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1提示 问答与计算 1.今有下列蛋白质的混合物: A分子量12000pl=10B.分子量62000pl=4 C.分子量28000pl=7D.分子量9000pl=5 若不考虑其它因素,当它们: (1)流经阴离子交换剂DEAE纤维素,用线性盐梯度洗脱时;(2)流经Sephadex G-50凝胶排阻柱 时; 这些蛋白质的洗脱顺序如何? (Sephadex G-50工作范围的分子量是(500-20000) 2.在PH7.0时,多肽链的顺序为: a.哪段可能形成0-螺旋?b.哪些地方转弯?c.在哪形成二硫键? 3.将下列五肽的混合物,上阴离子交换柱,以PH10到PH1连续变化的缓冲液洗脱,它们洗脱的次序 是怎样的? a.Lys-Gly-Ala-Thrb.Lys-Gly-Ala-Glu c.His-Gly-Ala-Glud.Glu-Gly-Ala-GIu e.Val-Gly-Ala-Lys 4.有A、B、C三种蛋白质,在PH7进行电泳,结果如下图。若在PH7用中性盐沉淀这三种蛋白质 哪种首先沉淀,其次是哪一种,最后是哪一种? 5.在体外用下列方法处理,对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有何影响? a.PH从7增到7.4。b.C02分压增高。 c.O2分压下降。d.DPG浓度下降 e.血红蛋白解聚成亚基。 6.比较血红蛋白与肌红蛋白的氧合曲线,并加以简单说明。 7.一系列的血红蛋白突变种如下: HbD(a68)Lys取代Asn HbJ(B69)Asp取代Gy HbN(B95)Glu取代Lys HbC(B6)Lvs取代Glu 将上述突变种血红蛋白与正常的血红蛋白在PH8.6时电泳,结果如下,电泳图中的a,b,c,d分别 代表那一种突变而红蛋白 8.有一肽链,其复基酸组成为LyS,Val,Arg,Phe,AIa,Tyr和Ser。此肽与FDNB反应后没有产物 生成。此肽与胰凝乳蛋白酶作用后,得到两个肽,其氨基酸组成分别为Ala,Tyr,Ser和Val,Phe, LyS,Arg。这两个肽分别与FDNB反应,可分别产生DNP-Ser和DNP-LyS。此肽与胰蛋白酶反应,同 样能生成两个肽,它们的氨基酸组成分别为Arg,Va和Phe,Tyr,Lys,Ser,Ala,这个肽的一级结 构是怎样的?
第1章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1 [提示] 问答与计算 1.今有下列蛋白质的混合物: A. 分子量12000 pI = 10 B. 分子量62000 pI = 4 C. 分子量28000 pI = 7 D. 分子量9000 pI = 5 若不考虑其它因素,当它们: (1) 流经阴离子交换剂DEAE纤维素,用线性盐梯度洗脱时; (2)流经Sephadex G-50凝胶排阻柱 时; 这些蛋白质的洗脱顺序如何? (Sephadex G-50工作范围的分子量是(500-20000) 2.在PH7.0时,多肽链的顺序为: a. 哪段可能形成α-螺旋? b. 哪些地方转弯? c. 在哪形成二硫键? 3. 将下列五肽的混合物,上阴离子交换柱,以PH10到PH1连续变化的缓冲液洗脱,它们洗脱的次序 是怎样的? a. Lys-Gly-Ala-Thr b. Lys-Gly-Ala-Glu c. His-Gly-Ala-Glu d. Glu-Gly-Ala-Glu e. Val-Gly-Ala-Lys 4.有A、B、C 三种蛋白质,在PH7进行电泳,结果如下图。若在PH7用中性盐沉淀这三种蛋白质, 哪种首先沉淀,其次是哪一种,最后是哪一种? 5.在体外用下列方法处理,对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有何影响? a. PH从7 增到7.4 。 b. CO2分压 增高。 c. O2分压下降。 d. DPG浓度下降。 e.血红蛋白解聚成亚基。 6.比较血红蛋白与肌红蛋白的氧合曲线,并加以简单说明。 7.一系列的血红蛋白突变种如下: HbD(α68) Lys取代Asn HbJ(β69) Asp取代Gly HbN(β95) Glu取代Lys HbC(β6) Lys取代Glu 将上述突变种血红蛋白与正常的血红蛋白在PH8.6时电泳,结果如下,电泳图中的a,b,c,d分别 代表哪一种突变血红蛋白。 8.有一肽链,其氨基酸组成为Lys,Val,Arg,Phe,Ala,Tyr和Ser。此肽与FDNB反应后没有产物 生成。此肽与胰凝乳蛋白酶作用后,得到两个肽,其氨基酸组成分别为Ala,Tyr,Ser和Val,Phe, Lys,Arg。这两个肽分别与FDNB反应,可分别产生DNP-Ser和DNP-Lys。此肽与胰蛋白酶反应,同 样能生成两个肽,它们的氨基酸组成分别为Arg,Val和Phe,Tyr,Lys,Ser,Ala,这个肽的一级结 构是怎样的?
