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教学内容 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全面地反映了随机变量的统计规律,利用分布函数可以 很方便地计算各种事件的概率。但在实际应用中,常常并不需要全面了解随机变 量的变化情况,只需要知道一些能反映随机变量的特征的指标就能解决问题,这 些指标便是数字特征。本节主要讲解以下内容: (1)数学期望、方差、协方差和相关系数等概念和计算方法 (2)随机变量的函数的数学期望的计算方法; (3)一些常见分布的数字特征的计算。 教学思路与要求 (1)结合实际背景引出数学期望的概念,指出数学期望的性质,并结合实 际例子讲解其计算方法,并进一步给出随机变量的函数的数学期望的 计算方法 (2)结合实际背景引出方差与标准差的概念,指出方差的性质,并结合实 际例子讲解其计算方法; (3)对几种常见分布计算它们的数学期望和方差 (4)结合实际背景引出协方差与相关系数的概念,指出它们的性质,并结 合实际例子讲解其计算方法 (5)对于正态分布的数字特征,其重要性与常见性众所周知,计算也相对 复杂,更需加以详细讲解。 教学安排 数学期望 我们先看一个例子。检验员每天从生产线取出n件产品进行检验。记5为每 天检验出的次品数。若检验员检查了N天,记这N天出现0,1…,n件次品的天数 分别为x,x1,…,xn,则x0+x1+…+xn=N,且N天出现的总次品数为 0x6+1x1+…+nx=∑kx 因此N天中平均每天出现的次品数为 点, 注意就是N天中每天出现k件次品的频率,即{=k}的频率。若记p4为每天 出现k件次品的概率,即P(E=k),则由概率的统计意义,当N充分大时,会 在p附近摆动(k=01…,n),所以∑k就会在∑k·P附近摆动。因此从
教 案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教学内容 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全面地反映了随机变量的统计规律,利用分布函数可以 很方便地计算各种事件的概率。但在实际应用中,常常并不需要全面了解随机变 量的变化情况,只需要知道一些能反映随机变量的特征的指标就能解决问题,这 些指标便是数字特征。本节主要讲解以下内容: (1) 数学期望、方差、协方差和相关系数等概念和计算方法; (2) 随机变量的函数的数学期望的计算方法; (3) 一些常见分布的数字特征的计算。 教学思路与要求 (1) 结合实际背景引出数学期望的概念,指出数学期望的性质,并结合实 际例子讲解其计算方法,并进一步给出随机变量的函数的数学期望的 计算方法; (2) 结合实际背景引出方差与标准差的概念,指出方差的性质,并结合实 际例子讲解其计算方法; (3) 对几种常见分布计算它们的数学期望和方差; (4) 结合实际背景引出协方差与相关系数的概念,指出它们的性质,并结 合实际例子讲解其计算方法。 (5) 对于正态分布的数字特征,其重要性与常见性众所周知,计算也相对 复杂,更需加以详细讲解。 教学安排 一.数学期望 我们先看一个例子。检验员每天从生产线取出 n 件产品进行检验。记 为每 天检验出的次品数。若检验员检查了 N 天,记这 N 天出现 0,1, ,n 件次品的天数 分别为 n x , x , , x 0 1 ,则 x0 x1 xn N ,且 N 天出现的总次品数为 n k n k x x n x kx 0 0 0 1 1 。 因此 N 天中平均每天出现的次品数为 n k k n k k N x k N kx 0 0 。 注意 N xk 就是 N 天中每天出现 k 件次品的频率,即 { k} 的频率。若记 k p 为每天 出现 k 件次品的概率,即 P( k) ,则由概率的统计意义,当 N 充分大时, N xk 会 在 k p 附近摆动( k 0,1, ,n ),所以 n k k N x k 0 就会在 n k pk k 0 附近摆动。因此从
