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HCRJ066-1999 超滤装置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11,文件大小:41.36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HCRJ 中国环境保护产品认定技术条件 HcRJ066-1999 超滤装置 Ultrafiltration equipment 1999-10-26发布 2000-03-01实施 国蒙保护总局发布

215 HCRJ 中国环境保护产品认定技术条件 HCRJ 066—1999 超滤装置 Ultrafiltration equipment 1999-10-26 发布 2000-03-01 实施 国 家 环 境 保 护 总 局 发 布

216 HCRJ066-1999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引用标准 3定义 4命名 5要求… 6试验方法 111233 7检验规则 8标志、包装和储存 附录A(技术条件的附录)截留率的测定聚乙二醇法… 附录B(技术条件的附录)截留率的测定蛋白质法…… 附录C(技术条件的附录)纯水透过量的测定…… 8

216 HCRJ 066 - 1999 目 次 前言…………………………………………………………………………………………………………… III 1 范围………………………………………………………………………………………………………… 1 2 引用标准…………………………………………………………………………………………………… 1 3 定义………………………………………………………………………………………………………… 1 4 命名………………………………………………………………………………………………………… 1 5 要求………………………………………………………………………………………………………… 2 6 试验方法…………………………………………………………………………………………………… 3 7 检验规则…………………………………………………………………………………………………… 3 8 标志、包装和储存………………………………………………………………………………………… 3 附录 A(技术条件的附录) 截留率的测定 聚乙二醇法…………………………………………………… 5 附录 B(技术条件的附录) 截留率的测定 蛋白质法……………………………………………………… 7 附录 C(技术条件的附录) 纯水透过量的测定……………………………………………………………… 8 II

HCRJ066-1999 前 本技术条件为实行国家环境保护产品认定而制定,也作为环境保护行业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技术依 据 鉴于超滤装置产品国内尚无标准可循,为使这类产品使用逐步规范化,制定了《超滤装置》产品认定 技术条件。 本技术条件为国内首次制定 本技术条件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都是技术条件的附录。 本技术条件由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提出并归口 本技术条件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组织起草,并由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工业废水治理技术委员会具体 承担 本技术条件起草单位:天津纺织工学院膜天膜技术工程公司、山东招远膜天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华滤 膜工程有限公司、沈阳水处理设备厂 本技术条件主要起草人:杜启云王立国魏健敏忻永和吴杰 本技术条件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解释

217 HCRJ 066 - 1999 前 言 本技术条件为实行国家环境保护产品认定而制定,也作为环境保护行业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技术依 据。 鉴于超滤装置产品国内尚无标准可循,为使这类产品使用逐步规范化,制定了《超滤装置》产品认定 技术条件。 本技术条件为国内首次制定。 本技术条件的附录 A、附录 B 和附录 C 都是技术条件的附录。 本技术条件由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提出并归口。 本技术条件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组织起草,并由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工业废水治理技术委员会具体 承担。 本技术条件起草单位:天津纺织工学院膜天膜技术工程公司、山东招远膜天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华滤 膜工程有限公司、沈阳水处理设备厂。 本技术条件主要起草人:杜启云 王立国 魏健敏 忻永和 吴杰 本技术条件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解释。 III

