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廷Q除薰技树字院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标准 (公共体育部分) (2008年08试行、2012、2015修订) 体育教研部 二0一五年三月
1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标准 (公共体育部分) (2008 年 08 试行、2012、2015 修订) 体育教研部 二 0 一五年三月
编写说明 2006年12月以来,体有课程一直根据《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公共体有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试 用)进行教学。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规定得过多、过细,体育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 过于强调运动技能和知识的系统性,教学评价过分注重运动成绩等问题。这些都不利于激发学生的运 动兴趣和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有课程改革势在必行。随 着学科建设的不断深入,体有学科建设也逐步得到规范和加强,《体有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制定是体育 学思想和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理念,充分体现了学校体育贯彻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有思想,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使学生“会学的“工学结合” 理念,既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开拓精神,又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为了加强学校体育教育,党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 强体有工作”的指示,教有部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有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大力推进体 有课程改革。2007年6月开始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把健康素质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健康 发展的重要指标。 为了更好地贯彻中央的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高职学校体育工作,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身心健康 的需要和社会的需求,我们依据教有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有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体有与 健康课程标准》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结合结合我院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编 写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标准。《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标准共有五个部分组成:前言、课程目标 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和附录。其中,前言部分包括课程性质与地位、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目标部分包括总体目标和分类目标:内容标准部分包括教学单元、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部 分包括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建议、教学建议、教学评价建议、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课程资源的利 用与开发建议。 《体有与健康》课程教学标准由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体有教研部全体教师参与,由方儒钦主审 郭建忠、王妍姗编辑。参加编写人员有:方儒软、潘忠、陈占通、张瑞丽、童金茂、黄承忠、黄艳、 危智坚、陈巧、胡振禹、王姗、李勇妹、黄志雄、郭建忠、林佳丽、王发振、曹中旺、王鹏、方强 等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恳请同行专家指导! 编者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体有教研部 2008年08月第1版 2012年08月第2版 2015年03月第3版
