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广东财经大学:文化旅游与地理学院《中国文化简史》课程教学大纲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7,文件大小:67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中国文化简史》课程思政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160403 课程名称:中国文化简史 英文名称:A Brief history of Chinese culture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48 学分:3 适用对象: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中国历史 二、课程简介 中国文化简史是高等院校对学生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环节,是文化产业 管理专业的专业课。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系统地叙述了中国文化发 生、发展的过程、重大文化现象及内在联系性。该课程主要介绍中国文化形成的 条件与背景:中国文化发展 :文化交融:中国文化形态 (语言 有文学艺,史学,伦理,宗教、哲学等):中国文化的类型与特点、议基 科枝、 精神、价值系统: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等。 A brief history of Chinese culture is the basic part of 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 for students and a the guidance of Marxism.this course comprehensively and systematically narrates the process of Chinese culture occurrence development,major cultural phenomena and interal connection.The course mainly introduces the conditions and background of the formation of Chinese culture: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e:the integration of Chinese culture:the Chinese cultural patterns (language,science. phy and so):the nd featur traditional culture.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中国文化简史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通过课程学习,让学生理

1 《中国文化简史》课程思政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160403 课程名称:中国文化简史 英文名称: A Brief history of Chinese culture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 时:48 学 分:3 适用对象: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中国历史 二、课程简介 中国文化简史是高等院校对学生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环节,是文化产业 管理专业的专业课。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系统地叙述了中国文化发 生、发展的过程、重大文化现象及内在联系性。该课程主要介绍中国文化形成的 条件与背景;中国文化发展史;文化交融;中国文化形态(语言文字、科技、教 育、文学、艺术、史学、伦理、宗教、哲学等);中国文化的类型与特点、基本 精神、价值系统;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等。 A brief history of Chinese culture is the basic part of 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 for students and a professional course of cultural industry management major. Under the guidance of Marxism, this course comprehensively and systematically narrates the process of Chinese culture occurrence, development, major cultural phenomena and internal connection. The course mainly introduces the conditions and background of the form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e; the integr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the Chinese cultural patterns (language, science, education, literature, art, history, ethics, religion and philosophy and so on); the types and features of Chinese culture, Basic spirit, value system;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中国文化简史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通过课程学习,让学生理

解“文化”的内涵,了解中国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 程,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机制和发展规律:掌握中国主要文化形态方面的知 识。能够做到将历史的梳理与逻辑的分析相结合,提高对中国文化的理论思维能 力,并结合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要求,学会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 新性发展。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敬意,提高学生的 文化判断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热情。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激励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而奋斗1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传统文化发展历程的回顾,了解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发展脉络,掌握一些重 的文化现象,对传统文化形成系统认识。 教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政策及文化成就。 教学难点 春秋战国的文化背景及诸子百家的学派特征:隋唐文化气派及艺术成就:两宋士 大夫文化特征及成就:明清文化特征及成就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上古:中国文化的发生 第二节殷商时期:从神本走向人本(略讲) 第三节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第四节秦汉:一统帝国与文化一统(略讲) 第五节魏晋南北朝: 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略讲) 第 隋店:隆盛时 七节两宋:内省、精致趋向与市井文化勃兴 第八节辽、夏、金、元: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汇(略讲) 第九节明清:沉暮与开新 (二)思老与实践 1、诸子“百家争鸣“是在怎样的文化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2、唐文化的降盛主要表现在明哪些方面? 3、谈谈宋代文化的雅与俗。宋代在教育与科技方面有何成就? 通过明 清文化分花 文化创新的重要意义。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授课、精讲、略讲与自学相结合。 第二章中因语言文字和典籍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深入理解本民族语言的结构特点及其蕴含的人文精神: 了解中国文字、中国古代书籍的形态及其演变过程,以及中国各代文化典籍的