9.计算含有78个氨基酸的α-螺旋长度,如果是充分伸展的,多肽链长度如何? 10.某纯酶含有1.65%亮氨酸和2.48%异亮氨酸(重量百分比),计算它的最低分子量是多少? 2提示 名词解释: 1.寡聚蛋白2.超二级结构3.蛋白质的变性和复性 4.结构域5.蛋白质的构像6.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7.蛋白质的三级结构8.蛋白质的四级结构9.变构蛋白 10.协同效应11.波尔效应12.兼性离子 13.酰胺平面14.盐析和盐溶15.构型与构象 3提示] 选择题 1.在pH7时赖氨酸净电荷为 一个正电荷时() a.两个氨基是解离的b.羧基是解离的 c.只有a-氨基是解离的d.只有c-氨基是解离的 e.所有可解离基团都是解离的 2.用0.1NHC滴定20ml0.1mol甘氨酸钠(H2NCH2 COONa)溶液,加入多少 毫升的HC就能达到该氨基酸的pK2的值()。 a.5b.10c.15d.20e.30 3.现有1mol异亮氨酸的HCI溶液10ml,用0.01 mol NaOH将它滴定到pK1时,需要NaOH溶液的毫升 数是() a.1b.50c.100d.500e.1000 4.用5ml1 mol NaOH滴定谷氨酸溶液,使溶液由pH1转变为pH7,求该溶液中谷氨酸的毫摩尔数? (Glu的pK1=2.19,pK2=4.25,pKR=9.67)() a.1.5b.3.0c.6.0d.12.0e.18.0 5.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是下列的哪种蛋白质() a.肌红蛋白 b.胰岛素 c.血红蛋白 d.RANase 6.蛋白质的a-螺旋() a.与片层的构象相同b.由二硫键形成周期性的结构 c.是一种无规侧的构象d.可被-巯基乙醇破坏 e.由主链骨架的NH与CO之间的氢键维持稳定 7.对于蛋白质的α-螺旋的描述那一项是错误的()。 通过分子内肽键上的原子之间的氢键维持稳定 每3.6个氨基酸螺旋上升一圈 通过疏水键维持稳定 是蛋白质中的一种二级结构类型 脯腹酸残基和异亮氨酸残基妨碍α-螺旋的形成
9.计算含有78个氨基酸的α-螺旋长度,如果是充分伸展的,多肽链长度如何? 10.某纯酶含有1.65% 亮氨酸和2.48% 异亮氨酸(重量百分比),计算它的最低分子量是多少? 2 [提示] 名词解释: 1.寡聚蛋白 2.超二级结构 3.蛋白质的变性和复性 4.结构域 5.蛋白质的构象 6.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7.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8.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9.变构蛋白 10.协同效应 11.波尔效应 12.兼性离子 13.酰胺平面 14.盐析和盐溶 15.构型与构象 3 [提示] 选择题 1.在pH7时赖氨酸净电荷为一个正电荷时( ) a. 两个氨基是解离的 b. 羧基是解离的 c. 只有α-氨基是解离的 d. 只有ε-氨基是解离的 e. 所有可解离基团都是解离的 2.用0.1NHCl滴定20ml 0.1mol甘氨酸钠(H2NCH2COONa)溶液,加入多少 毫升的HCl就能达到该氨基酸的pK2的值( )。 a. 5 b. 10 c. 15 d. 20 e. 30 3.现有1mol异亮氨酸的HCl溶液10ml,用0.01mol NaOH将它滴定到pK1时,需要NaOH溶液的毫升 数是( ) a. 1 b. 50 c. 100 d. 500 e. 1000 4.用5ml 1mol NaOH滴定谷氨酸溶液,使溶液由pH1转变为pH7,求该溶液中谷氨酸的毫摩尔数? (Glu的pK1= 2.19, pK2 = 4.25, pKR = 9.67)( ) a. 1.5 b. 3.0 c. 6.0 d. 12.0 e. 18.0 5.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是下列的哪种蛋白质( ) a. 肌红蛋白 b. 胰岛素 c. 血红蛋白 d. RANase 6.蛋白质的α-螺旋( ) a. 与β片层的构象相同 b. 由二硫键形成周期性的结构 c. 是一种无规则的构象 d. 可被β-巯基乙醇破坏 e. 由主链骨架的NH与CO之间的氢键维持稳定 7.对于蛋白质的α-螺旋的描述那一项是错误的( )。 通过分子内肽键上的原子之间的氢键维持稳定 每3.6个氨基酸螺旋上升一圈 通过疏水键维持稳定 是蛋白质中的一种二级结构类型 脯氨酸残基和异亮氨酸残基妨碍α-螺旋的形成