2 编 写 说 明 2006 年 12 月以来,体育课程一直根据《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试 用)进行教学。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规定得过多、过细,体育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 过于强调运动技能和知识的系统性, 教学评价过分注重运动成绩等问题。这些都不利于激发学生的运 动兴趣和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随 着学科建设的不断深入,体育学科建设也逐步得到规范和加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制定是体育 教学思想和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理念,充分体现了学校体育贯彻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使学生“会学”的“工学结合” 理念,既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开拓精神,又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为了加强学校体育教育,党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 强体育工作”的指示,教育部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大力推进体 育课程改革。2007 年 6 月开始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把健康素质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健康 发展的重要指标。 为了更好地贯彻中央的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高职学校体育工作,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身心健康 的需要和社会的需求,我们依据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体育与 健康课程标准》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结合结合我院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编 写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标准。《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标准共有五个部分组成:前言、课程目标、 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和附录。其中,前言部分包括课程性质与地位、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目标部分包括总体目标和分类目标;内容标准部分包括教学单元、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部 分包括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建议、教学建议、教学评价建议、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课程资源的利 用与开发建议。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标准由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体育教研部全体教师参与,由方儒钦主审、 郭建忠、王姗姗编辑。参加编写人员有:方儒钦、潘 忠、陈占通、张瑞丽、童金茂、黄承忠、黄 艳、 危智坚、陈 巧、胡振禹、王姗姗、李勇妹、黄志雄、郭建忠、林佳丽、王发振、曹中旺、王 鹏、方 强 等。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恳请同行专家指导! 编 者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体育教研部 2008 年 08 月第 1 版 2012 年 08 月第 2 版 2015 年 03 月第 3 版
目录 《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标准. (一)《基础体育》课程教学标准(一年级).8 (二)《专项体育》课程教学标准(二年级) 1.《篮球》课程教学标准.13 2.《排球》课程教学标准.19 3.《气排球》课程教学标准.25 4《促球》课程教学标准.30 5.《毛球》课程教学标准.35 6.《乒乓球》课程教学标准.40 7.《网球》课程教学标准.45 8.《武术套路》课程教学标准.49 9.《武术散打)课程教学标准.54 10.《跆举道》课程教学标准。0。,.59 11.《继美操》课程教学标准.64 12.《形体)课程教学标准.69 13.《缩侧》课程教学标准.74 14《啦啦操》课程教学标准。.78 15。《定向运动》课程教学标准.83 16.《保健体有》课程教学标准.87
3 目 录 《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标准 . 1 (一)《基础体育》课程教学标准(一年级) . 8 (二)《专项体育》课程教学标准(二年级) 1.《篮 球》课程教学标准. 13 2.《排 球》课程教学标准. 19 3.《气排球》课程教学标准. 25 4.《足 球》课程教学标准. 30 5.《羽毛球》课程教学标准. 35 6.《乒乓球》课程教学标准. 40 7.《网 球》课程教学标准. 45 8.《武术套路》课程教学标准 . 49 9.《武术散打》课程教学标准 . 54 10.《跆拳道》课程教学标准。59 11.《健美操》课程教学标准 . 64 12.《形 体》课程教学标准 . 69 13.《瑜 伽》课程教学标准 . 74 14.《啦啦操》课程教学标准 . 78 15.《定向运动》课程教学标准 . 83 16.《保健体育》课程教学标准 . 87
