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广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劳动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39,文件大小:366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劳动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黑体,小4) 课程代码:16012703 课程名称:劳动经济学 英文名称:Labor Economics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 时: 48 学 分:3 适用对象: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生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西方经济学、高等数学、统计学等 二、课程简介((黑体,小4) 劳动经济学是经济学科体系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分支。它是以市场经济为前提, 以人的劳动和人力资源为起点,研究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理论与制度的一门学 科。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对于劳动力这种特殊资源进行使用、开发的机 制和原理。掌握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理论,学会分析并解释劳动力市场的相关现象,了 解政府劳动力市场政策和企业激励机制的理论基础,能够用相关理论分析解决劳动就 业、社会保障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出现的实践问题。 Labor economics is a very important branch in the economic discipline system.It is a course based on the market economy as a prerequisite,starting from human labor and human resources.aiming to studying economic theory and systems for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labor resources.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master the mechanism and principle of using and developing labor.By grasping the basic theories of the labor market. learning to analyze and explain related phenomena in the labor market understanding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government labor market policies and corporate incentive mechanisms.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use related theories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in labor employment,social security,and corporat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黑体,小4)

1 《劳动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黑体,小 4) 课程代码:16012703 课程名称:劳动经济学 英文名称:Labor Economics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 时: 48 学 分: 3 适用对象: 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生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西方经济学、高等数学、统计学等 二、课程简介((黑体,小 4) 劳动经济学是经济学科体系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分支。它是以市场经济为前提, 以人的劳动和人力资源为起点,研究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理论与制度的一门学 科。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对于劳动力这种特殊资源进行使用、开发的机 制和原理。掌握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理论,学会分析并解释劳动力市场的相关现象,了 解政府劳动力市场政策和企业激励机制的理论基础,能够用相关理论分析解决劳动就 业、社会保障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出现的实践问题。 Labor economics is a very important branch in the economic discipline system. It is a course based on the market economy as a prerequisite, starting from human labor and human resources, aiming to studying economic theory and systems for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labor resources.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master the mechanism and principle of using and developing labor. By grasping the basic theories of the labor market, learning to analyze and explain related phenomena in the labor market, understanding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government labor market policies and corporate incentive mechanisms,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use related theories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in labor employment, social security, and corporat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黑体,小 4)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达到下列要求:1.了解劳动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 学,现代劳动经济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是经济分析与制度分析的结合。明确劳动经济学 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从而明确学习的方向。2.掌握劳动经济分析所应用的一些 基本方法。3。认识劳动供给的意义,掌握劳动供给在不同条件下的供给曲线。明确 劳动需求的形成及其变化规律。厂商的劳动需求以厂商运行目标为转移,其理论以利 润最大化目标下的劳动需求为基础。掌握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概念,把握各种不同情况 下劳动力市场供需均衡如何实现。4,认识人力资本理论的意义,提高个人和组织人 力资本投资的自觉性。5.熟悉劳动力流动的动因和劳动力流动的条件,掌握劳动力 流动的成本和劳动力流动决策。6.掌握工资的基本理论,创造性的贯彻和发展工资 政策和工资制度。7.了解就业理论,学握就业规律。认识失业的含义及其类型,掌 握周期性失业的均衡理论。8.了解我国劳动经济领域的特点和现状。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黑体,小4) 第一章劳动力需求(或模块)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劳动、劳动力需求、劳动力需求曲线、劳动力需求 弹性等概念及完全竞争和非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短期和长期的劳动力需 求决定理论。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劳动力与劳动力需求 1.主要内容 劳动力的含义、劳动力需求的基本概念、劳动力需求的分类、关于劳动力 需求的假设、劳动力需求表、需求曲线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劳动指人类使用生产资料自身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 有目的活动 (2)劳动力资源指能够从事各类工作的劳动力的人口,是劳动力人口的数量和 其平均质量的乘积。 (3)劳动力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雇主愿意并能够雇佣到的 劳动力的数量。 (4)劳动力需求的假设:(1)生产技术的假设:(2)组织目标的假设:(3) 市场环境的假设:(4)劳动力是否同质的假设。 (5)劳动力需求表和劳动力需求曲线是用表格和几何图形的形式表述劳动力需 求的概念。 2