8.蛋白质分子中α-螺旋构象的特点是() a.肽键平面充分伸展b.多为左手螺旋 c.靠盐键维持稳定d.螺旋方向与长轴垂直 e.以上都不是 9.B片层结构() a.是一种紧密的构象b.只有反平行结构 c.α-螺旋是右手螺旋,B-片层是左手螺旋 d.士链骨架呈据齿状形成折锈片层结钩 e.肽平面的二面角与a-螺旋相同 10.下列种试剂可使蛋白质的二硫键打开?() a.溴化氰b.2,4-二硝基氟苯c.B-疏基乙醇 d.碘乙酸e.三氯醋酸 11.处于等电点的蛋白质() a.分子不带电荷b.分子最不稳定,易变性c.分子带的电荷最多 d.易聚合成多聚体.易被蛋白晦水解 12.将蛋白质溶液的PH值调节到其等电点时() 可使蛋白质稳定性增加 可使蛋白质表面的净电荷不变 可使蛋白质表面的净电荷增加 可使蛋白质稳定性降低,易于沉淀 e.对蛋白质表面水化膜无影响 13.有一血清清蛋白(p=4.9)和血红蛋白(p=6.8)的混合物,在哪种PH条件下电泳,分离效果最好? () a.pH8.6 b.pH6.5 c.pH5.9d.pH4.9e.pH3.5 14.有一多肽Glu-His-Arg-Val-Lys-Asp,下列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在pH12时电泳向负极移动b.在pH3时电泳向正极移动 c.在DH5时电永向正极移动d.在DH12时电永向正极移动 e.pH8是该肽的等电点 15.蛋白质恋件是由干() a.蛋白质一级结构改变b.蛋白质亚基解聚 c.蛋白质空间构象破坏d.辅基脱落 e.蛋白质水解 16.从组织提取液沉淀活性蛋白而又不使之发生变性的方法是加入() a.硫酸胺b.三氯醋酸c.氯化汞 d.对氯汞苯甲酸e.1N盐酸 17.下列种方法可用于测定蛋白质分子量() a.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b.凯氏定氮法 c.280/260nm紫外吸收比值d.荧光分光光度法 e.茚三酮反应 18.下列方法中哪一种不能将谷复酸和赖氨酸分开?() a.纸层析b.阴离子交换层析c.阳离子交换层析 d.凝胶过滤e.电泳
8.蛋白质分子中α-螺旋构象的特点是( ) a. 肽键平面充分伸展 b. 多为左手螺旋 c. 靠盐键维持稳定 d. 螺旋方向与长轴垂直 e. 以上都不是 9.β片层结构( ) a. 是一种紧密的构象 b. 只有反平行结构 c. α-螺旋是右手螺旋,β-片层是左手螺旋。 d. 主链骨架呈锯齿状形成折叠片层结构 e. 肽平面的二面角与α-螺旋相同 10.下列哪种试剂可使蛋白质的二硫键打开?( ) a. 溴化氰 b. 2,4-二硝基氟苯 c. β-巯基乙醇 d. 碘乙酸 e. 三氯醋酸 11.处于等电点的蛋白质( ) a. 分子不带电荷 b. 分子最不稳定,易变性 c. 分子带的电荷最多 d. 易聚合成多聚体 e. 易被蛋白酶水解 12.将蛋白质溶液的PH值调节到其等电点时( ) 可使蛋白质稳定性增加 可使蛋白质表面的净电荷不变 可使蛋白质表面的净电荷增加 可使蛋白质稳定性降低,易于沉淀。 e. 对蛋白质表面水化膜无影响 13.有一血清清蛋白(pI=4.9)和血红蛋白(pI=6.8)的混合物,在哪种PH条件下电泳,分离效果最好? ( ) a. pH8.6 b. pH6.5 c. pH5.9 d. pH4.9 e. pH3.5 14.有一多肽Glu-His-Arg-Val-Lys-Asp,下列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a. 在pH12时电泳向负极移动 b. 在pH3时电泳向正极移动 c. 在pH5时电泳向正极移动 d. 在pH12时电泳向正极移动 e. pH8是该肽的等电点 15.蛋白质变性是由于( ) a. 蛋白质一级结构改变 b. 蛋白质亚基解聚 c. 蛋白质空间构象破坏 d. 辅基脱落 e. 蛋白质水解 16.从组织提取液沉淀活性蛋白而又不使之发生变性的方法是加入( ) a. 硫酸胺 b. 三氯醋酸 c. 氯化汞 d. 对氯汞苯甲酸 e. 1N盐酸 17.下列哪种方法可用于测定蛋白质分子量( ) a.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b. 凯氏定氮法 c. 280/260nm紫外吸收比值 d. 荧光分光光度法 e. 茚三酮反应 18.下列方法中哪一种不能将谷氨酸和赖氨酸分开?( ) a. 纸层析 b. 阴离子交换层析 c. 阳离子交换层析 d. 凝胶过滤 e. 电泳
19.将Ala、Ser、le、Va混合物在正丁醇:醋酸:水系统中进行层析,相对迁移率正确的是() a.Ser>Ala>Val>lle b.Ala>Ser>Val>lle c Val Alazlle>Ser d lle>Val>Ala>Ser e.lle>Val>Ser>Ala 20.在测定蛋白质一级结构时,为了对二硫键进行定位,可以用下列哪种方法() a.过甲酸氧化b.对角线电泳 c热其☑醇不原 d.离子交换层析 第2章酶 1提示 问答与计算 1.下表是一个酶促反应的实验数据,请用数字计算法(不用图解)解答下列问题。 [S](mol/L)v(umol/min) 5.0×10-20.25 5.0×10-30.25 5.0×10-40.25 5.0×10-50.20 50×10-60071 5.0x10-70.0096 (1)此酶的Vm和Km是多少? (2)这个酶促反应是否遵循米氏方程? (3)当[S=1.0×10-6mo/L时,反应速度是多少? (4)如果每一反应混合液中酶浓度增加四倍,Km和Vm是多少?此时[S=5.0×10-6moL时,反应 速度是多少? 2.有一酶促反应,其动力学数据如下 [S](Mm)V (uM/min)Vi (uM/min) (=1mM 12.001 22.651.6 4320228 请选择最简单的方法作图,并求出: (1)Km和Vm是多少? (2)Km和Vm'是多少? (3)是什么类型的抑制? (4)K是多少? (5)当S=2mM时,ES所占百分比是多少? (6)当=1mM,[S=2mM时ES所占百分比是多少?(ES%指每一百个酶分子中被结合为ES的 分子数) 3.测定一种酶的活性,底物的初浓度为100μmol/10ml,反应时间为10分钟,产物生成量 50umol/10ml,蛋白浓度10mg/10ml,反应速度至少在10分钟内与酶活性成正比,试问此酶的比活
