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2011年版课程教学大纲汇编(第四分册)化学系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104,文件大小:711.52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基础化学》教学大纲 裸程名称(中文英文):基础化学(Basic chemistry) 课程编号:1501502 学分:5 学时:总学时80讲授学时80 开设学期:第12学期 授课对象:大学一年级本科生 课程级别:上海市教委重点建设课程:校级精品课程 课程负责人:周冬香 教学团队:周冬香、甘建红、邵则淮、薛斌、李立、孙涛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基础化学是大学第一门基础的化学课程,是面向全校理科、农科类专业一年级本科生开 设的基础课程。本课程以学习基础化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计算、基本应用及基本 操作为主要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将基础化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计 算等知识运用于定量分析之中,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动手能力,为后继的专业课程学习及 毕业论文工作打下必备的理论和实验基础。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授物质的基本结构、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一般规律、化学平衡、误差的 概念及数据处理以及基本定量分析(酸碱滴定、沉淀滴定、配位滴定、氧化还原滴定)等内 容。训练学生的化学实验基木操作,特别是定量分析操作的基木技能。要求学生掌握物质的 基本结构、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一般规律,熟练掌握误差的概念及数据处理的方法,掌握 运用化学的基本原理进行定量分析(酸碱滴定、沉淀滴定、配位滴定、氧化还原滴定)的方 法和基本计算。熟练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特别是定量分析的基本操作技能,使学生能独 立进行分析实验操作,获得精确的分析结果。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1学时) 第一节化学研究的对象与内容(了解) 一、化学研究的内容 二、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1-

- 1 - 《基础化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英文):基础化学(Basic chemistry) 课程编号:1501502 学分:5 学时:总学时 80 讲授学时 80 开设学期:第 1-2 学期 授课对象:大学一年级本科生 课程级别:上海市教委重点建设课程;校级精品课程 课程负责人:周冬香 教学团队:周冬香、甘建红、邵则淮、薛斌、李立、孙涛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基础化学是大学第一门基础的化学课程,是面向全校理科、农科类专业一年级本科生开 设的基础课程。本课程以学习基础化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计算、基本应用及基本 操作为主要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将基础化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计 算等知识运用于定量分析之中,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动手能力,为后继的专业课程学习及 毕业论文工作打下必备的理论和实验基础。 二、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授物质的基本结构、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一般规律、化学平衡、误差的 概念及数据处理以及基本定量分析(酸碱滴定、沉淀滴定、配位滴定、氧化还原滴定)等内 容。训练学生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特别是定量分析操作的基本技能。要求学生掌握物质的 基本结构、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一般规律,熟练掌握误差的概念及数据处理的方法,掌握 运用化学的基本原理进行定量分析(酸碱滴定、沉淀滴定、配位滴定、氧化还原滴定)的方 法和基本计算。熟练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特别是定量分析的基本操作技能,使学生能独 立进行分析实验操作,获得精确的分析结果。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1 学时) 第一节 化学研究的对象与内容(了解) 一、化学研究的内容 二、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三、化学的分支学科 四、化学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基础化学课程的基本内容和任务(了解) 第二章定量分析概论(6学时) 第一节定量分析的任务、方法及发展趋势(了解) 第二节定量分析的一般程序(了解) 第三节定量分析的误差(掌握) 一、误差的表示方法 二、误差的来源和减免方法 第四节有限数据的统计处理(掌握) 一、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 二、置信区间与置信概率(简介) 三、可疑值的取舍 第五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掌操) 一、滴定分析基本概念与方法 二、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与滴定方式 三、标准溶液与基准物质 四、滴定分析的计算 第三意化学反应的速度和限度(6学时) 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了解) 一、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二、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理解) 一、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二、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三、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限度一一化学平衡(掌握》 一、化学平衡 二、根据反应商(Q)/Ke判断反应方向 三、化学平衡的移动 第四章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13学时) 第一节酸碱质子理论(理解)》 一、质子酸碱的概念 二、酸碱反应 2