统计意义上可以认为,∑kp就是平均每天出现的次品数。 以此为背景,我们引入下面的定义。 定义11.5.1设离散型随机变量ξ的可能取值为x1,x2,…xn2…,且5取相应 值的概率依次为p1,P2,…,Pn,…若级数∑xP绝对收敛,则称该级数的和为 随机变量ξ的数学期望,简称期望,记为Eξ,即 E5=∑xP 此时也称5的数学期望存在。若级数∑|x|p发散,则称5的数学期望不存在。 由数学期望的定义知,数学期望实质上是以概率为权的加权平均值,因此也 常称为均值。我们在定义中需要级数绝对收敛,是因为数学期望应该与对随机变 量取值的人为排序无关。只有当级数是绝对收敛时,才能保证收敛级数的和与求 和次序无关 对于连续型随机变量ξ,也应有数学期望的概念。如何得到呢?先做一个近 似分析。设ξ的概率密度为φ(x)(假设(x)连续),在实轴上插入分点 R1 则ξ落在[x1,x]中的概率为(记Ax1=x1-x1) ∈[x,x1)=∫x)ox)Ax,(=01 这时,如下分布的离散型随机变量ξ就可以看作ξ的一种近似 P p(xo )Ax qp(x1)△x 其数学期望为 E=∑x9(x)x 它近似地可看作ξ的平均值。可以想象,当分点在实轴上越来越密时,上述和式 就会以[x(x)x为极限。由此为背景,我们给出下面的定义。 定1152设5是连续型随机变量,其概率密度为o(x)若「1xw(x)b收 敛,则称∫x(x)t的值为随机变量5的数学期望,简称期望,记为E5,即 此时也称5的数学期望存在。若1x(x)发散,则称5的数学期望不存在 例11.5.1已知一箱中有产品100个,其中10个次品,90个正品。从中任 取5个,求这5个产品中次品数的期望值。 解设ξ为任意取出5个产品中的次品数,则ξ可取值0、1、2、3、4、5
统计意义上可以认为, n k pk k 0 就是平均每天出现的次品数。 以此为背景,我们引入下面的定义。 定义 11.5.1 设离散型随机变量 的可能取值为 x1 , x2 , , xn , ,且 取相应 值的概率依次为 1 2 p , p , , pn , 。若级数 i1 i pi x 绝对收敛,则称该级数的和为 随机变量 的数学期望,简称期望,记为 E ,即 E i 1 i pi x 。 此时也称 的数学期望存在。若级数 1 | | i i pi x 发散,则称 的数学期望不存在。 由数学期望的定义知,数学期望实质上是以概率为权的加权平均值,因此也 常称为均值。我们在定义中需要级数绝对收敛,是因为数学期望应该与对随机变 量取值的人为排序无关。只有当级数是绝对收敛时,才能保证收敛级数的和与求 和次序无关。 对于连续型随机变量 ,也应有数学期望的概念。如何得到呢?先做一个近 似分析。设 的概率密度为 (x) (假设 x) 连续),在实轴上插入分点 n x x x 0 1 , 则 落在 [ , ] i i1 x x 中的概率为(记 i i i x x x 1 ) i i x x i i P x x x dx x x i i ( [ , ]) ( ) ) 1 1 ( i 0,1, ,n 1 )。 这时,如下分布的离散型随机变量 ~ 就可以看作 的一种近似 ~ 0 x 1 x … n x P 0 0 (x )x 1 1 (x )x … n n (x )x 其数学期望为 n i i i i E x x x 0 ) ~ , 它近似地可看作 的平均值。可以想象,当分点在实轴上越来越密时,上述和式 就会以 x(x)dx 为极限。由此为背景,我们给出下面的定义。 定义 11.5.2 设 是连续型随机变量,其概率密度为 (x) 。若 | x |(x)dx 收 敛,则称 x(x)dx 的值为随机变量 的数学期望,简称期望,记为 E ,即 E x(x)dx 。 此时也称 的数学期望存在。若 | x |(x)dx 发散,则称 的数学期望不存在。 例 11.5.1 已知一箱中有产品 100 个,其中 10 个次品,90 个正品。从中任 取 5 个,求这 5 个产品中次品数的期望值。 解 设 为任意取出 5 个产品中的次品数,则 可取值 0、1、2、3、4、5
且易计算ξ的分布为 0 1 2 4 5 因此 kC E=∑kP(=k) 0.5 k=0 例1.5.2已知连续型随机变量ξ的概率密度为如下形式 ax2,00,a>0。又已知E=0.75,求k和a的值。 解由概率密度的性质得 」x)k=aa=k 所以a=k+1。又由已知 0.75=E5= xo(x)dx=l. axdx k+2 所以又成立a=0.75(k+2)。解方程组 k+1=a l075(k+2) 得k=2,a=3 可以证明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有如下性质(假设以下涉及到的数学期望均存 在): (1)设c是常数,则Ec=c (2)设ξ是随机变量,k是常数,则E(k2)=kE5。 (3)若ξ,n为两个随机变量,则E(5+m)=E5+En。 因此,用归纳法可以得出,若51,2…n为随机变量,则 (4)若ξ,n为两个随机变量,满足ξ≤n(即对于每个x∈g,成立 5(x)≤m(x)),则 E5≤En。 特别地 E5E|| (5)设随机变量ξ,n相互独立,则E(5)=E·En。 因此,若n个随机变量552,…n相互独立,则
