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药剂学Pharmacy 课程编码:2104020 总学时/总学分:48/3.0 理论学时/理论学分:48/3.0 适用专业:药学 开课单位:药学院 一、课程性质及目的 1、课程性质:药学专业本科生专业毕修课。 2、课程目的:通过学习.掌握各种剂型的定义和特点,重点掌握主要剂型设计的基础理 论,基本处方分析,制备过程,质量要求。结合剂型制备了解重要单元操作及主要设备的 原理和应用。结合剂型制备重点掌握重要辅料的性能、特点、用途和常用量。重点掌握制 剂中药物降解的途径、规律和影响因素,稳定性恒温加速实验的基本方法。掌握制剂配伍 中常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原理,一般处理原则。了解现代新型给药系统的基本类 型、特点和一般制备方法。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从事临床合 理用药和提供安全、高效、稳定、使用方便的药品等工作莫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2学时) 1教学内容:药剂学的概念与任务,药剂学的分支学科,药物剂型与DD5,辅料在药物制 剂中的应用.药典与药品标准简介,GMP、GLP与GCP.药剂学的沿革和发展。 2教学要求:掌握药剂学的内容与任务,掌握剂型、制剂、方剂、制剂学、 调剂学等名词 的意义。掌握原料药必需制成制剂才能应用于临床的原因。熟悉药典概况、中国药典的沿 革概况。熟悉《新药审批办法》中的药剂学试验项目的必要性及其内容。了解药剂学的发 展史、了解主要的一些外国药典的最新版次、出版年份。课内采用提问、讨论等方式,通 过多媒体板书,采用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创 新思维。课外思考题:为什么原料药都需制成适宜的制剂才能应用于临床? 第二章液体制剂(6学时) 1教学内容:概述,液体制剂的溶剂和附加剂,低分子溶液剂,高分子溶液剂,溶胶剂, 混悬剂,乳剂不同给药途径用液体制剂,液体制剂的包装与贮存。 2教学要求:掌握液体制剂的含义、分类、应用特点及分散度与疗效的关系;表面活性剂 的基本特性与选用;增加药物溶解度的药剂学方法;溶液型、胶体型液体制剂、混悬剂及 乳剂的制备方法与质量评定;液体制剂的防腐与色香味的应用。熟悉高分子溶液与溶胶的 性质、结构及稳定性的区别:混悬剂的理论:乳剂形成理论。了解流变性及其应用:复乳 的制备与应用前景。课内利用动画、多媒体等,结合生产工艺流程进行讲解课,采用启发
药剂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药剂学Pharmacy 课程编码:Z104020 总学时/总学分:48/3.0 理论学时/理论学分:48/3.0 适用专业:药学 开课单位:药学院 一、课程性质及目的 1、课程性质:药学专业本科生专业毕修课。 2、课程目的:通过学习,掌握各种剂型的定义和特点,重点掌握主要剂型设计的基础理 论,基本处方分析,制备过程,质量要求。结合剂型制备了解重要单元操作及主要设备的 原理和应用。结合剂型制备重点掌握重要辅料的性能、特点、用途和常用量。重点掌握制 剂中药物降解的途径、规律和影响因素,稳定性恒温加速实验的基本方法。掌握制剂配伍 中常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原理,一般处理原则。了解现代新型给药系统的基本类 型、特点和一般制备方法。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从事临床合 理用药和提供安全、高效、稳定、使用方便的药品等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绪论 (2 学时) 1.教学内容:药剂学的概念与任务,药剂学的分支学科,药物剂型与 DDS,辅料在药物制 剂中的应用,药典与药品标准简介,GMP、GLP 与 GCP,药剂学的沿革和发展。 2.教学要求:掌握药剂学的内容与任务,掌握剂型、制剂、方剂、制剂学、调剂学等名词 的意义。掌握原料药必需制成制剂才能应用于临床的原因。熟悉药典概况、中国药典的沿 革概况。熟悉《新药审批办法》中的药剂学试验项目的必要性及其内容。了解药剂学的发 展史、了解主要的一些外国药典的最新版次、出版年份。课内采用提问、讨论等方式,通 过多媒体板书,采用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 新思维。课外思考题:为什么原料药都需制成适宜的制剂才能应用于临床? 第二章 液体制剂 (6 学时) 1.教学内容:概述,液体制剂的溶剂和附加剂,低分子溶液剂,高分子溶液剂,溶胶剂, 混悬剂,乳剂,不同给药途径用液体制剂,液体制剂的包装与贮存。 2.教学要求:掌握液体制剂的含义、分类、应用特点及分散度与疗效的关系;表面活性剂 的基本特性与选用;增加药物溶解度的药剂学方法;溶液型、胶体型液体制剂、混悬剂及 乳剂的制备方法与质量评定;液体制剂的防腐与色香味的应用。熟悉高分子溶液与溶胶的 性质、结构及稳定性的区别;混悬剂的理论;乳剂形成理论。了解流变性及其应用;复乳 的制备与应用前景。课内利用动画、多媒体等,结合生产工艺流程进行讲解课,采用启发
