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实变函数》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章 n维空间中的点集(2.1)R 空间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5,文件大小:175.74KB,团购合买
欧氏空间R"上的测度与积分是本课程的主要研究对象.本章讨 论欧氏空间上的若干拓扑概念,特别要熟悉欧氏空间上的开集,闭集和Bore 集, Cantor集等常见集的构造.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第二章n维空间中的点集 教学目的欧氏空间R"上的测度与积分是本课程的主要研究对象.本章讨 论欧氏空间上的若干拓扑概念,特别要熟悉欧氏空间上的开集,闭集和Bore 集, Cantor集等常见集的构造. 本章要点由R"上的距离给出邻域,内点,聚点的定义,从而给出开集,闭集 的定义.由开集生成一个O-代数引入 Borel集. Cantor集是一个重要的集,它有 些很特别的性质.充分利用几何图形的直观,以帮助学生理解. 本章先介绍R"中的距离、极限、邻域、区间及其体积等基本概念,然后定 义了内点、聚点、外点、边界点、开集、闭集等特殊点和集,并讨论了开集与闭 集的性质及其构造。最后介绍了聚点原理、有限覆盖定理、距离可达定理、隔离 性定理。 §2.1R空间 数学分析中的极限概念是以距离为基础的,由此可见,距离是一相当重要的 概念,在高等代数中已对R"规定过距离,且有以下三种: 设x=(ξ1,52,,5a),y=(n,n2,,.,n)∈R d1(x,y)= (ξ:-n)] d2(x, y)= max 5r-nil d3(x, y) ξ-n 距离的定义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甚至对抽象的集合也可以规定距离,但 必须满足常识性的两点基本要求:距离不能为负,两边之和不小于第三边。用公 理化形式表述如下:

第二章 n 维空间中的点集 教学目的 欧氏空间 n R 上的测度与积分是本课程的主要研究对象.本章讨 论欧氏空间上的若干拓扑概念, 特别要熟悉欧氏空间上的开集,闭集和 Borel 集,Cantor 集等常见集的构造. 本章要点 由 n R 上的距离给出邻域,内点,聚点的定义,从而给出开集, 闭集 的定义.由开集生成一个ο -代数引入 Borel 集.Cantor 集是一个重要的集, 它有 一些很特别的性质. 充分利用几何图形的直观,以帮助学生理解. 本章先介绍 R n 中的距离、极限、邻域、区间及其体积等基本概念,然后定 义了内点、聚点、外点、边界点、开集、闭集等特殊点和集,并讨论了开集与闭 集的性质及其构造。最后介绍了聚点原理、有限覆盖定理、距离可达定理、隔离 性定理。 §2.1 R n 空间 数学分析中的极限概念是以距离为基础的,由此可见,距离是一相当重要的 概念,在高等代数中已对 R n 规定过距离,且有以下三种: 设 x=(ξ1,ξ2,...,ξn),y=(η1,η2,...,ηn)∈R n d1(x,y)=[∑= n i 1 (ξi-ηi) 2 ] 2 1 d2(x,y)= a≤t≤b max |ξi-ηi| d3(x,y)= ∑= n i 1 |ξi-ηi| 距离的定义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甚至对抽象的集合也可以规定距离,但 必须满足常识性的两点基本要求:距离不能为负,两边之和不小于第三边。用公 理化形式表述如下:

定义2.1.1设X是一非空集合,且存在d:X×X→[0,∞)满足 1)d(x,y)≥0,且d(x,y)=0<=〉x=y(正定性) 2)d(x,y)≤d(x,z)+d(y,z)(三角不等式) 则称(X,d)为度量空间或距离空间,X中的元素称为点,d(x,y)为点x,y之间的 距离。 注2.1.1“往返距离相等”的基本要求,也隐含在上述定义之中了 事实上,d(x,y)≤d(x,x)+d(y,x)=d(y,x),同理d(y,x)≤d(x,y),故 d(x, y)=d(y, 上述R按所规定的三种距离都分别成为距离空间(高代已验证过满足1) 例2.1.1=(5,52…,5…,…)∑52<+∞},按d(x,y)= (5:-n)]]成为距离空间.其中x=(1,5 (n,n,.,nn,)∈(。满足1)显然,对2)只须验证对任意的x= ∑(5-n)≤[(-n)2]2+[∑(-n 事实上,由R"中的三角不等式 5;-n)] ∑(5n)]2+∑(-n) 令n→+∞即得所证不等式。 例2.1.2C[a,b]按d(x,y)=max|x(t)-y(t)成为距离空间。容易验证 它满足距离条件1)、2)

