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15.太平洋的来客 执行时间 月日 分课时 总课时 34 电教课时 24 知识与技能:1.正确读写12个生字 2.正确读写“大潮、堤坝、白虹、滚玉、咆哮、汹涌、喇叭、山岳 教学目的 等词语 与要求过程与方法:图文对照,引导学生感受大潮的壮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善于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正确读写生字词,引导学生运用新词。 教具准备投影仪(片)、生字卡 教学程序 个人随笔 情境导入 1.投影钱塘江大潮壮观的画面同学们,这大潮美吗?你想 知道这大潮是怎样形成的吗?让我们随作者的描绘一起走进文中 吧!板书课题 为什么把钱塘江大潮称为“太平洋的来客”呢?相信读了 课文,你一定很快会明白的 二、图文感悟 1.出示图,学生观察,交流从图上观察到的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说说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4.你从文中感悟到了什么? 、初步学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带着下面问题研讨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2)你觉得文中哪些句子美?用笔勾画出来。 (3)人们为什么把钱塘江大潮称为“太平洋的来客”?
课 题 15.太平洋的来客 执行时间 月 日 分课时 1 总课时 34 电教课时 24 教学目的 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1. 正确读写 12 个生字。 2.正确读写“大潮、堤坝、白虹、滚玉、咆哮、汹涌、喇叭、山岳” 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图文对照,引导学生感受大潮的壮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善于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正确读写生字词,引导学生运用新词。 教具准备 投影仪(片)、生字卡 教 学 程 序 个人随笔 一、情境导入 1.投影钱塘江大潮壮观的画面。同学们,这大潮美吗?你想 知道这大潮是怎样形成的吗?让我们随作者的描绘一起走进文中 吧!板书课题 2.为什么把钱塘江大潮称为“太平洋的来客”呢?相信读了 课文,你一定很快会明白的。 二、图文感悟 1.出示图,学生观察,交流从图上观察到的。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说说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4.你从文中感悟到了什么? 三、初步学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带着下面问题研讨。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2)你觉得文中哪些句子美?用笔勾画出来。 (3)人们为什么把钱塘江大潮称为“太平洋的来客”?
2.小组交流看法。 3.师生共议,小结归纳。 四、认读生字、生词 出示生字词卡,学生认读 2.做生字组词接龙游戏,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3.通过査工具书、找近义词或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 4.通过用词语说话或词语搭配,引导学生运用新词。 15.太平洋的来客 板/大潮 白虹喷射咆哮汹涌 喇叭 书设计 教学反思
2.小组交流看法。 3.师生共议,小结归纳。 四、认读生字、生词 1.出示生字词卡,学生认读。 2.做生字组词接龙游戏,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3.通过查工具书、找近义词或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 4.通过用词语说话或词语搭配,引导学生运用新词。 板 书 设 计 15.太平洋的来客 大潮 白虹 喷射 咆哮 汹涌 喇叭 教 学 反 思
分课时电子教案 课题 15.太平洋的来客 执行时间 月日 分课时 总课时 电教课时 25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潮的壮观,了解大潮的成因 过程与方法:图文对照,引导学生感受大潮的壮观,并结合有关资料,了解大潮 教学目的 形成的原因 与要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文中感受作者善于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 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潮的壮观 了解大潮的成因。 教具准备课件、投影仪。 教学程序 个人随笔 概括大意一整体感知大潮的壮观 上节课,我们初步领略了大潮的壮观,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概括地说一说大潮的哪些方面壮观、雄伟? 品味大潮的壮观 现在我们就随课文进一步感受大潮的壮观吧 请同学们自由读第1~7自然段,说说你觉得哪些句子写得 美。 2.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件 (1)这时,东南角江口和海连接的地方,闪出……堤坝般溯江 推来。 (2)潮头像一道白虹……以排山倒海之势压了过来。 (3)随着潮水的推近……到近处就像天坍地陷一般。 3.学生再读一读这些句子,试着背一背 探究大潮成因 这么美的大潮,你一定想知道它的成因吧!那么,让我们当 个小小地质家,去探索其中的奥秘吧!
分 课 时 电 子 教 案 课 题 15.太平洋的来客 执行时间 月 日 分课时 2 总课时 35 电教课时 25 教学目的 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潮的壮观,了解大潮的成因。 过程与方法:图文对照,引导学生感受大潮的壮观,并结合有关资料,了解大潮 形成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文中感受作者善于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 情。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潮的壮观。 了解大潮的成因。 教具准备 课件、投影仪。 教 学 程 序 个人随笔 一、概括大意---整体感知大潮的壮观 上节课,我们初步领略了大潮的壮观,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概括地说一说大潮的哪些方面壮观、雄伟? 二、品味大潮的壮观 现在我们就随课文进一步感受大潮的壮观吧! 1.请同学们自由读第 1~7 自然段,说说你觉得哪些句子写得 美。 2.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件。 (1)这时,东南角江口和海连接的地方,闪出……堤坝般溯江 推来。 (2)潮头像一道白虹……以排山倒海之势压了过来。 (3)随着潮水的推近……到近处就像天坍地陷一般。 3.学生再读一读这些句子,试着背一背。 三、探究大潮成因 这么美的大潮,你一定想知道它的成因吧!那么,让我们当 个小小地质家,去探索其中的奥秘吧!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8~11自然段,勾画出相关语句,了解 大潮的成因 2:课供忠示钱塘江入旦处图片,再给学生展示太平洋海水涌 到钱塘江江口形成大潮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人们把大潮称为“太 平洋的来客”的原因 四、课外延伸 同学们课后进一步收集一些有关钱塘江大潮的图片、资料, 办一期“请你观潮”的黑板报 15.太平洋的来客 大潮奇观 太阳、月亮的吸引力 板书设计 观看大潮 介绍成区 人群反应 钱塘江地形特殊 教学反思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 8~11 自然段,勾画出相关语句,了解 大潮的成因 2.课件出示钱塘江入口处图片,再给学生展示太平洋海水涌 到钱塘江江口形成大潮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人们把大潮称为“太 平洋的来客”的原因。 四、课外延伸 同学们课后进一步收集一些有关钱塘江大潮的图片、资料, 办一期“请你观潮”的黑板报。 板 书 设 计 15.太平洋的来客 大潮奇观 太阳、月亮的吸引力 观看大潮 介绍成因 人群反应 钱塘江地形特殊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