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遥感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20150323 课程名称:现代遥感导论 英文名称:Remote Sensing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时:48 学 分:3 适用对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土地资源学、土地管理学、地形地籍制图基础 二、课程简介 现代遥感导论主要讲述遥感基本理论、方法和基础知识。主要内容有:遥感物理 基础、地物与电磁波相互作用和遥感成像机理;不同传感器特性与遥感成像特征:遥 感图像处理的方法与技术: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原理、方法和解译步骤:遥感数字图像 计算机处理。根据未来遥感技术应用需求,课程同时介绍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与全球 定位系统的综合应用。 Remote sensing is the acquisition of information about an object or phenomenon without making physical contact with the object and thus in contrast to on-site observation.In current usage,the term "remote sensing"generally refers to the use of satellite or aircraft based sensor technologies to detect and classify objects on Earth,including on the surface and in the atmosphere and oceans, based on propagated signals The introduction of this course is mainly about basic theories,methods and basic knowledge of remote sensing.The main contents include:physical basis of remote sensing,interaction between ground and electromagnetic wav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sensors and remote sensing images;Methods and techniques of remote sensing image processing:The interpretation principles, processing of digital image.According to the application requirements of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the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and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is introduced
1 《现代遥感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20150323 课程名称:现代遥感导论 英文名称:Remote Sensing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 时:48 学 分:3 适用对象: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土地资源学、土地管理学、地形地籍制图基础 二、课程简介 现代遥感导论主要讲述遥感基本理论、方法和基础知识。主要内容有:遥感物理 基础、地物与电磁波相互作用和遥感成像机理;不同传感器特性与遥感成像特征;遥 感图像处理的方法与技术;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原理、方法和解译步骤;遥感数字图像 计算机处理。根据未来遥感技术应用需求,课程同时介绍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与全球 定位系统的综合应用。 