定义2.1.1 设 X 是一非空集合,且存在 d:X×X→[0,∞)满足 1) d(x,y)≥0,且 d(x,y)=0 x=y (正定性) 2) d(x,y)≤d(x,z)+d(y,z) (三角不等式) 则称(X,d)为度量空间或距离空间,X 中的元素称为点,d(x,y)为点 x,y 之间的 距离。 注2.1.1 “往返距离相等”的基本要求,也隐含在上述定义之中了。 事实上,d(x,y)≤d(x,x)+d(y,x)=d(y,x),同理 d(y,x)≤d(x,y),故 d(x,y)=d(y,x). 上述 R n 按所规定的三种距离都分别成为距离空间(高代已验证过满足 1), 2))。 例2.1.1 2 l ={(ξ1,ξ2,...,ξn ,...)| ∑ < +∞ +∞ =1 2 i ξ i },按 d(x,y)= [∑ ∞ i=1 (ξi-ηi) ] 2 ] 2 1 成为距离空间.其中 x=(ξ1,ξ2,...,ξn ,...),y= (η1,η2,...,ηn ,...)∈ 2 l 。满足 1)显然,对 2)只须验证对任意的 x= (ξ1,ξ2 ,...,ξn ,...),y=(η1,η2 ,...,ηn ,...),z=(ζ1 ,ζ2 ,...,ζn ,...) 有 [∑ ∞ i=1 (ξi -ηi ) 2 ] 2 1 ≤ [∑ ∞ i=1 (ξi -ηi ) 2 ] 2 1 + [∑ ∞ i=1 (ξi -ηi ) 2 ] 2 1 事实上,由 R n 中的三角不等式: [ ∑= n i 1 (ξi-ηi) 2 ] 2 1 ≤ [∑= n i 1 (ξi-ηi) 2 ] 2 1 + [∑= n i 1 (ξ1-ηi) 2 ] 2 1 令 n→+∞即得所证不等式。 例2.1.2 C[a,b]按 d(x,y)= a≤t≤b max |x(t)-y(t)|成为距离空间。容易验证 它满足距离条件 1)、2)

有了距离概念就可以仿照数学分析定义数列极限那样定义点列极限了 定义2.1.2设P∈R”(m=1,2,3,),如果limd(Pn,P)=0,则称点 列{P}收敛于P,记为limP=P,或P→P0(m→+∞),即对任意ε>0,存在N, 当m>N时有:d(P 在距离空间(R",d1)中Pa→P 1,2,..,n,其中P=(xm,xm2,,xm),P0=(x,x02 同样可以利用邻域来描述极限,为此,先引入邻域概念。 定义2.1.3称集合{P|d(P,P)0,存在N,当 m>N时有:Pm∈U(P0)。 容易验证邻域具有下面的基本性质: 1)p∈U(P);

有了距离概念就可以仿照数学分析定义数列极限那样定义点列极限了。 定义2.1.2 设 Pm ∈R n (m=1,2,3,...),如果m→∞ lim d(Pm ,P0)=0,则称点 列{Pm}收敛于 P0,记为m→∞ lim Pm=P0,或 Pm→P0 (m→+∞),即对任意 ε>0,存在 N, 当 m>N 时有:d(P m ,P 0 )<ε. 在距离空间(R n ,d1)中 Pm→P0 (m→+∞)x mk →x 0k (m→+∞), k=1,2,...,n,其中 Pm=(x m1 ,x m2 ,...,x mn ),P0=(x 01 ,x 02 ,...,x 0n ). 同样可以利用邻域来描述极限,为此,先引入邻域概念。. 定义2.1.3 称集合{P|d(P,P0)<δ}为 P0的 δ 邻域,并记为 U(P 0 ,δ)。P 0称为邻域的中心,δ 称为邻域的半径。在不需要特别指出是什么 样的半径时,也简称为 P 0的邻域,并记为 U(P 0 )。 在 R n (n=1,2,3)中,v 距离按 d1定义时,所谓以 P 0为中心,δ 为半径的 邻域分别是 P 0为中点、 2δ 为长度的开区间;P 0为圆心、δ 为半径的开圆;P 0 为球心,δ 为半径的开球。但距离按 d 2 定义时,所谓以 P 0为中心,δ 为半径 的邻域分别是 P 0为中点、 2δ 为长度的开区间,P 0为正方形中心、2δ 为边长 的开正方形,P 0为正方体中心,2δ 为边长的开正方体。 不难看出:点列{P m }收敛于 P 0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对任意 ε>0,存在 N,当 m>N 时有:P m ∈U(P 0 )。 容易验证邻域具有下面的基本性质: 1) p∈U(P);