218 中国环境保护产品认定技术条件 超滤装置 HCR0661999 Ultrafiltration equipments 1范围 本技术条件规定了超滤裝置的分类与命名、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储存 本技术条件适用于受污染水(含工业废水)和水溶液处理中使用的超滤装置。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含条文,通过在本技术条件中被引用即构成为本技术条件的条文,与本技术条件同效 GB1919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472084电控设备第一部分:低压电器电控设备 GB/T10894—89分离机械噪声声功率级的测定工程法 GB/T13306-91标牌 GB/T13384-92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3922.1—92水处理设备性能试验总则 JB2932-86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条件 当上述标准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3定义 本技术条件采用下列定义。 超滤和超滤膜 a)超滤 指在一定压力差的作用下,溶液中颗粒粒径在1.2×10°μm~10μm范围内的溶质被具有特定孔径的多 孔膜截留的过滤操作 b)超滤膜 指在超滤中使用的具有特定孔径的多孔膜材料 3.2纯水透过量 指在规定的温度和运行压力差下,以纯水为介质,单位时间内透过超滤膜的纯水体积,单位为m/h 3.3截留分子量 指在常温和规定的压力差下,超滤膜对某一已知分子量物质的截留率不少于90%时,把该物质的分子 量值作为该膜的截留分子量,单位为万道尔顿 3.4截留率 指溶液经超滤处理后,被膜截留的溶质量占溶液中该溶质总量的百分率。 4命名 4.1超滤装置的分类按装置的纯水透过量(m/h)分为1、2、5、10、20等规格。 4.2型号 装置的型号由汉语拼音字母、代号和阿拉伯数字按下列规则排列组成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1999-10-26批准 2000-03-01实施

218 中国环境保护产品认定技术条件 超滤装置 HCRJ 066—1999 Ultrafiltration equipments 1 范围 本技术条件规定了超滤装置的分类与命名、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储存。 本技术条件适用于受污染水(含工业废水)和水溶液处理中使用的超滤装置。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含条文,通过在本技术条件中被引用即构成为本技术条件的条文,与本技术条件同效。 GB 191—9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4720—84 电控设备 第一部分:低压电器电控设备 GB/T 10894—89 分离机械噪声声功率级的测定 工程法 GB/T 13306—91 标牌 GB/T 13384—92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 13922.1—92 水处理设备性能试验 总则 JB 2932—86 水处理设备 制造技术条件 当上述标准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3 定义 本技术条件采用下列定义。 3.1 超滤和超滤膜 a) 超滤 指在一定压力差的作用下,溶液中颗粒粒径在 1.2×10-3 μm~10μm 范围内的溶质被具有特定孔径的多 孔膜截留的过滤操作。 b) 超滤膜 指在超滤中使用的具有特定孔径的多孔膜材料。 3.2 纯水透过量 指在规定的温度和运行压力差下,以纯水为介质,单位时间内透过超滤膜的纯水体积,单位为 m 3 /h。 3.3 截留分子量 指在常温和规定的压力差下,超滤膜对某一已知分子量物质的截留率不少于 90%时,把该物质的分子 量值作为该膜的截留分子量,单位为万道尔顿。 3.4 截留率 指溶液经超滤处理后,被膜截留的溶质量占溶液中该溶质总量的百分率。 4 命名 4.1 超滤装置的分类按装置的纯水透过量(m3 /h)分为 1、2、5、10、20 等规格。 4.2 型号 装置的型号由汉语拼音字母、代号和阿拉伯数字按下列规则排列组成。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1999-10-26 批准 2000-03-01 实施 1

HCRJ066—1999 膜材料代号 截留分子量,万道尔顿 纯水透过量,m3/h 膜组件代号 超滤装置 4.2.1膜组件代号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膜组件代号 名称 代号 中空纤维型膜组件 卷式膜组件 管式膜组件 板式膜组件 4.2.2膜材料代号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膜材料代号 膜材料 醋酸纤维素 再生纤维素 聚丙烯腈 PAN 聚偏氟乙烯 聚丙烯、聚乙烯 PP、PE 聚醚砜 芳香聚酰胺 APA 先胺 聚砜酰 聚乙烯醇 PVA 示列1:CLZ-10×2PS 指中空纤维膜组件,纯水透过量为10m/h,截留分子量为2万道尔顿,膜材质为聚砜的超滤装置 示列2:CLJ_1×0.6-PAN 指卷式膜组件,纯水透过量为1m/h,截止留分子量为0.6万道尔顿,膜材质为聚丙烯腈的超滤装置 5要求 5.1基本要求 5.1.1装置应符合本技术条件的规定,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纸和技术文件制造 5.1.2装置的制造应符合JB2932的规定。 超滤膜组件 5.1.3.1超滤膜组件外表面应光洁平整,无毛刺、划伤、污染、裂痕等明显缺陷

