝隙:再深入分析的话,就能看出其原型 这在作家创作来说可能是无意识的,只是文化的教育和文化的熏陶的结果,它在无形当中寄寓 于人们的心灵。你心灵有多少东西,它都会无意间表达出来。那么这种细读就使阅读变得有 趣,就是说,我们通过阅读可以看到的东西比这个文本本身描写的东西要多得多
8 保留下来。而正是这种“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文化原型引起了民间观众,特别是在皇城根 下的北京市民的激动。同样的原因,这种原型在十里洋场的文化环境下脱胎而来的上海市民心 目中反应平平,而在知识分子中间更难获得认同。 文学作品的阅读,最直接最感性的层次就是直感,就是你直面文本时候的那种感觉;深入下去 是技巧的分析,就应该寻找经典,发现错误,发现缝隙;再深入分析的话,就能看出其原型。 这在作家创作来说可能是无意识的,只是文化的教育和文化的熏陶的结果,它在无形当中寄寓 于人们的心灵。你心灵有多少东西,它都会无意间表达出来。那么这种细读就使阅读变得有 趣,就是说,我们通过阅读可以看到的东西比这个文本本身描写的东西要多得多
第二讲知识分子转型与新文学的两种思潮(上) 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形成 “五四”这个概念是非常含糊的,准确的说,应该是指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 次学生爱国运动。但是我们今天讲“五四”精神,不仅仅局限在这个爱国运动上,往往把它衍 生到从1915年开始的整个知识界的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命,它是以文学领域的语言革命和 形式革命为契机而深入展开的,结果是,在文学创作上形成了一个大的思潮,我们称它为新文 学思潮 我这里着重讲一个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转型问题,即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产生。现代知识 分子是由原来的士大夫阶级转化而来的。士大夫阶级的基本价值是在庙堂上,那个时代的读书 人,主要的能力就是为国君为朝廷尽忠竭智。到了20世纪,通过科举,通过朝廷的选择进入 庙堂的这样一种传统仕途被中断,取而代之的是学校,是现代大学。现代教育机制是根据社会 需要的变化来设置教育规模和结构的。这样一种现代教育机制,导致人才为社会服务。这就是 我经常强调的“知识分子的民间岗位” 那么,当职业精神非常清楚的情况下,知识分子的力量、知识分子的精神体现在哪里?在 这个转换过程中,治国平天下的这样一个古代读书人的愿望,在中国知识分子身上没有消失 也不会消失。这是一个潜意识的积淀。在当代的知识分子中间,潜意识里总是有这么一个治国 平天下的精神,这还是古代的士大夫精神。 另外,就是近代西方社会传过来的“现代知识分子”这个概念。现代知识分子首先要有 个社会的民间岗位。其次,他还具有一种超越了职业岗位的情怀,对社会、对人类发展的未来 他有所关怀。这是比较抽象的,但又是一种很本质的东西。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要透视日常 生活的问题来考虑我们国家的未来,考虑世界的未来。这样一种关怀在过去是通过很壮烈的行 为来体现的,比如像俄罗斯的民粹派,法国的启蒙主义知识分子,通过宣传、坐牢、革命、甚 至恐怖行为来达到他对社会的关怀。这样一个时代现在已经过去了,但这样一种精神还是体现 在我们现代知识分子身上。 这种俄罗斯式的、对人类社会有终极关怀的精神,加上中国传统士大夫的治国平天下的理 想,结合起来,就构成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特有的精神状态。这两种传统本来是有矛盾的,但是 在中国知识分子当中,总是很自觉地把自己价值的实现与国家政治的力量结合起来。明白了这
9 第二讲 知识分子转型与新文学的两种思潮(上) 一、 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形成 “五四”这个概念是非常含糊的,准确的说,应该是指 1919 年 5 月 4 日发生在北京的一 次学生爱国运动。但是我们今天讲“五四”精神,不仅仅局限在这个爱国运动上,往往把它衍 生到从 1915 年开始的整个知识界的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命,它是以文学领域的语言革命和 形式革命为契机而深入展开的,结果是,在文学创作上形成了一个大的思潮,我们称它为新文 学思潮。 我这里着重讲一个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转型问题,即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产生。现代知识 分子是由原来的士大夫阶级转化而来的。士大夫阶级的基本价值是在庙堂上,那个时代的读书 人,主要的能力就是为国君为朝廷尽忠竭智。到了 20 世纪,通过科举,通过朝廷的选择进入 庙堂的这样一种传统仕途被中断,取而代之的是学校,是现代大学。现代教育机制是根据社会 需要的变化来设置教育规模和结构的。这样一种现代教育机制,导致人才为社会服务。这就是 我经常强调的 “知识分子的民间岗位”。 那么,当职业精神非常清楚的情况下,知识分子的力量、知识分子的精神体现在哪里?在 这个转换过程中,治国平天下的这样一个古代读书人的愿望,在中国知识分子身上没有消失, 也不会消失。这是一个潜意识的积淀。在当代的知识分子中间,潜意识里总是有这么一个治国 平天下的精神,这还是古代的士大夫精神。 另外,就是近代西方社会传过来的“现代知识分子”这个概念。现代知识分子首先要有一 个社会的民间岗位。其次,他还具有一种超越了职业岗位的情怀,对社会、对人类发展的未来, 他有所关怀。这是比较抽象的,但又是一种很本质的东西。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要透视日常 生活的问题来考虑我们国家的未来,考虑世界的未来。这样一种关怀在过去是通过很壮烈的行 为来体现的,比如像俄罗斯的民粹派,法国的启蒙主义知识分子,通过宣传、坐牢、革命、甚 至恐怖行为来达到他对社会的关怀。这样一个时代现在已经过去了,但这样一种精神还是体现 在我们现代知识分子身上。 这种俄罗斯式的、对人类社会有终极关怀的精神,加上中国传统士大夫的治国平天下的理 想,结合起来,就构成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特有的精神状态。这两种传统本来是有矛盾的,但是 在中国知识分子当中,总是很自觉地把自己价值的实现与国家政治的力量结合起来。明白了这