2 解“文化”的内涵,了解中国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 程,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机制和发展规律;掌握中国主要文化形态方面的知 识。能够做到将历史的梳理与逻辑的分析相结合,提高对中国文化的理论思维能 力,并结合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要求,学会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 新性发展。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敬意,提高学生的 文化判断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热情。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激励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而奋斗!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传统文化发展历程的回顾,了解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发展脉络,掌握一些重 要的文化现象,对传统文化形成系统认识。 教学重点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政策及文化成就。 教学难点 春秋战国的文化背景及诸子百家的学派特征;隋唐文化气派及艺术成就;两宋士 大夫文化特征及成就;明清文化特征及成就。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上古:中国文化的发生 第二节 殷商时期:从神本走向人本(略讲) 第三节 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第四节 秦汉:一统帝国与文化一统(略讲) 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略讲) 第六节 隋唐:隆盛时代 第七节 两宋:内省、精致趋向与市井文化勃兴 第八节 辽、夏、金、元: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汇(略讲) 第九节 明清:沉暮与开新 (三)思考与实践 1、诸子"百家争鸣"是在怎样的文化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2、唐文化的隆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谈谈宋代文化的雅与俗。宋代在教育与科技方面有何成就? 4、通过明清文化分析文化创新的重要意义。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授课、精讲、略讲与自学相结合。 第二章 中国语言文字和典籍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深入理解本民族语言的结构特点及其蕴含的人文精神; 了解中国文字、中国古代书籍的形态及其演变过程,以及中国各代文化典籍的

内容,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本民族语言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占 中国文字的形态及其演变:中国古代文化典籍 教学难 汉语的神韵:汉语言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汉语的结构及其人文精神(精进) 第二节中国古代书籍形态的演变(略讲) 第三节中国古代文化典籍概览(略讲) (三)思考与实践 1、汉语汉字有哪些主要特征? 2、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分哪几类? 实贱:参观广东省博物馆,熟悉古代典籍的基本知识,感受古代典籍的浩瀚与 辉煌。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程讲授,精讲、略讲和自学相结合 第三章中国古代文学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的关系,理解文学作品的 文化内涵、人文魅力,以便进一步增强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另一方面也 应该认识到“古代文学“中阻碍科技进步、“人的解放的不利因素,对传统文化 应持科学的扬弃态度。 教学重点 文学的文化地位:文学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 数学谁占 文学的文化地位:文学的辉煌成就: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国古代文学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地位(略讲) 第二节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 第三节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 (三)思考与实践 1、”诗教”说 2、%文以载道“的内涵及其影响 实践:观看古代戏曲表演,体会其古典神韵和艺术魅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精讲与略讲、自学相结合 第四章中国古代艺术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各门艺术的发展历程及其精华所在,进而从文化 角度把握古代艺术的整体风貌,达到熟悉并热爱古典艺术之目的。了解中国古 代辉煌灿烂、 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3

3 内容,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本民族语言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 中国文字的形态及其演变;中国古代文化典籍 教学难点 汉语的神韵;汉语言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汉语的结构及其人文精神 (精讲) 第二节 中国古代书籍形态的演变 (略讲) 第三节 中国古代文化典籍概览 (略讲) (三)思考与实践 1、汉语汉字有哪些主要特征? 2、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分哪几类? 实践:参观广东省博物馆,熟悉古代典籍的基本知识,感受古代典籍的浩瀚与 辉煌。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程讲授,精讲、略讲和自学相结合 第三章 中国古代文学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的关系,理解文学作品的 文化内涵、人文魅力,以便进一步增强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另一方面也 应该认识到"古代文学"中阻碍科技进步、"人"的解放的不利因素,对传统文化 应持科学的扬弃态度。 教学重点 文学的文化地位;文学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 教学难点 文学的文化地位;文学的辉煌成就;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国古代文学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地位 (略讲) 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 第三节 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 (三)思考与实践 1、"诗教"说 2、"文以载道"的内涵及其影响 实践:观看古代戏曲表演,体会其古典神韵和艺术魅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精讲与略讲、自学相结合 第四章 中国古代艺术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各门艺术的发展历程及其精华所在,进而从文化 角度把握古代艺术的整体风貌,达到熟悉并热爱古典艺术之目的。了解中国古 代辉煌灿烂、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建筑、书法、绘画、戏曲的历史沿革、基本类型和美学原则:中国古代艺术的阳 刚之美与阴柔之美 教学难点 原始彩陶与青铜纹饰的艺术法则:中国雕塑和绘画的特色。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辉煌的远古艺术(略讲) 第二节中国古代艺术各个 门类的风采与成就 第三节中国古代艺术的整体风貌 (三)思考与实践 1、古代建筑艺术分为哪四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2、古代雕塑具有哪些绘画的特点? 3、论述中国艺术的内在精神。 实贱:参观陈家祠、南越王墓、光孝寺,以及岭南四大名园,实地参观,亲身 验古代文化的无穷魅力和古代艺术的伟大成就。 四 方法与手段 结合多媒体课件,精讲、略讲、讨论与自学相结合 第五章中国古代史学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中国古代史学成果(典籍及各种作品)及其特点的介绍,使同学们了解中 国传统史学的优秀成果,体会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培养学生初步的浏览史籍 的习惯和能力。了解中国史学“秉笔直书”的特点,培养正直的人格和书写信史 的勇气。 中道古代史精物种类特点各种体碳的史学帝形成一个从古代到清朝的系列。 教学难点: 中国古代史籍的种类极其特点。史籍浩如烟海,本课的核心在于抓住要害,简洁 地勾勒出不同体裁史学著作的特点。 第一节中国古代史学是中国文化的宝藏 第二节、中国古代史学的巨大成就 第三节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 (三)思考与实践 1、谈谈你对中国史学经世致用特点的看法。 2、列举古代贯通古今的不同体裁的史学典箱 (四 学方法与 讲授与播放课件相结合 第六章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传统伦理道德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借鉴和继承中国古代优