19.将Ala、Ser、Ile、Val混合物在正丁醇:醋酸:水系统中进行层析,相对迁移率正确的是( ) a. Ser>Ala>Val>Ile b. Ala>Ser>Val>Ile c. Val>Ala>Ile>Ser d. Ile>Val>Ala>Ser e. Ile>Val>Ser>Ala 20.在测定蛋白质一级结构时,为了对二硫键进行定位,可以用下列哪种方法( ) a. 过甲酸氧化 b. 对角线电泳 c. 巯基乙醇还原 d. 离子交换层析 第2章 酶 1 [提示] 问答与计算 1.下表是一个酶促反应的实验数据,请用数字计算法(不用图解)解答下列问题。 [S](mol/L) v(μmol/min) 5.0×10-2 0.25 5.0×10-3 0.25 5.0×10-4 0.25 5.0×10-5 0.20 5.0×10-6 0.071 5.0×10-7 0.0096 (1) 此酶的Vm和Km是多少? (2) 这个酶促反应是否遵循米氏方程? (3) 当[S]=1.0×10-6mol/L时,反应速度是多少? (4) 如果每一反应混合液中酶浓度增加四倍,Km和Vm是多少?此时[S]=5.0×10-6mol/L时,反应 速度是多少? 2.有一酶促反应,其动力学数据如下: [S](Mm) V(μM/min) Vi(μM/min) ( [I]=1mM ) 1 2.00 1 2 2.65 1.6 4 3.20 2.28 请选择最简单的方法作图,并求出: (1)Km和Vm是多少? (2)Km′和Vm′是多少? (3)是什么类型的抑制? (4)Ki是多少? (5)当[S] = 2mM时,ES所占百分比是多少? (6)当[I] = 1mM ,[S] = 2mM时ES所占百分比是多少?(ES%指每一百个酶分子中被结合为ES的 分子数) 3.测定一种酶的活性,底物的初浓度为100μmol/10ml,反应时间为10分钟,产物生成量 50μmol/10ml,蛋白浓度10mg/10ml,反应速度至少在10 分钟内与酶活性成正比,试问此酶的比活
力是多少? 4.在最适条件下,1微克的纯酶(分子量92000)以0.50微摩尔/分的速度催化一反应,计算酶的比 活力和转换数。 5.某酶在溶液中会丧失活性,但若此溶液中同时存在巯基乙醇可以避免酶失活,该酶是一种什么 酶,为什么? 6.酶促反应为什么要在缓冲体系中进行,而不能在纯水环境中进行? 2提示] 名词解释 1.活性中心2.活力、比活力3.酶原激活 4.酸碱催化5.共价催化6.化学修饰 7.电荷中继网8.同工酶9.诱导酶 10.酶的转换数11.诱导楔合学说12.竞争性抑制 13.非竞争性抑制14.核酶(ribozyme) 3提示 选择题 1.某一符合米氏方程的酶,当S1=2Km时,其反应速度V等于()。 a.Vm b.2/3Vm c.3/2Vm d.2Vm e.1/2Vm 2.Km值是指() a.酶与底物复合物的解离常数。 b.酶与底物的亲和常数。 c.酶促反应达到最大速度时所需底物浓度的一半。 d.达到1/2Vm时所需的底物浓度。 e.跑促反应的底物常数 3.酶的抑制剂() a.由于引起酶蛋白变性而使酶活性下降。 b.使酶活性下降而不引起酶蛋白变性。 c.只引起酶蛋白变性而可能对酶活性无影响。 d.一般为强酸强碱。 e.都和底物结构相似 4.关于全酶的正确描述是() a.全酶均有四级结构, b.辅酶或辅基决定酶促反应的特异性。 c.酶蛋白具有催化活性。 d.一种辅酶通常只和一种酶蛋白结合 5.竞争性抑制的动力学特点是() a.Km变大,Vm不变。b.Km变大,Vm增大。 c.Km变小,Vm增大. d.Km不变,Vm变小 e.Km不变,Vm变大
力是多少? 4.在最适条件下,1微克的纯酶(分子量92000)以0.50微摩尔/分的速度催化一反应,计算酶的比 活力和转换数。 5.某酶在溶液中会丧失活性,但若此溶液中同时存在巯基乙醇可以避免酶失活,该酶是一种什么 酶,为什么? 6.酶促反应为什么要在缓冲体系中进行,而不能在纯水环境中进行? 2 [提示] 名词解释 1. 活性中心 2. 活力、比活力 3. 酶原激活 4. 酸碱催化 5. 共价催化 6. 化学修饰 7. 电荷中继网 8. 同工酶 9. 诱导酶 10. 酶的转换数 11. 诱导楔合学说 12. 竞争性抑制 13. 非竞争性抑制 14. 核酶 (ribozyme) 3 [提示] 选择题 1.某一符合米氏方程的酶,当[S]=2Km时,其反应速度V等于 ( )。 a.Vm b. 2/3Vm c. 3/2Vm d. 2Vm e. 1/2Vm 2. Km值是指 ( ) a. 酶与底物复合物的解离常数。 b. 酶与底物的亲和常数。 c. 酶促反应达到最大速度时所需底物浓度的一半。 d. 达到1/2 Vm时所需的底物浓度。 e. 酶促反应的底物常数。 3.酶的抑制剂 ( ) a. 由于引起酶蛋白变性而使酶活性下降。 b. 使酶活性下降而不引起酶蛋白变性。 c. 只引起酶蛋白变性而可能对酶活性无影响。 d. 一般为强酸强碱。 e. 都和底物结构相似。 4.关于全酶的正确描述是 ( ) a. 全酶均有四级结构。 b. 辅酶或辅基决定酶促反应的特异性。 c. 酶蛋白具有催化活性。 d. 一种辅酶通常只和一种酶蛋白结合 5. 竞争性抑制的动力学特点是 ( ) a. Km变大,Vm不变。 b. Km变大,Vm增大。 c. Km变小,Vm增大。 d. Km不变,Vm变小。 e. Km不变,Vm变大