且易计算 的分布为 0 1 2 3 4 5 P 5 100 5 90 C C 5 100 4 90 1 10 C C C 5 100 3 90 2 10 C C C 5 100 2 90 3 10 C C C 5 100 1 90 4 10 C C C 5 100 5 10 C C 因此 ( ) 5 0 E kP k k 0.5 5 100 5 0 10 5 90 C kC C k k k 。 例 11.5.2 已知连续型随机变量 的概率密度为如下形式: 0, , , 0 1, ( ) 其它 ax x x k 其中 k 0, a 0。又已知 E 0.75 ,求 k 和 a 的值。 解 由概率密度的性质得 1 1 ( ) 1 0 k a x dx ax dx k , 所以 a k 1 。又由已知 0.75 E 2 ( ) 1 0 1 k a x x dx ax dx k , 所以又成立 a 0.75(k 2) 。解方程组 k a k a 0.75( 2) 1 得 k 2,a 3。 可以证明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有如下性质(假设以下涉及到的数学期望均存 在): (1)设 c 是常数,则 Ec c。 (2)设 是随机变量, k 是常数,则 E(k) kE 。 (3)若 , 为两个随机变量,则 E( ) E E 。 因此,用归纳法可以得出,若 n , , , 1 2 为随机变量,则 n i i n i E i E 1 1 。 (4)若 , 为两个随机变量,满足 (即对于每个 x ,成立 (x) (x) ),则 E E 。 特别地 | E | E | |。 (5) 设随机变量 , 相互独立,则 E() E E 。 因此,若 n 个随机变量 n , , , 1 2 相互独立,则
例11.5.3假设机场送客班车每次开出时有20名乘客,沿途有10个下客 站。若到站时无乘客下车,则班车不停。假设每位乘客在各车站下车的机会是等 可能的,且是否下车互不影响,求每班次停车的平均数。 解用表示班车的停车数。记 5=2在第个车站有乘客下车 0,在第个车站无乘客下车 则ξ=51+2+…+510。由于每位乘客在各车站下车的机会是等可能的,所以每 个乘客在每站下车的概率为0.1,不下车的概率为0.9。而乘客是否下车是相互 独立的,20位乘客在第;站都不下车的概率就是0920,即P(=0)=0920,所 以P(5=1)=1-0920。因此 E(5)=0×0920+1×(1-0920)=1-0920,i=12,…10。 于是每班次停车的平均数,即的数学期望为 E(5)=E(1+52+…+510)=E(1)+E(2)+…+E(510)=10×(1-0920)≈878 二.随机变量的函数的数学期望 对于一维随机变量的函数的数学期望,有以下的计算方法: 定理11.5.1设ξ是随机变量,∫是一元连续函数或单调函数 (1)若ξ是离散型随机变量,其概率函数为P(5=x,)=P(l=1,2,…),则 当∑(x)P收敛时,随机变量n=f()的数学期望存在,且 En=E(5)=∑f(x)P (2)若5是连续型随机变量,其概率密度为o(x),则当f(x)(x收 敛时,随机变量η=∫(2)的数学期望存在,且 En=E(S)= f(x)o(x)dx 此定理的证明从略。 例1.54设随机变量5服从参数为05的 Poisson分布,求n=的数学 期望En。 解因为ξ服从参数为05的 Poisson分布,所以 P(=k)= (0.5) e3,k=0,1,2…
