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师范大学 教亲 学院名称: 继续教育学院 教研室: 学前教研室 授课班级: 2021级学前教育本科班 课程名称: 学前教育学 主讲教师: 马亚玲 教师职称: 副教授 2021年1月
青海师范大学 教案 学院名称: 继续教育学院 教 研 室: 学前教研室 授课班级: 2021 级学前教育本科班 课程名称: 学前教育学 主讲教师: 马亚玲 教师职称: 副教授 2021 年 1 月
《学前教育学》课程基本信息 总学分:2学分 总学时:21学时 课程类 √理论课口实践课口必修课口选修课 型 授课班 2021级学前教育专业本科 级 模块一:学前教育理论 思政教学要点:爱国情怀、文化自信、职业理想、教育情怀、社会 责任感。 专业教 模块二:学前教育基本要素 学内容 思政教学要点:形成掌握儿童权利相关法规形成法律意识,掌握教 师职业道德规范: 及思政 模块三:学前教育保教实施 教学要 思政教学要点:形成团队合作学习能力,具备不断探索和学习的品 效 质 模块四:学前教育公共关系 思政教学要点:具有开放的意识和社会贵任感,发展人际交往能力, 组织协调能力、临场应变能力: 1.过程性评价(40%):“六个一”全程式考核 (1)进行一次随堂测试 (2)进行一项社会调查 考核方 (3)以班级小组为单位进行一次演讲或辩论赛 (4)设计一个教学活动计划 (5)以班级小组为单位讲评一节课 (6)阅读一篇学前教育学原著并写读书笔记。 2.终结性评价(60%):闭卷笔试
《学前教育学》课程基本信息 总学分: 2 学分 总学时: 21 学时 课 程 类 型 √理论课 □ 实践课 □ 必修课 □ 选修课 授课班 级 2021 级学前教育专业本科 专业教 学内容 及思政 教学要 点 模块一:学前教育理论 思政教学要点:爱国情怀、文化自信、职业理想、教育情怀、社会 责任感。 模块二:学前教育基本要素 思政教学要点:形成掌握儿童权利相关法规形成法律意识,掌握教 师职业道德规范; 模块三:学前教育保教实施 思政教学要点:形成团队合作学习能力,具备不断探索和学习的品 质; 模块四:学前教育公共关系 思政教学要点:具有开放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发展人际交往能力, 组织协调能力、临场应变能力; 考核方 式 1.过程性评价(40%):“六个一”全程式考核 (1)进行一次随堂测试 (2)进行一项社会调查 (3)以班级小组为单位进行一次演讲或辩论赛 (4)设计一个教学活动计划 (5)以班级小组为单位讲评一节课 (6)阅读一篇学前教育学原著并写读书笔记。 2.终结性评价(60%):闭卷笔试
1.知识目标 (1)了解学前教育的基本问题,理解学前教育的多方面意义与价 (2)了解国内外学前教育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过程以及现代学 前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3)理解学前儿童发展的基本规律及与之对应的学前教育主张, 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 (4)了解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社区相互配合的意义、方式及内 (5)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内容与要求,明确幼儿教师的职 责和应具备的素质。 (6)了解国内外幼小衔接的理论基础、现状,归纳问题与对策。 课 2.能力目标: 程 (1)掌握学前教育的目标和基本原则,现代学前教有的未来发展 是 趋势。 (2)掌握组织幼儿园一日生活有序进行的基本方法与技能。 标 (3)能够树立正确教师观,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明确教师的专业 身分与角色责任。 (4)掌握幼小衔接过渡的相关理论与技能。 (5)掌握与家长、社区沟通、合作的方法与技能。 3.情意目标: (1)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形成正确的儿童观与教育观 (2)树立专业意识,了解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职责。 (3)激发对学前教育工作的热情。 (4)体会学前教育的价值,产生对学前教育的热爱 (5)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培养协作学习的能力。 4.思政目标: (1)“师德为先”,培养学生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幼儿
课 程 教 学 目 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学前教育的基本问题,理解学前教育的多方面意义与价 值。 (2)了解国内外学前教育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过程以及现代学 前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3)理解学前儿童发展的基本规律及与之对应的学前教育主张, 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 (4)了解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社区相互配合的意义、方式及内 容。 (5)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内容与要求,明确幼儿教师的职 责和应具备的素质。 (6)了解国内外幼小衔接的理论基础、现状,归纳问题与对策。 2.能力目标: (1)掌握学前教育的目标和基本原则,现代学前教育的未来发展 趋势。 (2)掌握组织幼儿园一日生活有序进行的基本方法与技能。 (3)能够树立正确教师观,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明确教师的专业 身分与角色责任。 (4)掌握幼小衔接过渡的相关理论与技能。 (5)掌握与家长、社区沟通、合作的方法与技能。 3.情意目标: (1)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形成正确的儿童观与教育观。 (2)树立专业意识,了解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职责。 (3)激发对学前教育工作的热情。 (4)体会学前教育的价值,产生对学前教育的热爱。 (5)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培养协作学习的能力。 4.思政目标: (1)“师德为先”,培养学生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幼儿