《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标准 课程代码:01051100、01051101、01051102、01051103 (体有1)(体有2)(体有3)(体有4) 课程名称:公共体育 英文名称: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课程类型:公共必修课 总学时:138 理论学时:16 实践学时:122 学分:4个学分 适用对象: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一、二年级学生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 标的必修课程。把体有理论知识和技能与健身健康知识和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把学习体有技能和身体 锻炼作为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主要手段,同时把与之相关的体育运动知识结合到课教学中。是学校 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 径。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有的意识。 (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四)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三、课程设计思路 公共体有课程的设计是建立在对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未来职业体能要求的基础上,掌握2-3项运 动项目技能,以增强体质、促进健康为目标,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一)依据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体有与健康课程标准》是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有课程教学指导纲 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结合我院高等职业人才发展需求而制定的。 (二)设计原则 以“键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中心,以有人为宗旨,以增强体育意识,提高基础体能 职业体能为主线,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在教学中体现以学生自主学习为 主,教师指导为辅,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每一个学生在体能素质都得到提高:并充分利用 课内外及校内外地理资源,实现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 (三)内容设计方式
1 《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标准 课程代码: 01051100、 01051101、 01051102、 01051103 (体育 1) (体育 2) (体育 3) (体育 4) 课程名称: 公共体育 英文名称: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课程类型: 公共必修课 总 学 时: 138 理论学时: 16 实践学时: 122 学 分: 4 个学分 适用对象: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一、二年级学生 第一部分 前 言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 标的必修课程。把体育理论知识和技能与健身健康知识和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把学习体育技能和身体 锻炼作为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主要手段,同时把与之相关的体育运动知识结合到课教学中。是学校 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 径。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四)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三、课程设计思路 公共体育课程的设计是建立在对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未来职业体能要求的基础上,掌握 2-3 项运 动项目技能,以增强体质、促进健康为目标,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一)依据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 要》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结合我院高等职业人才发展需求而制定的。 (二)设计原则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宗旨,以增强体育意识,提高基础体能、 职业体能为主线,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在教学中体现以学生自主学习为 主,教师指导为辅,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每一个学生在体能素质都得到提高;并充分利用 课内外及校内外地理资源,实现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 (三)内容设计方式
