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电磁学基存实验定律的建立 §1.概 述 物理定律是在观察和实验基础上发现的实验规律.各种物理定律从各自不 同的角度和侧面揭示了事物的本质、规律和内在联系.物理定律是物理理论赖 以建立的基础,也是检验各种物理理论是非真伪的标准,.因此,物理定律的建 立是有关研究领域获得重要进展的标志.在物理教学中,物理定律的阐述理所 当然地占据着重要地位,电磁学当然也不例外. 物理定律具有丰富、深刻的内涵和外延.一般说来,从观察现象、提出问 题、猜测结果、设计实验并测量、得出定律的主要关系,到定义新物理量、确 定定律内容、给出定量公式,进一步判定定律的成立条件、适用范围、精度, 乃至最终阐明定律的物理含义、理论地位、以及定律的近代发展,等等,需要 经过漫长曲折的历史过程,涉及广泛的知识和背景材料.应该说,只有通过上 述考察才能真正理解和全面把握物理定律丰富深刻的内涵和外延.在物理教学 中,如果只着眼于物理定律的结论,在作了一些简单的解释后,便把注意力引 向解题计算,那就无法理解物理定律是怎样建立的,关键的突破是怎样实现 的,物理学家历尽艰辛极富思想性和侧造性的工作也将付诸东流.当然,在物 理教学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凡遇物理定律都作上述全面系统的考察,但结合 各个物理定律的特点,有选择地作一些介绍,恰当地把具体内容的讲授与科学 思维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则是必要的、有益的,这也应该成为电磁学课程建 设与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作为实验规律的物理定律是在观察和实验基础上建立的.然而,由于各种 物理定律所面临的对象和问题颇为不同,就其建立而言,或来自直接测量,或
第一章电磁学基本实验定律的建立 根据某一特殊结果的普遍推,或基于间接测量及相应的分析,或在假想实验 (理想实验)基础上的推断,或通过理论分析甚至猜测,等等,可谓千姿百态各 具特色,决非单一模式所能概全.尽管如此,无论物理定律是如何建立的,其 正确性都必须通过直接的实验检验才能确保,或者,如果直接检验有困难,则 由物理定律得出的推论必须与实验相符(间接验证),这是作为实验规律的一切 物理定律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应该指出,物理定律是在一定条件下对所研究 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普遍判断,这在逻辑学上属于全称判断;而任何物理实验 总是在更为狭窄的具体条件下由实验作出的具体结论,即物理实验的具体结论 只能是逻辑学上的特称判断.由于特称判断从属于全称判断,所以,从特称判 断不可能逻辑地得到全称判断;反之,全称判断也不可能全部被个别的特称判 断所证实.因此,从物理实验事实不可能逻辑地得到物理定律;反之,物理定 律也不可能全部被物理实验所证实.对此,应从理论上有清醒的认识 自然界是沉默无语的.自然界不会自动地告诉人们掩藏在现象背后的本 质、规律和内在联系.也许可以把实验看做是人类与自然界的一种“对话”, 正是通过这种特殊的“对话”方式,迫使自然界作出回答,才能有所发现.于 是,为什么要做实验,做什么实验,怎么做,怎样具备各种必要的条件,怎样 分析实验的结果,等等,就都需要精心的考虑和妥善的安排.由此可见,科学 实验是用严格的理性分析来指导观察的方法.为了在实验基础上建立物理定 律,还需要抽象、归纳,需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有的还需要伴之以逻辑推 理、定量演算和理论分析,才能正确地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和内在联系.物 理定律的概括是在实验基础上理性思维的结果 任何物理定律都不是孤立的,在物理定律的概括中,往往隐含着某些更基 本的考虑或者某些更基本的假定与前提,通过这些不仅可以了解不同物理定律 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物理学其他部门的关系,而且可以获得一种层次感.