4 教学重点 建筑、书法、绘画、戏曲的历史沿革、基本类型和美学原则;中国古代艺术的阳 刚之美与阴柔之美。 教学难点 原始彩陶与青铜纹饰的艺术法则;中国雕塑和绘画的特色。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辉煌的远古艺术(略讲) 第二节 中国古代艺术各个门类的风采与成就 第三节 中国古代艺术的整体风貌 (三)思考与实践 1、古代建筑艺术分为哪四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2、古代雕塑具有哪些绘画的特点? 3、论述中国艺术的内在精神。 实践:参观陈家祠、南越王墓、光孝寺,以及岭南四大名园,实地参观,亲身 体验古代文化的无穷魅力和古代艺术的伟大成就。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结合多媒体课件,精讲、略讲、讨论与自学相结合 第五章 中国古代史学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中国古代史学成果(典籍及各种作品)及其特点的介绍,使同学们了解中 国传统史学的优秀成果,体会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培养学生初步的浏览史籍 的习惯和能力。了解中国史学“秉笔直书”的特点,培养正直的人格和书写信史 的勇气。 教学重点: 中国古代史籍的种类、特点,各种体裁的史学都形成一个从古代到清朝的系列。 中国史学的核心精神。 教学难点: 中国古代史籍的种类极其特点。史籍浩如烟海,本课的核心在于抓住要害,简洁 地勾勒出不同体裁史学著作的特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国古代史学是中国文化的宝藏 第二节、中国古代史学的巨大成就 第三节 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 (三)思考与实践 1、谈谈你对中国史学经世致用特点的看法。 2、列举古代贯通古今的不同体裁的史学典籍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与播放课件相结合 第六章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传统伦理道德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借鉴和继承中国古代优

秀的传统美德。加强德性修养,充实自我心性。 教学重占 中国十大传统美德 教学难点 当今的道德建设中如何批判的借鉴传统伦理道德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传统伦理道德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第二节中国伦理思想的基本原理及其历史发展(略讲) 第三节传 统伦理道德的现代价值开掘 第四节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思老考与实践 1、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什么? 2、 在我们今天的道德 设中,如何批判性的借鉴传统伦理道德?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程讲授 第七章中国古代哲学 (一)目的与要求 学习中国古代各派哲学及其思维成果,了解儒、道、释诸家的发展历程、主要观 点、基本趋向及其精华所在,进而从整体上把握古代哲人的思想智慧,注意吸取 时至今日仍然有用的哲学思想和思维方法。继承古代思想中关心民生、关注现实 的优良传统,继承先贤“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文化使命,熏陶高 洁的人格和高尚的人生境界。 教学重点 中国古代哲学的思想传统:儒、道、释诸家的主要观点。 教学难点 儒、道。释诸家的宇宙观念、人生境界及争辩:中国古代哲学的思维方法和行为 方式。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国哲学的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 第二节中国哲学的宇宙观念和人生境界 第三节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二)思老与立我 1、何谓宋明理学(道学)?其哲学思想上有何特点? 2、中国古代哲学的人生境界是怎样的?儒、道、释三家各有何特征?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程讲授 第八章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与价值系统 (一)目的与要求 总结归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与价值系统,从宏观上把握中国文化的特征、实质, 注意吸收传统文化精神与价值观的精华。把中华文化中的优秀文化精神传承下去 并积极弘扬发展,坚守优秀的传统价值观,并内化到当代的核心价值观建设中。 教学重点

