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课程变革趋势之研究 课程变革理念 二、课程政策 三、课程内容 四、课程结构 五、课程实施与评价 结论
世界课程变革趋势之研究 • 一、课程变革理念 • 二、课程政策 • 三、课程内容 • 四、课程结构 • 五、课程实施与评价 • 六、结论
课程变革理念 (-)教育民主--谋求平等与高质量兼得 ·(二)国际理解--谋求国际性与民族性的内在统一 (三)回归生活--谋求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整合 (四)关爱自然--谋求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五)个性发展--谋求个体与社会的内在统一
一、课程变革理念 • (一)教育民主--谋求平等与高质量兼得 • (二)国际理解--谋求国际性与民族性的内在统一 • (三)回归生活--谋求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整合 • (四)关爱自然--谋求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 (五)个性发展--谋求个体与社会的内在统一
(一)教育民主一一谋求平等与高质量 兼得 二战后,人类教育进入大众主义时代,其标志是联合 国1948年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指出:“人人享 有受教育的权利”。 冷战时期,由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等原因, 以及人类认识水平的限制,教育民主被赋予多种彼此 冲突的涵义,教育民主往往成为不民主教育的遮羞布 冷战结束后,联合国确立了教育民主新概念--全民 教育的理念,其标志是联合国于1990年颁布了《世界 全民教育宣言》
(一)教育民主--谋求平等与高质量 兼得 • 二战后,人类教育进入大众主义时代,其标志是联合 国1948年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指出:“人人享 有受教育的权利”。 • 冷战时期,由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等原因, 以及人类认识水平的限制,教育民主被赋予多种彼此 冲突的涵义,教育民主往往成为不民主教育的遮羞布。 • 冷战结束后,联合国确立了教育民主新概念--全民 教育的理念,其标志是联合国于1990年颁布了《世界 全民教育宣言》
●教育民主新概念的内涵:让所有公民平等享 受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在这里,平等与高质量 是内在统-、须臾不可分离的。 新中国教育民主化的进程:1。1949-1966 较好地处理了平等与高质量的关系;2。1967 1976,顾及了平等但极端忽视了质量;3。 1977-1986,顾及了高质量,但忽视了平等 即所谓追求效率、兼顾平等;4。1987-2000 开始走上平等与高质量兼得的轨道
• 教育民主新概念的内涵:让所有公民平等享 受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在这里,平等与高质量 是内在统一、须臾不可分离的。 • 新中国教育民主化的进程:1。1949-1966, 较好地处理了平等与高质量的关系;2。1967 -1976,顾及了平等但极端忽视了质量;3。 1977-1986,顾及了高质量,但忽视了平等, 即所谓追求效率、兼顾平等;4。1987-2000, 开始走上平等与高质量兼得的轨道
)国际理解一一谋求国际性与民族性 的内在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颁布的《学会生存》和1974 年颁布的《为国际理解、合作与和平的教育及人权与 基本自由的教育之建议》达到了冷战时期对“国际理 解教育”认识的最高水平,标志着国际理解教育进入 到崭新的历史阶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4年颁布的《第44届国际教育大 会宣言》和《为和平、人权和民主的教育综合行动纲 领》标志着“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在理论与政策上 的确立,这种价值观体现了全球化时代的基本精神
(二)国际理解--谋求国际性与民族性 的内在统一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颁布的《学会生存》和1974 年颁布的《为国际理解、合作与和平的教育及人权与 基本自由的教育之建议》达到了冷战时期对“国际理 解教育”认识的最高水平,标志着国际理解教育进入 到崭新的历史阶段。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4年颁布的《第44届国际教育大 会宣言》和《为和平、人权和民主的教育综合行动纲 领》标志着“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在理论与政策上 的确立,这种价值观体现了全球化时代的基本精神
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在教育领域实现国 际性与民族性的内在统一。其基本要求是:第一,教育 公民尊重所属文化体系;第二,教育公民面对其他文化 能够欣赏自由的价值,能够尊重不同人、不同民族和文 化的尊严和差异,以完全平等的地位与他人、他民族、 他文化展开持续而深入的交往,发展同他人进行交流、 分享和合作的能力;第三,“多元主义”并不是相对主 义,并不牺牲原则和真理。 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对课程变革的具体要求
• 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在教育领域实现国 际性与民族性的内在统一。其基本要求是:第一,教育 公民尊重所属文化体系;第二,教育公民面对其他文化 能够欣赏自由的价值,能够尊重不同人、不同民族和文 化的尊严和差异,以完全平等的地位与他人、他民族、 他文化展开持续而深入的交往,发展同他人进行交流、 分享和合作的能力;第三,“多元主义”并不是相对主 义,并不牺牲原则和真理。 • 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对课程变革的具体要求
