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资源_教学大纲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4,文件大小:45.55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教学大纲 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高等代数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思路,为进一步 学习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适当地了解代数的一些历史,一些背景。 要突出传授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让学生尽早地更多地掌握数学的思想和方法。突出高 等代数中等价分类的思想,分解结构的思想,同构对应的思想,揭示课程内部的本质的有机 联系。 课程的主要内容: 代数学是研究代数对象的结构理论与表示方法的一门学科。代数对象是在一个集合上定 义若干运算,且满足若干公理所构成的代数系统,线性空间则是数学类专业本科生所接触和 学习的第一个代数对象。本课程力求突出代数学的思想和方法。 《高等代数》分为两个部分主要内容。一部分是基本工具性质的,包括多项式,行列式, 矩阵初步,二次型。既然是工具性质的,因而除了多项式内容外,也是数学专业以外的理科、 工科、经管类《线性代数》的内容,以初等变换为灵魂的矩阵理论是这部分内容的核心。另 外一部分是研究线性空间的结构,这是研究代数结构的起点和模型,也是《高等代数》有别 于《线性代数》之所在。《高等代数》从三个角度进行研究。从元素的角度看,研究向量间 的线性表示,线性相关性,基向量:从子集角度看,研究子空间的运算和直和分解;从线性 空间之间的关系来研究线性空间结构,就是线性映射,线性变换,线性映射的像与核, Jordan 标准形对应的空间分解。而欧氏空间则是具体的研究空间的例子。在研究线性空间中,始终 贯穿着几何直观和矩阵方法的有机结合,矩阵的相似标准形和对应的线性空间分解则是这种 有机结合的生动体现和提升,因而是本课程的精华内容 本课程力求突出几何直观和矩阵方法的对应和互动。我们强调矩阵理论,把握简洁和直 观的代数方法,同时重视线性空间和线性映射(变换)的主导地位和分量,从几何观点理解 和把握课程内容 课程教材和参考书: 教材:林亚南编著,高等代数,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版 参考书:1.姚慕生编著,高等代数(指导丛书),复旦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2.北京大学数学系编,高等代数,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87) 3.张禾瑞、郝炳新,高等代数,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99)

1 教学大纲 一. 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高等代数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思路,为进一步 学习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适当地了解代数的一些历史,一些背景。 要突出传授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让学生尽早地更多地掌握数学的思想和方法。突出高 等代数中等价分类的思想,分解结构的思想,同构对应的思想,揭示课程内部的本质的有机 联系。 二.课程的主要内容: 代数学是研究代数对象的结构理论与表示方法的一门学科。代数对象是在一个集合上定 义若干运算,且满足若干公理所构成的代数系统,线性空间则是数学类专业本科生所接触和 学习的第一个代数对象。