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论》课程论系列讲座 第2讲 数学课程论 第一节数学课程论的研究对象、意义和方法 第二节数学课程的演变 第三节课程理论的主要流派 主讲教师:xiehm
主讲教师:xiehm 《数学教学论》课程论系列讲座 第2讲 数学课程论 第一节 数学课程论的研究对象、意义和方法 第二节 数学课程的演变 第三节 课程理论的主要流派
第一节 数学课程论的研究对象、意义和方法 数学课程论的研究对象 数学课程论是研究数学课程的发展规律和 数学课程的编制理论的一门科学。 数学课程论的研究对象(即数学课程所涉 及的基本问题)包括数学课程的目标,数学课 程的体系,数学课程的内容,数学教材的编写, 数学课程的实施与评价等
第一节 数学课程论的研究对象、意义和方法 一、 数学课程论的研究对象 数学课程论是研究数学课程的发展规律和 数学课程的编制理论的一门科学。 数学课程论的研究对象(即数学课程所涉 及的基本问题)包括数学课程的目标,数学课 程的体系,数学课程的内容,数学教材的编写, 数学课程的实施与评价等
数学课程论是数学教育学的一个重要领 域。一般说来,数学教育学有三个领域:课 程论、教学论和学习论。尽管这“三论”分 别有各自的研究对象,但是它们之间又有着 不可分割的联系。数学教学是根据一定的课 程内容来进行的,数学课程论研究是数学教 学论研究的基础,而数学课程的编制又受到 教、学双方的制约,相应地要受数学教学论 与学习论的影响
数学课程论是数学教育学的一个重要领 域。一般说来,数学教育学有三个领域:课 程论、教学论和学习论。尽管这“三论”分 别有各自的研究对象,但是它们之间又有着 不可分割的联系。数学教学是根据一定的课 程内容来进行的,数学课程论研究是数学教 学论研究的基础,而数学课程的编制又受到 教、学双方的制约,相应地要受数学教学论 与学习论的影响
二 数学课程论的研究方法 数学课程论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下列三种: 1.文献分析法通过查阅有关的论著、文 件、法规、资料,以此为素材进行分析研究的 方法。 2.调查观察法调查观察法包括访问、抽 样、统计及分析,多数情况下常采用问卷方法。 3.实验法在一项新的数学课程设计或一 套新教材编成以后,先经过小范围的实验或试 验,再推广使用,是行之有效的
二、 数学课程论的研究方法 数学课程论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下列三种: 1.文献分析法 通过查阅有关的论著、文 件、法规、资料,以此为素材进行分析研究的 方法。 2.调查观察法 调查观察法包括访问、抽 样、统计及分析,多数情况下常采用问卷方法。 3.实验法 在一项新的数学课程设计或一 套新教材编成以后,先经过小范围的实验或试 验,再推广使用,是行之有效的
第二节 数学课程的演变 历史的经验值得关注,数学课程的产生和 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尤其是近一百多 年来,国际国内数学课程的改革风起云涌,积 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分析研究数学课程的历 史发展,有助于认清现状,把握未来。它提供 的大量素材,是我们研究数学课程发展规律、 提炼数学课程编制原理的一个重要源泉。为此, 本节将对国内和国外数学课程的演变作简要的 回顾
第二节 数学课程的演变 历史的经验值得关注,数学课程的产生和 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尤其是近一百多 年来,国际国内数学课程的改革风起云涌,积 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分析研究数学课程的历 史发展,有助于认清现状,把握未来。它提供 的大量素材,是我们研究数学课程发展规律、 提炼数学课程编制原理的一个重要源泉。为此, 本节将对国内和国外数学课程的演变作简要的 回顾
我国数学课程的演变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数学教育有着悠久的 历史,数学课程早在奴隶制社会就开始萌芽。据《周礼》 记载,周代的学校教学科目有“六艺”—“礼、乐、 射、御、书、数”,数即指数学,春秋战国时期,诸子 百家大多带徒讲学,其中或多或少包含着数学的知识内 容。如墨子和他的学生著有《墨经》一书,其中就涉及 到一些几何学的定义、定理。《庄子》中的“一尺之棰, 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生动体现了早期的极限思想。 秦汉时期,相继出现了《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 , 这是我国最早使用的数学课本
一、 我国数学课程的演变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数学教育有着悠久的 历史,数学课程早在奴隶制社会就开始萌芽。据《周礼》 记载,周代的学校教学科目有“六艺”——“礼、乐、 射、御、书、数” ,数即指数学,春秋战国时期,诸子 百家大多带徒讲学,其中或多或少包含着数学的知识内 容。如墨子和他的学生著有《墨经》一书,其中就涉及 到一些几何学的定义、定理。《庄子》中的“一尺之棰, 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生动体现了早期的极限思想。 秦汉时期,相继出现了《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 这是我国最早使用的数学课本