2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达到下列要求:1.了解劳动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 学,现代劳动经济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是经济分析与制度分析的结合。明确劳动经济学 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从而明确学习的方向。2.掌握劳动经济分析所应用的一些 基本方法。3.认识劳动供给的意义,掌握劳动供给在不同条件下的供给曲线。明确 劳动需求的形成及其变化规律。厂商的劳动需求以厂商运行目标为转移,其理论以利 润最大化目标下的劳动需求为基础。掌握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概念,把握各种不同情况 下劳动力市场供需均衡如何实现。4.认识人力资本理论的意义,提高个人和组织人 力资本投资的自觉性。5.熟悉劳动力流动的动因和劳动力流动的条件,掌握劳动力 流动的成本和劳动力流动决策。6.掌握工资的基本理论,创造性的贯彻和发展工资 政策和工资制度。7.了解就业理论,掌握就业规律。认识失业的含义及其类型,掌 握周期性失业的均衡理论。8.了解我国劳动经济领域的特点和现状。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黑体,小 4) 第一章 劳动力需求(或模块)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劳动、劳动力需求、劳动力需求曲线、劳动力需求 弹性等概念及完全竞争和非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短期和长期的劳动力需 求决定理论。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劳动力与劳动力需求 1. 主要内容 劳动力的含义、劳动力需求的基本概念、劳动力需求的分类、关于劳动力 需求的假设、劳动力需求表、需求曲线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劳动指人类使用生产资料自身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 有目的活动。 (2)劳动力资源指能够从事各类工作的劳动力的人口,是劳动力人口的数量和 其平均质量的乘积。 (3)劳动力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雇主愿意并能够雇佣到的 劳动力的数量。 (4)劳动力需求的假设:(1)生产技术的假设;(2)组织目标的假设;(3) 市场环境的假设;(4)劳动力是否同质的假设。 (5)劳动力需求表和劳动力需求曲线是用表格和几何图形的形式表述劳动力需 求的概念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劳动力的基本概念,会根据劳动力需求表绘制劳动力需求曲线,并对工资率 与劳动力需求量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课程思政:使用图表展示中国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地区分布特点以及老龄化趋势, 从而引导学生了解国情,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 第二节企业劳动力需求行为 1.主要内容 利润最大化原理、生产函数、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收入与成本、单个企业的产 量决定、单个企业劳动力需求量的决定、边际收入、边际成本、整个市场的劳动力需 求函数 .其木概今和知口占 (1)利润最大化原理的应用 利润公式: IⅡ=R-C=QP-(Lw+Kr) (2)生产函数 数学表达式:X=f(L,K) (3)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把可变的劳动投入增加到不变的其他生产要素上时,劳动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 当其增加超过一定量时,增加的产量开始递减。 (4)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关系 三个阶段: 1.L<c,边际产量递增、总产量增加阶段,: 2.c<L<b,边际产量递减、总产量继续增加阶段: 3.b<L,总产量绝对减少阶段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关系,并会计算单个企业的最优产量 第三节资本积累与长期劳动力需求 1.主要内容 资本的变化与总成本的变化、成本最小化与劳动力需求、工资的变化对劳动力需 求的影向。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l)边际技术替代率(Margin Rate Technology Substitution,MRTS):劳动投 入与资本投入相互替代的比率。 3

3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劳动力的基本概念,会根据劳动力需求表绘制劳动力需求曲线,并对工资率 与劳动力需求量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课程思政:使用图表展示中国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地区分布特点以及老龄化趋势, 从而引导学生了解国情,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 第二节 企业劳动力需求行为 1. 主要内容 利润最大化原理、生产函数、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收入与成本、单个企业的产 量决定、单个企业劳动力需求量的决定、边际收入、边际成本、整个市场的劳动力需 求函数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利润最大化原理的应用 利润公式: Ⅱ = R- C = QP-( Lw+Kr) (2)生产函数 数学表达式: X = f ( L, K ) (3)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把可变的劳动投入增加到不变的其他生产要素上时,劳动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 当其增加超过一定量时, 增加的产量开始递减。 (4)总产量 、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关系 三个阶段: 1. L<c,边际产量递增、总产量增加阶段,; 2.c<L<b,边际产量递减、总产量继续增加阶段; 3.b<L,总产量绝对减少阶段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总产量 、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关系,并会计算单个企业的最优产量 第三节 资本积累与长期劳动力需求 1. 主要内容 资本的变化与总成本的变化、成本最小化与劳动力需求、工资的变化对劳动力需 求的影响。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边际技术替代率(Margin Rate Technology Substitution,MRTS):劳动投 入与资本投入相互替代的比率