本课程力求突出代数学的思想和方法。 《高等代数》分为两个部分主要内容。一部分是基本工具性质的,包括多项式,行列式, 矩阵初步,二次型。既然是工具性质的,因而除了多项式内容外,也是数学专业以外的理科、 工科、经管类《线性代数》的内容,以初等变换为灵魂的矩阵理论是这部分内容的核心。另 外一部分是研究线性空间的结构,这是研究代数结构的起点和模型,也是《高等代数》有别 于《线性代数》之所在。《高等代数》从三个角度进行研究。从元素的角度看,研究向量间 的线性表示,线性相关性,基向量;从子集角度看,研究子空间的运算和直和分解;从线性 空间之间的关系来研究线性空间结构,就是线性映射,线性变换,线性映射的像与核,Jordan 标准形对应的空间分解。而欧氏空间则是具体的研究空间的例子。在研究线性空间中,始终 贯穿着几何直观和矩阵方法的有机结合,矩阵的相似标准形和对应的线性空间分解则是这种 有机结合的生动体现和提升,因而是本课程的精华内容。 本课程力求突出几何直观和矩阵方法的对应和互动。我们强调矩阵理论,把握简洁和直 观的代数方法,同时重视线性空间和线性映射(变换)的主导地位和分量,从几何观点理解 和把握课程内容。 三.课程教材和参考书: 教材:林亚南编著,高等代数,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版 参考书:1. 姚慕生编著,高等代数(指导丛书),复旦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2. 北京大学数学系编,高等代数,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87) 3. 张禾瑞、郝炳新,高等代数,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99)

4.樊恽、郑延履、刘合国,线性代数学习指导,科学出版社,北京(2003) 5.林亚南编:高等代数方法选讲,2002年,见厦门大学精品课程“高等代数”网站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开课时间:一学年(共两学期),共170学时,其中课堂讲授122学时,习题讨 论课42学时,考试6学时。具体安排为:第一学期,80学时,其中课堂讲授60学时,习 题讨论课18学时,半期考2学时;第二学期,90学时,其中课堂讲授62学时,习题讨论 课24学时,单元考4学时:以上不包括期末考。课堂讲授有全程教学录像,习题讨论课不 录像 第一章矩阵(28学时)1、教学内容:矩阵定义与运算,分块矩阵,行列式的定义,行列 式的性质,行列式的基本计算方法, Laplace定理,可逆矩阵,矩阵的初等变换与初等矩阵, 矩阵的相抵标准形,矩阵的秩。2、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正确掌握矩阵的运算和运算法 则,熟练掌握矩阵的初等变换这一矩阵论的核心内容和方法,掌握分块矩阵的运算,掌握矩 阵的逆、矩阵的秩,掌握矩阵相抵的等价分类,化标准形的思想方法,理解行列式的归纳法 定义,熟练掌握行列式的性质,熟练掌握计算行列式基本方法,了解和应用 Laplace定理 了解行列式的等价定义。3、各节教学时间分配及进度安排:§1数域(1学时):§2矩阵 和运算(3学时);§3分块矩阵(2学时);§4行列式(6学时);§5行列式的展开式 和 Laplace定理(2学时);§6可逆矩阵(2学时):§7初等变换和初等矩阵(4学时) §8矩阵的秩(2学时);习题讨论课(6学时)。 第二章线性方程组(14学时)1、教学内容:数域,列向量的线性关系,向量组的秩 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2、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正确理解数域的概念,正确判断和证明 列向量的线性关系,掌握证明向量组的秩的命题的方法,熟练掌握线性方程组的解的判断、 计算和解的结构。