如 所周知,物理学的各种规律是分层次的,有些具体单纯,有些概括抽象,下层 次的规律往往要受到更高层次规律的制约, 任何物理定律都带有时代的烙印,都是相应历史背景下的产物.随着时代 的变迁和科学的发展,需要不断地对物理定律中未经实验验证的部分作进一步 的分析、推敲和考查,以求得更完善的概括,也需要不断地重新认识和评价物 理定律的物理含义、理论地位和近代发展.换言之,对于基本的物理定律,既 需要回顾,又需要前瞻,既需要尊重历史,又需要站在前沿的高度,以当代科 学的最新成就为依据,才能正确地评价历史.凡此种种精益求精的探索是永无 止境的 本章涉及的是大家熟知的电磁学基本定律,即Coulomb定律、Oersted实 验、Biot-Savart-Laplace定律、Ampere定律、Ohm定律和Faraday电磁感应定
§1.概 述 ·3· 律.对此,在各种电磁学教材中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有详尽的阐述.然而,如果 按照以上一般性论述的要求来衡量,就会明显地感到还有许多值得探讨和深究 之处,这些也正是本章的内容.为了激发读者的兴趣,也作为一种引导,现在 以提问的方式勾画出值得注意的要点,至于问题的答案以及有关的详细内容侧 请阅读本章以下各节 关于Coulomb定律: 一Franklin观察到什么重要现象,由此如何猜出电力应与距离平方成反 比? 一Coulomb对扭秤作过什么研究,他设计制作的扭秤有何优点,是否适 用于测量电力? 为什么Coulomb扭秤实验适于测量同号电荷之间的电斥力,而不适于测 量异号电荷之间的电引力? Coulomb电引力单摆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Coulomb从他的实验中得出了什么结论? 一为了精确验证电力平方反比律,Cavendish的基本想法和实施办法是 什么? 为什么当偏离电力平方反比律的修正数6≠0时,带电导体球壳的内表面 也会带电? 为了精确验证电力平方反比律,Maxwell设计了什么样的示零实验装置, 他的实验步骤如何?结合此实验步骤,Maxwel如何进行理论分析,得出了什 么定量公式?试概述Maxwell所作理论分析的主要步骤以及他得出的定量公式 的含义.Maxwell怎样设法确定静电计的灵敏度?Maxwell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1971年得出的迄今最精确的6的下限是多少? 回顾Cavendish-Maxwell精确验证电力平方反比律的示零实验和理论分 析,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Coulomb定律的三个主要内容是什么,它们分别来自何处? 作为电磁学中引人的第一个基本概念,电荷有何基本特征? 为什么电力可以屏蔽,而万有引力无从屏蔽? 何谓电荷守恒定律,它有什么广泛的实验依据? 电荷是否存在相对论效应,何谓电荷的量子性与稳定性.试把电荷的这些 特征与质量类比, 一Coulomb定律的成立条件(真空与静止)是否必要,能否放宽,为什 么? 为什么静止电荷之间的Coulomb力遵循Newton第三定律,而运动电荷之 间的作用力却不遵循Newton第三定律?Newton第三定律与动量守恒定律的
·4· 第一章电磁学基本实验定律的建立 关系是什么?Newton第三定律在什么条件下适用? -Coulomb定律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一试评价Coulomb定律的理论地位,8与光子静止质量my有何关系, 为什么物理学家对6与y是否严格为零如此关注 关于Oersted实验,B.S.L.定律和Ampere定律: 试准确叙述Oersted实验的内容,它究竟发现了什么,意义何在? 何谓横向力,它对尔后B.S.L.定律以及Ampere定律的建立起了什么作 用? 