式教学,通过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交流、互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 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课外思考题:1、如何才能制成优质的混悬剂?试联系混悬剂稳定的 理论与流变性的理论加以讨论。2、分析乳剂的不稳定性的原因,讨论使其稳定的措施。 第三章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6学时) 1教学内容:概述,注射剂,注射剂的制备,输液,注射用无菌粉末,眼用制剂,其他灭 菌与无菌制剂。 2教学要求:掌握灭菌制剂、注射剂的定义、质量要求、制备工艺及质量检查方法。掌握 注射用水的质量要求和制备用水的原理与方法。掌握中草药注射剂、输液剂、注射用无菌 粉末等各类型注射剂的特点及其生产工艺。 掌握注射剂新产品试制的程序及注射剂处方设 计的原理与方法。熟悉注射剂车间的设计要求、常规洁静室与层流洁静室的特点及其在生 产中的应用。熟悉注射用油的要求。了解其他注射用溶剂的性质与应用范围。课内利用动 画、多媒体等,结合生产工艺流程进行讲解课,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教师与学生的课堂 交流、互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果外思考 题:1、影响湿热灭菌的因素及使用热压灭菌器应注意的事项是哪些?2、说明热源的组成 和性质、产生热源的途径及消除热源的方法。说明注射剂的质量要求及其检查方法。3、 注射剂中常用附加剂有哪些?起什么作用,常用浓度为多少?4、输液在生产中及使用中 常出现的问题有那些?采取哪些措施解决 第四章固体制剂-1(散剂、颗粒剂、片剂、片剂的包衣)(6学时) 1教学内容:概述,散剂.颗粒剂,片剂、片剂的包衣。 2教学要求:掌握散剂、颗粒剂、片剂处方的一般组成、片剂的辅料的分类和作用及常用 辅料的种类。掌握湿法制粒压片的一般过程。掌握片剂的质量要求及测定方法。熟悉片剂 包糖衣、薄膜衣的一般过程及薄膜衣、肠溶衣材料的要求。熟悉影响片剂质量的因素和压 片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了解粉未直接压片等其它制片法及制备中药片剂的 工艺特点。课内利用动画、多媒体等,结合生产工艺流程进行讲解课,采用启发式教学, 通过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交流、互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 创新思维。课外思考题:l、固体剂型的溶出理论可用Noyes-Whitney方程描述,试阐述该 方程的药剂学意义。2、试述片剂按用途分的种类及各类片剂辅料组成的特殊要求。3、片 剂有哪四类基本辅料?他们的主要作用是什么?4、试述片剂制备的主要方法及湿法制粒 压片的一般过程。 第五章固体制剂-2(胶囊剂、滴丸和膜剂)(2学时) 1.教学内容:胶囊剂.滴丸剂和膜剂。 2教学要求:掌握胶囊剂、滴丸与膜剂制备工艺与特点。熟悉常用胶囊剂、滴丸与膜剂原 料。课内利用动画、多媒体等,结合生产工艺流程进行讲解课,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教 师与学生的课堂交流、互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
式教学,通过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交流、互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 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课外思考题:1、如何才能制成优质的混悬剂?试联系混悬剂稳定的 理论与流变性的理论加以讨论。2、分析乳剂的不稳定性的原因,讨论使其稳定的措施。 第三章 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 (6 学时) 1.教学内容:概述,注射剂,注射剂的制备,输液,注射用无菌粉末,眼用制剂,其他灭 菌与无菌制剂。 2.教学要求:掌握灭菌制剂、注射剂的定义、质量要求、制备工艺及质量检查方法。掌握 注射用水的质量要求和制备用水的原理与方法。掌握中草药注射剂、输液剂、注射用无菌 粉末等各类型注射剂的特点及其生产工艺。掌握注射剂新产品试制的程序及注射剂处方设 计的原理与方法。熟悉注射剂车间的设计要求、常规洁静室与层流洁静室的特点及其在生 产中的应用。熟悉注射用油的要求。了解其他注射用溶剂的性质与应用范围。课内利用动 画、多媒体等,结合生产工艺流程进行讲解课,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教师与学生的课堂 交流、互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课外思考 题:1、影响湿热灭菌的因素及使用热压灭菌器应注意的事项是哪些?2、说明热源的组成 和性质、产生热源的途径及消除热源的方法。