3、各节教学时间分配及进度安排:§1消元法(2学时);§2n维列向 量(3学时);§3向量组的秩(4学时);§4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2学时);习题讨论 课(3学时) 第三章线性空间(14学时)1、教学内容:线性空间的定义,线性相关性:线性相关和 线性无关,线性表示,线性等价的向量组,极大线性无关组,基与维数,基的变换与过渡矩 阵,线性空间的同构,子空间的定义与判断,子空间分解,关于子空间的交空间和和空间的 维数公式。2、教学目的及要求:使学生正确理解线性空间的定义,从定义出发正确判断和 证明向量组的线性关系,把握一批重要实例的基与维数,掌握计算矩阵的秩的初等变换方法 和子式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准确简明的表达能力,熟悉同构的思想,等价 分类的思想,直和分解的思想。3、各节教学时间分配进度安排:§1线性空间(2学时) 2基和维数(2学时):§3坐标(2学时);§4子空间(2学时):§5直和分解(2 学时);习题讨论课(4学时) 第四章线性映射(22学时)1、教学内容:线性映射和线性变换,两个线性空间的线性 映射(变换)的全体构成集合的代数结构,线性映射与矩阵的同构对应,线性映射的核与像

2 4. 樊恽、郑延履、刘合国,线性代数学习指导,科学出版社,北京(2003) 5. 林亚南编:高等代数方法选讲,2002 年,见厦门大学精品课程“高等代数”网站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开课时间:一学年(共两学期),共 170 学时,其中课堂讲授 122 学时,习题讨 论课 42 学时,考试 6 学时。具体安排为:第一学期,80 学时,其中课堂讲授 60 学时,习 题讨论课 18 学时,半期考 2 学时;第二学期,90 学时,其中课堂讲授 62 学时,习题讨论 课 24 学时,单元考 4 学时;以上不包括期末考。课堂讲授有全程教学录像,习题讨论课不 录像。 第一章 矩阵(28 学时)1、教学内容:矩阵定义与运算,分块矩阵,行列式的定义,行列 式的性质,行列式的基本计算方法,Laplace 定理,可逆矩阵,矩阵的初等变换与初等矩阵, 矩阵的相抵标准形,矩阵的秩。2、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正确掌握矩阵的运算和运算法 则,熟练掌握矩阵的初等变换这一矩阵论的核心内容和方法,掌握分块矩阵的运算,掌握矩 阵的逆、矩阵的秩,掌握矩阵相抵的等价分类,化标准形的思想方法,理解行列式的归纳法 定义,熟练掌握行列式的性质,熟练掌握计算行列式基本方法,了解和应用 Laplace 定理, 了解行列式的等价定义。3、各节教学时间分配及进度安排:§1 数域(1 学时);§2 矩阵 和运算(3 学时);§3 分块矩阵(2 学时);§4 行列式(6 学时);§5 行列式的展开式 和 Laplace 定理(2 学时);§6 可逆矩阵(2 学时);§7 初等变换和初等矩阵(4 学时); §8 矩阵的秩(2 学时);习题讨论课(6 学时)。 第二章 线性方程组(14 学时) 1、教学内容:数域,列向量的线性关系,向量组的秩, 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2、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正确理解数域的概念,正确判断和证明 列向量的线性关系,掌握证明向量组的秩的命题的方法,熟练掌握线性方程组的解的判断、 计算和解的结构。3、各节教学时间分配及进度安排:§1 消元法(2 学时);§2 n 维列向 量(3 学时);§3 向量组的秩(4 学时);§4 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2 学时);习题讨论 课(3 学时)。 第三章 线性空间(14 学时) 1、教学内容:线性空间的定义,线性相关性:线性相关和 线性无关,线性表示,线性等价的向量组,极大线性无关组,基与维数,基的变换与过渡矩 阵,线性空间的同构,子空间的定义与判断,子空间分解,关于子空间的交空间和和空间的 维数公式。