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矩阵的定义及性质 定义:设A,B都是n阶矩阵,若存在可逆矩阵P,使得 PAP=B 则称矩阵B是矩阵A的相似矩阵, 或称矩阵A与矩阵B相似,记作A~B 对A进行运算PAP称为对A进行相似变换, 可逆矩阵P称为把矩阵A变成矩阵B的相似变换矩阵。 注:矩阵相似是一种等价关系 (1)反身性:A~A (2)对称性:若A~B则B~A (3)传递性:若A~B,B~C,则A~C
1 二. 相似矩阵的定义及性质 定义: 设 A B, 都是 n 阶矩阵,若存在可逆矩阵 P ,使得 1 P AP B − = 则称矩阵 B 是矩阵 A 的相似矩阵, 对 A 进行运算 P AP -1 称为对 A 进行相似变换, 可逆矩阵 P 称为把矩阵 A 变成矩阵 B 的相似变换矩阵。 或称矩阵 A 与矩阵 B 相似,记作 A B 注:矩阵相似是一种等价关系 (1)反身性: A A. (2)对称性:若 A B 则 B A. (3)传递性:若 A B B C , , 则 A C
性质1:相似矩阵有相同的特征多项式、相同特征值、 相同的行列式、相同的迹、相同的秩 推论:若矩阵A,、与对角阵A 12 相似, 则,2,…,λn是A的n个特征值
2 性质1: 相似矩阵有相同的特征多项式、相同特征值、 相同的行列式、相同的迹、相同的秩 推论:若矩阵 A n n 与对角阵 相似, 1 2 n = 则 1 2 , , , n 是 A 的 n 个特征值
其它的有关相似矩阵的性质:(介绍) (1)相似矩阵或者都可逆,或者都不可逆。 当它们可逆时,它们的逆矩阵也相似。 (2)若A与B相似,则kA与kB相似。(k为正整数) (3)若A与B相似,则Am与Bm相似。(m为正整数) (4)若A与B相似,而f(x)是一个多项式, 则∫(A)与∫(B)相似 6P(44)P=(P4P)(P42) (6)P(K A,+k242)P=k, P-A, P+k P-lAP (k1,k2为任意常数)
3 (1) 相似矩阵或者都可逆,或者都不可逆。 当它们可逆时,它们的逆矩阵也相似。 其它的有关相似矩阵的性质:(介绍) (3) 若 A 与 B 相似,则 A m 与 B m 相似。( m 为正整数) ( ) ( )( ) 1 1 1 1 2 1 2 P A A P P A P P A P . − − − (5) = ( ) 1 1 1 P k A k A P k P A P k P A P 1 1 2 2 1 1 2 2 − − − (6) + = + (k k 1 2 , 为任意常数) (2) 若 A 与 B 相似,则 kA 与 kB 相似。( k 为正整数) (4) 若 A 与 B 相似,而 f x( ) 是一个多项式, 则 f A( ) 与 f B( ) 相似
注:(1)与单位矩阵相似的m阶矩阵只有单位阵E本身, 与数量矩阵kE相似的n阶方阵只有数量阵kE本 书p136例5.,2.1 (2)有相同特征多项式的矩阵不一定相似 矩阵可对角化的条件(利用相似变换把方阵对角化) 对n阶方阵A,如果可以找到可逆矩阵P 使得P1AP=A为对角阵,就称为把方阵A对角化
4 (2)有相同特征多项式的矩阵不一定相似。 注: (1)与单位矩阵相似的n阶矩阵只有单位阵E本身, 与数量矩阵kE 相似的n阶方阵只有数量阵kE本。 书p136 例5.2.1 三. 矩阵可对角化的条件(利用相似变换把方阵对角化) 对 n 阶方阵 A ,如果可以找到可逆矩阵 P , 使得 P AP −1 = 为对角阵,就称为把方阵 A 对角化
定理1:n阶矩阵A可对角化(与对角阵相似) 令A有n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 推论:若n阶方阵A有n个互不相同的特征值, 则A可对角化。(与对角阵相似)(逆命题不成立) 注:(1)若A~A,则A的主对角元素即为A的特征值, 如果不计见的排列顺序,则A唯一,称之为 矩阵A的相似标准形。 (2)可逆矩阵P由A的n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 作列向量构成
