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运动学 (仅从几何观点研究物体的运动。即:仅研究物体运动的几何性质而不考虑引起其变化的原因) 点的运动学 运动轨迹 内容 刚体运动学 运动轨律 运动方程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运动描述→参考体→参考系(一般工程问题中,取固连于地球上的参考系:静(定)坐标系) 第五章点的运动学(介绍要点,自学复习) 「1、点的运动方程 「1、矢量法(矢径法) 主要内容 (2、点的速度、加速度 基本方法了2、直角坐标法 (3、自然法(弧坐标法) §5-1矢量法(矢径法,主要用于理论推导》 运动方程:下=),矢端曲线即为动点轨迹 AM 速度:下 d而 (下=产) →方向沿轨迹切线方向 0(定点) dr 加速度:ā=da 布d2行 (a=市=前 S5-2直角坐标法 人 有:F=x++k [x=f0 = ax=x=求 、三之至丝运动1少=0 速度(投影y,=少 加速度(投影)ay=y=立 =2 a.=.= 红 (又:消去时间1可得点的轨迹方程) 由投影可得下、ā的大小和方向 §5-3自然法(弧坐标法)(用于动点运动轨迹己知的情况(且特别是在轨迹为圆弧的情况时更为简便) 0.M中轨迹 运动方程:S=f)“代数量” ds ,方向:沿轨迹切线方向 速度:V () dt 「>0:沿轨迹正向 1代数量:1<0:沿轨迹负向 可表苏浙=帝仁词 (T:沿轨迹切线正向的单位矢量)
1 (v r) dt dr v (v r) dt dr v ( ) 2 2 a v r dt d r dt dv a ( ) ( ) ( ) 3 2 1 z f t y f t x f t ( ) ( ) ( ) 3 2 1 z f t y f t x f t v z v y v x z y x ( ) ( ) ( ) 3 2 1 z f t y f t x f t a v z a v y a v x z z y y x x ( ) ( ) ( ) 3 2 1 z f t y f t x f t 运动学 (仅从几何观点研究物体的运动。即:仅研究物体运动的几何性质而不考虑引起其变化的原因) 点的运动学 运动轨迹 刚体运动学 运动轨律 运动方程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运动描述 参考体 参考系(一般工程问题中,取固连于地球上的参考系:静(定)坐标系) 第五章 点的运动学(介绍要点,自学复习) 1、点的运动方程 1、矢量法(矢径法) 2、点的速度、加速度 基本方法 2、直角坐标法 3、自然法(弧坐标法) §5-1 矢量法(矢径法,主要用于理论推导) 运动方程: r rt ,矢端曲线即为动点轨迹。 速度: 方向沿轨迹切线方向 加速度: §5-2 直角坐标法 有: r xi yj zk 运动方程 速度(投影) 加速度(投影) (又:消去时间 t 可得点的轨迹方程) §5-3 自然法(弧坐标法)(用于动点运动轨迹已知的情况(且特别是在轨迹为圆弧的情况时更为简便) 运动方程: S f (t) “代数量” 速度: 可表示为: ( s ) dt ds v v ( :沿轨迹切线正向的单位矢量) (定点) (-) (+) 轨迹 内容 主要内容 (10) 由投影可得 v、 a 的大小和方向 (s) dt ds v 方向:沿轨迹切线方向 代数量: >0:沿轨迹正向 <0:沿轨迹负向
加速度:☆切向加速度:a==5 代数量>0:沿轨迹正向 <0:沿轨迹负向 (反应速度大小变化率) 也可表示为:a,=a,f=7=57 ☆法向加速度:0,一二厂方向:恒指向曲事中心 pL恒为正值 (反映速度方向变化率) 也可表示为:豆厅一弓n万:主法线方向的单位矢量) 个石(副法线) a 注了☆全加速度石在由切线和主法线组成的密切面内 主法线 0 气(切线) an L☆全加速度ā在副法线上的分量为零(副法线:垂直密切面的法线) “自然轴 「①利用直角坐标法和自然法写出点的运动方程。 要求 【②利用运动方程及有关公式求出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注:§64柱坐标、极坐标不要求) 第六章刚体的简单运动平行移动平移 1定轴转动(转动) (基本运动 (注:1、工程中应用广泛:2、研究复杂运动的基础 §6-1刚体的平行移动 A 例:“振动式送料机”:运动中、始终有:AB1∥AB “平移”(平动):运动中,刚体内任意一直线始终与原位置平行。 〔点B:TB=rg() 由矢量法 (点A:下4=(0=g+BA 点B:可=di 速度 点A岳品,+岳=,函:常关副 d 同理:加速度有:a4=ag 结含:平移(公件务客费糖网加生度阳明→平移利愿可自结为点的运动学运 例: 已知:p=0): 击:平移{直级干营(保 求:人手点M的速度、加速度
