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2011年版课程教学大纲汇编(第二分册)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系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143,文件大小:871.62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英文):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Experimental design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Food Science) 课程编号:1106702、5509941 学分:2学分 学时:总学时32讲授学时32 开设学期:第4、6学期 授课对象: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及食品相关专业 课程级别: 课程负责人:施文正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为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及食品相关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基 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使学生掌握正确地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进行试验设计,并能利用统计知识对试验结果进行 正确的处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简介(200字左右)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是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在食品科学研究中的应用,通过 该门课程的学习,将学习到如何正确地收集、整理、分析数据,从而得出客观、科学的结论 的方法,以及掌握基本的试验(调查)设计和统计分析方法,从而可以对食品科学研究中拟 通过试验解决的具体问题提出科学而合理的试验方案,并用科学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处理, 得出可靠的结论,从而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1学时) 主要内容:介绍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的性质、地位及其重要性,介绍本门课程对今后学 习及工作的影响:介绍食品科学试验的特点与要求。 学习要求:了解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在食品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发展概况:熟悉食品科学实 验的特点与要求。 .1

- 1 -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教学大纲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教学大纲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教学大纲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英文):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Experimental design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Food Science) 课程编号:1106702、5509941 学 分:2 学分 学 时:总学时 32 讲授学时 32 开设学期:第 4、6 学期 授课对象: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及食品相关专业 课程级别: 课程负责人:施文正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为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及食品相关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基 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使学生掌握正确地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进行试验设计,并能利用统计知识对试验结果进行 正确的处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简介(200 字左右)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是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在食品科学研究中的应用,通过 该门课程的学习,将学习到如何正确地收集、整理、分析数据,从而得出客观、科学的结论 的方法,以及掌握基本的试验(调查)设计和统计分析方法,从而可以对食品科学研究中拟 通过试验解决的具体问题提出科学而合理的试验方案,并用科学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处理, 得出可靠的结论,从而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1 学时)  主要内容:介绍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的性质、地位及其重要性,介绍本门课程对今后学 习及工作的影响;介绍食品科学试验的特点与要求。 学习要求:了解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在食品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发展概况;熟悉食品科学实 验的特点与要求

自学:试验设计与统计学发展概况。 第二章数据资料的整理与特征数(2,5学时) 主要内容:统计常用术语概念:资料的分类及整理方法:常用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绘制:资料 特征数的计算;异常数据的检出。 学习要求:理解统计常用术语的含义:理解不同类型资料的性质并掌握资料的整理方法:掌 握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绘制:掌握资料特征数的计算方法:掌握异常数据的检出方法。 自学:部分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绘制:部分异常数据的检出方法。 作业:课后习题。 第三章理论分布与抽样分布(2.5学时) 主要内容:介绍有关随机变量的几种常用理论分布、平均数和均数差数的抽样分布及/分布 学习要求:掌握常用理论分布的规律及相互间的关系:正确进行有关随机变量的概率计算: 掌握/分布规律及其与标准正态分布的关系:理解均数标准误和均数差数标准误 的意义,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作业:课后习题。 第四章统计假设检验(5.5学时) 主要内容:统计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及相关概念:样本平均数、二项百分率的的假设检验: 参数的点估计和区何估计。 学习要求:深刻理解统计假设检验的意义、原理和概念:掌握平均数假设检验的基本方法 掌握总体均数的区间估计方法, 作业:课后习题。 第五章非参数统计(1学时) 主要内容:x2检验:适合性检验:独立性检验。 学习要求:正确理解非参数统计的概念:掌握x2检验的方法 作业:课后习题。 第六章方差分析(5.5学时) 主要内容:方差分析的原理、步骤和方法:多重比较的方法及结果的表示方法:数据转换 学习要求:深刻理解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熟悉掌握方差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多重比较方法 领会方差分析的3种模型、期望均方和基本假定:了解数据转换。 -2

