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有理数 知识框架 正整数 然数 负整数 交换律 有理数有理数的运算 分配律 :结合律 正分数 点与数的对应 负分数分数 比较大小 .知识概念 1.有理数 (1)有理数的定义 凡能写成(pq为整数且p≠0)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 【拓展】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 常见的无理数形式: ①字母丌型,含有丌的式子 ②根式型,根式中的被开方数开不尽,如√3。 ③构造型,如0.1010010001..,数字中有变化规律,但不循环 ④其他一般无限不循环小数。 (2)有理数的分类 正有理数{正整数 ①按定义分类:有理数零 负有理数负整数 负分数 正整数 整数{零 ②按性质分类:有理数负整数 分数{正分数 2数轴 第1页共9页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 1 页 共 9 页 第一章 有理数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有理数 (1)有理数的定义: 凡能写成 (p, q p 0) p q 为整数且 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 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 【拓展】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 常见的无理数形式: ①字母 型,含有 的式子。 ②根式型,根式中的被开方数开不尽,如 3 。 ③构造型,如 0.1010010001....,数字中有变化规律,但不循环。 ④其他一般无限不循环小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按定义分类: 负分数 负整数 负有理数 零 正分数 正整数 正有理数 有理数 ②按性质分类: 负分数 正分数 分数 负整数 零 正整数 整数 有理数 2.数轴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1)定义: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三要素:原点、正方向 单位长度) (2)用途性质:我们可以利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所有的有理数。在数轴上,越靠右的点表 示的数越大 3.相反数 (1)代数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 还是 几何定义:在数轴上,位于原点的两侧,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的两个点表示两个数互为相反 (2)性质:相反数的和为0。即:a、b互为相反数a+b=0。 4.绝对值 (1)几何定义:绝对值的表示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原点的距离,数a的绝对值用符号 a来表示 代数定义: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2)绝对值重要性质:|al={0(a=0)或a Ja(a≥0) -a(a<0) (a<0) 小提示: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3)几个含绝对值或含平方的式子之和等于0,则每一个式子等于0。 5倒数 (1)定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若a≠0,那么a的倒数是-:注意:0没有倒数 (2)性质:若ab=1a、b互为倒数:若ab=-1<a、b互为负倒数 6.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1)有理数加法法则 ①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②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③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①加法的交换律:a+b=b+a ②加法的结合律:(a+b)+c=a+(b+c) (2)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3)有理数乘法法则 ①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第2页共9页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 2 页 共 9 页 (1)定义: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三要素:原点、正方向、 单位长度) (2)用途性质:我们可以利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所有的有理数。在数轴上,越靠右的点表 示的数越大。 3.相反数 (1)代数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 的相反数 还是 0。 几何定义:在数轴上,位于原点的两侧,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的两个点表示两个数互为相反 数。 (2)性质:相反数的和为 0 。即:a、b 互为相反数a+b=0。 4.绝对值 (1)几何定义:绝对值的表示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原点的距离,数 a 的绝对值用符号 |a|来表示。 代数定义: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 的绝对值是 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2)绝对值重要性质: a (a 0) 0 (a 0) a (a 0) a 或 a (a 0) a (a 0) a ; 小提示: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3)几个含绝对值或含平方的式子之和等于 0,则每一个式子等于 0。 5.倒数 (1)定义:乘积为 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若 a≠0,那么 a 的倒数是 a 1 ;注意:0 没有倒数。 (2)性质:若 ab=1 a、b 互为倒数;若 ab=-1 a、b 互为负倒数. 6.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1)有理数加法法则 ①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②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③一个数与 0 相加,仍得这个数。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①加法的交换律:a+b=b+a ; ②加法的结合律:(a+b)+c=a+(b+c)。 (2)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 a-b=a+(-b)。 (3)有理数乘法法则 ①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②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 ③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①乘法的交换律:ab=ba:(2)乘法的结合律:(ab)c=a(bc); ②乘法的分配律:a(b+c)= abac (4)有理数除法法则 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即2无意义 (5)有理数的乘方 ①乘方的定义:求相同因式积的运算,叫做乘方:a"表示n个a相乘 乘方中,相同的因式叫做底数,相同因式的个数叫做指数,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其中在初中范围内,一般地,n为整数 ②有理数乘方运算法则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注意:当n为正奇数时:(-a)=-a"或(a-b)2-(b-a)°,当n为正偶数时:(-a)"=a"或 (a-b)"=(b-a)2。 (6)混合运算法则 ①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 ②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③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7.科学记数法 (1)定义:把一个数记成a×10°的形式,其中1sak10,n为正整数,这种记数法叫科 学记数法。 (2)表示方法: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一个数时,先确定a,再确定n,其中n为原数整数位数 减1。 8近似数 (1)定义:表示一个大概的数。描述的词语通常有大约,大致,基本,差不多,上下,左右 (2)精确位: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那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的精确到那一位。如丌≈3.14 是精确到0.01或者叫做精确到百分位。 第3页共9页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 3 页 共 9 页 ②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 ③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 定。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①乘法的交换律:ab=ba;(2)乘法的结合律:(ab)c=a(bc); ②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 。 (4)有理数除法法则 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即 无意义 0 a 。 (5)有理数的乘方 ①乘方的定义:求相同因式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n a 表示 n 个 a 相乘。 乘方中,相同的因式叫做底数,相同因式的个数叫做指数,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其中在初中范围内,一般地,n 为整数。 ②有理数乘方运算法则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注意:当 n 为正奇数时: (-a) n=-a n 或(a -b) n=-(b-a) n , 当 n 为正偶数时: (-a) n =a n 或 (a-b) n=(b-a) n 。 (6)混合运算法则 ①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 ②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③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7.科学记数法 (1)定义:把一个数记成 a×10 n的形式,其中1| a |10 ,n 为正整数,这种记数法叫科 学记数法。 (2)表示方法: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一个数时,先确定 a,再确定 n,其中 n 为原数整数位数 减 1。 8.近似数 (1)定义:表示一个大概的数。描述的词语通常有大约,大致,基本,差不多,上下,左右 等。 (2)精确位: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那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的精确到那一位。如 3.14 是精确到 0.01 或者叫做精确到百分位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知识框架 用字母表示数 单项式 列式表示数量关系 整式]合并同类项 整式加减运算 去括号 多项式 二.知识概念 1.单项式 (1)定义:含有数字或者字母的积的式子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者一个字母也是单 项式。 【拓展】在代数式中,若只含有乘法(包括乘方)运算。或虽含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 字母的一类代数式叫单项式 (2)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单项式中不为零的数字因数,叫单项式的数字系数,简称单项 式的系数;系数不为零时,单项式中所有字母指数的和,叫单项式的次数 2.多项式 (1)定义: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 (2)多项式的项数与次数:多项式中所含单项式的个数就是多项式的项数,每个单项式叫 多项式的项: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指的是次数最高项中所有字母 指数之和)。 3.同类项 (1)定义:多项式中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作同类项。同一个 多项式中,几个常数也是同类项,因为常数项的次数为0。 (2)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作合并同类项。 (3)合并同类项法则: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4.整式 (1)定义:单项式与多项式统称整式。 (2)整式加减法则:一般,几个整式相加减,如果右括号就先去括号,然后再合并同类项。 (3)去括号法则 ①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 ②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思考】添括号法则是什么? 第4页共9页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 4 页 共 9 页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单项式 (1)定义:含有数字或者字母的积的式子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者一个字母也是单 项式。 【拓展】在代数式中,若只含有乘法(包括乘方)运算。或虽含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 字母的一类代数式叫单项式。 (2)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单项式中不为零的数字因数,叫单项式的数字系数,简称单项 式的系数;系数不为零时,单项式中所有字母指数的和,叫单项式的次数。 2.多项式 (1)定义: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 (2)多项式的项数与次数:多项式中所含单项式的个数就是多项式的项数,每个单项式叫 多项式的项;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指的是次数最高项中所有字母 指数之和)。 