说明注射剂的质量要求及其检查方法。3、 注射剂中常用附加剂有哪些?起什么作用,常用浓度为多少?4、输液在生产中及使用中 常出现的问题有那些?采取哪些措施解决? 第四章 固体制剂-1(散剂、颗粒剂、片剂、片剂的包衣) (6 学时) 1.教学内容:概述,散剂,颗粒剂,片剂,片剂的包衣。 2.教学要求:掌握散剂、颗粒剂、片剂处方的一般组成、片剂的辅料的分类和作用及常用 辅料的种类。掌握湿法制粒压片的一般过程。掌握片剂的质量要求及测定方法。熟悉片剂 包糖衣、薄膜衣的一般过程及薄膜衣、肠溶衣材料的要求。熟悉影响片剂质量的因素和压 片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了解粉末直接压片等其它制片法及制备中药片剂的 工艺特点。课内利用动画、多媒体等,结合生产工艺流程进行讲解课,采用启发式教学, 通过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交流、互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 创新思维。课外思考题:1、固体剂型的溶出理论可用 Noyes-Whitney 方程描述,试阐述该 方程的药剂学意义。2、试述片剂按用途分的种类及各类片剂辅料组成的特殊要求。3、片 剂有哪四类基本辅料?他们的主要作用是什么?4、试述片剂制备的主要方法及湿法制粒 压片的一般过程。 第五章 固体制剂-2(胶囊剂、滴丸和膜剂)(2 学时) 1.教学内容:胶囊剂,滴丸剂和膜剂。 2.教学要求:掌握胶囊剂、滴丸与膜剂制备工艺与特点。熟悉常用胶囊剂、滴丸与膜剂原 料。课内利用动画、多媒体等,结合生产工艺流程进行讲解课,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教 师与学生的课堂交流、互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
维。课外思考题:1、简述空胶囊的制备工艺。2、软胶囊的制备方法有哪些?3、怎样选 择滴丸剂的基质和冷凝液? 第六章半固体制剂(2学时) 1.教学内容:软膏剂,眼膏剂,凝胶剂,栓剂 2.教学要求:掌握机体对软膏剂、眼膏剂、凝胶剂、栓剂中药物吸收的原因以及栓剂用作 全身治疗的特点。掌握软膏剂、眼膏剂、凝胶剂、栓剂基质应具备的条件以及基质的类型 和常用基质。熟悉影响药物吸收的各种因素。熟悉软膏剂、眼膏剂、凝胶剂、栓剂的质量 检查项目及其意义。了解置换价的计算方法。课内利用动画、多媒体等,结合生产工艺流 程进行讲解课,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交流、互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课外思考题:1、简述空胶囊的制备工艺。 2、软胶囊的制备方法有哪些? 第七章气雾剂、喷雾剂、粉雾剂(2学时) 1教学内容:概述,气雾剂的组成,气雾剂的制备,喷雾剂,吸入粉雾剂。 2教学要求:掌握气雾剂、喷雾剂、粉雾剂的含义、分类、特点:影响药物在呼吸系统分布 的因毒:物射剂与附加剂的洗用与处方设计。熟采气露剂、喷零剂、纷要剂的制各工梦与 质量控制:气雾剂的阀门系统掌握气雾剂、喷雾剂、粉雾剂的含义、分类、特点;影响药 物在呼吸系统分布的因素;抛射剂与附加的选用与处方设计。熟悉气雾剂、喷雾剂、粉 雾剂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控制;气雾剂的阀门系统。了解气雾剂、喷雾剂、粉雾剂的发展。 课内利用动画、多媒体等,结合生产工艺流程进行讲解课,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教师与 学生的课堂交流、互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外思考题:1、气雾剂可以从那几个方面进行分类?气雾剂在临床上有那些主要的应 用?不同种类气雾剂的喷出形式有什么不同?2、常见抛射剂有哪些种类? 第八章浸出技术与中药制剂(2学时) 1教学内容:概述,浸出操作与设备,常用的浸出制剂,浸出制剂的质量,中药成方制剂 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控制。 2.教学要求:掌握浸出药剂的种类、特点及溶剂的选用。掌握浸出方法与浸出工艺及浸出 药剂的制备。熟悉浸出原理及影响浸出的因素。熟悉浸出药剂的质量要求与质量控制。了 解常用粉碎、过筛、蒸发、干燥的原理与器械的选用。课内利用动画、多媒体等,结合生 产工艺流程进行讲解课,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交流、互动,提高学生 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课外思考题:1、常用的浸出方 法,各有何特点和适用性?2、说明药材浸出的过程及影响浸出的因素。 第九章药物溶液形成理论(自学) 1.自学内容:药用溶剂的种类及性质,药物的溶解度与溶出速度,药物溶液的性质与测定 方法