n i i n i E i E 1 1 。 例 11.5.3 假设机场送客班车每次开出时有 20 名乘客,沿途有 10 个下客 站。若到站时无乘客下车,则班车不停。假设每位乘客在各车站下车的机会是等 可能的,且是否下车互不影响,求每班次停车的平均数。 解 用 表示班车的停车数。记 0, , 1, , 在第 个车站无乘客下车 在第 个车站有乘客下车 i i i i 1,2, ,10, 则 1 2 10 。由于每位乘客在各车站下车的机会是等可能的,所以每 个乘客在每站下车的概率为 0.1 ,不下车的概率为 0.9 。而乘客是否下车是相互 独立的,20 位乘客在第 i 站都不下车的概率就是 20 0.9 ,即 20 P( i 0) 0.9 ,所 以 20 P( i 1) 1 0.9 。因此 2 0 2 0 2 0 E( i ) 00.9 1(1 0.9 ) 1 0.9 ,i 1,2, ,10。 于是每班次停车的平均数,即 的数学期望为 ( ) ( ) ( ) ( ) ( ) 10 (1 0.9 ) 8.78 2 0 E E 1 2 1 0 E 1 E 2 E 1 0 。 二.随机变量的函数的数学期望 对于一维随机变量的函数的数学期望,有以下的计算方法: 定理 11.5.1 设 是随机变量, f 是一元连续函数或单调函数。 (1)若 是离散型随机变量,其概率函数为 i pi P( x ) ( i 1,2, ),则 当 1 | ( ) | i i pi f x 收敛时,随机变量 f () 的数学期望存在,且 1 ( ) ( ) i i pi E Ef f x ; (2)若 是连续型随机变量,其概率密度为 (x) ,则当 f x x dx | ( ) |( ) 收 敛时,随机变量 f () 的数学期望存在,且 E Ef () f (x)(x)dx 。 此定理的证明从略。 例 11.5.4 设随机变量 服从参数为 0.5 的 Poisson 分布,求 1 1 的数学 期望 E 。 解 因为 服从参数为 0.5 的 Poisson 分布,所以 0.5 ! (0.5) ( ) e k P k k ,k 0,1,2,
由定理11.5.1得 E 1.05)。0s1。-0s(05) 1+kk (k+1) e-05 2 (e-1)=21 0.5 n √e 例1.5.5设随机变量ξ的概率密度为 0. p(x) 求n=e25的数学期望En。 解由定理11.5.1得 En=E(e-25)=e-2p(x)dx 三.方差和标准差 在实际问题中,仅凭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或平均值)常常并不能完全解决 问题,还要考察随机变量的取值与其数学期望的之间的离散程度。例如,考察两 个射击运动员的水平,自然会看他们的平均成绩,平均成绩好的,当然水平高些。 但如果两个运动员的平均成绩相差无几,就要进一步看他们的成绩稳定性,即各 次射击成绩与平均成绩的离散程度,离散程度越小,成绩越稳定。抽象地说就是 对于一个随机变量ξ,我们不但要考察其数学期望E5,还要考察-EE。我们 称ξ-Eξ为随机变量ξ的离差。显然,离差的数学期望为0,即E(-E5)=0。 因此,考虑离差的数学期望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我们自然会想到,这是由于 2-E的符号变化造成的。为了消除符号变化的影响,若使用E5-Eξ|,却带 来不便于计算的困难,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常使用的是E(5-E)2,它易计算、实 用且有效。 定义11.5.3设是随机变量,若E(-E)2存在,则称它为5的方差,记 为D5 D5=E(5-E5) 显然D2≥0。由定理11.5.1可知,关于方差有以下的计算公式 (1)若ξ是离散型随机变量,其分布律为P(5=x)=P(i=1,2,…),则 D5=∑(x-E)p (2)若ξ是连续型随机变量,其概率密度为Q(x),则 D5=「(x-EB)2o(x)dt。 注意在实际应用中,DE与随机变量的量纲并不一致,为了保持量纲的一致 性,常考虑D的算术平方根,它称为5的均方差或标准差,记为a:或a,即