3.同类项 (1)定义:多项式中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作同类项。同一个 多项式中,几个常数也是同类项,因为常数项的次数为 0。 (2)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作合并同类项。 (3)合并同类项法则: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4.整式 (1)定义:单项式与多项式统称整式。 (2)整式加减法则:一般,几个整式相加减,如果右括号就先去括号,然后再合并同类项。 (3)去括号法则 ①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 ②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思考】添括号法则是什么?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元一次方程 知识框架 设未知数·列方程 实际问题 荒次方程 般步骤: 去分母 方 去括号 移项 系数化为1 实际问题 检验 数学问题的解 的答案 (x=a) 二.知识概念 元一次方程 (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项的系数不是零),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整式方程是 元一次方程 (2)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ax+b=0(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且a≠0)。 (3)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整理方程……去分母…去括号……移项… 合并同类项 系数化为1 (检验方程的解)。 【其他知识点】 (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2)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 (3)等式的性质: ①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如果a=b,那么a±c=b±c ②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如果a=b,那么ac=bc 如果a=b(c≠0),那 【拓展:等式性质】 ①a±c=b+c分a=b ②a=b→ac=bc;ac=bc(c≠0)→a=b b(c≠0) 第5页共9页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 5 页 共 9 页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一元一次方程 (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项的系数不是零),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 1 的整式方程是一 元一次方程。 (2)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 ax+b=0(x 是未知数,a、b 是已知数,且 a≠0)。 (3)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整理方程 …… 去分母 …… 去括号 …… 移项 …… 合并同类项 …… 系数化为 1 …… (检验方程的解)。 【其他知识点】 (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2)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 (3)等式的性质: ①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如果a b,那么a c b c 。 ②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 0 的数,结果仍相等。 如果a b,那么ac bc ; c b c a 如果a b(c 0),那么 。 【拓展:等式性质】 ① a c b c a b ② a b ac bc ; ac bc(c 0) a b c b c a a b(c 0) ; a b c b c a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探究】—无限循环小数化分数的方法 【例】把无限循环小数0.7777化为分数 解析:设0.777…=x,则10x=7.777.,所以10x-x=7 解方程,得x=。,于是0.777 7 【思考】把0.73737373.化为分数? 2.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1)读题分析法 多用于“和,差,倍,分问题 仔细读题,找出表示相等关系的关键字,例如:“大,小,多,少,是,共,合,为,完成, 增加,减少,配套 利用这些关键字列出文字等式,并且据题意设出未知数,最后利 用题目中的量与量的关系填入代数式,得到方程 (2)画图分析法:………多用于“行程问题” 利用图形分析数学问题是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中的体现,仔细读题,依照题意画出有关图形 使图形各部分具有特定的含义,通过图形找相等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从而取得布列方程 的依据,最后利用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可把未知数看做已知量),填入有关的代数式是获得 方程的基础. (3)表格分析法 多用于有关系的量列等式 利用表格可将运用题中的量的关系清洗的表示出来,设出未知数,则等式也就能够很容易地 列出来 【记忆:初中阶段常用运用题公式】 行程问题:距离=速度·时间速度 距离 时间 时间=距离 速度 工程问题:工作量工效,工时工效二工作量工时=工作量 工时 比率问题:部分全体,比率比率=部分全体=部分 全体 比率 增长率二原来的×0%盈利率=盈利额 增长的量 成本×100%盈利额即利润) 顺逆流问题: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商品价格间题:售价定价·折顶利润售价成本,利润率=售价-0 成本 周长、面积、体积问题 Cg=2工R,C长方形=2(a+b),S长方形ab,C正方形=4a, S瞬=工R2,S正方形=a2,S环形=(R2-r2), V长方体=abc,V正方体=a2,V圆柱=rRh,V圆=1Rh 第6页共9页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 6 页 共 9 页 【探究】-----无限循环小数化分数的方法 【例】把无限循环小数 0.77777...化为分数 解析:设0.777.... x ,则10x 7.777...,所以10x x 7。 解方程,得 9 7 x ,于是 9 7 0.777... 【思考】把 0.73737373...化为分数? 2.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1)读题分析法:………… 多用于“和,差,倍,分问题” 仔细读题,找出表示相等关系的关键字,例如:“大,小,多,少,是,共,合,为,完成, 增加,减少,配套-----”,利用这些关键字列出文字等式,并且据题意设出未知数,最后利 用题目中的量与量的关系填入代数式,得到方程. (2)画图分析法: ………… 多用于“行程问题” 利用图形分析数学问题是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中的体现,仔细读题,依照题意画出有关图形, 使图形各部分具有特定的含义,通过图形找相等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从而取得布列方程 的依据,最后利用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可把未知数看做已知量),填入有关的代数式是获得 方程的基础. (3)表格分析法 ………… 多用于有关系的量列等式 利用表格可将运用题中的量的关系清洗的表示出来,设出未知数,则等式也就能够很容易地 列出来。 