维。课外思考题:1、简述空胶囊的制备工艺。2、软胶囊的制备方法有哪些?3、怎样选 择滴丸剂的基质和冷凝液? 第六章 半固体制剂 (2 学时) 1.教学内容:软膏剂,眼膏剂,凝胶剂,栓剂 2.教学要求:掌握机体对软膏剂、眼膏剂、凝胶剂、栓剂中药物吸收的原因以及栓剂用作 全身治疗的特点。掌握软膏剂、眼膏剂、凝胶剂、栓剂基质应具备的条件以及基质的类型 和常用基质。熟悉影响药物吸收的各种因素。熟悉软膏剂、眼膏剂、凝胶剂、栓剂的质量 检查项目及其意义。了解置换价的计算方法。课内利用动画、多媒体等,结合生产工艺流 程进行讲解课,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交流、互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课外思考题:1、简述空胶囊的制备工艺。 2、软胶囊的制备方法有哪些? 第七章 气雾剂、喷雾剂、粉雾剂 (2 学时) 1.教学内容:概述,气雾剂的组成,气雾剂的制备,喷雾剂,吸入粉雾剂。 2.教学要求:掌握气雾剂、喷雾剂、粉雾剂的含义、分类、特点;影响药物在呼吸系统分布 的因素;抛射剂与附加剂的选用与处方设计。熟悉气雾剂、喷雾剂、粉雾剂的制备工艺与 质量控制;气雾剂的阀门系统.掌握气雾剂、喷雾剂、粉雾剂的含义、分类、特点;影响药 物在呼吸系统分布的因素;抛射剂与附加 的选用与处方设计。熟悉气雾剂、喷雾剂、粉 雾剂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控制;气雾剂的阀门系统。了解气雾剂、喷雾剂、粉雾剂的发展。 课内利用动画、多媒体等,结合生产工艺流程进行讲解课,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教师与 学生的课堂交流、互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外思考题:1、气雾剂可以从那几个方面进行分类?气雾剂在临床上有那些主要的应 用?不同种类气雾剂的喷出形式有什么不同?2、常见抛射剂有哪些种类? 第八章 浸出技术与中药制剂 (2 学时) 1.教学内容:概述,浸出操作与设备,常用的浸出制剂,浸出制剂的质量,中药成方制剂 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控制。 2.教学要求:掌握浸出药剂的种类、特点及溶剂的选用。掌握浸出方法与浸出工艺及浸出 药剂的制备。熟悉浸出原理及影响浸出的因素。熟悉浸出药剂的质量要求与质量控制。了 解常用粉碎、过筛、蒸发、干燥的原理与器械的选用。课内利用动画、多媒体等,结合生 产工艺流程进行讲解课,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交流、互动,提高学生 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课外思考题:1、常用的浸出方 法,各有何特点和适用性?2、说明药材浸出的过程及影响浸出的因素。 第九章 药物溶液形成理论 (自学) 1.自学内容:药用溶剂的种类及性质,药物的溶解度与溶出速度,药物溶液的性质与测定 方法
2.教学要求:该章为自学内容.可查阅参考书资料。 第十章表面活性剂(2学时) 1教学内容:概述,表面活性剂的分类,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和应用.表面活性剂的生 物学性质。 2教学要求:掌握表面活性剂的定义和分类;掌握表面活性剂的基本特性与选用;学握增 加药物溶解度的药剂学方法;熟悉表面活性剂的应用。课内利用动画、多媒体等,采用启 发式教学,通过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交流、互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课外思考题:1、简沭表面活性剂的特性和应用范围.并清分别举 例说明。2、哪类表面活性剂具有昙点?为什么? 第十一章药物微粒分散系的基础理论(2学时) 1教学内容:概述,微粒分散系的主要性质与特点,粒分散体系的物理稳定性。 2教学要求:掌握微粒分散体的主要性质和内容;熟悉微粒分散体的物理稳定性及理论 课内利用动画、多媒体等,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交流、互动,提高学 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果外思考题:微粒分散体的主要 性质及特点有哪些? 第十二章药物制剂的稳定性(2学时) 1教学内容:概述,药物稳定性的化学动力学基础,制剂中药物的化学降解途径,影响药 物制剂降解的因素及稳定化方法,固体药物制剂稳定性的特点及降解动力学,药物稳定性 试验方法.新药开发过程中药物系统稳定性研究 2教学要求:掌握药物制剂稳定性研究的意义和化学动力学有关基本概念。掌握影响药物 制剂降解的各种因素与解决药物制剂稳定化的各种方法。掌握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实验方法 特别是加速实验法,包括各种常用的温度加速实验(低温考察法,经典恒温法)、湿度加 速实验与光照实验。