根据三维健康观、体有自身的特点,并结合我院的体有教学师资、场地、器材等实际情况,将课 程设置做如下规定: 1。课程学习方式分为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两部分。其中理论学习每学期占4个学时,实践学习每 学期占32个学时。(每一学年的第一学期进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 2.游泳基础技能课:熟悉水性,掌握蛙泳基本技术动作。 3.保健体育课。该课主要针对伤、病、残、体弱、特殊体型(过胖过瘦)等学生开设。根据学生 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组织康复、保健体有教学。教学内容以太极拳,太极剑,揉力球、基本素质, 康复保健知识为主要内容,以达到提高素质,增强体质,掌握适合于自身能力的锻炼方法手段和运动 处方,树立正确终身体育意识的目的。 4.课程设置 1)一年级开设基础体能课,以行政班上课 上学期:理论、短距离跑、中长距离跑、跳投类、健康长廊、休闲体育等。 下学期:理论、2分钟跑、跳投类、健康长廊、职业体能教育、休闲体育等。 2)二年级开设体有专项课。学生在所开设的课程项目内任意选项,每专项班界定35人以内(根 据场地现状),开设课程有篮球、排球、气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武术套路、武术散打 跆拳道、健美操、啦啦操、形体、瑜伽、定向运动及保健课等项目。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 (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发扬体有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二、分类目标 (一)运动参与目标 通过体有与健康锻炼基本知识的学习,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有意识,学会独立制订 体育锻炼计划和评价锻炼效果的基本能力,并具有一定体育竞赛的欣赏能力。 (二)运动技能目标 在提高基木素质的同时,让学生熟练掌握2-3项体育运动项目的基本技能, 并形成可持续性进行 的运动项目:能基本掌握该运动项目的比赛规则、裁判法和基层比赛组织与编排原理:能科学的进行 体育锻炼,提高运动能力:能简单处置常见的运动损伤。 (三)职业特殊体育素质目标 使学生能通过积极锻炼,具备良好的与未来职业工作特征相关的身体素质(速度、耐力、力量 灵敏、柔韧等素质能力),并通过项目考核标准。 (四)职业社会适应性目标 通过体有课程学习,使学生具有较好的适应未来职业工作需要的社会适应能力、职业礼仪和职业
2 根据三维健康观、体育自身的特点,并结合我院的体育教学师资、场地、器材等实际情况,将课 程设置做如下规定: 1.课程学习方式分为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两部分。其中理论学习每学期占 4 个学时,实践学习每 学期占 32 个学时。(每一学年的第一学期进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 2.游泳基础技能课:熟悉水性,掌握蛙泳基本技术动作。 3.保健体育课。该课主要针对伤、病、残、体弱、特殊体型(过胖过瘦)等学生开设。根据学生 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组织康复、保健体育教学。教学内容以太极拳,太极剑,揉力球、基本素质, 康复保健知识为主要内容,以达到提高素质,增强体质,掌握适合于自身能力的锻炼方法手段和运动 处方,树立正确终身体育意识的目的。 4. 课程设置 1)一年级开设基础体能课,以行政班上课。 上学期:理论、短距离跑、中长距离跑、跳投类、健康长廊、休闲体育等。 下学期:理论、12 分钟跑、跳投类、健康长廊、职业体能教育、休闲体育等。 2)二年级开设体育专项课。学生在所开设的课程项目内任意选项,每专项班界定 35 人以内(根 据场地现状),开设课程有篮球、排球、气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武术套路、武术散打、 跆拳道、健美操、啦啦操、形体、瑜伽、定向运动及保健课等项目。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 (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二、分类目标 (一)运动参与目标 通过体育与健康锻炼基本知识的学习,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学会独立制订 体育锻炼计划和评价锻炼效果的基本能力,并具有一定体育竞赛的欣赏能力。 (二)运动技能目标 在提高基本素质的同时,让学生熟练掌握 2-3 项体育运动项目的基本技能,并形成可持续性进行 的运动项目;能基本掌握该运动项目的比赛规则、裁判法和基层比赛组织与编排原理;能科学的进行 体育锻炼,提高运动能力;能简单处置常见的运动损伤。 (三)职业特殊体育素质目标 使学生能通过积极锻炼,具备良好的与未来职业工作特征相关的身体素质(速度、耐力、力量、 灵敏、柔韧等素质能力),并通过项目考核标准。 (四)职业社会适应性目标 通过体育课程学习,使学生具有较好的适应未来职业工作需要的社会适应能力、职业礼仪和职业
气质等社会服务规范,表现出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第三部分课程教学内容标准 教学单元 标 内容标准 1通过入学教育,加强理论学习,了解高职体育的重要性以及在学校教 音中的地位及作用.通过学习堂握体音课堂常规知识,树立安全意识 里解体育与健康、体育与疾病以及健康与疾病的相关概念以及他们之 1理论 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校园、爱护公共财物、公共体育设施体育常规、安全知识等 等的高尚情操。 理论 通讨学习短跑的起跑.途中跑及终点冲刺跑技术来提高学生的谏度能 2短距离跑能力 体育1 力堂振人休品其本的云动机能 3.中长距离跑能力 3通过对中长跑基本知识、技术及技能的学习,掌握中长跑训练的主要 4跳投类 手段,提高心肺功能,发展耐久力,增强体质。 5.健康长廊 4介绍健康长廊的基本知识,通村练习全面发展学生的协调性.平竹 6.休闲体育 是高学生的腰腹力量、弹跳力等身体素质。 5通过对综合身体素质的训练,全面提高素质机能。 1通过健康与亚健康理论课的学习,了解健康、亚健康的含义,能够简 1理论 单评价自身的身体状况。 健康与亚健康等理论 2.12分钟跑 2通过12分钟跑的锻炼,使学生的心肺功能得到提高, 3.跳投类 体育2 3,通过健康走廊运动项目的锻炼,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平衡性等 4钟审长家 能力,使学生的基本素质全面得到发展。 5职业体能教育 4通过职业体能教育,有效培养学生从业所需的职业体能,将高职体育 6.休闲与拓展 教育与专业培养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1学习运动处方制定的原则、方法,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 1理论 初步制定运动处方,掌握专项理论知识。 