- 2 - 自学:试验设计与统计学发展概况。 第二章 数据资料的整理与特征数(2.5 学时) 主要内容:统计常用术语概念;资料的分类及整理方法;常用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绘制;资料 特征数的计算;异常数据的检出。 学习要求:理解统计常用术语的含义;理解不同类型资料的性质并掌握资料的整理方法;掌 握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绘制;掌握资料特征数的计算方法;掌握异常数据的检出方法。 自 学:部分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绘制;部分异常数据的检出方法。 作 业:课后习题。 第三章 理论分布与抽样分布(2.5 学时)  主要内容:介绍有关随机变量的几种常用理论分布、平均数和均数差数的抽样分布及 t 分布。 学习要求:掌握常用理论分布的规律及相互间的关系;正确进行有关随机变量的概率计算; 掌握 t 分布规律及其与标准正态分布的关系;理解均数标准误和均数差数标准误 的意义,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作 业:课后习题。 第四章 统计假设检验(5.5 学时) 主要内容:统计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及相关概念;样本平均数、二项百分率的的假设检验; 参数的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学习要求:深刻理解统计假设检验的意义、原理和概念;掌握平均数假设检验的基本方法; 掌握总体均数的区间估计方法。 作 业:课后习题。 第五章 非参数统计(1 学时)  主要内容:χ2检验;适合性检验;独立性检验。 学习要求:正确理解非参数统计的概念;掌握χ2检验的方法 作 业:课后习题。 第六章 方差分析(5.5 学时)  主要内容:方差分析的原理、步骤和方法;多重比较的方法及结果的表示方法;数据转换。 学习要求:深刻理解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熟悉掌握方差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多重比较方法; 领会方差分析的 3 种模型、期望均方和基本假定;了解数据转换

作业:课后习题。 第七章直线回归与相关(2学时) 主要内容:直线回归分析的原理、方法,包括直线回归方程的建立、直线回归关系的显著性 检验、散点图与回归直线的绘制以及直线回归方程的应用:直线相关分析的方法, 包括决定系数、直线相关系数的意义、性质、作用、计算方法以及显著性检验的 方法。 学习要求:正确理解回归、相关分析的意义及有关概念:掌握直线回归和相关分析的方法。 作业:课后习题。 第八章试验设计基础与抽样方法(4学时) 主要内容: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拟订试验计划和方案的步骤:基本抽 样方法:样本含量的估计。 学习要求:深刻理解试验设计的意义、任务、作用及相关概念:明确食品试验研究的主要内 容:掌握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掌握基本抽样方法,正确估计抽样误差和 样本含量。 作业:课后习题 第九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及单双因素优选法(2学时) 主要内容:根据专业知识,确定区组: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及统计分析:单因素优选法:双因 素优选法。 学习要求:能够根据专业知识确定区组:掌握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及统计分析方法:掌握单因 素优选法,了解双因素优选法。 作业:课后习题。 第十章正交试验设计(3学时) 主要内容:拉丁方试验设计的概念:正交试验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正交试验设计的统计 分析:有交互作用的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步骤和统计分析。 学习要求:理解正交试验的基本原理和用途:能够正确进行表头设计:熟练掌握正交试验设 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掌握正交试验分析的两种方法:了解有交互作用的正交试验设计的方 法、步骤和统计分析。 作业:课后习题。 -3

- 3 - 作 业:课后习题。 第七章 直线回归与相关(2 学时)  主要内容:直线回归分析的原理、方法,包括直线回归方程的建立、直线回归关系的显著性 检验、散点图与回归直线的绘制以及直线回归方程的应用;直线相关分析的方法, 包括决定系数、直线相关系数的意义、性质、作用、计算方法以及显著性检验的 方法。 学习要求:正确理解回归、相关分析的意义及有关概念;掌握直线回归和相关分析的方法。 作 业:课后习题。 第八章 试验设计基础与抽样方法(4 学时)  主要内容: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拟订试验计划和方案的步骤;基本抽 样方法;样本含量的估计。 学习要求:深刻理解试验设计的意义、任务、作用及相关概念;明确食品试验研究的主要内 容;掌握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掌握基本抽样方法,正确估计抽样误差和 样本含量。 作 业:课后习题。 第九章 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及单双因素优选法(2 学时) 主要内容:根据专业知识,确定区组;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及统计分析;单因素优选法;双因 素优选法。 学习要求:能够根据专业知识确定区组;掌握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及统计分析方法;掌握单因 素优选法,了解双因素优选法。 作 业:课后习题。 第十章 正交试验设计(3 学时) 主要内容:拉丁方试验设计的概念;正交试验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正交试验设计的统计 分析;有交互作用的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步骤和统计分析。 学习要求:理解正交试验的基本原理和用途;能够正确进行表头设计;熟练掌握正交试验设 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掌握正交试验分析的两种方法;了解有交互作用的正交试验设计的方 法、步骤和统计分析。 作 业:课后习题