熟悉制剂中药物化学降解途径与某些稳定性实验方法,如简便法、Q 10法与线性变温法。了解固体药物制剂的特点及其降解动力学有关理论。了解固体药物 制剂稳定性某些特殊实验方法如DAT、DSC等。课内利用动画、多媒体等,采用启发 式教学,通过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交流、互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课外思考题:1、药物制剂稳定性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研究药物制 剂稳定性有何重要意义?2、药物制剂稳定性加速实验方法包括哪几方面?温度加速实验 有那些?哪些方法常用?各种加速实验如何具体进行? 第十三章粉体学基础(1学时) 1教学内容:概述,粉体粒子的性质,粉体的密度与空隙率,粉体的流动性与充填性.粉 体的吸湿性与润湿性,粘附性与凝聚性,粉体的压缩性质。 2.教学要求:掌握粉体学特点。课内利用动画、多媒体等,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教师与 学生的课堂交流、互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教学要求:该章为自学内容,可查阅参考书资料。 第十章 表面活性剂 (2 学时) 1.教学内容:概述,表面活性剂的分类,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和应用,表面活性剂的生 物学性质。 2.教学要求:掌握表面活性剂的定义和分类;掌握表面活性剂的基本特性与选用;掌握增 加药物溶解度的药剂学方法;熟悉表面活性剂的应用。课内利用动画、多媒体等,采用启 发式教学,通过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交流、互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课外思考题:1、简述表面活性剂的特性和应用范围,并请分别举 例说明。2、哪类表面活性剂具有昙点?为什么? 第十一章 药物微粒分散系的基础理论 (2 学时) 1.教学内容:概述,微粒分散系的主要性质与特点,粒分散体系的物理稳定性。 2.教学要求:掌握微粒分散体的主要性质和内容;熟悉微粒分散体的物理稳定性及理论。 课内利用动画、多媒体等,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交流、互动,提高学 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课外思考题:微粒分散体的主要 性质及特点有哪些? 第十二章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2 学时) 1.教学内容:概述,药物稳定性的化学动力学基础,制剂中药物的化学降解途径,影响药 物制剂降解的因素及稳定化方法,固体药物制剂稳定性的特点及降解动力学,药物稳定性 试验方法,新药开发过程中药物系统稳定性研究 2.教学要求:掌握药物制剂稳定性研究的意义和化学动力学有关基本概念。掌握影响药物 制剂降解的各种因素与解决药物制剂稳定化的各种方法。掌握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实验方法 特别是加速实验法,包括各种常用的温度加速实验(低温考察法,经典恒温法)、湿度加 速实验与光照实验。熟悉制剂中药物化学降解途径与某些稳定性实验方法,如简便法、Q 10法与线性变温法。了解固体药物制剂的特点及其降解动力学有关理论。了解固体药物 制剂稳定性某些特殊实验方法如DAT、DSC等。课内利用动画、多媒体等,采用启发 式教学,通过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交流、互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 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课外思考题:1、药物制剂稳定性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研究药物制 剂稳定性有何重要意义?2、药物制剂稳定性加速实验方法包括哪几方面?温度加速实验 有那些?哪些方法常用?各种加速实验如何具体进行? 第十三章 粉体学基础 (1 学时) 1.教学内容:概述,粉体粒子的性质,粉体的密度与空隙率,粉体的流动性与充填性,粉 体的吸湿性与润湿性,粘附性与凝聚性,粉体的压缩性质。 2.教学要求:掌握粉体学特点。课内利用动画、多媒体等,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教师与 学生的课堂交流、互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外思考题:1、粉粒学概念及研究领域。2、试述粉粒粒径、堆密度及流动性的测定方 法 第十四章流变学基础(1学时) 1.教学内容:概述,流变性质蠕变性质的测定方法。 2教学要求:掌握流变学特点。