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与创新 北京普通教育研究所 关鸿羽
德育与创新 北京普通教育研究所 关鸿羽
A德育的创新
A .德育的创新
德育的创新 时代在变化,信息时代已经来临,知识经济初见端 倪,我们正处在一个改革的时代,如果我们只进行 传统教育,在道德教育方面没有任何的创新,就会 和我们的教育对象产生代沟。他们会认为我们的教 育太传统、太陈旧,不符合时代要求,是“老古 董”、“老八版”,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我们的 德育在坚持传统的基础上一定要有所创新。要把传 统德育于创新德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德育及德育管理的 定位问题
德育的创新 时代在变化,信息时代已经来临,知识经济初见端 倪,我们正处在一个改革的时代,如果我们只进行 传统教育,在道德教育方面没有任何的创新,就会 和我们的教育对象产生代沟。他们会认为我们的教 育太传统、太陈旧,不符合时代要求,是“老古 董” 、 “老八版”,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我们的 德育在坚持传统的基础上一定要有所创新。要把传 统德育于创新德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德育及德育管理的 定位问题
德育创新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德育理论 2、时代的特点。 ●3、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想实际
德育创新的基础 1、马克思主义的德育理论。 2、时代的特点。 3、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想实际
德育创新有利于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p22 ●“低效劳动”、“无效劳动”,“负效劳 动 “三个不适应”: 不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 不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 不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
德育创新有利于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p22 “低效劳动” 、 “无效劳动” , “负效劳 动” “三个不适应” : 不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 不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 不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
“四个不能”P23 不能很好地根据青少年学生身心特点和认识规律 开展德育工作,存在着成人化倾向 不能很好地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教育改革 和发展的新任务和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情况, 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不能很好地将校内教育与社会实践和家庭教育密 切结合起来 ●不能很好地将知识传授与行为养成密切结合起来
“四个不能” p23 不能很好地根据青少年学生身心特点和认识规律 开展德育工作,存在着成人化倾向; 不能很好地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教育改革 和发展的新任务和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情况, 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不能很好地将校内教育与社会实践和家庭教育密 切结合起来; 不能很好地将知识传授与行为养成密切结合起来
德育姓德不姓智P25 智育要解决的是知不知的问题,而德育 要解决的是信不信的问题 智育要解决学生会不会、能不能的问题, 而德育要解决行不行的问题。 知行脱节
德育姓德不姓智 p25 智育要解决的是知不知的问题,而德育 要解决的是信不信的问题。 智育要解决学生会不会、能不能的问题, 而德育要解决行不行的问题。 “知行脱节
德育姓德不姓政/p25 ●(1)对象不同 ●(2侧重点不同“人”/“事” (3)内容不同。 ●(4)确定教育内容的依据不同“上”“下” ●(5)方法不同 (6)途径不同。 (7)理论归属不同 成人化一刀切
德育姓德不姓政 p25 (1)对象不同 (2)侧重点不同 “人” “事” (3) (4)确定教育内容的依据不同 “上” “下” (5)方法不同 (6) (7)理论归属不同 成人化 一刀切
德育的概念 p24 ●德育即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和阶级的 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 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定的社会 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 德品质的教育。 ●是培养人的良好品德即善心和善行的, ●重点是教学生学会做人
德育的概念 p24 德育即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和阶级的 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 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 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 德品质的教育。 是培养人的良好品德即善心和善行的, 重点是教学生学会做人
(1)道德中心说: p24 ●认为德育就是道德教育,政治、思想、 心理等不属德育。德育不能泛化
(1)道德中心说: p24 认为德育就是道德教育,政治、思想、 心理等不属德育。德育不能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