2,介绍蛙泳技术原理,通过多媒体及图片教学,初步掌握理论知识 运动处方的制定、专项 逐 理论 体育3 步熟恶水性,基本掌握蛙泳技术动作 3通过专项选项课教学,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项目的兴趣,培养学生专 2游泳基本能力 3,专项技能 项技能和特长、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建立终身体育与健康的意识观 4专项素质 4,通过对学生专项身体素质的训练,全面提高专项运动技能水平 1.学习运动损伤的急救与处理和专项理论知识 1理论 2专项选项课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项目的兴趣,培养学生运动损伤的急救与处 体育4 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掌握专项技能和特长,建立终身体育与健康的厘、专项理论 造识观念 2.专项技能 飞.通过对学生专项身体素质的训练,全面提高专项运动技能水平。 3专项素质
3 气质等社会服务规范,表现出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第三部分 课程教学内容标准 教学单元 目 标 内容标准 体育 1 1.通过入学教育,加强理论学习,了解高职体育的重要性以及在学校教 育中的地位及作用。通过学习掌握体育课堂常规知识,树立安全意识, 理解体育与健康、体育与疾病以及健康与疾病的相关概念以及他们之间 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校园、爱护公共财物、公共体育设施 等的高尚情操。 2.通过学习短跑的起跑、途中跑及终点冲刺跑技术来提高学生的速度能 力,掌握人体最基本的运动机能。 3.通过对中长跑基本知识、技术及技能的学习,掌握中长跑训练的主要 手段,提高心肺功能,发展耐久力,增强体质。 4.介绍健康长廊的基本知识,通过练习全面发展学生的协调性、平衡性, 提高学生的腰腹力量、弹跳力等身体素质。 5.通过对综合身体素质的训练,全面提高素质机能。 1.理论 体育常规、安全知识等 理论 2.短距离跑能力 3.中长距离跑能力 4.跳投类 5.健康长廊 6.休闲体育 体育 2 1.通过健康与亚健康理论课的学习,了解健康、亚健康的含义,能够简 单评价自身的身体状况。 2.通过 12 分钟跑的锻炼,使学生的心肺功能得到提高。 3.通过健康走廊运动项目的锻炼,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平衡性等 能力,使学生的基本素质全面得到发展。 4.通过职业体能教育,有效培养学生从业所需的职业体能,将高职体育 教育与专业培养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1.理论 健康与亚健康等理论 2.12 分钟跑 3. 跳投类 4.健康长廊 5.职业体能教育 6.休闲与拓展 体育 3 1.学习运动处方制定的原则、方法,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 初步制定运动处方,掌握专项理论知识。 2.介绍蛙泳技术原理,通过多媒体及图片教学,初步掌握理论知识,逐 步熟悉水性,基本掌握蛙泳技术动作。 3.通过专项选项课教学,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项目的兴趣,培养学生专 项技能和特长、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建立终身体育与健康的意识观 念。 4.通过对学生专项身体素质的训练,全面提高专项运动技能水平。 1.理论 运动处方的制定、专项 理论 2.游泳基本能力 3.专项技能 4.专项素质 体育 4 1.学习运动损伤的急救与处理和专项理论知识 2.专项选项课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项目的兴趣,培养学生 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掌握专项技能和特长,建立终身体育与健康的 意识观念。 3.通过对学生专项身体素质的训练,全面提高专项运动技能水平。 1.理论 运动损伤 的急救 与处 理、专项理论 2.专项技能 3.专项素质
第四部分课程实施建议 一、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建议 《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时数分配表 学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年 上学期 下学期 上学期 下学期 比 容 (体育1) (体育2) (体育3) (体育4) 13.3 11.1% 11.1% 11.1% 11.65% % 13.3 短距离跑 4 % 13.3 础 中长距离跑 4 % 16.9% 体 12分钟跑 6 16.7% 跳类 13.3 投掷类 A 4 11.1% % 游泳 22.2% 26.7 职 健康走廊 8 6 16.7% 业 % 21.95% 体 办公型专业 直立型专业 8 22.2% 运动型专业 跳绳、子 休 单双杠器械 闲 飞盘、飞镖 13.3 6 16.7% 7.5% 拔河 % 柔力球
4 第四部分 课程实施建议 一、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建议 《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时数分配表 第 一 学 年 第 二 学 年 总 比 例 上学期 (体育 1) 下学期 (体育 2) 上学期 (体育 3) 下学期 (体育 4) 理 论 4 13.3 % 4 11.1% 4 11.1% 4 11.1% 11.65% 基 础 体 能 短距离跑 4 13.3 % 16.9% 中长距离跑 4 13.3 % 1 2 分钟跑 6 16.7% 跳 类 4 13.3 % 4 11.1% 投掷类 职 业 体 能 游 泳 8 22.2% 21.95% 健康走廊 8 26.7 % 6 16.7% 办公型专业 直立型专业 8 22.2% 运动型专业 休 闲 拓 展 跳 绳 、踺子 4 13.3 % 6 16.7% 7.5% 单双杠器械 飞 盘 、 飞 镖 拔 河 柔力球 学 年 学 时 比 内 例 容
