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是人美微缩的历史,它揭示了人类法律文明发展的漫长旗苦跋涉的历程 脐带文丛一1 法律的故事 〔美国〕约翰·梅西·赞恩著 孙运申译 中国盲文出版社
脐带文丛一II 这套丛书是用文学手法写成的学术著作、它赋予 知识以灵性,使知识走向大众。 在欧洲哲学和信 大自然有其自身的规 仰毋宁说是某种装饰, 东方营学的故事 而不像东方那样是生活 律.这些规律是公正的 本身,东方生命智慧将 地球的故事 却是无情的,在此不存在 是拯救现代西方文明走 喜一富 上诉法院,大自然施惠于 + 出困境的精神食粮,这 我们.而且从不吝啬。作 些思想把哲学之魂推展 为回报.它要求我们学习 为包罗万象的博大的思 并适应它的规则,服从它 想,它们还将推展到更 的意志, 广泛,更为精深的领域 和范围。西方仍然在期待着来自东方的征服。 人类在地球上第一次 人是万物的尺度,但 可以象现在这样,在环顾 法律的故事 同时万物也是人的尺度或 自己这块大地的同时,还 心灵的故事 主人。如果人凭其经验使 可以放眼整个文明世界 自己成为世界的主人,他 因此,我们对法律的未来 的所作所为仍然必须接受 充满信心。法律对人类的 自然世界的指导。正是因 贡献,实在是超过了其他 为树桩太粗大,人才不得 一切人类活动 不使用炸药, 历史是一幅展示人类 生命历程的画卷。作为一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音乐的故事 种艺术形式,任何时期的 建筑更是凝固的历史。建 建筑的故事 音乐都是完全平等的.而 筑大师正是运用不同的材 料 且可以反映音乐创造者的 在大地上书写音符, 性格特征,艺术形式没有 同时也将其写在历史的书 进化.只有变化,这是我 页上,历史上所有的建筑 们研究音乐历史的基本观 共同构成人类文明的恢弘 点 乐章。楚筑的历史就是人 类文明的历史。 SBN7-5002-1735-8/D·51 定价:28.00元
脐带文丛 出版说明 人类的知识犹如一条河,自文明肇始以来,涓涓细流 汇成江河,流过了漫漫的历史时空,流到现代并奔向未 来。在奔流的过程中,髓着“支流”的不断汇入,人类的知 识“流域”变得如此广阔,在每一门科学的基础上都诞生 了十数个学科,而且每个学科都变得越来越精微和深奥。 在弗兰西斯·培根发出“知识就是力囊”的断言后的二百 到三百年间,却因知识的爆炸式增长,使人类知识的负担 几乎超出了人类的承受能力。正如威尔·杜兰特所说: 人类知识的重负太大了,已经不能为人类的心灵所承受 了。剩下的便只是对越来越少的问题知道得越来越多的 科学专门家和对越来越多问题知道得越来越少的哲学思 辨家了。当专门家们蒙上自己的双眼,以便对整个世界 不闻不问,而把眼光仅仅盯在鼻子底下的那一小块地方 时一一整体消失了,“事实”取代了理解,而被分割得七零 八落互不关联的知识已不再产生智惹和力量了。正是这 种知识的“非人化”,使一般大众为逃避“菲人的折磨”而 对知识心生畏惧,敬而远之,使大量的人类知识陷入僵死 状态。 面对这种状况,正是对“非人”知识的逆反,近百年 来,在欧美掀起了一场知识人性化的运动:美国历史学家 J·H·鲁宾逊(James Harvey Robinson)起来宣扬一种强 调人类社会、科学和思想进步而不仅仅是政治事件的“新 历史”,从而吹响了现代知识人性化的号角。于是,各门 学科的“概况”书应运而生,这些书摆脱了古板的江湖暗 语似的术语,用所有人易于理解的日常词语来讲述那些
一度九乎被扼杀在少数专门家那里的知识,使这些知识 获得了人性化的光辉。 我们选编这套书的目的也正是如此。因此,这套书 的入选标准有两个:一是具有全局观的高度“概括”;二是 采用人性化的写作方式(即讲“故事”的方式)。 《汉字的故事》,系统全面地阐述了汉字的基本知识, 从来没有一部汉字研究专著将文字学这公认的最晦涩难 懂的学究信,古板的训诂知识讲得如此明了透彻、通俗易 懂、妙趣横生,地从没有一部汉字专著被赋子如此的激 情,汉字在这里焕发出夺目光辉,如同抒情诗一样打动人 的心灵。 《哲学的故事》,曾使一位大学哲学教授在教了十五年 康德哲学后,通过此书弄清了康德的意思。这本书的出现 在美国城起的哲学热,使哲学经典的销置增加了二倍。 《人类的故事》中,房龙谈笑风生,一路走过多少个世 纪,时不时地用绘画和做笑向人们点明故事的含意。读 了这本书后,世人一下子都令人讨嫌地变成历史通了。 《文学的故事》出版的时候,成千上万的读者都为这 一迷人的领域所做的平易近人和富有岩发性的概括表示 欢迎,一时“洛阳纸贵”。 在选缑这套书的时候,我突然获得了一个极富人性 色彩的意象—母体中的胎儿。人类社会之于人类个 体,正如母体之三胎儿。而人类个体需要母亲知识的滋 养才能茁壮成长。姑且将这套书定名为“脐带文丛”,以 强调人类个体与母体的联系。 铁农 2001.3于片石书坊
