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广东省制造业经营绩效指标体系分析 姓名 林玉芬 专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双学位专业:工商管理专业 学院 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_ 学号 2005144080 指导教师: 崔世娟 职称 副教授 2008年5月4日
深 圳 大 学 本 科 毕 业 论 文(设计) 题目: 广东省制造业经营绩效指标体系分析 姓名: 林玉芬 专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双学位专业: 工商管理专业 学院: 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 学号: 2005144080 指导教师: 崔世娟 职称: 副教授 2008 年 5 月 4 日
深圳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诚信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广东省制造 业经营绩效指标体系分析》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 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注明。除此之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 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 结果。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日期: 年月日 目录
深圳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诚信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广东省制造 业经营绩效指标体系分析》 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 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注明。除此之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 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 结果。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目录
、导论 )研究背景 555 二)研究动机 (三)研究方法 绩效评价相关阐述 (一)绩效评价的含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绩效评价的一般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绩效评价的程序和原则 (四)绩效评价的财务指标体系 财务指标体系的建立 (一)建立财务指标体系模型的原因. (二)财务指标体系的样本来源 345556 (三)财务指标体系模型内容的分析 1.总体概况 2.盈利能力分析 3.成长能力分析 4.运营能力分析 5.偿债能力分析. 四、实证分析 (一)相关性分析.. 67789999 1.相关性分析简介 2.相关性分析的数学模型
一、导论 .................................................... 5 (一)研究背景 ..................................................5 (二)研究动机 .................................................5 (三)研究方法 .................................................6 二、绩效评价相关阐述 ......................................... 2 (一)绩效评价的含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绩效评价的一般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绩效评价的程序和原则 ......................................3 (四)绩效评价的财务指标体系 .................................... 4 三、财务指标体系的建立........................................ 5 (一)建立财务指标体系模型的原因 ................................5 (二)财务指标体系的样本来源 ....................................5 (三)财务指标体系模型内容的分析 ................................6 1.总体概况..................................................10 2.盈利能力分析...............................................6 3.成长能力分析...............................................7 4.运营能力分析...............................................7 5.偿债能力分析...............................................8 四、实证分析................................................. 9 (一)相关性分析 ................................................9 1.相关性分析简介.............................................9 2.相关性分析的数学模型.......................................9
