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地域文化导赏》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粤港澳地域文化导赏 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the Regional Culture of Guangdong-Hong Kong-Maca 课程类别:通识课 时:32 学 分:2 适用对象:所有专业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简介 粤港澳三地民间历史上保持紧密联系和频繁互动,形成别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根 脉。《粤港澳地域文化导赏》主要向学生介绍电影、流行歌曲、建筑、饮食等粤港澳 三地共享的、具有地域特色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事项和现象,让学生了解粤港澳 大湾区自清末以来发展的历史进程,理解人文湾区的地域性、国家性和世界性,认识 大湾区在当代中国发展进程中独特地位。本课程具有交叉学科特色,广泛采纳人类学、 历史学、人文地理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方法。 The historical connections and interactions among Guangdong Hong Kong and Macau generates shared regional culture.The cour of Introduction to the Regional Culture of Guangdong-Hong Kong-Macau introduces to students the shared regional intangible and tangible culture including movies. popular music,architecture,.to familiarize students with the history of the currently called Guangdong-Hong Kong-Macau Greater Bay Area since the end of Qing Dynasty.which results in the interweaving of locality and cosmopolitanism in the regional culture and the region's unique role in the history of contemporary China.The course is interdisciplinary and absorbs works of historians and human geographers t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粤港澳地域文化导赏》是一门面向全校所有专业本科学生的通识选修课。课程 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清末以来粤港澳大湾区的历史发展脉络和地域文化变迁,掌 握粤港澳三地文化同根同源却各具特色的多元一体的格局,培养学生辩证看待文化地 域性、国家性和世界性之间关系的能力。与此同时,本课程致力于实现通识课与思政 课程的协同发展。一方面,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及粤港澳三地文化互 1
1 《粤港澳地域文化导赏》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粤港澳地域文化导赏 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the Regional Culture of Guangdong-Hong Kong-Macau 课程类别:通识课 学 时:32 学 分:2 适用对象: 所有专业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简介 粤港澳三地民间历史上保持紧密联系和频繁互动,形成别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根 脉。《粤港澳地域文化导赏》主要向学生介绍电影、流行歌曲、建筑、饮食等粤港澳 三地共享的、具有地域特色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事项和现象,让学生了解粤港澳 大湾区自清末以来发展的历史进程,理解人文湾区的地域性、国家性和世界性,认识 大湾区在当代中国发展进程中独特地位。本课程具有交叉学科特色,广泛采纳人类学、 历史学、人文地理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方法。 