6.关于变构酶,下列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变构效应物多为酶的底物或产物。 b.存在催化与调节两个活性部位 c.反应符合米氏方程。 d.反应曲线呈S型。 e.一般由多个亚基组成。 7.已知两种酶互为同工酶,正确的是()》 a.它们的Km值一定相同。 b.它们的等电点相同。 c.它们的分子结构一定相同。 d.它们所催化的化学反应相同 8.酶的非竞争性抑制作用的特点是() a.抑制剂与酶的活性中心结构相似 和制剂利与晦作用的底物结构相以」 抑制作用强弱与抑制剂浓度无关 抑制作用不受底物浓度的影响。 e.Vvm不变,Km变小。 9.下列酶易被DFP钝化的是()。 a.溶菌酶b.羧肽酶A c.胰凝乳蛋白酶d.异构酶 10.产生协同效应是由于()。 a.蛋白质分子解聚b.别构作用 c.蛋白质降解d.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11.正协同别构酶的Hil系数n()。 a.>1b.<1c.=1d.=0 12.米氏常数Km() 随酶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b.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减小。c.与酶和底物浓度无关。 13.胰蛋白酶和胰凝乳蛋白酶() 专一性相同。 都含有金属离子。 都是外切酶。 d.在结构上有很大的同源性,有相同的催化机制。 14.下图中曲线X代表某种酶与其底物反应的无抑制的情况,其它曲线中哪一条为同一反应的竞争性 抑制曲线()。 a.Ab.Bc.Cd.D
6.关于变构酶,下列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 变构效应物多为酶的底物或产物。 b. 存在催化与调节两个活性部位。 c. 反应符合米氏方程。 d. 反应曲线呈S型。 e. 一般由多个亚基组成。 7.已知两种酶互为同工酶,正确的是 ( ) a. 它们的Km值一定相同。 b. 它们的等电点相同。 c. 它们的分子结构一定相同。 d. 它们所催化的化学反应相同。 8.酶的非竞争性抑制作用的特点是( ) a. 抑制剂与酶的活性中心结构相似。 抑制剂与酶作用的底物结构相似。 抑制作用强弱与抑制剂浓度无关。 抑制作用不受底物浓度的影响。 e. Vm不变,Km变小。 9.下列酶易被DFP钝化的是 ( )。 a. 溶菌酶 b. 羧肽酶A c. 胰凝乳蛋白酶 d. 异构酶 10.产生协同效应是由于 ( )。 a. 蛋白质分子解聚 b. 别构作用 c. 蛋白质降解 d. 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11.正协同别构酶的Hill系数n ( )。 a. >1 b. <1 c. = 1 d. = 0 12.米氏常数Km ( ) 随酶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b. 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减小。 c. 与酶和底物浓度无关。 13.胰蛋白酶和胰凝乳蛋白酶 ( ) 专一性相同。 都含有金属离子。 都是外切酶。 d. 在结构上有很大的同源性,有相同的催化机制。 14.下图中曲线X代表某种酶与其底物反应的无抑制的情况,其它曲线中哪一条为同一反应的竞争性 抑制曲线 ( )。 a. A b. B c. C d. D
15.溶菌酶的催化作用机理中除了()之外,其余是正确的。 a.靠近与定向b.共价催化 c.酸碱催化d.底物形变 16.对一个遵循米氏方程的酶,当底物浓度S=Km,竞争性抑制剂浓度=K时,反应速度v应为( a.2/3Vm b.1/3Vm c.1/2Vm d.1/4Vm 17.TPCK是下列那个酶的亲和标记试剂()。 a.胃蛋白酶b.胰凝乳蛋白酶 C.溶菌酶d.3-磷酸甘由醛说氨晦 18.测定酶活性时,通常是在底物起始浓度变化()以内的速度为反应初速度。 a.0.5%b.1%c.5%d.10% 19.如果要使某酶的反应速度达到Vmax的90%,其底物浓度是该酶Km值的()倍。 a.0.11b.9c.8d.3 20.在酶反应中,底物浓度是过量的,此时增加酶浓度可引起()。 a.Km增加b.Km减少c.Vm不变d.Vm增大 第3章核酸 1提示 问答与计算 1. 一个双螺旋DNA分子中有一条链的成分A)=0.30,[G=0.24。问 a.该链上[T可+[C等于多少? b.互补链上[A+IG1T和[C]洛为多少? 2.将DNA片段的5端用32P标记,用化学断裂产生的DNA片段在四道凝胶上分离并经放射自显影得 到下列2个图,根据图写出二个DNA片段的顺序。 3.下面两条DNA片段,在同一条件下变性,再在同一条件下复性,哪一条易恢复原状? a.ATATATATAT b.TAGCCGATGC TATATATATAATCGGCTACG 4.有一核酸溶液通过实验得到下列结果 a.升温后,该溶液的紫外吸收增加37%,急速降温紫外吸收没有明显下降。 b.未变性的核酸经CsC1梯度离心后,在密度为1.77g1cm3溶液层处有一条离心带 c.核酸经热变性后迅速冷却再离心,原来浮力密度为p=1.77gcm3的区带消失,产生一个新带,其 浮力密度为1.72g1cm3。此带的紫外吸收只有原来的一半。将离心管里的组分重新混合,通过合适的
