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高中生物》全程设计同步配套教学课件(必修2)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_章末核心素养整合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PTX,文档页数:12,文件大小:1.19M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PTX)

全程设计 章未核心素养整合

章末核心素养整合

知识体系构建 专题归纳突破

知识体系构建 专题归纳突破

导航 知识体系构建 孟德尔 豌豆 杂交实验 数理统计分析法 假说一演绎法 发现者 实验材料1 实验手段 实验分析方法 探究方法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发现 发现过程 F2的性状分离比为3:1 发现问题 F2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 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提出假说 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测交后代的表型比例为1:1 实验检验 测交后代的表型比例为1:1:1:1 成对的遗传因子(等位基因)分离 总结规律 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 分离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 孟德尔遗传规律(遗传的基本规律) 应用

导航 知识体系构建

导航 专题归纳突破 专题一基因、性状等概念间的相互联系 纯合子 相同 组合 成对的 基因型 基因 基因 杂不同 显性 隐性 基因 基因 类 楚 决 ↓决定↓决定 后代的 一种生物 显性 隐性 类型有 同一种性 性状 性状 两种或 状的不同 更多种 表 构成 表现类型 分离 状 相对性状

导航 专题归纳突破 专题一 基因、性状等概念间的相互联系

导 【典型例题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相对性状是指一种生物不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B.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称为性 状分离 C表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D.等位基因是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答案:A 解析:相对性状是指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导航 【典型例题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相对性状是指一种生物不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B.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称为性 状分离 C.表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D.等位基因是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答案:A 解析:相对性状是指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导航 专题二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之间的关系 自由组合定律 比较项目 分离定律 两对相对性状 n对相对性状 相对性 1对 卫对 n对 状的对数 F1的配子 2种,比例相等4种,比例相等 2m种,比例相等 F2的表型 2种, 4种, 2n种, 及其比例 3:1 9:3:3:1 3:1)

导航 专题二 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之间的关系 比较项目 分离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 两对相对性状 n 对相对性状 相对性 状的对数 1 对 2 对 n 对 F1的配子 2 种,比例相等 4 种,比例相等 2n 种,比例相等 F2的表型 及其比例 2 种, 3∶1 4 种, 9∶3∶3∶1 2 n 种, (3∶1) n

导航 自由组合定律 比较项目 分离定律 两对相对性状 n对相对性状 F2的基因 3种, 9种, 3"种, 型及其比例 1:2:1 1:2:1)2 (1:21)” F1测交后代 种, 4种, 2"种, 的表型及其比 1:1 1:1)2 (1:1) 例

导航 比较项目 分离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 两对相对性状 n 对相对性状 F2的基因 型及其比例 3 种, 1∶2∶1 9 种, (1∶2∶1)2 3 n 种, (1∶2∶1)n F1测交后代 的表型及其比 例 2 种, 1∶1 4 种, (1∶1)2 2 n 种, (1∶1)n

自由组合定律 比较项目 分离定律 两对相对性状 n对相对性状 纯种鉴定、作 实践应用 物育种及预防 将优良性状重组在一起 遗传病 生物性状在遗传过程中,同时遵循两大遗传定律。在 进行有性生殖形成配子时,不同对的等位基因的分 联系 离和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随机分配到不同的配 子中

导航 比较项目 分离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 两对相对性状 n 对相对性状 实践应用 纯种鉴定、作 物育种及预防 遗传病 将优良性状重组在一起 联系 生物性状在遗传过程中,同时遵循两大遗传定律。在 进行有性生殖形成配子时,不同对的等位基因的分 离和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随机分配到不同的配 子中

【典型例题2】若某哺乳动物毛发颜色由基因D(褐色)、 D灰色)、d(白色)控制,其中D和D分别对d完全显性。毛发 形状由基因H(卷毛)、h(直毛)控制。控制两种性状的等位基 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基因型为DdHh和D'dHh 的雌、雄个体交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D对D共显性、H对h完全显性,侧F,有6种表型 B.若D对D共显性、H对h不完全显性,则F,有12种表型 C.若D对D不完全显性、H对h完全显性,则F,有9种表型 D,若De对Df完全显性、H对h不完全显性,则F,有8种表型 答案:B

【典型例题 导航 2】若某哺乳动物毛发颜色由基因De (褐色)、 Df (灰色)、d(白色)控制,其中De和Df分别对d完全显性。毛发 形状由基因H(卷毛)、h(直毛)控制。控制两种性状的等位基 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基因型为DedHh和DfdHh 的雌、雄个体交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De对Df共显性、H对h完全显性,则F1有6种表型 B.若De对Df共显性、H对h不完全显性,则F1有12种表型 C.若De对Df不完全显性、H对h完全显性,则F1有9种表型 D.若De对Df完全显性、H对h不完全显性,则F1有8种表型 答案:B

解析:若De对Df共显性,H对h完全显性,基因型为DdHh和 D'dHh的雌、雄个体交配,毛发颜色的基因型有DDf、Ded、 Dfd和dd4种,表型有4种,毛发形状的基因型有HH、Hh和hh 3种,表型有2种,则F,有4X2=8种表型,A项错误。若D对Df共 显性,H对h不完全显性,基因型为DdHh和D'dHh的雌、雄个 体交配,毛发颜色的基因型有DDf、Dd、Dd和dd4种,表型 有4种,毛发形状的基因型有HH、Hh和hh3种,表型有3种,则 F,有4X3=12种表型,B项正确。若D对D不完全显性,H对h完 全显性,基因型为DdHh和D'dHh的雌、雄个体交配,毛发颜 色的基因型有DDf、Dd、Dfd和dd4种,表型有4种,毛发形状

解析 导航 :若De对Df共显性,H对h完全显性,基因型为DedHh和 DfdHh的雌、雄个体交配,毛发颜色的基因型有DeDf 、Ded、 Dfd和dd 4种,表型有4种,毛发形状的基因型有HH、Hh和hh 3种,表型有2种,则F1有4×2=8种表型,A项错误。若De对Df共 显性,H对h不完全显性,基因型为DedHh和DfdHh的雌、雄个 体交配,毛发颜色的基因型有DeDf 、Ded、Dfd和dd 4种,表型 有4种,毛发形状的基因型有HH、Hh和hh 3种,表型有3种,则 F1有4×3=12种表型,B项正确。若De对Df不完全显性,H对h完 全显性,基因型为DedHh和DfdHh的雌、雄个体交配,毛发颜 色的基因型有DeDf 、Ded、Dfd和dd 4种,表型有4种,毛发形状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PTX)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12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