(2)等成本线:构成总成本的劳动与资本的不同组合,表明用一定的货币可能 购买到的两种投入的最大数量界线,反映了企业实现一定产出水平的成本约束。 (3)工资上升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1)规模效应,生产成本上升,产品价格 上涨,产品需求下降,最终形成劳动力需求减少。(2)替代效应,与资本的相对价 格上升而产生节约劳动力的替代效应。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工资变化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第四节劳动力需求弹性 1.主要内容 概念及类型、劳动力需求工资弹性、劳动力需求工资弹性的决定要素、劳动力需 求的交叉工资弹性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在经济学中,弹性表示两个经济变量变化的关系。分为需求弹性和供给弹 性。需求弹性分为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交叉弹性、还可以分为需求点弹性、需求弧弹 性。 (2)劳动力需求弹性是一般需求弹性的属概念,也具有一般需求弹性的各种性 成。 (3)工资率和劳动力需求之间关系变化的定量分析可以从绝对角度和相对角度 两个方向进行。把握工资率和劳动力需求量函数关系敏感度的尺度就是劳动力需求弹 (4)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形态:按绝对值的大小劳动力需求弹性呈显为5种形态: 弹性为0、弹性1、弹性无穷大。 (5)劳动力需求工资弹性:与工资率变化相对数相对应的劳动力需求量变化相 对数。 (6)劳动力需求交叉工资弹性:A类劳动力需求量的变动对B类劳动力工资率的 反应程度。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劳动力需求工资弹性的决定要素,并能够对劳动力需求工资弹性、劳动力需 求的交叉工资弹性进行计算并理解其背后的经济学意义。 第五节技术进步与劳动力需求 1.主要内容 技术进步、希克斯技术进步、资本密集型(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劳动密集型 (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对劳动力需求量的影响 4

4 (2)等成本线: 构成总成本的劳动与资本的不同组合,表明用一定的货币可能 购买到的两种投入的最大数量界线,反映了企业实现一定产出水平的成本约束。 (3)工资上升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1)规模效应,生产成本上升,产品价格 上涨,产品需求下降,最终形成劳动力需求减少。(2)替代效应,与资本的相对价 格上升而产生节约劳动力的替代效应。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工资变化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第四节 劳动力需求弹性 1. 主要内容 概念及类型、劳动力需求工资弹性、劳动力需求工资弹性的决定要素、劳动力需 求的交叉工资弹性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在经济学中, 弹性表示两个经济变量变化的关系。分为需求弹性和供给弹 性。需求弹性分为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交叉弹性、还可以分为需求点弹性、需求弧弹 性。 (2)劳动力需求弹性是一般需求弹性的属概念,也具有一般需求弹性的各种性 质。 (3)工资率和劳动力需求之间关系变化的定量分析可以从绝对角度和相对角度 两个方向进行。把握工资率和劳动力需求量函数关系敏感度的尺度就是劳动力需求弹 性。 (4)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形态:按绝对值的大小劳动力需求弹性呈显为 5 种形态: 弹性为 0、弹性 1 、弹性无穷大。 (5)劳动力需求工资弹性:与工资率变化相对数相对应的劳动力需求量变化相 对数。 (6)劳动力需求交叉工资弹性:A 类劳动力需求量的变动对 B 类劳动力工资率的 反应程度。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劳动力需求工资弹性的决定要素,并能够对劳动力需求工资弹性、劳动力需 求的交叉工资弹性进行计算并理解其背后的经济学意义。 第五节 技术进步与劳动力需求 1. 主要内容 技术进步、希克斯技术进步、资本密集型(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劳动密集型 (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对劳动力需求量的影响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技术进步是影响劳动力需求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技术进步的结果可以使等 产量曲线向原点靠近。 (2)希克斯技术进步:劳动和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同比例上升 (3)资本密集型(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资本边际生产力的增加>劳动边际生 产力的增加 (4)劳动密集型(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劳动边际生产力的增加>资本边际生 产力的增加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技术进步对劳动力需求量的影响 第六节短期劳动力需求与长期劳动力需求 1.主要内容 短期劳动力需求曲线、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长期需求曲线是均衡点的连线,且每一点都与短期需求曲线相关。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短期需求曲线与长期需求曲线的联系 第七节政府的特殊政策与劳动力需求 1.主要内容 对社会特殊群体采取特殊就业促进政策的经济效果、对特定劳动者发放工资补贴 的经济效果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工资补贴通过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使座佣量扩大,但是,对有竞争关系的其他劳 动者来说,替代效应会产生减少雇佣量的效果。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就业促进政策和工资补贴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三)思考与实践 案例讨论:蒸汽织布机与英国手工纺织者的兴衰,应用课堂所学知识来分析本 案例中技术进步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课程思政:了解当前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从而让 同学们深刻感觉到祖国对他们未来就业以及前途的关怀及政策支持,从而增强对党的 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提高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修养,自觉把 5

