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10.父母心 执行时间 月日 分课时 总课时 电教课时 15 知识与技能:1.正确读写12个生字 2.正确读写“女佣、嘀咕、抛弃、舱房、继承、允许、添麻烦、 教学目的 噪音、残酷、谋生”等词语。 与要求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懂得关心父母,学会感恩 重点难点「正确读写12个生字 教具准备投影仪(片)、生字卡 教学程序 个人随笔
课 题 10.父母心 执行时间 月 日 分课时 1 总课时 22 电教课时 15 教学目的 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1.正确读写 12 个生字。 2.正确读写“女佣、嘀咕、抛弃、舱房、继承、允许、添麻烦、 噪音、残酷、谋生”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懂得关心父母,学会感恩。 重点难点 正确读写 12 个生字。 教具准备 投影仪(片)、生字卡 教 学 程 序 个人随笔
、由歌曲导入 1.播放歌曲《酒干倘卖完》,配以画面。 2.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3.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围绕课题质疑。 4.师介绍:《父母心》是日本著名的现代小说家川端康成 写的一篇小小说。作者怀着淡淡的哀怨,描写了在一艘轮船上发生 的至亲至爱的故事,优越的条件,割不断父母对子女的情素,动人 肺腑的亲子之爱正是日本传统文化的精粹一一平凡的故事,催人泪 、初步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投影示自学要求:把课文读通、读顺;圈画出文中的 生字、生词;用自己的方式理解词义,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词语 说话;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围绕“父母的心”设置 了哪些画面?你能否用一两句话写出“那位父亲”和“那位母亲” 的心理?你认为文中哪个画面最感人? 3.学生独立思考,自读自悟
一、由歌曲导入 1.播放歌曲《酒干倘卖完》,配以画面。 2.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3.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围绕课题质疑。 4.师介绍:《父母心》是日本著名的现代小说家川端康成 写的一篇小小说。作者怀着淡淡的哀怨,描写了在一艘轮船上发生 的至亲至爱的故事,优越的条件,割不断父母对子女的情素,动人 肺腑的亲子之爱正是日本传统文化的精粹——平凡的故事,催人泪 下。 二、初步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投影出示自学要求:把课文读通、读顺;圈画出文中的 生字、生词;用自己的方式理解词义,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词语 说话;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围绕“父母的心”设置 了哪些画面?你能否用一两句话写出“那位父亲”和“那位母亲” 的心理?你认为文中哪个画面最感人? 3.学生独立思考,自读自悟
、全班交流汇报 指名读课文,要注意文中人物的语气 2.出示生字、生词卡,学生认读。 学生交流记忆字形的方法;交流对词语的理解;引导学 生用自己喜欢的词语说话。 3.汇报交流思考的问题: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读课文第1-6自然段。指名读,评价读得怎么样? 讨论:穷人夫妻的生活状况怎样?富人家呢? 学生自由读课文,勾画出有关语句 学生先自读自悟,再全班交流。 小结。 父母 女佣嘀咕抛弃舱房继承、 板书设计 允许添麻烦噪音残酷谋生 教学反思
三、全班交流汇报 1.指名读课文,要注意文中人物的语气。 2.出示生字、生词卡,学生认读。 学生交流记忆字形的方法;交流对词语的理解;引导学 生用自己喜欢的词语说话。 3.汇报交流思考的问题: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读课文第 1-6 自然段。指名读,评价读得怎么样? 讨论:穷人夫妻的生活状况怎样?富人家呢? 学生自由读课文,勾画出有关语句。 学生先自读自悟,再全班交流。 小结。 板 书 设 计 10.父母心 女佣 嘀咕 抛弃 舱房 继承、 允许 添麻烦 噪音 残酷 谋生 教 学 反 思
分课时电子教案 课题 10.父母心 执行时间 月日 分课时 总课时 电教课时 16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的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了解课文内容,明确文中所指的父母心的 与要求 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懂得关心父母,学会感恩 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文中穷人父母当时复杂的心情。 领会穷人父母舍不得送走孩子的原因,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 教具准备投影仪 教学程序 个人随笔 、激趣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穷人家生活十分贫苦。假如你是穷人 家的孩子,你愿意离开父母吗?看看故事中孩子们的父母是怎样做 的吧! 、品读父母的矛盾与痛苦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7-17自然段。 2.合作探究下列问题 投影出示: (1)夫妻俩答应了富人的要求吗?他们是怎样做的? (2)在换来换去的过程中,夫妻俩是怎样想的呢? 学生独立思考,在文中找答案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后,全班交流。 投影出示: 不管家里多穷,我们也该留着大儿子继承家业。 把他送给您,总觉得像是抛弃了奶奶似的 把不懂事的孩子送给别人,我们做父母的心太残酷了。 学生反复读这几句话,交流自己的理解
分 课 时 电 子 教 案 课 题 10.父母心 执行时间 月 日 分课时 2 总课时 23 电教课时 16 教学目的 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了解课文内容,明确文中所指的父母心的 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懂得关心父母,学会感恩。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文中穷人父母当时复杂的心情。 领会穷人父母舍不得送走孩子的原因,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 教具准备 投影仪 教 学 程 序 个人随笔 一、激趣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穷人家生活十分贫苦。假如你是穷人 家的孩子,你愿意离开父母吗?看看故事中孩子们的父母是怎样做 的吧! 二、品读父母的矛盾与痛苦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 7-17 自然段。 2.合作探究下列问题。 投影出示: (1)夫妻俩答应了富人的要求吗?他们是怎样做的? (2)在换来换去的过程中,夫妻俩是怎样想的呢? 学生独立思考,在文中找答案。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后,全班交流。 投影出示: 不管家里多穷,我们也该留着大儿子继承家业。 把他送给您,总觉得像是抛弃了奶奶似的。 把不懂事的孩子送给别人,我们做父母的心太残酷了。 学生反复读这几句话,交流自己的理解
3.教师小结 4.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心情。 5.播放课文插图,再次感悟父母的爱。 、品悟父母的爱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讨论:穷夫妻俩本可以送一个孩子给富人家的,这样既可 以减轻一下自己的负担,也可以让孩子过上好日子,可他们为什么 不愿意呢? 3.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自由交谈 4.课后收集一些歌颂父母心的诗文或歌曲 10.父母心 要求送孩子时犹豫不决,要求商量 板送走长子时 条件优越,减轻负担可难舍长子,想法换回 书次子换回长子时难舍次子,设法换回 设女儿换回长子时难舍女儿,要回女儿时,决意不送 计 教学反思
3.教师小结 4.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心情。 5.播放课文插图,再次感悟父母的爱。 三、品悟父母的爱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讨论:穷夫妻俩本可以送一个孩子给富人家的,这样既可 以减轻一下自己的负担,也可以让孩子过上好日子,可他们为什么 不愿意呢? 3.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自由交谈。 4.课后收集一些歌颂父母心的诗文或歌曲 板 书 设 计 10.父母心 要求送孩子时 犹豫不决,要求商量 送走长子时 条件优越,减轻负担 可难舍长子,想法换回 次子换回长子时 难舍次子,设法换回 女儿换回长子时 难舍女儿,要回女儿时,决意不送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