- 2 - 三、化学的分支学科 四、化学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基础化学课程的基本内容和任务(了解) 第二章 定量分析概论(6学时) 第一节 定量分析的任务、方法及发展趋势(了解) 第二节 定量分析的一般程序(了解) 第三节 定量分析的误差(掌握) 一、误差的表示方法 二、误差的来源和减免方法 第四节 有限数据的统计处理(掌握) 一、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 二、置信区间与置信概率(简介) 三、可疑值的取舍 第五节 滴定分析(容量分析)(掌握) 一、滴定分析基本概念与方法 二、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与滴定方式 三、标准溶液与基准物质 四、滴定分析的计算 第三章 化学反应的速度和限度(6学时)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了解) 一、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二、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第二节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理解) 一、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二、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三、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掌握) 一、化学平衡 二、根据反应商(Q)/Kθ 判断反应方向 三、化学平衡的移动 第四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13学时) 第一节 酸碱质子理论(理解) 一、质子酸碱的概念 二、酸碱反应

三、水溶液中的酸碱反应及其平衡常数 第二节影响酸碱平衡的因素(理解) 一、稀释作用 二、同离子效应 三、酸碱对弱酸(碱)型体分布的影响 第三节酸碱水溶液酸度的计算(掌握》 一、质子条件 二、一元弱酸(弱碱)水溶液酸度的计算(最简式) 三、多元弱酸(弱碱)水溶液酸度的计算(最简式) 四、两性物质水溶液酸度的计算(最简式) 五、缓冲溶液 第四节酸碱指示剂(理解) 一、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二、使用酸碱指示剂应注意的问题 三、混合指示剂 第五节酸碱滴定曲线和指示剂的选择(掌握)》 一、一元强酸强碱滴定 二、一元弱酸(弱碱)滴定 三、多元弱酸(弱碱)滴定 第六节酸碱滴定法的应用(掌握) 一、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二、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第五章沉淀溶解平衡与沉淀测定法(8学时) 第一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掌握) 一、溶度积常数 二、溶度积与溶解度 三、溶度积规则 第二节沉淀的生成与溶解(掌握) 一、沉淀的生成 二、分步沉淀 三、沉淀的溶解 四、沉淀的转化 第三节沉淀滴定法(掌握) 一、莫尔法 -3

- 3 - 三、水溶液中的酸碱反应及其平衡常数 第二节 影响酸碱平衡的因素(理解) 一、稀释作用 二、同离子效应 三、酸碱对弱酸(碱)型体分布的影响 第三节 酸碱水溶液酸度的计算(掌握) 一、质子条件 二、一元弱酸(弱碱)水溶液酸度的计算(最简式) 三、多元弱酸(弱碱)水溶液酸度的计算(最简式) 四、两性物质水溶液酸度的计算(最简式) 五、缓冲溶液 第四节 酸碱指示剂(理解) 一、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二、使用酸碱指示剂应注意的问题 三、混合指示剂 第五节 酸碱滴定曲线和指示剂的选择(掌握) 一、一元强酸强碱滴定 二、一元弱酸(弱碱)滴定 三、多元弱酸(弱碱)滴定 第六节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掌握) 一、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二、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第五章 沉淀溶解平衡与沉淀测定法(8学时) 第一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掌握) 一、溶度积常数 二、溶度积与溶解度 三、溶度积规则 第二节 沉淀的生成与溶解(掌握) 一、沉淀的生成 二、分步沉淀 三、沉淀的溶解 四、沉淀的转化 第三节 沉淀滴定法(掌握) 一、莫尔法

二、佛尔哈德法(简介) 三、法扬司法(简介) 第六章物质结构(14学时) 第一节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理论(简介)(了解) 一、氢原子光谱 二、玻尔理论 第二节原子的量子力学模型(了解 一、微观粒子波粒二象性 二、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近代描述 三、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图象 第三节原子核外电子结构(掌握) 一、多电子原子的能级 二、核外电子排布规则 三、原子的电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第四节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自学)(了解) 第五节离子键(理解) 一、离子键 第六节共价键(掌握) 一、价键理论 二、杂化轨道理论 第七节分子间力和氢键(理解) 一、分子间力 二、氢键 第七章配位化合物和配位滴定法(14学时) 第一节配位化合物的组成和命名(理解) 一、配合物的组成 二、配合物的命名 第二节配位化合物的价键理论(简介)(了解) 第三节配位平衡 一、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第四节EDTA的性质及配位滴定(理解) 一、EDTA的性质 二、EDTA配合物的特点 第五节配位滴定曲线(理解)