The historical connections and interactions among Guangdong, Hong Kong and Macau generates shared regional culture. The course of Introduction to the Regional Culture of Guangdong-Hong Kong-Macau introduces to students the shared regional intangible and tangible culture including movies, popular music, architecture, foods etc. The course aims to familiarize students with the history of the currently called Guangdong-Hong Kong-Macau Greater Bay Area since the end of Qing Dynasty, which results in the interweaving of locality and cosmopolitanism in the regional culture and the region’s unique role in the history of contemporary China. The course is interdisciplinary and absorbs works of anthropologists, historians and human geographers etc.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粤港澳地域文化导赏》是一门面向全校所有专业本科学生的通识选修课。课程 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清末以来粤港澳大湾区的历史发展脉络和地域文化变迁,掌 握粤港澳三地文化同根同源却各具特色的多元一体的格局,培养学生辩证看待文化地 域性、国家性和世界性之间关系的能力。与此同时,本课程致力于实现通识课与思政 课程的协同发展。一方面,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及粤港澳三地文化互
动合作迎来一个崭新时期,考虑到广东籍学生是本校学生的主体,本课程可望增进三 地民众文化认同,为推进人文湾区建设作出贡献。另一方面,习近平继提出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后,提出文化自信作为“第四个自信”。本课程向大学生普及喜 港澳地域文化,旨在推动岭南文化焕发当代光彩,提高年轻一代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 同。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1.让学生了解粤港澳地区自清末以来的历史发展脉络: 2.启发学生思考“乡”与“国”之间的关系,理解“爱国”与“爱乡 之间的辩证联系: 3。启发学生思考地方文化的跨地域性,从而破除“落后文化”与“先进 文化”的二元对立认识,建立文化自信。 (二)教学内容 粤港澳地区近代以来的历史发展脉络 粤港澳地区近代以来人员与资源的流动 “乡”与“国”之间的关系 乡邦文化与民族精神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粤剧、粤乐和粤曲在上海 地方文化的跨地域性 (三)思考与实践 你有家人在香港或澳门定居吗?请对他们进行一个访谈,记录他们是如何 迁居到那里的。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课堂讨论和多媒体教学。 第二章粤人之声 一粤语 (一)目的与要求 1.让学生了解粤语在粤港澳地区的历史: 2.让学生理解粤港澳三地语言何以同根同源却各有特点: 3.启发学生思考语言在地方文化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 清末民初的粤語书写 2
2 动合作迎来一个崭新时期,考虑到广东籍学生是本校学生的主体,本课程可望增进三 地民众文化认同,为推进人文湾区建设作出贡献。另一方面,习近平继提出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后,提出文化自信作为“第四个自信”。本课程向大学生普及粤 港澳地域文化,旨在推动岭南文化焕发当代光彩,提高年轻一代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 同。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1.让学生了解粤港澳地区自清末以来的历史发展脉络; 2.启发学生思考“乡”与“国”之间的关系,理解“爱国”与“爱乡” 之间的辩证联系; 3. 启发学生思考地方文化的跨地域性,从而破除“落后文化”与“先进 文化”的二元对立认识,建立文化自信。 (二)教学内容 粤港澳地区近代以来的历史发展脉络 粤港澳地区近代以来人员与资源的流动 “乡”与“国”之间的关系 乡邦文化与民族精神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粤剧、粤乐和粤曲在上海 地方文化的跨地域性 (三)思考与实践 你有家人在香港或澳门定居吗?请对他们进行一个访谈,记录他们是如何 迁居到那里的。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课堂讨论和多媒体教学。 第二章 粤人之声——粤语 (一)目的与要求 1.让学生了解粤语在粤港澳地区的历史; 2.让学生理解粤港澳三地语言何以同根同源却各有特点; 3. 启发学生思考语言在地方文化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 清末民初的粵語书写