由定理 11.5.1 得 . 1 ( 1) 2 1 2 1 ! (0.5) 0.5 1 ( 1)! (0.5) 0.5 1 ! (0.5) 1 1 1 1 0.5 0 0.5 0 1 0.5 0.5 0 e e n e e k e e k k E E n n k k k k 例 11.5.5 设随机变量 的概率密度为 0, 0. , 0, ( ) x e x x x 求 2 e 的数学期望 E 。 解 由定理 11.5.1 得 E E e e x dx x ( ) ( ) 2 2 3 1 0 3 0 2 e e dx e dx x x x 。 三.方差和标准差 在实际问题中,仅凭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或平均值)常常并不能完全解决 问题,还要考察随机变量的取值与其数学期望的之间的离散程度。例如,考察两 个射击运动员的水平,自然会看他们的平均成绩,平均成绩好的,当然水平高些。 但如果两个运动员的平均成绩相差无几,就要进一步看他们的成绩稳定性,即各 次射击成绩与平均成绩的离散程度,离散程度越小,成绩越稳定。抽象地说就是, 对于一个随机变量 ,我们不但要考察其数学期望 E ,还要考察 E 。我们 称 E 为随机变量 的离差。显然,离差的数学期望为 0,即 E( E) 0。 因此,考虑离差的数学期望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我们自然会想到,这是由于 E 的符号变化造成的。为了消除符号变化的影响,若使用 E | E | ,却带 来不便于计算的困难,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常使用的是 2 E( E) ,它易计算、实 用且有效。 定义 11.5.3 设 是随机变量,若 2 E( E) 存在,则称它为 的方差,记 为 D 。即 2 D E( E) 。 显然 D 0 。由定理 11.5.1 可知,关于方差有以下的计算公式: (1)若 是离散型随机变量,其分布律为 i pi P( x ) ( i 1,2, ),则 i i D xi E p 1 2 ( ) 。 (2)若 是连续型随机变量,其概率密度为 (x) ,则 D x E x dx ( ) ( ) 2 。 注意在实际应用中, D 与随机变量 的量纲并不一致,为了保持量纲的一致 性,常考虑 D 的算术平方根,它称为 的均方差或标准差,记为 或 ,即 D
均方差的量纲与随机变量ξ的量纲是一致的。 可以证明随机变量的方差如下性质(假设以下涉及到的方差均存在) (1)设c是常数,则D(c)=0;反之,若随机变量ξ满足D5=0,则 P(5=E5)=1。 (2)设是随机变量,k是常数,则D(k)=k2D() (3)设ξ是随机变量,c是常数,则D(+c)=D(2)。 4)若和n为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则D(5+m)=DE+Dn 因此,用归纳法可以得出,若随机变量51,2…,5n相互独立,则 注意,若和n为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时,它们的差的方差为 D(-m)=D+(-1)]=D2+DI(-1)]=D5+(-1)2Dn=DF+Dn。 在实际计算方差时,常常用到下面的公式: D2=E(2)-(E5)2。 事实上, D=E(-E)2=E(2-2E5+(E)2) =E(22)-2E5·E5+(E5)2=E(2)-(E)2。 例11.5.6设随机变量ξ服从参数为1的指数分布,随机变量 1,51)=1-P(≤1)=1-(1-e-)=e-。 于是 En=(-1)×P(7=-1)+0×P(=0)+1×P(=1)=2e1-1。 又因为 E(n2)=(-1)2xP(n=-1)+02×P(n=0)+12×P(n=1)=1, 所以 Dn=E(n2)-(Em)2=1-(2e-1-1)2=4(e-1-e-2)。 例11.5.7设随机变量ξ服从 22|上的均匀分布,函数 f(x) ∫mx,x>0
均方差的量纲与随机变量 的量纲是一致的。 可以证明随机变量的方差如下性质(假设以下涉及到的方差均存在): (1) 设 c 是常数,则 D(c) 0 ;反之,若随机变量 满足 D 0 ,则 P( E) 1。 (2) 设 是随机变量, k 是常数,则 ( ) ( ) 2 D k k D 。 (3) 设 是随机变量, c 是常数,则 D( c) D()。 (4) 若 和 为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则 D( ) D D 。 因此,用归纳法可以得出,若随机变量 n , , , 1 2 相互独立,则 n i i n i D i D 1 1 。 