5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技术进步是影响劳动力需求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技术进步的结果可以使等 产量曲线向原点靠近。 (2)希克斯技术进步:劳动和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同比例上升 (3)资本密集型(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资本边际生产力的增加>劳动边际生 产力的增加 (4)劳动密集型(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劳动边际生产力的增加>资本边际生 产力的增加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技术进步对劳动力需求量的影响 第六节 短期劳动力需求与长期劳动力需求 1. 主要内容 短期劳动力需求曲线、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长期需求曲线是均衡点的连线,且每一点都与短期需求曲线相关。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短期需求曲线与长期需求曲线的联系 第七节 政府的特殊政策与劳动力需求 1. 主要内容 对社会特殊群体采取特殊就业促进政策的经济效果、对特定劳动者发放工资补贴 的经济效果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工资补贴通过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使雇佣量扩大,但是,对有竞争关系的其他劳 动者来说,替代效应会产生减少雇佣量的效果。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就业促进政策和工资补贴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三)思考与实践 案例讨论:蒸汽织布机与英国手工纺织者的兴衰,应用课堂所学知识来分析本 案例中技术进步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课程思政:了解当前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从而让 同学们深刻感觉到祖国对他们未来就业以及前途的关怀及政策支持,从而增强对党的 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提高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修养,自觉把

小我融入大我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分组讨论、课堂讨论等。 第二章劳动力供给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劳动力市场的各种现象及影响劳动力配置的基础因素,从人口与劳动 力供给、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供给曲线等方面考察劳动力供给。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劳动力供给的含义 1.主要内容 劳动力供给的基本概念、劳动力供给的假设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从质的角度看,劳动力供给是指劳动力的供给主体在一定的劳动条件 下自愿对存在于主体之中的劳动力使用权出让。从量的角度看,劳动力供给指一个经 济体在某一段时间中可以获得的劳动者愿意提供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2)劳动力供给假设:劳动力供给主体的目标假设、市场环境的假设、关 于劳动力质量的假设。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正确掌握劳动力供给的定义及假设 第二节人口与劳动力供给 1.主要内容 (1)人口结构的变化与劳动力 (2)人口结构的变化与劳动力参与率 (3)影响劳动力参与率的因素 (4)经济周期与劳动力参与率假说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人口年龄结构影响劳动人口数量:通过劳动适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 变化:通过劳动适龄人口内部年龄构成的变动 (2)劳动参与率反映一定范围内的人口参与市场性劳动的程度的研究就业 状态的重要指标。 6

