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3 《食品加工制造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食品加工制造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组 二O二O年三月
附件 3 《食品加工制造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食品加工制造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组 二〇二〇年三月
目录 1项目背景 2行业概况 3标准制订的必要性分析 4行业产排污情况及污染控制技术分析 604 5国内外相关标准情况 6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6.1标准制订原则 62标准名称及适用范围 63术语和定义 64污染控制项目的选择 65标准分级分类 66污染物排放限值的确定及制定依据」 67用于农灌时的水质要求 68监测要求 7本标准与国内外相关标准对比 7.1与国内相关标准的对比 72与国外相关标准的对比 8标准实施的环境、经济效益分析 81环境效益分析…… 82技术经济分析
I 目 录 1 项目背景.....................................................................................................................................1 2 行业概况.....................................................................................................................................2 3 标准制订的必要性分析.............................................................................................................6 4 行业产排污情况及污染控制技术分析.................................................................................. 10 5 国内外相关标准情况...............................................................................................................34 6 标准主要技术内容...................................................................................................................46 6.1 标准制订原则..........................................................................................................................46 6.2 标准名称及适用范围..............................................................................................................46 6.3 术语和定义..............................................................................................................................47 6.4 污染控制项目的选择..............................................................................................................47 6.5 标准分级分类..........................................................................................................................47 6.6 污染物排放限值的确定及制定依据..................................................................................... 47 6.7 用于农灌时的水质要求..........................................................................................................52 6.8 监测要求 ..............................................................................................................................52 7 本标准与国内外相关标准对比...............................................................................................53 7.1 与国内相关标准的对比..........................................................................................................53 7.2 与国外相关标准的对比..........................................................................................................53 8 标准实施的环境、经济效益分析...........................................................................................56 8.1 环境效益分析..........................................................................................................................56 8.2 技术经济分析..........................................................................................................................56
《食品加工制造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说明 1项目背景 1.1任务来源 为控制食品加工制造业的污染物排放,原环境保护部在2006-2009年度的国家环境保 护标准计划中立项制修订《明胶、骨胶和皮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2006年)、《食用 油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2006年)、《水产品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2006年)、 《乳制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2007年)、《酿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一酱、酱油、醋》 (2008年)、《番茄制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2008年)、《罐头食品加工业污染物 排放标准》(2009年)等七个与食品加工制造业相关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单位依次 为山东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青岛理工大学、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青岛科技 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监测总站、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但在标准编制过程中, 发现这七项标准存在污染物控制项目和排放限值相近甚至相同、分行业控制的排放量偏小 标准适用范围切割不清等问题 2015年4月,原环境保护部科技司组织召开七个标准的制定工作专家硏讨会,根据专 家意见,提出将这七个标准整合为一个标准是必要可行的,即食品加工制造业水污染物排 放标准,并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负责牵头整合,具体工作由环境标准研究所承担,原标 准承担单位作为协作单位共同开展工作。 