219 HCRJ 066 — 1999 × 4.2.1 膜组件代号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表 1 膜组件代号 名称 代号 中空纤维型膜组件 Z 卷式膜组件 J 管式膜组件 G 板式膜组件 B 4.2.2 膜材料代号应符合表 2 的规定。 表 2 膜材料代号 膜材料 代号 聚砜 PS 醋酸纤维素 CA 再生纤维素 RC 聚丙烯腈 PAN 聚偏氟乙烯 PVDF 聚丙烯、聚乙烯 PP、PE 聚醚砜 PES 芳香聚酰胺 APA 聚砜酰胺 PSA 聚乙烯醇 PVA 示列 1:CLZ—10×2—PS 指中空纤维膜组件,纯水透过量为 10m3 /h,截留分子量为 2 万道尔顿,膜材质为聚砜的超滤装置。 示列 2:CLJ—1×0.6—PAN 指卷式膜组件,纯水透过量为 1m3 /h,截止留分子量为 0.6 万道尔顿,膜材质为聚丙烯腈的超滤装置。 5 要求 5.1 基本要求 5.1.1 装置应符合本技术条件的规定,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纸和技术文件制造。 5.1.2 装置的制造应符合 JB 2932 的规定。 5.1.3 超滤膜组件 5.1.3.1 超滤膜组件外表面应光洁平整,无毛刺、划伤、污染、裂痕等明显缺陷。 2 CL 膜材料代号 截留分子量,万道尔顿 纯水透过量,m3 /h 膜组件代号 超滤装置

220 HCRJ0661999 5.1.3.2超滤膜组件内部无变质发霉和异味 5.1.3.3在制备纯水的正常情况下,膜组件的使用寿命不低于8000h。 5.1.4装置的管路可采用硬聚氯乙烯(UPV℃)或丙烯腈一丁二烯一苯乙烯共聚物(ABS)和不锈钢等材料 5.1.5衬胶或有表面涂覆层的部件,其胶层、涂覆层与主体金属表面应贴合紧密、牢固 5.2技术要求 5.2.1装置的防腐性能、防渗漏性能和耐压性能应符合GB/T13922.1的规定 5.2.2装置的纯水透过量在额定的压力下应不小于设计的额定值。 5.2.3设计截留分子量应达到装置的额定值。 5.2.4装置的电控设备性能应符合GB/T4720的规定 5.2.5装置中的控制系统的动作应正确、可靠、灵敏。 5.2.6装置运行噪声不大于80dB(A) 6试验方法 6.1装置的防腐、防渗漏性能试验按GB/T13922.进行。 6.2装置的截留率、纯水透过量的测定按附录A或附录B和附录C进行。 6.3膜组件使用寿命采取随机取3个用户,通过现场调査确定 6.4耐压试验 6.4.1耐压试验前,超滤装置上的安全装置、阀类、压力表、液面计、流量计等附件应装配齐全,并经 检查合格。 6.4.2所用液体应为纯水,水温不得低于15℃ 6.4.3试验方法按GB/T13922.1规定进行 6.5装置噪声声功率级的测定按GB/T10894的规定进行 7检验规则 7.1装置的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7.2出厂检验 7.2.1每台产品均应经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签发合格证后方可出厂。 7.2.2出厂检验项目按5.1、5.2.1和5.2.3规定的项目和要求进行。 7.3型式检验 7.3.1当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鉴定; b)因材料或生产工艺有较大改变,有可能影响产品性能; c)正常生产,每五年一次 d)产品停产两年以上,恢复生产; e)国家质量监督部门提出型式检验要求 7.3.2检验项目应符合第5章的要求 型式检验的样品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抽样数取为5%,但不少于2台 7.4判定规则 7.4.1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结果应符合第5章的相应规定。 7.4.2任一检验项目不符合规定,应加倍抽样复验,若仍不合格,则判定为不合格 7.5国家环境保护产品认定检验按型式检验进行。 8标志、包装和储存 8.1标志