3.相关性分析的结果 (二)因子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因子分析简介 2.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 3.因子分析的结果. 结语 19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致谢 20 英文摘要(关键词)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相关性分析的结果...........................................9 (二)因子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因子分析简介..............................................13 2.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13 3.因子分析的结果............................................14 结语 ....................................................... 19 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致谢 ....................................................... 20 英文摘要(关键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广东省制造业经营绩效指标体系分析 林玉芬(学号:2005144080) 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金融数学方向) 指导老师:崔世娟 【摘要】中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而广东省的制造业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全球金融 危机的大背景下,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制造业的经营绩效,进而规避不足,发挥优势,提高 其绩效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参考大量文献提出初步的财务指标体系, 利用SPSS统计软件选择使用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方法对2008年我国广东省124家制 造业的绩效状况进行分析,得出精简后的财务指标体系和广东省制造业的绩效评级函数,为 判断制造业的经营绩效提供依据 【关键词】制造业;经营绩效;实证分析 、导论 (一)研究背景 愈演愈烈的全球金融危机已经对实体经济造成影响,外部市场需求大幅减弱,对制造 业影响首当其冲,主要表现为沿海地区的外向型制造业企业。金融危机导致全球市场萎缩, 已经有不少的中小企业倒闭,并且这种影响还在进一步蔓延。 中国是一个制造大国,而广东省的制造业在我国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经历了近30年顺 风顺水的大发展后,中国制造业如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如何走出困境,实现突围 是一个关乎整体经济前景和未来发展模式的大问题 因此对广东省制造业经营绩效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动机 通过研究我国广东省制造业的经营绩效,可以使制造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看清楚自己 在整个行业中所处的位置,为制造业改善经营状况提供方向,使其采取各种战略措施,以提 升自身的经营绩效,达到持久发展的目的。如何科学地构建制造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绩效 评价函数是关键的问题
广东省制造业经营绩效指标体系分析 林玉芬(学号:2005144080) 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金融数学方向) 指导老师:崔世娟 【摘要】中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而广东省的制造业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全球金融 危机的大背景下,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制造业的经营绩效,进而规避不足,发挥优势,提高 其绩效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参考大量文献提出初步的财务指标体系, 利用 SPSS 统计软件,选择使用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方法对 2008 年我国广东省 124 家制 造业的绩效状况进行分析,得出精简后的财务指标体系和广东省制造业的绩效评级函数,为 判断制造业的经营绩效提供依据。 