2017年,原环境保护部发布《关于开展2017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项目实施工作的 通知》(环办科技函(2017)413号),其中《食品制造加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项 目编号:2017-4)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作为承担单位,协作单位包括中国食品发酵工 研究院、山东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监测总站、青岛理工大学、中国食品工业协会 12工作过程 (1)成立编制组,开展顶层设计 承担此项工作后,成立了由各参与单位共同组成的编制组。针对食品加工制造业水污 染物排放标准的顶层设计进行研究,并分解部署工作任务,起草标准框架 (2)组织专题研讨,明确制定思路 2017年1月21日,组织召开标准制定工作专题研讨会。原环境保护部水司、水处理 行业专家、食品行业专家以及标准编制组共同就制定中的关键问题进行研讨,明确制定思 (3)编写开题报告,完成开题论证 调硏相关行业统计年鉴、环境统计资料、污染源普査资料、污染防治技术文献等信息, 系统梳理分析行业概况、生产工艺与产排污特征、水污染物种类及浓度水平,以及单位产 品排水量等信息,赴典型地区开展实际调研,如内蒙古乳制品加工企业、浙江舟山水产品 加工企业、四川植物油加工企业等,并多次召开专家征求意见会,编制形成开题论证报告 和标准草案 2018年11月27日,生态环境部水司主持召开标准开题论证会。与会专家一致同意通 过该标准的开题论证,并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1)进一步加强行业差异和整合问题的调研 2)进一步调研行业不同产品污水治理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并论证污染防治达标技术。 (4)开展调研咨询,形成征求意见稿 2018年-2019年,编制组针对标准涵盖的各个子行业,结合农副食品加工和食品加工 制造行业排污许可技术规范的编制工作,开展了大量实地调研。赴浙江省舟山市、宁波市
1 《食品加工制造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说明 1 项目背景 1.1 任务来源 为控制食品加工制造业的污染物排放,原环境保护部在 2006-2009 年度的国家环境保 护标准计划中立项制修订《明胶、骨胶和皮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2006 年)、《食用 油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2006 年)、《水产品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2006 年)、 《乳制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2007 年)、《酿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酱、酱油、醋》 (2008 年)、《番茄制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2008 年)、《罐头食品加工业污染物 排放标准》(2009 年)等七个与食品加工制造业相关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单位依次 为山东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青岛理工大学、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青岛科技 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监测总站、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但在标准编制过程中, 发现这七项标准存在污染物控制项目和排放限值相近甚至相同、分行业控制的排放量偏小、 标准适用范围切割不清等问题。 2015 年 4 月,原环境保护部科技司组织召开七个标准的制定工作专家研讨会,根据专 家意见,提出将这七个标准整合为一个标准是必要可行的,即食品加工制造业水污染物排 放标准,并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负责牵头整合,具体工作由环境标准研究所承担,原标 准承担单位作为协作单位共同开展工作。 2017 年,原环境保护部发布《关于开展 2017 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项目实施工作的 通知》(环办科技函〔2017〕413 号),其中《食品制造加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项 目编号:2017-4)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作为承担单位,协作单位包括中国食品发酵工业 研究院、山东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监测总站、青岛理工大学、中国食品工业协会。 1.2 工作过程 (1)成立编制组,开展顶层设计 承担此项工作后,成立了由各参与单位共同组成的编制组。针对食品加工制造业水污 染物排放标准的顶层设计进行研究,并分解部署工作任务,起草标准框架。 (2)组织专题研讨,明确制定思路 2017 年 1 月 21 日,组织召开标准制定工作专题研讨会。原环境保护部水司、水处理 行业专家、食品行业专家以及标准编制组共同就制定中的关键问题进行研讨,明确制定思 路。 (3)编写开题报告,完成开题论证 调研相关行业统计年鉴、环境统计资料、污染源普查资料、污染防治技术文献等信息, 系统梳理分析行业概况、生产工艺与产排污特征、水污染物种类及浓度水平,以及单位产 品排水量等信息,赴典型地区开展实际调研,如内蒙古乳制品加工企业、浙江舟山水产品 加工企业、四川植物油加工企业等,并多次召开专家征求意见会,编制形成开题论证报告 和标准草案。 2018 年 11 月 27 日,生态环境部水司主持召开标准开题论证会。与会专家一致同意通 过该标准的开题论证,并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1)进一步加强行业差异和整合问题的调研; 2)进一步调研行业不同产品污水治理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并论证污染防治达标技术。 (4)开展调研咨询,形成征求意见稿 2018 年-2019 年,编制组针对标准涵盖的各个子行业,结合农副食品加工和食品加工 制造行业排污许可技术规范的编制工作,开展了大量实地调研。赴浙江省舟山市、宁波市
辽宁省大连市、山东省青岛市、江苏省连云港市十余家水产品加工企业开展调研:赴内蒙 古自治区、安徽省、江苏省调研乳制品企业,与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以及三元集团、蒙 牛集团、伊利集团、光明乳业等行业代表性企业进行座谈咨询:赴淅江、四川、安徽、江 苏等地的植物油加工企业,与中国植物油行业协会、鲁花集团等单位代表进行座谈咨询 赴北京、四川、江苏、广东等地调研酱、酱油、醋制造企业:赴新疆调硏番茄制品制造企 业相关情况:赴河南、山东青岛、辽宁大连等地结合屠宰及肉类加工、水产品加工、蔬菜 水果加工等调硏罐头食品制造情况:赴广东开展骨胶企业调研。 除现场调硏外,编制组还与调硏企业、企业所在地生态环境部门、环保公司、行业协 会等多次进行座谈交流,并结合排污许可技术规范编制等工作,调研排放控制相关参数, 通过调研、座谈、咨询等工作,进一步了解企业实际生产过程和产排污节点、污染防治技 术应用情况和相关经济成本,以及排放浓度水平、单位产品排水量和现行排放标准实施等 情况 根据调研咨询等工作,一方面完成了屠宰及肉类加工、乳制品制造、调味品与发酵制 品制造等多个排污许可技术规范编制工作并由生态环境部发布,水产品加工和植物油加工 两个排污许可技术规范正在办理发布程序;一方面起草完成了本标准征求意见稿,提交水 司准备技术审查 (5)通过征求意见稿技术审查 2020年2月28日,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主持召开标准征求意见稿技术审查会 来自行业协会和企业的代表,从事污水处理、环境监测、环境标准等方面研究的专家,以 及管理部门的代表参加会议。与会专家一致同意通过该标准征求意见稿的技术审查,并提 出如下意见和建议:1)鉴于明胶、骨胶、皮胶生产排放废水中含有重金属,建议不纳入本 标准:2)进一步完善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明确粪大肠菌群和动植物油等水污染物控制项 目的适用性。会后,编制组与相关行业企业、协会和环保专家进一步咨询调研,修改完善 形成标准公开征求意见稿 2行业概况 民以食为天。食品加工制造业是人类的生命产业。尽管新兴产业不断涌现,但食品加 工制造业仍是世界制造业中的第一大产业,其现代化水平也是反映人民生活质量高低及国 家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 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中,食品加工制造业主要涉及农副食品 加工业(代号C13)和食品制造业(代号C14)两个大类。根据2019年《中国统计年鉴》, 2018年我国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和大中型企业情况见表2-1,两个 行业合计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和用工人数占工业行业的90%、6.3%、 5.5%和6.2% 表2-12018年我国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情况 规模以上企业 其中,大中型企业 行业企业数量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用工人数企业数量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用工人数 (个)(亿元)(亿元)(万人)(个)(亿元)(亿元)(万人) 农副食品 25007 47758.3 21244 314.3 2591 19606.6 970.1 146.8 食品制造业8981186798155221794 1573 117282 l08.1 合计 33988 676.6 493.7 41643133482075.1 254.9
