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2011 座位号■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4年秋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中国教育简史 试题 2015年1月 题 号 二 三 四 总 分 分 数 得 分 评卷人 一、填空(每空1分,共22分)】 1.“ ”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的主要特 征。 2.孟子认为学校教育的目的是 3.世界上第一所文艺专门学校是中国的 4.汉代 始创于景帝末年,创办人是蜀郡太守文翁。 5.韩愈指出:“业精于,荒于 行成于思,毁于随”。 6.元代除普通国子学外,还有 和 7,王安石提出造就人才的四点纲领,即“ 8.明清时期,在民间比较经常和普遍设置的蒙学主要是 9.1908年 政府在北京创办了一所留学预备学校,即 10.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于 年, 被选为办事处主任。 11.严复所译《天演论》,表达了 的思想。 12.蔡元培的教育独立论强调教育不应受 和 的影响。 13.黄埔军校的正式名称是 14.抗大的校训是 37
试卷代号 :2011 座位号rn 征。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4 年秋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中国教育简史试题 |题号|一|二 三|四|总分| |分数 I I I I I 一、填空{每空 分,共 22 分) 2015 1." "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的主要特 2. 孟子认为学校教育的目的是 3. 世界上第一所文艺专门学校是中国的 4. 汉代 始创于景帝末年,创办人是蜀郡太守文翁。 5. 韩愈指出"业精于一一一一'荒于一一--;行成于,思,毁于随"。 6. 元代除普通国子学外,还有 7. 王安石提出造就人才的四点纲领,即二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8. 明清时期,在民间比较经常和普遍设置的蒙学主要是 9. 1908 政府在北京创办了一所留学预备学校,即 10. 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于 年, 被选为办事处主任。 1.严复所译《天演论)) ,表达了 的思想。 12. 蔡元培的教育独立论强调教育不应受 的影响。 13. 黄埔军校的正式名称是 14. 抗大的校训是 37
得分 评卷人 二、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18分)】 15.豫时孙摩 16.次相授受 17.民国元年教育方针 得 分 评卷人 三、简答(每题15分,共30分) 18.简述朱子读书法的基本内容。 19.简述为什么科举制度必须废除? 得分 评卷人 四、论述题(每题30分,二选一) 20.论述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作用及影响。 2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含义和实质是什么?对它在教育领域的作用加以分析。 38
38 15. 豫时孙摩 16. 次相授受 二、名词解释(每题 分,共 18 分} 17. 民国元年教育方针 三、简答(每题 15 分,共 30 分} 18. 简述朱子读书法的基本内容。 19. 简述为什么科举制度必须废除? 四、论述题(每题 30 分,二选一) 20. 论述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作用及影响。 21.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含义和实质是什么?对它在教育领域的作用加以分析
试卷代号:2011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4年秋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中国教育简史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5年1月 一、填空(每空1分,共22分】 1.学在官府 2.明人伦 3.鸿都门学 4.地方官学 5.勤嬉 6.蒙古国子学 回回国子学 7.教养 取 任 8.私垫 9.美国 清华学堂 10.1917 黄炎培 11.进化论 12.政党 教会 13.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14.团结 紧张 严肃 活泼 二、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18分) 15.豫时孙摩是《学记》总结了长期教育、教学中的经验教训,概括出的重要规律,包含 四条原则(2分):“豫”是预防性原则,“时”是指及时施教原则,“孙”是指循序渐进原则,“摩”指 学习观摩原则(4分)。 16.次相授受汉代的一种教学方法,由教师教给先来的高足弟子,再由高足弟子分头去 教其他弟子,可以二传、三传乃至更多(4分)。这大大扩展了教育的范围和成效,缺点是弟子 39