15.溶菌酶的催化作用机理中除了( )之外,其余是正确的。 a. 靠近与定向 b. 共价催化 c. 酸碱催化 d. 底物形变 16. 对一个遵循米氏方程的酶,当底物浓度[S]=Km,竞争性抑制剂浓度[I]=Ki时,反应速度v应为( )。 a. 2/3Vm b. 1/3Vm c. 1/2Vm d. 1/4Vm 17.TPCK是下列那个酶的亲和标记试剂( )。 a. 胃蛋白酶 b. 胰凝乳蛋白酶 c. 溶菌酶 d.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18.测定酶活性时,通常是在底物起始浓度变化( )以内的速度为反应初速度。 a. 0.5% b. 1% c. 5% d. 10% 19.如果要使某酶的反应速度达到Vmax的90%,其底物浓度是该酶Km值的( )倍。 a. 0.11 b. 9 c. 8 d. 3 20.在酶反应中,底物浓度是过量的,此时增加酶浓度可引起 ( )。 a. Km增加 b. Km减少 c. Vm 不变 d. Vm增大 第3章 核酸 1 [提示] 问答与计算 1.一个双螺旋DNA分子中有一条链的成分[A] = 0.30,[G] = 0.24。问: a.该链上[T]+[C]等于多少? b.互补链上[A]+[G]、[T]和[C]各为多少? 2.将DNA片段的5′端用32P标记,用化学断裂产生的DNA片段在四道凝胶上分离并经放射自显影得 到下列2个图,根据图写出二个DNA片段的顺序。 3.下面两条DNA片段,在同一条件下变性,再在同一条件下复性,哪一条易恢复原状? a.ATATATATAT b.TAGCCGATGC TATATATATA ATCGGCTACG 4.有一核酸溶液通过实验得到下列结果: a.升温后,该溶液的紫外吸收增加37%,急速降温紫外吸收没有明显下降。 b.未变性的核酸经CsCl梯度离心后,在密度为1.77g/cm3溶液层处有一条离心带。 c.核酸经热变性后迅速冷却再离心,原来浮力密度为ρ=1.77g/cm3的区带消失,产生一个新带,其 浮力密度为1.72g/cm3。此带的紫外吸收只有原来的一半。将离心管里的组分重新混合,通过合适的
温度处理进行退火,再离心,新带消失,又产生了p=1.77gcm3的原带,其紫外吸收与变性前相同。 d.将c中已变性的核酸在离心前用PH12的缓冲液处理1小时,再迅速中和至PH7,然后退火进行离 心,所得的离心带不再是1.77g/cm3,而是1.72g/cm3,根据以上现象推导该核酸样品的结构。(含 有50%G-C的双链DNA,p=1.70g/cm3,CsC1毫度梯度155-1.8g/cm3) 5 -个双链DNA0.D260=1.0,煮沸以后,0.D260=1.37,当温度下降至25C时,如果溶液的离子 强度为0.5 M NaCI,0.D260可恢复到1.12,如果溶液离子强度为0.01 M NaCl,0.D维持不变。 a.解释上述结果 b.通过化学方法用亚硝酸把碱基对中的两个碱基共价结合起来。如果在0.5MNaC中,加温至 100℃,再降至25℃,估计-个100℃时和25℃时的0.D260各为多少?为什么? c.线状poly(dG:dC)双链溶于0.5MNaC中,加温100℃,O.D为多少?降温至25℃,O.D为多 少? d.环状poly(dG:dC)在0.5 M NaCI中,100C时0.D和25C时0.D各为多少? e.有一DNA链结构如下:ATGCATATATGCAT TACGTATATACGTA 在0.5MNaC煮至100℃,0.D等于多少?降至25℃,0.D等于多少? 2提示 名词解释 1.增色效应2.Tm3.碱基堆积力 4.反密码5.退火6.粘性未端 7.DNA变性与复性8.减色效应9.互变异构 10.分子杂交11探针12.印迹法(blotting) 13.Southernl印迹法14.Northern印迹法15.Western印迹法 16.Eastern印亦法 3提示] 选择题 1.下列关于B-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DNA双链的走向是反向平行的。 两链通过碱基之间的氢键相连维持稳定」】 为右手螺旋每个螺旋为10个减基对。 磷酸戊糖位于DNA螺旋的内侧。 望旋的直径为20A. 2.DNA的双螺旋结构中()。 ā.两条多核苷酸链完全相同b.两条链碱基之间以共价键结合 c.A+G/C+T的比值是1d.A+T/G+C的比值为1 e.碱基位于螺旋的外侧 3.下列RNA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通常以双链分子存在。 b.通常以环状单链纷子存在。 ℃.腺嘌呤核苷酸与尿嘧啶核苷酸浓度相等