2 辽宁省大连市、山东省青岛市、江苏省连云港市十余家水产品加工企业开展调研;赴内蒙 古自治区、安徽省、江苏省调研乳制品企业,与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以及三元集团、蒙 牛集团、伊利集团、光明乳业等行业代表性企业进行座谈咨询;赴浙江、四川、安徽、江 苏等地的植物油加工企业,与中国植物油行业协会、鲁花集团等单位代表进行座谈咨询; 赴北京、四川、江苏、广东等地调研酱、酱油、醋制造企业;赴新疆调研番茄制品制造企 业相关情况;赴河南、山东青岛、辽宁大连等地结合屠宰及肉类加工、水产品加工、蔬菜 水果加工等调研罐头食品制造情况;赴广东开展骨胶企业调研。 除现场调研外,编制组还与调研企业、企业所在地生态环境部门、环保公司、行业协 会等多次进行座谈交流,并结合排污许可技术规范编制等工作,调研排放控制相关参数。 通过调研、座谈、咨询等工作,进一步了解企业实际生产过程和产排污节点、污染防治技 术应用情况和相关经济成本,以及排放浓度水平、单位产品排水量和现行排放标准实施等 情况。 根据调研咨询等工作,一方面完成了屠宰及肉类加工、乳制品制造、调味品与发酵制 品制造等多个排污许可技术规范编制工作并由生态环境部发布,水产品加工和植物油加工 两个排污许可技术规范正在办理发布程序;一方面起草完成了本标准征求意见稿,提交水 司准备技术审查。 (5)通过征求意见稿技术审查 2020 年 2 月 28 日,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主持召开标准征求意见稿技术审查会, 来自行业协会和企业的代表,从事污水处理、环境监测、环境标准等方面研究的专家,以 及管理部门的代表参加会议。与会专家一致同意通过该标准征求意见稿的技术审查,并提 出如下意见和建议:1)鉴于明胶、骨胶、皮胶生产排放废水中含有重金属,建议不纳入本 标准;2)进一步完善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明确粪大肠菌群和动植物油等水污染物控制项 目的适用性。会后,编制组与相关行业企业、协会和环保专家进一步咨询调研,修改完善 形成标准公开征求意见稿。 2 行业概况 民以食为天。食品加工制造业是人类的生命产业。尽管新兴产业不断涌现,但食品加 工制造业仍是世界制造业中的第一大产业,其现代化水平也是反映人民生活质量高低及国 家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 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中,食品加工制造业主要涉及农副食品 加工业(代号 C13)和食品制造业(代号 C14)两个大类。根据 2019 年《中国统计年鉴》, 2018 年我国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和大中型企业情况见表 2-1,两个 行业合计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和用工人数占工业行业的 9.0%、6.3%、 5.5%和6.2%。 表 2-1 2018 年我国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情况 行业 规模以上企业 其中,大中型企业 企业数量 (个) 营业收入 (亿元) 利润总额 (亿元) 用工人数 (万人) 企业数量 (个) 营业收入 (亿元) 利润总额 (亿元) 用工人数 (万人) 农副食品 加工业 25007 47758.3 2124.4 314.3 2591 19606.6 970.1 146.8 食品制造业 8981 18679.8 1552.2 179.4 1573 11728.2 1105 108.1 合计 33988 66438.1 3676.6 493.7 4164 31334.8 2075.1 254.9
规模以上企业 其中,大中型企业 企业数量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用工人数企业数量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用工人数 (个)(亿元)(亿元)(万人)(个)(亿元)(亿元)(万人) 工业行业3784401049490.56635147942.3 58881697466747649.849626 占工业行业 6.3% 6.2% 7.1% 4.5 5.1% 比例 本标准主要针对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中的六个行业制定水污染物排放控制要 求,包括GBT4754中代码C133的植物油加工、代码C136的水产品加工、代码C144的 乳制品制造、代码C145的罐头食品制造(不含番茄酱罐头制造)、代码C146的调味品 发酵制品制造中的酱油、食醋和酿造酱制造,以及番茄制品制造。以下介绍各行业情况 2.1食用植物油加工业 我国植物油加工业包括食用植物油加工和非食用植物油加工,本标准主要针对食用植 物油加工。2017年,全国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1648个,年产量达6072万吨,总产值为60566 亿元,产品销售收入为63286亿元,利润总额为130.1亿元。2018年产量为5066万吨 比2017年有所下降。 从不同的产品种类来看,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和玉米油的产量达到100万t年以 上。2017年,大豆油产量为16128万吨,菜籽油产量为729.3万吨,花生油产量为304.0 万吨,玉米油产量为1284万吨。另外茶油也有一定规模,产量为64.3万吨。 随着国际和国内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食用植物油行业的优势资源将会向大型优质企 业集中,目前排在前三位的食用植物油品牌占到70%以上市场份额。中小企业只能通过优 势联合来取得生存空间。同时,很多优秀的企业通过差异化竞争,在细分油种领域建立稳 定的市场地位,不断开拓新的油源,丰富自身的产品线。 从地区来看排名,2017年全国精制食用植物油产量排名前十省市分别是山东、湖北、 江苏、广东、河南、广西、天津、河北、湖南和福建。排名第一是山东省,产量为697.0 万吨:湖北省产量为630.24万吨;江苏省产量为513.1万吨。其他省则低于500万吨。 22水产品加工业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水产品的营养与药用价值被逐步认识,水产品的市场和 消费群体逐步扩大,需求量逐年增加。我国水产品总量已连续近30年名列世界首位,水产 品出口占据出口农产品首位。水产品加工业取得长足的发展,整体实力明显提高,加工技 术水平不断上升,质量卫生意识大大增强,一批龙头加工企业和名牌企业相继涌现 目前,我国己能生产数百种水产加工品。其中,烤鳗、鱼糜制品、紫菜、魷鱼丝、藻 类食品、鱼油以及大批综合利用产品等几十种水产加工品的质量,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 水平。2018年,我国水产品加工业中主要产品产量为:水产品冷冻品1515万吨,鱼糜制 品及水产品干腌制品308万吨,藻类加工品111万吨,鱼油及鱼油制品7万吨,其他水产 加工品115万吨 我国对水产品的需求总体呈现上升之势,近年来我国的水产品产量一直保持着增长势 头。相比2010年,2017年我国水产品加工企业数量稳定在9600家左右,规模以上企业约 2500家,但水产品加工品加工能力增长了22.5%,达到近3000万吨,水产品加工产值增 长了825%,表明水产品经深加工后产品附加值有了明显的提高 从地区分布来看,我国水产品加工企业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如山东、上海、广东、 广西等地,以海产品为主;淡水鱼类产品加工企业则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内陆地区,如湖南、 湖北等地。2018年,我国水产品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山东、福建、辽宁、浙江、广东、江苏