2、教学目的及要求:使学生正确理解线性空间的定义,从定义出发正确判断和 证明向量组的线性关系,把握一批重要实例的基与维数,掌握计算矩阵的秩的初等变换方法 和子式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准确简明的表达能力,熟悉同构的思想,等价 分类的思想,直和分解的思想。 3、各节教学时间分配进度安排:§1 线性空间(2 学时); §2 基和维数(2 学时);§3 坐标(2 学时);§4 子空间(2 学时);§5 直和分解(2 学时);习题讨论课(4 学时)。 第四章 线性映射(22 学时) 1、教学内容:线性映射和线性变换,两个线性空间的线性 映射(变换)的全体构成集合的代数结构,线性映射与矩阵的同构对应,线性映射的核与像

以及维数公式,线性变换的不变子空间和导出变换。2、教学目的及要求:使学生准确理解 和掌握线性映射(变换)的概念,理解线性映射由基的像唯一确定及其应用:掌握两个线性 空间之间的线性映射(变换)的全体在定义了加法、数乘(和乘法)运算后构成线性空间(代 数):熟练掌握用核空间与像空间刻画单满线性映射,熟练掌握维数公式;学会在同构意义 下线性映射的命题与矩阵的命题之间的转化:学会以上内容在具体例子的实现和计算。3、 各节教学时间分配进度安排:§1映射(2学时):§2线性映射和运算(4学时):§3同 构(3学时):§4像与核(3学时):§5线性变换(3学时):§6不变子空间(2学时) 习题讨论(5学时)。 第五章多项式(24学时)1、教学内容:一元多项式的概念,多项式的运算,整除的概念 与性质,带余除法,最大公因式的唯一性、存在性, Euclidean辗转相除法,互素的性质及 判定;中国剩余定理;不可约多项式及其性质,标准分解式,重因式的判定与求法:多项式 函数的根,余数定理,根的个数:代数基本定理,复数域上多项式的分解, Vieta定理:实 系数多项式的不可约多项式,实系数多项式的分解;有理系数多项式的根,本原多项式, Gauss 引理, Eisenstein判别法;多元多项式的基本概念,多元多项式中单项式的排列次序,关 于乘积首项和次数:对称多项式,初等对称多项式,对称多项式的基本定理。2、教学目的 及要求:使学生掌握多项式全体作为线性空间的代数结构的运算法则;熟练掌握和应用带余 除法定理;熟练掌握最大公因式和互素的判别方法和基本性质:熟练掌握和应用因式分解定 理,掌握不可约多项式的基本性质,了解重因式与重根的联系,掌握复系数与实系数的标准 分解式,掌握有理系数多项式的 Gauss引理, Eisenstein判别法;了解多元多项式与了解 多元多项式函数的关系,理解和掌握对称多项式的基本定理和 Newton公式。3、各节教学时 间分配及进度安排:§1一元多项式和运算(1.5学时):§2整除(2学时);§3最大 公因式(2.5学时):§4标准分解式(2学时);§5多项式函数(2学时);§6复系数 和实系数多项式(1.5学时):§8有理系数和整系数多项式(2.5学时);§9多元多项 式(1.5学时):§10对称多项式(2.5学时);习题讨论课(6学时)。第一单元考试(2 学时)。 第六章特征值(16学时)1、教学内容: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特征多项式及其性质,特征 值、特征向量的求法;复方阵相似于上三角阵及其应用:矩阵可对角化的判定和计算,特征 子空间,特征值的代数重数、几何重数,完全特征向量系:零化多项式和极小多项式 Cayley- -Hamilton定理。2、教学目的及要求:使学生掌握特征值、特征向量、特征多项式、 特征子空间、极小多项式的定义和基本性质;清楚零化多项式和极小多项式的关系,掌握 Cayley- -Hamilton定理:熟练掌握计算特征值与特征向量,可对角化的判定和计算。3、各 节教学时间分配及进度安排:线性空间线性映射知识回顾(4学时):§1特征值和特征向 量(3学时):§2可对角化(2.5学时):§3极小多项式(2.5学时):习题讨论课(4 第七章相似标准形(22学时)1、教学内容:多项式矩阵和矩阵多项式,入一矩阵的相抵, 初等λ-矩阵;λ-矩阵的法式:矩阵的行列式因子,不变因子,初等因子:不变因子和 Frobenius型:初等因子和 Jondan小块,矩阵相似的全系不变量:; Jordan标准形: Jordan标