试卷代号 :2011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14 年秋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中国教育简史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每空 分,共 22 分) 1.学在官府 2. 明人伦 3. 鸿都门学 4. 地方官学 5. 勤嬉 6. 蒙古国子学 7. 教养 8. 私塾 回回国子学 取任 9. 美国 清华学堂 10. 1917 黄炎培 1.进化论 12. 政党 教会 13.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供参考) 14. 团结 紧张 严肃 活泼 二、名词解释(每题 分,共 18 分} 2015 15. 豫时孙摩 是《学记》总结了长期教育、教学中的经验教训,概括出的重要规律,包含 四条原则 (2 分) :"豫"是预防性原则,"时"是指及时施教原则,"孙"是指循序渐进原则,"摩"指 学习观摩原则 (4 分)。 16. 次相授受 汉代的一种教学方法,由教师教给先来的高足弟子,再由高足弟子分头去 教其他弟子,可以二传、三传乃至更多 (4 分)。这大大扩展了教育的范围和成效,缺点是弟子 39
难以直接得到教师教海(2分)。 17.民国元年教育方针1912年颁布(1分),内容为:“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 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4分)体现了蔡元培的教育观点(1分)。 三、简答(每题15分,共30分) 18.简述朱子读书法的基本内容。 其一,循序渐进:读书要按照首尾篇章的顺序依次阅读,必须在正确理解字词含义的基础 上,领会经典的思想内容。其二,熟读精思:阅读正文,记住注解,要做到熟读成诵,在此基础 上,进一步深刻理解经典的内在含义及思想的真谛。其三,虚心涵泳:读书应当虚心静虑,不可 先抱有成见,而应该虚怀若谷,以客观公允的态度平心取舍,同时要反复玩索、体会书中的旨 趣。其四,切己体察:读书不仅是要从书本上获得知识、寻求义理,还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反求 诸己。其五,着紧用力:读书学习不可松懈,一定要持续努力,发愤进取。其六,居敬持志:读书 要专静纯一,要抱有远大的志向。(每点各2.5分) 19.简述为什么科举制度必须废除? 科举与传统教育密不可分,实际上是传统教育的“指挥棒”。因此,当近代中国教育发生根 本变革时,它与旧的科举制度的矛盾必然激化(4分)。一方面,在深刻的民族危机和清王朝统 治危机下,专攻儒家经史之学、靠考八股文由科举出身的旧式士大夫官僚毫无应付能力(5 分):另一方面,新式学校虽然培养出一批有实学的人才,但旧的科举制度仍是八股文取士,新 学人才不能与科举接轨,就没有作官的“正途”出身,必然损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限制了新 式学校的发展,所以,旧的科举制度是教育改革的一个主要障碍。(6分)。 四、论述题(30分,二选一)】 20.论述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作用及影响。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在《对贤良策》中提出的三大建议,确立了“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并 采取措施以确保儒术“独尊”。设五经博士:汉武帝仅设执掌《五经》的儒学博士,将儒家以外的 博士均排除在外,大大地提高了儒术的地位,这一措施是“独尊儒术”的集中体现。建立博士弟 子制:博士弟子制制度的实行,标志着汉代太学的建立,自此,学习儒经者日益增多,逐渐成为 一种社会风尚(10分)。以儒术取士:武帝时逐步确立了以察举为主的取士制度。在取士的标 准上,则突出强调精通儒术和具有儒家伦理道德修养。视学制度:汉代帝王对其最高学府太学 非常重视,有时亲临太学视察或指令要员视察太学(10分)。“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促 40