第十一章均匀试验设计(1学时) 主要内容:均匀试验设计的基本方法:实验结果的分析方法。 学习要求:了解均匀设计的意义和特点:了解等水平均匀设计表的构造:了解均匀试验设计 的基本方法与实验结果的分析方法。 作业:课后习题。 第十二章相关内容介绍及习趣分析(2学时) 主要内容:其他试验设计方法简单介绍:食品科学领域内生物统计学进展的介绍:统计软件 的介绍,包括exCl、SAS、SPSS等软件:习题分析。 学习要求:了解共他试验设计方法:了解食品科学领域内生物统计学的应用:了解统计软件 在统计分析和试验设计中的应用,包括exc©l、SAS、SPSS等软件:。 四、教学基本要求 教师在课堂上应对食品试验设计及统计分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进行必要的讲 授,并详细讲授每章的重点、难点内容:讲授中多举例题,使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相关理论, 例题应以主讲教材以外为主,教材上例题让同学作为参考,加深理解:例题应以食品科学为 主,并适当扩展到相关领域如医学、生物学、日常生活中等实例,以加强学生的领会贯通, 更好的掌握。通过一定的例题讲解、讨论,启迪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有关概念、理论等 内容的理解,并应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大课堂授课的知识含量。重要术语用英文单词标 注。 习题讨论课的次数应不少于4次,主要安排在假设检验、方差分析、试验设计等章节进 行:进行讨论之前,教师事先对讨论的具体过程进行充分的设计,考虑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 时论中,教师应把握讨论的进度及方向,进行必要的提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 析、解决实际问愿:讨论后,教师应及时进行总结。 由于没有上机课,教师应用必要时间演示用©xc©l进行最基本的统计分析,并作为作业 布置,使学生能够用excl进行最基本的数据处理。 平时作业量共计应不少于96学时,使学生通过一定量的习题掌握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 和试验设计的基本方法。 五、教学方法 实行模块式教学,即将整个课程按照上述内容结构划分为十二个单元,每个单元再由理 -4

- 4 - 第十一章 均匀试验设计(1 学时) 主要内容:均匀试验设计的基本方法;实验结果的分析方法。 学习要求:了解均匀设计的意义和特点;了解等水平均匀设计表的构造;了解均匀试验设计 的基本方法与实验结果的分析方法。。 作 业:课后习题。 第十二章 相关内容介绍及习题分析 (2 学时) 主要内容:其他试验设计方法简单介绍;食品科学领域内生物统计学进展的介绍;统计软件 的介绍,包括 excel、SAS、SPSS 等软件;习题分析。 学习要求:了解其他试验设计方法;了解食品科学领域内生物统计学的应用;了解统计软件 在统计分析和试验设计中的应用,包括 excel、SAS、SPSS 等软件;。 四、教学基本要求 教师在课堂上应对食品试验设计及统计分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进行必要的讲 授,并详细讲授每章的重点、难点内容;讲授中多举例题,使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相关理论, 例题应以主讲教材以外为主,教材上例题让同学作为参考,加深理解;例题应以食品科学为 主,并适当扩展到相关领域如医学、生物学、日常生活中等实例,以加强学生的领会贯通, 更好的掌握。通过一定的例题讲解、讨论,启迪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有关概念、理论等 内容的理解,并应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大课堂授课的知识含量。重要术语用英文单词标 注。 习题讨论课的次数应不少于 4 次,主要安排在假设检验、方差分析、试验设计等章节进 行;进行讨论之前,教师事先对讨论的具体过程进行充分的设计,考虑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 讨论中,教师应把握讨论的进度及方向,进行必要的提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 析、解决实际问题;讨论后,教师应及时进行总结。 由于没有上机课,教师应用必要时间演示用 excel 进行最基本的统计分析,并作为作业 布置,使学生能够用 excel 进行最基本的数据处理。 平时作业量共计应不少于 96 学时,使学生通过一定量的习题掌握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 和试验设计的基本方法。 五、教学方法 实行模块式教学,即将整个课程按照上述内容结构划分为十二个单元,每个单元再由理