尊重幼儿人格,做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 (2)“幼儿为本”,培养学生尊重幼儿权益,以幼儿为主体,充分 调动和发挥幼儿的主动性: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保教活动规律 提供适合的教育,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 (3)“能力为重”,突出保教实践能力:研究幼儿,遵循幼儿成长 规律,提升保教工作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 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4)“终身学习”,引导学生优化专业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素养: 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教学重点:了解学前教育相关的理论知识,掌握相应的原理及 学 方法论: 重 教学难点:学以致用,能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具体的教育情境 中,并构建科学的职业理念。 花 难 点 1,选用教材:蔡迎旗.学前教育概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主要参考书目、文献: [1]黄人颂.学前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刘晓东,卢乐珍等.学前教育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教材与 [3]李生兰.学前教有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1999, 主要教 [4]杨晓弹,李静主编。《学前教育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学参考 2011. 资料 [5]冯晓霞.幼儿园课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6]朱加雄幼儿园课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7]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施良方译.北京:人民教 育出版社,1994. [8]刘晓东.儿童教育新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9]唐淑,钟昭华.中国学前教有史.北京:人民教有出版社,2000
尊重幼儿人格,做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 (2)“幼儿为本”,培养学生尊重幼儿权益,以幼儿为主体,充分 调动和发挥幼儿的主动性;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保教活动规律, 提供适合的教育,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 (3)“能力为重”,突出保教实践能力;研究幼儿,遵循幼儿成长 规律,提升保教工作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 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4)“终身学习”,引导学生优化专业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素养; 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教 学 重 点 和 难 点 教学重点:了解学前教育相关的理论知识,掌握相应的原理及 方法论; 教学难点:学以致用,能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具体的教育情境 中,并构建科学的职业理念。 教材与 主要教 学参考 资料 1.选用教材:蔡迎旗.学前教育概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主要参考书目、文献: [1]黄人颂.学前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刘晓东,卢乐珍等.学前教育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3]李生兰.学前教育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1999. [4] 杨晓萍,李静主编.《学前教育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5]冯晓霞.幼儿园课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6]朱加雄.幼儿园课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7]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施良方译.北京:人民教 育出版社,1994. [8]刘晓东.儿童教育新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9]唐淑,钟昭华.中国学前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1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12]蔡春,扈中平.从“独白”到“对话”一一论教育交往中的对 话[J1.教育研究,2002(02):49-52. [13]李召存.论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小衔接研究[】.全球教育展 望,2012,41(11):57-62. [14]龙红芝,王鉴.民族地区幼儿园依法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教育的 模式构想[J刀.当代教育与文化,2019,11(02):94-101 [15]域玲玲.儿童观的异化与重构一一论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 象[J1.教育探索,2016(10):6-9. [16]周彬.对师幼互动行为的思考[山】.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 报,2006(09):32-33. [17]范昕,李敏谊.幼儿园教师到底是什么?一一从替代母亲到专 业人到研究者的发展历程[J】,教师教育研究,2018(4):92-98 [18]马健生,陈元龙.学前教育小学化:困惑与澄清一一基于“儿童 发展中心”的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19(04):5-14. [19]刘晓东.中国小学教育亟待战略转型 一兼论“幼小衔接 应向“小幼衔接”翻转[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 报,2019(5):1-7. [20]刘晓东.儿童是什么一一儿童“所是”之多维描述[J].湖 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0(7):20-34 [21]冯婉桢.儿童权利的完整实现与学前教师专业伦理的特殊性 [J刀.教育研究,2020(12):17-20