Remote sensing is the acquisition of information about an object or phenomenon without making physical contact with the object and thus in contrast to on-site observation. In current usage, the term "remote sensing" generally refers to the use of satellite or aircraft based sensor technologies to detect and classify objects on Earth, including on the surface and in the atmosphere and oceans, based on propagated signals. The introduction of this course is mainly about basic theories, methods and basic knowledge of remote sensing. The main contents include: physical basis of remote sensing, interaction between ground and electromagnetic wav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sensors and remote sensing images; Methods and techniques of remote sensing image processing; The interpretation principles, processing of digital image. According to the application requirements of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the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and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is introduced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现代遥感导论是土地资源管理本科生专业基础课,是现代信息社会中该专业学生 必须具备的专业基础之一。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与实验,要求学生掌握遥感技术的基本 概念和基本原理:并具备掌握运用遥感技术的原理、方法解释和解决实际问愿的基本 能力:了解遥感技术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 1.掌握现代空间遥感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2.运用图像信息理论研究地球表层目标和环境资源信息的识别方法: 3.掌握土地资源的遥感调查和制图原理及工作方法: 4.初步掌握从RS到GIS的信息流集成原理和方法。 5.学会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任务操作。 课程思政教学目标:采用区域典型案例教学、人物典型案例教学方式融入遥感的 发展、遥感数据处理方法与手段、遥感处理应用等环节,让学生了解我国遥感事业在 党的领导下在国际上取得的巨大进展,同时也提出目前我国遥感应用的局限,引导学 生坚持学习、矢志创新、为科学努力献身的精神。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遥感概述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图感技术的橱念、发展历史 2.了解遥感技术的基本特征和应用概况 3.重点了解遥感的概念和特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遥成概今 第二节遥感技术系纷 1.遥感过程 2.传感器及遥感平台 3.遥感探测的特点及分类 4.遥感卫星地面站思考与实践 第三节遥感技术的简史与发展 1.遥感技术发展简史 2.遥感技术的发展简史 3.现代遥感技术发展的趋势与展望 4.谣感研究可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四节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的结合 1.地理信息系统简介 2.全球定位系统简介
2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现代遥感导论是土地资源管理本科生专业基础课,是现代信息社会中该专业学生 必须具备的专业基础之一。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与实验,要求学生掌握遥感技术的基本 概念和基本原理;并具备掌握运用遥感技术的原理、方法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 能力;了解遥感技术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 1. 掌握现代空间遥感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2. 运用图像信息理论研究地球表层目标和环境资源信息的识别方法; 3. 掌握土地资源的遥感调查和制图原理及工作方法; 4. 初步掌握从 RS 到 GIS 的信息流集成原理和方法。 5. 学会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任务操作。 