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代替HJ/T274-2006,征求意见稿)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15,文件大小:220.9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附件二 H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 代替HJ/T2742006 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 Standard for Sector-integrate eco-industrial Parks (征求意见稿) X×x-xx-x×发布 xxxx-×-x×实施 环境保护部发布

附件二 H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 代替HJ/T274-2006 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 Standard for Sector-integrate Eco-industrial Parks (征求意见稿) ××××-××-×× 发布 ××××-××-×× 实施 环境保护部 发布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定义 4要求 数据采集和计算方法 6标准实施 10 附录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定义……………………………………………………………………………..1 4 要求……………………………………………………………………………..1 5 数据采集和计算方法…………………………………………………………..3 6 标准实施……………………………………………………………………... 10 附录………………………………………………………………………………... 11

前言 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 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和《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 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21号),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管理和验收 本标准规定了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验收的基本条件和指标值。根据生态工业 的特征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关键环节,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由经济发展 物质减量与循环、污染控制和园区管理四部分组成,并进一步细分为26个指标。 修订过程中,根据生态工业园区目前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在《综合类 生态工业园区标准(试行)》(IJ274-2006)的基础上,增加了基本条件4项, 具体指标5项,调整了部分指标值。随着生态工业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本标准仍将适时再次修订。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试行)》(HJ/274-2006) 废止。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科学技术部高新 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提出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0X年XX月XX日批准 本标准自200X年XX月XX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商务部、科学技术部解释

ii 前 言 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 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 若干意见》(国发〔2005〕22 号)和《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 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21 号),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管理和验收。 本标准规定了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验收的基本条件和指标值。根据生态工业 的特征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关键环节,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由经济发展、 物质减量与循环、污染控制和园区管理四部分组成,并进一步细分为 26 个指标。 修订过程中,根据生态工业园区目前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在《综合类 生态工业园区标准(试行)》(HJ/T274-2006)的基础上,增加了基本条件 4 项, 具体指标 5 项,调整了部分指标值。随着生态工业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本标准仍将适时再次修订。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试行)》(HJ/T274-2006) 废止。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科学技术部高新 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提出。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 200X 年 XX 月 XX 日批准。 本标准自 200X 年 XX 月 XX 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商务部、科学技术部解释

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综合类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建设、管理和验收。本标准适 用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省级各类工业园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01) 《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 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 用于本标准 《关于印发〈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环 发(2005)114号)。 《关于开展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的通知》(环发(2007)51号)。 《关于印发〈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环发(2007) 188号)。 《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环保总局16号令) 3定义 3.1生态工业园区 生态工业园区是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工业生态学原理和清洁生产要求而设计 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园区。它通过物流或能流传递等方式把不同工厂或企业连接 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建立“生产者一消费者一分 解者”的物质循环方式,使一家工厂的废物或副产品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或能 源,寻求物质闭环循环、能量多级利用和废物产生最小化 3.2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 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是由不同工业行业的企业组成的工业园区,主要指在经 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工业园区基础上改造而成的生态工业园 区

1 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综合类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建设、管理和验收。本标准适 用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省级各类工业园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01)。 《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 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 用于本标准。 《关于印发〈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环 发〔2005〕114 号)。 《关于开展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的通知》(环发〔2007〕51 号)。 《关于印发〈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环发〔2007〕 188 号)。 《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环保总局 16 号令) 3 定义 3.1 生态工业园区 生态工业园区是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工业生态学原理和清洁生产要求而设计 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园区。它通过物流或能流传递等方式把不同工厂或企业连接 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建立“生产者—消费者—分 解者”的物质循环方式,使一家工厂的废物或副产品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或能 源,寻求物质闭环循环、能量多级利用和废物产生最小化。 3.2 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 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是由不同工业行业的企业组成的工业园区,主要指在经 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工业园区基础上改造而成的生态工业园 区

4要求 41基本条件 (1)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制度及各项政策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 近三年内未发生重大污染事故或重大生态破坏事件 2)环境质量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环境功能区环境质量标准,园区内企 业污染物达标排放,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总量控制指标。 (3)《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已通过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国家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论证,并由当地人民政府或人大批准实施。 (4)园区有环保杋构并有专人负责,具备明确的环境管理职能,鼓励有条 件的地方设立独立的环保机构。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园区行政管理机构领导班子实 绩考核内容,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 (5)园区通过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6)《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通过论证后,规划范围内新建建筑的建筑节 能率达到国家或地方的建筑节能要求。 (7)园区主要产业形成集群并具备成较为显著的工业生态链条。 4.2指标 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指标见表1。 表1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指标 项目/序 指标值或 指标 单位 号 要求 经济1人均工业增加值 万元/人 发展2工业增加值增长率 %0 物质3‖单位工业用地工业增加值 亿元km ≥9 减量仁4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吨标煤万元<05 与循 环}5综合能耗弹性系数 <0.6 6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 7新鲜水耗弹性系数 <0.55 8单位工业增加值废水产生量万元 ≤8 9单位工业增加值固废产生量t/万元 ≤0.1 1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75 1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85

