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周清5 检测内容:3.5-3.6
检测内容:3.5-3.6 周周清5
1·如图,五边形 ABCDE与五边形A′B′C′D′E′是位似图形, O为位似中心,OD=2OD′,则A′B′:AB为(D) A·2∴3B.3:2C.1:2D.2:1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将△ABO扩 大到原来的2倍,得到△A′B′O.若点A的坐标是(1,2),则点A′ 的坐标是(C) A·(2’4)B.(-1,-2) C·(-2,-4)D.(-2,-1)
1.如图,五边形 ABCDE 与五边形 A′B′C′D′E′是位似图形, O 为位似中心,OD=12 OD′,则 A′B′∶AB 为( ) A.2∶3 B.3∶2 C.1∶2 D.2∶1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原点 O 为位似中心,将△ABO 扩 大到原来的 2 倍,得到△A′B′O.若点 A 的坐标是(1,2),则点 A′ 的坐标是( ) A.(2,4) B.(-1,-2) C.(-2,-4) D.(-2,-1) D C
3·如图,用一个交叉卡钳(两条尺长AC和BD相等,OC=OD)量零件 的内孔直径AB.若OC:OA=1:2,量得CD=10,则零件的内孔直径 AB长为(B) A·30 B.20 C.10 4·(2014·防城港)△ABC与△A′B′C′是位似图形,且△ABC与△ A′B′C′的位似比是1:2,已知△ABC的面积是3,则△A′B′C ′的面积是(D) A
3.如图,用一个交叉卡钳(两条尺长 AC 和 BD 相等,OC=OD)量零件 的内孔直径 AB.若 OC∶O A=1∶2,量得 CD=10,则零件的内孔直径 AB 长为( ) A.30 B.20 C.10 D.5 4.(2014·防城港)△ABC 与△A′B′C′是位似图形,且△ABC 与△ A′B′C′的位似比是 1∶2,已知△ABC 的面积是 3,则△A′B′C ′的面积是( ) A.3 B.6 C.9 D.12 B D
5·如图是小明设计用手电来测量某古城墙高度的示意图.点P处放一 水平的平面镜,光线从点A出发经平面镜反射后刚好射到古城墙CD 的顶端C处,已知AB⊥BD,CD⊥BD,且测得AB=1.2米,BP=1.8 米,PD=12米,那么该古城墙的高度是(B) A·6米 B.8米 C.18米 D.24米 6·如图,已知A(4,2),B(2,-2),以点O为位似中心,按位似比1 2把△ABO缩小,则点A的对应点A′的坐标为(B) A·(-2,-1) B (2,1)或(-2,-1) C·(3,1)或(-3,-1) D.(3
5.如图是小明设计用手电来测量某古城墙高度的示意图.点 P 处放一 水平的平面镜, 光线从点 A 出发经平面镜反射后刚好射到古城墙 CD 的顶端 C 处,已知 AB⊥BD,CD⊥BD, 且测得 AB=1.2 米, BP=1.8 米, PD=12 米,那么该古城墙的高度是( ) A.6 米 B.8 米 C.18 米 D.24 米 6.如图,已知 A (4,2),B(2,-2),以点 O 为位似中心,按位似比 1∶ 2 把△ABO 缩小,则点 A 的对应点 A′的坐标为( ) A.(-2,-1) B.(2,1)或(-2,-1) C.(3,1)或(-3,-1) D.(3,1) B B
7·如图,铁道口的栏道木短臂长1米,长臂长16米,当短臂下降0.5米 时,长臂的端点升高(C)米 A·11.25 B.66 C.8 D.10.5 8·一张等腰三角形纸片,底边长15cm,底边上的高长225cm,现沿底 边依次从下往上裁剪宽度均为3cm的矩形纸条,如图所示,已知剪得的 纸条中有一张是正方形,则这张正方形纸条是(C) A·第4张 B.第5张 C.第6张 D.第7张
7.如图,铁道口的栏道木短臂长 1 米,长臂长 16 米,当短臂下降 0.5 米 时,长臂的端点升高( )米. A.11.25 B.6.6 C.8 D.10.5 8.一张等腰三角形纸片,底边长 15 cm,底边上的高长 22.5 cm,现沿底 边依次从下往上裁剪宽度均为 3 cm 的矩形纸条,如图所示,已知剪得的 纸条中有一张是正方形,则这张正方形纸条是( ) A.第 4 张 B.第 5 张 C.第 6 张 D.第 7 张 C C