戏文唱本中的粤语写作传统 廖恩森和粤语文学 当代日常生活中的粤语 粤语在粤港澳三地的当代处境 (三)思考与实践 你会讲粤语吗?请试举例说明当下粤语在粤港澳三地出现的差异,并试分 析这些差异出现的原因。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课堂讨论和多媒体教学。 第三章粤人之曲—一粤刷和粤曲 (一)目的与要求 1.让学生了解粤剧和粤曲的起源和形成的历史: 2.向学生介绍粤剧从业人员在20世纪流动的历史及其对粤剧跨地域传 播的影响: 3.让学生感受地方戏刷的美感,强化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自信。 (二)教学内容 观赏粤剧《帝女花》片段、粤曲《客途秋恨》 粤剧起源与形成 20世纪粤剧从业人员的流动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粤剧、粤乐和粤曲在上海 粤剧“芳腔”一一粤港澳三地的粤剧特色 参观广州粤剧文化博物馆 (三)思考与实践 1.你有认识的长辈喜欢听粤剧或粤曲吗?请采访他们,了解他们是如何迷 上粤剧或粤曲的,以及地方戏曲对于他们的意义。 2.你觉得粤剧/粤曲好听吗?为什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课堂讨论和多媒体教学。 第四章岭南建筑和公共空间 (一)目的与要求 1.让学生了解粤港澳三地共享的建筑和公共空间的具体形式: 2.向学牛个绍这些共享的建筑形式在烟港澳三地不同的制度基础: 3。让学生感受岭南建筑的美感,使其理解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对于民族文 3
3 戏文唱本中的粤语写作传统 廖恩焘和粤语文学 当代日常生活中的粤语 粤语在粤港澳三地的当代处境 (三)思考与实践 你会讲粤语吗?请试举例说明当下粤语在粤港澳三地出现的差异,并试分 析这些差异出现的原因。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课堂讨论和多媒体教学。 第三章 粤人之曲——粤剧和粤曲 (一)目的与要求 1.让学生了解粤剧和粤曲的起源和形成的历史; 2.向学生介绍粤剧从业人员在 20 世纪流动的历史及其对粤剧跨地域传 播的影响; 3. 让学生感受地方戏剧的美感,强化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自信。 (二)教学内容 观赏粤剧《帝女花》片段、粤曲《客途秋恨》 粤剧起源与形成 20 世纪粤剧从业人员的流动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粤剧、粤乐和粤曲在上海 粤剧“芳腔”——粤港澳三地的粤剧特色 参观广州粤剧文化博物馆 (三)思考与实践 1.你有认识的长辈喜欢听粤剧或粤曲吗?请采访他们,了解他们是如何迷 上粤剧或粤曲的,以及地方戏曲对于他们的意义。 2.你觉得粤剧/粤曲好听吗?为什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课堂讨论和多媒体教学。 第四章 岭南建筑和公共空间 (一)目的与要求 1.让学生了解粤港澳三地共享的建筑和公共空间的具体形式; 2.向学生介绍这些共享的建筑形式在粤港澳三地不同的制度基础; 3. 让学生感受岭南建筑的美感,使其理解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对于民族文
化传承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 田野调查:广州市荔湾区恩宁路历史街区 民国时期广州骑楼的规章与实践 骑楼与“中体洋用”之下的民国建筑精神 跨境方言“五脚基”的起源及其语义演变 清末粤商在三藩市、澳门、广州、上海所建的戏园与戏院 (三)思考与实践 1.请访谈1-2位骑楼街区的居民,了解他们住在骑楼式建筑的历史以及 居住感受。 2.试分析公共戏院的出现对于粤剧的发展有何影响。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田野调查为主,辅以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和多媒体教学。 第五章绘画艺术 —广州外销遁纸画 (一)目的与要求 1.让学生了解十九世纪广州外销通草纸水彩画与十三行的历史 2.向学生介绍通草纸水彩画所呈现的西方视角下的广州风物: 3.让学生了解粤港澳的商业传统及其在全球贸易网络中历史地位,从而 有助于他们理解地域文化的全球性。 (二)教学内容 广州外销画的兴起 清代广州外销画的画家及其画室 广州外销画的主要创作形式 外销画的创作主题及其绘制特点 清代广州外销画若干市井女性形象 外销画的市场运作 (三)思考与实践 参观广州十三行博物馆,思考口岸的历史如何影响地域文化的形成和重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为主,辅以田野调查、课堂讨论和多媒体教学。 第六章手工艺:外销广彩瓷器 (一)目的与要求