3 行业 规模以上企业 其中,大中型企业 企业数量 (个) 营业收入 (亿元) 利润总额 (亿元) 用工人数 (万人) 企业数量 (个) 营业收入 (亿元) 利润总额 (亿元) 用工人数 (万人) 工业行业 378440 1049490.5 66351.4 7942.3 58881 697466.7 47649.8 4962.6 占工业行业 比例 9.0% 6.3% 5.5% 6.2% 7.1% 4.5% 4.4% 5.1% 本标准主要针对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中的六个行业制定水污染物排放控制要 求,包括 GB/T 4754 中代码 C133 的植物油加工、代码 C136 的水产品加工、代码 C144 的 乳制品制造、代码 C145 的罐头食品制造(不含番茄酱罐头制造)、代码 C146 的调味品、 发酵制品制造中的酱油、食醋和酿造酱制造,以及番茄制品制造。以下介绍各行业情况。 2.1 食用植物油加工业 我国植物油加工业包括食用植物油加工和非食用植物油加工,本标准主要针对食用植 物油加工。2017 年,全国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 1648 个,年产量达 6072 万吨,总产值为 6056.6 亿元,产品销售收入为 6328.6 亿元,利润总额为 130.1 亿元。2018 年产量为 5066 万吨, 比 2017 年有所下降。 从不同的产品种类来看,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和玉米油的产量达到 100 万 t/年以 上。2017 年,大豆油产量为 1612.8 万吨,菜籽油产量为 729.3 万吨,花生油产量为 304.0 万吨,玉米油产量为 128.4 万吨。另外茶油也有一定规模,产量为 64.3 万吨。 随着国际和国内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食用植物油行业的优势资源将会向大型优质企 业集中,目前排在前三位的食用植物油品牌占到 70%以上市场份额。中小企业只能通过优 势联合来取得生存空间。同时,很多优秀的企业通过差异化竞争,在细分油种领域建立稳 定的市场地位,不断开拓新的油源,丰富自身的产品线。 从地区来看排名,2017 年全国精制食用植物油产量排名前十省市分别是山东、湖北、 江苏、广东、河南、广西、天津、河北、湖南和福建。排名第一是山东省,产量为 697.0 万吨;湖北省产量为 630.24 万吨;江苏省产量为 513.1 万吨。其他省则低于 500 万吨。 2.2 水产品加工业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水产品的营养与药用价值被逐步认识,水产品的市场和 消费群体逐步扩大,需求量逐年增加。我国水产品总量已连续近 30 年名列世界首位,水产 品出口占据出口农产品首位。水产品加工业取得长足的发展,整体实力明显提高,加工技 术水平不断上升,质量卫生意识大大增强,一批龙头加工企业和名牌企业相继涌现。 目前,我国已能生产数百种水产加工品。其中,烤鳗、鱼糜制品、紫菜、鱿鱼丝、藻 类食品、鱼油以及大批综合利用产品等几十种水产加工品的质量,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 水平。2018 年,我国水产品加工业中主要产品产量为:水产品冷冻品 1515 万吨,鱼糜制 品及水产品干腌制品 308 万吨,藻类加工品 111 万吨,鱼油及鱼油制品 7 万吨,其他水产 加工品 115 万吨。 我国对水产品的需求总体呈现上升之势,近年来我国的水产品产量一直保持着增长势 头。相比 2010 年,2017 年我国水产品加工企业数量稳定在 9600 家左右,规模以上企业约 2500 家,但水产品加工品加工能力增长了 22.5%,达到近 3000 万吨,水产品加工产值增 长了 82.5%,表明水产品经深加工后产品附加值有了明显的提高。 从地区分布来看,我国水产品加工企业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如山东、上海、广东、 广西等地,以海产品为主;淡水鱼类产品加工企业则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内陆地区,如湖南、 湖北等地。2018年,我国水产品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山东、福建、辽宁、浙江、广东、江苏
湖北、广西、海南,这9省占全国水产加工品产量的946%。山东水产品产量为6773万吨, 福建为412.8万吨,辽宁为248.8万吨。其他省份均低于200万吨 目前,国际水产品加工业正向多功能方向发展,这也是我国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方向 水产品生产和加工的未来发展主要以大宗产品、低值产品、废弃物的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 为重点,优化产品结构,并推进淡水鱼、贝类、中上层鱼类、藻类加工产业体系的建立 23乳制品制造业 乳制品制造业是目前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增长最快的重要产业之一,也是推动第一、二、 三产业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产业,乳制品已逐渐成为我国人民生活的必需品。2018年,国 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全面部署加快奶业振兴, 保障乳品质量安全。九部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奶业振兴的若干意见》提出:力争 到2025年全国奶类产量达到4500万吨,切实提升我国奶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根 据国家统计局和海关数据,2018年我国乳制品总产量达26871万吨,进口量约26363万 吨,出口量约3.9万吨 从产品种类来看,乳制品制造业产品种类较多,主要分为液体乳、乳粉和其他乳制品, 液体乳包括巴氏杀菌乳、调制巴氏杀菌乳、灭菌乳、调制灭菌乳和发酵乳,乳粉包括成人 粉、婴配粉等,其他乳制品包括炼乳、奶油、干酪等。但我国乳制品主要是以满足人民饮 用奶为主,主要产品是液体乳(巴氏杀菌乳、灭菌乳、发酵乳)和乳粉,这两项产品的产 量分别约占乳制品总量的90%和5% 从地区来看,全国乳制品产量排在前5位的省区有:河北、内蒙古、山东、黑龙江、 陕西,总产量占全国的436% 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我国乳制品制造业的生产集中度不断提高,行业企业不断向大 型化发展,很多大中型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产品种类和品质明 显改善。目前,我国已逐步形成了在东北、华北、西北等传统农牧区奶源基地,重点发展 乳粉和超高温灭菌乳等产品和可常温长期保存乳制品生产的大中型加工企业:在北京、上 海、天津、重庆等大城市和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人口密集的发达地区,重点发展液 体乳和各种低温乳制品生产的产业布局。2018年,全国共有规模以上乳制品企业589家 其中销售额在3亿元及以上的大型企业数约占2%,销售额在3千万至3亿元的中型企业 数约占18%,销售额在3千万以下的小型企业数约占80%。大、中、小型企业产值分别占 行业总产量的20%、51%和29%。产量居前10位的乳制品企业占总产量的65% 24酱油、食醋、酿造酱制造业 酿造调味品是我国传统的调味品,是人们生活所必需的。其中,酱油、食醋和酿造酱 是最主要的酿造调味品类别。 酱油的生产和食用在我国有上千年的历史,是我国传统的主要调味品之一,也是目前 国内调味品行业中发展最为成熟的子行业,市场规模较大,2016年全国酱油产量约1060 万吨,人均消费约6升/年。从地区分布来看,广东、黑龙江、辽宁、湖北、甘肃、广西、 江西、江苏、山东、河南等省区产量位居前列。南北方酱油生产工艺和产品等级均有差别 食醋是富有营养的酸味调味品,不仅有酸味,还有一定的甜味、鲜味和香气,能够增 进食欲、帮助消化,是重要的调味品。2016年,全国食醋制造企业约6000家,总产量约 450万吨,主要集中在江苏、山西、四川、北京、福建、河北等地。 我国是酿造酱的创始国,有数千年的生产和食用历史。酿造酱行业是常青行业,各种 酱都有自己的习惯消费人群,受口味习惯影响,消费者会持续购买。酿造酱品种繁多,产 量约为酱油的十分之一。酱生产厂家数量散在全国各地,并且绝大多数生产厂家同时生产 酱和酱油 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主要呈现产品结构调整加快、集中度逐步提高、产业升级加速