其中《九章算术》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的 初等数学已开始形成体系,这部书成为其后 一千多年中我国传授数学知识的主要教科书。 《九章算术》包含246个问题,都是紧密结合 实际的应用问题,体现了我国古代数学教育 重视数学知识应用的这一特点。唐代以后, 我国出现了历史上第一套系统的数学教科书 《算经十书》,公元628年由李淳凤主持审查 并注释了这部书(共20卷),并由唐高宗下令 定为全国通用的数学教材,这是我国国家审 定教科书的开端
其中《九章算术》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的 初等数学已开始形成体系,这部书成为其后 一千多年中我国传授数学知识的主要教科书。 《九章算术》包含246个问题,都是紧密结合 实际的应用问题,体现了我国古代数学教育 重视数学知识应用的这一特点。唐代以后, 我国出现了历史上第一套系统的数学教科书 《算经十书》,公元628年由李淳凤主持审查 并注释了这部书(共20卷),并由唐高宗下令 定为全国通用的数学教材,这是我国国家审 定教科书的开端
到了明代,西方的传教士不断来到中国, 他们在传教的同时,也把西方的数学带进了我 国。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意大利传教士 利玛窦来到中国,1607年他和徐光启合译了欧 几里得(Euel id,约公元前300年)的《原本》 (前六卷),这是我国翻译西方数学书籍的开始。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数学的传入和 数学教育的变革,数学教材内容发生了很大变 化,普遍采用从西方翻译过来的代数、几何、 三角、分析等教科书
到了明代,西方的传教士不断来到中国, 他们在传教的同时,也把西方的数学带进了我 国。明万历十年(公元l582年),意大利传教士 利玛窦来到中国,1607年他和徐光启合译了欧 几里得(Euelid,约公元前300年)的《原本》 (前六卷),这是我国翻译西方数学书籍的开始。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数学的传入和 数学教育的变革,数学教材内容发生了很大变 化,普遍采用从西方翻译过来的代数、几何、 三角、分析等教科书
20世纪初,我国开始自编出版了成套 的中学数学教科书,同时也编译出版了一些 国外的教材,其中影响较大的有《范氏大代 数》、《三S平面几何学》、《三S立体几何 学》等。 我国中学数学课程真正得到飞速发展, 是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几十 多年来,经历了多次重大的变革
20世纪初,我国开始自编出版了成套 的中学数学教科书,同时也编译出版了一些 国外的教材,其中影响较大的有《范氏大代 数》、《三S平面几何学》、《三S立体几何 学》等。 我国中学数学课程真正得到飞速发展, 是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几十 多年来,经历了多次重大的变革
(一)、全面学习(前)苏联 新中国建立后不久,教育部门就着手制订全国 统一的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其指导思想是全面学习 苏联。1952年,以苏联中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为基础, 制订了我国《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草案)》,1955年 教育部又对这份大纲进行了修订,制订了《中学数 学教学大纲(修正草案)》。此同时,人民教育出版 社以苏联十年制学校的数学课本为蓝本,编译成我 国中小学数学教材,其中代数课本取材于吉西略夫 编的中学《代数》课本和拉里切夫编的《中学代数 习题汇编》,几何课本取材于吉西略夫编的《几何》 课本和格拉哥列夫编的《初等几何学》以及雷布金 编的《几何习题汇编》
(一)、全面学习(前)苏联 新中国建立后不久,教育部门就着手制订全国 统一的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其指导思想是全面学习 苏联。1952年,以苏联中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为基础, 制订了我国《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草案)》,1955年 教育部又对这份大纲进行了修订,制订了《中学数 学教学大纲(修正草案)》。此同时,人民教育出版 社以苏联十年制学校的数学课本为蓝本,编译成我 国中小学数学教材,其中代数课本取材于吉西略夫 编的中学《代数》课本和拉里切夫编的《中学代数 习题汇编》,几何课本取材于吉西略夫编的《几何》 课本和格拉哥列夫编的《初等几何学》以及雷布金 编的《几何习题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