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安徽理工大学:《电路理论》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六章 一阶电路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16,文件大小:1.37MB,团购合买
本章讨论可以用一阶微分方程描述的电路,主要是RC电路和RL电路,介绍一阶电路的经典法,以及一阶电路的时间常数的概念。还介绍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全响应、阶跃响应和冲激响应等等。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CH6一阶电路 本章讨论可以用一阶微分方程描述的电路,主要是RC电路和 RL电路,介绍一阶电路的经典法,以及一阶电路的时间常数的概念。 还介绍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全响应、阶跃响应和冲激响应等等。 §6-1概述 教学目的:掌握过渡过程的概念、产生的原因;换路的概念;阶跃函 数和冲激函数的特点及性质。 教学重点:过渡过程、基本信号。 教学难点:阶跃函数和冲激函数的性质。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教学内容 、电路的过渡过程 1.过渡过程:电路由一个稳态过渡到另一个稳态需要经历的过程,过渡过程也称为暂点过 程 2.过渡过程产生的原因:由“换路”而引起的过程。 3.换路:开关的通断:电路的开、短路:线路结构突变:元件参数变化:激励源改变等等。 4.研究意义:防止过电压、过电流 5.研究方法 (1)时域分析法:时间定义域范畴里研究,即解微分方程一一经典法;(CH6、CH7) (2)频域分析法:应用拉普拉斯变换一一运算法;(CH13) (3)机助分析法:计算机辅助分析,由一组微分方程求解——数值法。(了解) 二、几种经典型函数的波形及性质 1.恒定量(DC) f(t)=K(K为常数) 2.变动量(AC) f(=Im sin( t+o))

CH6 一阶电路 本章讨论可以用一阶微分方程描述的电路,主要是 RC 电路和 RL 电路,介绍一阶电路的经典法,以及一阶电路的时间常数的概念。 还介绍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全响应、阶跃响应和冲激响应等等。 §6-1 概述 教学目的:掌握过渡过程的概念、产生的原因;换路的概念;阶跃函 数和冲激函数的特点及性质。 教学重点:过渡过程、基本信号。 教学难点:阶跃函数和冲激函数的性质。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教学内容: 一、电路的过渡过程 1.过渡过程:电路由一个稳态过渡到另一个稳态需要经历的过程,过渡过程也称为暂点过 程 2.过渡过程产生的原因:由“换路”而引起的过程。 3.换路:开关的通断;电路的开、短路;线路结构突变;元件参数变化;激励源改变等等。 4.研究意义:防止过电压、过电流。 5.研究方法: (1)时域分析法:时间定义域范畴里研究,即解微分方程——经典法;(CH6、CH7) (2)频域分析法:应用拉普拉斯变换——运算法;(CH13) (3)机助分析法:计算机辅助分析,由一组微分方程求解——数值法。(了解) 二、几种经典型函数的波形及性质 1.恒定量(DC) f(t)=K (K 为常数) 2.变动量(AC) f (t) = I sin(t +) m )

f(0) f(t) K ot 图6-1恒定量和变动量 3.阶跃函数 0(t<0) (1)S(t) k(t≥0) (2)单位阶跃函数(k=1) 0(t<0) E(1) 1(t≥0) 3)单位延迟阶跃函数(t=to时刻发生跃变) 0((<to (t≥0) (4)性质:“起始”任意一个函数f(t)。见教材P142 6(t) at-to (b) 图6-2阶跃函数 4.脉冲函数 0t<0 (1)f()=k0≤1<△r 0t≥△r (2)单位脉冲函数

f(t) ωt Im -Im 0 f(t) t K 0 (a) (b) 图 6-1 恒定量和变动量 3.阶跃函数 (1)S(t)=      ( 0) 0 ( 0) k t t (2)单位阶跃函数(k=1)      = 1 ( 0) 0 ( 0) ( ) t t  t (3)单位延迟阶跃函数(t=to 时刻发生跃变)      − = 1 ( ) 0 ( ) ( ) 0 t to t to  t t (4)性质:“起始”任意一个函数 f(t)。见教材 P142 t ( t ) 0 1 t ( t ) 0 1 t ( t-t0 ) t 0 0 1 t ( t-t0 ) t 0 0 1 (a) (b) 图 6-2 阶跃函数 4.脉冲函数 (1)            =   t k t t f t 0 0 0 0 ( ) (2)单位脉冲函数