4 湖北、广西、海南,这9省占全国水产加工品产量的94.6%。山东水产品产量为677.3万吨, 福建为412.8万吨,辽宁为248.8万吨。其他省份均低于200万吨。 目前,国际水产品加工业正向多功能方向发展,这也是我国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方向。 水产品生产和加工的未来发展主要以大宗产品、低值产品、废弃物的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 为重点,优化产品结构,并推进淡水鱼、贝类、中上层鱼类、藻类加工产业体系的建立。 2.3 乳制品制造业 乳制品制造业是目前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增长最快的重要产业之一,也是推动第一、二、 三产业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产业,乳制品已逐渐成为我国人民生活的必需品。2018 年,国 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全面部署加快奶业振兴, 保障乳品质量安全。九部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奶业振兴的若干意见》提出:力争 到 2025 年全国奶类产量达到 4500 万吨,切实提升我国奶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根 据国家统计局和海关数据,2018 年我国乳制品总产量达 2687.1 万吨,进口量约 263.63 万 吨,出口量约 3.9 万吨。 从产品种类来看,乳制品制造业产品种类较多,主要分为液体乳、乳粉和其他乳制品, 液体乳包括巴氏杀菌乳、调制巴氏杀菌乳、灭菌乳、调制灭菌乳和发酵乳,乳粉包括成人 粉、婴配粉等,其他乳制品包括炼乳、奶油、干酪等。但我国乳制品主要是以满足人民饮 用奶为主,主要产品是液体乳(巴氏杀菌乳、灭菌乳、发酵乳)和乳粉,这两项产品的产 量分别约占乳制品总量的 90%和 5%。 从地区来看,全国乳制品产量排在前 5 位的省区有:河北、内蒙古、山东、黑龙江、 陕西,总产量占全国的 43.6%。 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我国乳制品制造业的生产集中度不断提高,行业企业不断向大 型化发展,很多大中型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产品种类和品质明 显改善。目前,我国已逐步形成了在东北、华北、西北等传统农牧区奶源基地,重点发展 乳粉和超高温灭菌乳等产品和可常温长期保存乳制品生产的大中型加工企业;在北京、上 海、天津、重庆等大城市和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人口密集的发达地区,重点发展液 体乳和各种低温乳制品生产的产业布局。2018 年,全国共有规模以上乳制品企业 589 家, 其中销售额在 3 亿元及以上的大型企业数约占 2%,销售额在 3 千万至 3 亿元的中型企业 数约占 18%,销售额在 3 千万以下的小型企业数约占 80%。大、中、小型企业产值分别占 行业总产量的 20%、51%和 29%。产量居前 10 位的乳制品企业占总产量的 65%。 2.4 酱油、食醋、酿造酱制造业 酿造调味品是我国传统的调味品,是人们生活所必需的。其中,酱油、食醋和酿造酱 是最主要的酿造调味品类别。 酱油的生产和食用在我国有上千年的历史,是我国传统的主要调味品之一,也是目前 国内调味品行业中发展最为成熟的子行业,市场规模较大,2016 年全国酱油产量约 1060 万吨,人均消费约 6 升/年。从地区分布来看,广东、黑龙江、辽宁、湖北、甘肃、广西、 江西、江苏、山东、河南等省区产量位居前列。南北方酱油生产工艺和产品等级均有差别。 食醋是富有营养的酸味调味品,不仅有酸味,还有一定的甜味、鲜味和香气,能够增 进食欲、帮助消化,是重要的调味品。2016 年,全国食醋制造企业约 6000 家,总产量约 450 万吨,主要集中在江苏、山西、四川、北京、福建、河北等地。 我国是酿造酱的创始国,有数千年的生产和食用历史。酿造酱行业是常青行业,各种 酱都有自己的习惯消费人群,受口味习惯影响,消费者会持续购买。酿造酱品种繁多,产 量约为酱油的十分之一。酱生产厂家数量散在全国各地,并且绝大多数生产厂家同时生产 酱和酱油。 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主要呈现产品结构调整加快、集中度逐步提高、产业升级加速
和龙头企业规模效应持续显现等特点。产品功能化、细分化和高端化趋势明显,大企业整 合集中加剧。例如,2016年,3家酱油制造的龙头企业产量占全国60%以上。但是,由于 酿造调味品行业带有较多地产特色,一些小型地产企业在当地有悠久的消费传统和稳定消 费人群,并据此得以生存发展,此外低价产品仍占有一定市场。因此,我国酿造调味品行 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产业格局还是大、中、小企业并存的状况。 2.5罐头食品制造业 罐头食品是以水果、蔬菜、食用菌、畜禽肉、水产动物等为原料,经加工处理、装罐 密封、加热杀菌等工序加工而成的商业无菌的罐装食品,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罐头食品制造分为肉、禽类罐头食品制造,水产品罐头食品制造,蔬菜、水 果罐头食品制造和其他罐头食品制造,见表2-2,主要原料涉及猪、牛肉、鸡肉、鱼类、 柑橘、苹果、杏、梨、黄桃、葡萄、蘑菇、芦笋、番茄、豆类、米等。 表2-2罐头食品分类 罐头种类 品种 肉类:清蒸类肉罐头、调味类肉罐头、腌制类肉罐头、烟熏类肉罐头、香肠类肉罐 肉类禽类罐头[头、内脏类肉罐头 :白烧类禽罐头、去骨类禽罐头、调味类禽罐头 〔熏制)类水产罐头、调味类 清蒸类水产罐头 水果类:糖水类水果罐头、糖浆类水果罐头、果酱类水果罐头、果汁类罐头 蔬菜水果罐头「蔬菜类:清渍类蔬菜 酱渍)类蔬 菜罐头 匚其他类罐头「坚果类罐头、汤类罐头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罐头从出口的“奢侈品”飞入寻常百姓家。2017年,全世界 罐头食品种类达2500多种,总产量近5000万吨,我国罐头食品产量为123956万吨,全 球占比达2479%,是世界上最大的罐头生产国。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我国规 模以上罐头企业807家,产量为1027.99万吨 由于罐头产品的主要原料在未经加工时不便于贮存、运输,因此,我国罐头企业分布 主要与当地原料及市场优势有关。从区域分布来看,2018年我国罐头生产主要集中在华东 地区,产量为54905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5341%,其次为华中地区,产量占比为20.84%, 其他几个地区产量占比均小于10%。2018年我国罐头产量前十的省份分别为福建、湖北、 山东、湖南、新疆、安徽、浙江、四川、广东和广西,其中,福建省罐头产量316.18万吨 是全国罐头产量最高的地区,占全国罐头总产量的30.76%;排名第二的是湖北省,产量为 13.18万吨,山东省以108.1万吨排在第三位,前三省份罐头的产量占据全国总产量的 5228%,产量均超过100万吨。 罐头行业总体以中小企业居多,行业集中度总体不高。2017年,落后企业逐步淘汰, 行业出现兼并重组,又随着个别品种进入洗牌阶段,行业总体集中度有所提升 近年来,我国罐头出口量逐年增长,质量安全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国际市场履约信誉 日趋稳固,目前,我国己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外向型罐头生产基地之一。2017年,我国罐 头出口到全球190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为27448万吨,日本、美国、欧盟、俄罗斯是中 国罐头的最大出口市场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标准中含有番茄制品行业,为便于企业应用本标准,将番茄罐 头、番茄酱罐头、番茄沙司罐头列入番茄制品行业,不列λ罐头食品制造 26番茄制品制造业 番茄制品主要包括番茄酱、调味番茄酱、番茄粉、番茄丁果、番茄汁、番茄沙司、番
5 和龙头企业规模效应持续显现等特点。产品功能化、细分化和高端化趋势明显,大企业整 合集中加剧。例如,2016 年,3 家酱油制造的龙头企业产量占全国 60%以上。但是,由于 酿造调味品行业带有较多地产特色,一些小型地产企业在当地有悠久的消费传统和稳定消 费人群,并据此得以生存发展,此外低价产品仍占有一定市场。因此,我国酿造调味品行 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产业格局还是大、中、小企业并存的状况。 2.5 罐头食品制造业 罐头食品是以水果、蔬菜、食用菌、畜禽肉、水产动物等为原料,经加工处理、装罐、 密封、加热杀菌等工序加工而成的商业无菌的罐装食品,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罐头食品制造分为肉、禽类罐头食品制造,水产品罐头食品制造,蔬菜、水 果罐头食品制造和其他罐头食品制造,见表 2-2,主要原料涉及猪、牛肉、鸡肉、鱼类、 柑橘、苹果、杏、梨、黄桃、葡萄、蘑菇、芦笋、番茄、豆类、米等。 表 2-2 罐头食品分类 罐头种类 品种 肉类禽类罐头 肉类:清蒸类肉罐头、调味类肉罐头、腌制类肉罐头、烟熏类肉罐头、香肠类肉罐 头、内脏类肉罐头 禽类:白烧类禽罐头、去骨类禽罐头、调味类禽罐头 水产类罐头 油浸(熏制)类水产罐头、调味类水产罐头、清蒸类水产罐头 蔬菜水果罐头 水果类:糖水类水果罐头、糖浆类水果罐头、果酱类水果罐头、果汁类罐头 蔬菜类:清渍类蔬菜罐头、醋渍类蔬菜罐头、调味类蔬菜罐头、盐渍(酱渍)类蔬 菜罐头 其他类罐头 坚果类罐头、汤类罐头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罐头从出口的“奢侈品”飞入寻常百姓家。2017 年,全世界 罐头食品种类达 2500 多种,总产量近 5000 万吨,我国罐头食品产量为 1239.56 万吨,全 球占比达 24.79%,是世界上最大的罐头生产国。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 年,我国规 模以上罐头企业 807 家,产量为 1027.99 万吨。 由于罐头产品的主要原料在未经加工时不便于贮存、运输,因此,我国罐头企业分布 主要与当地原料及市场优势有关。