课程思政教学目标:采用区域典型案例教学、人物典型案例教学方式融入遥感的 发展、遥感数据处理方法与手段、遥感处理应用等环节,让学生了解我国遥感事业在 党的领导下在国际上取得的巨大进展,同时也提出目前我国遥感应用的局限,引导学 生坚持学习、矢志创新、为科学努力献身的精神。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遥感概述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遥感技术的概念、发展历史。 2.了解遥感技术的基本特征和应用概况 3.重点了解遥感的概念和特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遥感概念 第二节 遥感技术系统 1.遥感过程 2.传感器及遥感平台 3.遥感探测的特点及分类 4.遥感卫星地面站思考与实践 第三节 遥感技术的简史与发展 1. 遥感技术发展简史 2. 遥感技术的发展简史 3. 现代遥感技术发展的趋势与展望 4. 遥感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四节 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的结合 1. 地理信息系统简介 2. 全球定位系统简介
3.RS、GIS和GPs的结合 4.RS、GIS和GPS综合应用的实例 (三)思考与实践 1.遥感的分类有哪些? 2.遥感、遥测、遥控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为主,结合不同空间分辨率的遥感影像,闸明观测对象的尺度特征 并说明其应用范围。 (五)课程思政教学 在遥感技术国内发展部分重点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遥感研究取得的成就, 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同时阐明目前遥感发展 的局限,培养学生立志献身祖国遥感事业的远大理想。 第二章遥感电磁辐射基础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对电磁波、电磁波谱的概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在 此基础上,使学生掌握常见地物如:水体、植被、士壤和沙漠等的反射特征。 重点掌握大气散射、大气吸收对遥感的影响,了解大气窗口覆盖哪些波段范 围。 (一)数学内容 第一节电磁波谱与黑体辐射 1.电磁波与电磁波的传输特性 2.黑体辐射和实际物体辐射 第二节太阳辐射和地球辐: 1,太阳的辐射 2.地球的辐射 第二节地球大气及其对太阳辐射的影响 1, 大气分层和组成 2. 大气的反射、吸收、散射 3 大气窗▣ 第三节地面物体反射光谱 1.地物的反射率 2.地物反射波谱曲线 3.地物波谱特性的测量 (三)思考与实践
3 3. RS、GIS 和 GPs 的结合 4. RS、GIS 和 GPS 综合应用的实例 (三)思考与实践 1.遥感的分类有哪些? 2.遥感、遥测、遥控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为主,结合不同空间分辨率的遥感影像,阐明观测对象的尺度特征, 并说明其应用范围。 (五)课程思政教学 在遥感技术国内发展部分重点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遥感研究取得的成就, 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同时阐明目前遥感发展 的局限,培养学生立志献身祖国遥感事业的远大理想。 第二章 遥感电磁辐射基础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对电磁波、电磁波谱的概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在 此基础上,使学生掌握常见地物如:水体、植被、土壤和沙漠等的反射特征。 重点掌握大气散射、大气吸收对遥感的影响,了解大气窗口覆盖哪些波段范 围。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电磁波谱与黑体辐射 1. 电磁波与电磁波的传输特性 2. 黑体辐射和实际物体辐射 第二节太阳辐射和地球辐射 1.太阳的辐射 2.地球的辐射 第二节 地球大气及其对太阳辐射的影响 1. 大气分层和组成 2. 大气的反射、吸收、散射 3. 大气窗口 第三节 地面物体反射光谱 1. 地物的反射率 2. 地物反射波谱曲线 3. 地物波谱特性的测量 (三)思考与实践