0t<0 p(1)= 0<t<△r 0t≥△r (3)性质:可以分解为两个阶跃函数的叠加 f(0) P(0 K △τ 0 AT (a) 图6-3脉冲函数 冲激函数 t≠0 (1)K8(t) k|o()dt=kt≠0 (2)K8(t-to)表示强度为K,发生在t=to处的冲激函数 (3)单位冲激函数 t≠0 6(t)= (t)dt=1t=0 (4)8(t)的筛分性质。见教材P145 (5)8(t)与p(t)关系:imp(D)=6(1) Ar→0 (6)8(t)与e(t)关系:o(1)= (1)=o(5)d5。 Kδ(t-to) 10 t0 图6-4冲激函数

              =    t t t p t 0 0 1 0 0 ( ) (3)性质:可以分解为两个阶跃函数的叠加 0 t f(t) 0 Δτ K 0 t P(t) 0 Δτ  1 (a) (b) 图 6-3 脉冲函数 5.冲激函数 (1)Kδ(t)=      =    + − ( ) 0 0 0 k t dt k t t  (2)Kδ(t-to)表示强度为 K,发生在 t=to 处的冲激函数 (3)单位冲激函数 δ(t)=      = =   + − ( )dt 1 t 0 0 0 t t  (4)δ(t)的筛分性质。见教材 P145 (5)δ(t)与 p(t)关系: ( ) ( ) 0 lim p t  t  =  → (6)δ(t)与 ε(t)关系: dt d t t ( ) ( )   = ; − = t  (t)  ()d 。 t (t) 0 t (t) 0 1 t t 0 0 Kδ(t-t0) K (a) (b) 图 6-4 冲激函数

§6-2换路定律与初值计算 教学目的:掌握换路定律和初值、稳态值的计算。 教学重点:换路定律公式求初值及稳态值的方法。 教学难点:初值的计算。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教学内容 换路定律内容 1.内容 (1)若ic为有限值,则换路前后Uc,q保持不变 (2)若Ul为有限值,则换路前后ⅱ1,ψ保持不变(理想电路) 2.说明:t=0换路时刻:t=0换路前最终时刻;t=0.换路后最初时刻 3.公式:Uc(0+)Uc(0-) i1(0+)=il(0-) q(0+)=q(0-) ψ(0+)=中(0-) 二、初值的计算 1.意义:经典法中确定积分常数 2.求初值的方法: (1)求i1(0-)与U(0-):将电容视为开路:电感视为短路 (2)求i1(0+)与Uc(0+):由换路定律:Uc(0+)=c(0-),il(0+)=i1(0- (3)求ic(0+),Ue(0+)及其他元件上的电压,电流:将电容看成电压为Uc(0+)的电 压源,电流看成电流为il(0+)的电流源 [例1]: 如图所示电路,Us=10V,R1=49,R2=69,C=4μF,换路前电路已处于稳态,求 换路后uc、lR、lR2的初始值。 cfuc uR2B2 ①3(u0, t0时的电路 图6-5例题 解]: 由于换路前电路已处于稳态,i=0,电容可视为开路,则 R, 10=6() R1+R2 由换路定律可得:u1c(0,)=l2(0)=6()

§6-2 换路定律与初值计算 教学目的:掌握换路定律和初值、稳态值的计算。 教学重点:换路定律公式、求初值及稳态值的方法。 教学难点:初值的计算。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教学内容: 一、换路定律内容 1.内容: (1)若 ic 为有限值,则换路前后 Uc,q 保持不变 (2)若 Ul 为有限值,则换路前后 il,ψ保持不变(理想电路) 2.说明:t=0 换路时刻;t=0 换路前最终时刻;t=0+换路后最初时刻 3.公式:Uc(0+)Uc(0-) il(0+)=il(0-) q(0+)=q(0-) ψ(0+)=ψ(0-) 二、初值的计算 1.意义:经典法中确定积分常数 2.求初值的方法: (1)求 il(0-)与 Uc(0-):将电容视为开路;电感视为短路; (2)求 il(0+)与 Uc(0+):由换路定律:Uc(0+)=Uc(0-),il(0+)=il(0-); (3)求 ic(0+),Uc(0+)及其他元件上的电压,电流:将电容看成电压为 Uc(0+)的电 压源,电流看成电流为 il(0+)的电流源。 [例 1]: 如图所示电路,US=10V,R1=4Ω,R2=6Ω,C=4μF,换路前电路已处于稳态,求 换路后 uC1、uR1、uR2 的初始值。 图 6-5 例题 [解]: 由于换路前电路已处于稳态,iC=0,电容可视为开路,则 10 6( ) 4 6 6 (0 ) 1 2 2 U V R R R uC S = + = + − = 由换路定律可得: u (0 ) u (0 ) 6(V) C + = C − =