6 小我融入大我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分组讨论、课堂讨论等。 第二章 劳动力供给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劳动力市场的各种现象及影响劳动力配置的基础因素,从人口与劳动 力供给、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供给曲线等方面考察劳动力供给。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劳动力供给的含义 1. 主要内容 劳动力供给的基本概念、劳动力供给的假设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从质的角度看,劳动力供给是指劳动力的供给主体在一定的劳动条件 下自愿对存在于主体之中的劳动力使用权出让。从量的角度看,劳动力供给指一个经 济体在某一段时间中可以获得的劳动者愿意提供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2)劳动力供给假设:劳动力供给主体的目标假设、市场环境的假设、关 于劳动力质量的假设。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正确掌握劳动力供给的定义及假设 第二节 人口与劳动力供给 1. 主要内容 (1)人口结构的变化与劳动力 (2)人口结构的变化与劳动力参与率 (3)影响劳动力参与率的因素 (4)经济周期与劳动力参与率假说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人口年龄结构影响劳动人口数量:通过劳动适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 变化;通过劳动适龄人口内部年龄构成的变动 (2)劳动参与率反映一定范围内的人口参与市场性劳动的程度的研究就业 状态的重要指标

(3)影响劳动力参与率的因素:教育制度与教育规模、工资关系与工资水 平、个人非劳动所得状况、家庭生产率的状况、社会保障制度、宏观经济状况、其它 因素(社会文化、风俗习惯) (4)附加性劳动力假说:在经济总体水平下降时期,一些一级劳动力处于失 业状态,为了保证家庭己有的收入水平,二级劳动力走出家庭,寻找工作。失业率上 升,二级劳动力参与率提高。 (5)和悲观性劳动力假说:失业率上升时期,一级劳动力处干失业状态 但仍滞留在劳动力市场,二级劳动力对寻找新的工作机会前景持悲观态度,宁愿退出 劳动力市场。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下降。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把握影响劳动力参与率的各个因素与劳动力供给间的关系 第三节劳动力供给函数与劳动力供给曲线 1.主要内容 劳动力供给弹性、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与劳动力供给的变动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一般劳动力供给函数S=f(X1,X2,3…X知):工资率影响下的劳 动力供给函数S=f(W) (2)供给无弹性E=0:供给缺乏弹性E1;供给无限弹性E=∞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供给弹性与劳动力供给曲线的关系、区分劳动力供给量变动与劳动力供 给变动的差别 第四节最佳劳动供给时间的选择机制 1.主要内容 效用理论、效用最大化、收入约束线与无差异曲线、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效用:指商品或劳务存在于消费者心中的满足欲望或需要的能力,表 示商品或劳务同消费者的愉快或痛苦之间的关系。 (2)效用函数:假设:理性人、完全信息、边际效用递减:消费一种商品, 消费量为q,U为效用量:=f(g):若消费者消费n种商品,效用函数为:U= f(q1,q2,q3...qn) (3)总效用: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所得到的效用总量 边际效用: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所得到的增加效用量 7

7 (3)影响劳动力参与率的因素:教育制度与教育规模、工资关系与工资水 平、个人非劳动所得状况、家庭生产率的状况、社会保障制度、宏观经济状况、其它 因素(社会文化、风俗习惯) (4)附加性劳动力假说:在经济总体水平下降时期,一些一级劳动力处于失 业状态,为了保证家庭己有的收入水平,二级劳动力走出家庭,寻找工作。失业率上 升,二级劳动力参与率提高。 (5)和悲观性劳动力假说:失业率上升时期,一级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 但仍滞留在劳动力市场,二级劳动力对寻找新的工作机会前景持悲观态度,宁愿退出 劳动力市场。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下降。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把握影响劳动力参与率的各个因素与劳动力供给间的关系 第三节 劳动力供给函数与劳动力供给曲线 1. 主要内容 劳动力供给弹性、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与劳动力供给的变动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一般劳动力供给函数 S=f(X1,X2,X3…… Xn);工资率影响下的劳 动力供给函数 S=f(W) (2)供给无弹性 ES=0;供给缺乏弹性 ES1;供给无限弹性 ES=∞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供给弹性与劳动力供给曲线的关系、区分劳动力供给量变动与劳动力供 给变动的差别 第四节 最佳劳动供给时间的选择机制 1. 主要内容 效用理论、效用最大化、收入约束线与无差异曲线、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效用:指商品或劳务存在于消费者心中的满足欲望或需要的能力,表 示商品或劳务同消费者的愉快或痛苦之间的关系。 (2)效用函数:假设:理性人、完全信息、边际效用递减;消费一种商品, 消费量为 q,U 为效用量:U=f(q);若消费者消费 n 种商品,效用函数为:U= f(q1,q2,q3...qn) (3)总效用: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所得到的效用总量。 边际效用: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所得到的增加效用量