1.电磁辐射在地表-大气-遥感器之间的辐射传输过程是什么? 2.地物与电磁波的相互作用机理。 3.为何紫外波段在遥感中应用较少?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结合实验分散难点,分别从可见光、近红外、微波 波段阐明作用机理,结合事例介绍辐射的传输过程,和地物的波谱特征。 (五)课程思政教学 在讲授“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时发生的物理作用及规律”知识点环节,结 合地晨、灾害天气等极端情况案例探讨,引导学生意识到在抢险救灾过程中专 业所学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爱心与责任心,领悟科技数据精准的必要性和重 要性,培养学生的职业自豪感和精益求精,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 教学内容 思政要素切入点 育人目标 1.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时 结合大气散射规律,对比分 通过问题情境创设,案例分 发生的物理作用及规律 析得到做波可以穿云透雾 折导入微波遥感在自然灾 不受天气条件的影响,在抗 害抢险救灾中的应用场景 2.结合大气散射规律,分析 震救灾中发挥辉若百大作用 引导学生在现实中数灾中, 光学谣成和微波谣成的活 对出抗震救灾中的一线医 为了人民的安全,我们提供 用条件,确定抗震救灾中月 护和官兵事例,科技人员里 的精准科技支持数据的重 依赖的遥感数据源。 撒好科技数据服务,精准提 要性和必要性。培养学生精 供技术支持,保障效率。 益求精、认真严谨、为人民 服务的精神和强烈的职业 自豪感。 第三章遥感光学基础 (一)目的与要求 1.理解光学遥感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光学遥感图像的处理方法 (二)数学内容 第一节颜色性质和颜色立体 1.光和颜色 2.颜色的性质 3.颜色立体 第二节加色法与减色法 1.三原色与加色法
4 1. 电磁辐射在地表-大气-遥感器之间的辐射传输过程是什么? 2. 地物与电磁波的相互作用机理。 3. 为何紫外波段在遥感中应用较少?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结合实验分散难点,分别从可见光、近红外、微波 波段阐明作用机理,结合事例介绍辐射的传输过程,和地物的波谱特征。 (五)课程思政教学 在讲授“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时发生的物理作用及规律”知识点环节,结 合地震、灾害天气等极端情况案例探讨,引导学生意识到在抢险救灾过程中专 业所学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爱心与责任心,领悟科技数据精准的必要性和重 要性,培养学生的职业自豪感和精益求精,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 教学内容 思政要素切入点 育人目标 1.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时 发生的物理作用及规律 2.结合大气散射规律,分析 光学遥感和微波遥感的适 用条件,确定抗震救灾中所 依赖的遥感数据源。 结合大气散射规律,对比分 析得到微波可以穿云透雾, 不受天气条件的影响,在抗 震救灾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对比抗震救灾中的一线医 护和官兵事例,科技人员要 做好科技数据服务,精准提 供技术支持,保障效率。 通过问题情境创设,案例分 析导入微波遥感在自然灾 害抢险救灾中的应用场景。 引导学生在现实中救灾中, 为了人民的安全,我们提供 的精准科技支持数据的重 要性和必要性。培养学生精 益求精、认真严谨、为人民 服务的精神和强烈的职业 自豪感。 第三章 遥感光学基础 (一)目的与要求 1.理解光学遥感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光学遥感图像的处理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颜色性质和颜色立体 1.光和颜色 2.颜色的性质 3.颜色立体 第二节 加色法与减色法 1.三原色与加色法
2.色度图 第三节光学影像处理 1.黑白片感光原理及图像处理 2。彩色片感光原理及图像处理 (三)思考与实践 理解彩红外片的生成原理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第四章传感器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不同类型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2.了解不同传感器的成像特点 3.掌握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辐射分辨率的概念。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传感器的类型 第二节传感器的性能 1.空间分辨率 2.光谱分辨率 3.时间分辨率 4.温度分辨率 第三节摄影类型的传感器 1.框幅式摄影机 2.缝隙摄影机 3.全景摄影机 4.多光谱摄景影形机 第四节光电成像类型的传感器 1.电视摄像机 2.扫描仪 3.CcD传感器 第四节成像光谱仪 (三)思考与实践 1.辐射分辨率有几种等级?反映在遥感影像上的值有何特征?结合后期 的波段运算来理解 2.结合多光谱遥感数据、高光谱逼遥感数据的实验操作,掌握波谱分辨率