4 化传承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 田野调查:广州市荔湾区恩宁路历史街区 民国时期广州骑楼的规章与实践 骑楼与“中体洋用”之下的民国建筑精神 跨境方言“五脚基”的起源及其语义演变 清末粤商在三藩市、澳门、广州、上海所建的戏园与戏院 (三)思考与实践 1. 请访谈 1-2 位骑楼街区的居民,了解他们住在骑楼式建筑的历史以及 居住感受。 2. 试分析公共戏院的出现对于粤剧的发展有何影响。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田野调查为主,辅以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和多媒体教学。 第五章 绘画艺术——广州外销蓪纸画 (一)目的与要求 1.让学生了解十九世纪广州外销通草纸水彩画与十三行的历史; 2.向学生介绍通草纸水彩画所呈现的西方视角下的广州风物; 3. 让学生了解粤港澳的商业传统及其在全球贸易网络中历史地位,从而 有助于他们理解地域文化的全球性。 (二)教学内容 广州外销画的兴起 清代广州外销画的画家及其画室 广州外销画的主要创作形式 外销画的创作主题及其绘制特点 清代广州外销画若干市井女性形象 外销画的市场运作 (三)思考与实践 参观广州十三行博物馆,思考口岸的历史如何影响地域文化的形成和重 构。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为主,辅以田野调查、课堂讨论和多媒体教学。 第六章 手工艺:外销广彩瓷器 (一)目的与要求
1.让学生了解清朝以来广州外销广彩瓷器的历史及其工艺特点: 2.向学生介绍广彩瓷器贸易中的中西文化交流历史: 3.让学生了解粤港澳的商业传统及其在全球贸易网络中历史地位,从而 有助于他们理解地域文化的全球性。 (二)教学内容 广彩瓷器的起源 广彩瓷器的工艺特点 广彩瓷器在广州及港澳的贸易情况 扒龙舟盛景佛山市博物馆藏广彩瓷盘释读 广彩瓷器纹饰对外销市场需求的适应 广彩和港彩:香港粤东磁(瓷)厂的历史 广彩瓷器与中西文化交流 (二)思老与实践 请访问你的家人或朋友(六十岁以上),问问他们使用广彩瓷器的经历以 及对广彩瓷器的认识。瓷器是怎么来的?作何用途?后来如何在生活中消失?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为主,辅以田野调查、课堂讨论和多媒体教学。 第七章粤语流行歌曲 (一)目的与要求 1.让学生了解广东、香港粤语流行歌曲的发展脉络: 2.理解粤港澳人口迁移对于流行文化生产的影响: 3.让学生感受音乐在文化交流中的独特作用。 (二)教学内容 欣赏金庸武侠电视剧中的粤语流行歌曲 广东粤语流行歌曲创作的肇始与兴起 香港的粤语流行曲-一三个时期、三种不同风格 内地到香港的移民在香港流行音乐生产中的参与 从金庸武侠电视剧中的歌曲看粤语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想象 (三)思考与实践 你有喜欢的粤语流行歌吗?你是怎么知道这首歌的?为什么喜欢它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课堂讨论和多媒体教学。 第八章电影里的粤港澳 5
5 1.让学生了解清朝以来广州外销广彩瓷器的历史及其工艺特点; 2.向学生介绍广彩瓷器贸易中的中西文化交流历史; 3. 让学生了解粤港澳的商业传统及其在全球贸易网络中历史地位,从而 有助于他们理解地域文化的全球性。 (二)教学内容 广彩瓷器的起源 广彩瓷器的工艺特点 广彩瓷器在广州及港澳的贸易情况 扒龙舟盛景佛山市博物馆藏广彩瓷盘释读 广彩瓷器纹饰对外销市场需求的适应 广彩和港彩:香港粤东磁(瓷)厂的历史 广彩瓷器与中西文化交流 (三)思考与实践 请访问你的家人或朋友(六十岁以上),问问他们使用广彩瓷器的经历以 及对广彩瓷器的认识。瓷器是怎么来的?作何用途?后来如何在生活中消失?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为主,辅以田野调查、课堂讨论和多媒体教学。 第七章 粤语流行歌曲 (一)目的与要求 1.让学生了解广东、香港粤语流行歌曲的发展脉络; 2.理解粤港澳人口迁移对于流行文化生产的影响; 3. 让学生感受音乐在文化交流中的独特作用。 (二)教学内容 欣赏金庸武侠电视剧中的粤语流行歌曲 广东粤语流行歌曲创作的肇始与兴起 香港的粤语流行曲--三个时期、三种不同风格 内地到香港的移民在香港流行音乐生产中的参与 从金庸武侠电视剧中的歌曲看粤语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想象 (三)思考与实践 你有喜欢的粤语流行歌吗?你是怎么知道这首歌的?为什么喜欢它?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课堂讨论和多媒体教学。 第八章 电影里的粤港澳