注意,若 和 为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时,它们的差的方差为 D D D D D D D D 2 ( ) [ ( 1) ] [( 1) ] ( 1) 。 在实际计算方差时,常常用到下面的公式: 2 2 D E( ) (E) 。 事实上, ( ) ( 2 ( ) ) 2 2 2 D E E E E E 2 2 2 2 E( ) 2E E (E) E( ) (E) 。 例 11.5.6 设随机变量 服从参数为 1 的指数分布,随机变量 1, 1, 0, 1, 1, 1, 求 E 和 D 。 解 因为 服从参数为 1 的指数分布,则 的概率密度为 0, 0. , 0, ( ) x e x x x 所以 1 1 0 ( 1) ( 1) 1 P P e dx e x , P( 0) P( 1) 0 1 1 ( 1) ( 1) 1 ( 1) 1 (1 ) P P P e e 。 于是 ( 1) ( 1) 0 ( 0) 1 ( 1) 2 1 1 E P P P e 。 又因为 ( ) ( 1) ( 1) 0 ( 0) 1 ( 1) 1 2 2 2 2 E P P P , 所以 ( ) ( ) 1 (2 1) 4( ) 2 2 1 2 1 2 D E E e e e 。 例 11.5.7 设随机变量 服从 2 1 , 2 1 上的均匀分布,函数 0, 0. ln , 0, ( ) x x x f x
求n=f(2)的数学期望与方差 解由于服从-11上的均匀分布,所以其概率密度为 0,其他 因此 En=El(5]=f(x)o(x)dx ;nxdx=(xmx)-∫ n2) 以及 E(n2)=BL/()=厂2(x)(xx =(nx)a=xmx312-21hnx=(m2)2+m2+1 因此 Dn=E(n)-(Em)2=(n2) 四.几种常见分布的数学期望和方差。 (一)0-1分布 设随机变量ξ服从0-1分布,且概率函数为 P(5=k)=p(1-p)-,k=0, 由定义 E=0×(1-p)+1xp=P 且由定理11.5.1知 E(52)=032×(1-p)+12xp=p。 于是 0=E()-(E5)=P-p2=p(1-P 这说明,若ξ服从参数p的01分布,则E=p,DF=p(1-p)。 (二)二项分布 设随机变量服从参数为n,p的二项分布,即~B(n,p)。 首先说明服从二项分布的随机变量ξ可以看作是n个相互独立的0-1分布 的随机变量的和。事实上,设在某个试验中事件A发生或着不发生,且A发生的 概率为p,将这个实验独立地重复n次,构成一个n重 Bernoulli试验。随机变量 就可以看作这个n重 Berno试验中事件A出现的次数,因此它服从二项分布 B(np)。设随机变量5(i=1,2…n)为 ss1第次试验A发生 0,第次试验A不发生 则服从参数p的0-1分布,且5,52…,5相互独立。因此5=∑5,即是n 个相互独立的0-1分布的随机变量的和
求 f () 的数学期望与方差。 解 由于 服从 2 1 , 2 1 上的均匀分布,所以其概率密度为 0, . , 2 1 2 1 1, ( ) 其他 x x 因此 (1 ln 2). 2 1 ln ln 1 [ ( )] ( ) ( ) 2 1 2 1 0 2 1 0 0 xdx x x dx E E f f x x dx 以及 (ln 2) ln 2 1. 2 1 (ln ) [ (ln ) ] 2 ln ( ) [ ( )] ( ) ( ) 2 0 2 1 0 2 0 2 2 2 2 2 1 2 1 x dx x x xdx E E f f x x dx 因此 4 3 ln 2 2 1 (ln 2) 4 1 ( ) ( ) 2 2 2 D E E 。 四.几种常见分布的数学期望和方差。 (一)0-1 分布 设随机变量 服从 0-1 分布,且概率函数为 k k P k p p 1 ( ) (1 ) , k 0, 1。 由定义 E 0(1 p) 1 p p 。 且由定理 11.5.1 知 E p p p 2 2 2 ( ) 0 (1 ) 1 。 于是 ( ) ( ) (1 ) 2 2 2 D E E p p p p 。 这说明,若 服从参数 p 的 0-1 分布,则 E p , D p(1 p)。 (二)二项分布 设随机变量 服从参数为 n, p 的二项分布,即 ~ B(n, p) 。 