一在Oersted实验之后,提出了哪些电磁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提出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关键步骤,你从这一段历史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Biot和Savart提出的问题是什么?对此,他们作了什么分析? 为了得出他们试图寻找的规律,需要克服什么困难?Biot和Savart共做了 几个实验,这些实验得出了什么结论?其中,弯折载流导线对磁极作用力的实 验巧妙在哪里? 如何从这些特殊实验的结果经理论分析得出了普遍的B.S.L.定律?他们 的理论分析是否严格,为什么可以这样做? 一回顾B.S.L.定律的建立(包括实验工作和理论分析),你得到了什么 启示? 一在几乎同样的背景下,Ampere提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说Ampere 的问题比Biot-Savart的问题更深刻更广泛?Ampere有什么实验和理论的根 据? 为了得出Ampere试图寻找的定量规律,需要克服什么困难? 试述Ampere精心设计的四个示零实验.由此得出了什么结论? 在与此紧密联系的理论分析中,为什么Ampere要强加沿连线的假设?这 个假设有何不妥之处,其思想根源是什么? 试述Ampere所作理论分析的主要步骤,采用的技巧,以及得出的结论, 原始的Ampere公式有何矛盾,如何修正才能得出近代形式的Ampere定 律? 试述B.S.L.定律与Ampere力公式的成立条件.为什么两者的成立 条件明显不同? 回顾Ampere定律的建立(包括Ampere的四个示零实验,理论分析,沿 连线假设的失误和原始Ampere公式的修正),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关于Ohm定律: 一试述Om如何经过实验测量,寻找经验关系,确定参量含义,最终 建立定量规律
§2.Coulomb定律 *5· 何谓Ohm定律,它的意义何在,成立条件是什么? 回顾Ohm定律的建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关于Faraday电磁感应定律: 为了寻找电磁感应现象,历史上曾经有过什么有趣的故事,从中可以 得出什么经验教训? 一Faraday是怎样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又如何逐步深入地进行研究? 何谓感应电动势,Faraday怎样用他的力线图象来解释感应电动势产生的 原因,Faraday对电磁作用的传播作过什么猜测? Faraday借助于力线或场表述的关于电磁现象的近距作用观点有何实验依 据,对于尔后Maxwel电磁场理论的建立有何指导意义? 回顾Faraday发现并深入研究电磁感应的历史,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2.Coulomb定律 Coulomb定律不仅是电磁学的基本定律,也是物理学的基本定律之一 Coulomb定律阐明了静止点电荷相互作用的规律,决定了静电场的性质,也为 整个电磁场理论奠定了基础.在对电磁相互作用本质的探索中,提出了力线和 场的概念,确立了近距作用观念,结束了以质点运动和超距作用为基础的机械 论观点在物理学的统治地位.Coulomb定律又是物理学中最精确的基本实验定 律之一.200多年来,为提高电力平方反比律精度的努力经久不衰,其原因还 在于电力平方反比律直接与光子静止质量my是否为零有关,如有偏差,则 mγ≠0,就会动摇物理学大厦的重要基石,例如,出现真空色散、光速可变、 电荷不守恒,等等.因此,从各个角度考察Coulomb定律,充实提高对它的 认识,确实是有必要的 从教学上说,Coulomb定律是学生在电磁学课程中遇到的第一个基本定 律,多方面的考察不仅能加深学生的理解,而且会使学生逐步懂得应该如何学 习和思考 本节首先介绍Coulomb定律建立和精确验证的历史过程,然后,以静电 学、电磁学乃至物理学的相关前沿进展为背景,阐述Coulomb定律的丰富内 涵和重要理论地位 一、Coulomb电斥力扭秤实验和电引力单摆实验 Charles Augustin de Coulomb(1736一1806)是法国物理学家,他的贡献主 要在力学和电学