温度处理进行退火,再离心,新带消失,又产生了ρ=1.77g/cm3的原带,其紫外吸收与变性前相同。 d.将c中已变性的核酸在离心前用PH12的缓冲液处理1小时,再迅速中和至PH=7,然后退火进行离 心,所得的离心带不再是1.77g/cm3,而是1.72g/cm3,根据以上现象推导该核酸样品的结构。(含 有50%G-C的双链DNA,ρ=1.70g/cm3,CsCl密度梯度155-1.8g/cm3) 5.一个双链DNA O.D260=1.0,煮沸以后,O.D260=1.37,当温度下降至25℃时,如果溶液的离子 强度为0.5M NaCl,O.D260可恢复到1.12,如果溶液离子强度为0.01M NaCl,O.D维持不变。 a. 解释上述结果。 b. 通过化学方法用亚硝酸把碱基对中的两个碱基共价结合起来。如果在 0.5M NaCl中,加温至 100℃,再降至25℃,估计一个100℃时和25℃时的O.D260各为多少?为什么? c. 线状poly(dG:dC)双链溶于0.5MNaCl中,加温100℃,O.D为多少?降温至25℃,O.D为多 少? d. 环状poly (dG:dC) 在0.5M NaCl中,100℃时O.D和25℃时O.D各为多少? e. 有一DNA链结构如下: ATGCATATATGCAT TACGTATATACGTA 在0.5M NaCl煮至100℃,O.D等于多少?降至25℃,O.D等于多少? 2 [提示] 名词解释 1.增色效应 2.Tm 3.碱基堆积力 4.反密码 5.退火 6.粘性末端 7.DNA变性与复性 8.减色效应 9.互变异构 10.分子杂交 11.探针 12.印迹法(blotting) 13.Southern印迹法 14.Northern印迹法 15.Western印迹法 16.Eastern印迹法 3 [提示] 选择题 1.下列关于β-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DNA双链的走向是反向平行的。 两链通过碱基之间的氢键相连维持稳定。 为右手螺旋,每个螺旋为10个碱基对。 磷酸戊糖位于DNA螺旋的内侧。 螺旋的直径为20Å。 2.DNA的双螺旋结构中( )。 a. 两条多核苷酸链完全相同 b. 两条链碱基之间以共价键结合 c. A+G/C+T的比值是1 d. A+T/G+C的比值为1 e. 碱基位于螺旋的外侧 3.下列RNA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a. 通常以双链分子存在。 b. 通常以环状单链分子存在。 c. 腺嘌呤核苷酸与尿嘧啶核苷酸浓度相等
d.生理PH电泳时,向正极移动. e.以平行方式与互补的DNA杂交. 4.下列关于RNA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a.有rRNA mRNA和tRNA三种RNA b.mRNA中含有遗传密码。 c.tRNA能携带氨基酸。 d.RNA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e.tRNA5'-端有C-C-A,可与氨基酸结合。 5.下列关于tRNA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tRNA分子的二级结构是三叶草形的。 b.由于各种tRNA3'-未端碱基不相同,所以才能结合不同的氨基酸。 C.tRNA分子中含有稀有碱基。 d.一种氨基酸不止有一种tRNA运载 6.DNA受热变性时()。 a.在260nm波长处的吸光度下降b.多核苷酸链水解成寡核苷酸 c.产生增色效应d.碱基对以共价键连接 e.形成三股螺旋 7.下列关于DNA变性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升高温度是DNA变性的唯一原因。 b.DNA热变性是一种渐进过程,无明显的界限。 c.变性必定伴随DNA分子中共价键的断裂, d.核酸变性是DNA的特有现象,RNA无此现象。 e.凡3引起DNA两股互补链间氢键浙裂的因素,都可使其变性, 8.下列对环核苷酸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是由5-核苷酸的磷酸基与核糖3'-C上的羟基脱水缩合成酯键,形成3',5-环核苷酸。 b.重要的环核苷酸有环腺苷酸及环鸟苷酸。 c.cAMP在生理活动及物质代谢中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被称为第二信使。 d.环核苷酸的糖分子中碳原子上没有自由轻基, e.cGMP常与cAMP有相反的生物学作用. 9.下列DNA双螺旋结构哪一项是正确的?() a.磷酸核糖在双螺旋的外侧,碱基位于内侧。 b.碱基平面与螺旋轴平行, c.遵循碱基配对原则,但有摆动现象。 d.在中性pH条件下较稳定 e.主要靠氢键维系其稳定 10.下列DNA的Tm值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只与DNA链的长度有直接关系。b.与溶液的离子强度无关。 c.与G-C含量呈正比。d.与碱基对组成无关 e.在所有的真核生物中都一样。 11.在下列哪种情况下,互补的两条DNA单链将会结合成DNA双链?() a.变性b.加DNA聚合酶c.退火 d.加连接酶e.以上都不是 12.双螺旋DNA在纯水中可导致()