3 以及维数公式,线性变换的不变子空间和导出变换。2、教学目的及要求:使学生准确理解 和掌握线性映射(变换)的概念,理解线性映射由基的像唯一确定及其应用;掌握两个线性 空间之间的线性映射(变换)的全体在定义了加法、数乘(和乘法)运算后构成线性空间(代 数);熟练掌握用核空间与像空间刻画单满线性映射,熟练掌握维数公式;学会在同构意义 下线性映射的命题与矩阵的命题之间的转化;学会以上内容在具体例子的实现和计算。3、 各节教学时间分配进度安排:§1 映射(2 学时);§2 线性映射和运算(4 学时);§3 同 构(3 学时);§4 像与核(3 学时);§5 线性变换(3 学时);§6 不变子空间(2 学时); 习题讨论(5 学时)。 第五章 多项式(24 学时)1、教学内容:一元多项式的概念,多项式的运算,整除的概念 与性质,带余除法,最大公因式的唯一性、存在性,Euclidean 辗转相除法,互素的性质及 判定;中国剩余定理;不可约多项式及其性质,标准分解式,重因式的判定与求法;多项式 函数的根,余数定理,根的个数;代数基本定理,复数域上多项式的分解,Vieta 定理;实 系数多项式的不可约多项式,实系数多项式的分解;有理系数多项式的根,本原多项式,Gauss 引理,Eisenstein 判别法;多元多项式的基本概念,多元多项式中单项式的排列次序,关 于乘积首项和次数;对称多项式,初等对称多项式,对称多项式的基本定理。2、教学目的 及要求:使学生掌握多项式全体作为线性空间的代数结构的运算法则;熟练掌握和应用带余 除法定理;熟练掌握最大公因式和互素的判别方法和基本性质;熟练掌握和应用因式分解定 理,掌握不可约多项式的基本性质,了解重因式与重根的联系,掌握复系数与实系数的标准 分解式,掌握有理系数多项式的 Gauss 引理,Eisenstein 判别法;了解多元多项式与了解 多元多项式函数的关系,理解和掌握对称多项式的基本定理和 Newton 公式。3、各节教学时 间分配及进度安排:§1 一元多项式和运算(1.5 学时);§2 整除(2 学时);§3 最大 公因式(2.5 学时);§4 标准分解式(2 学时);§5 多项式函数(2 学时);§6 复系数 和实系数多项式(1.5 学时);§8 有理系数和整系数多项式(2.5 学时);§9 多元多项 式(1.5 学时);§10 对称多项式(2.5 学时);习题讨论课(6 学时)。第一单元考试(2 学时)。 第六章 特征值(16 学时)1、教学内容: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特征多项式及其性质,特征 值、特征向量的求法;复方阵相似于上三角阵及其应用;矩阵可对角化的判定和计算,特征 子空间,特征值的代数重数、几何重数,完全特征向量系;零化多项式和极小多项式, Cayley-Hamilton 定理。2、教学目的及要求:使学生掌握特征值、特征向量、特征多项式、 特征子空间、极小多项式的定义和基本性质;清楚零化多项式和极小多项式的关系,掌握 Cayley-Hamilton 定理;熟练掌握计算特征值与特征向量,可对角化的判定和计算。3、各 节教学时间分配及进度安排:线性空间线性映射知识回顾(4 学时);§1 特征值和特征向 量(3 学时);§2 可对角化(2.5 学时);§3 极小多项式(2.5 学时);习题讨论课(4 学时)。 第七章 相似标准形(22 学时)1、教学内容:多项式矩阵和矩阵多项式,λ-矩阵的相抵, 初等λ-矩阵;λ-矩阵的法式;矩阵的行列式因子,不变因子,初等因子;不变因子和 Frobenius 型;初等因子和 Jondan 小块,矩阵相似的全系不变量;Jordan 标准形:Jordan 标