【关键词】制造业;经营绩效;实证分析 一、导论 (一)研究背景 愈演愈烈的全球金融危机已经对实体经济造成影响,外部市场需求大幅减弱,对制造 业影响首当其冲,主要表现为沿海地区的外向型制造业企业。金融危机导致全球市场萎缩, 已经有不少的中小企业倒闭,并且这种影响还在进一步蔓延。 中国是一个制造大国,而广东省的制造业在我国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经历了近 30 年顺 风顺水的大发展后,中国制造业如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如何走出困境,实现突围, 是一个关乎整体经济前景和未来发展模式的大问题。 因此对广东省制造业经营绩效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动机 通过研究我国广东省制造业的经营绩效,可以使制造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看清楚自己 在整个行业中所处的位置,为制造业改善经营状况提供方向,使其采取各种战略措施,以提 升自身的经营绩效,达到持久发展的目的。如何科学地构建制造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绩效 评价函数是关键的问题
(三)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参考大量文献提出初步的财务指标体系,并以2008年我国广东省124家制造 业为数据样本,通过SPSS统计软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得出精简后的财务指 标体系和绩效评价函数 、绩效评价相关阐述 (一)绩效评价的含义 徐爱丽认为狭义来讲,经营绩效只是衡量企业业绩的一系列经济学评价指标的统称,或 者说,它是企业对成本收益计算结果的一种表述方式:综合现实意义来讲,它是对企业经济 活动中追求利润最大化行为的概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动力。企业本身的经济性质决 定了经营绩效对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作用,使经营绩效成为企业从事经济活动的首要目标 具体体现在一些指标任务达标的情况,包括:销售额、销售额增长率、毛利额、毛利率、毛 利额增长率、损耗率、其他收入、其他收入增长率、综合毛利率、人力成本占销售比、经营 费用占销售比、净利率、存货周转率、投资回报率、资产回报率等。 孙凤芹等认为,“所谓企业绩效评价,是指对企业经营业绩和管理效益评估的简称。它 是运用统计及经济管理等方面知识,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照统一的标准,按 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性定量对比分析,对企业一定期间的经营管理绩效做出客观、公正和 准确的综合评判。企业的经营管理绩效,即呈现在企业财务、资产管理的帐面上,也包括在 企业各种经营行为和管理过程之中。”[1] (二)绩效评价的一般方法 近年来,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企业经营绩效评价都是理论界、咨询机构和一般企 业关注的焦点之一。究其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 资本市场日益活跃,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融资活动曰益频繁,加之信息技术的普遍运用,使 得当前公司治理结构向多元化、网络化发展,企业的利益主体由企业资本所有者向利益相关 者转变,越来越多的利益相关主体关注企业经营绩效;另一方面,当前企业的实际经营中还 普遍存在企业经营绩效评价失真的情况。特别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深 入,以及国有企业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不断推进,企业已经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 自20世纪初杜邦公司运用投资报酬率指标进行绩效评价以来,绩效指标已从单指标评 价发展成多指标综合评价。在多指标综合评价中,评价方法的恰当选择对评价结果具有重要 影响。其中在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中比较常用的有以下五种方法:1、AP法,它是将专家的 思维过程定量化,并且可以通过一致性检验处理专家意见不一致的情形。2、灰色关联度分 析法,它对于一个系统发展变化态势提供了量化的度量,非常适合动态历程分析。3、因子 分析法,它是指从研究变量内部相关的依赖关系出发,把一些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 量归结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4、模糊综合评价法,它是对