难以直接得到教师教诲 (2 分)。 17. 民国元年教育方针 1912 年颁布(1分) ,内容为"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 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4 分)体现了蔡元培的教育观点(1分)。 三、简答(每题 15 分,共 30 分) 18. 简述朱子读书法的基本内容。 其一,循序渐进:读书要按照首尾篇章的顺序依次阅读,必须在正确理解宇词含义的基础 上,领会经典的思想内容。其二,熟读精思:阅读正文,记住注解,要做到熟读成诵,在此基础 上,进一步深刻理解经典的内在含义及思想的真谛。其三,虚心涵泳:读书应当虚心静虑,不可 先抱有成见,而应该虚怀若谷,以客观公允的态度平心取舍,同时要反复玩索、体会书中的旨 趣。其四,切己体察:读书不仅是要从书本上获得知识、寻求义理,还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反求 诸己。其五,着紧用力:读书学习不可松懈,一定要持续努力,发愤进取。其六,居敬持志:读书 要专静纯一,要抱有远大的志向。(每点各 2. 分) 19. 简述为什么科举制度必须废除? 科举与传统教育密不可分,实际上是传统教育的"指挥棒"。因此,当近代中国教育发生根 本变革时,它与旧的科举制度的矛盾必然激化 (4 分)。一方面,在深刻的民族危机和清王朝统 治危机下,专攻儒家经史之学、靠考八股文由科举出身的旧式士大夫官僚毫无应付能力 (5 分) ;另一方面,新式学校虽然培养出一批有实学的人才,但旧的科举制度仍是八股文取士,新 学人才不能与科举接轨,就没有作官的"正途"出身,必然损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限制了新 式学校的发展,所以,旧的科举制度是教育改革的一个主要障碍。 (6 分)。 四、论述题 (30 分,二选一) 20. 论述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作用及影响。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在《对贤良策》中提出的三大建议,确立了"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并 采取措施以确保儒术"独尊"。设五经博士:汉武帝仅设执掌《五经》的儒学博士,将儒家以外的 博士均排除在外,大大地提高了儒术的地位,这一措施是"独尊儒术"的集中体现。建立博士弟 子制:博士弟子制制度的实行,标志着汉代太学的建立,自此,学习儒经者日益增多,逐渐成为 一种社会风尚(1 分)。以儒术取士:武帝时逐步确立了以察举为主的取士制度。在取士的标 准上,则突出强调精通儒术和具有儒家伦理道德修养。视学制度:汉代帝王对其最高学府太学 非常重视,有时亲临太学视察或指令要员视察太学(1 )0 "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促 40
进了汉代教育的大发展,并且对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5分)。 (基本分共5分,凡是回答有离题现象,思路和条理不够清楚,以及阐述偏于简略,均酌情 扣分) 2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含义和实质是什么?对它在教育领域的作用加以分析。 张之洞系统地阐述了中体西用的思想。他所说的中学指传统的中国学术,以儒家经典为主 体,又以三纲为核心,西学主要是指西方近代科学技术。中学是本体,是基础,西学只能在不触犯 传统的封建君主专职制度和伦理纲常的前提下适当引进并发挥作用,这样,既维护了封建统治的 根本利益,又提供了适当变革、以解外忧内患的原则措施,因而能得到统治当局及社会的广泛认 同,成为近代新教育制度建立的政策基础(14分)。中体西用具体体现在教育方面,就是“中学治 身心,西学应世事”,即德育靠中学,智育用西学;在学习程序上是“讲西学必先通中学,即中学是 必修的基础课,然后再选修相应的西学。这一构思用心良苦,早期也确实促进了近代教育的产生 和发展,但同时又造成近代教育很大的先天不足,而且中学和西学具有完全不同的阶级属性和社 会属性,是不可能和谐共存的,因此也很难按制定者的意愿维护下去(11分)。 (基本分共5分,要求同上.) 41
进了汉代教育的大发展,并且对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5 分〉。 (基本分共 分,凡是回答有离题现象,思路和条理不够清楚,以及阐述偏于简略,均酌情 扣分) 21.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含义和实质是什么?对它在教育领域的作用加以分析。 张之洞系统地阐述了中体西用的思想。他所说的中学指传统的中国学术,以儒家经典为主 体,又以三纲为核心,西学主要是指西方近代科学技术。中学是本体,是基础,西学只能在不触犯 传统的封建君主专职制度和伦理纲常的前提下适当引进并发挥作用,这样,既维护了封建统治的 根本利益,又提供了适当变革、以解外忧内患的原则措施,因而能得到统治当局及社会的广泛认 同,成为近代新教育制度建立的政策基础(1 分)。中体西用具体体现在教育方面,就是"中学治 身心,西学应世事",即德育靠中学,智育用西学;在学习程序上是"讲西学必先通中学,即中学是 必修的基础课,然后再选修相应的西学。这一构思用心良苦,早期也确实促进了近代教育的产生 和发展,但同时又造成近代教育很大的先天不足,而且中学和西学具有完全不同的阶级属性和社 会属性,是不可能和谐共存的,因此也很难按制定者的意愿维护下去(1 分)。 (基本分共 分,要求同上。)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