论授课、讨论、启发式教学、自学、作业等方式构成。 本课程采用的教学媒体主要有:文字教材(包括主教材和推荐参考书)、课件(包括主 讲老师对全书的系统讲授,还有重要内容的文字提示与电子教学幻灯片入、作业(以课后习 题为主,适当补充课外习题)以及辅导(主要采用当面讲解和E-mail等形式)。作业每次批 改13,将错误较多习题课上重点讲解。 考试主要采用闭卷方式(可带一张16水复习纸),考试范围应涵盖所有讲授及自学的内 容,考试内容应能客观反映出学生对本门课程主要概念的理解、掌握程度,对有关理论的理 解、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 总评成绩:平时作业占20%、课堂讨论和出勤占10%、考试占70%。 六、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参考教材: 1.王钦德,杨坚主编。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 2.李春喜,王志和等.生物统计学科学出版社: 3.洪伟,吴承祯主编.试验设计与分析一原理操作案例.中国林业出版社: 4.明道绪主编.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第三版),中国农业出版社: 5.刘魁英主编食品研究与数据分析.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6.方积乾主编.卫生统计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是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在食品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学生应预先学习过高等数 学、概率论及统计基础知识,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将培养学生在食品科学研究中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进行食品科学试验设计,并能利用统计知识对试验结果 进行正确的处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八、说明: 主撰人:施文正 审核人:陶研 分管教学院长:李燕 2011年6月12日 -5

- 5 - 论授课、讨论、启发式教学、自学、作业等方式构成。 本课程采用的教学媒体主要有:文字教材(包括主教材和推荐参考书)、课件(包括主 讲老师对全书的系统讲授,还有重要内容的文字提示与电子教学幻灯片)、作业(以课后习 题为主,适当补充课外习题)以及辅导(主要采用当面讲解和 E-mail 等形式)。作业每次批 改 1/3,将错误较多习题课上重点讲解。 考试主要采用闭卷方式(可带一张 16K 复习纸),考试范围应涵盖所有讲授及自学的内 容,考试内容应能客观反映出学生对本门课程主要概念的理解、掌握程度,对有关理论的理 解、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 总评成绩:平时作业占 20%、课堂讨论和出勤占 10%、考试占 70%。 六、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参考教材: 1. 王钦德,杨坚主编.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 2. 李春喜,王志和等. 生物统计学. 科学出版社; 3. 洪伟,吴承祯主编. 试验设计与分析—原理·操作·案例. 中国林业出版社; 4. 明道绪主编. 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第三版). 中国农业出版社; 5. 刘魁英主编. 食品研究与数据分析.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6. 方积乾主编. 卫生统计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是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在食品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学生应预先学习过高等数 学、概率论及统计基础知识,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将培养学生在食品科学研究中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进行食品科学试验设计,并能利用统计知识对试验结果 进行正确的处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八、说明: 主撰人:施文正 审核人:陶研 分管教学院长:李燕 2011 年 6 月 12 日