(一)目的与要求 1.让学生通过电影了解粤港澳三地的历史联系和社会互动: 2.启发学生分析不同时代电影中对粤港澳三地联系的视觉表达: 3。启发学生分析电影中所表达的个人-地方-民族国家之间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 欣赏电影《叶问2:宗师传奇》 香港电影与广州的因缘 1950年代香港与内地的合拍片 香港回归后香港电影工业北移 电影里的乡邦文化与民族精神 (三)思考与实践 请找出一部以粤港澳为背景的电影,并分析其中所表达的个人一乡邦文化 民族精神之间的联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多媒体教学和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课堂讨论 第九章粤港澳地域文化中的明星 (一)目的与要求 1.让学生通过某些知名人物的个人历史了解粤港澳三地的历史联系和社 会互动: 2.启发学生分析个人命运与地方、国家之间的联系。 3.让学生了解媒介的变迁如何推动地方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二)教学内容 欣赏电影《黄飞鸿》(1973) 20世纪上半叶粤港地区黄飞鸿形象的塑造 报纸和小说对粤港澳文化明星的塑造 电视对粤港澳文化明星的塑造 电影的兴起与国港澳明星的全球化 (三)思考与实践 请收集著名粤剧表演家红线女的生平经历,分析她在粤港澳地区的迁移轨 迹与粤剧表演事业的发展轨迹之间的联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多媒体教学和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课堂讨论。 第十章粤港澳地域文化中的饮食 6
6 (一)目的与要求 1.让学生通过电影了解粤港澳三地的历史联系和社会互动; 2.启发学生分析不同时代电影中对粤港澳三地联系的视觉表达; 3. 启发学生分析电影中所表达的个人-地方-民族国家之间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 欣赏电影《叶问 2:宗师传奇》 香港电影与广州的因缘 1950 年代香港与内地的合拍片 香港回归后香港电影工业北移 电影里的乡邦文化与民族精神 (三)思考与实践 请找出一部以粤港澳为背景的电影,并分析其中所表达的个人-乡邦文化- 民族精神之间的联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多媒体教学和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课堂讨论。 第九章 粤港澳地域文化中的明星 (一)目的与要求 1.让学生通过某些知名人物的个人历史了解粤港澳三地的历史联系和社 会互动; 2. 启发学生分析个人命运与地方、国家之间的联系。 3. 让学生了解媒介的变迁如何推动地方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二)教学内容 欣赏电影《黄飞鸿》(1973) 20 世纪上半叶粤港地区黄飞鸿形象的塑造 报纸和小说对粤港澳文化明星的塑造 电视对粤港澳文化明星的塑造 电影的兴起与粤港澳明星的全球化 (三)思考与实践 请收集著名粤剧表演家红线女的生平经历,分析她在粤港澳地区的迁移轨 迹与粤剧表演事业的发展轨迹之间的联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多媒体教学和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课堂讨论。 第十章 粤港澳地域文化中的饮食
(五)目的与要求 4.让学生从饮食的角度了解粤港澳三地的历史联系和社会互动: 5.让学生理解人员迁移与地域饮食文化之间的联系。 6.让学生从饮食的角度理解文化地域性与全球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六)教学内容 欣赏记录片《茶餐厅双城记》 香港茶餐厅及其特色食品 香港冰室与广州冰室 茶餐厅的全球化 大排档在香港的兴起以及“大排档”名称在粤港澳的传播 粤港两地的老字号一一莲香楼、太平沙 (七)思考与实践 你到茶餐厅进餐过吗?你觉得茶餐厅适合和谁一同进餐?广州茶餐厅与 香港茶餐厅(或者香港电影中的茶餐厅)一样吗?为什么? 请举例说明粤港澳共享的食物或饮食方式,并说明三地的共同点及各自差 (八)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多媒体教学和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课堂讨论。 五、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环 节 学 分 讨 其他 教学时数 课 实验 实习 散学 环节 计 课程内容 第一章 0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7 (五)目的与要求 4.