220 HCRJ 066 — 1999 5.1.3.2 超滤膜组件内部无变质发霉和异味。 5.1.3.3 在制备纯水的正常情况下,膜组件的使用寿命不低于 8000h。 5.1.4 装置的管路可采用硬聚氯乙烯(UPVC)或丙烯腈一丁二烯一苯乙烯共聚物(ABS)和不锈钢等材料。 5.1.5 衬胶或有表面涂覆层的部件,其胶层、涂覆层与主体金属表面应贴合紧密、牢固。 5.2 技术要求 5.2.1 装置的防腐性能、防渗漏性能和耐压性能应符合 GB/T 13922.1 的规定。 5.2.2 装置的纯水透过量在额定的压力下应不小于设计的额定值。 5.2.3 设计截留分子量应达到装置的额定值。 5.2.4 装置的电控设备性能应符合 GB/T 4720 的规定。 5.2.5 装置中的控制系统的动作应正确、可靠、灵敏。 5.2.6 装置运行噪声不大于 80dB(A)。 6 试验方法 6.1 装置的防腐、防渗漏性能试验按 GB/T 13922.1 进行。 6.2 装置的截留率、纯水透过量的测定按附录 A 或附录 B 和附录 C 进行。 6.3 膜组件使用寿命采取随机取 3 个用户,通过现场调查确定。 6.4 耐压试验 6.4.1 耐压试验前,超滤装置上的安全装置、阀类、压力表、液面计、流量计等附件应装配齐全,并经 检查合格。 6.4.2 所用液体应为纯水,水温不得低于 15℃。 6.4.3 试验方法按 GB/T 13922.1 规定进行。 6.5 装置噪声声功率级的测定按 GB/T 10894 的规定进行。 7 检验规则 7.1 装置的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7.2 出厂检验 7.2.1 每台产品均应经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签发合格证后方可出厂。 7.2.2 出厂检验项目按 5.1、5.2.1 和 5.2.3 规定的项目和要求进行。 7.3 型式检验 7.3.1 当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鉴定; b) 因材料或生产工艺有较大改变,有可能影响产品性能; c) 正常生产,每五年一次; d) 产品停产两年以上,恢复生产; e) 国家质量监督部门提出型式检验要求。 7.3.2 检验项目应符合第 5 章的要求。 7.3.3 型式检验的样品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抽样数取为 5%,但不少于 2 台。 7.4 判定规则 7.4.1 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结果应符合第 5 章的相应规定。 7.4.2 任一检验项目不符合规定,应加倍抽样复验,若仍不合格,则判定为不合格。 7.5 国家环境保护产品认定检验按型式检验进行。 8 标志、包装和储存 8.1 标志 3

HCRJ066—1999 8.1.1产品铭牌应设置在装置的明显部位上。铭牌应符合GB/T13306的规定,并标明如下项目: a)产品名称和型号 b)制造厂名称 c)装置的截留率、截留分子量、纯水透过量 d)出厂日期和编号 8.1.2产品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191规定。 8.2包装 8.2.1装置的包装应符合GB/T13384的规定 8.2.2每台装置随机文件和附件如下 a)装箱单 b)产品合格证 c)产品使用说明书; d)必备的随机附件。 8.3储存 8.3.1装置应放置在通风、干燥、有遮蔽、干净、无腐蚀性气体的场所。 8.3.2装置的膜组件应放置在5℃~40℃的通风干燥、远离火源的地方 8.3.3膜组件在装箱前应灌入足够量的防腐剂