《海洋生物资源与利用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英文):海洋生物资源与利用学(Utilization of Marine Bioresources) 课程编号:1706010 学分:3 学时:总学时48讲授学时32讨论学时16 开设学期:6 授课对象:生物技术(海洋生物制药》 课程级别:校级重点建设课程 课程负责人:刘承初 教学团队:刘承初陈舜胜杨靖亚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为生物技术专业海洋生物制药方向本科生开设的专业教有选修课。通过本课程 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海洋生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途径,为以后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从有效利用海弹动植物资源的角度出发,对以鱼贝类和海藻类为主体的海洋动植 物的营养成分、生理活性物质、有毒物质等分篇、章、节进行讲解,并重点讲授海洋食品的 加工、海洋药物的开发以及海洋微生物的利用等知识。 三、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讲授(32学时) 第一章海洋生物资源利用概论(4学时) 教学内容:本课程简介、海洋生物资源概述、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的意义及其现状 教学要求:了解本门课程内容和教学安排、推荐参考资料、考核方式与评分标准,掌握海洋 生物资源和海洋生物的多样性的含义,掌握海洋生物资源的特点,了解海洋生物 的分类,了解中国的海洋生物资源,举例说明中国海域常见的食用和药用生物 了解海洋生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第二章海洋食品的加工(10学时) 教学内容:鱼贝类的化学、海藻化学、海洋动植物食品的加工、水产品下脚料的综合利用 教学要求:掌握鱼贝类肌肉组织结构、蛋白质和脂类成分及其特征、鱼贝类的营养与风味成

- 6 - 《海洋生物资源与利用学》教学大纲 《海洋生物资源与利用学》教学大纲 《海洋生物资源与利用学》教学大纲 《海洋生物资源与利用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英文):海洋生物资源与利用学(Utilization of Marine Bioresources) 课程编号:1706010 学 分:3 学 时:总学时 48 讲授学时 32 讨论学时 16 开设学期:6 授课对象:生物技术(海洋生物制药) 课程级别:校级重点建设课程 课程负责人:刘承初 教学团队:刘承初 陈舜胜 杨靖亚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为生物技术专业海洋生物制药方向本科生开设的专业教育选修课。通过本课程 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海洋生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途径,为以后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从有效利用海洋动植物资源的角度出发,对以鱼贝类和海藻类为主体的海洋动植 物的营养成分、生理活性物质、有毒物质等分篇、章、节进行讲解,并重点讲授海洋食品的 加工、海洋药物的开发以及海洋微生物的利用等知识。 三、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讲授(32 学时) 第一章 海洋生物资源利用概论(4 学时) 教学内容:本课程简介、海洋生物资源概述、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的意义及其现状 教学要求:了解本门课程内容和教学安排、推荐参考资料、考核方式与评分标准,掌握海洋 生物资源和海洋生物的多样性的含义,掌握海洋生物资源的特点,了解海洋生物 的分类,了解中国的海洋生物资源,举例说明中国海域常见的食用和药用生物, 了解海洋生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第二章 海洋食品的加工(10 学时) 教学内容:鱼贝类的化学、海藻化学、海洋动植物食品的加工、水产品下脚料的综合利用 教学要求:掌握鱼贝类肌肉组织结构、蛋白质和脂类成分及其特征、鱼贝类的营养与风味成