课内利用动画、多媒体等,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教师与 学生的课堂交流、互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外思考题:简述流变学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第十五章药物制剂的设计(2学时) 1教学内容:概述,制剂设计的基础。药物制剂处方设计前工作,药物制剂处方的优化设 计,新药制剂的研究与申报。 2教学要求:掌握药物处方设计前工作。掌握药物制剂的优化设计熟悉申请新制剂的主要 内容。课内利用动画、多媒体等,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交流、互动, 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课外思考题:简述药物制 剂设计的基本原则。 第十六章药物制剂的新技术与新剂型(4学时) 1教学内容:固体分散技术,包合技术,纳米乳与亚纳米乳的制备技术,微囊与微球的制 备技术,纳米囊与纳米球的制备技术,脂质体的制备技术。 2教学要求:掌握包合物、固体分散体、微囊、脂质体所用材料及特点。课内利用动画、 多媒体等,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交流、互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课外思考题:1、试分析微囊的囊材选用原则及 其与制备工艺的关系。2、何谓包合物?试述环糊精的类型、特点与应用。3、何谓靶向制 剂,有哪些类型? 第十七章缓释、控释制剂(4学时) 1教学内容:概述,口服定时和定位释药系统。靶向制剂。 2教学要求:掌握缓释制剂的类型与工艺。掌握控释制剂的类型与工艺。熟悉缓释制剂的 药动学设计原理。熟悉常用缓释与控释制剂的辅料。了解渗透泵式控释制剂、眼用控释制 剂、透皮治疗体系的制法概要和作用原理。了解口服缓释、控释固体制剂的体内外试验 法。课内利用动画、多媒体等,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交流、互动,提 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课外思考题:1、何谓靶向 制剂,有哪些类型?2、何谓前体药物制剂?有何特点? 第十八章经皮吸收制剂(2学时) 1教学内容:概述,经皮吸收制剂的研究,经皮吸收制剂的制备
课外思考题:1、粉粒学概念及研究领域。2、试述粉粒粒径、堆密度及流动性的测定方 法。 第十四章 流变学基础 (1 学时) 1.教学内容:概述,流变性质,蠕变性质的测定方法。 2.教学要求:掌握流变学特点。课内利用动画、多媒体等,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教师与 学生的课堂交流、互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外思考题:简述流变学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第十五章 药物制剂的设计 (2 学时) 1.教学内容:概述,制剂设计的基础,药物制剂处方设计前工作,药物制剂处方的优化设 计,新药制剂的研究与申报。 2.教学要求:掌握药物处方设计前工作。掌握药物制剂的优化设计熟悉申请新制剂的主要 内容。课内利用动画、多媒体等,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交流、互动, 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课外思考题:简述药物制 剂设计的基本原则。 第十六章 药物制剂的新技术与新剂型 (4 学时) 1.教学内容:固体分散技术,包合技术,纳米乳与亚纳米乳的制备技术,微囊与微球的制 备技术,纳米囊与纳米球的制备技术,脂质体的制备技术。 2.教学要求:掌握包合物、固体分散体、微囊、脂质体所用材料及特点。课内利用动画、 多媒体等,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交流、互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课外思考题:1、试分析微囊的囊材选用原则及 其与制备工艺的关系。2、何谓包合物?试述环糊精的类型、特点与应用。3、何谓靶向制 剂,有哪些类型? 第十七章 缓释、控释制剂 (4 学时) 1.教学内容:概述,口服定时和定位释药系统,靶向制剂。 2.教学要求:掌握缓释制剂的类型与工艺。掌握控释制剂的类型与工艺。熟悉缓释制剂的 药动学设计原理。熟悉常用缓释与控释制剂的辅料。了解渗透泵式控释制剂、眼用控释制 剂、透皮治疗体系的制法概要和作用原理。了解口服缓释、控释固体制剂的体内外试验 法。课内利用动画、多媒体等,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交流、互动,提 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课外思考题:1、何谓靶向 制剂,有哪些类型?2、何谓前体药物制剂?有何特点? 第十八章 经皮吸收制剂 (2 学时) 1.教学内容:概述,经皮吸收制剂的研究,经皮吸收制剂的制备
