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吉林大学:《病理生理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六章 发热 fever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PT,文档页数:26,文件大小:180.5KB,团购合买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 第三节 代谢与功能的改变 第四节 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PT)

第六章 发热 第一节概述 、发热的概念 正常人:产热=散热 体温37℃左右 昼夜波动<士1℃ 发热(fever):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 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当体温超 过正常值的0.5C时就称为发热。Liebermeister首先 提出 二、体温升高的分类 1、生理性体温升高

1 第六章 发热 第一节 概述 一、发热的概念 正常人:产热=散热 体温 37℃左右 昼夜波动<±1℃ 发热(fever):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 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当体温超 过正常值的0.5℃时就称为发热。 Liebermeister首先 提出 二、体温升高的分类 1、生理性体温升高

2、病理性体温升高 (1)发热 (2)过热(hyperthermia):是体温调节障碍或 散热障碍、产热异常而引起的非调节性体温升高。 生理性体温升高 体温升高 发热(调定点上移) 病理性体温升高 过热(调定点不上移)

2 2、病理性体温升高 (1)发热 (2)过热(hyperthermia):是体温调节障碍或 散热障碍、产热异常而引起的非调节性体温升高。 体温升高 生理性体温升高 发热(调定点上移) 过热(调定点不上移) 病理性体温升高

第二节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发热激活物 致热原:指具有致热性或致热成分的物质, 这种物质能引起人和动物发热。 外致热原 致热原 发热激活物 体内产物 发热激活物(fever activator):能激活产内 生致热原细胞,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的物质。 外致热原和体内某些产物都是发热激活物

3 第二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 发热激活物(fever activator):能激活产内 生致热原细胞,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的物质。 外致热原和体内某些产物都是发热激活物。 一、发热激活物 致热原:指具有致热性或致热成分的物质, 这种物质能引起人和动物发热。 致热原 外致热原 体内产物 发热激活物

外致热原 1、细菌 (1)革兰氏阳性菌致热物:①全菌体②外毒素 如A型溶血性链球菌释放红疹毒素,葡萄球菌释 放肠毒素,白喉杆菌释放白喉毒素等。 (2)革兰氏阴性菌致热物:①全菌体②肽聚糖 ③脂多糖(LipopoLysacchride,LPS)也称内毒 素(endotoxin,ET)。耐热性很高,干热 160°C2h灭活。是血液制品和输液过程中的主要 污染物

4 (一)外致热原 1、细菌 (1)革兰氏阳性菌 致热物:①全菌体 ②外毒素 如A型溶血性链球菌释放红疹毒素,葡萄球菌释 放肠毒素,白喉杆菌释放白喉毒素等。 (2)革兰氏阴性菌 致热物:①全菌体 ②肽聚糖 ③脂多糖(LipopoLysacchride,LPS)也称内毒 素(endotoxin,ET)。耐热性很高,干热 160℃2h灭活。是血液制品和输液过程中的主要 污染物

静脉注射大剂量ET引起双峰热 反复注射产生耐受热 (3)分枝杆菌 2.病毒 3.真菌 4螺旋体和疟原虫

5 0 t ℃ 静脉注射大剂量ET引起双峰热 反复注射产生耐受热 (3)分枝杆菌 2.病毒 3.真菌 4螺旋体和疟原虫

(二)体内产物 1、抗原抗体复合物 2、类固醇 睾丸酮中间代谢产物一本胆烷醇酮 3、致炎物 尿酸结晶 二、内生致热原 (一)内生致热原种类 1948年Beeson发现 白细胞致热原 内生致热原 内生致热原 内生致热原(endogenous pyrogen,EP): 产内生致热原细胞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产生和 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 6

6 (二)体内产物 内生致热原(endogenous pyrogen,EP): 产内生致热原细胞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产生和 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 1、抗原抗体复合物 2、类固醇 睾丸酮中间代谢产物—本胆烷醇酮 3、致炎物 尿酸结晶 白细胞致热原 内生致热原 内生致热原 二、内生致热原 (一)内生致热原种类 1948年Beeson发现

EP类物质的来源,化学性质及其作用 1、白细胞介素一1(interleukin一1,IL一1) L一1是在激活物的作用下,有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内 皮细胞,星状细胞及肿瘤细胞等所产生和释放的多肽类物质, 分子量为17KD。有两种亚型:L一1aL一1B。 给动物静脉注射L一1引起典型的发热反应。微量注射引 起单相热,大剂量注射引起双相热。多次注射不出现耐受, 70℃30min丧失活性。 单相热 双相热

7 0 ℃ ℃ t 0 t 单相热 双相热 EP类物质的来源,化学性质及其作用 1、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 IL—1是在激活物的作用下,有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内 皮细胞,星状细胞及肿瘤细胞等所产生和释放的多肽类物质, 分子量为17KD。有两种亚型: IL—1α IL—1β。 给动物静脉注射IL—1引起典型的发热反应。微量注射引 起单相热,大剂量注射引起双相热。多次注射不出现耐受, 70 ℃30min丧失活性

2、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 小分子蛋白质,多种外致热原都可诱导巨噬 细胞.淋巴细胞等产生和释放TNF。TNF有两种亚 型:TNFa,TNFB,两者具有相似的致热活性。 给动物静脉注射TNF引起明显发热反应。 小剂量注射引起单相热 大剂量注射引起双相热 多次注射不发生耐受 70℃30min丧失活性 8

8 2、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 小分子蛋白质,多种外致热原都可诱导巨噬 细胞.淋巴细胞等产生和释放TNF。TNF有两种亚 型:TNFα, TNFβ,两者具有相似的致热活性。 给动物静脉注射TNF引起明显发热反应。 小剂量注射引起单相热 大剂量注射引起双相热 多次注射不发生耐受 700C 30min丧失活性

3、干扰素(interferon,lFN)商品名: 因福隆 一种抗病毒,抗肿瘤作用的蛋白质,主 要由白细胞产生。有多种亚型,与发热有关 的是FN和IFNy 提纯的和人工重组的FN在人和动物都 具有一定的致热效应。FN引起的是单相热。 反复注射产生耐受性。(临床意义) 60℃40min灭活

9 3、干扰素(interferon,IFN)商品名:因福隆 一种抗病毒,抗肿瘤作用的蛋白质,主 要由白细胞产生。有多种亚型,与发热有关 的是IFNα和IFNγ 提纯的和人工重组的IFN在人和动物都 具有一定的致热效应。IFN引起的是单相热。 反复注射产生耐受性。(临床意义) 600C 40min 灭活

4、 白细胞介素一6(interLeukin-6,L-6) 种分子量为21KD的蛋白质,由单核细胞,成纤维细 胞和内皮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ET,病毒,L-1,TNF,血 小板生长因子等都可诱导其产生和释放。 L-6有明显致热活性,能引起各种动物的发热反应 5、其它 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1,MIP-1)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l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CNF 内皮素(endothelin,ET) 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lL-2) L-8,L-11等 10

10 4、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 一种分子量为21KD的蛋白质,由单核细胞,成纤维细 胞和内皮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ET,病毒,IL-1,TNF,血 小板生长因子等都可诱导其产生和释放。 IL-6 有明显致热活性,能引起各种动物的发热反应 5、其它 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1,MIP-1)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l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CNF) 内皮素(endothelin,ET) 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 IL-8,IL-11等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PT)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26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