编者寄语 在编辑《脐带文丛》第一辑的时侯,虽然我自信能够得到读者的 认可,能够激发出读者对理性知识的热爱。但这套书出版后受欢迎 的程度远远还是超出了我的想像。2001年下半年,我们收到读者 的来信达数百封,有一些信出于热诚之心提出了批评与建议,更多 的则是热切要求出版《脐带文丛》第二辑。为了回应读者的要求,经 过精心遴选编辑,我们又推出了《脐带文丛》第二辑,也包括六本书: 《地球的故事》、《东方哲学的故事》、《法律的故事》、《心灵的故 事》、《音乐的故事》、《建筑的故事》。 这套书的作者大都是肇始于18世纪末席卷欧美的知识人性化 运动中涌现出来的杰出的人文主义作家。他们都是用激情、爱心和 圣徒般的热诚来写作并进行”知识救世”福音的传播的。这场运动 持续了一百多年,使整个西方世界民众的人文素养得到极大地提 高。通过《脐带文丛》第一辑的热销,我也感受到了这场运动在中国 引起的些微波澜。同时也激励我更加热切地希望这场知识人性化 运动的中心能够转移到我们这文明古老的国度,能够在今后的几年 或几十年内涌现出大批宛如星瀚灿烂的带着爱心与救世理想来写 作的人文主义作家,从而使我们的民众素质得到大幅度提高。 我之所以作如此希望,一是,我们的国家民族已获得了自信,我 们在各个方面正在取得巨大进步。二是,我们的民众素质和精神境 界还有待提高,三是,我们不能总是通过译介来享受外来的”嗟来之 食”。更主要的是,我认为西方的大多数此类作品,往往带有一些缺 陷一一一我承认就他们所处的时代而言,这些西方作家无疑是具有" 世界性”眼光的,但他们的民族经由殖民扩张获得的自信,使他们也 不能免俗地沾染上一些他们同胞所共有的毛病:西方中心主义和自
我优越感。这使他们往往闭着一只眼晴看世界一只用一只眼睛 来自我陶醉地盯着他们自己的世界,其他地方只不过是他们独目视 物的余光所及罢了。 中国人中的一些人又何尝不是陷入西方至上与自我贬损的超 级迷信之中呢?这也难怪,跪着的人没法不自单。我们现在正处在 重新站起的过程中,我们有优秀的文化,有悠久的历史,一旦我们重 新获得自信与自尊,就会进发出无穷的神奇创造力,浴火而重生
序言 为《法律的故事》写序言让我觉得很难下笔。实际 上,此书很本于需序言。如果一部书的开篇就能将有思 想的渎者吸引住,那么想激发读者兴趣的任何尝试都有 画蛇添足之嫌。 本书的主题非常令人感兴趣,但奇怪的是迄今为止 还很少有人尝试撰写法律的故事书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 求。而本书来得就这么及时。近年来令入欣感的现象之 一就是文学领域的重心由琐纸、短命的主题慢慢转询严 肃、永恒的主题。数年前,在我们眼里,形学扩展和视觉 拓宽的时代似平导致了常人想像力缺乏和对琐细、微不 足道的事物过分偏爱。我曾在《美国宪法》一书的最后四 章中阐述过这洋的论点,那就是我们这-代的罪过就是 对人类生活价值观的所有真正感觉的丧失,直到最近几 年我都很少有机会修正这种悲观的结论。几年前,像维 尔斯所著《世界史纲》、杜兰特所著《哲学的故拿》等诸如 此类的书籍若能像今天这般成为畅销书似乎是难以想像 的。 令人瞩目的变化终于开始了,那些畅销书籍不仅关 注严肃、深刻的主题,而且试图涵盖人类发展的整个领 域。若非如此又如何解释杜兰特的《哲学的故事》一书的 巨大成功呢?这本书阐述了各个时期伟大哲学家们神秘 的、有时甚至是让人费解的思考成果。 本关于哲学的书都能成为畅销书,毫无疑问,一本 关于法律史的书也将能受读者的青球,因为法律是哲学