(三)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参考大量文献提出初步的财务指标体系,并以 2008 年我国广东省 124 家制造 业为数据样本,通过 SPSS 统计软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得出精简后的财务指 标体系和绩效评价函数。 二、绩效评价相关阐述 (一)绩效评价的含义 徐爱丽认为狭义来讲,经营绩效只是衡量企业业绩的一系列经济学评价指标的统称,或 者说,它是企业对成本收益计算结果的一种表述方式;综合现实意义来讲,它是对企业经济 活动中追求利润最大化行为的概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动力。企业本身的经济性质决 定了经营绩效对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作用,使经营绩效成为企业从事经济活动的首要目标。 具体体现在一些指标任务达标的情况,包括:销售额、销售额增长率、毛利额、毛利率、毛 利额增长率、损耗率、其他收入、其他收入增长率、综合毛利率、人力成本占销售比、经营 费用占销售比、净利率、存货周转率、投资回报率、资产回报率等。 孙凤芹等认为,“所谓企业绩效评价,是指对企业经营业绩和管理效益评估的简称。它 是运用统计及经济管理等方面知识,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照统一的标准,按 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性定量对比分析,对企业一定期间的经营管理绩效做出客观、公正和 准确的综合评判。企业的经营管理绩效,即呈现在企业财务、资产管理的帐面上,也包括在 企业各种经营行为和管理过程之中。” [1] (二)绩效评价的一般方法 近年来,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企业经营绩效评价都是理论界、咨询机构和一般企 业关注的焦点之一。究其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 资本市场日益活跃,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融资活动曰益频繁,加之信息技术的普遍运用,使 得当前公司治理结构向多元化、网络化发展,企业的利益主体由企业资本所有者向利益相关 者转变,越来越多的利益相关主体关注企业经营绩效;另一方面,当前企业的实际经营中还 普遍存在企业经营绩效评价失真的情况。特别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深 入,以及国有企业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不断推进,企业已经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 自 20 世纪初杜邦公司运用投资报酬率指标进行绩效评价以来,绩效指标已从单指标评 价发展成多指标综合评价。在多指标综合评价中,评价方法的恰当选择对评价结果具有重要 影响。其中在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中比较常用的有以下五种方法:1、AHP 法,它是将专家的 思维过程定量化,并且可以通过一致性检验处理专家意见不一致的情形。 2、灰色关联度分 析法,它对于一个系统发展变化态势提供了量化的度量,非常适合动态历程分析。3、因子 分析法,它是指从研究变量内部相关的依赖关系出发,把一些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 量归结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 4、模糊综合评价法,它是对
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事物做出全面评价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多因素决策方法,其特点是评价结果 不是绝对地肯定或否定,而是以一个模糊集合来表示。5、 TOPSIS法,它是多目标决策分 析中一种常用的有效方法,又称为优劣解距离法。它是一种逼近于理想解的排序法,该方法 只要求各效用函数具有单调递增(或递减)性就行。 其中因子分析法属于客观评价法,而AHP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 TOPSIS法均属于主观评价法。因子分析法在构造综合评价值时所涉及到的权重都是从数学 变换中伴随生成的,同时因子分析的具体过程在数学上都有严格的逻辑,可以说因子分析法 从处理数据开始直至输出综合因子得分的整个过程都具有很强的客观性;而主观评价法与因 子分析法相比,其中的APP法对原始指标加权综合前、灰色关联度法对关联度系数加权综合 前、 TOPSIS法对欧氏距离加权综合前的过程都是数学运算过程,不同的是在加权权数的确 定上主观评价方法是主观确定的,而模糊综合评价法从评价集的定义、特别是隶属度函数的 构建、合成算子的选取直到权重的选取、输出评价结果全过程均包含主观判断的因素,随意 性较大,其评价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参与评价的专家的素质。因此模糊评价与因子分析法 评价结果的差异可能产生于评价过程的任一环节,两者的评价结果很容易产生较大差异。因 此考虑到研究分析的严密性和逻辑性,本文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广东省制造业的绩效 进行分析 (三)绩效评价的程序和原则 沈亦灵总结出企业的经营绩效评价有以下原则: 1.明确绩效评价的主题和目标。 2.寻找绩效动因,设计评价指标。在区别不同的绩效评价主体之后,可以分别为它们设 计评价方法。传统的企业经营绩效评价主要是指对过去经营活动的结果进行评价,并不涉及 经营活动的过程,但是对经营活动过程的评价可能比结果评价更重要。因为评价的目的还是 为了服务于决策,仅仅知道结果的好坏而不知道结果形成的原因肯定是不行的。评价推动绩 效改善的因素将有助于企业未来绩效的提升。所以绩效的评价将包括两个方面,即对绩效结 果的评价和对绩效动因的评价,而且后者应该是评价的重点。 3.设计绩效评价标准。