5 秀的传统美德。加强德性修养,充实自我心性。 教学重点: 中国十大传统美德 教学难点: 当今的道德建设中如何批判的借鉴传统伦理道德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传统伦理道德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第二节 中国伦理思想的基本原理及其历史发展(略讲) 第三节 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价值开掘 第四节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思考与实践 1、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什么? 2、在我们今天的道德建设中,如何批判性的借鉴传统伦理道德?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程讲授 第七章 中国古代哲学 (一)目的与要求 学习中国古代各派哲学及其思维成果,了解儒、道、释诸家的发展历程、主要观 点、基本趋向及其精华所在,进而从整体上把握古代哲人的思想智慧,注意吸取 时至今日仍然有用的哲学思想和思维方法。继承古代思想中关心民生、关注现实 的优良传统,继承先贤“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文化使命,熏陶高 洁的人格和高尚的人生境界。 教学重点 中国古代哲学的思想传统;儒、道、释诸家的主要观点。 教学难点 儒、道。释诸家的宇宙观念、人生境界及争辩;中国古代哲学的思维方法和行为 方式。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国哲学的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 第二节 中国哲学的宇宙观念和人生境界 第三节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三)思考与实践 1、何谓宋明理学(道学)?其哲学思想上有何特点? 2、中国古代哲学的人生境界是怎样的?儒、道、释三家各有何特征?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程讲授 第八章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与价值系统 (一)目的与要求 总结归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与价值系统,从宏观上把握中国文化的特征、实质, 注意吸收传统文化精神与价值观的精华。把中华文化中的优秀文化精神传承下去 并积极弘扬发展,坚守优秀的传统价值观,并内化到当代的核心价值观建设中。 教学重点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与价值系统 、中和、理欲之辨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第二节 中国文化的价值系统 (三)思老与实践 ·传统义利之辨有何现代意义? 刚健有为精神的当代意义。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程讲授 五、名教学环带学时分 数字坏节 讲 习 讨 其他 小 教学时数 论 实验 课 课 课 环节 计 课程内容 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 P 12 的发展历程 第一章中围语言文 3 知曲籍 第三章中国古代文学 2 3 第四章中国古代艺不 6 2 12 第五章中国古代史学 3 第六章中国传统伦理 3 第七章中国古代哲学 6 6 第八章中国文化的基 4 6 本精神与价值系统 合计 44 48 六、课程考核 (一)考核方式:集中笔试 (二)成绩构成 平时成绩占比:30%期末考试占比:70% (三)成绩考核标准

6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与价值系统 教学难点 天人合一、中和、理欲之辨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第二节 中国文化的价值系统 (三)思考与实践 1.传统义利之辨有何现代意义? 2. 刚健有为精神的当代意义。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程讲授 五、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 教学时数 课程内容 讲 课 习 题 课 讨 论 课 实验 其他 教学 环节 小 计 第一章 中国传统文化 的发展历程 8 12 第二章 中国语言文字 和典籍 2 3 第三章 中国古代文学 2 3 第四章 中国古代艺术 6 2 12 第五章 中国古代史学 3 第六章 中国传统伦理 道德 2 3 第七章 中国古代哲学 6 6 第八章 中国文化的基 本精神与价值系统 4 6 合计 44 4 48 六、课程考核 (一)考核方式:集中笔试 (二)成绩构成 平时成绩占比:30% 期末考试占比:70% (三)成绩考核标准

1、情感和态度方面,课堂学习认真、主动参加相关课外活动。 2、知识和价值观方面,熟悉和理解中国文化,对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 充满温情和敬意,能够正确判断传统文化的良莠,具有良好的文化自信心态和 饱满的爱国主义热情。 七、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 一、推荐教材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二、教学参考资源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 2.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商务印书馆,1994 3.柳诒微.中国文化史.东方出版中心,1988. 4.阴法鲁主编.中国古代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5洱天输中华文化中十海人民出版社,1990 6 李宗桂.中国文化导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 邵汉明主编.中国文化研究二十年.人民出版社,203。 八、其他说明 大纲修订人:于霞 修订日期:2021年9月 大纲审定人: 审定日期

7 1、情感和态度方面,课堂学习认真、主动参加相关课外活动。 2、知识和价值观方面,熟悉和理解中国文化,对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 充满温情和敬意,能够正确判断传统文化的良莠,具有良好的文化自信心态和 饱满的爱国主义热情。 七、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 一、推荐教材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二、教学参考资源 1.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 2.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商务印书馆,1994. 3. 柳诒徴.中国文化史.东方出版中心,1988. 4. 阴法鲁主编.中国古代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5. 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6. 李宗桂.中国文化导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 7. 邵汉明主编.中国文化研究二十年.人民出版社,2003. 八、其他说明 大纲修订人:于霞 修订日期:2021 年 9 月 大纲审定人: 审定日期: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