d. 生理PH电泳时,向正极移动。 e. 以平行方式与互补的DNA杂交。 4.下列关于RNA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 a. 有rRNA、 mRNA和tRNA三种RNA。 b. mRNA中含有遗传密码。 c. tRNA能携带氨基酸。 d. rRNA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e. tRNA5’-端有C-C-A,可与氨基酸结合。 5. 下列关于tRNA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 tRNA分子的二级结构是三叶草形的。 b. 由于各种tRNA3’-末端碱基不相同,所以才能结合不同的氨基酸。 c. tRNA分子中含有稀有碱基。 d. 一种氨基酸不止有一种tRNA运载。 6.DNA受热变性时( )。 a. 在260nm波长处的吸光度下降 b. 多核苷酸链水解成寡核苷酸 c. 产生增色效应 d. 碱基对以共价键连接 e. 形成三股螺旋 7.下列关于DNA变性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a. 升高温度是DNA变性的唯一原因。 b. DNA热变性是一种渐进过程,无明显的界限。 c. 变性必定伴随DNA分子中共价键的断裂。 d. 核酸变性是DNA的特有现象,RNA无此现象。 e. 凡引起DNA两股互补链间氢键断裂的因素,都可使其变性。 8.下列对环核苷酸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是由5’-核苷酸的磷酸基与核糖3’-C上的羟基脱水缩合成酯键,形成3’,5’-环核苷酸。 b. 重要的环核苷酸有环腺苷酸及环鸟苷酸。 c. cAMP在生理活动及物质代谢中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被称为第二信使。 d. 环核苷酸的核糖分子中碳原子上没有自由羟基。 e. cGMP常与cAMP有相反的生物学作用。 9.下列DNA双螺旋结构哪一项是正确的?( ) a. 磷酸核糖在双螺旋的外侧,碱基位于内侧。 b. 碱基平面与螺旋轴平行。 c. 遵循碱基配对原则,但有摆动现象。 d. 在中性pH条件下较稳定。 e. 主要靠氢键维系其稳定。 10.下列DNA的Tm值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a. 只与DNA链的长度有直接关系。 b. 与溶液的离子强度无关。 c. 与G-C含量呈正比。 d. 与碱基对组成无关。 e. 在所有的真核生物中都一样。 11.在下列哪种情况下,互补的两条DNA单链将会结合成DNA双链?( ) a. 变性 b. 加DNA聚合酶 c. 退火 d. 加连接酶 e. 以上都不是 12.双螺旋DNA在纯水中可导致( )
a.磷酸二脂键断裂b.形成超螺旋 c.双螺旋解链成单链d.Tm值升高 13.DNA制品应保存在() a.高浓度的缓冲液中b.低浓度的缓冲液中 c.纯水中 d.有机溶剂中 14.热变性后的DNA()。 a.紫外吸收减少 b.紫外吸收增加 C.溶解温度与G+C含量无关 d.减基脱落 15.关于DNA的Tm值() 溶液的离子强度高, Tm低 溶液的离子强度高、 Tm高. 溶液的离子强度低, Tm高 均一性高的样品 Tm一定高 16.发生热变性后的DNA复性速度与() 与溶液的离子强度无关 与DNA片段的大小无关 与原始DNA的浓度有关 与催化复性的酶活性有关 17.具有回文结构的DNA片段热变性后,缓慢降温() 容易恢复到未变性前的结构。 不易复性 容易形成超螺旋 容易形成发夹式结构。 18.苔黑酚是鉴别下列3种物质的方法()。 a.蛋白质 b.RNA C.DNA d.两吟碱 19.关于RNA的结构,除了()之外,其余都是正确的. a.含有稀有碱基 b.碱基配对严格 C. 一条单链自身回折 d.有突所 20.使DNA双螺旋结构稳定的主要力是() a.氢键 b.离子键 c.磷酸二脂 d.碱基堆积力 第4章维生素和辅酶 1提示 连线题 将下三栏中的三者或两者进行正确的连线。 维生素辅酶缺乏症 1.核黄素(1)脱羧辅酶a.恶性贫血 2.泛酸(2变位酶辅酶b.癞皮病 3.叶酸(3)NAD+c.脚气病 4.硫胺素(4一碳基团转移辅酶d.口角炎 5.生物素(⑤)辅酶Ae.坏血病
a.磷酸二脂键断裂 b.形成超螺旋 c.双螺旋解链成单链 d.Tm值升高 13.DNA制品应保存在( )。 a.高浓度的缓冲液中 b.低浓度的缓冲液中 c.纯水中 d.有机溶剂中 14.热变性后的DNA( )。 a.紫外吸收减少 b.紫外吸收增加 c.溶解温度与G+C含量无关 d.碱基脱落 15.关于DNA的Tm值( ) 溶液的离子强度高,Tm低。 溶液的离子强度高,Tm高。 溶液的离子强度低,Tm高。 均一性高的样品,Tm一定高。 16.发生热变性后的DNA复性速度与( ) 与溶液的离子强度无关。 与DNA片段的大小无关。 与原始DNA的浓度有关。 与催化复性的酶活性有关。 17.具有回文结构的DNA片段热变性后,缓慢降温( ) 容易恢复到未变性前的结构。 不易复性。 容易形成超螺旋。 容易形成发夹式结构。 18.苔黑酚是鉴别下列哪种物质的方法( )。 a.蛋白质 b.RNA c.DNA d.嘌呤碱 19.关于RNA的结构,除了( )之外,其余都是正确的。 a.含有稀有碱基 b.碱基配对严格 c.一条单链自身回折 d.有突环 20.使DNA双螺旋结构稳定的主要力是( )。 a.氢键 b.离子键 c.磷酸二脂 d.碱基堆积力 第4章 维生素和辅酶 1 [提示] 连线题 将下三栏中的三者或两者进行正确的连线。 维生素 辅酶 缺乏症 1.核黄素 ⑴ 脱羧辅酶 a. 恶性贫血 2.泛酸 ⑵ 变位酶辅酶 b. 癞皮病 3.叶酸 ⑶ NAD+ c. 脚气病 4.硫胺素 ⑷ 一碳基团转移辅酶 d. 口角炎 5.生物素 ⑸ 辅酶A e. 坏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