221 HCRJ 066 — 1999 8.1.1 产品铭牌应设置在装置的明显部位上。铭牌应符合 GB/T 13306 的规定,并标明如下项目: a) 产品名称和型号; b) 制造厂名称; c) 装置的截留率、截留分子量、纯水透过量; d) 出厂日期和编号。 8.1.2 产品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 GB 191 规定。 8.2 包装 8.2.1 装置的包装应符合 GB/T 13384 的规定。 8.2.2 每台装置随机文件和附件如下: a) 装箱单; b) 产品合格证; c) 产品使用说明书; d) 必备的随机附件。 8.3 储存 8.3.1 装置应放置在通风、干燥、有遮蔽、干净、无腐蚀性气体的场所。 8.3.2 装置的膜组件应放置在 5℃~40℃的通风干燥、远离火源的地方。 8.3.3 膜组件在装箱前应灌入足够量的防腐剂。 4

222 附录A(技术条件的附录) 截留率的测定聚乙二醇法 A1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超滤装置的截留率测定及计算方法 2原理 聚乙二醇与 Dragendoff试剂可以生成桔红色的络合物,用分光光度法测试溶液中聚乙二醇含量。将 已知分子量的聚乙二醇溶于水中,使其通过超滤膜,测试料液与透过液中聚乙二醇溶液浓度,计算出超滤 装置对该种分子量聚乙二醇的截留率。 A3主要试剂和材料 1.蒸馏水或同等纯度水; 2.聚乙二醇:分子量6000,1000,20000分析纯; 3.次硝酸铋:4BiNO3(OH)2Bi0(OH)分析纯 4.冰乙酸:CHCO0H分析纯; 5.碘化钾:KI分析纯: 6.乙酸钠:CH3COO0Na·3H0分析纯 仪器设备 1.光电分光光度计: 2.分析天平 真空干燥箱: 干燥器 容量瓶、吸管、烧杯等。 A5测试程序 A5.1试剂的配制和标准曲线的制作 A5.1.1 Dragendoff试剂的配制 A液:准确称取.800g次硝酸铋置于50m容量瓶中,加10m冰乙酸,再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 B液:准确称取20.000g碘化钾置于50ml棕色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 Dragendoff试剂:量取A液、B液各5ml置于100ml棕色容量瓶中,再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有效期 为半年。 A5.1.2乙酸一乙酸钠缓冲液的配制 量取0.2M乙酸钠溶液590ml及0.M冰乙酸溶液410m置于1000m容量瓶中,配制成p4.8乙酸- 乙酸钠缓冲液。 A5.1.3标准溶液的配制 聚乙二醇放入真空干燥箱内,在温度60℃下,干燥4小时以除去水分。准确称取聚乙二醇1.000g溶 于1000m1容量瓶中,分别吸取聚乙二醇溶液0、0.5、1.0、1.5、2.0、2.5、3.0(m)稀释于100m容量瓶 中,配制成浓度0、5、10、15、20、25、30mg/1聚乙二醇标准溶液 A5.1.4标准曲线的制作 将A5.1.3中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各5m1分别放入10m1容量瓶中。分别加入1 ml Dragendoff试剂及 lml乙酸一乙酸钠缓冲液,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放置15分钟后,于波长510nm下,用lcm比色皿,在光 电分光光度计上测定光密度,蒸馏水为参比液。以聚乙二醇浓度为横座标,光密度为纵座标作图,制