2 4 要求 4.1 基本条件 (1)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制度及各项政策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 近三年内未发生重大污染事故或重大生态破坏事件。 (2)环境质量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环境功能区环境质量标准,园区内企 业污染物达标排放,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总量控制指标。 (3)《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已通过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国家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论证,并由当地人民政府或人大批准实施。 (4)园区有环保机构并有专人负责,具备明确的环境管理职能,鼓励有条 件的地方设立独立的环保机构。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园区行政管理机构领导班子实 绩考核内容,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 (5)园区通过 ISO14000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6)《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通过论证后,规划范围内新建建筑的建筑节 能率达到国家或地方的建筑节能要求。 (7)园区主要产业形成集群并具备成较为显著的工业生态链条。 4.2 指标 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指标见表 1。 表 1 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指标 项目 序 号 指标 单位 指标值或 要求 经济 1 人均工业增加值 万元/人 ≥15 发展 2 工业增加值增长率 % ≥15 3 单位工业用地工业增加值 亿元/km2 ≥9 4 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 吨标煤/万元 ≤0.5 5 综合能耗弹性系数 <0.6 6 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 m3 /万元 ≤9 7 新鲜水耗弹性系数 <0.55 8 单位工业增加值废水产生量 t/万元 ≤8 9 单位工业增加值固废产生量 t/万元 ≤0.1 10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 ≥75 物质 减量 与循 环 11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 ≥85

中水回用率1 人均水资源年占有量≤1000m ≥40 12100m32000m3 ≥12 13单位工业增加值COD排放量kg/万元 14COD排放弹性系数 15单位工业增加值SO2排放量kg/万元 ≤1 污染16SO2排放弹性系数 <0.2 控制|17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率 100 18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70 19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100 20废物收集和集中处理处置能力 具备 21环境管理制度 完善 22生态工业信息平台的完善度 100 园区_23园区编写环境报告书情况 期/年 管理24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实施率|% 公众对环境的满意度% ≥90 公众对生态工业的认知率% ≥90 注:1)园区内没有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厂的不考核该指标 5数据采集和计算方法 51本标准中一些常见指标的数据采集和计算方法以城市统计年鉴、环境保护统 计年鉴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统计报表、中国火炬统计年鉴的相应指标数 据和计算方法为准。 52定量指标数据采集 本标准中环境类指标的采样和监测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监测方法执行,非 环境类指标的数据采用城市统计年鉴数据 53计算方法 531人均工业增加值 指标解释:指报告期内园区从业人员人均创造的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是 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全 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 的余额,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计算公式

3 12 中水回用率 1) 人均水资源年占有量≤1000m3 1000m3 <人均水资源年占有量 ≤2000 m3 人均水资源年占有量>2000m3 % ≥40 ≥25 ≥12 13 单位工业增加值 COD 排放量 kg/万元 ≤1 14 COD 排放弹性系数 <0.3 15 单位工业增加值 SO2 排放量 kg/万元 ≤1 16 SO2 排放弹性系数 <0.2 17 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率 % 100 18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 ≥70 19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100 污染 控制 20 废物收集和集中处理处置能力 具备 21 环境管理制度 完善 22 生态工业信息平台的完善度 % 100 23 园区编写环境报告书情况 期/年 1 24 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实施率 % 100 25 公众对环境的满意度 % ≥90 园区 管理 26 公众对生态工业的认知率 % ≥90 注:1)园区内没有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厂的不考核该指标 5 数据采集和计算方法 5.1 本标准中一些常见指标的数据采集和计算方法以城市统计年鉴、环境保护统 计年鉴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统计报表、中国火炬统计年鉴的相应指标数 据和计算方法为准。 5.2 定量指标数据采集 本标准中环境类指标的采样和监测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监测方法执行,非 环境类指标的数据采用城市统计年鉴数据。 5.3 计算方法 5.3.1 人均工业增加值 指标解释:指报告期内园区从业人员人均创造的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是 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全 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 的余额,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计算公式:

