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何谓孝道? 孝字的结构是上“老”下“子”,上面的老人呵护着下面的子孙,下 面的子孙肩上背负着侍奉的老人。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对“孝”字的解释是:“孝,善事父母者,从 老,从子,子承老也。 孝既是一种道德规范,也是宗教规范,摩西《十戒》之第五戒就是: “你当孝敬父母”。 孝也是法律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的义务 赡养父母是一种孝,但赡养注重是供给和供养之意,赡的本义就是供 给和供养。赡的另一含义是足够,至多保障足够的供给。而孝不能简 单地归为赡养,孝注重的是敬,是尊敬、崇敬,强调的是对父母的态 度和情感。 《孝经》中说:“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 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 孝字的结构是上“老”下“子” ,上面的老人呵护着下面的子孙,下 面的子孙肩上背负着侍奉的老人。 •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对“孝”字的解释是: “孝,善事父母者,从 老,从子,子承老也。” • 孝既是一种道德规范,也是宗教规范,摩西《十戒》之第五戒就是: “你当孝敬父母”。 • 孝也是法律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的义务。 • 赡养父母是一种孝,但赡养注重是供给和供养之意,赡的本义就是供 给和供养。赡的另一含义是足够,至多保障足够的供给。而孝不能简 单地归为赡养,孝注重的是敬,是尊敬、崇敬,强调的是对父母的态 度和情感。 • 《孝经》中说: “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 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孔子的孝道观 第一种是“无违”,即不违反礼制。 孟懿子问孝,孔子说“无违” 何谓无违?孔子解释说:“生,事之 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也就是说,从父母的生到死,都 要遵循礼制礼仪。父母在世的时候,按照礼制侍奉他们;父母死后, 按照礼制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礼记祭义第二十四》中说:“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 没厕丧,丧毕则祭。养则观其顺,丧则观其哀,祭则观其敬而时也。 尽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 比如:“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 亲有疾饮药,子先尝之”。 父母去世后,按照《礼记·祭义第二十四》之要求,“祭之日,入室, 悠然见必有见乎其位:周还出户,肃然必有闻乎其容声;出户而听, 忾然必有闻乎其叹息之声。, 《礼记。问丧第三十五》说:“亲始死,笄斯徒跣(披头散发,赤 足),交手奥。恻恒(悲苦)之心,痛疾之意。伤肾乾肝焦肺,水浆 不如口,三日不举火, 故邻里为之糜粥以饮食之。夫悲哀在中,故形 变于外也。痛疾在心, 故口不甘味,身不安美也
• 第一种是“无违”,即不违反礼制。 • 孟懿子问孝,孔子说“无违” ,何谓无违?孔子解释说: “生,事之 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也就是说,从父母的生到死,都 要遵循礼制礼仪。父母在世的时候,按照礼制侍奉他们;父母死后, 按照礼制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 《礼记祭义第二十四》中说: “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 没则丧,丧毕则祭。养则观其顺,丧则观其哀,祭则观其敬而时也。 尽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 • 比如: “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 “亲有疾饮药,子先尝之”。 • 父母去世后,按照《礼记祭义第二十四》之要求, “祭之日,入室, 悠然见必有见乎其位;周还出户,肃然必有闻乎其容声;出户而听, 忾然必有闻乎其叹息之声。” • 《礼记问丧第三十五》说: “亲始死,笄斯徒跣(披头散发、赤 足),交手哭。恻怛(悲苦)之心,痛疾之意。伤肾乾肝焦肺,水浆 不如口,三日不举火,故邻里为之糜粥以饮食之。夫悲哀在中,故形 变于外也。痛疾在心,故口不甘味,身不安美也
第二种是担忧父母之疾。孟武伯问孝。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 忧
• 第二种是担忧父母之疾。孟武伯问孝。 • 子曰: “父母唯其疾之忧” 。 •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 忧”
第三种是尊敬父母。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 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位犹太经师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人给父亲 上,让父亲替他推磨,却上了天堂。第二人怎样回事 不因童 因此, 扬的要合阳空新资 父亲说:“父亲,你来替我磨面粉吧。如果在劳役中 他受 他在对到由 羞辱,应该由我来承担,而不是你:要是被挨打,应该 我来承受,而不是你。 因此,尽管他把磨套在了年迈的 父亲身上,却上了天堂
• 第三种是尊敬父母。子游问孝。子曰: “今之孝者,是谓 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 • 一位犹太经师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人给父亲 吃肥嫩的鸡肉,却下了地狱;另一个人把磨套到父亲的身 上,让父亲替他推磨,却上了天堂。第一人怎样回事?他 把美味的鸡肉给父亲吃,却粗暴地对父亲说: “老家伙, 你好好地吃吧,像狗那样去咬吧、啃吧!”因此,虽然他 给父亲吃鸡肉,却只能下地狱。第二人的情形是,他正在 磨坊里磨面粉,差役来了,要把父亲带走去服劳役。他对 父亲说: “父亲,你来替我磨面粉吧。如果在劳役中受到 羞辱,应该由我来承担,而不是你;要是被挨打,应该由 我来承受,而不是你。 ”因此,尽管他把磨套在了年迈的 父亲身上,却上了天堂
