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回忆 濒死体验 访谈录 美雷蒙德·A·穆迪( Raymond A. Moody)博上/著 夏乐/译吉林文史出版社 書記
1 中文版序 Life after Life 中文版序 这是一部极为畅销的医学科普著作,出版以来,创下了全 球销量1300万册的记录,仅在中国台湾就销售了100多万册。 《死亡回忆》涉及的是人类生命中最神秘的话题—死 亡,但本书畅销的原因并不仅仅在于此。更重要的是,本书 的作者穆迪博士是第一个系统研究濒死现象的人。 近代濒死体验的研究始于19世纪末的瑞士地质学家阿尔 伯特·海蒙(Al bert Heim)。在经历了一次“死”而复生 后,海蒙开始对众多有过类似经历的人产生了兴趣。他研究 了30名幸存者,包括战争中受伤的战士、从建筑物上掉下来 的建筑工人、差点被淹死的渔夫等等。他发现,30名坠落幸 存者中,95%的人说在濒死过程中感受到平静和快乐。 海蒙的研究吸引了很多后来者。1903年,英国作家F.W H·麦尔斯完成两卷本的《人性及其在肉体死亡时的存留》 1907年,詹姆斯·H·海斯洛波在美国发表论文《垂死者的幻 試僅 讀供
死亡回忆 觉》,影响很大。1926年,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威廉·巴雷特出 fe版了《临终幻觉》。这个时期,瀕死研究得到了广泛支持。 1959年,美国精神研究会的卡里斯·奥西斯( Karlis 0sis)通过分析详细记录病人死亡过程体验的几百份调查 表,继续海蒙的研究。1972年,他还在冰岛心理学家厄兰 After 德·哈拉德桑(E. Haraldsson)的帮助下,跨越种族和文 化界限,把研究扩展到印度。 20世纪70年代,依阿华大学精神病学教授拉赛尔·诺依 斯和罗伊·克莱蒂一起,对个别人的自传性陈述也进行了研 究,其中包括著名瑞士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泰斗卡尔·古 斯塔夫·荣格(Kar1G.Jung)。 雷蒙德·A·穆迪算是后来者。他最初研究的是伦理学 逻辑和语言哲学,后来兴趣转向这一领域。1972-1974年 间,医学博士雷蒙·穆迪收集了150例濒死体验的实例,从 中归纳出濒死体验最一般的要素:飘离身体;通过黑暗隧 道;朝一束光升去;与朋友亲戚相会;一生的全景回顾;不 情愿返回身体;对时空的非凡洞察力;被救治后的失望感。 《死亡回忆》便是这一研究的成果。 《死亡回忆》一经出版,便以其翔实的资料和科学的态度 蠃得了医学界同行的认可。穆迪博士列出的要素在后来的濒
中文版序 死体验报告中都有类似描述,从而证实了海蒙、奥西斯、诺伊 斯和克莱蒂的研究。而且,穆迪博士的研究也改变了这一领 域相对零散的状况,使濒死现象的研究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之后,濒死现象开始进入西方主流医学的视野,濒死体验 ( near death experience)开始作为一个概念流行开来。 穆迪的研究还启发了新一代濒死体验研究者,其中最杰 出的有:肯耐斯·瑞恩( Kenneth ring)博士,麦克尔·.B 萨鲍( Michael sabom)博士,麦尔文·莫尔斯( Melvin Morse)博士等。 如今,濒死体验已经越出了学术研究的圈子,开始进入 普通人的视野。研究表明,经历过濒死体验的人遍布世界不 同地域、种族、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据美国著名的统计 公司盖洛普公司调查估计,仅在美国就至少有1300万至今健 在的成年人有过濒死体验,如果算上儿童,这个数字将更加 可观。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在《我的生活》中自称经历过瀕死 体验。在接受ABC《黄金时间》记者黛安·索亚采访时,克 林顿这样说道:“在黑暗中,我看到了黑黝黝的面具迎面而 来,就好像是一面死亡面具想要罩在我的脸上。就在这时, 供
死亡回忆 我又看到了许多巨大的光圈,在光圈里我看到了希拉里的身 L讦fe影,好像还有我女儿切尔西。就这样那个死亡面具被驱赶走 了,随后她俩的身影也渐行渐远,最后隐没在黑暗中。” 在国外科学家对濒死体验展开研究几十年后,中国也终 于出现了介绍濒死体验的文章。例如,《中国青年报》在 After 2000年6月7日,就曾刊出了系统介绍濒死体验的文章《人 是如何辞世的》。2006年,《北京科技报》也刊出专题文章 《唐山大地震濒死体验调查》,并有多家报纸和网站对这一文 章进行了转載和报道。 还有一些科研工作者开始了对瀕死体验的研究。天津安 定医院院长、精神医学专家冯志颖,以及其合作者、天津安 定医院副主任医师刘建勋对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进行了采访 和研究,并在《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和《大众医学》等杂 志上发表了研究成果。 濒死体验引发人们兴趣的同时,也提出了许多具有挑战 性的问题。它将对精神病学临床治疗等方面具有相应的意 义,而且对于人们的生活哲学、死亡态度也会有一定的影 响。这也是我们引进《死亡回忆》一书的初衷 当然,本书并没有证明死后生命的存在,只是对濒死现
中文版序 Life af 象进行了科学的研究。而且,所有的采访对象并没有真正的 死去,作者只是研究了这些人的濒死体验,他的著作也只能 算是一种对生命现象的独特解读。因此,死亡究竟是怎样 的,仍然是一个谜。正如天津安定医院院长冯志颖教授所 言:“国内外对濒死体验现象提出了很多解释,但这种现象 的生理机制仍然没弄清楚。研究这种现象也需要医学、社会 学、人类学等多学科参与。”所以,我们一定要以科学的态 度来阅读这本书。 2007年 献 供