5 2.色度图 第三节 光学影像处理 1. 黑白片感光原理及图像处理 2. 彩色片感光原理及图像处理 (三)思考与实践 理解彩红外片的生成原理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第四章 传感器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不同类型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2.了解不同传感器的成像特点。 3.掌握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辐射分辨率的概念。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传感器的类型 第二节 传感器的性能 1. 空间分辨率 2. 光谱分辨率 3. 时间分辨率 4. 温度分辨率 第三节 摄影类型的传感器 1. 框幅式摄影机 2. 缝隙摄影机 3. 全景摄影机 4. 多光谱摄影机 第四节 光电成像类型的传感器 1. 电视摄像机 2. 扫描仪 3. ccD 传感器 第四节 成像光谱仪 (三)思考与实践 1. 辐射分辨率有几种等级?反映在遥感影像上的值有何特征?结合后期 的波段运算来理解。 2. 结合多光谱遥感数据、高光谱遥感数据的实验操作,掌握波谱分辨率
的高低对地物的判定有何影响。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结合实验教学。 (五)课程思政教学 介绍我国近年来在遥感在灾害监测、月球探测等事业上处于国际领先的水 平。结合目前国际上遥感研究现状,引导学生意识到科技强国、科技兴国的重 要性。鼓励年轻人勇于担当、迎难而上、为祖国科技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五章航空遥感 (一)目的与要求 1.使学生掌握航空遥感成像机理。 2.航空遥感成像的畸变特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航空遥感系统 1.航空遥感平台 2.航空摄影方式 3. 航空遥感特点 第二节航空像片的几何特征与物理特性 1.航空像片的投影原理 2.航空像片的比例尺 3.航空像片上特殊的点线 4.航空像片的物理特性 第三节像片视差和立体观测 1.像片视差产生的原因和纠正 2.航空像片的立体观察 3.航空像片的立体测量 第四节高光谱航空遥感 1.基本概念 2.航空成像光谱仪 (三)思考与实践 1.航空相片的像点位移规律是什么? 2.航空影像畸变与校正方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运用不同遥感图像,分析航空遥感图像的成像机理及 畸变特点。 6
6 的高低对地物的判定有何影响。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结合实验教学。 (五)课程思政教学 介绍我国近年来在遥感在灾害监测、月球探测等事业上处于国际领先的水 平。结合目前国际上遥感研究现状,引导学生意识到科技强国、科技兴国的重 要性。鼓励年轻人勇于担当、迎难而上、为祖国科技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五章 航空遥感 (一)目的与要求 1.使学生掌握航空遥感成像机理。 2.航空遥感成像的畸变特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航空遥感系统 1. 航空遥感平台 2. 航空摄影方式 3. 航空遥感特点 第二节 航空像片的几何特征与物理特性 1. 航空像片的投影原理 2. 航空像片的比例尺 3. 航空像片上特殊的点线 4. 航空像片的物理特性 第三节 像片视差和立体观测 1. 像片视差产生的原因和纠正 2. 航空像片的立体观察 3. 航空像片的立体测量 第四节 高光谱航空遥感 1. 基本概念 2. 航空成像光谱仪 (三)思考与实践 1. 航空相片的像点位移规律是什么? 2. 航空影像畸变与校正方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运用不同遥感图像,分析航空遥感图像的成像机理及 畸变特点
(五)课程思政教学 以近几年我国遥感领域兴起的“低空无人机探测”技术为切入点,在植保 飞防、环境监测、电力巡线、应急救灾等方面的应用为案例,培养学生紧跟前 沿,挑战行业领域难点问题、勇攀高峰的精神。 教学内容 思政要素切入点 育人目标 1.环境监测中“卫片执法” 结合传统测量技术在 通过现实案例,让同学 目前的应用情况 土地征收、土地非法利用 们了解我国在无人机低空 环节举证难、进程进展缓信 谣感的应用现状及前景,鼓 2.目前在临时用地审批、规 等问题,运用无人机技术提 励学生就业后努力提升自 划修编、土地成片征收、基 供技术支持,保障效率 已的技术能力,在更多现实 本农田补划等领域无人机 可题中运用科技解决困难 的应用还存在很多问题。 第六章航天遥感 (一)目的与要求 1.使学生明白陆地卫星、气象卫星及海洋卫星的运动轨道和运动方式。 2.不同陆地卫星影像产品的特征。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谣感卫星的资态与轨首参期 1.遥感卫星的姿态 2.谣成卫是的轨道参数 3.遥感卫星的轨道类型 第二节陆地卫星Landsat系列 1,概述 2.轨道特征 3.Landsat系列卫星的传感器和数据参数 4.Landsat系列卫星的数据产品 第三节SPOT系列 1.概述 2.SPOT系列卫星的轨道特征 3.SPOT系列卫星的传感器 4.SPOT系列卫星的数据产品 第四节气象卫星系列 1.概述