第四种是和颜悦色。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 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礼记·祭义第二十四》云:“孝子之有深爱者, 必有和 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孝子如 执玉,如奉盈。 99 钱穆认为:“人之面色,即内心之真情流露, 色难仍是心 难。 99 《礼记·内则第十二》中说:如何养老呢?要做到“乐其 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其饮食忠养 之。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 第四种是和颜悦色。 • 子夏问孝。子曰: “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 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 《礼记祭义第二十四》云: “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 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孝子如 执玉,如奉盈。 ” • 钱穆认为: “人之面色,即内心之真情流露,色难仍是心 难。 ” • 《礼记内则第十二》中说:如何养老呢?要做到“乐其 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其饮食忠养 之。……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第五种尽谏不从,劳而无怨 0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 违,劳而无怨”。这里虽然没有谈到 “孝”,但我还是把它归为孝道之中
• 第五种尽谏不从,劳而无怨。 • 子曰: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 违,劳而无怨” 。这里虽然没有谈到 “孝” ,但我还是把它归为孝道之中。 •
孟子关于不孝的总结 孟子则谈到了世俗意义上的不孝。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 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 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 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 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很,以危 父母,五不孝也
• 孟子则谈到了世俗意义上的不孝。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 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 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 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 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很,以危 父母,五不孝也。
儒家文化为什么强调孝道? 儒家文化之所以强调孝道,是因为“家”、 “ 国”不分 家就是国,国就是家,家不过是缩小的国,国也不过是放 大的家 。 孟子针对“天下国家”解读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 在家,家之本在身”。 《大学》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先治其国。于治其国, 先齐其家。欲齐其家,先修其身。欲修其身,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 原员月为心,媒龄是豪 其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 平天下之穴目,都是围绕孝而言的,探究事物之理, “孝弟”孔子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字务本,本立而道 《大学》指出:“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
• 儒家文化之所以强调孝道,是因为“家” 、 “国”不分, 家就是国,国就是家,家不过是缩小的国,国也不过是放 大的家。 • 孟子针对“天下国家”解读说: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 在家,家之本在身” 。 • 《大学》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先治其国。于治其国, 先齐其家。欲齐其家,先修其身。欲修其身,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 物” 。其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 国、平天下之八目,都是围绕孝而言的,探究事物之理, 从而获得知识,内心诚实以修身,说到底就是孔子说的 “孝弟”. 孔子说: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 生” 。 • 《大学》指出: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 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 平。
桓宽在《盐铁论》中关于孝养的 讨论 儒家文学派主张以礼孝养,认为:上孝养志,其 次养色,其次养体。贵其礼,不贪其养,礼顺心 和,养虽不备,可也。故,富贵而无礼,不如贫 贱之孝悌。居家理者,非谓积财,事亲孝者,非 谓鲜肴也,亦和颜色承意尽礼而已矣。君子重其 礼,小人重其养。 而丞相史则主张:孝子日甘毳 (cui)以养口,轻 暖以养体。与其礼有余而养不足,宁养有余而礼 不足。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
• 儒家文学派主张以礼孝养,认为:上孝养志,其 次养色,其次养体。贵其礼,不贪其养,礼顺心 和,养虽不备,可也。故,富贵而无礼,不如贫 贱之孝悌。居家理者,非谓积财,事亲孝者,非 谓鲜肴也,亦和颜色承意尽礼而已矣。君子重其 礼,小人重其养。 • 而丞相史则主张:孝子曰甘毳(cui)以养口,轻 暖以养体。与其礼有余而养不足,宁养有余而礼 不足。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