- 4 - 二、佛尔哈德法(简介) 三、法扬司法(简介) 第六章 物质结构(14学时) 第一节 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理论(简介)(了解) 一、氢原子光谱 二、玻尔理论 第二节 原子的量子力学模型(了解) 一、微观粒子波粒二象性 二、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近代描述 三、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图象 第三节 原子核外电子结构(掌握) 一、多电子原子的能级 二、核外电子排布规则 三、原子的电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第四节 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自学)(了解) 第五节 离子键(理解) 一、离子键 第六节 共价键(掌握) 一、价键理论 二、杂化轨道理论 第七节 分子间力和氢键(理解) 一、分子间力 二、氢键 第七章 配位化合物和配位滴定法(14学时) 第一节 配位化合物的组成和命名(理解) 一、配合物的组成 二、配合物的命名 第二节 配位化合物的价键理论(简介)(了解) 第三节 配位平衡 一、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第四节 EDTA的性质及配位滴定(理解) 一、 EDTA的性质 二、 EDTA配合物的特点 第五节 配位滴定曲线(理解)

一、配位反应的副反应及条件稳定常数 二、滴定曲线 三、准确滴定的条件 四、酸效应曲线(林旁曲线) 第六节金属指示剂(理解)》 一、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二、金属指示剂应具备的条件 三、常用金屈指示剂 四、指示剂的封闭、僵化与变质 第七节提高指示剂选择性的方法(理解) 一、控制溶液酸度进行分步滴定 二、使用掩蔽剂提高选择性 第八节应用实例(掌握) 一、水的硬度及Ca”、Mg含量的测定 二、硫酸盐的测定 第八章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滴定法(14学时) 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理解)》 一、基本概念 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第二节原电池与电极电位(掌握) 一、原电池 二、电极电位 三、能斯特公式 四、电极物质浓度对电极电位的影响 五、电极电位的应用 第三节氧化还原滴定法(理解) 一、条件电极电位(p0) 二、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三、氧化还原滴定中的指示剂 四、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 期中考查与期末考试各2学时 四、教学要求 教师在课堂上应对基础化学的基本概念、规律、原理和方法进行必要的讲授,并详细讲 -5-

- 5 - 一、配位反应的副反应及条件稳定常数 二、滴定曲线 三、准确滴定的条件 四、酸效应曲线(林旁曲线) 第六节 金属指示剂(理解) 一、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二、金属指示剂应具备的条件 三、常用金属指示剂 四、指示剂的封闭、僵化与变质 第七节 提高指示剂选择性的方法(理解) 一、控制溶液酸度进行分步滴定 二、使用掩蔽剂提高选择性 第八节 应用实例(掌握) 一、水的硬度及Ca 2+、Mg 2+含量的测定 二、硫酸盐的测定 第八章 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滴定法(14学时) 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理解) 一、基本概念 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第二节 原电池与电极电位(掌握) 一、原电池 二、电极电位 三、能斯特公式 四、电极物质浓度对电极电位的影响 五、电极电位的应用 第三节 氧化还原滴定法(理解) 一、条件电极电位(ϕθ´) 二、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三、氧化还原滴定中的指示剂 四、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 期中考查与期末考试各 2 学时 四、教学要求 教师在课堂上应对基础化学的基本概念、规律、原理和方法进行必要的讲授,并详细讲