9·如图,DC∥ABOA=2OC,则△OAB与△OCD的位似中心是O 10·(2014·娄底)加如图,小明用长为3m的竹竿CD做测量工具,测量 学校旗杆AB的高度,移动竹竿,使竹竿、旗杆顶端的影子恰好在地面 的同一点O此时O点与竹竿的距离DO=6m,竹竿与旗杆的距离DB =12m,且O,C,A在同一条直线上,则旗杆AB的高为9m
9.如图,DC∥AB,OA=2OC,则△OAB 与△OCD 的位似中心是____. 10.(2014·娄底)如图,小明用长为 3 m 的竹竿 C D 做测量工具,测量 学校旗杆 AB 的高度,移动竹竿,使竹竿、旗杆顶端的影子恰好在地面 的同一点 O,此时 O 点与竹竿的距离 DO=6 m,竹竿与旗杆的距离 D B =12 m,且 O,C,A 在同一条直线上,则旗杆 AB 的高为____m. O 9
1·如图,以点O为位似中心,将五边形 ABCDE放大后得到五边形A ′B′C′D′E′,已知OA=10cm,OA′=20cm,则五边形 ABCDE 的周长与五边形A′B′C′D′E′的周长的比值是1:2 12·如图所示的梯形梯子,AA′∥EE′,AB=BC=CD=DE,A′B′ =B′C′=C′D′=D′E′,AA′=60cm,EE′=80cm则BB′的 长为0.65m
11.如图,以点 O 为位似中心,将五边形 ABCDE 放大后得到五边形 A ′B′C′D′E′,已知 OA=10 cm,OA′=20 cm,则五边形 ABCDE 的周长与五边形 A′B′C′D′E′的周长的比值是____. 12.如图所示的梯形梯子,AA′∥EE′,AB=BC=CD=D E,A′B′ =B′C′=C′D′=D′E′,AA′=60 cm,EE′=80 cm.则 BB′的 长为____m. 1∶2 0.65
13·《数学九章》中有一题目为:望故远近.内容如下:问敌军处北山 下原,不知相去远近.乃于平地立一表(标杆)高四尺,人退表九百步( 步为五尺)遥望山原,适与表端参合(人目、标杆端和山脚三点共线).人 日高四尺八寸,欲知敌军相去几何(敌我之间的距离),通过计算可知答 案为5400步
13.《数学九章》中有一题目为:望故远近.内容如下:问敌军处北山 下原,不知相去远近.乃于平地立一表(标杆),高四尺,人退表九百步(一 步为五尺),遥望山原,适与表端参合(人目、标杆端和山脚三点共线).人 目高四尺八寸,欲知敌军相去几何(敌我之间的距离),通过计算可知答 案为 步. . 5400
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 (4,0),(8,2)(6,4).已知△A1BC1的两个顶点的坐标为 (1,3),(2,5),若△ABC与△A1BC1位似,则△A1B1C1的第 三个顶点的坐标为(3,4)或(0,4)
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 (4,0),(8,2),(6,4).已知△A1B1C1的两个顶点的坐标为 (1,3),(2,5),若△ABC与△A1B1C1位似,则△A1B1C1的第 三个顶点的坐标为 (3,4)或(0,4)
、解答题(共44分) 15·(10分)如图,如果AC∥BD,CE∥DF,那么 (1)△OAE与△OBF是否相似?是否位似? (2)△ACE与△BDF是否位似? 解:(1)△OAE与△OBF相似且位似,理由:∵AC∥BD,∴∠OAC= OA OC ∠0BD,又∠AOC=∠BOD…∴△OAC△OBD∴OB=OD’同理 OE OC OA OE 得 OFOD¨‘OBOF’∵∠AOE=∠BOF,∴△OAE∽△OBF, 又△AOE与△BOF各对应点的连线都经过点O,∴△OAE与△OBF 位似; (2)△ACE与△BDF位似
三、解答题(共 44 分) 15.(10 分)如图,如果 AC∥BD,CE∥DF,那么: (1)△OAE 与△OBF 是否相似?是否位似? (2)△ACE 与△BDF 是否位似? 解:(1)△OAE 与△OBF 相似且位似,理由:∵AC∥B D,∴∠OAC= ∠OBD,又∠AOC=∠BOD,∴△OAC∽△OBD,∴ OA OB= OC OD,同理 得 OE OF= OC OD,∴ OA OB= OE OF,∵∠AOE=∠BOF,∴△OAE∽△OBF, 又△AOE 与△BOF 各对应点的连线都经过点 O,∴△OAE 与△OBF 位似; (2)△ACE 与△BDF 位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