第一章电磁学基本实验定律的建立 1.同号电荷之间电斥力的Coulomb扭秤实验 1777年,Coulomb设计了一台用丝线悬挂磁针的扭力磁偏罗盘,克服了 以往将磁针支架在轴上必然会因摩擦而影响指南精度的缺点.1784年, Coulomb得出了在弹性范围内扭秤细丝转矩M的计算公式: M=uB L 式中:是由细丝材料确定的剪切弹性模量,B是扭转角,D和L分别是细丝 的直径和长度 1785年,Coulomb设计制作了一台精巧的扭秤,它能够测量小到10-8N 的微弱作用力,Coulomb用它来测量电荷之间的作用力.Coulomb在他的论文 中,详尽记述了同号电荷间排斥力的测量过程, Coulomb的扭秤如图1-2-1所示.玻璃圆简BD用平板AC盖住,板的 中央和一侧有两个圆孔f和m.中央孔f处插入一玻璃管,管的中央轴有一根 银线,其下端固定在一个带孔部件上,一根可动的针状 细杆ag穿过此孔水平地悬挂着.a端是一个木髓小球, g端是一个平衡纸球.小杆mb穿过平板AC的侧孔 m,杆的下端是另一木髓小球b,它与a球完全相同, 开始时a、b两球恰好接触.小杆m端用夹子固定,以 确保在a、b两球带同号电荷互相排斥时,b球不动,而 a球则可转过一个角度aa,后者可通过容器外壁的刻度 ZQ读出.a球连同细杆ag的转动引起银线的扭转,从 而使银线上端测微装置io发生偏转,偏转角α0可在刻 A 度板上读出.平衡时,a球所受静电斥力F。对银线转轴 的力矩M。与银线的扭力矩M:大小相等.电斥力F。与 电力矩Me成正比,扭力矩M,又与银线扭转角a,=aa B 一ao成正比,因此F。与a成正比,F。的大小就可以 用a,相对代表.如果a球的偏转角aa并不很大,a、b 图1-2-1 Coulomb 两球的间距r近似与aa成比例,那么F。与r的关系便 扭秤 可近似地转化为实验上可测得的a,与a。之间的关系. 实验时,Coulomb先将一带电小物体从m孔插人,使之与a、b两球一起 接触,于是a、b两球带同号电荷,互相排斥,平衡时测得a。=36°,a0=0°, 因此a,=36°.然后,用旋钮k将银线反向转过126°,即a0=-126°,a球便 回转,平衡时又测得aa=18°,因此a:=144°.这表明当αa减为初值的一半 时,α,增为初值的4倍.接着再用旋钮k得到一组新的平衡值aa=8.5°,α 576°,即当αa约减为初值的四分之一时,a,增为初值的16倍.实验结果表
§2.Coulomb定律 ·7 明,a,与aa的平方成反比,这就意味着F。与r的平方成反比.Coulomb由此 得出结论:“两个带同种电荷的小球之间的相互排斥力和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 成反比.” 2.异号电荷之间电引力扭秤实验的困难:平衡不稳定 在同号电荷电斥力的扭秤实验取得成功之后,Coulomb又着手对异号电荷 之间的静电吸引力进行实验测量.显然,如果仍采用上述如图1-2-1所示的 扭秤装置,则实验测量的办法是类似的(只是在电引力情形,图1-2-1银线上 端io的偏转角a0应大于a球的偏转角aa,即a0>aa,从而银线的扭转角为a,= a0-aa,a,与扭力矩成正比.另外,在aa不很大时,aa仍近似与a、b两球的距离 r成正比).但是,正如Coulomb在1785年的另一篇论文中指出,电引力扭秤 的平衡是不稳定的,用扭秤来测量电引力很困难,也不精确 为什么在电斥力情形扭秤的平衡是稳定的,而在电引力情形扭秤的平衡却 是不稳定的呢?如图1-2-1,先看a、b两球带同号电荷,相隔一定距离r, 其间为静电斥力的情形.电斥力矩的方向由图1-2一1的下方沿银线指向上 方,扭力矩的方向相反由图1-2-1的上方沿银线指向下方、达到平衡后,若 因扰动使a球与始终固定的b球之间的距离r稍增大,即a球从平衡位置逆时 针转过一个小角度(a球在图1一2-1的ZQ平面中绕ag中点偏转,所谓顺时针 或逆时针均指从图1-2-1上方俯视ZQ平面,下同),则因电斥力与距离平方 成反比,电斥力与电斥力矩均减小而方向不变;同时,银线的扭转角α加大, 扭力与扭力矩均增大而方向不变;于是,电斥力矩与扭力矩的合力矩不为零, 其方向从图1-2-1上方指向下方,它将使a球返回平衡位置,消除扰动.