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复旦大学:《高等数学》课程电子课件讲义_第四章 矩阵和线性方程组 逆矩阵4.3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19,文件大小:378.92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3逆矩阵 +a12x2+…+a1mxm=b 线性方程组{4x+ax+ Cim 十anX,+… nn 写成矩阵的形式AX=B a.)解向量x1 11 12 其中: X B 系数矩阵 mxI nm/nxm 解线性方程组的问题转化成求列矩阵X的问题,而求 X的方法就是矩阵的除法,为此引入逆矩阵的概念, 2011/9/3

2011/9/3 1 §3 逆矩阵 线性方程组 11 1 12 2 1 1 21 1 22 2 2 2 1 1 2 2 m m m m n n nm m n a x a x a x b a x a x a x b a x a x a x b                    写成矩阵的形式 AX B 其中: 11 12 1 21 22 2 1 2 m m n n nm n m a a a a a a A a a a               系数矩阵 1 2 m m 1 x x X x               解向量 1 2 n n 1 b b B b               解线性方程组的问题转化成求列矩阵X的问题,而求 X 的方法就是矩阵的除法,为此引入逆矩阵的概念

逆矩阵的概念 1、定义对于n阶方阵A,若存在一个m阶方阵B, 满足AB=BA=I 则称B为A的逆矩阵(A也称为B的逆矩阵), 记为A这是称是可逆阵(简称可逆) 2、定义若n阶方阵,满足4≠0,则称4为非奇异矩 阵,(简称非奇阵),否则称A为奇异矩阵。 3、定理n阶方阵A可逆的分>A是非奇异阵 证:"→”:A可逆,:AA= 又由行列式性质:44=414=1=1 4≠0即A是非奇异阵 2011/9/3 同时也得到了Hf1-1

2011/9/3 2 一、逆矩阵的概念 1、定义 对于n 阶方阵A,若存在一个n阶方阵B, 则称 B为 A 的逆矩阵(A 也称为B 的逆矩阵), 记为 A-1这是称A是可逆阵(简称可逆)。 2、定义 若n 阶方阵,满足|A|≠0,则称A为非奇异矩 3、定理 n 阶方阵A可逆的  A 是非奇异阵 证: " "  ∵A可逆, 1 A A I    又由行列式性质: 1 1 A A A A       I 1   A 0 即A是非奇异阵 同时也得到了 1 1 A A   满足 AB BA I   阵,(简称非奇阵), 否则称A为奇异矩阵

"记4的伴随矩阵为: 21 12 2 其中A为a:的代数余子式, In 2 则有 11 n 0 AA 2 0 nI nn A1 nn A是非奇异阵,即|4≠0→A 由逆矩阵定义得: 即A可逆 2011/9/3 3

2011/9/3 3 " "  记A的伴随矩阵为: 11 21 1 * 12 22 2 1 2 n n n n nn A A A A A A A A A A              其中Aij为aij的代数余子式, 则有 * AA  11 12 1 11 21 1 21 22 2 12 22 2 1 2 1 2 n n n n n n nn n n nn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0 0 0 0 0 A A A              即 * AA A I   ∵A是非奇异阵,即 A  0 * A A I A   ∴ 由逆矩阵定义得: * 1 A A A   即A可逆

例1、设A cos sin e 求A sin 6 cos 6 cos sin e 解:∵:|A cosx+sinx=1 sin 0 cos 0 即4≠0∴彐A1 A 1(4 A2cos0 -sin 0 12 sin cos 6 用 求逆矩阵的方法较适用于低阶的 可逆矩阵,但是求n阶矩阵的逆矩阵要求算出 n2个n-1阶行列式和一个n阶行列式。 2011/9/3

2011/9/3 4 cos sin sin cos A             例1、设 求 1 A  解: cos sin sin cos A       2 2    cos sin 1 x x 即 A  0 1 A    * 1 A A A    11 21 12 22 1 A A A A A        cos sin sin cos             用 求逆矩阵的方法较适用于低阶的 * 1 A A A   可逆矩阵,但是求n 阶矩阵的逆矩阵要求算出 n 2 个 n-1 阶行列式和一个 n 阶行列式

4、逆矩阵的性质:(设A、B均是同阶可逆矩阵阵) 1)(4-)1=A 2)可逆矩阵的逆矩阵是唯一的。 3)若AB=Ⅰ或BA=之一成立,则B=A1 4)(4)1=(A) 5)(AB)=B4 6)若A可逆,数k≠0,则k4也可可逆,且 (k4)=kA1 2011/9/3

2011/9/3 5 (设A、B 均是同阶可逆矩阵阵) 1 1 1) ( ) A A    4、逆矩阵的性质: 2) 可逆矩阵的逆矩阵是唯一的。 若 AB = I 或 BA = I 之一成立,则 B = A-1 3) 1 1 4) ( ) ( ) T T A A    1 1 1 5) ( ) AB B A     6) 若 A 可逆,数 k≠ 0,则 kA 也可可逆,且 1 1 1 ( ) kA k A     1 1 7) A A   