授每章的重点、难点内容:并应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大课堂授课的知识含量。实验教学 重视基本操作、基本技能的训练,锻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与传统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考试主要采用闭卷方式,考试范围应 涵盖所有讲授的内容,考试内容应能客观反映出学生对本门课程主要概念的记忆、掌握程度, 对有关理论的理解、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20%、理论课成绩80%(期中40%十期末40%)。 六、叁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1.《无机及分析化学》,王仁国,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2.《无机及分析化学习题与学习指导》,黄蔷蕾,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是所有化学类课程的前导课,各章应重点讲授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对 化学有一个总体上的认识、把握。 主撰人:周冬香 审核人:吴继魁 分管教学院长:李燕 2011年6月6日 -6

- 6 - 授每章的重点、难点内容;并应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大课堂授课的知识含量。实验教学 重视基本操作、基本技能的训练,锻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与传统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考试主要采用闭卷方式,考试范围应 涵盖所有讲授的内容,考试内容应能客观反映出学生对本门课程主要概念的记忆、掌握程度, 对有关理论的理解、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 20%、理论课成绩 80%(期中 40%+期末 40%)。 六、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六、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六、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六、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1.《无机及分析化学》,王仁国,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年,第一版。 2.《无机及分析化学习题与学习指导》,黄蔷蕾,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年,第一版。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是所有化学类课程的前导课,各章应重点讲授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对 化学有一个总体上的认识、把握。 主撰人:周冬香 审核人:吴继魁 分管教学院长:李燕 2011 年 6 月 6 日

《普通化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英文):普通化学General Chemistry 课程编号:1501503 学分:3学分 学时:48总学时 学时分配(讲授学时:48) 开设学期:第12,3-4学期 授课对象:海洋渔业、热能、建筑 课程级别: 课程负责人:孙涛 教学团队:基础化学教研室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为热能、建筑以及海洋渔业等专业本科生开设的基础课,是热能、建筑以及海 洋渔业等专业本科生的选修课程,在该类专业本科生四年的学习中,使得该专业学生了解以 及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与学,使学生正确理解化学的概念 掌握无机化学以及分心化学的一些基本常识、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致力于能综合运用于对 实际问题的分析,为以后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二、课程简介(200字左右) 普通化学系统、简明地阐述化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本课程主要讲授原子结构 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之上,对物质结构以及化学键有了初步的概念:有了一定的化学热力学以 及动力学知识基础后,较为详细的介绍了四大平衡,使学生掌握酸碱平衡、氧化还原平衡。 沉淀溶解平衡以及配位平衡的基本知识:通过对上述化学基本知识的学习和了解,使学生了 解化学的基本知识以及处理问题的一些方式方法,为今后的课程学习以及毕业论文奠定必要 的化学基础。 三、教学内容 章节名称 知识点 学时 教学目标* 备注 第一章 原子结构理论的发展 了解原子结构理论的发展阅读:P27-46 .7

- 7 - 《普通化学》教学大纲 《普通化学》教学大纲 《普通化学》教学大纲 《普通化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英文):普通化学/General Chemistry 课程编号:1501503 学 分:3 学分 学 时:48 总学时 学时分配(讲授学时:48) 开设学期:第 1-2,3-4 学期 授课对象:海洋渔业、热能、建筑 课程级别: 课程负责人:孙涛 教学团队:基础化学教研室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为热能、建筑以及海洋渔业等专业本科生开设的基础课,是热能、建筑以及海 洋渔业等专业本科生的选修课程,在该类专业本科生四年的学习中,使得该专业学生了解以 及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与学,使学生正确理解化学的概念, 掌握无机化学以及分心化学的一些基本常识、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致力于能综合运用于对 实际问题的分析,为以后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二、课程简介(200 字左右) 普通化学系统、简明地阐述化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本课程主要讲授原子结构 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之上,对物质结构以及化学键有了初步的概念;有了一定的化学热力学以 及动力学知识基础后,较为详细的介绍了四大平衡,使学生掌握酸碱平衡、氧化还原平衡、 沉淀溶解平衡以及配位平衡的基本知识;通过对上述化学基本知识的学习和了解,使学生了 解化学的基本知识以及处理问题的一些方式方法,为今后的课程学习以及毕业论文奠定必要 的化学基础。 三、教学内容 章节名称 知识点 学时 教学目标* 备注 第一章 原子结构理论的发展 4 了解原子结构理论的发展 阅读:P27-46

