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L 北京大学出版社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学术的尊严·精神的魅力 1 89 8 左思《咏史》(其二)
左思《咏史》(其二)
UNIL 北京大出版社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学术的尊严·精神的魅力 左思其人 左思,字太冲,齐国临淄人也。其先 齐之公族有左右公子,因为氏焉。家世儒 8 9 8 学…貌寝,口讷,而辞藻壮丽。不好交 游,惟以闲居为事。造《齐都赋》,一年 乃成。复欲赋三都,会妹棻入宫,移家京 师,乃诣著作郎张载,访岷邛之事。遂构 思十年,门庭籓溷,皆著笔纸,遇得一句, 即便疏之。自以所见不博,求为秘书郎。 及赋成,时人未之重。思自以其作不谢班 张,恐以人废言,安定皇甫谧有高誉,思 造而示之。谧称善,为其赋序
左思其人 左思,字太冲,齐国临淄人也。其先 齐之公族有左右公子,因为氏焉。家世儒 学……貌寝,口讷,而辞藻壮丽。不好交 游,惟以闲居为事。造《齐都赋》,一年 乃成。复欲赋三都,会妹棻入宫,移家京 师,乃诣著作郎张载,访岷邛之事。遂构 思十年,门庭籓溷,皆著笔纸,遇得一句, 即便疏之。自以所见不博,求为秘书郎。 及赋成,时人未之重。思自以其作不谢班 张,恐以人废言,安定皇甫谧有高誉,思 造而示之。谧称善,为其赋序
UNIL 北京大出版社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学术的尊严·精神的魅力 …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初,陆机入 洛,欲为此赋,闻思作之,抚掌而笑,与弟云书日:“此 间有伧父,欲作《三都赋》,须其成,当以覆酒甕耳。” 7 9 8 8 及思赋出,机绝叹伏,以为不能加也,遂辍笔焉。 秘书监贾谧请讲《汉书》。谧诛,退居宜春里,专意典籍。 齐王冏命为记室督,辞疾,不就。及张方纵暴都邑,举家 适冀州。数岁,以疾终。 (《晋书文苑列传》) 从史籍上看,左思出身寒微,虽然写得一手好文章,却无进 身之阶。因为妹妹被晋武帝纳为妃子才得到一官半职。但毕 竟出身寒门,终不被重用
……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初,陆机入 洛,欲为此赋,闻思作之,抚掌而笑,与弟云书曰: “此 间有伧父,欲作《三都赋》,须其成,当以覆酒甕耳。” 及思赋出,机绝叹伏,以为不能加也,遂辍笔焉。 秘书监贾谧请讲《汉书》。谧诛,退居宜春里,专意典籍。 齐王冏命为记室督,辞疾,不就。及张方纵暴都邑,举家 适冀州。数岁,以疾终。 (《晋书·文苑列传》) 从史籍上看,左思出身寒微,虽然写得一手好文章,却无进 身之阶。因为妹妹被晋武帝纳为妃子才得到一官半职。但毕 竟出身寒门,终不被重用
北京大出版社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学术的尊严·精神的魅力 《咏史》的创作背景 早在东汉后期,士大夫中就出现了一些累世公卿的世 8 9 8 家大族,他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 方面上占据了特殊地位。汉末,士族的势力在曹操掌权时 一度受到抑制,曹操本人出身寒微,与士族之间多有冲突 矛盾。而到了三国和西晋时代,士族的势力又重新兴起。 晋王朝的创建者司马氏一族本就是汉末的世家大族。 至东晋,士族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东晋政权中 更是形成了“王与马,共天下”(“王”指琅琊王氏家族, “马”指东晋皇室)的格局
早在东汉后期,士大夫中就出现了一些累世公卿的世 家大族,他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 方面上占据了特殊地位。汉末,士族的势力在曹操掌权时 一度受到抑制,曹操本人出身寒微,与士族之间多有冲突 矛盾。而到了三国和西晋时代,士族的势力又重新兴起。 晋王朝的创建者司马氏一族本就是汉末的世家大族。 至东晋,士族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东晋政权中 更是形成了“王与马,共天下”(“王”指琅琊王氏家族, “马”指东晋皇室)的格局。 《咏史》的创作背景
UNIL 北京大学出版社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学术的尊严·精神的魅力 在汉末以来大规模的动乱中,一方面依附农民急剧加 1 89 8 强了其对宗主的隶属关系,另一方面宗族成员因其血缘关 系而聚族自保,形成所谓坞堡壁垒。强大的宗族力量,在 这两个因素的刺激下愈益发展着…世家大族这种力量的发 展,在选举制度上要求着对于官员选拔的垄断。 (王钟陵《中国中古诗史》)
在汉末以来大规模的动乱中,一方面依附农民急剧加 强了其对宗主的隶属关系,另一方面宗族成员因其血缘关 系而聚族自保,形成所谓坞堡壁垒。强大的宗族力量,在 这两个因素的刺激下愈益发展着……世家大族这种力量的发 展,在选举制度上要求着对于官员选拔的垄断。 (王钟陵《中国中古诗史》)