或增加的满足。边际效用=总效用的改变量/商品消费量的改变量 (4)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量随消费者所消费的商品的变化而变化。效用 函数表示效用量是商品消费量的函数。序数效用论认为,消费者无从知道效用的数值, 而只能说出自己偏好的次序 (5)边际替代率递减:无差异曲线上有无数个点,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闲 暇与收入的组合,任何一个组合与其他组合相较,闲暇与收入之间的替代比值均不同。 因此边际替代率有无数个值,并且在曲线上从左向右表示边际替代率递减。 (6)余暇-一收入无差异曲线说明个人的主观愿望和偏好,收入约束线反 映个人的现实条件。主体均衡即在资源约束的条件下余暇与收入的组合能使主体获得 最大效用的状态。 3.问颗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余暇一收入无差异曲线、收入约束线确定主体均衡的原理,理解基数效用论 与序数效用论的差异,掌握边际替代率递减的思想 第五节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 1.主要内容 稳定的劳动力市场、不稳定的劳动力市场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在稳定的劳动力市场中,当存在比均衡价格更高的市场工资时,会产 生过度供给,劳动者为免于失业会竞相降低工资,从而最终达到均衡工资 (2)在不稳定的劳动力市场中,当存在比均衡价格更高的市场工资时,会 产生过度需求,企业间要争夺劳动力,市场工资继续上升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在稳定的劳动力市场与不稳定的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供给曲线的差异 案例:讨论民工荒背后的经济因素,从而提高同学们对民工这一弱势群体的关注 第六节不同时期的劳动力分配 1.主要内容 未来预期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经济景气的变动与就业的同步问题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经济景气的变动和就业的同步问题:(1)就业愿望丧失效应:经济萧条、 雇佣条件恶化时,人们就可能认为放弃就业、放弃寻找工作,等待经济复苏较为有利。 如果这种效果强烈,会造成劳动力供给减少。在劳动力需求停滞或减少的情况下,也 会缓解市场供求关系的恶化。 (2)附加性劳动者效应:经济衰退、收入下降,人们为了保持一定的生活 8

8 或增加的满足。边际效用=总效用的改变量 /商品消费量的改变量 (4)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量随消费者所消费的商品的变化而变化。效用 函数表示效用量是商品消费量的函数。序数效用论认为,消费者无从知道效用的数值, 而只能说出自己偏好的次序 (5)边际替代率递减:无差异曲线上有无数个点,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闲 暇与收入的组合,任何一个组合与其他组合相较,闲暇与收入之间的替代比值均不同。 因此边际替代率有无数个值,并且在曲线上从左向右表示边际替代率递减。 (6)余暇 -- 收入无差异曲线说明个人的主观愿望和偏好,收入约束线反 映个人的现实条件。主体均衡即在资源约束的条件下余暇与收入的组合能使主体获得 最大效用的状态。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余暇--收入无差异曲线、收入约束线确定主体均衡的原理,理解基数效用论 与序数效用论的差异,掌握边际替代率递减的思想 第五节 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 1. 主要内容 稳定的劳动力市场、不稳定的劳动力市场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在稳定的劳动力市场中,当存在比均衡价格更高的市场工资时,会产 生过度供给,劳动者为免于失业会竞相降低工资,从而最终达到均衡工资 (2)在不稳定的劳动力市场中,当存在比均衡价格更高的市场工资时,会 产生过度需求,企业间要争夺劳动力,市场工资继续上升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在稳定的劳动力市场与不稳定的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供给曲线的差异 案例:讨论民工荒背后的经济因素,从而提高同学们对民工这一弱势群体的关注 第六节 不同时期的劳动力分配 1. 主要内容 未来预期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经济景气的变动与就业的同步问题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经济景气的变动和就业的同步问题:(1)就业愿望丧失效应:经济萧条、 雇佣条件恶化时,人们就可能认为放弃就业、放弃寻找工作,等待经济复苏较为有利。 如果这种效果强烈,会造成劳动力供给减少。在劳动力需求停滞或减少的情况下,也 会缓解市场供求关系的恶化。 (2)附加性劳动者效应:经济衰退、收入下降,人们为了保持一定的生活