画出t=0时的电路如图所示,电容可用电压源u(0-)=6V来代替。由图可求得 lga1(0,)=Us-lc(0)=10-6=4() (0,)=0 「例2] 如图所示的电路,已知Us=10V,R1=1.6k9,R2=6k9,R3=4kΩ,L=0.2H,换路前 已处于稳态,求换路后的i、u的初始值。 R u L t=0+时的电路 图6-6例题 解]: 由于换路前电路已处于稳态,u=0,电感可视为短路,则 R2 6.46+4 =1.5(m4) R+RR R,+R, 1.6+ R2+R3 6+4 由换路定律可得:i1(0,)=12(0)=1.5(mA 画出t=0时的电路如图所示,电感可用电流源i(0+)=1.5mA来代替。由图可求得 (0,)=-1(04)(R2+R3)=-1.5×(6 15(V) 56-3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教学目的:掌握一阶电路零输入响应的物理概念和过渡过程。 教学重点:零输入响应一般公式。 教学难点:零输入响应的求解。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教学内容: 定义 所谓RC电路的零输入,是指无电源激励,输入信号为零。在此条件下,由电容元件的 初始值u(0-)作用下所产生的电路响应,称为零输入响应

画出 t=0+时的电路如图所示,电容可用电压源 uC(0+)=6V 来代替。由图可求得 (0 ) (0 ) 10 6 4( ) uR1 + = US − uC + = − = V uR2 (0+ ) = 0 [例 2]: 如图所示的电路,已知 US=10V,R1=1.6kΩ,R2=6kΩ,R3=4kΩ,L=0.2H,换路前 已处于稳态,求换路后的 iL、uL的初始值。 图 6-6 例题 [解]: 由于换路前电路已处于稳态,uL=0,电感可视为短路,则 1.5( ) 6 4 6 6 4 6 4 1.6 10 (0 ) 2 3 2 2 3 2 3 1 mA R R R R R R R R U i S L = +  +  + = +  + + − = 由换路定律可得: i (0 ) i (0 ) 1.5(mA) L + = L − = 画出 t=0+时的电路如图所示,电感可用电流源 iL(0+)=1.5mA 来代替。由图可求得 (0 ) (0 ) ( ) 1.5 (6 4) 15( ) uL + = −i L +  R2 + R3 = −  + = − V §6-3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教学目的:掌握一阶电路零输入响应的物理概念和过渡过程。 教学重点:零输入响应一般公式。 教学难点:零输入响应的求解。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教学内容: 一、定义 所谓 RC 电路的零输入,是指无电源激励,输入信号为零。在此条件下,由电容元件的 初始值 uC(0+)作用下所产生的电路响应,称为零输入响应

二、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1.定性分析: s t=0 R 在换路前,开关S合在1的位置上,电源对电容元件充电, 达到稳态时,=U。在t=0时,将开关S从位置“1”合到位置 R “2”,使电路脱离电源,输入信号为零,此时,电容元件上的 电压初始值uc(0,)=l(0.)=U。在p0时,电容元件经过 U C 电阻R开始放电 2.定量分析 根据KVL,列出t≥0时的电路微分方程 图6-7RC电路零输入响应 而=R,i=C=代入上式得:RC=+uc=0 上式为一阶常系数线性齐次微分方程,令它的通解为:c=Ae 代入方程中,并消去公因子Ae",得出该微分方程的特征方程:RCp+1=0 其特征根为:P=-R 因此,该微分方程的通解为 式中A为积分常数,由电路的初始条件确定,即: lc(04)=u2(0.)=U,U=A=l(0,) 所以c=UekC 3.波形分析: 可见,电容在放电时,其电压随时间按指数规律衰减,它的初始值为U,衰减终了为 零。Lc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6-8所示 R U 0.368U uc的变化曲线 -U i、uR的变化曲线 图6-8电容放电时电压电流曲线