222 附录 A(技术条件的附录) 截留率的测定 聚乙二醇法 A1 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超滤装置的截留率测定及计算方法。 A2 原理 聚乙二醇与 Dragendoff 试剂可以生成桔红色的络合物,用分光光度法测试溶液中聚乙二醇含量。将 已知分子量的聚乙二醇溶于水中,使其通过超滤膜,测试料液与透过液中聚乙二醇溶液浓度,计算出超滤 装置对该种分子量聚乙二醇的截留率。 A3 主要试剂和材料 1. 蒸馏水或同等纯度水; 2. 聚乙二醇:分子量 6000,10000,20000 分析纯; 3. 次硝酸铋:4BiNO3(OH)2BiO(OH) 分析纯; 4. 冰乙酸:CH3COOH 分析纯; 5. 碘化钾:KI 分析纯; 6. 乙酸钠:CH3COONa·3H2O 分析纯。 A4 仪器设备 1. 光电分光光度计; 2. 分析天平; 3. 真空干燥箱; 4. 干燥器; 5. 容量瓶、吸管、烧杯等。 A5 测试程序 A5.1 试剂的配制和标准曲线的制作 A5.1.1 Dragendoff 试剂的配制 A 液:准确称取 0.800g 次硝酸铋置于 50ml 容量瓶中,加 10ml 冰乙酸,再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 B 液:准确称取 20.000g 碘化钾置于 50ml 棕色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 Dragendoff 试剂:量取 A 液、B 液各 5ml 置于 100ml 棕色容量瓶中,再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有效期 为半年。 A5.1.2 乙酸—乙酸钠缓冲液的配制 量取 0.2M 乙酸钠溶液 590ml 及 0.2M 冰乙酸溶液 410ml 置于 1000ml 容量瓶中,配制成 pH 4.8 乙酸— 乙酸钠缓冲液。 A5.1.3 标准溶液的配制 聚乙二醇放入真空干燥箱内,在温度 60℃下,干燥 4 小时以除去水分。准确称取聚乙二醇 1.000g 溶 于 1000ml 容量瓶中,分别吸取聚乙二醇溶液 0、0.5、1.0、1.5、2.0、2.5、3.0(ml)稀释于 100ml 容量瓶 中,配制成浓度 0、5、10、15、20、25、30mg/l 聚乙二醇标准溶液。 A5.1.4 标准曲线的制作 将 A5.1.3 中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各 5ml 分别放入 10ml 容量瓶中。分别加入 1ml Dragendoff 试剂及 1ml 乙酸—乙酸钠缓冲液,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放置 15 分钟后,于波长 510nm 下,用 1cm 比色皿,在光 电分光光度计上测定光密度,蒸馏水为参比液。以聚乙二醇浓度为横座标,光密度为纵座标作图,制 5

成标准曲线 A5.2样品的测试 A5.2.1样品溶液的配制 选择某一分子量的聚乙二醇,配制成浓度为5000mg/1的聚乙二醇溶液,做为超滤裝置性能评价的溶 液样品使用。 A5.2.2截留率的测定 配制好的样品溶液,在表压0.IMPa、常温条件下,通过超滤装置运转20分钟后,收取透过液。原液(稀 释200倍)与透过液分别在波长510nm下,测定其光密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相应的浓度。 A5.2.3截留率的计算 Ru==x100%AAAAAAAAAAAAAAAAAA(A) 式中:Ru截留率,%; C原液中的聚乙二醇浓度 C——透过液中的聚乙二醇浓度 A6试验结果 每个试样同时取两个样品进行平行试验,以其测试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试结果

223 成标准曲线。 A5.2 样品的测试 A5.2.1 样品溶液的配制 选择某一分子量的聚乙二醇,配制成浓度为 5000mg/l 的聚乙二醇溶液,做为超滤装置性能评价的溶 液样品使用。 A5.2.2 截留率的测定 配制好的样品溶液,在表压 0.1MPa、常温条件下,通过超滤装置运转 20 分钟后,收取透过液。原液(稀 释 200 倍)与透过液分别在波长 510nm 下,测定其光密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相应的浓度。 A5.2.3 截留率的计算 式中:Ru ── 截留率,%; C1── 原液中的聚乙二醇浓度,mg/l; C2── 透过液中的聚乙二醇浓度,mg/l。 A6 试验结果 每个试样同时取两个样品进行平行试验,以其测试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试结果。 6 100% ( )1 1 1 2 A C C C Ru × Λ Λ Λ Λ Λ Λ Λ Λ Λ Λ Λ Λ Λ Λ Λ Λ Λ Λ − =