从区域分布来看,2018 年我国罐头生产主要集中在华东 地区,产量为 549.05 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 53.41%,其次为华中地区,产量占比为 20.84%, 其他几个地区产量占比均小于 10%。2018 年我国罐头产量前十的省份分别为福建、湖北、 山东、湖南、新疆、安徽、浙江、四川、广东和广西,其中,福建省罐头产量 316.18 万吨, 是全国罐头产量最高的地区,占全国罐头总产量的 30.76%;排名第二的是湖北省,产量为 113.18 万吨,山东省以 108.1 万吨排在第三位,前三省份罐头的产量占据全国总产量的 52.28%,产量均超过 100 万吨。 罐头行业总体以中小企业居多,行业集中度总体不高。2017 年,落后企业逐步淘汰, 行业出现兼并重组,又随着个别品种进入洗牌阶段,行业总体集中度有所提升。 近年来,我国罐头出口量逐年增长,质量安全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国际市场履约信誉 日趋稳固,目前,我国已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外向型罐头生产基地之一。2017 年,我国罐 头出口到全球 190 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为 274.48 万吨,日本、美国、欧盟、俄罗斯是中 国罐头的最大出口市场。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标准中含有番茄制品行业,为便于企业应用本标准,将番茄罐 头、番茄酱罐头、番茄沙司罐头列入番茄制品行业,不列入罐头食品制造。 2.6 番茄制品制造业 番茄制品主要包括番茄酱、调味番茄酱、番茄粉、番茄丁果、番茄汁、番茄沙司、番
茄红素、脱水番茄粒,以及番茄罐头、番茄酱罐头和番茄沙司罐头等。在《国民经济行业 分类》(GBT4754-201⑦)中,多个行业含有番茄制品,包括蔬菜加工、罐头食品制造 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等 我国番茄制品制造以大包装番茄酱为主要产品形式,其产量占番茄制品总产量的70% 以上,其他产品多以大包装番茄酱为生产原料再次加工而成。调味番茄酱主要包括小包装 番茄酱、番茄沙司,生产方式分为直灌和分装两种。番茄粉是以优质番茄酱为原料,经喷 雾干燥加工制成。番茄粉是西方传统食品佐料,主要用于小食品的调味粉、速溶汤料、烹 调用调味粉料、意大利面着色剂等,大约21吨鲜番茄生产1吨番茄粉,价值较高。番茄红 素是以优质番茄酱为原料,经化学方法提取制成,主要用于制造番茄红素类保健品、食品 色素等,在国外,已开始应用于生产具保健功能的软饮料。番茄丁、去皮整番茄等产品国 内也有生产,但产量规模小,国际竞争力不强。 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FAO)统计,全世界每年用于加工的番茄达3000多万t,在果蔬生产和销售中占重要地位, 美国、意大利、西班牙、希腊等国对番茄制品的需要甚至超过了鲜食量。近年来,随着人 们对番茄红素保健作用研究的不断深入,番茄制品的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 根据统计,2018年我国番茄酱产量约54万t,按照番茄酱产量占番茄制品产量比例 70%计,番茄制品总产量接近80万t。我国现有番茄加工企业约182家,但开机企业仅约 100家。相比2015年,我国番茄制品行业无论是在企业数量还是在产品产量上均有减少, 产量减少约1/4 从地区来看,我国番茄酱三大产区主要在新疆、内蒙古、甘肃三个省份,尤其是新疆 高峰时期番茄制品产量能占到全国的70%以上。作为特色产业,番茄加工业对于边疆地区 农民增收、农业增值增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8年,世界番茄加工量约3400万t,中国加工番茄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5,产量 和加工总量仅次于美国和意大利。相比于2017年,2018年世界番茄加工量减少380万t 左右,我国减产最为严重。我国是全球第三大番茄制品生产国和第一大出口国,但近来来 出现了出口下滑的趋势 3标准制订的必要性分析 3.1环境保护及行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环保要求 进入“十三五”后,面对资源环境约束,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式发展已经难以为继 企业节能、减排、降耗压力巨大,转型升级的任务愈加艰巨迫切 311行业发展规划 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关于促进食品工业健康发展的指 导意见》(发改产业〔2017)19号)。该意见指出食品工业是“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 的传统民生产业,在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十二五”期 间,食品工业绿色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 节能减排取得积极成效。但是,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仍然较低,部分行业副产物综合利用率 不高,部分产品单位能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仍然较高,节能减排压力加大。“十三五”期 间,集约高效、绿色循环是食品工业发展的重要基本原则之一。应着力化解过剩产能,加 快培育先进产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精深加工和副产物综合利用水平,推进清洁生 产和节能减排,促进食品制造绿色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食品工业与生态环境和谐 发展。意见提出到2020年,食品工业规模化、智能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供给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
6 茄红素、脱水番茄粒,以及番茄罐头、番茄酱罐头和番茄沙司罐头等。在《国民经济行业 分类》(GB/T 4754-2017)中,多个行业含有番茄制品,包括蔬菜加工、罐头食品制造、 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等。 我国番茄制品制造以大包装番茄酱为主要产品形式,其产量占番茄制品总产量的 70% 以上,其他产品多以大包装番茄酱为生产原料再次加工而成。调味番茄酱主要包括小包装 番茄酱、番茄沙司,生产方式分为直灌和分装两种。番茄粉是以优质番茄酱为原料, 经喷 雾干燥加工制成。番茄粉是西方传统食品佐料,主要用于小食品的调味粉、速溶汤料、烹 调用调味粉料、意大利面着色剂等,大约 21 吨鲜番茄生产 1 吨番茄粉,价值较高。番茄红 素是以优质番茄酱为原料,经化学方法提取制成,主要用于制造番茄红素类保健品、食品 色素等,在国外,已开始应用于生产具保健功能的软饮料。番茄丁、去皮整番茄等产品国 内也有生产,但产量规模小,国际竞争力不强。 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FAO)统计,全世界每年用于加工的番茄达 3000 多万 t,在果蔬生产和销售中占重要地位, 美国、意大利、西班牙、希腊等国对番茄制品的需要甚至超过了鲜食量。近年来,随着人 们对番茄红素保健作用研究的不断深入,番茄制品的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 根据统计,2018 年我国番茄酱产量约 54 万 t,按照番茄酱产量占番茄制品产量比例 70%计,番茄制品总产量接近 80 万 t。我国现有番茄加工企业约 182 家,但开机企业仅约 100 家。相比 2015 年,我国番茄制品行业无论是在企业数量还是在产品产量上均有减少, 产量减少约 1/4。 从地区来看,我国番茄酱三大产区主要在新疆、内蒙古、甘肃三个省份,尤其是新疆, 高峰时期番茄制品产量能占到全国的 70%以上。作为特色产业,番茄加工业对于边疆地区 农民增收、农业增值增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8 年,世界番茄加工量约 3400 万 t,中国加工番茄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 1/5,产量 和加工总量仅次于美国和意大利。相比于 2017 年,2018 年世界番茄加工量减少 380 万 t 左右,我国减产最为严重。我国是全球第三大番茄制品生产国和第一大出口国,但近来来 出现了出口下滑的趋势。 3 标准制订的必要性分析 3.1 环境保护及行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环保要求 进入“十三五”后,面对资源环境约束,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式发展已经难以为继, 企业节能、减排、降耗压力巨大,转型升级的任务愈加艰巨迫切。 3.1.1 行业发展规划 2017 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关于促进食品工业健康发展的指 导意见》(发改产业〔2017〕19 号)。