准形对应的不变子空间分解;根子空间,循环子空间。2、教学目的及要求:使学生了解 项式矩阵与矩阵多项式的关系,λ一矩阵的相抵与矩阵相似的关系.掌握行列式因子、不变 因子、初等因子的概念与计算,掌握不变因子与 Frobenius型的对应,初等因子组与 Jordan 标准形的对应, Jordan标准形对应的不变子空间分解。3、各节教学时间分配及进度安排: 1λ-矩阵的法式(2学时);§2特征矩阵(1.5学时):§3不变因子和 Frobenius 标准形(2.5学时);§4初等因子组和广义 Jordan标准形(2学时);§5 Jordan标准 形(2学时);§6 Jordan标准形的进一步讨论(6学时):习题讨论课(6学时)。第二 单元考试(2学时)。 第八章欧氏空间(14学时)1、教学内容:内积和内积空间的概念,向量的长度,夹角,平 行和正交, Cauchy- Schwarz不等式,三角不等式:单位向量,正交基,标准正交基,标准 正交基的过度矩阵, Schmidt正交化,正交补空间,度量矩阵, Bessel不等式:正交变换与 正交阵的判别及性质:正交相似,对称变换的性质,实对称矩阵正交相似的全系不变量,实 对称矩阵的正交相似标准形。2、教学目的及要求:使学生掌握欧氏空间的度量概念与度量 性质,掌握正交相似关系,掌握正交变换和正交矩阵的对应,对称变换与对称矩阵的对应, 从矩阵的正交相似关系进一步熟练掌握等价分类的思想。3、各节教学时间分配进度安排 1内积和欧氏空间(1学时):§2标准正交基(4.5学时):§3对称变换和对称矩阵(0.5 学时);§4正交变换和正交矩阵(4学时):习题讨论课(4课时)。 第九章二次型(10学时)1、教学内容:二次型与对称矩阵的对应,二次型的非退化线性 替换与对称阵的合同关系:二次型化简的配方法和初等变换法:复二次型的规范标准形,惯 性定理,正惯性指数,负惯性指数,符号差,实二次形的规范标准形:正定型与正定矩阵: 半正定型与半正定阵、负定型与负定阵。2、教学目的及要求:使学生掌握用非退化线性替 换,化二次型为标准形和规范形,掌握判断二次型的正定性的方法,从对称矩阵的合同关系 理解等价分类的思想。3、各节教学时间分配进度安排:§1二次型与矩阵的合同(2学时) §2规范形(1.5学时);§3正定二次型(2.5学时);习题讨论课(4学时)

4 准形对应的不变子空间分解;根子空间,循环子空间。2、教学目的及要求:使学生了解多 项式矩阵与矩阵多项式的关系,λ-矩阵的相抵与矩阵相似的关系.掌握行列式因子、不变 因子、初等因子的概念与计算,掌握不变因子与 Frobenius 型的对应,初等因子组与 Jordan 标准形的对应,Jordan 标准形对应的不变子空间分解。3、各节教学时间分配及进度安排: §1 λ-矩阵的法式(2 学时);§2 特征矩阵(1.5 学时);§3 不变因子和 Frobenius 标准形(2.5 学时);§4 初等因子组和广义 Jordan 标准形(2 学时);§5 Jordan 标准 形(2 学时);§6 Jordan 标准形的进一步讨论(6 学时);习题讨论课(6 学时)。第二 单元考试(2 学时)。 第八章 欧氏空间(14 学时)1、教学内容:内积和内积空间的概念,向量的长度,夹角,平 行和正交,Cauchy-Schwarz 不等式,三角不等式;单位向量,正交基,标准正交基,标准 正交基的过度矩阵,Schmidt 正交化,正交补空间,度量矩阵,Bessel 不等式;正交变换与 正交阵的判别及性质;正交相似,对称变换的性质,实对称矩阵正交相似的全系不变量,实 对称矩阵的正交相似标准形。2、教学目的及要求:使学生掌握欧氏空间的度量概念与度量 性质,掌握正交相似关系,掌握正交变换和正交矩阵的对应,对称变换与对称矩阵的对应, 从矩阵的正交相似关系进一步熟练掌握等价分类的思想。3、各节教学时间分配进度安排: §1 内积和欧氏空间(1 学时);§2 标准正交基(4.5 学时);§3 对称变换和对称矩阵(0.5 学时);§4 正交变换和正交矩阵(4 学时);习题讨论课(4 课时)。 第九章 二次型(10 学时)1、教学内容:二次型与对称矩阵的对应,二次型的非退化线性 替换与对称阵的合同关系;二次型化简的配方法和初等变换法;复二次型的规范标准形,惯 性定理,正惯性指数,负惯性指数,符号差,实二次形的规范标准形;正定型与正定矩阵; 半正定型与半正定阵、负定型与负定阵。 2、教学目的及要求:使学生掌握用非退化线性替 换,化二次型为标准形和规范形,掌握判断二次型的正定性的方法,从对称矩阵的合同关系 理解等价分类的思想。3、各节教学时间分配进度安排:§1 二次型与矩阵的合同(2 学时); §2 规范形(1.5 学时);§3 正定二次型(2.5 学时);习题讨论课(4 学时)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