的具体实现。它综合了各个时期对人类行为规则的所有 思索。它的实施,既保护作为一个有机体的社会,同时保 护个人免受罪恶的侵害。 法律是人类历史的缩影。本书揭示了各个时期人类 法律文明发展的漫长艰苦的跋涉历程,以及从孜孜以求 的目标直到人类成就的最高巅峰的求索过程。法律与每 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它陪伴我们从摇篮走到坟墓,它是 指引我们通往目的地的明灯。即使我们脱离肉体的束缚 与绝大多数灵魂汇合之后,对我们的遗产的处置也要通 过法律来完成。 法律伴随着人类进步的历程,特别是社会政治进步 的整个历史,在那些无比漫长的岁月里,人类用他们流血 的双脚在充满荆棘的道路上前行,由受奴役走向自由,继 往开来前仆后继。戏剧化的历史插曲一般都与法律相关 联,只要翻阅此书,每位爱国公民都会发现那些最富有吸 引力的事件在本书中都会一一描述。美国争取独立的史 诗般的斗争是为了维护一冬关于税赋的不成文法。对于 美国人民来说,他们最感兴趣且最引以为荣的一段历史 插曲大概就是他们的先華们能够在混乱无序的时刻照常 集会,并在进行了四个多月关于人类社会根本要素的议 论之后起草了政府的一份全面宪章这一轰动事件了。 出版者让我推荐一位美国律师来完成本书的写作。 美国律师界的杰出人物我都比较熟悉。在美国司法部副 部长的四年任期里,我有幸见到来自全国律师界的各个 方面的杰出人物。但是要从他们当中推荐出一位来完成 这个任务却很不容易。其不易之处在于这样一个看起来 奇怪的事实:律师当中鲜有哲学家,而既是哲学家同时又 是律师的则更少见。究其原因,显然是由于哲学是抽象 的,而法律则是具体的。任何一位律师都应理解法律的 2
哲学基础。但是通常他们的时间和精力都耗在研究法律 上,因而怠于研究哲学的奥秘。他们日常工作所遵循的 信条是:此为法律。由于他们没有时间也无意探询法律 的优劣:因此只满足于法庭可能执行的法律,况且律师 必须考虑现实的而不是抽象的事物。 其次,哲学家是生活在抽象思维的氛围中的,他们很 少有机会研究人类法律在具体方面的实际应用问题。由 此我以为,在云律领减中,存在着一对无奈的矛盾:那便 是最博学的理论家和教授常常缺乏实施法律的实际经 验,丽成功的执业律师又往往是法律的历史和纯粹的哲 学论证方面的无知者,他们对法律也仅仅持务实的态度。 我要做的就是推荐一位集执业律师和真正的哲学家 于一身的人物,而此等人物在美国律师界寥若晨星。 撰写如此重要趣材的书要真能做到不负众望,作者 绝不会是个等闲人物,他既要是一名律师,又要是一个深 沉的思想者;他不仅要是个表达流畅而富有想像力的天 才,而且要善于把自已的主张准确地传达给读者毫无 疑问,就此题材律师界有些哲学家能够创作出煤学的文 章,但这种写作方法可能会使普通人感到迷茫,因为它就 像干巴巴陈述历史。其他人也许对这一题材能够作出清 晰的表达,但他:却缺乏想像力,因此不能成为称职的老 师,不能为读者指点送津,同时也不能把这样-个看似枯 澡乏味难以;起共鸣的题材剿述得打人心弦。 本人普在某些宏律刊物上读到过一坐文章,文章作 者的博学和出众的阐述才华给了我极其深刻的印象:他 就是本书的作者,芝加哥法律界的-位杰出人物。除了 他,我不知道还有谁能把上述素质如此良好地结合起来, 相信在阅读本书后,读者会同意我对这位杰出作者的评 价,他的确具有完成如此艰三任务所具备的超常素质。 3
我建议出版者,请约翰·麦·赞恩来向大众讲述法律的 历史,让我惑到高兴的是,他同意操写此书,我相信自己 为这一代有思想的读者做了一件好事。一些出色的法理 学家曾说过,每位律师都有责任为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写 一本书,如果真是这样,那么现在赞恩先生代表他的同行 为广大读者慷概地偿还了这笔文债。 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令人赞叹,就我目之所及,还没 有哪位美国律师会比他做得更好。丰富的想像力、渊博 的知识与读者强烈的共鸣、行云流水般的措辞、深刻的哲 学体悟,字里行间闪烁的智慧光芒,使本书为当今法学界 和文学界做出了宝贵的贡献,它将使其读者,无论是律频 还是行外人,成为更好的公民。 前美国首席司法官:詹姆斯·贝克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