首先说明服从二项分布的随机变量 可以看作是 n 个相互独立的 0 1 分布 的随机变量的和。事实上,设在某个试验中事件 A 发生或着不发生,且 A 发生的 概率为 p ,将这个实验独立地重复 n 次,构成一个 n 重 Bernoulli 试验。随机变量 就可以看作这个 n 重 Bernoulli 试验中事件 A 出现的次数,因此它服从二项分布 B(n, p) 。设随机变量 i ( i 1,2, ,n )为 0, , 1, , 第 次试验 不发生 第 次试验 发生 i A i A i 则 i 服从参数 p 的 0 1 分布,且 n , , , 1 2 相互独立。因此 n i i 1 ,即 是 n 个相互独立的 0 1 分布的随机变量的和
于是 5=∑E=∑p 由于51(l=12…,n)相互独立,所以 D5=D∑5=∑D51=∑p(1-p)=m(1-p) 这说明,若5~B(n,p),则E=四,DF=mp(1-p) (三) Poisson分布 设随机变量ξ服从参数为λ的 Poisson分布,即5~P(4),则的概率函数是 2 P(=k) k=0,1,2 由定义得 E5=∑k Aee=。 (k-1) 且由定理11.5.1得 E(2)=∑k2 (k-1)k xc+∑kR 因此 E(2)-(E2)2=2+2-2=A。 这说明,若ξ~P(A),则EF=λ,D5=2 (四)均匀分布 设随机变量服从区间[a,b上的均匀分布,即5~Ua,b],则ξ的概率密度 0(x)=b a≤x≤b, 其他 由定义 E5=xx-x=口+b 因为 x (r)ar= 6-odr=4+ab+b2 所以 D5=E(2)-(E)2=a t6+b 这说明,若5~L1ab,则EE=2+b,DE=二2) (五)指数分布 设随机变量ξ服从参数为λ的指数分布,即5~E(4),则的概率密度为
于是 E E E p np n i n i i n i i 1 1 1 。 由于 i ( i 1,2, ,n )相互独立,所以 D n i i n i D i D 1 1 (1 ) (1 ) 1 p p np p n i 。 这说明,若 ~ B(n, p) ,则 E np, D np(1 p) 。 (三) Poisson 分布 设随机变量 服从参数为 的 Poisson 分布,即 ~ P() ,则 的概率函数是 e k P k k ! ( ) , k 0,1,2, 。 由定义得 1 1 0 ! ( 1)! k k k k k e e k E k e e n e n n 0 ! 。 且由定理 11.5.1 得 0 2 1 2 2 ! ! ( 1) ! ( ) k k k k k k e k e k k e k k k E k 2 2 2 2 ( 2)! k k k e 。 因此 2 2 D E( ) (E) 2 2 。 这说明,若 ~ P() ,则 E , D 。 (四)均匀分布 设随机变量 服从区间 [a,b] 上的均匀分布,即 ~ U[a, b] ,则 的概率密度 为 0, . , , 1 ( ) 其他 a x b b a x 由定义 2 1 ( ) a b dx b a E x x dx x b a 。 因为 3 1 ( ) ( ) 2 2 2 2 2 a ab b dx b a E x x dx x b a , 所以 12 ( ) 3 2 ( ) ( ) 2 2 2 2 2 2 a ab b a b b a D E E 。 这说明,若 ~ U[a, b] ,则 2 a b E , 12 ( ) 2 b a D 。 (五)指数分布 设随机变量 服从参数为 的指数分布,即 ~ E() ,则 的概率密度为
0 x≤0. 由定义 ES=xp(x)dx x 因为 E(52)=xp(x)dx=o 2x'e dr “+2fx*k=2xh=2 所以 DE=E(E)-()= 2 2(元 这说明,若5~E(4),则E5=,DF= (六)正态分布 设随机变量ξ服从参数μ,σ2的正态分布,即5~N(4,a2),则的概率密 度为 P( x)= 由定义 dx (令t=x-2 dt+u 且 D5=E(5-E)= (x-ur'e -r2 r-u (x-)2/+a (x-)e 这说明,若5~N(A,a2),则EE=u,DE=a