2)对于vU(P1)和U(P2),如果存在P∈U(P)∩U2(P),则存在U3(P) sU(P)∩U2(P); 3)对于VQ∈U(P),存在U(QsU(P); 4)对于VQ≠P,存在U(Q)和U(P)满足U(Q∩U(P)=d 定义2.1.4两个非空的点集A、B间的距离定义为 d(a, b)= inf d (P, Q) 如果A、B中至少有一个是空集,则规定d(A,B)=0;若B={x},则记d(A,B)= d(A,x)。 显然,若A∩B≠中,则d(A,B)=0 定义2.1.5一个非空的点集E的直径定义为 8(e)= sup d(P, Q 当E=中时,规定δ(φ)=0。显然,δ(E)=0为直线上的区间,则称 为n维欧氏空间R"中的区间;如果所有I都是开(闭、左开右闭、左闭右开)区 间,则称I是开(闭、左开右闭、左闭右开)区间。如果所有的I1都是直线上的 有界区间,则称I是R”中的有界区间;如果至少有一个I1是直线上的无界区间 则称I是R"中的无界区间

2) 对于∀ U(P1 )和 U(P 2 ), 如果存在 P∈U1 (P)∩U 2 (P),则存在 U 3 (P) ⊆ U1 (P)∩U 2 (P); 3) 对于∀ Q∈U(P),存在 U(Q)⊆ U(P); 4) 对于∀ Q≠P,存在 U(Q)和 U(P)满足 U(Q)∩U(P)=ф 定义2.1.4 两个非空的点集 A、B 间的距离定义为 d(A,B)= p∈A,q∈B inf d(P,Q) 如果 A、B 中至少有一个是空集,则规定 d(A,B)=0;若 B={x},则记 d(A,B)= d(A,x)。 显然,若 A∩B≠ф,则 d(A,B)=0。 定义2.1.5 一个非空的点集 E 的直径定义为: δ(E)= p,q∈E sup d(P,Q) 当 E=ф 时,规定 δ(ф)=0。显然,δ(E)=0E 至多只有一个元素。 若 δ(E)<+∞,则称 E 为有界集。 定义2.1.6 称{(x1 ,x 2 ,...,x n )|x i ∈A i ,i=1,2,...,n}为集合 A i 的 直积,记为 A1×A 2 ×...×A n 或C n i=1 Ai 。 定义2.1.6 若 I=C n i=1 Ii ,其中 Ii=为直线上的区间,则称 I 为 n 维欧氏空间 R n 中的区间;如果所有 I i 都是开(闭、左开右闭、左闭右开)区 间,则称 I 是开(闭、左开右闭、左闭右开)区间。如果所有的 Ii都是直线上的 有界区间,则称I是R n 中的有界区间;如果至少有一个 Ii是直线上的无界区间, 则称 I 是 R n 中的无界区间

注2.1.2R2中的有界区间即矩形,R3中的区间即长方体,因此R”中 的区间有时也称为“长方体” 显然,E为有界集的充要条件是存在有界区间IE或E为有界集的充要条 件是存在有界邻域EcU(x°,6) 定义2.1.7I=ⅡI,其中I=,称=I(b-a)为 区间I的“体积”,即I=ⅡII。当然,这里须约定0×∞=∞×0=0, 当a≠0时,a×∞=∞×a 注2.1.3R中的区间体积即区间的长度,R中的区间体积即矩形面积 长×宽,R中的区间体积即长方体体积=长×宽×高,因此规定R中的区间 体积=n个边长的乘积,既是合理的又是自然的

注2.1.2 R 2 中的有界区间即矩形,R 3 中的区间即长方体,因此 R n 中 的区间有时也称为“长方体”。 显然,E 为有界集的充要条件是存在有界区间 I ⊃ E 或 E 为有界集的充要条 件是存在有界邻域 E 0 ⊂ U(x 0 ,δ) 定义2.1.7 I=C n i=1 I i ,其中 I i =,称|I|=C n i=1 (b i -a i )为 区间 I 的“体积”,即|I|=C n i=1 |I i |。当然,这里须约定 0×∞=∞×0=0, 当 a≠0 时,a×∞=∞×a=∞。 注2.1.3 R1 中的区间体积即区间的长度,R 2 中的区间体积即矩形面积 =长×宽,R 3 中的区间体积即长方体体积=长×宽×高,因此规定 R n 中的区间 体积=n 个边长的乘积,既是合理的又是自然的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