该意见指出食品工业是“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 的传统民生产业,在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 “十二五”期 间,食品工业绿色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 节能减排取得积极成效。但是,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仍然较低,部分行业副产物综合利用率 不高,部分产品单位能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仍然较高,节能减排压力加大。“十三五”期 间,集约高效、绿色循环是食品工业发展的重要基本原则之一。应着力化解过剩产能,加 快培育先进产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精深加工和副产物综合利用水平,推进清洁生 产和节能减排,促进食品制造绿色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食品工业与生态环境和谐 发展。意见提出到 2020 年,食品工业规模化、智能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供给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
业主营业务收入预期年均增长7%左右: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两化”融合水平显著提升,新 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稳步提升,标准体系进一步 完善;资源利用和节能减排取得突出成效,能耗、水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进一步下降。 在“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转型升级”任务中,明确提出推动特色食品加工示范基地建设。 在原料资源富集地区,选择一批已初具规模、地方特色突出的食品产业园区,以知名品牌 和龙头企业为引领,开展集食品研发创新、检测认证、包装印刷、冷链物流、人才培训、 工业旅游、集中供热、污水集中处理等为一体的现代食品工业示范基地建设,提高基础设 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使关联企业集聚发展、土地集约使用、产品质量集中监管,促进食品 产业转型升级。同时,还提出推进绿色制造。探索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食品工业可持续 发展模式,支持食品加工园区的循环化改造,引导企业建设绿色工厂,加快应用节水、节 能、节粮等高效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强化资源循环利用,鼓励企业加强副产物二次开发利 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严格落实国家“去产能”有关政策,依法加快淘汰污染严重、 能耗水耗超标的落后产能。 312相关产业政策 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 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本)》中,分别对植物油加工、水产品加工和乳制品自造行业 进行了规定,见表3-1 表3-1国家相关产业指导目录中有关要求 《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 行业类别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 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 (2010年本)》 九、轻工28、菜籽油生产线:采用膨化、负压蒸发 热能自平衡利用、低消耗蒸汽真空系统等技术,油菜 籽主产区日处理油菜籽400吨及以上、吨料溶剂消耗 15公斤以下(其中西部地区日处理油菜籽200吨及以 上、吨料溶剂消耗2公斤)以下:花生油生产线:花 鼓励生主产区日处理花生200吨及以上,吨料溶剂消耗2 类公斤以下;棉籽油生产线:棉籽产区日处理棉籽300 吨及以上,吨料溶剂消耗2公斤以下:米糠油生产线: 采用分散快速膨化,集中制油、精炼技术:玉米胚芽 植物油 油生产线:油茶籽、核桃等木本油料和胡麻、芝麻 葵花籽、牡丹籽等小品种油料加工生产线以及利用超 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工艺技术生产植物油 十二、轻工22、 大豆压榨及浸出项目(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大豆主产 区除外) 类|东,中部地区单线日处理油菜籽、棉籽20吨及以下, 花生100吨及以下的油料加工项目 西部地区单线日处理油菜籽、棉籽、花生等油料100 吨及以下的加工项目 水产品限制 加 美|+二、轻27、冷冻海水鱼摩生产线 六、轻工29.日处理原料乳能 乳制品淘汰十二、轻工25、日处理原料乳能力(两班)20吨以下力(两班)20吨以下浓缩、喷 制造类 浓缩、喷雾干燥等设施:200千克/小时以下的手动及雾干燥等设施 半自动液体乳灌装设备 200千克/小时以下手动及半自 动液体乳灌装设备(2010年)
7 业主营业务收入预期年均增长 7%左右;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两化”融合水平显著提升,新 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稳步提升,标准体系进一步 完善;资源利用和节能减排取得突出成效,能耗、水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进一步下降。 在“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转型升级”任务中,明确提出推动特色食品加工示范基地建设。 在原料资源富集地区,选择一批已初具规模、地方特色突出的食品产业园区,以知名品牌 和龙头企业为引领,开展集食品研发创新、检测认证、包装印刷、冷链物流、人才培训、 工业旅游、集中供热、污水集中处理等为一体的现代食品工业示范基地建设,提高基础设 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使关联企业集聚发展、土地集约使用、产品质量集中监管,促进食品 产业转型升级。同时,还提出推进绿色制造。探索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食品工业可持续 发展模式,支持食品加工园区的循环化改造,引导企业建设绿色工厂,加快应用节水、节 能、节粮等高效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强化资源循环利用,鼓励企业加强副产物二次开发利 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严格落实国家“去产能”有关政策,依法加快淘汰污染严重、 能耗水耗超标的落后产能。 3.1.2 相关产业政策 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 《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 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 年本)》 中,分别对植物油加工、水产品加工和乳制品自造行业 进行了规定,见表 3-1。 表 3-1 国家相关产业指导目录中有关要求 行业 类别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 《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 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 (2010 年本)》 植物油 加工 鼓励 类 十九、轻工 28、菜籽油生产线:采用膨化、负压蒸发、 热能自平衡利用、低消耗蒸汽真空系统等技术,油菜 籽主产区日处理油菜籽 400 吨及以上、吨料溶剂消耗 1.5 公斤以下(其中西部地区日处理油菜籽 200 吨及以 上、吨料溶剂消耗 2 公斤)以下;花生油生产线:花 生主产区日处理花生 200 吨及以上,吨料溶剂消耗 2 公斤以下;棉籽油生产线:棉籽产区日处理棉籽 300 吨及以上,吨料溶剂消耗 2 公斤以下;米糠油生产线: 采用分散快速膨化,集中制油、精炼技术;玉米胚芽 油生产线;油茶籽、核桃等木本油料和胡麻、芝麻、 葵花籽、牡丹籽等小品种油料加工生产线以及利用超 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工艺技术生产植物油 / 限制 类 十二、轻工 22、 大豆压榨及浸出项目(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大豆主产 区除外); 东、中部地区单线日处理油菜籽、棉籽 200 吨及以下, 花生 100 吨及以下的油料加工项目; 西部地区单线日处理油菜籽、棉籽、花生等油料 100 吨及以下的加工项目 / 水产品 加工 限制 类 十二、轻工 27、冷冻海水鱼糜生产线 / 乳制品 制造 淘汰 类 十二、轻工 25、日处理原料乳能力(两班)20 吨以下 浓缩、喷雾干燥等设施;200 千克/小时以下的手动及 半自动液体乳灌装设备 六、轻工 29. 日处理原料乳能 力(两班)20 吨以下浓缩、喷 雾干燥等设施; 200 千克/小时以下手动及半自 动液体乳灌装设备 (2010 年)