[11]李季湄,冯晓霞.《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12]蔡春,扈中平.从“独白”到“对话”——论教育交往中的对 话[J].教育研究,2002(02):49-52. [13]李召存.论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小衔接研究[J].全球教育展 望,2012,41(11):57-62. [14]龙红芝,王鉴.民族地区幼儿园依法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教育的 模式构想[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9,11(02):94-101. [15]臧玲玲.儿童观的异化与重构——论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 象[J].教育探索,2016(10):6-9. [16]周彬.对师幼互动行为的思考[J].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 报,2006(09):32-33. [17] 范昕,李敏谊.幼儿园教师到底是什么?——从替代母亲到专 业人到研究者的发展历程[J],教师教育研究,2018(4):92-98 [18]马健生,陈元龙.学前教育小学化:困惑与澄清——基于“儿童 发 展 中 心 ” 的 分 析 [J].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2019(04):5-14. [19]刘晓东. 中国小学教育亟待战略转型———兼论“幼小衔接” 应 向 “ 小 幼 衔 接 ” 翻 转 [J]. 湖 南 师 范 大 学 教 育 科 学 学 报,2019(5):1-7. [20] 刘晓东.儿童是什么 ——儿童“所是”之多维描述[J]. 湖 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0(7):20-34. [21]冯婉桢.儿童权利的完整实现与学前教师专业伦理的特殊性 [J].教育研究,2020(12):17-20
模块一学前教育理论(上) 授课题目 学前教育史话(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学前教有学产生和演变的阶段和各阶段的代表人物、代表作与基本思想 (2)理解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任务、特点等,明确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与方法 2.能力目标: 能够掌握学前教育的发展脉络 3.情意目标: 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培养学生树立专业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学前教育学产生和演变的阶段和各阶段的代表人物、代表作与基本思想: 教学难点:能够掌握学前教有的发展脉络,形成正确的教育观 思政元素融入点: 爱国情怀、文化自信、教育情怀、社会责任感、职业理想、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政治认同 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 教学方法和手段: 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共同体协同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 采用微信、QQ互动平台,多媒体网络平台等多元化教学手段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学设计与教学内容: 观看视频“教育大师一一陈鹤琴” 一、情境创设 开学第一天,同学们都在讨论《学前教有学》这门课程,“作为学前教有专业的学生 你能说出学前教育的发展历史吗?” 陈鹤琴先生是学前教有史上赫赫有名的教育家,他的贡献有哪些呢? 二、角色扮演 “我是大师陈鹤琴”的角色扮演,模仿视频中的陈鹤琴先生(片段) 三、小组讨论 针对以下三个主盟,说说你的看法
模块一 学前教育理论(上) 授课题目 学前教育史话(2 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学前教育学产生和演变的阶段和各阶段的代表人物、代表作与基本思想 (2)理解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任务、特点等,明确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与方法 2.能力目标: 能够掌握学前教育的发展脉络 3.情意目标: 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培养学生树立专业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学前教育学产生和演变的阶段和各阶段的代表人物、代表作与基本思想; 教学难点:能够掌握学前教育的发展脉络,形成正确的教育观 思政元素融入点: 爱国情怀、文化自信、教育情怀、社会责任感、职业理想、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政治认同、 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 教学方法和手段: 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共同体协同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 采用微信、QQ 互动平台,多媒体网络平台等多元化教学手段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学设计与教学内容: 观看视频“教育大师——陈鹤琴” 一、情境创设 开学第一天,同学们都在讨论《学前教育学》这门课程,“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 你能说出学前教育的发展历史吗?” 陈鹤琴先生是学前教育史上赫赫有名的教育家,他的贡献有哪些呢? 二、角色扮演 “我是大师陈鹤琴”的角色扮演,模仿视频中的陈鹤琴先生(片段) 三、小组讨论 针对以下三个主题,说说你的看法