分的季节变化规律:掌握海藻的一般和特殊成分,掌握鱼糜及其制品的加工技术, 自学并了解水产品下脚料的综合利用方法 第三章海洋药物的开发(10学时) 教学内容: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海洋生物毒素、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药理作用评价、海洋药 物的研究与开发 教学要求:掌握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特点,掌握海洋活性多糖、脂类以及肽类的理化与生理 活性,掌握海洋生物毒素的来源与特点,掌握河豚毒素、西加毒素、贝类毒素。 芋螺毒素的中毒特点与预防措施,了解这些毒素的开发利用前景。了解药理作用 评价的意义,掌握药理作用评价的一般技术和方法及常见的评价技术和方法,了 解临床前药动学研究的相关规定,掌握毒理学评价的技术和安全评价的规定。 第四章海洋生物技术(4学时) 教学内容:概述、海洋活性化合物的筛选、提取、纯化与结构鉴定,海洋药物开发中的生物 技术、海洋药用动植物的培养、药用微藻的工业化培养 教学要求:了解海洋生物活性化合物的特点、掌握海洋生物活性化合物筛选、提取、纯化与 结构鉴定基本方法和技术,熟悉海洋活性化合物的结构优化,掌握海洋药物的工 业化生产和制剂技术。熟悉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发酵工程在海洋药物开发中的 应用。了解工业化药用海洋微藻的药理学研究进展,了解药用海洋微藻的大规模 高密度培养技术,自学常见药用 微藻的培养。 第五章海洋徽生物资源及其利用(4学时) 教学内容:概述、海洋微生物的基础知识、海洋微生物与食品安全、海洋活性物质的微生物 生产 教学要求:了解海洋微生物的分类、掌握海洋微生物的特点及其在海洋生态中的作用,掌握 海洋微生物分离技术要点,掌握常见海洋微生物(特别是副溶血性孤菌)与水产 食品之间的关系,举例说明如何利用海洋微生物来生产药用活性物质 第二部分专题讨论(16学时) 讨论内容: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与前景、海洋功能性食品的研究与开发海洋药物的 研究与开发、海洋微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讨论要求:分组讨论,组长负责制,自由组合,自由选题,分工合作,各尽其才。 .7

- 7 - 分的季节变化规律;掌握海藻的一般和特殊成分,掌握鱼糜及其制品的加工技术、 自学并了解水产品下脚料的综合利用方法 第三章 海洋药物的开发(10 学时) 教学内容: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海洋生物毒素、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药理作用评价、海洋药 物的研究与开发 教学要求:掌握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特点,掌握海洋活性多糖、脂类以及肽类的理化与生理 活性,掌握海洋生物毒素的来源与特点,掌握河豚毒素、西加毒素、贝类毒素、 芋螺毒素的中毒特点与预防措施,了解这些毒素的开发利用前景。了解药理作用 评价的意义,掌握药理作用评价的一般技术和方法及常见的评价技术和方法,了 解临床前药动学研究的相关规定,掌握毒理学评价的技术和安全评价的规定。 第四章 海洋生物技术(4 学时) 教学内容:概述、海洋活性化合物的筛选、提取、纯化与结构鉴定,海洋药物开发中的生物 技术、海洋药用动植物的培养、药用微藻的工业化培养 教学要求:了解海洋生物活性化合物的特点、掌握海洋生物活性化合物筛选、提取、纯化与 结构鉴定基本方法和技术,熟悉海洋活性化合物的结构优化,掌握海洋药物的工 业化生产和制剂技术。熟悉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发酵工程在海洋药物开发中的 应用。了解工业化药用海洋微藻的药理学研究进展,了解药用海洋微藻的大规模、 高密度培养技术,自学常见药用 微藻的培养。 第五章 海洋微生物资源及其利用(4 学时) 教学内容:概述、海洋微生物的基础知识、海洋微生物与食品安全、海洋活性物质的微生物 生产 教学要求:了解海洋微生物的分类、掌握海洋微生物的特点及其在海洋生态中的作用,掌握 海洋微生物分离技术要点,掌握常见海洋微生物(特别是副溶血性弧菌)与水产 食品之间的关系,举例说明如何利用海洋微生物来生产药用活性物质 第二部分 专题讨论(16 学时) 讨论内容: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与前景、海洋功能性食品的研究与开发海洋药物的 研究与开发、海洋微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讨论要求:分组讨论,组长负责制,自由组合,自由选题,分工合作,各尽其才

四、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大课堂授课的知识量。教师在课堂上主要讲授每章的重 点、难点内容,学生的自学内容不少于理论教学时数的30%。 五、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的教学媒体主要有:文字教材和PPT课件 成绩按出勤情况、课堂讨论和考试成绩进行综合评判。 六、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参考教材:刘承初主编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 阅读书目:《海洋科学导论》、《水产食品学》、《海洋药物导论》、《海洋生物制药》、《海洋药 物研究与开发》等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八、说明: 专题讨论的形式为自由选题的分组讨论,各专题的课时根据选题的多少进行分配。 主撰人:刘承初 审核人:吴文惠 分管教学院长:李燕 2011年6月15日 -8