体前屈、仰卧 起坐 登山攀爬 专项技术(选项) 18 509% 24 66.7% 29.18 专项素质 11.1% 6 16.7% 6.95% 机动 6.7% 2 5.6% 5.6% 5.6% 5.88% 小计 30 100% 36 100% 36 100% 36 100% 100% 说明:以上学时含考核学时 二、教学建议 1.一年级教学以自然班开课,二年级执行“三自主”选项教学。 2.学期数学以周学时为单位,按项目内容学时比例分程教学时数 3.学生感知练习或采用辅助练习法过程, 4,通讨身体练习达到堂提基本运动技能。 5.通过对某项技术动作的分解练习到完整技术练习,并通过实践练习一纠正错误一再练习过程, 达到熟练掌握的某一技术动作的目的。 6.教学方法采用语言传授(示范、讲解、实践学习、问题讨论等方法进行教学,采用分组教学 法、循环练习法,并通过竞赛法或游戏法练习进入情景教学,从而达到掌握某一技术动作的目的。 7.通过对项目的测试或技术评定,检查学生对项目技术的掌握程度。 三、教学评价建议 为了合理和准确地进行体育教学评价,规定学期相应的考核项目(测试、动作技术评定):并按各 考试项目所占的百分比进行评分,最后综合评定学生体有成绩。评价方法上,在重视原有基础与学习 过程的考评,采用多维评价。建立标准评价模式(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教师对学生的主观评价、 学生最终体育成绩)和参照评价模式(学生的体育态度、学生的体育创新能力、学生自我评价、同学 之间的互评、自己进步的幅度)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多维评价,即在掌握基本运动技能的基础上,增 加学生出勤率、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及自评等内容。 (一)考核内容 1.理论部分:理论考试以理论课教学内容为主,闭卷或开卷考试,满分100分,占学期成绩的 10% 2.实践部分:各项目考核占总成绩的90%。 (二)成绩评定
5 体 前 屈 、仰 卧 起 坐 登 山 攀 爬 专项技术 (选 项 ) 18 50% 24 66.7% 29.18 专项素质 4 11.1% 6 16.7% 6.95% 机 动 2 6.7% 2 5.6% 2 5.6% 2 5.6% 5.88% 小 计 30 100% 36 100% 36 100% 36 100% 100% 说明:以上学时含考核学时 二、教学建议 1.一年级教学以自然班开课,二年级执行“三自主”选项教学。 2.学期教学以周学时为单位,按项目内容学时比例分配教学时数。 3.学生感知练习或采用辅助练习法过程。 4.通过身体练习达到掌握基本运动技能。 5.通过对某项技术动作的分解练习到完整技术练习,并通过实践练习—纠正错误—再练习过程, 达到熟练掌握的某一技术动作的目的。 6.教学方法采用语言传授(示范、讲解)、实践学习、问题讨论等方法进行教学,采用分组教学 法、循环练习法,并通过竞赛法或游戏法练习进入情景教学,从而达到掌握某一技术动作的目的。 7.通过对项目的测试或技术评定,检查学生对项目技术的掌握程度。 三、教学评价建议 为了合理和准确地进行体育教学评价,规定学期相应的考核项目(测试、动作技术评定);并按各 考试项目所占的百分比进行评分,最后综合评定学生体育成绩。评价方法上,在重视原有基础与学习 过程的考评,采用多维评价。建立标准评价模式(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教师对学生的主观评价、 学生最终体育成绩)和参照评价模式(学生的体育态度、学生的体育创新能力、学生自我评价、同学 之间的互评、自己进步的幅度)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多维评价,即在掌握基本运动技能的基础上,增 加学生出勤率、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及自评等内容。 (一)考核内容 1.理论部分 : 理论考试以理论课教学内容为主,闭卷或开卷考试,满分 100 分,占学期成绩的 10 % 2. 实践部分 : 各项目考核占总成绩的 90 %。 (二)成绩评定
成绩评定按五级评分标准进行:优(90分以上)、良(80-89分)、中(70-79分)、及格(60-69 分)、不及格(60分以下),并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课堂常规要求(主要是考勤规定办法) 执行。综合评价学生的学期成绩,内容评价比例见下表: 学期内容评分比例 学 年 学年 第二学年 分 比 上学期 下学期 上学期 下学期 内 容 (体育1) (体育2) (体育3) (体育4) 理论部分 10% 10% 10% 10% 短跑 20% 基 中长跑 20% 体 12分跑 20% 能 跳投类 20% 20% 游泳 10% 职 健康长廊 20% 20% 体 办公型 每 直立型 20% 践 运动型 部 跳绳、避子 单双杠器械 休 飞盘、飞镖 闲 拔河 多 10% 10% 柔力球 体前屈 仰卧起坐 登山華爬 专项能力 60% 70% 专项素质 20% 20%
6 成绩评定按五级评分标准进行:优(90 分以上)、良(80-89 分)、中(70-79 分)、及格(60-69 分)、不及格(60 分以下),并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课堂常规要求(主要是考勤规定办法) 执行。综合评价学生的学期成绩,内容评价比例见下表: 学 期 内 容 评 分 比 例 第 一 学 年 第 二 学 年 上学期 (体育 1) 下学期 (体育 2) 上学期 (体育 3) 下学期 (体育 4) 理 论 部 分 10% 10% 10% 10% 实 践 部 分 基 础 体 能 短 跑 20% 中长跑 20% 1 2 分 跑 20% 跳 投 类 20% 20% 职 业 体 能 游 泳 10% 健康长廊 20% 20% 办公型 直立型 20% 运动型 休 闲 项 目 跳绳、踺子 10% 10% 单双杠器械 飞盘、飞镖 拔 河 柔力球 体前屈 仰卧起坐 登山攀爬 专 项 能 力 60% 70% 专项素质 20% 20% 学 年 评 分 比 内 例 容