点,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都摆脱不了参与新的国家建设的热情,现代中国 的几次政权变更新旧交替,都不缺乏大量的知识分子的支持与参与。 当现代社会发生转型,传统士大夫的经国济世的抱负无以施展、然而又不仅仅满足于自己 的民间岗位的时候,知识分子必然要在这中间开辟一个渠道来发挥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与热情 这样一种发挥热情的价值取向,我把它称为“广场”。“广场”当然是个空间的象征,传统庙 堂的对象是国君或者说统治者,那么,现代广场的对象是什么呢?当然是民众。广场里熙熙攘 攘的都是老百姓。然后,广场需要英雄,需要能人,需要知识分子来告诉民众,告诉老百姓 什么是真理,什么是中国的出路。这样一个过程就是“启蒙”。广场与庙堂在价值取向上是联 系在一起的。 二、现代知识分子与新文学运动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中国20世纪文化跟中国古代文化的最大区别,就是一个世界性的问 题,中国古代社会和古代文化是在一个自成一体的封闭体系里运作,士大夫的道统、学统、政 统是完全融为一体的,是非常和谐的。可是到了现代社会,由于西方的介入,这样一个自成 体的东方社会运作机制被打破。知识分子从这个打破的裂缝里面走出去了,学到了西方的一套 所谓现代化的东西,就是说,中国要向世界学习,要跟世界同步发展,那也就意味着必须要向 西方学习,吸收甚至模仿他们的东西才行 尽管20世纪流行的思想学术内涵不太一样,其根源都是跟西方的现代化有关的。我们总 是引进先进的,过去是英国法国,现在是美国,它的生产力最先进,文明程度最高,总是把这 样一个标准作为我们未来发展的方向。而这个标准我们用一个概念来概括,就是所谓的“现代 性”,也可以说是一个新道统吧。到现在还是这样 从追求、学习到整合、探索这样一套来自于西方的新道统,实际上也就成了这部分知识分 子的专利。其实也不是他们的专利,只是因为在五四的时候,他们这批人是最早出国,这就成 为当时知识分子有资格在广场上启蒙民众的一个资本。当然,很难说真的有一个什么新的道统 但是有关这个新的道统的幻觉强烈地吸引着知识分子,大家都从西方抓一点东西来,都认为这 个可以来教育民众。这是启蒙知识分子引以为骄傲的资本 知识分子的启蒙自觉是在戊戌变法以后逐步建立起来的。戊戌变法失败以后,知识界就开 始有了从士大夫到现代知识分子的转型自觉。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都转向了对民众的思想文化
10 一点,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都摆脱不了参与新的国家建设的热情,现代中国 的几次政权变更新旧交替,都不缺乏大量的知识分子的支持与参与。 当现代社会发生转型,传统士大夫的经国济世的抱负无以施展、然而又不仅仅满足于自己 的民间岗位的时候,知识分子必然要在这中间开辟一个渠道来发挥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与热情。 这样一种发挥热情的价值取向,我把它称为“广场”。“广场”当然是个空间的象征,传统庙 堂的对象是国君或者说统治者,那么,现代广场的对象是什么呢?当然是民众。广场里熙熙攘 攘的都是老百姓。然后,广场需要英雄,需要能人,需要知识分子来告诉民众,告诉老百姓: 什么是真理,什么是中国的出路。这样一个过程就是“启蒙”。广场与庙堂在价值取向上是联 系在一起的。 二、 现代知识分子与新文学运动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中国 20 世纪文化跟中国古代文化的最大区别,就是一个世界性的问 题,中国古代社会和古代文化是在一个自成一体的封闭体系里运作,士大夫的道统、学统、政 统是完全融为一体的,是非常和谐的。可是到了现代社会,由于西方的介入,这样一个自成一 体的东方社会运作机制被打破。知识分子从这个打破的裂缝里面走出去了,学到了西方的一套 所谓现代化的东西,就是说,中国要向世界学习,要跟世界同步发展,那也就意味着必须要向 西方学习,吸收甚至模仿他们的东西才行。 尽管 20 世纪流行的思想学术内涵不太一样,其根源都是跟西方的现代化有关的。我们总 是引进先进的,过去是英国法国,现在是美国,它的生产力最先进,文明程度最高,总是把这 样一个标准作为我们未来发展的方向。而这个标准我们用一个概念来概括,就是所谓的“现代 性”,也可以说是一个新道统吧。到现在还是这样。 从追求、学习到整合、探索这样一套来自于西方的新道统,实际上也就成了这部分知识分 子的专利。其实也不是他们的专利,只是因为在五四的时候,他们这批人是最早出国,这就成 为当时知识分子有资格在广场上启蒙民众的一个资本。当然,很难说真的有一个什么新的道统, 但是有关这个新的道统的幻觉强烈地吸引着知识分子,大家都从西方抓一点东西来,都认为这 个可以来教育民众。这是启蒙知识分子引以为骄傲的资本。 知识分子的启蒙自觉是在戊戌变法以后逐步建立起来的。戊戌变法失败以后,知识界就开 始有了从士大夫到现代知识分子的转型自觉。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都转向了对民众的思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