0, 0. , 0, ( ) x e x x x 由定义 0 E x (x)dx xe dx x 1 0 0 xe e dx x x 。 因为 . 2 2 2 ( ) ( ) 2 0 0 0 2 0 2 2 2 x e xe dx xe dx E x x dx x e dx x x x x 所以 2 2 2 2 2 2 1 1 ( ) ( ) D E E 。 这说明,若 ~ E() ,则 1 E , 2 1 D 。 (六)正态分布 设随机变量 服从参数 , 2 的正态分布,即 ~ ( , ) 2 N ,则 的概率密 度为 2 2 2 ( ) 2 1 ( ) x x e , 由定义 e dx x E x 2 2 2 ( ) 2 (令 x t ) e dt t t 2 2 2 e dt t t 2 2 2 e dt t 2 2 2 1 e dt t 2 2 2 1 。 且 D E E x e dx x 2 2 2 ( ) 2 2 ( ) 2 1 ( ) 2 2 2 ( ) 2 ( ) 2 x x de x e e dx x x 2 2 2 2 2 ( ) 2 2 ( ) 2 2 ( ) 2 2 2 0 。 这说明,若 ~ ( , ) 2 N ,则 E , 2 D
例1158设随机变量5,n相互独立,且都服从正态分布N0.,求随 机变量|2-m|的数学期望和方差。 解由已知 E5=En=0,D5=D1=2 令5=5-n,则由ξ,m的相互独立性知, E=E(2-m)=E5-En=0,D2=D(2-n)=D2+Dn=1, 且由定理11.4.3知,z服从正态分布N(0,1)。 因此 E|5-n=E|51x1=e2d o xe=dx=6J 因为 E(5-n1)=E(2)=D+(E2)2=1, 所以 D|-n=E(2-m|2)-(E|-mD2=1 2 五.协方差与相关系数 在引入这些数字特征之前,我们先介绍关于二维随机变量的函数的数学期望 的计算方法 定理11.5.2设(ξ,)是二维随机变量,∫是二元连续函数 (1)若(,)是离散型随机变量,其分布为P(5=x,n=y)=P (j=12…),则当∑|(x1,y)|P收敛时,随机变量5=f(5,m)的数学期望存 在,且 E5=E(,m)=∑f(x,y)P (2)若(ξ,η)是连续型随机变量,其联合概率密度为φ(x,y),则当 ∫(x,y)|o(x, yard收敛时,随机变量=f(5,m)的数学期望存在,且 E5=(m=二二f(x,yxyd 此定理的证明从略。 例119设D={(x,y)0<x<20<y<},二元连续型随机变量(5m)的 联合概率密度为 p(x, y) ∫2x,(x,y)∈D 0,其他 求E(57)
例 11.5.8 设随机变量 , 相互独立,且都服从正态分布 2 1 N 0, ,求随 机变量 | | 的数学期望和方差。 解 由已知 E E 0, 2 1 D D 。 令 ,则由 , 的相互独立性知, E E( ) E E 0, D D( ) D D 1, 且由定理 11.4.3 知, 服从正态分布 N(0, 1)。 因此 . 2 2 2 2 2 2 2 1 | | | | | | 0 2 2 0 2 2 2 2 2 x xe dx e d E E x e dx x x x 因为 (| | ) ( ) ( ) 1 2 2 2 E E D E , 所以 2 | | (| | ) ( | |) 1 2 2 D E E 。 五.协方差与相关系数 在引入这些数字特征之前,我们先介绍关于二维随机变量的函数的数学期望 的计算方法。 定理 11.5.2 设 (,) 是二维随机变量, f 是二元连续函数。 ( 1 ) 若 (,) 是离散型随机变量,其分布为 i j pij P( x , y ) (i, j 1,2, ) ,则当 , 1 | ( , ) | i j i j pij f x y 收敛时,随机变量 f (,) 的数学期望存 在,且 , 1 ( , ) ( , ) i j i j pij E Ef f x y ; (2)若 (,) 是连续型随机变量,其联合概率密度为 (x, y) ,则当 | f (x, y) |(x, y)dxdy 收敛时,随机变量 f (,) 的数学期望存在,且 E Ef (,) f (x, y)(x, y)dxdy 。 此定理的证明从略。 例 11.5.9 设 2 ( , ) | 0 2, 0 x D x y x y ,二元连续型随机变量 (,) 的 联合概率密度为 0 . 2 ( , ) , ( , ) , 其他 xy, x y D x y 求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