()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2)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3)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 四、总结提升 1.教师总结:陈鹤琴先生如此了不起,那么在陈鹤琴先生之前和陈鹤琴先生之后,还有 许多了不起的教育家,我们把书打开, 起米看一看,他们都是谁? 一、孕育阶段(16世纪以前) (一)中国 颜之推 1,家教著作《颜氏家训》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完整的家庭教科书 2.家教思想 (1)家庭教育要及早进行(及早施教 (2)要爱与教相结合(威严而有慈 (3)重视环境的影响(风化陶染) (4)重视“应世经务”的实学教有(博习致用) 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 1.重视蒙养教有 2.要求慎择师友 3.强调学“眼前事” 4.提倡正面教育 (二)国外 1.柏拉图《理想国》 柏拉图最先论述了儿童优生优有的问题:主张由国家对男女儿童进行公共教有, 2.亚里士多德《政治论》 第一个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有 (三)孕育阶段学前教有学发展的特点 1.丰富性 2.实践性 3.零散性 二、萌芽阶段(16至18世纪初)
(1)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2)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3)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 四、总结提升 1.教师总结:陈鹤琴先生如此了不起,那么在陈鹤琴先生之前和陈鹤琴先生之后,还有 许多了不起的教育家,我们把书打开,一起来看一看,他们都是谁? 一、孕育阶段(16 世纪以前) (一)中国 颜之推 1.家教著作《颜氏家训》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完整的家庭教科书 2.家教思想 (1)家庭教育要及早进行(及早施教) (2)要爱与教相结合(威严而有慈) (3)重视环境的影响(风化陶染) (4)重视“应世经务”的实学教育(博习致用) 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 1.重视蒙养教育 2.要求慎择师友 3.强调学“眼前事” 4.提倡正面教育 (二)国外 1.柏拉图《理想国》 柏拉图最先论述了儿童优生优育的问题;主张由国家对男女儿童进行公共教育。 2.亚里士多德《政治论》 第一个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 (三)孕育阶段学前教育学发展的特点 1.丰富性 2.实践性 3.零散性 二、萌芽阶段(16 至 18 世纪初)
夸美纽斯 1.学前教育著作 《母有学校》:世界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 《世界图解》:著名的儿童启蒙读物、第一本儿童插图书 2.学前教有思想 (1)论述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2)提出教育顺应自然的原则 (3)强调多给儿童活动机会,认为游戏最适合儿童,重视感观训练,主张直观的教学 方法 卢梭《爱弥儿》 1.顺应自然,儿童本位 2.对儿童进行“消极教有” 3.儿童应通过做事来学习,使他对知识的学习有直接的体验 4.对儿童实施身体教有和感官教有 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 (1)提出自然适应性原则 (2)提倡与实施爱的教育 (3)首次提出了教有心理学化 萌芽阶段学前教育学的特点:专门化、完备化、理论化。 三、初创阶段(18世纪后期至20世纪前半期) 19世纪中叶,学前教育学开始从普通教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陈鹤琴:中国幼儿教有之父 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教有实验中心一南京鼓楼幼稚园 创建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江西实验幼师 创立活教育理论 (1)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2)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3)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 五指教学法
夸美纽斯 1.学前教育著作 《母育学校》:世界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 《世界图解》:著名的儿童启蒙读物、第一本儿童插图书 2.学前教育思想 (1)论述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2)提出教育顺应自然的原则 (3)强调多给儿童活动机会,认为游戏最适合儿童,重视感观训练,主张直观的教学 方法 卢梭《爱弥儿》 1.顺应自然,儿童本位 2.对儿童进行“消极教育” 3.儿童应通过做事来学习,使他对知识的学习有直接的体验 4.对儿童实施身体教育和感官教育 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 (1)提出自然适应性原则 (2)提倡与实施爱的教育 (3)首次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 萌芽阶段学前教育学的特点:专门化、完备化、理论化。 三、初创阶段(18 世纪后期至 20 世纪前半期) 19 世纪中叶,学前教育学开始从普通教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陈鹤琴:中国幼儿教育之父 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 创建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江西实验幼师 创立活教育理论 (1)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2)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3)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 五指教学法