人均工业增加值=回园区工业增加值(万元 园区年末从业人员数(人 数据来源:统计部门 532工业增加值增长率 指标解释:工业增加值增长率指报告期内园区工业增加值相对上一年的工业 增加值的增值与上一年工业增加值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 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当年工业增加值(万元)-上年度工业增加值(万元2×100%9 上年度工业增加值(万元) 数据来源:统计部门 533单位工业用地工业增加值 指标解释:指报告期内园区单位工业用地面积产生的工业增加值。工业用地 面积指生态工业园区规划建设范围内按照土地规划作为工业用地的面积。工业用 地是指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及其附属设施等用地,包括专用的铁路、码头 和道路等用地,不包括露天矿用地。 计算公式 单位工业用地工业增加值= 园区工业增加值(万元) 园区工业用地面积(km2) 数据来源:统计部门 534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 指标解释:指报告期内园区综合能耗总量与园区工业增加值之比。 园区综合能耗总量:指企业用于生产、生活的煤、电、油等能源的消耗(包 括生产取暖、降温用能)。各种能源均按国家统计局规定的折合系数折成标准煤 计算。 计算公式: 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吨标煤/万元)ε园区综合能耗总量(吨标煤) 园区工业增加值(万元) 数据来源:经济主管部门、统计部门 53.5综合能耗弹性系数 指标解释:指报告期内园区综合能耗总量增长率与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的比 例。综合能耗总量增长率指报告期内园区综合能耗总量相对上一年的综合能耗总 量的增值与上一年综合能耗总量的百分比

4 ( ) ) 园区年末从业人员数 人 园区工业增加值(万元 人均工业增加值= 数据来源:统计部门 5.3.2 工业增加值增长率 指标解释:工业增加值增长率指报告期内园区工业增加值相对上一年的工业 增加值的增值与上一年工业增加值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 ×100% − 上年度工业增加值(万元) 当年工业增加值(万元) 上年度工业增加值(万元) 工业增加值增长率(%)= 数据来源:统计部门 5.3.3 单位工业用地工业增加值 指标解释:指报告期内园区单位工业用地面积产生的工业增加值。工业用地 面积指生态工业园区规划建设范围内按照土地规划作为工业用地的面积。工业用 地是指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及其附属设施等用地,包括专用的铁路、码头 和道路等用地,不包括露天矿用地。 计算公式: 园区工业用地面积( ) 园区工业增加值(万元) 单位工业用地工业增加值= 2 km 数据来源:统计部门 5.3.4 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 指标解释:指报告期内园区综合能耗总量与园区工业增加值之比。 园区综合能耗总量:指企业用于生产、生活的煤、电、油等能源的消耗(包 括生产取暖、降温用能)。各种能源均按国家统计局规定的折合系数折成标准煤 计算。 计算公式: ( ) ( ) / 园区工业增加值 万元 园区综合能耗总量 吨标煤 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吨标煤 万元)= 数据来源:经济主管部门、统计部门 5.3.5 综合能耗弹性系数 指标解释:指报告期内园区综合能耗总量增长率与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的比 例。综合能耗总量增长率指报告期内园区综合能耗总量相对上一年的综合能耗总 量的增值与上一年综合能耗总量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 综合能耗增长率(%)二当年综合能耗总量(吨标煤)-上年综合能耗总量(旽标)100%0 上年度综合能耗总量(吨标煤) 综合能耗弹性系数。园区综合能耗增长率 园区工业增加值增长率 数据来源:经济主管部门、统计部门 536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 指标解释:园区万元工业增加值消耗新鲜水量 工业用新鲜水量:指报告期内企业厂区内用于生产和生活的新鲜水量(生活 用水单独计量且生活污水不与工业废水混排的除外),它等于企业从城市自来水 取用的水量和企业自备水用量之和 计算公式: 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m3/万元)= 园区工业用新鲜水量(m3) 园区工业增加值(万元) 数据来源:环保部门、统计部门 537新鲜水耗弹性系数 指标解释:指报告期内园区工业用新鲜水量增长率与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的比 例。工业用新鲜水量增长率指报告期内园区工业用新鲜水量相对上一年的工业用 新鲜水量的增值与上一年工业用新鲜水量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 工业用新鲜水量增长率(%)= 当年工业用新鲜水量(m3)-上年度工业用新鲜水量(m3) 100% 上年度工业用新鲜水量(m3) 新鲜水耗弹性系数。园区工业用新鲜水量年增长率 园区工业增加值增长率 数据来源:环保部门、统计部门 538单位工业增加值废水产生量 指标解释:园区万元工业增加值产生的工业废水量。不包括企业梯级利用的 废水和园区内居民排放的生活废水。包括企业处理回用的废水。 单位工业增加值废水产生量(/万元)园区工业废水总量() 园区工业增加值(万元) 数据来源:环保部门