反 之,达到平衡后,若因扰动使a、b两球之间的距离r稍减小,则电斥力与电 斥力矩均增大而方向不变,同时,扭力与扭力矩均减小而方向不变,于是合力 矩不为零,其方向从图1-2-1下方指向上方,它仍将使a球返回平衡位置, 消除扰动.因此,在同号电荷电斥力情形,偏离平衡位置的扰动会自动消除, 扭秤的平衡是稳定的 再看a、b两球带异号电荷,相距x,其间为电引力的情形.现在,电引 力矩的方向由图1一2一1的上方沿银线指向下方,扭力矩的方向相反,由图1 -2-1的下方沿银线指向上方.达到平衡后,若因扰动使a、b两球的距离, 稍增大,则因电引力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电引力与电引力矩均减小而方向不 变;同时,银线的扭转角α,减小,扭力与扭力矩均减小面方向不变.但由于 电引力与距离r的平方成反比,而在与扭力成正比的扭转角a:=ao-aa中, α。与r成正比,故当r稍增大时,电引力矩减小得多,扭力矩减小得少,于 是电引力矩与扭力矩的合力矩不为零,合力矩的方向就是扭力矩的方向,即由 图1-2-1的下方指向上方,它将使a、b两球的距离r继续增加,扰动加剧
·8… 第一章电磁学基本实验定律的建立 了.反之,达到平衡后,若因扰动使a、b两球的距离r稍减小,则电引力与 电引力矩均增大而方向不变,同时,扭力与扭力矩均增大而方向不变.由于同 样的原因,电引力矩增大得多,扭力矩增大得少,合力矩不为零,合力矩的方 向就是电引力矩的方向,即由图1-2-1的上方指向下方,它将使a、b两球 的距离x继续减小,扰动加剧了.因此,在异号电荷电引力情形,偏离平衡 位置的扰动会加剧,扭秤的平衡是不稳定的 尽管在异号电荷电引力情形,扭秤的平衡是不稳定的,Coulomb仍作了这 种困难的测量,证实电引力也与距离平方成反比.但是Coulomb对电引力扭 秤实验的结果并不满意,因为它很不准确.为此,Coulomb又设计了电引力单 摆实验,用以确定电引力与距离的关系 3.异号电荷之间电引力的Coulomb单摆实验 异号电荷之间电引力的单摆实验,无论原理、装置、测量,都与上述扭秤 实验全然不同 Coulomb的想法十分简单.在万有引力作用下,单摆的摆动遵循一定的规 律,这是万有引力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结果.与此类似,可以设计一个电引力 单摆,使带电的摆锤在另一带异号电荷的电引力作用下摆动,测量带电摆锤的 摆动,寻找它所遵循的规律,如果电引力单摆的摆动规律与万有引力单摆相 同,那就表明电引力也应与距离平方成反比.显然,这是典型的类比研究, 如所周知,在万有引力作用下,单摆的振动周期T为 T-2 式中G是万有引力常量,L是单摆摆线的长度,m是产生万有引力的物体的 质量,x是该物体质心(即万有引力中心)与摆锤之间的距离.上式就是万有引 力单摆所遵循的摆动规律.对于地球表面的单摆,式中m为地球质量,x为 地球半径,均为常量,所以地球表面上不同摆长L的各种单摆,其摆动周期 T与摆长L的关系是T∝√L,这是大家熟知的结论.又,由上式,对于给定 摆长的单摆和给定的引力源,如果摆锤到引力中心的距离有所不同,则应有 To∝r 即在L和为常量的条件下,单摆的摆动周期T应与摆锤到引力中心的距离 x成正比,这是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万有引力作用的结果, 电引力单摆无非是以电引力代替万有引力而已.因此,在摆长与电量给定 的条件下,如果测量得出电引力单摆的振动周期与带电摆锤到电引力中心的距 离成正比,则表明电引力也应与距离平方成反比, Coulomb电引力单摆实验的装置如图1-2-2所示.绝缘的细棒lg经中点 0水平悬挂,细棒的1端带电.当另一固定的金属球G带异号电荷时,带电的