7 (五)课程思政教学 以近几年我国遥感领域兴起的“低空无人机探测”技术为切入点,在植保 飞防、环境监测、电力巡线、应急救灾等方面的应用为案例,培养学生紧跟前 沿,挑战行业领域难点问题、勇攀高峰的精神。 教学内容 思政要素切入点 育人目标 1.环境监测中“卫片执法” 目前的应用情况; 2.目前在临时用地审批、规 划修编、土地成片征收、基 本农田补划等领域无人机 的应用还存在很多问题。 结合传统测量技术在 土地征收、土地非法利用等 环节举证难、进程进展缓慢 等问题,运用无人机技术提 供技术支持,保障效率。 通过现实案例,让同学 们了解我国在无人机低空 遥感的应用现状及前景,鼓 励学生就业后努力提升自 己的技术能力,在更多现实 问题中运用科技解决困难。 第六章 航天遥感 (一)目的与要求 1.使学生明白陆地卫星、气象卫星及海洋卫星的运动轨道和运动方式。 2.不同陆地卫星影像产品的特征。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遥感卫星的姿态与轨道参数 1. 遥感卫星的姿态 2. 遥感卫星的轨道参数 3. 遥感卫星的轨道类型 第二节 陆地卫星 Landsat 系列 1. 概述 2. 轨道特征 3. Landsat 系列卫星的传感器和数据参数 4. Landsat 系列卫星的数据产品 第三节 SPOT 系列 1. 概述 2. SPOT 系列卫星的轨道特征 3. SPOT 系列卫星的传感器 4. SPOT 系列卫星的数据产品 第四节 气象卫星系列 1. 概述
2.轨道类型 3.低轨气象卫星 4.高轨静止气象卫星 第五节其他卫星系列 1.海洋卫星 2.地球资源卫星 (三)思考与实践 1.结合实验所用数据理解卫星的轨道号、行号的编制方法 2.不同的陆地卫星所使用的波谱区间以及成像特点。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结合实验说明landsat卫星、spot卫星、quickbird 卫星、worldview卫星等陆地卫星的数据特点。 第七章微波遥感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微波遥感的特点。 2.理解侧视雷达图像的信息特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1.微波波段的划分 2.微波遥感的优点 3.微波辐射的特征 4.微波传感器 第二节侧视雷达系统的工作原理 1.工作原理 2.距离分辨率与方位分辨率 第三节合成孔径雷达 第四节侧视雷达图像的几何特征 1.斜距图像的比例尺变化 2.地形畸变 第五节侧视雷达图像的信息特点 1.地面状况、波长、入射角的影响 2.极化对图像的影响 3.雷达图像中的宫 4.物理性质对图像的影响
8 2. 轨道类型 3. 低轨气象卫星 4. 高轨静止气象卫星 第五节 其他卫星系列 1. 海洋卫星 2. 地球资源卫星 (三)思考与实践 1. 结合实验所用数据理解卫星的轨道号、行号的编制方法 2. 不同的陆地卫星所使用的波谱区间以及成像特点。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结合实验说明 landsat 卫星、spot 卫星、quickbird 卫星、worldview 卫星等陆地卫星的数据特点。 第七章 微波遥感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微波遥感的特点。 2.理解侧视雷达图像的信息特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1. 微波波段的划分 2. 微波遥感的优点 3. 微波辐射的特征 4. 微波传感器 第二节 侧视雷达系统的工作原理 1. 工作原理 2. 距离分辨率与方位分辨率 第三节 合成孔径雷达 第四节侧视雷达图像的几何特征 1. 斜距图像的比例尺变化 2. 地形畸变 第五节 侧视雷达图像的信息特点 1. 地面状况、波长、入射角的影响 2. 极化对图像的影响 3. 雷达图像中的亮斑 4. 物理性质对图像的影响
5.某些地物的雷达影像实例 第六节微波传感器及其遥感平台 1.海洋卫星 2.航天飞机成像雷达 3.加拿大遥感卫星RADARSAT 4.其他雷达卫星 (三)思老与实我 1.回顾微波可进行全天候遥感的原因。 2.雷达图像中的亮斑。 3.雷达遥感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数学、实验数学相结合 (五)课程思政教学 结合微波影像数据与多光谱影像数据特点差异讲述微波遥感在我国地震、 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监测方面的应用。引导学生课后查看相关文献资料,了解 学科前沿知识。 教学内容 思政要素切入点 育人目标 结合微波遥感特点和口 通过讲授和课程资料, 微波遥感特点 作原理,带领同学们分析餐 学们直观的感受在欧美围 到微波技术在国防安全等 家技术封锁的时代背景下 2.微波遥感原理 业的重要性。通过典型微初 我国的科技工作者迎难而 专感器的介绍,清晰地看到 上,克服困难,勇于担当, 典型微波传感器 我国的微波制造技术处于世 莫定了我国微波遥感的监 界前列。 基础。鼓励年轻人要“科技 为民、奋斗有我”。 第八章图像校正与增强 (一)目的与要求 掌握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的方法:图像校正、图像增强、图像变换、图像 分类、图像分割等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数字图像处理基础知识 1.数字图像和图像数字化 2.图像处理系统与处理内容 第一节图像辐射校正 1.系统辐射校正