小计 100%100% 100%100% 四、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1高等院校教材《体育与健康教程》,方儒钦,高松龄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14年 2.自编教材《新编高职体育教程》,方儒钦主编,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2年。 五、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一)人力资源的开发 充分发挥体有教师、辅导员的作用,指导和组织学生进行体有锻炼,发挥学生骨干的作用,调动 学生参与体有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体育设施资源的开发 1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 2.制作简易器材。 3.改造场地器械,提高场地利用价值。 4.合理布局学校场地、器材。 (三)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 1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 2.新兴运动项目的应用 3民族传统体有资源的开发 (四)课外和校外体育资源的开发 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和节假日,开展家庭体有、社区体有、体有夏(冬)令营、体有节、郊 游等各种体育活动,开发课外和校外体育资源。 (五)自然地理课程裔源的开发 充分利用江、河、湖、海、沙滩、田野、森林、山地等条件,开展野外生存、生活方面的 教学与训练,开发自然环境资源。 (六)体育信息资源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播、电视、网络等)获取信息,不断充实、拓展课程内容。 第五部分附录 1.《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标准是依据《学校体有工作条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纲 要》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淮》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专业设置编写。 2.通过对体有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全面提高我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合格率。 3.《体有与健康》课程教学标准的编写重在培养学生的基础体能、职业体能,发展学生专项运动能 力,掌握12项能够从事终身体育锻炼的技能。 4.《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标准对象是大一学生、大二学生。 >
7 小 计 100% 100% 100% 100% 四、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1.高等院校教材《体育与健康教程》,方儒钦,高松龄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14 年。 2.自编教材《新编高职体育教程》,方儒钦主编,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2 年。 五、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一)人力资源的开发 充分发挥体育教师、辅导员的作用,指导和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发挥学生骨干的作用,调动 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体育设施资源的开发 1.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 2.制作简易器材。 3.改造场地器械,提高场地利用价值。 4.合理布局学校场地、器材。 (三)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 1.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 2.新兴运动项目的应用。 3.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 (四)课外和校外体育资源的开发 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和节假日,开展家庭体育、社区体育、体育夏(冬)令营、体育节、郊 游等各种体育活动,开发课外和校外体育资源。 (五)自然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 充分利用江、河、湖、海、沙滩、田野、森林、山地等条件,开展野外生存、生活方面的 教学与训练,开发自然环境资源。 (六)体育信息资源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播、电视、网络等)获取信息,不断充实、拓展课程内容。 第五部分 附录 1.《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标准是依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纲 要》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专业设置编写。 2.通过对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全面提高我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合格率。 3.《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标准的编写重在培养学生的基础体能、职业体能,发展学生专项运动能 力,掌握 1-2 项能够从事终身体育锻炼的技能。 4.《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标准对象是大一学生、大二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