北京大出版社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学术的尊严·精神的魅力 九品中正制 又称“九品官人法”,最初由曹魏尚书令陈群向曹丕提议 8 9 8 设立。“(曹不)及即王位,封群昌武亭侯,徙为尚书。 制九品官人之法,群所建也。”(《三国志·魏书·陈群 传》) 九品中正制的实质是让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选官制度。 所谓中正,即中正官,是掌管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 负责人。通过品评将人才分为九等:上上、上中、上下、 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九品中正制 又称“九品官人法” ,最初由曹魏尚书令陈群向曹丕提议 设立。“(曹丕)及即王位,封群昌武亭侯,徙为尚书。 制九品官人之法,群所建也。”(《三国志·魏书·陈群 传》) 九品中正制的实质是让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选官制度。 所谓中正,即中正官,是掌管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 负责人。通过品评将人才分为九等:上上、上中、上下、 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UNIL 北京大出版社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学术的尊严·精神的魅力 品评人物的主要内容: 1.家世:亦称“簿阀”,即家庭出身和背景,指父祖辈的 资历仕宦情况和爵位高低等。 7 9 8 8 2.行状:即个人品行才能的总评,相当于品德评语。 3.定品:即确定品级。定品原则上依据的是行状,家世只 作参考。晋以后完全以家世来定品级。 最终导致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刘毅《请罢中正 除九品疏》语)的局面
品评人物的主要内容: 1.家世:亦称“簿阀” ,即家庭出身和背景,指父祖辈的 资历仕宦情况和爵位高低等。 2.行状:即个人品行才能的总评,相当于品德评语。 3.定品:即确定品级。定品原则上依据的是行状,家世只 作参考。晋以后完全以家世来定品级。 最终导致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刘毅《请罢中正 除九品疏》语)的局面
北京大出版社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学术的尊严·精神的魅力 西晋士风 一方面,司马氏对不与自己合作的士人进行镇压,在西晋官 场中能够得以晋升的多为亲附当权者的世家大族。九品中正制的 沿用,也压缩了寒门之士的进取空间。另一方面,仕途上的压抑 8 9 8 让士人们的心态也发生了转变,由关注功业,转向关注自身得失, 西晋时期的士人多有嗜财、奢靡之辈,其原因也在于此。然而当 时一切荣华富贵都只是豪门世族的专有,寒门之士只有处处碰壁。 (出身寒门的士人)并未进入上层政治环境中,对于这个环 境的情形并不了解,不了解司马氏的残忍和为政的准的无依,不 了解中央权力内部的激烈矛盾,不了解上层士人的无所作为、只 追求奢靡逸乐的心态。他们在儒学家世的文化氛围中长大,以一 种儒家入世的精神看待人生,看待一个他们并不了解的政治环境。 他们的这种心态与其时的现实之间其实有许多距离。 (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 左思的《咏史》组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一方面,司马氏对不与自己合作的士人进行镇压,在西晋官 场中能够得以晋升的多为亲附当权者的世家大族。九品中正制的 沿用,也压缩了寒门之士的进取空间。另一方面,仕途上的压抑 让士人们的心态也发生了转变,由关注功业,转向关注自身得失, 西晋时期的士人多有嗜财、奢靡之辈,其原因也在于此。然而当 时一切荣华富贵都只是豪门世族的专有,寒门之士只有处处碰壁。 (出身寒门的士人)并未进入上层政治环境中,对于这个环 境的情形并不了解,不了解司马氏的残忍和为政的准的无依,不 了解中央权力内部的激烈矛盾,不了解上层士人的无所作为、只 追求奢靡逸乐的心态。他们在儒学家世的文化氛围中长大,以一 种儒家入世的精神看待人生,看待一个他们并不了解的政治环境。 他们的这种心态与其时的现实之间其实有许多距离。 (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 左思的《咏史》组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西晋士风
UNIL 北京大学出版社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学术的尊严·精神的魅力 诗歌分析 咏史(其二) 1 89 8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咏史(其二) 诗歌分析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北京大出版社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学术的尊严·精神的魅力 “郁郁涧底松”四句,以比兴手法表现了当时人间的不 平。以“涧底松”比喻出身寒微的士人,以“山上苗”比 喻世家大族子弟。仅有一寸粗的山上树苗竟然遮盖了涧底 8 9 百尺长的大树,从表面看来,写的是自然景象,实际上诗 人借此隐喻人间的不平。 “世胄蹑高位”四句,写当时的世家大族子弟占据高官 之位,而出身寒微的士人却沉没在低下的官职上。这种现 象就好像“涧底松”和“山上苗”一样,是地势使他们如 此,由来已久,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至此,诗歌由隐至显, 比较明朗。这里,以形象的语言,有力地揭露了门阀制度 所造成的不合理现象
“郁郁涧底松”四句,以比兴手法表现了当时人间的不 平。以“涧底松”比喻出身寒微的士人,以“山上苗”比 喻世家大族子弟。仅有一寸粗的山上树苗竟然遮盖了涧底 百尺长的大树,从表面看来,写的是自然景象,实际上诗 人借此隐喻人间的不平。 “世胄蹑高位”四句,写当时的世家大族子弟占据高官 之位,而出身寒微的士人却沉没在低下的官职上。这种现 象就好像“涧底松”和“山上苗”一样,是地势使他们如 此,由来已久,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至此,诗歌由隐至显, 比较明朗。这里,以形象的语言,有力地揭露了门阀制度 所造成的不合理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