- 8 - 四、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大课堂授课的知识量。教师在课堂上主要讲授每章的重 点、难点内容,学生的自学内容不少于理论教学时数的 30%。 五、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的教学媒体主要有:文字教材和 PPT 课件 成绩按出勤情况、课堂讨论和考试成绩进行综合评判。 六、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参考教材:刘承初 主编 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年 阅读书目:《海洋科学导论》、《水产食品学》、《海洋药物导论》、《海洋生物制药》、《海洋药 物研究与开发》等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八、说明: 专题讨论的形式为自由选题的分组讨论,各专题的课时根据选题的多少进行分配。 主撰人 :刘承初 审核人:吴文惠 分管教学院长:李燕 2011 年 6 月 15 日

《海洋文化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f英文):海洋文化概论/Outline of Oceanic Culture An Introduction to Maritime Cultures 课程编号:1706012 学 分:1 学时:总学时16 学时分配(讲授学时:14其他学时:2) 开设学期:第5学期 授课对象:海洋药物 课程类别:专业相关 开课学院:食品学院 果程负责人:陈舜胜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全校人文社科类公共选修课,是涉及海洋的各有关专业及有志海洋文化事业 学生的应选课程,也是以文化学基本理论为基础的专门文化学课程。海洋文化学是一门综合 性、交叉性学科,主要研究人与海洋的关系,阐述、分析人类海洋文明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的学科。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授海洋文化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使学生了解海洋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主要探讨海洋文化学的如下基本问题:一、海洋文化的基本性质和特色:二、海洋文化学的 基本理论:三、海洋文化的基本内容构成及其分类:四、海洋文化各主要类别的基本状况 五、海洋文化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六、海洋文化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三、教学内容 绪论(2学时) 主要内容:1、海洋文化的本质及其概念内涵:海洋文化的特征。 2、海洋与人类文明:海洋与人类文明的起源:海洋与人类文明模式的建构:海 洋与人类文明未米的走向预测。 学习要求:1、了解海洋文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范畴。 2、了解海洋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讨论:内陆文明与海洋文明的联系与区别 9

- 9 - 《海洋文化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英文):海洋文化概论/Outline of Oceanic Culture An Introduction to Maritime Cultures 课程编号:1706012 学 分:1 学 时:总学时 16 学时分配(讲授学时:14 其他学时:2 ) 开设学期:第 5 学期 授课对象:海洋药物 课程类别:专业相关 开课学院:食品学院 课程负责人:陈舜胜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全校人文社科类公共选修课,是涉及海洋的各有关专业及有志海洋文化事业 学生的应选课程,也是以文化学基本理论为基础的专门文化学课程。海洋文化学是一门综合 性、交叉性学科,主要研究人与海洋的关系,阐述、分析人类海洋文明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的学科。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授海洋文化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使学生了解海洋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主要探讨海洋文化学的如下基本问题:一、海洋文化的基本性质和特色;二、海洋文化学的 基本理论;三、海洋文化的基本内容构成及其分类;四、海洋文化各主要类别的基本状况; 五、海洋文化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六、海洋文化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三、教学内容 绪论(2 学时) 主要内容:1、海洋文化的本质及其概念内涵;海洋文化的特征。 2、海洋与人类文明:海洋与人类文明的起源;海洋与人类文明模式的建构;海 洋与人类文明未来的走向预测。 学习要求:1、了解海洋文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范畴。 2、了解海洋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讨论:内陆文明与海洋文明的联系与区别