二、用初等变换求逆矩阵 若有一列n阶方阵B1,B2,…,Bmn从一个方向依 依次乘A(假如左乘),即BnB2B14,使得A变成 了单位矩阵,即Bn…B,BA=I( Bn…B2B4=|Bn-B1|B14=1=1→|BnB1|B1|≠0 因此B1,B2,…,Bm都是可逆的;且 B…B,B,AA=IA即A=B1…B,B1Ⅰ( 所以Bn…B2B1为A的逆矩阵 从()→(*)说明:若将一串矩阵同时作用于 矩阵A和单位矩阵Ⅰ,则它们在将A变成单位阵I 的同时,将单位阵/变成了A1所以,只要设法找 到这样一串矩阵Bn,B2,…,Bn即可求出逆阵

2011/9/3 6 二、用初等变换求逆矩阵 若有一列n 阶方阵 B1,B2,…,Bm 从一个方向依 2 1 (*) B B B A I m  B B B A B B B A m m 2 1 2 1    I 1 2 1 0   B B B m 因此 B1,B2,…,Bm 都是可逆的;且 1 1 B B B AA IA m 2 1    即 1 2 1 (* ) A B B B I m    所以 Bm … B2B1为A 的逆矩阵。 从(*)→(*’)说明:若将一串矩阵同时作用于 矩阵 A 和单位矩阵I ,则它们在将A 变成单位阵I 了单位矩阵,即 依次乘 A(假如左乘),即 Bm…B2B1A ,使得 A 变成 的同时,将单位阵I 变成了A-1 . 所以,只要设法找 到这样一串矩阵B1,B2,…,Bm 即可 求出逆阵

、初等矩阵 由单位矩阵/经过一次初等变换得到的矩阵称为 初等矩阵。有三种类形: 定理: 1)将n阶单位阵I的第i行与第j行互换(或第i列与 第j列互换)所得的矩阵称为第一类初等矩阵。 容易验证: (Ei)=ei 0 第i行 说明: 第j行 E可逆 2011/9/3

2011/9/3 7 1、初等矩阵 由单位矩阵I 经过一次初等变换得到的矩阵称为 初等矩阵。有三种类形: 定理: 1)将n 阶单位阵I 的第i 行与第j 行互换(或第i 列与 1 1 0 1 1 0 1 1 Eij        第i 行 第j 行 容易验证: 1 ( ) E E ij ij   说明: Eij 可逆 第j 列互换)所得的矩阵称为第一类初等矩阵

2)将n阶单位阵的第i行(或第列)乘非零常数2 所得的矩阵称为第二类初等矩阵。 第i行 容易验证:(P()=P 说明:P1()可逆 2011/9/3

2011/9/3 8 2)将n 阶单位阵I 的第i 行(或第i 列)乘非零常数λ 1 ( ) 1 1 Pi          第i 行 容易验证: 1 1 ( ( )) P P i i           说明: Pi (λ) 可逆 所得的矩阵称为第二类初等矩阵

3)将n阶单位阵Ⅰ的第i行乘常数λ加到第行(或 第j列乘常数λ加到第i列)所得的矩阵称为第 类初等矩阵。 第i行 T()= 第j行 容易验证:(T(4)=T(-4) 说明:71(2)可逆 以上三类初等矩阵统称为初等矩阵 2011/9/3 9

2011/9/3 9 3)将n 阶单位阵I 的第i 行乘常数 λ 加到第j 行(或 1 1 ( ) 1 1 Tij          第i 行 第j 行 容易验证: 1 ( ( )) ( ) T T ij ij      说明: Tij (λ) 可逆 以上三类初等矩阵统称为初等矩阵。 第j 列 乘常数 λ 加到第i 列)所得的矩阵称为第 三类初等矩阵

定理: 1)用E左乘(右乘)矩阵4相当于互换A的第i行 与第行(或第i与第列)。F分r(Cc1>C) 统 2)用P(4)左乘(右乘)矩阵A相当于用2乘A 的第行(或第列)。 k(c;×k) 3)用T (4)左乘(右乘)矩阵A相当于A的第 称为矩阵的初等变 (第j列)乘常数λ加到第/行(第i列)。 k+r(c,xk+c)换 以上三种变换分别称为矩阵的第一、第二 第三类初等行(列)变换。 与行列式的运算有什么不同? 2011/9/3 10

2011/9/3 10 定理: 1)用Eij 左乘(右乘)矩阵A 相当于 2)用Pi (λ) 左乘(右乘)矩阵A 相当于 3)用Tij (λ) 左乘(右乘)矩阵A 相当于 以上三种变换分别称为矩阵的第一、第二、 ( ) i j i j r r c c   ( ) i j r k c k  ( ) j i j i r k r c k c            统 称 为 矩 阵 的 初 等 变 换 互换A 的第i 行 与第j 行(或第i 与第j 列)。 用λ 乘 A 的第i 行(或第i 列)。 A 的第i 行 (第j 列)乘常数 λ 加到第j 行(第i 列)。 第三类初等行(列)变换。 与行列式的运算有什么不同 ?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19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