最新版序 Life after Life 最新版序 医学博士梅尔文·摩尔斯 25年前,雷蒙德·穆迪先生的著作《死亡回忆》(Lje After life),让世人对死亡的看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从穆迪博士的研究中,我们得以提前了解人在死时会经历些 怎样的情景—通道、白光、早年亡故的亲友在“另一边 等待。要知道在25年前,大多数人对濒死体验的了解还基 本是零。而且,得益于穆迪博土的启发,才诞生了第一批研 究人类濒死状态的专家学者。维吉尼亚大学精神病学教授布 鲁斯·格雷森对穆迪先生的研究大加赞赏,认为他的研究成 果“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纪元”。 的确,现在的我们很难想象这本书出版之前,人们在这 方面的知识是多么贫乏。 在《死亡回忆》出版之前,“濒死体验(near- death experience)”这个词根本不存在。医生将它称为“拉萨路综
死亡回忆 合症”,归类为一种病理学现象。而病人更容易忽视这种体 Life验,认为是自己的精神暂时出现了问题,或者仅仅是由于大 脑缺氧或药物引起的幻觉。当穆迪博士认真听取了那些跨越 了生死鸿沟的濒死体验并公诸于众后,整个世界报以一串 啊?”的惊疑,人们开始认识到当自己死去的时候会感觉到 After 什么。尽管民意调查显示高达5%的人曾经有过濒死体验, 但人们还是羞于提及,惟恐被不了解内情的人嘲笑奚落。他 们自身对这些经历的合理性充满怀疑。 Life 《死亡回忆》的成功还在于它为20世纪的西方文化解决 了两个重要问题:(1)破除了社会上关于死亡与濒死的种种 荒诞言论;(2)将人类的精神属性进一步系统化。穆迪博士 的工作提醒了我们,人是一种相当依赖精神的生物,当人濒 死时,一道微弱的白光就可以让死亡变得不那么可怕。人死 的时候,整个一生都将被重新评价,这种评价完全不依赖于 你是否腰缠万贯,身份地位是否显赫,而仅仅取决于在你一 生里与他人分享的爱。在一个教堂出席率和宗教活动日渐稀 落的年代,《死亡回忆》重新引发了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 作为死亡和濒死现象研究的先驱者,伊丽莎白·库伯勒 罗斯对《死亡回忆》大加推崇。尽管数万年来,人类一直将 死亡当作生命中很自然的一部分,但是在上个世纪,我们对 献懂 供
最新版序 Life after Life 死亡的看法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死亡变得不自然、不干净, 可以通过医学手段处理。在19世纪,大部分人还是安详地 死在家中,但是,从20世纪中期开始,越来越多的人在医 院过世。医学的发达使得各种治疗手段都得以侵入人一生中 最后的时光,无视垂死者的尊严,掌控了他或她的生命。即 使在20世纪晚期,美国医学协会依然申明没有必要对濒死 的病人进行有损尊严的手术。 1965年,当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写作《死亡与濒死之 刻》时,死亡仍然是一个忌讳的话题。由于真实的残酷性, 濒死的病人常常被告以“善意的谎言”,医生尽量让病人有 信心继续接受治疗。尽管如此,社会学家的记录表明,大部 分垂死的病人都知道自己来日无多。所谓善意的谎言,往往 只是医学界无力阻挡死亡脚步时最后一道隔离门。 库伯勒·罗斯博士勇敢地与濒死的病人交谈,询问他们的 感受。在那家芝加哥医院里,这一行为不可避免地招致了医 生们普遍的敌对情绪。一个愤怒的护士直接叱问她,在她告 诉病人只有几个礼拜活头时,是不是有恶作剧的快感。实际 上,库伯勒·罗斯博土发现那些病人已经知道自己身体不行 了,反倒是社会上对濒死之人的孤立态度让他们更加受伤 虽然库伯勒·罗斯博土对濒死时刻的研究非常深入,不过她的
死亡回忆 第一本书还只是停留在情感层面,包括拒绝交流、孤立、愤 Lfe怒、斤斤计较、沮丧和宽容。但是,即使只是这些常识性的 结论,都让我们的社会大惊失色。如果濒死的病人确实在死 亡前有了某种感觉,那我们的医疗人员应该如何应对?该是 挽救他的生命,还是让他永远安睡?在60年代,美国社会正 After 经历一场剧烈的性革命和政治革命,但是死亡仍然是不受欢 迎的话题,濒死幻象和临终感悟都被认为是禁忌话题 20年过后,《死亡回忆》出版了。库伯勒·罗斯博士强 烈推荐了书中的一个“震撼性”的理论——濒死之人可以预 见死亡,甚至有时候欣然接受这种安排。10年之后,穆迪 博士进一步论证了这个理论的合理性。死亡不仅仅是生命现 象,同时也是精神形态的变化。他的这一领悟使世人对死亡 的看法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继《死亡回忆》之后,许多类似 的书籍先后出版,其中包括《生命之前的生命》、《死亡时 刻的生命》、《生命之中的生命》和我最爱的《死亡精灵》。 《死亡回忆》之所以能成为一种风靡全球的时尚,是因为它 为人类生命中最神秘的课题提供了很好的解读。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恰恰是因为医疗技术的提高,使更 多的人从生死边缘觅得一线生机,正是他们带来了第一手的 材料。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临床上已经可以成功地重 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