第一章中国远古的海洋文化(2学时) 主要内容:海洋神话的渊源:中国古代的海神海怪;最古老的中国海神-一倏”与“忽”;黄帝 后裔一禺疆:北海之神四海之神:中国龙精卫填海,八仙过海:南海观音菩萨;海神娘娘一妈 祖 学习要求:了解中国远古的海洋文化的产生与演化。 自学:推荐参考书。 讨论:中国远古海洋文化的产生与演化进程。 第二章古人的海上活动与历史印迹(2学时) 主要内容:古代海上活动概论:河姆渡文化的海洋印迹:贝丘-一涉海活动的见证:舟楫一 海上活动的工具:指南针一航海活动的先进仪器:万里海塘一古代沿海的雄伟工程:煮海 为盐-一利用海水资源的伟大实践:徐福东渡-一海上活动的先驱:海上丝绸之路-一海上活动 的结晶:鉴真东波一唐代卓越的民间航海活动:元代海上漕运一古代南北运输生命线:郑 和七下西洋.空前的海上活动壮举。 学习要求:通过可靠的历史遗迹,了解中国古人的涉海活动及由此产生文化现象。 自学:推荐参考书。 讨论:中国海洋文化的产生与考证。 第三章海洋文明的文化传承(2学时) 主要内容:中国人与中华“龙”;怪书《山海经》海洋文化的始祖:渤海国与贝丘文化 锚的发展与文化进程:古越人与舟船文化:航海活动与文化传播:海路文化交流与文化变迁: 妈祖与妈祖文化。 学习要求:了解航海与海路文化交流等文化事项。 自学:推荐参考书。 讨论:海上丝绸之路对世界文明的形响。 第四章中国古代海洋文学艺术(1学时) 主要内容:海洋艺术的基本内涵:西方海洋文学概述:中国海洋文学概述:先秦时期的海洋 文学:秦汉魏晋一南北朝时期的海洋文学:唐宋时期的海洋文学:元明清时期的海洋文学 干古绝唱的咏海诗词。 学习要求:了解海洋文化艺术知识。 第五章中国海洋文化区域(1学时) .10

- 10 - 第一章 中国远古的海洋文化(2 学时) 主要内容:海洋神话的渊源;中国古代的海神海怪;最古老的中国海神----倏”与“忽”;黄帝 后裔----禺疆;北海之神四海之神;中国龙;精卫填海;八仙过海;南海观音菩萨;海神娘娘----妈 祖. 学习要求:了解中国远古的海洋文化的产生与演化。 自学:推荐参考书。 讨论:中国远古海洋文化的产生与演化进程。 第二章 古人的海上活动与历史印迹(2 学时) 主要内容:古代海上活动概论;河姆渡文化的海洋印迹;贝丘---- 涉海活动的见证;舟楫---- 海上活动的工具;指南针----航海活动的先进仪器;万里海塘----古代沿海的雄伟工程;煮海 为盐----利用海水资源的伟大实践;徐福东渡----海上活动的先驱;海上丝绸之路----海上活动 的结晶;鉴真东渡----唐代卓越的民间航海活动;元代海上漕运----古代南北运输生命线;郑 和七下西洋----空前的海上活动壮举。 学习要求:通过可靠的历史遗迹,了解中国古人的涉海活动及由此产生文化现象。 自学:推荐参考书。 讨论:中国海洋文化的产生与考证。 第三章 海洋文明的文化传承(2 学时) 主要内容:中国人与中华“龙”;怪书《山海经》----海洋文化的始祖;渤海国与贝丘文化; 锚的发展与文化进程;古越人与舟船文化;航海活动与文化传播;海路文化交流与文化变迁; 妈祖与妈祖文化。 学习要求:了解航海与海路文化交流等文化事项。 自学:推荐参考书。 讨论:海上丝绸之路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第四章 中国古代海洋文学艺术(1 学时) 主要内容:海洋艺术的基本内涵;西方海洋文学概述;中国海洋文学概述;先秦时期的海洋 文学;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海洋文学;唐宋时期的海洋文学;元明清时期的海洋文学; 千古绝唱的咏海诗词。 学习要求:了解海洋文化艺术知识。 第五章 中国海洋文化区域(1 学时)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143页,可试读30页,点击继续阅读 ↓↓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