一般而言,企业有以下几种设定业绩评价标准的方式:根据经验 确定,以同业平均水平或优秀水平为准:时间序列标准,以自身的历史数据为准,按基期不 同可分为同此与环比两种;以行业主管部门或政府颁布的数据为准;预算标准。常用的是同 业标准、时间序列标准和预算标准三项。但是要指出的是同业标准可能会因为数据的采集和 企业缺乏可比性而使比较不合理;而仅仅使用时间序列标准会因为基期标准的优劣而导致激 励不足或“鞭打快牛”现象:预算标准一般被认为是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比性的较好标准,其 难点则在于预算编制者的有限理性和未来的不确定性。 4.设计绩效报告制度并得出评价结论。在选定绩效评价指标和绩效评价标准之后,就需 要通过日常的报告来收集信息,计量指标数据。因此,如何将绩效评价的相关信息及时、准 确地收集是绩效评价系统的重要问题。 在以上程序中关键步骤是发展评价的指标并分析绩效动因,企业在发展绩效评价指标的 时候要注意以下的一些原则: 1.全面性原则。任何单一指标都有其局限性,不可能全面反映经理人员各方面的努力情
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事物做出全面评价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多因素决策方法,其特点是评价结果 不是绝对地肯定或否定,而是以一个模糊集合来表示。 5、TOPSIS 法,它是多目标决策分 析中一种常用的有效方法,又称为优劣解距离法。它是一种逼近于理想解的排序法,该方法 只要求各效用函数具有单调递增(或递减)性就行。[2] 其中因子分析法属于客观评价法,而 AHP 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 TOPSIS 法均属于主观评价法。因子分析法在构造综合评价值时所涉及到的权重都是从数学 变换中伴随生成的,同时因子分析的具体过程在数学上都有严格的逻辑,可以说因子分析法 从处理数据开始直至输出综合因子得分的整个过程都具有很强的客观性;而主观评价法与因 子分析法相比,其中的 AHP 法对原始指标加权综合前、灰色关联度法对关联度系数加权综合 前、TOPSIS 法对欧氏距离加权综合前的过程都是数学运算过程,不同的是在加权权数的确 定上主观评价方法是主观确定的,而模糊综合评价法从评价集的定义、特别是隶属度函数的 构建、合成算子的选取直到权重的选取、输出评价结果全过程均包含主观判断的因素,随意 性较大,其评价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参与评价的专家的素质。因此模糊评价与因子分析法 评价结果的差异可能产生于评价过程的任一环节,两者的评价结果很容易产生较大差异。因 此考虑到研究分析的严密性和逻辑性,本文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广东省制造业的绩效 进行分析。 (三)绩效评价的程序和原则 沈亦灵总结出企业的经营绩效评价有以下原则: 1.明确绩效评价的主题和目标。 2.寻找绩效动因,设计评价指标。在区别不同的绩效评价主体之后,可以分别为它们设 计评价方法。传统的企业经营绩效评价主要是指对过去经营活动的结果进行评价,并不涉及 经营活动的过程,但是对经营活动过程的评价可能比结果评价更重要。因为评价的目的还是 为了服务于决策,仅仅知道结果的好坏而不知道结果形成的原因肯定是不行的。评价推动绩 效改善的因素将有助于企业未来绩效的提升。所以绩效的评价将包括两个方面,即对绩效结 果的评价和对绩效动因的评价,而且后者应该是评价的重点。 3.设计绩效评价标准。一般而言,企业有以下几种设定业绩评价标准的方式:根据经验 确定,以同业平均水平或优秀水平为准;时间序列标准,以自身的历史数据为准,按基期不 同可分为同此与环比两种;以行业主管部门或政府颁布的数据为准;预算标准。常用的是同 业标准、时间序列标准和预算标准三项。但是要指出的是同业标准可能会因为数据的采集和 企业缺乏可比性而使比较不合理;而仅仅使用时间序列标准会因为基期标准的优劣而导致激 励不足或“鞭打快牛”现象;预算标准一般被认为是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比性的较好标准,其 难点则在于预算编制者的有限理性和未来的不确定性。 4.设计绩效报告制度并得出评价结论。在选定绩效评价指标和绩效评价标准之后,就需 要通过日常的报告来收集信息,计量指标数据。因此,如何将绩效评价的相关信息及时、准 确地收集是绩效评价系统的重要问题。 在以上程序中关键步骤是发展评价的指标并分析绩效动因,企业在发展绩效评价指标的 时候要注意以下的一些原则: 1.全面性原则。任何单一指标都有其局限性,不可能全面反映经理人员各方面的努力情
况,也无法反映战略实施的全部要求。所以需要使用多种指标,既要有财务指标、也要有非 财务指标:既要有反映短期业绩的指标,也要有反映长期战略要求的指标来全面衡量经理人 员的工作成绩,促使其完成战略实施的全部要求。 2.成本效益原则。所需计算的绩效评价指标的信息必须可以获得,信息的收集、加工成 本必须小于增加该项评价指标的收益。如果信息的收集成本或加工成本过高则需要考虑相应 绩效评价指标的必要性或进行适当的替代 3.预警原则。由于财务指标的反映具有时滞性,采用适当的非财务指标,以增强对未来 发展趋势的判断,为战略决策提供信息。如许多公司采用的市场份额对企业的竞争力是较好 的预警指标 4.量化衡量原则。非财务指标使用中最大的缺陷及难点在于它的量化较为困难,有些甚 至不可能。但是,笔者认为,量化对非财务指标的使用至关重要,可增强其客观性及可理解 性。因此,非财务评价指标的设计应尽可能量化或寻找可替代的量化指标。 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本文对广东省制造业的经营绩效采用财务指标分析 (四)绩效评价的财务指标体系 设置一般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必须结合企业战略,抓住当前工作重点以促进企业优化 资源配置,增强盈利能,降低成本,增强核心竞争能力为重点。