2教学要求:掌握经皮吸收制剂的定义、特点、分类。掌握影响经皮吸收制剂的因素。熟 悉渗透促进剂在TDD5中的应用。了解渗透泵式控释制剂、眼用控释制剂、透皮治疗体系 的制法概要和作用原理。课内利用动画、多媒体等,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教师与学生的 课堂交流、互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课外思 考题:影响经皮吸收的因素有哪些? 第十九章生物技术药物制剂(自学) 1.自学内容:概述,蛋白质类药物制剂的处方与工艺,蛋白质类药物新型给药系统,蛋白 质类药物制剂的评价方法。 2教学要求:该章为自学内容,可查阅参考书资料。 三、参考教材 教学用书:《药剂学》崔福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参考书: 《药剂学》屠锡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 《药剂学》毕殿洲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年 《药剂学》陆彬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 四、学习要求 要求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应对老师要讲授的内容进行预习,能利用图书馆、网络等工具独立 查阅文献资料,及时掌握学科的前沿知识,培养自学能力。要求课后翻阅药典,查阅处方 手册。熟知教学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 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五、成绩评定方式 本门课程考试形式是笔试、闭卷,课程成绩采用百分制计分 成绩构成:考试占80%,平时占10%。 平时成绩包括:考勒、提问(或课堂讨论)。由授课教师负责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核。"考勤 "考核采取点名、课堂随机测试(含课堂提问、答疑等)等方式进行考核。提问(或课堂 讨论)按照学生对问题重点内涵的把握和条理性进行评定。 大纲制定者:张华,大纲审定者:陈文,制定时间:2011-61
2.教学要求:掌握经皮吸收制剂的定义、特点、分类。掌握影响经皮吸收制剂的因素。熟 悉渗透促进剂在 TDDS 中的应用。了解渗透泵式控释制剂、眼用控释制剂、透皮治疗体系 的制法概要和作用原理。课内利用动画、多媒体等,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教师与学生的 课堂交流、互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课外思 考题:影响经皮吸收的因素有哪些? 第十九章 生物技术药物制剂 (自学) 1.自学内容:概述,蛋白质类药物制剂的处方与工艺,蛋白质类药物新型给药系统,蛋白 质类药物制剂的评价方法。 2.教学要求:该章为自学内容,可查阅参考书资料。 三、参考教材 教学用书:《药剂学》崔福德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年 参考书: 《药剂学》 屠锡德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年 《药剂学》 毕殿洲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 年 《药剂学》 陆彬主编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 年 四、学习要求 要求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应对老师要讲授的内容进行预习,能利用图书馆、网络等工具独立 查阅文献资料,及时掌握学科的前沿知识,培养自学能力。要求课后翻阅药典,查阅处方 手册。熟知教学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 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五、成绩评定方式 本门课程考试形式是笔试、闭卷,课程成绩采用百分制计分。 成绩构成:考试占 80%,平时占 10%。 平时成绩包括:考勤、提问(或课堂讨论)。由授课教师负责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核。"考勤 "考核采取点名、课堂随机测试(含课堂提问、答疑等)等方式进行考核。提问(或课堂 讨论)按照学生对问题重点内涵的把握和条理性进行评定。 大纲制定者:张华,大纲审定者:陈文,制定时间:201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