原子结构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简史: 作业: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掌握核外电子的排布以及 P56-10.1l,14 四个量子数: 第一查 离子键与离子型化合物 堂挥离子键以及共价键的 阅读: 化学键与物质共价键 区别: P58-62,P62 结构基础 杂化轨道 掌握杂化轨道: 72 分子间力和氢键 了解分子间力和氢键 作业:P91-15 第三章 热力学基本概念 了解体系、环境等概念: 阅读:94-110 化学热力学基 热力学第一定律 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 作 础 化学反应热 应用 业:P121-山 第四章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理论: 阅读: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 掌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 P135-145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因素: 第五章 酸碱质子理论 12 了解酸碱质子理论、水的质 阅读: 酸碱反应与酸水的质子自递反应及水溶液 子自递反应: P148-155 碱平衡 作业: 的DH 熟练掌提强酸和强碱、弱酸 P169-4,12. 强酸和强碱 和弱碱、多元酸碱、缓冲溶 弱酸和弱碱 液等体系的pH值的计算: 11,18,19, 21 多元酸碱、离子酸碱 掌握酸碱指示剂以及缓冲 酸碱解离平衡的移动 溶液的配制 缓冲溶液、酸碱指示剂 第六意 配合物基本概念 了解配合物基本概念以及阅读: 配位化合物 配合物的价键理论 配合物的价键理论 P191-199 第七章 电极电位及其测定 12 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 阅读 氧化还原反应 标准氢电极、标准电极电位 概念: P217-220 原电池的电动势及电极电势 了解原电池: P227-232 作业 能斯特方程的应用 掌握能斯特方程的应用:掌 P235-3,4 握原电池的电动势及电极235-5,10 电势 第八章 滩溶电解质的溶度积 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 P183-5,6,7 沉淀溶解平衡 溶度积规则及其应用 掌握溶度积规则及其应用 4

- 8 - 原子结构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简史; 掌握核外电子的排布以及 四个量子数; 作业: P56-10,11,14 第二章 化 学 键 与 物 质 结构基础 离子键与离子型化合物 共价键 杂化轨道 分子间力和氢键 6 掌握离子键以及共价键的 区别; 掌握杂化轨道; 了解分子间力和氢键 阅读: P58-62;P62- 72 作业:P91-15 第三章 化 学 热 力 学 基 础 热力学基本概念 热力学第一定律 化学反应热 6 了解体系、环境等概念; 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 应用 阅读:94-110 作 业:P121-11 第四章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4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理论; 掌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 因素; 阅读: P135-145 第五章 酸 碱 反 应 与 酸 碱平衡 酸碱质子理论 水的质子自递反应及水溶液 的 pH 强酸和强碱 弱酸和弱碱 多元酸碱、离子酸碱 酸碱解离平衡的移动 缓冲溶液、酸碱指示剂 12 了解酸碱质子理论、水的质 子自递反应; 熟练掌握强酸和强碱、弱酸 和弱碱、多元酸碱、缓冲溶 液等体系的 pH 值的计算; 掌握酸碱指示剂以及缓冲 溶液的配制 阅读: P148-155 作业: P169-4,12, 11,18,19, 21 第六章 配位化合物 配合物基本概念 配合物的价键理论 2 了解配合物基本概念以及 配合物的价键理论 阅读: P191-199 第七章 氧化还原反应 电极电位及其测定 标准氢电极、标准电极电位 原电池的电动势及电极电势 能斯特方程的应用 12 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 概念; 了解原电池; 掌握能斯特方程的应用;掌 握原电池的电动势及电极 电势 阅读: P217-220; P227-232 作业: P235-3,4 P235-5,10 第八章 沉淀溶解平衡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 溶度积规则及其应用 4 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 掌握溶度积规则及其应用 P183-5,6,7, 4