9 5. 某些地物的雷达影像实例 第六节 微波传感器及其遥感平台 1. 海洋卫星 2. 航天飞机成像雷达 3. 加拿大遥感卫星 RADARsAT 4. 其他雷达卫星 (三)思考与实践 1. 回顾微波可进行全天候遥感的原因。 2. 雷达图像中的亮斑。 3. 雷达遥感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相结合。 (五)课程思政教学 结合微波影像数据与多光谱影像数据特点差异讲述微波遥感在我国地震、 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监测方面的应用。引导学生课后查看相关文献资料,了解 学科前沿知识。 教学内容 思政要素切入点 育人目标 1. 微波遥感特点 2. 微波遥感原理 3. 典型微波传感器 结合微波遥感特点和工 作原理,带领同学们分析得 到微波技术在国防安全等行 业的重要性。通过典型微波 传感器的介绍,清晰地看到 我国的微波制造技术处于世 界前列。 通过讲授和课程资料, 同学们直观的感受在欧美国 家技术封锁的时代背景下, 我国的科技工作者迎难而 上,克服困难,勇于担当, 奠定了我国微波遥感的监事 基础。鼓励年轻人要“科技 为民、奋斗有我”。 第八章 图像校正与增强 (一)目的与要求 掌握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的方法:图像校正、图像增强、图像变换、图像 分类、图像分割等。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数字图像处理基础知识 1. 数字图像和图像数字化 2. 图像处理系统与处理内容 第二节 图像辐射校正 1. 系统辐射校正
2.大气校正 3.噪声消除 第三节几何校正的原理与方法 1. 遥感图像几何畸变来源 2.遥感图像几何校正原理与方法 3.遥感图像数字镶嵌 4.多图像几何配准 第四节遥感图像增强处理 1.彩色增强处理 2.空间域增强处理 3.其他增强方法 (三)思考与实践 1.数字图像的辐射误差来源于哪里?怎么纠正? 2.何为大气校正?回归分析和直方图校正的原理是什么? 3.遥感图像几何畸变的原因有哪些?为何要进行灰度重采样?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分解图像变换和遥感图像融合的难点,选择实际 范例进行实验教学。 (五)课程思政教学 在图像融合、图像滤波等环节结合多学科交叉应用引导学生分析内涵和意 义,培养学生的共赢思维,以及在现实问题的解决环节中要勇于探索、寻求多 手段进行分析而不是圈于限定的途径。 教学内容 思政要素切入点 有人目标 图像融合 -将不同谣感数 设置学科融合题目,鼓 据源的代热,比如高光进牙 动同学们深度思考。不对描 图像融合 辨率和高空间分辨率结合 孤立 寻找方法实现共。 生产出一幅新的高精优的逻 共赢。强化人类命运共同体 2.图像滤波 辑谣感数据,用于实际。损 的理念。 高工作效率、精度,节约成 网像波被 多维提取地物 特征信息 第九章遥感图像目视判读 (一)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掌握影像判读的标志,目视判读方法、一般步骤。 10
10 2. 大气校正 3. 噪声消除 第三节 几何校正的原理与方法 1. 遥感图像几何畸变来源 2. 遥感图像几何校正原理与方法 3. 遥感图像数字镶嵌 4. 多图像几何配准 第四节 遥感图像增强处理 1. 彩色增强处理 2. 空间域增强处理 3. 其他增强方法 (三)思考与实践 1. 数字图像的辐射误差来源于哪里?怎么纠正? 2. 何为大气校正?回归分析和直方图校正的原理是什么? 3. 遥感图像几何畸变的原因有哪些?为何要进行灰度重采样?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分解图像变换和遥感图像融合的难点,选择实际 范例进行实验教学。 (五)课程思政教学 在图像融合、图像滤波等环节结合多学科交叉应用引导学生分析内涵和意 义,培养学生的共赢思维,以及在现实问题的解决环节中要勇于探索、寻求多 手段进行分析而不是囿于限定的途径。 教学内容 思政要素切入点 育人目标 1. 图像融合 2. 图像滤波 图像融合——将不同遥感数 据源的优势,比如高光谱分 辨率和高空间分辨率结合, 生产出一幅新的高精优的逻 辑遥感数据,用于实际。提 高工作效率、精度,节约成 本。 图像滤波——多维提取地物 特征信息。 设置学科融合题目,鼓 励同学们深度思考。不对抗、 不孤立,寻找方法实现共享 共赢。强化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理念。 第九章 遥感图像目视判读 (一)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掌握影像判读的标志,目视判读方法、一般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