二、RC 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1.定性分析: 在换路前,开关 S 合在 1 的位置上,电源对电容元件充电, 达到稳态时,uC=U。在 t=0 时,将开关 S 从位置“1”合到位置 “2”,使电路脱离电源,输入信号为零,此时,电容元件上的 电压初始值 uC (0+ ) = uC (0− ) =U 。在 t>0 时,电容元件经过 电阻 R 开始放电。 2.定量分析: 根据 KVL,列出 t≥0 时的电路微分方程 uR + uC = 0 而 u Ri R = , dt du i C C = 代入上式得: + C = 0 C u dt du RC 上式为一阶常系数线性齐次微分方程,令它的通解为: pt uC = Ae 代入方程中,并消去公因子 pt Ae ,得出该微分方程的特征方程: RCp +1 = 0 其特征根为 : RC p 1 = − 因此,该微分方程的通解为: t RC uC Ae 1 − = 式中 A 为积分常数,由电路的初始条件确定,即: uC (0+ ) = uC (0− ) =U , (0 ) U = A = uC + 所以 t RC uC Ue 1 − = 3.波形分析: 可见,电容在放电时,其电压随时间按指数规律衰减,它的初始值为 U,衰减终了为 零。uC 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 6-8 所示。 图 6-8 电容放电时电压电流曲线 图 6-7 RC电路零输入响应

RC电路放电过程中电容放电电流和电阻上的电压为 du I= 上两式中的负号表示放电电流的实际方向与图中的参考方向相反。画出了i、uR随时间 变化的曲线 4.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的时间常数 令 因为它具有时间的量纲,单位是秒,所以称为RC电路的时间常数。电压uc衰减的快 慢决定于电路的时间常数 当t=rc时,电容上电压值为 lc=Ue=Ue=0368=0.368c(0,) 可见时间常数zc为电容电压衰减到初始值的0.368倍所需要的时间 Uc(0=Uc(0+)e-t/t.T=RC 5.RC零输入响应一般公式: c(t)=- Cduc/dt(本例中U,i关联 能量分析(略) [例]:教材P1516-3 三、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s t=0 R 1.定性分析 在换路前,开关S是合在“1”的位置上,电感元件 中通有电流,(0-)=R·在=0时将开关从“1”的位置 U u 合到“2”的位置,使电路脱离电源,RL电路被短路。此 时,i1(04)=i2(0.) 电感元件已储有能量,逐渐 R 被电阻R消耗。 2.定量分析: 图6-9RL电路零输入响应 根据KVL得:ug+u2=0 L di 又由uB=R·i和2=L代入上式得 0 rdt L 上式为一阶线性常系数齐次微分方程。其特征方程:RP+1=0 R 特征根为:P=-L 因此,微分方程的通解为:i=AeP=Ae

RC 电路放电过程中电容放电电流和电阻上的电压为 t C RC e R U dt du i C 1 − = = − t RC uR R i Ue 1 − =  = − 上两式中的负号表示放电电流的实际方向与图中的参考方向相反。画出了 i、uR 随时间 变化的曲线。 4.RC 电路的零输入响应的时间常数 令  C = RC 因为它具有时间的量纲,单位是秒,所以称为 RC 电路的时间常数。电压 uC衰减的快 慢决定于电路的时间常数。 当 C t = 时,电容上电压值为 0.368 0.368 (0 ) 1 + − − = = = = C t uC Ue Ue U u C  可见时间常数 C  为电容电压衰减到初始值的 0.368 倍所需要的时间。 5.RC 零输入响应一般公式:    = − = + − = ic(t) Cduc/dt ( U i ) ( ) (0 ) / ........ RC 本例中 , 非关联 Uc t Uc e t   6.能量分析(略) [例]:教材 P151 6-3 三、RL 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1.定性分析: 在换路前,开关 S 是合在“1”的位置上,电感元件 中通有电流, R U i(0− ) = 。在 t=0 时将开关从“1”的位置 合到“2”的位置,使电路脱离电源,RL 电路被短路。此 时, R U i i L (0+ ) = L (0− ) = ,电感元件已储有能量,逐渐 被电阻 R 消耗。 2.定量分析: 根据 KVL 得: uR + uL = 0 又由 u R i R =  和 dt di u L = L 代入上式得: + i = 0 dt di R L 上式为一阶线性常系数齐次微分方程。其特征方程 : p +1 = 0 R L 特征根为 : L R p = − 因此,微分方程的通解为 : t L R pt i Ae Ae − = = 图 6-9 RL电路零输入响应