水平,不得不增加劳动供给。如果这种效果强烈,会恶化供求关系。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未来预期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经济景气变动对就业的影响 课程思政:讨论案例“怎么看待清华北大留学生不回国?”,引导并提高同学们 对国家的主人翁思想以及民族责任感,树立努力学习本领知识、报效祖国的远大 理想 (三)思考与实践 案例讨论:金融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课程思政:通过从经济学的角度对金融次贷危机的影响进行分析,介绍世界历 史上多次严重的金融危机及其对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深远影响,引导学生了解世情国 情党情民情,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不能仅看到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表面的繁荣,但同时 也要意识到完全市场化的金融体系背后的风险,从而进一步增强对我国经济制度的优 截性的自豪感及自信心 (四)数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煤体教学、分组讨论、课堂讨论等。 第三章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分割与内部劳动力市场 )目的与要求 准确地掌握劳动力市场中供给方和需求方的发展趋势,以期实现劳动力供 给与需求的均衡,保证劳动力供给的个人收益最大化和企业经济效率的最 大化,了解内部劳动力市场在调整劳动力供求方面的作用与运行机理。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均衡的基本含义 1.主要内容 古典经济学描述的均衡、现代经济学描述的均衡、劳动力供求关系类型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局部均衡分析:是经济学中用来考察单个市场、单个商品价格与供求 关系变化的一种分析方法。它假定其他市场因素处于静止不变状态的条件下,研究单 个市场均衡状态的实现与新旧均衡的变动。 (2)一般均衡分析:是经济学中用来考察市场上所有市场、所有商品的价 格和供求关系变化的一种分析方法。它假定各个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价格与供求都是

9 水平,不得不增加劳动供给。如果这种效果强烈,会恶化供求关系。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未来预期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经济景气变动对就业的影响 课程思政:讨论案例“怎么看待清华北大留学生不回国?”,引导并提高同学们 对国家的主人翁思想以及民族责任感,树立努力学习本领知识、报效祖国的远大 理想 (三)思考与实践 案例讨论:金融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课程思政:通过从经济学的角度对金融次贷危机的影响进行分析,介绍世界历 史上多次严重的金融危机及其对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深远影响,引导学生了解世情国 情党情民情,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不能仅看到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表面的繁荣,但同时 也要意识到完全市场化的金融体系背后的风险,从而进一步增强对我国经济制度的优 越性的自豪感及自信心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分组讨论、课堂讨论等。 第三章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分割与内部劳动力市场 (一)目的与要求 准确地掌握劳动力市场中供给方和需求方的发展趋势,以期实现劳动力供 给与需求的均衡,保证劳动力供给的个人收益最大化和企业经济效率的最 大化,了解内部劳动力市场在调整劳动力供求方面的作用与运行机理。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均衡的基本含义 1. 主要内容 古典经济学描述的均衡、现代经济学描述的均衡、劳动力供求关系类型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局部均衡分析:是经济学中用来考察单个市场、单个商品价格与供求 关系变化的一种分析方法。它假定其他市场因素处于静止不变状态的条件下,研究单 个市场均衡状态的实现与新旧均衡的变动。 (2)一般均衡分析:是经济学中用来考察市场上所有市场、所有商品的价 格和供求关系变化的一种分析方法。它假定各个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价格与供求都是