【记忆:初中阶段常用运用题公式】 行程问题: 距离=速度·时间 时间 距离 速度 速度 距离 时间 ; 工程问题: 工作量=工效·工时 工时 工作量 工效 工效 工作量 工时 ; 比率问题: 部分=全体·比率 全体 部分 比率 比率 部分 全体 ; 100% 原来的量 增长的量 增长率 (盈利额即利润) 成本 盈利额 盈利率 100% 顺逆流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商品价格问题: 售价=定价·折· 10 1 ,利润=售价-成本, 100% 成本 售价 成本 利润率 ; 周长、面积、体积问题: C 圆=2πR,C 长方形=2(a+b),S 长方形=ab, C 正方形=4a, S 圆=πR 2,S 正方形=a 2,S 环形=π(R 2-r 2), V 长方体=abc ,V 正方体=a 3,V 圆柱=πR 2h ,V 圆锥= 3 1 πR 2h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四章图形的认识初步 知识框架 从不同方向看立伟图形 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 视开立体图形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直线、射线、线段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平面图形 角的度量 角十角的大小此较角的平分线 余角和补角 等角的补角相等 等角的余角相等 二.知识概念 1.几何图形 (1)立体图形:有些几何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等)的各部分不都在 同一个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 (2)平面图形:有些几何图形(如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圆等)的各部分都在同 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 (3)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有些立体图形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将它们的表面适当剪开, 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这样的平面图形称为相应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4)点、线、面、体 ①点:线与线相交的地方是点。 ②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形成线 ③面:包围着体的是面。面有平面和曲面两种。 ④体:几何体简称体。 ⑤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⑥几何图形都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的,点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 2.直线、射线、线段 (1)定义:直线上两个点和他们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直线上的一点和它一旁的部分叫做 射线 第7页共9页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 7 页 共 9 页 第四章 图形的认识初步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几何图形 (1)立体图形:有些几何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等)的各部分不都在 同一个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 (2)平面图形:有些几何图形(如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圆等)的各部分都在同一 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 (3)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有些立体图形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将它们的表面适当剪开, 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这样的平面图形称为相应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4)点、线、面、体 ①点:线与线相交的地方是点。 ②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形成线。 ③面:包围着体的是面。面有平面和曲面两种。 ④体:几何体简称体。 ⑤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⑥几何图形都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的,点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 2. 直线、射线、线段 (1)定义:直线上两个点和他们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直线上的一点和它一旁的部分叫做 射线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2)直线公理:经过两点只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简述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3)相交:当两条不同的直线有一个公共点时,我们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交,这个公共点叫 做他们的交点 (4)直线、线段和射线的表示方法 ①直线:用一个小写字母或一条直线上的两点表示,前面必须加直线两字。如直线m,直线 AB ②线段:用一个小写字母或端点的两个大写字母表示,前面必须加线段两字。如线段a,线 段AB ③射线:用一个小写字母或端点的大写字母和射线上的另一个大写字母表示(表示端点的大 写字母在前),前面必须加射线两字。如射线a,射线OA (5)线段的中点 ①定义:一个点把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的线段,这个点就叫做这条线段的中点。类似的还 有线段的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 ②表示法 ∴点B为AC的中点 C 或、、、MAC 点B为AC的中点,或∵AC=2AB,∴点B为AC的中点 反之也成立 ∵点B为AC的中点,∴AB=BC 或∵点B为AC的中点,∴AB==AC 或∵点B为AC的中点 ③线段公理: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简述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④两点间的距离: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3.角 (1)角的定义一:一种是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点就是角 的顶点。 