5 定理1: n 阶矩阵 A 可对角化(与对角阵相似) A 有 n 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 (2)可逆矩阵 由 的 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 作列向量构成。 P A n (逆命题不成立) 推论:若 n 阶方阵 A 有 n 个互不相同的特征值, 则 A 可对角化。(与对角阵相似) 注:(1)若 A , 则 的主对角元素即为 A 的特征值, 矩阵 A 的相似标准形。 k 如果不计 的排列顺序,则 唯一,称之为
例1:判断下列实矩阵能否化为对角阵? 2-12 (1)A=-2-24(2)A=5-33 10-2 解 1--2 (1)4-E=-2-2-24 -2-2 =-(-2)(+7)=0 得=2=2,3=-7
6 例1: 判断下列实矩阵能否化为对角阵? 1 2 2 (1) 2 2 4 2 4 2 A − = − − − 2 1 2 (2) 5 3 3 1 0 2 A − = − − − 解: ( 2) ( 7) 2 = − − + = 0 1 2 2 (1) 2 2 4 2 4 2 A E − − − = − − − − − 得 1 2 3 = = = − 2, 7
当41=12=2时,齐次线性方程组为(A-2E)X=0 1-22 (4-2E)=2-4|→000 2x,+2. 得基础解系n2=1|,P2=0 当=-7时,齐次线性方程组为(4+7E)X=0 8-22 (4+7E)=-254→0, 000
7 得基础解系 1 2 2 2 1 , 0 . 0 1 p p − = = 当 1 2 = = 2 时,齐次线性方程组为 ( A E X − = 2 0 ) ( ) 1 2 2 2 2 4 4 2 4 4 A E − − − = − − − 1 2 2 0 0 0 0 0 0 − → 1 2 3 x x x = − + 2 2 当 时,齐次线性方程组为 ( A E X + = 7 0 ) 3 = −7 ( ) 8 2 2 7 2 5 4 2 4 5 A E − + = − 1 1 0 2 0 1 1 0 0 0 →
2得基础解系P3=2 2 221 102|≠0 0 P1,2,P3线性无关 即A有3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所以A可以对角化
8 得基础解系 3 1 2 2 p = − 1 3 2 3 1 2 x x x x = − = − 2 2 1 1 0 2 0 0 1 2 − − 1 2 3 p p p , , 线性无关 即A有3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所以A可以对角化
2 A=5-33 (2)A-E=5 3-3 2- (+1)=0:4=42=2 当1=42=A3=-1时,齐次线性方程组为(4+E)X=0 3-12 (4+E)=5-23→0 10 000 得基础解系5=-1|,所以A不能化为对角矩阵
9 2 1 2 (2) 5 3 3 1 0 2 A E − − − = − − − − − ( ) 3 = − + = 1 0 2 1 2 5 3 3 1 0 2 A − = − − − 得基础解系 1 1 , 1 − = − 所以 A 不能化为对角矩阵. 1 2 3 = = = − 1. 当 时,齐次线性方程组为 ( A E X + = ) 0 1 2 3 = = = −1 ( ) 3 1 2 5 2 3 1 0 1 A E − + = − − − 1 0 1 0 1 1 000 →
460 例2:设A=-3-50·间A能否对角化? 若能对角化,求出可逆矩阵P使得PAP为对角阵。 4-26 解:A-E=-3-5-元0 3 =-(-1)(+2)=0 1=2=1,3=-2
10 解: 4 6 0 3 5 0 3 6 1 A E − − = − − − − − − ( ) ( ) 2 = − − + = 1 2 0 例2:设 4 6 0 3 5 0 . 3 6 1 A = − − − − 若能对角化,求出可逆矩阵 P 使得 P AP −1 为对角阵。 问 A 能否对角化? 1 2 3 = = = −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