5 计算公式: ×100% − 上年度综合能耗总量(吨标煤) 当年综合能耗总量(吨标煤) 上年综合能耗总量(吨标煤) 综合能耗增长率(%)= 园区工业增加值增长率 园区综合能耗增长率 综合能耗弹性系数 = 数据来源:经济主管部门、统计部门 5.3.6 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 指标解释:园区万元工业增加值消耗新鲜水量。 工业用新鲜水量:指报告期内企业厂区内用于生产和生活的新鲜水量(生活 用水单独计量且生活污水不与工业废水混排的除外),它等于企业从城市自来水 取用的水量和企业自备水用量之和。 计算公式: ( ) ( ) 3 3 园区工业增加值 万元 园区工业用新鲜水量 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 /万元) m m = 数据来源:环保部门、统计部门 5.3.7 新鲜水耗弹性系数 指标解释:指报告期内园区工业用新鲜水量增长率与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的比 例。工业用新鲜水量增长率指报告期内园区工业用新鲜水量相对上一年的工业用 新鲜水量的增值与上一年工业用新鲜水量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 3 100% 3 3 × − 上年度工业用新鲜水量( ) 当年工业用新鲜水量( ) 上年度工业用新鲜水量( ) 工业用新鲜水量增长率(%)= m m m 园区工业增加值增长率 园区工业用新鲜水量年增长率 新鲜水耗弹性系数 = 数据来源:环保部门、统计部门 5.3.8 单位工业增加值废水产生量 指标解释:园区万元工业增加值产生的工业废水量。不包括企业梯级利用的 废水和园区内居民排放的生活废水。包括企业处理回用的废水。 ( ) ( ) 园区工业增加值 万元 园区工业废水总量 单位工业增加值废水产生量( /万元) t t = 数据来源:环保部门

539单位工业增加值固废产生量 指标解释:园区万元工业增加值产生的工业固废总量。 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指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半固体和高浓 度液体状的废弃物的总量,包括冶炼废渣、粉煤灰、炉渣、煤矸石、危险废物、 尾矿、放射性废物和其它废物等。不包括矿山开采的剥离废石和掘进废石(煤矸 石和呈酸、碱性废石除外,酸性和碱性废石是指采掘的废石,其流经水、雨淋水 pH值小于4或pH值大于10.5者)。其它废物包括污泥、工业垃圾等工业固体废 物。工业垃圾包括机械工业切削碎屑、硏磨碎屑、废沙型等;食品工业的活性渣; 硅酸盐工业和建材工业的砖、瓦、碎砾、混凝土碎块等。污泥是指工业废水处理 中所排出的固体沉淀物(以干泥量计) 计算公式 单位工业增加值固废产生量(1/万元)= 园区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r) 园区工业增加值(万元) 数据来源:统计部门、环保部门 53.1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指标解释:指工业重复用水量占工业用水总量的百分率。 工业重复用水量:指报告期内企业生产用水中重复再利用的水量,包括循环 使用、一水多用和串级使用的水量(含经处理后回用量) 工业用水总量:指报告期内企业厂区内用于生产和生活的水量,它等于工业 用新鲜水量与工业重复用水量之和。 计算公式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工业重复用水量(m3) 工业用水总量(m3) 数据来源:环保部门 5311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指标解释: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占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包括综合利 用往年贮存量)的百分率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指报告期内企业通过回收、加工、循环、交换等 方式,从固体废物中提取或者使其转化为可以利用的资源、能源和其他原材料的 固体废物量(包括当年利用往年的工业固体废物贮存量),如用作农业肥料、生产 建筑材料、筑路等。综合利用量由原产生固体废物的单位统计。 计算公式