让学生从饮食的角度了解粤港澳三地的历史联系和社会互动; 5.让学生理解人员迁移与地域饮食文化之间的联系。 6.让学生从饮食的角度理解文化地域性与全球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六)教学内容 欣赏记录片《茶餐厅双城记》 香港茶餐厅及其特色食品 香港冰室与广州冰室 茶餐厅的全球化 大排档在香港的兴起以及“大排档”名称在粤港澳的传播 粤港两地的老字号——莲香楼、太平沙 (七)思考与实践 你到茶餐厅进餐过吗?你觉得茶餐厅适合和谁一同进餐?广州茶餐厅与 香港茶餐厅(或者香港电影中的茶餐厅)一样吗?为什么? 请举例说明粤港澳共享的食物或饮食方式,并说明三地的共同点及各自差 异。 (八)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多媒体教学和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课堂讨论。 五、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环 节 教学时数 课程内容 讲 课 习 题 课 讨 论 课 实验 实习 其他 教学 环节 小 计 第一章 4 0 0 0 0 0 4 第二章 2 0 0 0 0 1 3 第三章 2 0 0 0 0 0 2 第四章 2 0 2 0 0 0 4 第五章 2 0 0 0 0 2 4 第六章 2 0 0 0 0 0 2
第七章 0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合计 21 32 六、课程考核 (一)考核方式 考查 (二)成绩构成 平时成绩占比:30%期末考试占比:70% (三)成绩考核标准 1.选题符合课程主题,写作规范,资料扎实,表述清晰,结构合理,角度独特 2.能结合个人的生活经验理解粤港澳大湾区自清末以来发展的历史进程: 3。对粤港澳三地之间存在悠远的历史联系及共享文化根基有所了解,对人文湾 区有所认同: 4.理解人文湾区的地域性、国家性和世界性,认识到大湾区在当代中国发展进 程中独特地位。 七、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 推荐教材 程美宝、黄素娟(主编).省港澳大众文化与都市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2017年。 参考书: 江滢河.清代洋画与广州口岸.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司徒尚纪.岭南文化地理.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20年。 李文翎、吴志峰、林珲。活力粤港澳大湾区之历史文化.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 版社,2020年。 广东省非遗保护中心.粤港澳大湾区非遗地图.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20年。 八、其他说明 无 大纲修订人:严丽君 修订日期:2021年4月14日
8 第七章 2 0 0 0 0 0 2 第八章 1 0 0 0 0 2 3 第九章 2 0 0 0 0 2 4 第十章 2 0 2 0 0 0 4 合计 21 0 4 0 0 7 32 六、课程考核 (一)考核方式 考查 (二)成绩构成 平时成绩占比:30% 期末考试占比:70% (三)成绩考核标准 1. 选题符合课程主题,写作规范,资料扎实,表述清晰,结构合理,角度独特 2. 能结合个人的生活经验理解粤港澳大湾区自清末以来发展的历史进程; 3. 对粤港澳三地之间存在悠远的历史联系及共享文化根基有所了解,对人文湾 区有所认同; 4. 理解人文湾区的地域性、国家性和世界性,认识到大湾区在当代中国发展进 程中独特地位。 七、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 推荐教材 程美宝、黄素娟(主编).省港澳大众文化与都市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2017 年。 参考书: 江滢河.清代洋画与广州口岸.北京:中华书局,2007 年。 司徒尚纪.岭南文化地理.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20 年。 李文翎、吴志峰、林珲. 活力粤港澳大湾区之历史文化.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 版社,2020 年。 广东省非遗保护中心.粤港澳大湾区非遗地图.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20 年。 八、其他说明 无 大纲修订人: 严丽君 修订日期:2021 年 4 月 14 日
大纲审定人: 审定日期:
9 大纲审定人: 审定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