三)回归生活一一谋求科学世界与生活 世界的整合 ·20世纪的课程主要是依附于并服务于科学世界的,这 必然导致与生活世界的剥离 《学会生存》首先正确处理了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认 为教育总是社会的教育,在社会中进行的教育又可以 通过培养完善的人而批判社会,进而改变和超越社会 现实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自《学会生存》后最 重要的教育报告,该报告确立了面向未来的终身教育 的宗旨是“四种基本学习”(即“四个知识支柱 这四个支柱中,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 集中体现了教育、课程回归生活世界的发展取向
(三)回归生活--谋求科学世界与生活 世界的整合 • 20世纪的课程主要是依附于并服务于科学世界的,这 必然导致与生活世界的剥离。 • 《学会生存》首先正确处理了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认 为教育总是社会的教育,在社会中进行的教育又可以 通过培养完善的人而批判社会,进而改变和超越社会 现实。 •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自《学会生存》后最 重要的教育报告,该报告确立了面向未来的终身教育 的宗旨是“四种基本学习”(即“四个知识支柱”), 这四个支柱中,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 集中体现了教育、课程回归生活世界的发展取向
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1)在目标上意味着要培 养在生活世界中会生存的人,即会做事、会与他人 共同生活的人;(2)在內容上意味着要突破狭隘的 科学世界的框束,谋求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整合 3)在范围上意味着要突破狭隘的学校课程的疆域, 要秉持—种“课程生态学”的视野,寻求学校课程、 家庭课程、社区课程之间的内在整合与相互作用
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1)在目标上意味着要培 养在生活世界中会生存的人,即会做事、会与他人 共同生活的人;(2)在内容上意味着要突破狭隘的 科学世界的框束,谋求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整合; (3)在范围上意味着要突破狭隘的学校课程的疆域, 要秉持一种“课程生态学”的视野,寻求学校课程、 家庭课程、社区课程之间的内在整合与相互作用
(四)关爱自然一一谋求人与自然的可持 续发展 《学习—内在的财富》的告诫:要注意计算进步的代 价 冷战时期的四次国际会议:(1)1972年召开了划时代 的“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大 会正式将环境教育( Environmenta| Educat ion,EE) 名称确定下来,指岀环境教育是一门跨学科课程;(2 197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行了有史以来级别最高的 环境教育会议“国际环境教育研讨会”,会议通过的 《贝尔格莱徳宪章》成为各国环境教育实践的基本指 针
(四)关爱自然--谋求人与自然的可持 续发展 • 《学习--内在的财富》的告诫:要注意计算进步的代 价。 • 冷战时期的四次国际会议:(1)1972年召开了划时代 的“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大 会正式将环境教育(Environmental Education,EE) 名称确定下来,指出环境教育是一门跨学科课程;(2) 197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行了有史以来级别最高的 环境教育会议“国际环境教育研讨会”,会议通过的 《贝尔格莱德宪章》成为各国环境教育实践的基本指 针;
(3)1977年第一届部长级的“政府间环境教育大会”召开 这标志着世界范围内环境教育事业发展高潮的到来,会议 出环境教育在现有课程体系中是一门新的学科,各类教育应 全方位地唤起所有人对环境现实问题的广泛 4) 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环境规划署召开了“国际环境教 育和培训会议”,大会通过了《20世纪90年代环境教育和培 训领域国际行动战略》,将1991-2000年定为国际环境教 育十年,确立了20世纪最后十年环境教育的发展规划 冷战后确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理念:1992年召开了历 史上规模最大、与会级别最高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大 会通过了《地球宪章》和《21世纪议程》等著名文件,大会 的突出贡献是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确立了“面向 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方向
(3)1977年第一届部长级的“政府间环境教育大会” 召开, 这标志着世界范围内环境教育事业发展高潮的到来,会议指 出环境教育在现有课程体系中是一门新的学科,各类教育应 全方位地唤起所有人对环境现实问题的广泛意识;(4) 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环境规划署召开了“国际环境教 育和培训会议”,大会通过了《20世纪90年代环境教育和培 训领域国际行动战略》,将1991-2000年定为国际环境教 育十年,确立了20世纪最后十年环境教育的发展规划。 • 冷战后确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理念:1992年召开了历 史上规模最大、与会级别最高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大 会通过了《地球宪章》和《21世纪议程》等著名文件,大会 的突出贡献是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确立了“面向 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