因此企业绩效评价财务指标 须满足以下原则: 1.目的性原则。制造业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广东省制造业的经 营绩效如何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 2.全面性原则。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根本目的是考核企业的经营状况,判断企业的生存 能力和发展能力,鉴別企业的整体运作是否健康。因此,指标体系要全面反映企业经营管理 的普遍原则,并通过指标的设置和权重的分配,促进业务结构的优化,提高资产质量,化解 风险,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3.重要性原则。涉及到企业经营绩效的指标有很多,要抓住重点,不能面面俱到,否 则不能对被考核对象的经营情况进行准确评价,更不能有效地引导企业实现总体经营目标的 经营行为。有研究表明,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以8-15个为宜,所以在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时, 应将一些非重要变量删除,以构成最佳变量子集,本文最后选择了8个指标来对我国广东 省制造业进行评价 4.层次性原则。在多指标评价体系中,不同的指标关系密切,构成一个指标类,所以 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把指标进行分类,构成不同的层次。在本文中,根据企业的考核和评价的 目的,把指标分为总体概况、盈利能力、成长能力、营运能力和偿债能力。评价体系具体分 为五个层次,最上层是总目标,即企业经营绩效:第二层为总体概况、盈利能力、成长能力、 营运能力和偿债能力5个方面:第三层是8个明细考核指标 5.可操作性原则。所选取的指标应该尽量与企业现有数据衔接,必要的新指标应定义明 确,便于数据采集 6.可延续性原则。所设计的指标体系不仅可在时间上延续,而且可以在内容上拓展
况,也无法反映战略实施的全部要求。所以需要使用多种指标,既要有财务指标、也要有非 财务指标;既要有反映短期业绩的指标,也要有反映长期战略要求的指标来全面衡量经理人 员的工作成绩,促使其完成战略实施的全部要求。 2.成本效益原则。所需计算的绩效评价指标的信息必须可以获得,信息的收集、加工成 本必须小于增加该项评价指标的收益。如果信息的收集成本或加工成本过高则需要考虑相应 绩效评价指标的必要性或进行适当的替代。 3.预警原则。由于财务指标的反映具有时滞性,采用适当的非财务指标,以增强对未来 发展趋势的判断,为战略决策提供信息。如许多公司采用的市场份额对企业的竞争力是较好 的预警指标。 4.量化衡量原则。非财务指标使用中最大的缺陷及难点在于它的量化较为困难,有些甚 至不可能。但是,笔者认为,量化对非财务指标的使用至关重要,可增强其客观性及可理解 性。因此,非财务评价指标的设计应尽可能量化或寻找可替代的量化指标。[3] 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本文对广东省制造业的经营绩效采用财务指标分析。 (四)绩效评价的财务指标体系 设置一般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必须结合企业战略,抓住当前工作重点以促进企业优化 资源配置,增强盈利能,降低成本,增强核心竞争能力为重点。因此企业绩效评价财务指标 须满足以下原则: 1.目的性原则。制造业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广东省制造业的经 营绩效如何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 2.全面性原则。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根本目的是考核企业的经营状况,判断企业的生存 能力和发展能力,鉴别企业的整体运作是否健康。因此,指标体系要全面反映企业经营管理 的普遍原则,并通过指标的设置和权重的分配,促进业务结构的优化,提高资产质量,化解 风险,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3.重要性原则。涉及到企业经营绩效的指标有很多,要抓住重点,不能面面俱到,否 则不能对被考核对象的经营情况进行准确评价,更不能有效地引导企业实现总体经营目标的 经营行为。有研究表明,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以 8 - 15 个为宜,所以在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时, 应将一些非重要变量删除,以构成最佳变量子集,本文最后选择了 8 个指标来对我国广东 省制造业进行评价。 4.层次性原则。在多指标评价体系中,不同的指标关系密切,构成一个指标类,所以 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把指标进行分类,构成不同的层次。在本文中,根据企业的考核和评价的 目的,把指标分为总体概况、盈利能力、成长能力、营运能力和偿债能力。评价体系具体分 为五个层次,最上层是总目标,即企业经营绩效;第二层为总体概况、盈利能力、成长能力、 营运能力和偿债能力 5 个方面;第三层是 8 个明细考核指标。 5.可操作性原则。所选取的指标应该尽量与企业现有数据衔接,必要的新指标应定义明 确,便于数据采集 6.可延续性原则。所设计的指标体系不仅可在时间上延续,而且可以在内容上拓展