要弄清定义中的两个重点 ①角是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②这两条射线必须有一个公共端点 角的定义二:是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可以看出在起始位置的射线与终止位置的射线就形成了一个角 (2)角的表示 ①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表示顶点的字母必须写在中间。如∠AOB ②当顶点处只有一个角时,可以用表示顶点的一个大写字母表示。如∠A ③用数字或希腊字母表示。如∠1或∠a 第8页共9页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 8 页 共 9 页 (2)直线公理:经过两点只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简述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3)相交:当两条不同的直线有一个公共点时,我们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交,这个公共点叫 做他们的交点。 (4)直线、线段和射线的表示方法 ①直线:用一个小写字母或一条直线上的两点表示,前面必须加直线两字。如直线 m,直线 AB。 ②线段:用一个小写字母或端点的两个大写字母表示,前面必须加线段两字。如线段 a,线 段 AB。 ③射线:用一个小写字母或端点的大写字母和射线上的另一个大写字母表示(表示端点的大 写字母在前),前面必须加射线两字。如射线 a,射线 OA。 (5)线段的中点 ①定义:一个点把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的线段,这个点就叫做这条线段的中点。类似的还 有线段的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 ②表示法: ∵AB=BC ∴点 B 为 AC 的中点 或∵ AB= 2 1 MAC ∴点 B 为 AC 的中点,或∵AC=2AB,∴点 B 为 AC 的中点 反之也成立 ∵点 B 为 AC 的中点,∴AB=BC 或∵点 B 为 AC 的中点, ∴AB= 2 1 AC 或∵点 B 为 AC 的中点, ∴AC=2BC ③线段公理: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简述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④两点间的距离: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3. 角 (1)角的定义一:一种是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点就是角 的顶点。 要弄清定义中的两个重点 ①角是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②这两条射线必须有一个公共端点。 角的定义二:是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可以看出在起始位置的射线与终止位置的射线就形成了一个角。 (2)角的表示 ①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表示顶点的字母必须写在中间。如 AOB。 ②当顶点处只有一个角时,可以用表示顶点的一个大写字母表示。如A 。 ③用数字或希腊字母表示。如 1或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3)角的度量 ①度量角的大小,可用“度”作为度量单位。 ②度、分、秒关系:把一个圆周分成360等份,每一份叫做一度的角。1°=60;1"=60″。 ③度量仪器:量角器。 (4)角的比较与运算 ①教的比较:可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然后比较它们的大小:也可以把它们叠合在一起比 较大小。 ②角的平分线: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 分线。 (5)角的分类 ①锐角:小于直角的角叫做锐角 ②直角:平角的一半叫做直角。 ③钝角:大于直角而小于平角的角 ④平角:把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顺着一个方向旋转,当终止位置和起始位置成一直线时, 所成的角叫做平角 ⑤周角:把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顺着一个方向旋转,当终边和始边重合时,所成的角叫 做周角。 ⑥周角、平角、直角的关系是:1周角=2平角=4直角=360° (6)角的关系 ①对顶角: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②互为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平角,这两个角做互为补角。 ③互为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直角,这两个角叫做互为余角。 【拓展】邻补角:有公共顶点,一条公共边,另两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注意:互余、互补是指两个角的数量关系,与两个角的位置无关,而互为邻补角则要求两个 角有特殊的位置关系 (7)角的性质 ①对顶角:对顶角相等。 ②互为补角: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③互为余角: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第9页共9页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 9 页 共 9 页 (3)角的度量 ①度量角的大小,可用“度”作为度量单位。 ②度、分、秒关系:把一个圆周分成 360 等份,每一份叫做一度的角。1 60;1 60 。 ③度量仪器:量角器。 (4)角的比较与运算 ①教的比较:可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然后比较它们的大小;也可以把它们叠合在一起比 较大小。 ②角的平分线: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 分线。 (5)角的分类 ①锐角:小于直角的角叫做锐角。 ② 直角:平角的一半叫做直角。 ③钝角:大于直角而小于平角的角。 ④平角:把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顺着一个方向旋转,当终止位置和起始位置成一直线时, 所成的角叫做平角。 ⑤周角:把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顺着一个方向旋转,当终边和始边重合时,所成的角叫 做周角。 ⑥周角、平角、直角的关系是: l 周角=2 平角=4 直角=360° (6)角的关系 ①对顶角: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②互为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平角,这两个角做互为补角。 ③互为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直角,这两个角叫做互为余角。 【拓展】邻补角:有公共顶点,一条公共边,另两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注意:互余、互补是指两个角的数量关系,与两个角的位置无关,而互为邻补角则要求两个 角有特殊的位置关系。 (7)角的性质 ①对顶角:对顶角相等。 ②互为补角: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③互为余角: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