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平行线的性质 (第2课时)
5.3.1 平行线的性质 (第2课时)
课件说明 学习目标: (1)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应用 (2)经历例题的分析过程,从中体会转化的 思想和分析问题的方法,进一步培养推理能 力,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重点: 综合应用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解决问题
学习目标: (1)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应用. (2)经历例题的分析过程,从中体会转化的 思想和分析问题的方法,进一步培养推理能 力,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重点: 综合应用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解决问题. 课件说明
1.梳理旧知,引入新课 问题1(1)平行线的性质是什么? 这三个性质中条件和结论分别是什么? 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梳理旧知,引入新课 问题1 (1)平行线的性质是什么? 性质1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这三个性质中条件和结论分别是什么?
梳理旧知,归纳方法 (2)结合图形回答问题: ①如果AB∥CD,∠1与∠2相等吗?为什么? 答:相等.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 E B
(2)结合图形回答问题: 答:相等.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梳理旧知,归纳方法 ①如果AB∥CD ,∠1与∠2相等吗?为什么? 3 2 1 F E D C A B
梳理旧知,归纳方法 (2)结合图形回答问题: ②如果DE∥FB能得到∠1与∠3的关系吗?为什么? 答:∠1=∠3.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E B
(2)结合图形回答问题: 答:∠1=∠3.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梳理旧知,归纳方法 ②如果DE∥FB,能得到∠1与∠3的关系吗?为什么? 3 2 1 F E D C A B
梳理旧知,归纳方法 (2)结合图形回答问题: ③根据哪两条直线平行可以得到∠A+∠ABC=180°? 为什么? 答:AD∥CB.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C A E B
(2)结合图形回答问题: 答: AD∥CB .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梳理旧知,归纳方法 ③根据哪两条直线平行可以得到∠A+∠ ABC=180º? 为什么? 3 2 1 F E D C A B
梳理旧知,归纳方法 可题2如图,是一块梯形铁片的残余部分,量得 ∠A=100°,∠B=115,梯形的另外两个角分别是 多少度? D C A B
1.梳理旧知,归纳方法 问题2 如图,是一块梯形铁片的残余部分,量得 ∠A=100º ,∠B=115º,梯形的另外两个角分别是 多少度?
1.梳理旧知,归纳方法 解:因为梯形上、下两底AB∥CD, 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可得∠A+∠D=180°,∠B+∠C=180° 于是∠D=180°—∠A D C 180°-1009=80°, ∠C=180°-∠B A B 180-115°=65° 所以,梯形的另外两个角分别是80°,65°
解:因为梯形上、下两底 AB∥CD , 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可得∠A+∠D =180º,∠B+∠C =180º. 于是∠D =180º-∠A =180º-100ºo =80º , ∠C =180º-∠B =180º-115º =65º . 所以,梯形的另外两个角分别是80º,65º . 1.梳理旧知,归纳方法
梳理旧知,归纳方法 问题3对比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你能说出 它们的区别吗? 条件 结论 同位角相等 判 内错角相等 定同旁内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 性两直线平行 质 内错角相等 同旁内角互补
1.梳理旧知,归纳方法 问题3 对比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你能说出 它们的区别吗? 条件 结论 判 定 同位角相等 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 性 质 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 内错角相等 同旁内角互补
2.综合运用,巩固提高 可题4已知,如图,∠1=∠2,CE∥BF, 试说明:AB∥CD 理由如下: CE∥BF, B ∴∠1=∠B ∠1=∠2 ∠2=∠B D ∠2和∠B是内错角, 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理由如下: ∵ CE∥BF, ∴∠1=∠B. ∵∠1=∠2 , ∴∠2=∠B. ∵∠2和∠B是内错角, ∴ 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综合运用,巩固提高 问题4 已知,如图,∠1=∠2,CE∥BF, 试说明: AB∥CD. F E C D A B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