四、教学基本要求 教师在课堂上应对普通化学的基本概念、规律、原理和方法进行必要的讲授,并详细讲 授每章的重点、难点内容:这主要涵盖化学基本理论部分。包括化学热力学基础,电化学基 础,化学平衡理论和近代物质结构理论基础。这一部分要求建立正确的概念,学会进行有关 的近似计算,依据基本概念、一般规律和计算结果对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物质的物理。 化学性质进行粗略分析、判断。讲授中应注意启迪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有关概念、理论 等内容的理解,并应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大课堂授课的知识含量。 本课程自学内容的量应不少于理论教学时数的15%,主要安排在各章节中有关背景资料 和易于理解的内容上,自学不占上课学时。平时作业量应不少于20学时,在主要章节讲授 完之后,要布置一定量的作业,旨在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五、教学方法 实行模块式教学,即将整个课程按照上述内容结构划分为八个单元,每个单元由理论授 裸、自学以及作业等方式构成。 本课程采用的教学媒体主要有:文字教材(包括主教材和学习指导书)、课件(包括主 讲老师对全书的系统讲授,还有重要内容的文字提示与电子教学幻灯片)以及网上辅导(主 要采用E-MAL、QQ等形式)。 考试主要采用开卷方式,考试范围应涵盖所有讲授及自学的内容,考试内容应能客观反 映出学生对本门课程主要概念的记忆、掌握程度,对有关理论的理解、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 总评成绩:平时作业占20%、课堂讨论和出勤占10%、开卷考试占70%。 六、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参考教材: 赵士锋著,《普通化学》(第二版),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 曲保中、朱炳林、周伟红编著,《新大学化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07年。 阅读书目: 夏立江著,《环境化学》,北京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年。 .9

- 9 - 四、教学基本要求 教师在课堂上应对普通化学的基本概念、规律、原理和方法进行必要的讲授,并详细讲 授每章的重点、难点内容;这主要涵盖化学基本理论部分。包括化学热力学基础,电化学基 础,化学平衡理论和近代物质结构理论基础。这一部分要求建立正确的概念,学会进行有关 的近似计算,依据基本概念、一般规律和计算结果对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物质的物理、 化学性质进行粗略分析、判断。讲授中应注意启迪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有关概念、理论 等内容的理解,并应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大课堂授课的知识含量。 本课程自学内容的量应不少于理论教学时数的 15%,主要安排在各章节中有关背景资料 和易于理解的内容上,自学不占上课学时。平时作业量应不少于 20 学时,在主要章节讲授 完之后,要布置一定量的作业,旨在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五、教学方法 实行模块式教学,即将整个课程按照上述内容结构划分为八个单元,每个单元由理论授 课、自学以及作业等方式构成。 本课程采用的教学媒体主要有:文字教材(包括主教材和学习指导书)、课件(包括主 讲老师对全书的系统讲授,还有重要内容的文字提示与电子教学幻灯片)以及网上辅导(主 要采用 E-MAIL、QQ 等形式)。 考试主要采用开卷方式,考试范围应涵盖所有讲授及自学的内容,考试内容应能客观反 映出学生对本门课程主要概念的记忆、掌握程度,对有关理论的理解、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 总评成绩:平时作业占 20%、课堂讨论和出勤占 10%、开卷考试占 70%。 六、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参考教材: 赵士铎著,《普通化学》(第二版),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年。 曲保中、朱炳林、周伟红编著,《新大学化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07 年。 阅读书目: 夏立江著,《环境化学》,北京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年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蕌 本课程是所有函盖基础化学以及分析化学的基础选修课程,各章应重点讲授基本概念、 原理和方法,使学生对管理有一个总体上的认识、把握。 主撰人:孙涛 审核人:吴继魁 分管教学院长:李基 2011年6月9日 .10

- 10 -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蕌 本课程是所有涵盖基础化学以及分析化学的基础选修课程,各章应重点讲授基本概念、 原理和方法,使学生对管理有一个总体上的认识、把握。 主撰人 :孙涛 审核人:吴继魁 分管教学院长:李燕 2011 年 6 月 9 日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104页,可试读30页,点击继续阅读 ↓↓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