6 5.3.9 单位工业增加值固废产生量 指标解释:园区万元工业增加值产生的工业固废总量。 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指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半固体和高浓 度液体状的废弃物的总量,包括冶炼废渣、粉煤灰、炉渣、煤矸石、危险废物、 尾矿、放射性废物和其它废物等。不包括矿山开采的剥离废石和掘进废石(煤矸 石和呈酸、碱性废石除外,酸性和碱性废石是指采掘的废石,其流经水、雨淋水 pH 值小于 4 或 pH 值大于 10.5 者)。其它废物包括污泥、工业垃圾等工业固体废 物。工业垃圾包括机械工业切削碎屑、研磨碎屑、废沙型等;食品工业的活性渣; 硅酸盐工业和建材工业的砖、瓦、碎砾、混凝土碎块等。污泥是指工业废水处理 中所排出的固体沉淀物(以干泥量计)。 计算公式: ( ) ( ) 园区工业增加值 万元 园区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 单位工业增加值固废产生量( /万元) t t = 数据来源:统计部门、环保部门 5.3.10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指标解释:指工业重复用水量占工业用水总量的百分率。 工业重复用水量:指报告期内企业生产用水中重复再利用的水量,包括循环 使用、一水多用和串级使用的水量(含经处理后回用量)。 工业用水总量:指报告期内企业厂区内用于生产和生活的水量,它等于工业 用新鲜水量与工业重复用水量之和。 计算公式: % 工业用水总量 工业重复用水量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100 ( ) ( ) 3 3 × m m 数据来源:环保部门 5.3.11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指标解释: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占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包括综合利 用往年贮存量)的百分率。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指报告期内企业通过回收、加工、循环、交换等 方式,从固体废物中提取或者使其转化为可以利用的资源、能源和其他原材料的 固体废物量(包括当年利用往年的工业固体废物贮存量),如用作农业肥料、生产 建筑材料、筑路等。综合利用量由原产生固体废物的单位统计。 计算公式: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 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综合利用往年贮存量(r) 100 数据来源:环保部门 5312中水回用率 指标解释:中水指各种排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 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在此指以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二级达标水做水源, 再深度处理,达到中水标准的水。 指标适用范围:园区内没有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不考核该指标。 分类要求:按照区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分类要求 计算公式 区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万//)、园区所在区域水资源总量(万t) 园区所在区域人口数量(人) 中水回用率(%) 中水回用量(万1) 100% 污水处理厂排水水量(万t) 数据来源:统计部门、环保部门 53.13单位工业增加值COD排放量 指标解释:指园区万元工业增加值排放的废水中污染物所需化学需氧量。包 括直排废水和经企业或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的废水。 计算公式 单位工业增加值COD排放量(kg/万元)、园区工业COD排放量(kg) 园区工业增加值(万元) 数据来源:统计部门、环保部门 5314COD排放弹性系数 指标解释:指报告期内园区COD排放量增长率与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的比例。 COD排放量增长率指报告期内园区COD排放量相对上一年的COD排放量的差 值与上一年废水中COD排放量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 COD排放量增长率(%)=当年COD排放量(kg)-上年度COD排放量(kg2×100 上年度COD排放量(kg) COD排放弹性系数。园区COD排放量增长率 园区工业增加值增长率 数据来源:统计部门、环保部门

7 100% ( ) ( ) = × t t 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综合利用往年贮存量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数据来源:环保部门 5.3.12 中水回用率 指标解释:中水指各种排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 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在此指以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二级达标水做水源, 再深度处理,达到中水标准的水。 指标适用范围:园区内没有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不考核该指标。 分类要求:按照区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分类要求 计算公式: ( ) ( ) / 园区所在区域人口数量 人 园区所在区域水资源总量 万 区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万 人) t t = 100% ( ) ( ) = × t t 污水处理厂排水水量 万 中水回用量 万 中水回用率(%) 数据来源:统计部门、环保部门 5.3.13 单位工业增加值 COD 排放量 指标解释:指园区万元工业增加值排放的废水中污染物所需化学需氧量。包 括直排废水和经企业或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的废水。 计算公式: ( ) ( ) COD 园区工业增加值 万元 园区工业 排放量 单位工业增加值 排放量( /万元) COD kg kg = 数据来源:统计部门、环保部门 5.3.14 COD 排放弹性系数 指标解释:指报告期内园区 COD 排放量增长率与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的比例。 COD 排放量增长率指报告期内园区 COD 排放量相对上一年的 COD 排放量的差 值与上一年废水中 COD 排放量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 100% COD kg COD kg COD kg COD × − 上年度 排放量( ) 当年 排放量( ) 上年度 排放量( ) 排放量增长率(%)= 园区工业增加值增长率 园区 排放量增长率 排放弹性系数 COD COD = 数据来源:统计部门、环保部门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15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