五指教学法将课程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艺术、语文等五项 人民教有家陶行知 1.主张“中国化”、“平民化”的学前教育 2.提出“生活教有论 3.我国儿童创造教育的首创者 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眼晴:解放儿童的空间: 解放儿童的时间。 (二)国外学前教有学的发展 福禄培尔:幼儿教育之父 主要贡献: 1.首创幼儿园: 2.设计了一套游戏与作业材料一恩物: 3.系统阀明了幼儿园的基本原理和教学方法,著有《幼儿园教育学》(1862年)、《慈 母游戏和儿歌》(1843年)即《幼儿园书信集》等书。 4.使学前教育学开始成为独立学科 蒙台梭利 L.提出学前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要激发和促进儿童的“内在潜力的发展 2.总结了学前教有的基本原则:重复练习与自由选择 3.注重感官训练,并设计了发展感官的教学材料 4.重视教有环境的作用,教师的任务在于提供一个环境 (三)初创阶段学前教育学的特点:针对性、系统性、理论性。 四、发展阶段(20世纪中叶之后) (一)辩证唯物主义为学前教有学的研究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邻近学科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学前教有学提供了科学基础 特点:理论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 2.课后提升:除了这些教有家,你知道的教有家还有哪些呢?请和本小组成员查阅资料 并进行讨论: 3.预习下一章节内容
五指教学法将课程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艺术、语文等五项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 1.主张“中国化”、“平民化”的学前教育 2.提出“生活教育论” 3.我国儿童创造教育的首创者 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空间; 解放儿童的时间。 (二)国外学前教育学的发展 福禄培尔:幼儿教育之父 主要贡献: 1.首创幼儿园; 2.设计了一套游戏与作业材料—恩物; 3.系统阐明了幼儿园的基本原理和教学方法,著有《幼儿园教育学》(1862 年)、《慈 母游戏和儿歌》(1843 年)即《幼儿园书信集》等书。 4.使学前教育学开始成为独立学科 蒙台梭利 1.提出学前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要激发和促进儿童的“内在潜力”的发展 2.总结了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重复练习与自由选择 3.注重感官训练,并设计了发展感官的教学材料 4.重视教育环境的作用,教师的任务在于提供一个环境 (三)初创阶段学前教育学的特点:针对性、系统性、理论性。 四、发展阶段(20 世纪中叶之后) (一)辩证唯物主义为学前教育学的研究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邻近学科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学前教育学提供了科学基础 特点:理论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 2.课后提升:除了这些教育家,你知道的教育家还有哪些呢?请和本小组成员查阅资料 并进行讨论; 3.预习下一章节内容
模块一学前教育理论(下) 授课题目 学前教育的功能与效益(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学前教有功能 (2)了解学前教育效益的基本类型 2.能力目标: 能够根据教学要求完成角色扮演并分析总结 3.情意目标: 形成正确的儿童观与教育观,培养学生树立专业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学前教有功能和前教有效益的基本类型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教学要求完成角色扮演并分析总结:形成正确的儿童观与教有观, 培养学生树立专业意识 思政元素融入点: 职业理想、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 教学方法和手段: 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共同体协同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 采用微信、QQ互动平台,多媒体网络平台等多元化教学手段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学设计与教学内容: 预习本章节内容 一、情境创设 资料窗:日本幼教 日本,除实行全日制和半日制保有以外,还发展临时保有事业,以方便家庭主妇出门临 时购物,或为那些母亲突然生病以及有其它紧急情况的儿童提供服务:为未入园儿童及家 提供活动条件:为低龄学童提供放学后的托管服务:开展家长培训和利用假期为社区的各种 活动提供服务等。 案例:对“服务家长”的批评与质疑
模块一 学前教育理论(下) 授课题目 学前教育的功能与效益(2 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学前教育功能 (2)了解学前教育效益的基本类型 2.能力目标: 能够根据教学要求完成角色扮演并分析总结 3.情意目标: 形成正确的儿童观与教育观,培养学生树立专业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学前教育功能和前教育效益的基本类型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教学要求完成角色扮演并分析总结;形成正确的儿童观与教育观, 培养学生树立专业意识 思政元素融入点: 职业理想、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 教学方法和手段: 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共同体协同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 采用微信、QQ 互动平台,多媒体网络平台等多元化教学手段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学设计与教学内容: 预习本章节内容 一、情境创设 资料窗:日本幼教 日本,除实行全日制和半日制保育以外,还发展临时保育事业,以方便家庭主妇出门临 时购物,或为那些母亲突然生病以及有其它紧急情况的儿童提供服务;为未入园儿童及家长 提供活动条件;为低龄学童提供放学后的托管服务;开展家长培训和利用假期为社区的各种 活动提供服务等。 案例:对“服务家长”的批评与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