由初始条件可确定:A=(0,) R 所以,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为:=e R 1.uL、uE L 上式中,令L=也具有时间的量纲,称为 RL电路的时间常数 u、u的响应为:u1=L R·i=Ue 3.波形分析: 所求i、u、lR随时间而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u 1.uL.UR的变化曲线 为负值表示此时电感元件的实际电压极性与参考极性 图6-10i、u1、uR的波形 相反 i(t)=il(0+)e-1/r T=L/R 4.RL零输入响应的一般形式: Ul(o=Ldil / dt 5.能量分析(略) [例] 图是用伏安法测电感线圈的电阻R1的电路,电路稳定时,电流表的读数为4A,电压表 的读数为10V。已知电流表的内阻为RA=0.059,电压表的内阻为Ry=10k9,电感L=5H 若开关S在t=0时打开,求(1)电感电流i在t=0、t=04时的值;i的表达式,并画出其波 形。(2)电压表上的电压在t=0.、t=0时的值:w的表达式,并画出其波形。 [解] (1)换路前,电路已稳定,则有: s t=0 Us L (0+) L(A)i uy akv)

由初始条件可确定 : R U A = i(0+ ) = 所以,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为: L t t L R e R U i Ae  − − = = 上式中,令 R L  L = ; L  也具有时间的量纲,称为 RL电路的时间常数。 uL、uR 的响应为: L t L Ue dt di u L  − = = − L t uR R i Ue  − =  = 3.波形分析: 所求 i、uL、uR 随时间而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uL 为负值表示此时电感元件的实际电压极性与参考极性 相反。 4.RL 零输入响应的一般形式:    = = + − = Ul t Ldil dt il t il e t L R ( ) / ( ) (0 ) /............ / 5.能量分析(略) [例]: 图是用伏安法测电感线圈的电阻 RL 的电路,电路稳定时,电流表的读数为 4A,电压表 的读数为 10V。已知电流表的内阻为 RA=0.05Ω,电压表的内阻为 RV=10kΩ,电感 L=5H。 若开关 S 在 t=0 时打开,求(1)电感电流 iL在 t=0-、t=0+时的值;iL的表达式,并画出其波 形。(2)电压表上的电压 uV 在 t=0-、t=0+时的值;uV 的表达式,并画出其波形。 [解]: (1)换路前,电路已稳定,则有:

图6-11例题 i04)=1(0)=4(A10=25(92) 画t0时的等效电路如图(b),电路的时间常数为:z,= L R+R25+104=5×10-() 电流响应:i1=2(0)e=4e-0(4 其波形如图(c)所示 (2)由换路前稳定电路得:uy(0.)=10(V) 由t=0时的等效电路得:u4(0,)=-R,i4(0)=-104×4=-40(k) 电压响应:1=-Rl12=-10×4e2M() 其波形如图(c)所示。在换路瞬间电压表电压u从10V突变到40kV,这样电压表要 烧坏,为此,应在电压表两端并联一续流二极管D,如图(d) 56-4一阶电路的零状态的响应 教学目的:掌握一阶电路零状态响应的物理概念和过渡过程。 教学重点:零状态响应一般公式。 教学难点:零状态响应的求解。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教学内容 、定义 所谓RC电路的零状态,是指换路前电容元件未储有能量,即c(0)=0。在此条件 下,由直流电源激励所产生的电路响应,称为零状态响应 R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R 1.定性分析 在t<0时,电路已经处于稳态,即电容的初始状态,Uc(0-) =0,当t=0时,开关S闭合,由换路定律Uc(0+)=Uc(0-)=0 t=0+时刻电容相当于短路,电源电压U全部施加于电阻R两端, C u 此时电流达到最大值,I(0+)=U/R,随着充电的进行,电容电 压逐渐升高,充电电流逐渐减小,直到Uc=U,i=0,充电过程结 束,电容相当于开路,电路进入稳态。 2.定量分析: 图6-12RC电路零状态响应 根据KⅥL得:la+lc=b