§2.Coulomb定律 ·9· 1端将受电引力的作用,于是细棒在水平面内摆动起来.对此电引力单摆,o 点是单摆的悬挂点,1端是摆锤,ol是单摆的摆长,1端与金属球G中心之间 的距离就是带电摆锤与电引力中心的距离 图1-2-2 Coulomb电引力单摆装置 利用图1-2-2的电引力单摆装置,Coulomb作了三次测量,取摆锤与电 引力中心的距离之比为3:6:8,实验测出摆锤的振动周期之比为20:41:60,这 与预期的关系20:40:53.3比较接近,但也有些差别.Coulomb认为,在实验 过程中的漏电是使电引力逐渐变小,振动周期逐渐增大的原因.经过修正,实 验值与预期值基本相符,从而再次肯定了异号电荷之间的电引力与其间距离平 方成反比的结论 尽管Coulomb的电斥力扭秤实验装置精巧、技术高超,尽管Coulomb的 电引力单摆实验独具匠心、简便易行,然而扭秤实验中扭转角的测量,以及单 摆实验中周期与距离的测量,都很难十分精确,加上两个实验中不可避免的漏 电现象等,都会产生相当的误差.若将电力f与距离x的关系写成 fo℃r-2td 其中8是偏离平方反比的修正数,则Coulomb实验得出的结果是 8<4×10~2 应该说,在当时的条件下,Coulomb的实验能够达到上述精度已经颇为不易, 但也应该看到,即使在现代条件下,扭秤实验与单摆实验的精度也难以大幅度 提高,这或许正是尔后几乎无人重复扭秤实验与单摆实验的原因.鉴于电力与 距离平方成反比规律的重要性,为了显著提高其精度,需要另辟蹊径,寻找新 的更有效的办法,这就是Cavendish-Maxwell精确验证电力与距离平方成反 比的理论与示零实验,详见下段, Coulomb的工作得到了普遍的承认,后人把电力定律命名为Coulomb定 律,把电量的单位命名为“库仑”(C).作为电学的第一个实验定律
·10· 第一章电磁学基本实验定律的建立 Coulomb定律的建立标志着电学定量研究的开始,从此,电学才真正成为一门 科学 二、Cavendish精确验证电力平方反比律的示零实验 1.Franklin观察到的重要现象,Priestley的类比猜测:电力与万有引力一 样,也应与距离平方成反比 早在Coulomb扭秤实验(1785年)之前,最早提出电力平方反比律的当推 Priestley(1733一1804).Priestley的好友、著名的电学家Franklin(1706一 1790)曾观察到一个重要现象:放在带电金属杯外的带电软木小球明显地受到 作用力,而放在杯内的带电软木小球则几乎不受作用力.Franklin把这一现象 写信告诉Priestley,希望他重做实验,确认这一事实.l766年Priestley做了实 验,他使空腔金属容器带电,发现带电金属容器对放在其内部的电荷的确几乎 没有作用力.Priestley立刻想到这一重要现象与万有引力非常相似,即放在均 匀物质球壳内的物质不会受到来自壳体物质的作用力.由此,Priestley猜测电 力与万有引力有相同的规律,即两个电荷之间的作用力应与其间距离的平方成 反比.这是一个重要的类比猜测,是历史上对电力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最早认 识(比Coulomb的实验结果约早20年).但是,这一猜测在当时并未引起科学 家们的足够重视,而Priestley本人对此猜测能否严格地予以证明又缺乏信心, 这一发现就被搁置起来了. 1769年爱丁堡的Robinson(1739-一1805)首先用直接测量方法确定电力的 定律.Robinson得出,两个同号电荷的排斥力与距离的2.06次方成反比,而 两个异号电荷的吸引力与距离的关系比平方反比的方次要小些,他推断正确的 电力定律是平方反比律.Robinson的研究结果在1801年发表后才为人所知 2.Cavendish精确验证电力平方反比律的方法(概要) 1772年,英国著名物理学家Cavendish(1731一1810)在Priestley类比猜测 的启发下,提出了精确验证电力平方反比律的方法,并作了相应的理论分析与 示零实验 Cavendish的基本想法是,若电力与距离平方严格成反比,即若偏离平方 的修正数δ=0,则均匀带电球壳(非导体)内的点电荷(不在球心)完全不受作 用力;对于带电导体球壳,若8=0,且其中无其他带电体,则导体球壳的内 表面完全不带电.反之,若8≠0,则均匀带电球壳(非导体)内的点电荷(不在 球心)将受到指向或背离球心的作用力,且带电导体球壳(其中无其他带电体) 的内表面将带电.如果经过理论分析,得出了带电导体球壳内表面所带电量与 δ、充电电量及内外半径的定量关系,再由实验检测内表面电量的下限(因为 实验的结果是“一无所有”,故称“示零”实验,得出的是内表面电量的下限),那