224 附录B(技术条件的附录) 截留率的测定蛋白质法 B1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超滤装置的截留率测定及计算方法 B2原理 配制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质溶液,分别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试料液与透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计算出超 滤装置对不同分子量蛋白质的截留率 B3主要试剂和材料 蒸馏水或同等纯度水 2细胞色素C:分子量13000冻干制剂 3卵清蛋白:分子量45000卵蛋白片: 4牛血清白蛋白:分子量67000生化试剂 B4仪器设备 1紫外分光光度计 2分析天平 3真空干燥箱 4干燥器 5容量瓶、吸管、烧杯等。 测试程序 B5.1标准溶液的配制 牛血清白蛋白( bovine serum albumin)在温度105℃下真空干燥至恒重。精确称取牛血清白蛋白1.000g 溶于1000ml容量瓶中,分别吸取牛血清白蛋白溶液0.2、0.4、0.6、0.8、1.0(m1)置于10ml的容量瓶中 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配制成浓度为20、40、60、80、100(mg/1)的牛血清白蛋白标准溶液 B5.2标准曲线的制作 将B5.1标准溶液于波长280mm下,用1cm比色皿,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测定光密度,蒸馏水为参比 液。以蛋白质浓度为横座标,光密度为纵座标作图,制出标准曲线 B5.3样品的测试 B5.3.1样品溶液的配置 选择某一分子量的蛋白质,配制成浓度为1000mg/1~3000mg/1的蛋白质溶液(卵清蛋白离心或过滤后 使用),做为超滤装置性能评价的样品溶液使用 B5.3.2截留率的测定 配制好的样品溶液,在0.IMPa、常温条件下,通过超滤装置运转20min后,收取透过液。原液与超滤 液分别在280nm紫外光区测定光密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相应的浓度。 B5.3.3截留率的计算 同A5.2.3。 B6试验结果 每个试样同时取二个样品进行平行试验,以其测试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试结果

224 附录 B(技术条件的附录) 截留率的测定 蛋白质法 B1 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超滤装置的截留率测定及计算方法。 B2 原理 配制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质溶液,分别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试料液与透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计算出超 滤装置对不同分子量蛋白质的截留率。 B3 主要试剂和材料 1 蒸馏水或同等纯度水; 2 细胞色素 C:分子量 13000 冻干制剂; 3 卵清蛋白:分子量 45000 卵蛋白片; 4 牛血清白蛋白:分子量 67000 生化试剂。 B4 仪器设备 1 紫外分光光度计; 2 分析天平; 3 真空干燥箱; 4 干燥器; 5 容量瓶、吸管、烧杯等。 B5 测试程序 B5.1 标准溶液的配制 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在温度 105℃下真空干燥至恒重。精确称取牛血清白蛋白 1.000g 溶于 1000ml 容量瓶中,分别吸取牛血清白蛋白溶液 0.2、0.4、0.6、0.8、1.0(ml)置于 10ml 的容量瓶中 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配制成浓度为 20、40、60、80、100(mg/l)的牛血清白蛋白标准溶液。 B5.2 标准曲线的制作 将 B5.1 标准溶液于波长 280nm 下,用 1cm 比色皿,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测定光密度,蒸馏水为参比 液。以蛋白质浓度为横座标,光密度为纵座标作图,制出标准曲线。 B5.3 样品的测试 B5.3.1 样品溶液的配置 选择某一分子量的蛋白质,配制成浓度为 1000mg/l~3000mg/l 的蛋白质溶液(卵清蛋白离心或过滤后 使用),做为超滤装置性能评价的样品溶液使用。 B5.3.2 截留率的测定 配制好的样品溶液,在 0.1MPa、常温条件下,通过超滤装置运转 20min 后,收取透过液。原液与超滤 液分别在 280nm 紫外光区测定光密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相应的浓度。 B5.3.3 截留率的计算 同 A5.2.3。 B6 试验结果 每个试样同时取二个样品进行平行试验,以其测试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试结果。 7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11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