图 6-11 例题 i (0 ) i (0 ) 4(A) L + = L − = , 2.5( ) 4 10 RL = =  画t=0+时的等效电路如图(b),电路的时间常数为: 5 10 ( ) 2.5 10 5 4 4 s R R L L V L − =  + = +  = 电流响应: (0 ) 4 ( ) 3 2 10 i i e e A t t L L L −  − = + =  其波形如图(c)所示。 (2)由换路前稳定电路得 :u (0 ) 10(V) V − = 由 t=0+时的等效电路得: (0 ) (0 ) 10 4 40( ) 4 uV + = −RV i L + = −  = − k V 电压响应: 10 4 ( ) 4 4 2 10 u R i e V t V V L −  = − = −  其波形如图(c)所示。在换路瞬间电压表电压 uV 从 10V 突变到 40kV,这样电压表要 烧坏,为此,应在电压表两端并联一续流二极管 D,如图(d)。 §6-4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的响应 教学目的:掌握一阶电路零状态响应的物理概念和过渡过程。 教学重点:零状态响应一般公式。 教学难点:零状态响应的求解。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教学内容: 一、定义 所谓 RC 电路的零状态,是指换路前电容元件未储有能量,即 uC (0− ) = 0 。在此条件 下,由直流电源激励所产生的电路响应,称为零状态响应。 二、RC 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1.定性分析: 在 t<0 时,电路已经处于稳态,即电容的初始状态,Uc(0-) =0,当 t=0 时,开关 S 闭合,由换路定律 Uc(0+)=Uc(0-)=o, t=0+时刻电容相当于短路,电源电压 U 全部施加于电阻 R 两端, 此时电流达到最大值,I(0+)=U/R,随着充电的进行,电容电 压逐渐升高,充电电流逐渐减小,直到 Uc=U,i=0,充电过程结 束,电容相当于开路,电路进入稳态。 2.定量分析: 根据 KVL 得: uR + uC = U

而=R,1=C业c代入上式得:RCc+u=U dt 上式为一阶常系数线性非奇次微分方程,它的解由该方程的特解uc′和对应的齐次方程 +lc=0的通解”组成 特解=1(2)=0,又称强制分量或稳态分量;通解层=A如,也称自由分量或暂 态分量。 故微分方程的解为:uc=l+uC=U+Aec 若lc(0,)=c(0)=0,则由此初始条件代入上式得:A=-U 因此,零状态响应中的电容电压的表达式为:lc=U-Uet=U(1-e) 3.波形分析: 电容电压uC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图中同时画出了稳态分量uc和暂态分量 uc″的曲线。暂态分量uc"的大小随时间按指数规律逐渐衰减,直至消失。电容电压uc从 零初始值开始,随时间按指数规律逐渐增长,直至稳态值。 U 0.632U U u的变化曲线 uc充电时的变化曲线 图6-13电容充电时电压电流变化曲线 4.RC零状态响应的一般方程 c()=Uc(∞)1-e) ic(o)=CkUc/dt 5.能量分析:略 三、RL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1.定性分析 图示RL串联电路,开关S未闭合之前,由于电路开路,故 电流(0)=0,当S闭合接通直流电压源后,电路将产生零状态 U L 5uL 响应。因为换路前电感元件未储有能量,当开关S闭合瞬间 图6-14RL电路零状态响应

而 u Ri R = , dt du i C C = 代入上式得: u U dt du RC C C + = 上式为一阶常系数线性非奇次微分方程,它的解由该方程的特解 uC′和对应的齐次方程 + C = 0 C u dt du RC 的通解 uC″组成。 特解 uC  = uC () = U ,又称强制分量或稳态分量;通解 t RC uC Ae 1 −  = ,也称自由分量或暂 态分量。 故微分方程的解为: RC uC uC uC U Ae 1 − =  +  = + 若 uC (0+ ) = uC (0− ) = 0 ,则由此初始条件代入上式得: A = −U 因此,零状态响应中的电容电压的表达式为: (1 ) C C t t C u U Ue U e   − − = − = − 3.波形分析: 电容电压 uC 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图中同时画出了稳态分量 uC′和暂态分量 uC″的曲线。暂态分量 uC″的大小随时间按指数规律逐渐衰减,直至消失。电容电压 uC从 零初始值开始,随时间按指数规律逐渐增长,直至稳态值。 图 6- 13 电容充电时电压电流变化曲线 4.RC 零状态响应的一般方程:  ic t CkUc dt Uc t Uc e RC t ( ) / ( ) ( )(1 ).............. / = =  − = −   5.能量分析:略 三、RL 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1.定性分析: 图示RL串联电路,开关S未闭合之前,由于电路开路,故 电流 i(0− ) = 0 ,当S闭合接通直流电压源后,电路将产生零状态 响应。因为换路前电感元件未储有能量,当开关S闭合瞬间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16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