孙琳根据前述原则认为,“我国商业银行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主要分为流动性 安全性、营利性、效率性、成长性五大类指标,具体包括:流动比率、负债净值比率、次级 贷款比率、可疑贷款比率、损失贷款比率、资产利润率ROA、资本利润率、净值周转率、收 益成本比率、人均营业收入、净值成长率、营业收入成长率、利润成长率等指标,基本概括 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主要方面,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与代表性。” 本人认为上述的部分指标对于制造业的绩效评价也同样适用,例如流动比率、负债净值 比率、资产利润率、资本利润率、净值周转率、收益成本比率、人均营业收入、净值成长率、 营业收入成长率、利润成长率等(见表1)。 国内对于经营绩效指标体系的研究很多,如吴联生和柯洪云选取的十个财务指标,分别 为流通股本数、流通股比例、每股收益、主营业务利润/资产总额、每股净资产、长期负债 资产总额、每股资本公积、资产报酬率、资产周转率、流动比率。张驰所选取的16个财务 指标,包括企业总资产、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资本金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 资产增长率、销售增长率、利润总额增长率、留存盈余率、应收帐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流动比率、资本保值增值率:刘星和任夏仪所选 取的15个指标,包括:销售利润率、资产报酬率、资本收益率、净资产现金回收率、单方 利润率、项目现金回报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周转天数、产权比率、有形净 值债务率、已获利息倍数、销售增长率、净利增长率、资产保值増值率等等。 表1学者的财务指标体系 考核内容 流动性 流动比率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安全性 负债净值比率 负债总额/权益资本 资产利润率ROA 税前经营利润总额/平均资产总额 资本利润率 税前经营利润总额/平均权益资本 净值周转率 营业收入净额/平均净值 效率性 益成本比率 营运成本/营业收入 人均营业收入 营业收入净额/员工人数 净值成长率 (本期净值一上期净值)/上期净值 营业收入成长率 (本期营业收入一上期营业收入)/上期营业 成长性 收入 利润成长率 (本期利润一上期利润)/上期利润 三、财务指标体系的建立 (一)建立财务指标体系模型的原因 大量的参考文献显示,多数对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基于多相测度,定量和定性相结 合的基础上的。而本文只提出研究财务指标体系的原因在于
孙琳根据前述原则认为,“我国商业银行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主要分为流动性、 安全性、营利性、效率性、成长性五大类指标,具体包括: 流动比率、负债净值比率、次级 贷款比率、可疑贷款比率、损失贷款比率、资产利润率 ROA、资本利润率、净值周转率、收 益成本比率、人均营业收入、净值成长率、营业收入成长率、利润成长率等指标,基本概括 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主要方面,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与代表性。” [4] 本人认为上述的部分指标对于制造业的绩效评价也同样适用,例如流动比率、负债净值 比率、资产利润率、资本利润率、净值周转率、收益成本比率、人均营业收入、净值成长率、 营业收入成长率、利润成长率等(见表 1)。 国内对于经营绩效指标体系的研究很多,如吴联生和柯洪云选取的十个财务指标,分别 为流通股本数、流通股比例、每股收益、主营业务利润/资产总额、每股净资产、长期负债/ 资产总额、每股资本公积、资产报酬率、资产周转率、流动比率。张驰所选取的 16 个财务 指标,包括企业总资产、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资本金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 资产增长率、销售增长率、利润总额增长率、留存盈余率、应收帐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流动比率、资本保值增值率;刘星和任夏仪所选 取的 15 个指标,包括:销售利润率、资产报酬率、资本收益率、净资产现金回收率、单方 利润率、项目现金回报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周转天数、产权比率、有形净 值债务率、已获利息倍数、销售增长率、净利增长率、资产保值增值率等等。 表 1 学者的财务指标体系 考核内容 指标名称 公式 流动性 流动比率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安全性 负债净值比率 负债总额/权益资本 盈利性 资产利润率 ROA 税前经营利润总额/平均资产总额 资本利润率 税前经营利润总额/平均权益资本 效率性 净值周转率 营业收入净额/平均净值 收益成本比率 营运成本/营业收入 人均营业收入 营业收入净额/员工人数 成长性 净值成长率 (本期净值—上期净值)/上期净值 营业收入成长率 (本期营业收入—上期营业收入)/上期营业 收入 利润成长率 (本期利润—上期利润)/上期利润 三、财务指标体系的建立 (一)建立财务指标体系模型的原因 大量的参考文献显示,多数对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基于多相测度,定量和定性相结 合的基础上的。而本文只提出研究财务指标体系的原因在于:
1.大多数的指标体系中,虽然指标很齐全,但是相关的数据极其难找,这样的指标体系 也就失去了现实的意义。而通过财物指标体系的优点在于:便于寻找所需数据,能够方便使 用 2.中国地域广阔,各个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而任何指标体系的标准都是相对的,尤其 是定性部分,也就是所谓的“软指标”。其适用性收到很大的限制。而财务指标体系不存在 这种问题,定量的研究基本上适合所有企业,而且便于进行横向和纵向的研究 3.大多数的指标体系中,财务指标体系占到了60%,在分析中的贡献率也很高。因此 财务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财务指标体系的样本来源 本文以2008年度广东省制造业124家上市企业的合并报表数据为样本。样本数据来自 WI№咨询金融终端。为了消除行业差异,保证数据的有效性,本文采用以下标准对原始样本 进行筛选 1.为了保证样本的代表性,本文剔除ST、PT和S股公司 2.剔除数据不全的公司: 因此全部样本共计104家上市公司。 文中的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过程借助于统计分析软件SPSS16.0实现 (三)财务指标体系模型内容的分析 通过对国内外学者的文献中关于指标体系的研究,发现可以将财务指标体系一共分为 五个部分,包括总体概况、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和成长能力,现在对各个部分的 指标进行分析: 1.总体概况 总体概况可以反映出企业的一些基本情况,如:规模,负债等。本文中总体概况所采用 的指标包括:资产总额、利润总额、负债总额。 1)资产总额 资产总额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全部资产。包括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 及递延资产、其他长期资产等,即为企业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总计项 资产总额反映出了企业的规模的大小 2)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是一家公司在营业收入中扣除成本消耗及营业税后的剩余,这就是人们通常 所说的盈利。按收益总括观点,企业的利润总额包括产品销售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净 收入4部分。利润总额是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十分重要的经济批标 (3)负债总额
1.大多数的指标体系中,虽然指标很齐全,但是相关的数据极其难找,这样的指标体系 也就失去了现实的意义。而通过财物指标体系的优点在于:便于寻找所需数据,能够方便使 用。 2.中国地域广阔,各个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而任何指标体系的标准都是相对的,尤其 是定性部分,也就是所谓的“软指标”。其适用性收到很大的限制。而财务指标体系不存在 这种问题,定量的研究基本上适合所有企业,而且便于进行横向和纵向的研究。 3.大多数的指标体系中,财务指标体系占到了 60%,在分析中的贡献率也很高。因此 财务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财务指标体系的样本来源 本文以 2008 年度广东省制造业 124 家上市企业的合并报表数据为样本。样本数据来自 WIND 咨询金融终端。为了消除行业差异,保证数据的有效性,本文采用以下标准对原始样本 进行筛选: 1.为了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本文剔除 ST、PT 和 S 股公司; 2.剔除数据不全的公司; 因此全部样本共计 104 家上市公司。 文中的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过程借助于统计分析软件 SPSS16.0 实现。 (三)财务指标体系模型内容的分析 通过对国内外学者的文献中关于指标体系的研究,发现可以将财务指标体系一共分为 五个部分,包括总体概况、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和成长能力,现在对各个部分的 指标进行分析: 1.总体概况 总体概况可以反映出企业的一些基本情况,如:规模,负债等。本文中总体概况所采用 的指标包括:资产总额、利润总额、负债总额。 (1)资产总额 资产总额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全部资产。包括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 及递延资产、其他长期资产等,即为企业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总计项。 资产总额反映出了企业的规模的大小。 (2)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是一家公司在营业收入中扣除成本消耗及营业税后的剩余,这就是人们通常 所说的盈利。按收益总括观点,企业的利润总额包括产品销售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净 收入 4 部分。利润总额是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十分重要的经济批标。 (3)负债总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