2 (+) φ 例: n v an an n 2 方向:恒指向曲率中心 恒为正值 2 v an 点 A: B B B A A v dt dr r BA dt d dt dr v ( ) n t t n a a tg a n a a a ( , ) 2 2 大小: 方向: 加速度:☆切向加速度: a v s t 代数量 (反应速度大小变化率) 也可表示为: a a v s t t ☆法向加速度: (反映速度方向变化率) 也可表示为: n: 主法线方向的单位矢量) (全)加速度: a at an at ann ☆.全加速度 a 在由切线和主法线组成的密切面内 ☆.全加速度 a 在副法线上的分量为零(副法线:垂直密切面的法线) ①利用直角坐标法和自然法写出点的运动方程。 ②利用运动方程及有关公式求出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注:§6-4 柱坐标、极坐标不要求) 第六章 刚体的简单运动 (基本运动) (注:1、工程中应用广泛;2、研究复杂运动的基础) §6-1 刚体的平行移动 例:“振动式送料机”;运动中、始终有:A1B1∥AB “平移”(平动):运动中,刚体内任意一直线始终与原位置平行。 由矢量法 速度 同理:加速度有: aA aB 结论:平移 平移问题可归结为点的运动学问题 已知: (t) ; 注:平移 (举例) 求:人手点 M 的速度、加速度。 θ 注 ( BA :常矢量) >0:沿轨迹正向 <0:沿轨迹负向 要求 τ(切线) "自然轴" (主法线) (副法线) 平行移动(平移) 定轴转动(转动) 点 B: r r (t) B B 点 A:rA rA (t) rB BA 点 B: dt dr v B B 1、刚体上各点轨迹相同 2、每一瞬时各点速度、加速度相同 直线平移 曲线平移
S62刚体绕定轴转动(例:齿轮、皮带轮等) 刚体运动中,有两点始终保持不动 山一直线:“转轴”(轴线、轴 「固定平面A(参考面) 选 代数量:“±”按右手定则: B 动平面B→位置确定:转角p=f0v)1(从2轴正向看逆为正:) (动平面B与转动刚体固连并随之运动) 1、运动方程:O=f()一个“自由度”(仅需一个参量即可确定刚体位置) 2、角速度:0= do d1)T脚,常用钱迷制分ain周有:a=2测-ad/ (代数量,规定同0) 3角加速度:a--(ad1s dt dr2 (代数量) 公a0 特例陆a=0→0=量→p=,十 §63转动刚体内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1圆心在轴线上 特点:转动时,刚体内任一点(除去轴线上各点)均作圆周运动 2.圆周平面与轴线垂直 宜采用自然法 、3.圆周半径为点到轴线垂直距离 (思考:各点都作圆周运动的刚体一定是定轴转动吗?(否、如曲线平动)) 点M:自然法:S=OM·=Rp(R:转动半径) 1速度:U-少=R吧=R 了方向:垂直转动半径 d (指向:由ω确定 A ( ck “线性分布规律 e 切向:a,=i=5=R0=Ra 方向:垂直转动半径 2、加速度 指向:由a确定 法向:4,一二_R。R0:恒指向并垂直转轴(且垂直速度) p R 大小:a=V同+a7=Rva2+o (全)加速度:a=a,+an 方向:g0==只 d o2
3 (代数量,规定同 ) ( / ) 2 2 2 rad s dt d dt d 1、 与 同号,加速转动 2、 与 异号,减速转动 §6-2 刚体绕定轴转动(例:齿轮、皮带轮等) 刚体运动中,有两点始终保持不动 一直线:“转轴”(轴线、轴) 固定平面 A(参考面) 动平面 B 位置确定:转角 f (t) (rad) (动平面 B 与转动刚体固连并随之运动) 1、运动方程: f (t) 一个“自由度”(仅需一个参量即可确定刚体位置) 2、角速度: (rad / s) dt d 工程中,常用 n(转速:转/分、r/min),则有: ( / ) 60 30 2 rad s n n 3、角加速度: (代数量) 注 特例 §6-3 转动刚体内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1.