相互联系的,所以一种商品价格与供求的均衡只有在所有商品的价格与供求达到均衡 时才能确定 (3)静态均衡分析抽象掉时间因素,设定变量的调整能够在可以忽略的瞬 时内完成的,其调整时间设为零。动态均衡分析认定经济变量调整中时间的重要性 着重考察经济变量在不同时间的变动情况。它要分析经济现象的变化过程。 (4)现代经济学描述的均衡是指经济中各种对立的、变动着的因素处于一 种力量相当、相对稳定、不再变动的状态。 (5)劳动力供求关系类型:供大于求、供不应求、供求均衡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古典经济与现代经济学描述的均衡的差别,熟练掌握劳动力供求关系的 三种类型。 第二节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1.主要内容 劳动力市场静态均衡的形成、劳动力供求变化对静态均衡的影响、个别企业 工资失衡的调整、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均衡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劳动力市场静态均衡的形成,也就是均衡工资和均衡就业的决定。 (2)劳动力供求变化对静态均衡的影响:劳动力供给!一均衡价格1均衡 就业量!:劳动力需求↑→均衡价格↑均衡就业量↑:劳动力需求!劳动力供给↑一 均衡价格↓均衡就业↑或均衡价格!均衡就业↓;劳动力需求!劳动力供给→均衡 价格↑均衡就业↓或均衡价格不变均衡就业↓或均衡价格!均衡就业! (3)个别企业工资失衡的调整:工资过高、劳动力剩余时,雇主削减工资 →不妨碍职位空缺的填补→获得新的利益或者工资下降→劳动力需求量↑→失业工 人找到工作:工资过低、劳动力紧缺时,劳动力投入量不足一产出不足一提高工资 满足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产出达到市场需要水平 (4)劳动力市场动态均衡的三种模型:收敛型蛛网(劳动力供给弹性小于 劳动力需求弹性)、发散型蛛网(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劳动力需求弹性)、封闭型蛛 网(劳动力供给弹性等于需求弹性)。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能熟练掌握劳动力供求变化对静态均衡的影响,以及根据劳动力供给弹性与 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关系来确定劳动力市场动态均衡的形态。 第三节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 1,主要内容 10

10 相互联系的,所以一种商品价格与供求的均衡只有在所有商品的价格与供求达到均衡 时才能确定。 (3)静态均衡分析抽象掉时间因素,设定变量的调整能够在可以忽略的瞬 时内完成的,其调整时间设为零。动态均衡分析认定经济变量调整中时间的重要性, 着重考察经济变量在不同时间的变动情况。它要分析经济现象的变化过程。 (4)现代经济学描述的均衡是指经济中各种对立的、变动着的因素处于一 种力量相当、相对稳定、不再变动的状态。 (5)劳动力供求关系类型:供大于求、供不应求、供求均衡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古典经济与现代经济学描述的均衡的差别,熟练掌握劳动力供求关系的 三种类型。 第二节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1. 主要内容 劳动力市场静态均衡的形成、劳动力供求变化对静态均衡的影响、个别企业 工资失衡的调整、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均衡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劳动力市场静态均衡的形成,也就是均衡工资和均衡就业的决定。 (2)劳动力供求变化对静态均衡的影响:劳动力供给↓→均衡价格↑均衡 就业量↓;劳动力需求↑→均衡价格↑均衡就业量↑;劳动力需求↓劳动力供给↑→ 均衡价格↓均衡就业↑或均衡价格↓均衡就业↓;劳动力需求↓劳动力供给↓→均衡 价格↑均衡就业↓或均衡价格不变均衡就业↓或均衡价格↓均衡就业↓ (3)个别企业工资失衡的调整:工资过高、劳动力剩余时,雇主削减工资 →不妨碍职位空缺的填补→获得新的利益或者工资下降→劳动力需求量↑→失业工 人找到工作;工资过低、劳动力紧缺时,劳动力投入量不足→产出不足→提高工资→ 满足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产出达到市场需要水平 (4)劳动力市场动态均衡的三种模型:收敛型蛛网(劳动力供给弹性小于 劳动力需求弹性)、发散型蛛网(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劳动力需求弹性)、封闭型蛛 网(劳动力供给弹性等于需求弹性)。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能熟练掌握劳动力供求变化对静态均衡的影响,以及根据劳动力供给弹性与 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关系来确定劳动力市场动态均衡的形态。 第三节 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 1. 主要内容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39页,可试读13页,点击继续阅读 ↓↓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