313相关生态环境保护文件与规划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 在意见的“五、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中提出:在能源、冶金、建材、有 色、化工、电镀、造纸、印染、农副食品加工等行业,全面推进清洁生产改造或淸洁化改 造 (2)《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计划》 在主要任务“(三)加强工业污染治理,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中提出:强化工业企 业达标排放。制定造纸、焦化、氮肥、有色金属、印染、农副食品加工、原料药制造、制 革、农药、电镀等十大重点行业专项治理方案,推动工业企业全面达标排放。深入推进排 污许可证制度,2020年年底前,完成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 在保障措施“(三〕健全投资与补偿机制”中提出:完善高耗水行业用水价格机制,提 髙火电、钢铁、纺织、造纸、化工、食品发酵等高耗水行业用水价格,鼓励发展节水高效 现代农业。 (3)《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为加强水污染防治,推进水环境质量改善,我国发布实施《水污染防治规划》(简称 《水十条》)。在其第一条“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的“狠抓工业污染防治”中,将农副食品 加工业作为十大重点行业进行专项整治。即“专项整治十大重点行业。制定造纸、焦化、氮 肥、有色金属、印染、农副食品加工、原料药制造、制革、农药、电镀等行业专项治理方 案,实施清洁化改造。” (4)《“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为明确“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主要目标与重点任务,国务院制定发布了《“十三五”生 态环境保护规划》。该规划第五章规定实施专项治理,全面推进达标排放与污染减排。推 动治污减排工程建设。各省(区、市)要制定实施造纸、印染等十大重点涉水行业专项治 理方案,大幅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电力、钢铁、纺织、造纸、石油石化、化工、食品发 酵等高耗水行业达到先进定额标准。同时,还规定总磷、总氮超标水域实施流域、区域性 总量控制。 (5)《关于加强固定污染源氮磷污染防治的通知》(环水体(2018)16号 为进一步加强固定污染源氮磷污染防治工作,生态环境部发布实施《关于加强固定污 染源氮磷污染防治的通知》(环水体〔2018)16号)。其中第二条“全面推进固定污染源 氮磷达标排放”中,其中属于本标准适用范围的乳制品制造业被列入总氮排放重点行业,要 求各地市级环保主管部门,应依托排污许可证核发管理逐行业掌握氮磷排放重点行业企业 信息,排污许可证每覆盖到一个重点行业,督促各重点行业企业建立氮磷排放管理台账。 (6)《关于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的通知》(环环监(2016)172号) 通知要求:到2017年底,钢铁、火电、水泥、煤炭、造纸、印染、污水处理厂、垃圾 焚烧厂等8个行业达标计划实施取得明显成效,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和环境监管机制进 步完善,环境守法良好氛围基本形成。到200年底,各类工业污染源持续保持达标排放 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健全,环境守法成为常态 (7)《关于印发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的通知》(建城(2018)104号) 为进一步扎实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巩固近年来治理成果,加快改善城市水环 境质量,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 施方案的通知》(建城(2018)104号)。其中第二条第一款中要求,强化工业企业污染 控制。城市建成区排放污水的工业企业应依法持有排污许可证,并严格按证排污。对超标 或超总量的排污单位一律限制生产或停产整治。排入环境的工业污水要符合国家或地方排
8 3.1.3 相关生态环境保护文件与规划 (1)《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 在意见的“五、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中提出:在能源、冶金、建材、有 色、化工、电镀、造纸、印染、农副食品加工等行业,全面推进清洁生产改造或清洁化改 造。 (2)《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计划》 在主要任务“(三)加强工业污染治理,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中提出:强化工业企 业达标排放。制定造纸、焦化、氮肥、有色金属、印染、农副食品加工、原料药制造、制 革、农药、电镀等十大重点行业专项治理方案,推动工业企业全面达标排放。深入推进排 污许可证制度,2020 年年底前,完成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 在保障措施“(三)健全投资与补偿机制”中提出:完善高耗水行业用水价格机制,提 高火电、钢铁、纺织、造纸、化工、食品发酵等高耗水行业用水价格,鼓励发展节水高效 现代农业。 (3)《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为加强水污染防治,推进水环境质量改善,我国发布实施《水污染防治规划》(简称 《水十条》)。在其第一条“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的“狠抓工业污染防治”中,将农副食品 加工业作为十大重点行业进行专项整治。即“专项整治十大重点行业。制定造纸、焦化、氮 肥、有色金属、印染、农副食品加工、原料药制造、制革、农药、电镀等行业专项治理方 案,实施清洁化改造。” (4)《“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为明确“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主要目标与重点任务,国务院制定发布了《“十三五”生 态环境保护规划》。该规划第五章规定实施专项治理,全面推进达标排放与污染减排。推 动治污减排工程建设。各省(区、市)要制定实施造纸、印染等十大重点涉水行业专项治 理方案,大幅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电力、钢铁、纺织、造纸、石油石化、化工、食品发 酵等高耗水行业达到先进定额标准。同时,还规定总磷、总氮超标水域实施流域、区域性 总量控制。 (5)《关于加强固定污染源氮磷污染防治的通知》(环水体〔2018〕16 号) 为进一步加强固定污染源氮磷污染防治工作,生态环境部发布实施《关于加强固定污 染源氮磷污染防治的通知》(环水体〔2018〕16 号)。其中第二条“全面推进固定污染源 氮磷达标排放”中,其中属于本标准适用范围的乳制品制造业被列入总氮排放重点行业,要 求各地市级环保主管部门,应依托排污许可证核发管理逐行业掌握氮磷排放重点行业企业 信息,排污许可证每覆盖到一个重点行业,督促各重点行业企业建立氮磷排放管理台账。 (6)《关于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的通知》(环环监〔2016〕172 号) 通知要求:到 2017 年底,钢铁、火电、水泥、煤炭、造纸、印染、污水处理厂、垃圾 焚烧厂等 8 个行业达标计划实施取得明显成效,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和环境监管机制进一 步完善,环境守法良好氛围基本形成。到 2020 年底,各类工业污染源持续保持达标排放, 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健全,环境守法成为常态。 (7)《关于印发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的通知》(建城〔2018〕104 号) 为进一步扎实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巩固近年来治理成果,加快改善城市水环 境质量,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 施方案的通知》(建城〔2018〕104 号)。其中第二条第一款中要求,强化工业企业污染 控制。城市建成区排放污水的工业企业应依法持有排污许可证,并严格按证排污。对超标 或超总量的排污单位一律限制生产或停产整治。排入环境的工业污水要符合国家或地方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