圆心在轴线上 特点:转动时,刚体内任一点(除去轴线上各点)均作圆周运动 2.圆周平面与轴线垂直 3.圆周半径为点到轴线垂直距离 (思考:各点都作圆周运动的刚体一定是定轴转动吗?(否、如曲线平动)) 点 M:自然法: S OM R (R:转动半径) 1、速度: 2、加速度 (全)加速度: a at an φ 方向:垂直转动半径 指向:由ω 确定 φ ω ω ω "线性分布规律"θ α 选 代数量:“ ”按右手定则; (从 z 轴正向看逆为正;) 1、匀速转动: o 常量 t o 2、匀变速转动: 常量 2 2 1 t t t o o o 宜采用自然法 R dt d R dt dS 方向:垂直转动半径 指向:由α 确定 :恒指向并垂直转轴(且垂直速度) 切向: a v S R R 法向: 2 2 2 ( ) R R v R an 大小: 2 2 2 4 a at an R 方向: 2 n t a a tg
,1每一解时,各点速度、加速度的大小与转动半径成正比即:线性分布规律 特点 2每一解时,各点(全)加速度与转动半径间的夹角均相等一即:日与点位置无关 a 思考:①分析轮上A、B两点 A ②纸筒的纸速度为常量, 与绳上A、B两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lza 求:纸筒的角加速度。 §64轮系的传动此(定轴轮系的传动计算) 1、齿轮传动: 外啮合 内啮合 有:0R=0,R→9=B=立 (注意:外、内啮合的区别点:即0、2的转向关系) 传动此:--尽= 2R 01 02 2、皮带轮传动 (也有转向不相同的情况) (与齿轮传动相比,皮带轮传动易“丢转”,但不易超载引起破坏) (传动比1:表示变速传动的程度11:诚速传动。) (二级变速)减速箱 n 解 已知:1一24及m1:求:n4 =%=4 n 有:m2=n n2 nana 13 注:轮系的总传动比等于各级传动比的连乘积(分子为各从动轮齿数,分母为各主动轮齿数) §65以矢量表示角速度及角加速度,以矢积表示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12 a=0k 按右手定则 a=ak 速度:下=而×F 加速度:a dv d a. 作业:6-3、64 4
4 即: 1 3 2 4 14 4 1 4 3 2 1 12 34 z z z z i n n n n n n i i 有: n2 n3 α ω α ω 按右手定则 k k 1.每一瞬时,各点速度、加速度的大小与转动半径成正比 即:线性分布规律 特点 2.每一瞬时,各点(全)加速度与转动半径间的夹角θ 均相等 即:θ 与点位置无关 思考:①分析轮上 A、B 两点 与绳上 A、B 两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6-4 轮系的传动比(定轴轮系的传动计算) 1、齿轮传动: (注意:外、内啮合的区别点:即 1 、2 的转向关系) 传动比: (也可取: ) 2、皮带轮传动 (也有转向不相同的情况) (与齿轮传动相比,皮带轮传动易“丢转”,但不易超载引起破坏) (传动比 i :表示变速传动的程度 i<1 :增速传动; i>1 :减速传动。) (二级变速)减速箱 已知: 1 z ~ 4 z 及 1 n ;求: 4 n §6-5 以矢量表示角速度及角加速度,以矢积表示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速度: v r 作业:6-3、6-4 ω α θ θ ω ω 外啮合 ω ω 内啮合 ω ω 例: ②纸筒的纸速度为常量, 求:纸筒的角加速度。 有: 1 2 1 2 2 1 1 1 2 2 z z R R R R 1 2 1 2 2 1 12 z z R R i 1 2 1 2 2 1 12 z z R R i “+”:内啮合 “—”:外啮合 1 2 2 1 12 r r i 1 2 2 1 12 z z n n i 1 2 2 1 12 z z n n i 3 4 4 3 34 z z n n i 1 2 2 1 12 z z n n i 解 注:轮系的总传动比等于各级传动比的连乘积(分子为各从动轮齿数,分母为各主动轮齿数) at an r v dt dr r dt d r dt d dt dv a 加速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